中医儿科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学-复习重点
《颅囟经》:最早儿科专著,提出“纯阳”观点
扁鹊: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淳于意:西汉,最早记录儿科医案的医家
巢元方及《诸病源候论》:隋代,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观
钱乙及《小儿药证直诀》:北宋,“儿科之圣”钱乙: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万全:《育婴家秘》、《幼科发挥》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胎养、蓐养、鞠养”,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
吴瑭:清代《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用药特点
一、绪论
1、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唐代
2、北宋钱乙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医家,由其弟子阎孝忠收集整理的《小儿药证直诀》首
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五脏辨证体系
3、明代儿科世家万全,系统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
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儿科生理病理学说,治疗方面“首重保护胃气”,“五脏有病,或泄或补,
慎勿伤胃气。”
4、小儿年龄的分期:胎儿期: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
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婴儿期:出生28天至一周岁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7周岁,也称幼童期
学龄期:7周岁至青春期来临(一般女12岁,男13岁)
青春期: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至18~20岁。
5、体重:<6个月体重(kg)=3+0.7 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 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 x年龄
6、身高:出生时约50cm,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三个月增长约12cm,第二年身长增
长速度减慢,约10cm,2~12岁身高=70+7 x年龄
7、囟门:后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4个月闭合;前囟在12~18个月闭合
8、头围:2岁前儿童头围大于胸围;2岁后头围小于胸围。
9、牙齿:乳牙20颗,恒牙32颗,6岁左右萌出第1颗恒牙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新生儿45~40 140~120 1 : 3
≤1岁40~30 130~110 1: (3~4)
1~3岁30~25 120~100 1: (3~4)
3~7岁25~20 100~80 1 : 4
7~14岁20~18 90~70 1 : 4
11、血压:收缩压(mmHg)=80+2 x年龄,舒张压=收缩压 x 2/3 (mmHg/7.5=kPa)
二、生理病理特点
1、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
·稚阴稚阳:清代吴鞠通将小儿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阳: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稚:指幼嫩而未臻成熟。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形体和生理功能都不足。
·《颅囟经脉法》:“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概括为“纯阳”。
2、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A.发育不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而易于因家长喂养不当、小儿饮食失节,出现受纳、腐熟、精微化生传输等方面异常。
B.小儿处于生长发育之节,脾胃负担较重,故常患病:小儿之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需为小儿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其脾胃功能状态与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常不
相适应。
三、诊法概要
1、指纹:3岁以下,风气命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到命关,到指透关射甲是病情重。
2、脉诊:一指定三关,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没力6种。(病脉:结、代、细、弦、滑、不整)
四、治法概要
1、用药剂量: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
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
幼儿用成人量的1/2
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
2、捏脊疗法:调和阴阳,疏理经络,恢复脏腑功能
3、针刺四缝: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常用来治疗疳证和厌食
五、儿童保健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二、肺系疾病
1、感冒:小儿感冒的特点:感冒夹痰、感冒夹滞、感冒夹惊
(辩证:主证: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三拗汤、二陈汤(荆防败毒散)
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加用保和丸
2、乳蛾
乳蛾是指咽部喉核(腭扁桃体)肿大或伴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症的肺系疾病。因喉核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急性喉核肿大溃烂化脓者,名烂乳蛾。根据病重长短,有急、慢性之分。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病因病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邪犯肺,必经咽喉,或素体胃热炽盛,复感外邪,致肺胃受病,热伏肺胃,上冲咽喉而致。
1.风热搏结风热邪毒从口鼻而人,咽喉首当其冲,热毒搏结于喉,气血壅滞导致本病。
2.热毒炽盛邪热入里,或素体肺胃热盛,复感外邪,循经上攻,搏结喉核,热毒炽盛,血败肉腐成脓。
3.肺胃阴虚小儿稚阴未长,热病伤阴,或素体阴虚者,均可致肺胃阴虚,虚火上炎,则喉核肿大,日久不消。
本病病位在肺胃,病机为火热之毒壅聚咽喉。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热伤阴,多为虚证;反复发作者易出现虚实夹杂证候。
治疗原则:本病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基本治则。急性期风热搏结者,治以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热毒炽盛者,治以清热泻火解毒;肠腑不通者配以通腑泻火;乳蛾肉腐成脓者,治以泻火解毒合并消痈排脓;慢性期治以养阴或益气,佐以祛邪利咽。
分证论治
1.风热搏结(急性期)
证候:喉核赤肿,尚未化脓,咽喉疼痛,咽痒不适有异物感,吞咽不利,
发热重,微恶寒,可伴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紫。
分析:风热犯肺,循经上逆,搏结喉核──则喉核赤肿疼痛,咽痒不适,吞咽不利;
肺失清宣,卫阳遏郁──则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头痛身痛。
辨证要点:喉核赤肿疼痛,尚未化脓,兼风热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主方:银翘马勃散加减(《温病条辨》)。(银翘马勃射干牛蒡汤)
2.热毒炽盛
证候:喉核赤肿明显,甚至溃烂化脓,吞咽困难,壮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数,指纹青紫。
分析:邪热入里.或素体肺胃热盛,复感外邪,循经上攻,搏结喉核,热毒炽盛──故见喉核赤肿明显,血败肉腐成脓;
热毒炽盛,充斥气分──则壮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数,指纹青紫。
辨证要点:喉核赤肿掀红,溃烂化脓,壮热不退,舌质红,苔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