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四逆散加人参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四逆散加人参针灸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健康。
它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身体自身免疫力。
在针灸艾灸的辅助下,中药方剂也被广泛运用。
其中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是四逆散加人参。
本文将介绍针灸艾灸与四逆散加人参在调理身体免疫力方面的应用。
一、针灸艾灸与免疫力针灸艾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从而增强免疫力。
针灸主要通过针刺,而艾灸则是利用燃烧艾绒的热量刺激穴位。
这两种疗法都能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激活免疫反应。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针灸艾灸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中药方剂四逆散加人参的功效四逆散加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由四逆散和人参组成。
四逆散是一种温中散寒、暖经通络的方剂,用于治疗体寒、畏寒、肢冷等症状。
人参则被称为“百草之王”,具有温补气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四逆散加人参的组合能够更好地调理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三、针灸艾灸与四逆散加人参的联合应用针灸艾灸与四逆散加人参在调理免疫力方面的联合应用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针灸艾灸可以促进温热感受器的激活,提高阳气、气血的流动,从而加速人参中温补成分的吸收和运转。
反过来,四逆散加人参则可以增强针灸艾灸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加速恢复力量和调整机体的平衡状态。
四、案例研究在一项针灸艾灸与四逆散加人参的联合应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一组患有长期疲劳症状的志愿者。
他们通过每周两次的针灸艾灸疗程,并加入每日服用四逆散加人参的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了几次疗程后,志愿者们的疲劳程度明显减轻,并且身体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艾灸与四逆散加人参的联合疗程前,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应该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其次,在接受治疗之前,需要告知医师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史,以便医师能够为您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后,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向医师反馈身体的状况,并根据医嘱进行调整。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四君子汤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四君子汤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四君子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的身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易感染疾病。
为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人们开始寻找各种方法来改善身体的免疫系统,而针灸艾灸和中药方剂被广泛认可为有效的养生方式。
其中,四君子汤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理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四君子汤,又称"小建中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草药制成的,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健方法。
首先,四君子汤中的人参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心、健脾益胃的功效。
人参中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等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
同时,人参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情绪波动,增强人体对应激的承受能力。
其次,白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增加食欲,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白术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痛和抗菌作用,对于改善腹胀、腹泻等脾胃不适症状效果显著。
通过调理脾胃,使身体吸收养分更加高效,提高免疫力。
此外,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尿消肿、补脾益胃的作用。
茯苓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减轻体内毒素对免疫系统的负担。
茯苓还可以提高体内的水分代谢,调节体内的水液平衡,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最后,炙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和中、润燥等功效。
炙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皂苷等活性成分可以改善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力。
炙甘草还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以缓解身体不适症状,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四君子汤是一种通过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
它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草药组成,在中医养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针灸艾灸结合四君子汤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免疫力,保护身体健康。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还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免疫调理。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一种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能够有效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小柴胡汤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提高免疫功能。
小柴胡汤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等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能够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和调和脏腑功能来增强免疫力。
柴胡有清热解毒、解郁、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改善情绪、帮助消化和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黄芩则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抵抗外界侵害。
半夏和人参分别有理气、祛邪和补充体能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针灸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针灸通过用细针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熏灼穴位,刺激皮肤和经络,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和免疫功能。
针灸艾灸与小柴胡汤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免疫调理的作用。
针灸艾灸可以直接作用于特定穴位和经络,对身体产生刺激,达到调节气血的效果。
而服用小柴胡汤则可以通过内服的方式调理体内的气血,并增加免疫力。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免疫调理效果。
在进行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时,需要找到合适的针灸师或中医师进行操作。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穴位和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针灸艾灸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提高免疫力。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它的疗效来自于中医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总结,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然而,针灸艾灸和中药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理方法。
【超清晰】艾灸常见病症指导 艾灸穴位图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贫血:足三里,关元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糖尿病:关元,太溪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遗尿:关元,足三里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中风偏瘫: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癫痫: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风湿性关节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类风湿关节炎: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颈椎,腰椎,外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天柱,大椎,合谷,关元,后溪肩周炎:肩贞、巨骨、肩前、天宗、肩井肩臂外侧痛:曲池、二间肩臂内侧疼痛:太渊、尺泽肩关节后侧痛:中渚、天井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肌劳损: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腰椎间盘突出: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梨状肌综合症: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妇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中极,关元,太溪月经后期:关元,三阴交,气海痛经: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闭经: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经期头痛: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带下病: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慢性盆腔炎: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乳腺增生病: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功能性子宫出血:神阙,隐白子宫脱垂: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关元,子宫子宫位置异常: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不孕症: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习惯性流产: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妊娠呕吐:中脘,足三里,内关胎位不正:至阴产后腹痛: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产后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更年期综合症: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妇科类问题,最常用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腰阳关(及以下到长强穴之间在督脉上的位置,约是八髎的中间,找灸感最好的用)三阴交(有时候灸的觉得疼,但是效果会不错)常见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外科及皮肤五官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大椎,天柱,合谷,后溪肩周炎:肩髎,尺泽,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病变部位)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椎劳损:肾腧,志室,大肠腧,委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命门,腰阳关,阴交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委中梨状肌综合症: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足跟痛: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乳腺炎: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痔疮:长强,上巨虚,二白,承山,血海结(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阳白,曲池,太阳牙痛: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口腔溃疡:下关,合谷,颊车,地仓,廉泉扁桃体炎:合谷,曲池,大椎过敏性:风池,足三里,迎香,合谷鼻出血:合谷,上星,迎香荨麻疹: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湿疹:合谷,三阴交,曲池白癜风: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斑秃:风池,头维。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 环跳、髀关、 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桡神经痛】 肩禺、曲池、手三里、偏历、 合谷、四渎。
24
精选ppt
神经外科三
【呼吸肌麻痹】 风池、天柱、大椎、肺俞、 隔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 隔俞、天突、足三里、 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 委中、合阳、承山。
【颜面神经麻痹】 太阳、阳白、颊车、地仓、 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 膈姜灸法效佳。
25
精选ppt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一
【急、慢性肾炎】 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 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
【肾病综合症】 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
呼吸系统疾病二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 足三里。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
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 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9
精选ppt
三、循环系统疾病一
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17
精选ppt
肝胆病二
【黄疸型肝炎】 期门、中脘、隔俞、肝俞、 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 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 至阳、隔俞、胆俞、中脘、 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肝硬化】 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 阴陵泉、三阴交。
太溪。 【股神经痛】 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
泉。 【坐骨神经痛】 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
常见病艾灸处方
流鼻涕嗓子痛——感冒
高烧总是不退——无名高烧
咳嗽痰多——咳嗽
呼哧带喘——哮喘症
左胸闷痛——冠心病
心慌不安——心律不齐
头晕视物旋转——眩晕症
半身不遂——中风症
胃脘不适——胃炎
胃疼反酸——胃溃疡
打嗝呃逆——呃逆症
两肋窜痛——胁痛症
眼黄身黄——黄疸症
经常拉稀——肠炎病
大便干燥——便秘症
尿急尿痛——尿路感染
面浮肢肿——水肿症
遗精腰酸——遗精症
阳痿早泄——阳痿
口干口渴消瘦——糖尿病
睡不着觉——失眠症
口眼歪斜——面瘫
自汗盗汗——汗出异常
中暑头晕——中暑
腰眼酸痛——腰肌劳损
大便鲜血——痔疮病
小儿高烧抽风——高热惊厥
小儿咳嗽痰喘——咳嗽症
小儿流鼻涕打喷嚏——感冒
小儿经常感冒——脾虚易感症小儿耳垂下长包——腮腺炎
小儿不爱吃饭——厌食症
小儿经常肚子痛——腹痛症
小儿面黄肌瘦——疳积症
小儿常肚脐周围痛——寄生虫症小儿常拉稀——腹泻症
小儿拉屎如球——便秘
小儿出汗太多——汗出异常
经常长口疮——口腔溃疡。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
(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
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
中医民间偏方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
中医民间偏方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病,它会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使用艾叶来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偏方,其具有疼痛缓解、抗炎等功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
一、厚贴艾叶法厚贴艾叶法是一种常见的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方法。
具体操作为先将艾叶洗净,晾干后用清水泡发,使其柔软,再贴于患处。
患者可以选择将艾叶直接贴附于患处,或者将艾叶拍碎后搓成艾绒,然后再贴于患处。
厚贴艾叶法能够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并有助于软化关节组织。
二、熏灸法熏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医民间偏方,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烟熏,以温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治疗风湿关节炎。
操作时,可以选择将艾叶制成艾条,点燃后握在患处上方,或者是将艾叶直接点燃,在患处上方进行艾热熏灸。
熏灸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热量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熏灸法能够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三、艾叶煮水浸泡法艾叶煮水浸泡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艾叶治疗方法。
将艾叶用水煮沸后,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泡于艾叶水中。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水中温热的艾叶成分渗透皮肤,发挥药物作用,减轻疼痛和炎症。
同时,艾叶煮水浸泡法还能够为身体提供艾叶的多种营养成分,促进身体的健康。
四、艾叶搭配其他中药治疗除了以上介绍的单独使用艾叶的方法外,还可以将艾叶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增强疗效。
常见的配伍有艾叶+川乌、艾叶+当归等。
这些中药的配伍能够增加艾叶的药效,并对风湿关节炎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艾叶搭配其他中药的方法时,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民间偏方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度依赖或滥用。
艾灸方案
巧用艾灸对抗虚寒症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外用能灸治百病。
艾灸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非凡的疗效。
艾草燃烧后,其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药用成分,比如有解热止血作用的苦艾醇、苦艾酮,还有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的艾叶油等等,都会挥发出来,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皮肤肌肉深层的经脉中,与此同时,艾草燃烧会产生特殊的波长和频率的场,就象我们平时理疗用了红外波一样(只是红外范围太大,没有集中作用于穴位,因此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在其作用下,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早期艾灸治疗是用“壮”来纪录治疗的时间,因为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型的艾灸柱,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柱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
现在用的是加工好、规格标准的艾灸条。
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改成用分钟来计算了。
一般都是灸10-15分钟左右。
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疗,如背后膀胱经的穴位。
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
当您点燃艾灸条,感受它那特有的温暖抚慰的时候。
不用多说,您也知道它主要是用来治疗“寒”病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脾、肾虚寒,用艾灸治疗都能大显神通。
脾、肾阳虚,素体虚寒的人,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按西医的话,叫做遗传。
怕冷、痛经的情况,多数是身体自身阳气不够,按老百姓的俗话“火力不够”!火力来自于肾,其中,命门更是一身元阳之气的发源地,只有命门火旺,人才会温暖、脾胃才能得到温煦。
用艾灸经常灸命门,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中脘几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钟。
命门:在背后督脉上,与肚脐对应高度。
中医谓之为“生命之门”,是因为它与肾气相通,经常灸治这里,具有补肾壮阳之功。
在现代医学看来,命门的位置正好在脊柱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节段范围,灸治可以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腺的气血供应,肾上腺可是人体内分泌的重要指挥部之一,主宰能量分配与使用是它的重要工作。
艾灸治疗70种常见病
1 肠胃不好,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规律: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
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
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孔或六孔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10 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见上面的图可以找到)11 早泄灸关元、中极、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可以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jiao.(见上面有图)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见上面有图)16 十二指肠溃疡,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
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灸关元、子宫、三阴jiao和隐白.20 宫颈炎: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见上面有图)21 肝郁、口苦、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艾灸治疗常见病处方与疾病介绍
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四、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 骨。
【白血病】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 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 足三里、筑宾。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三、循环系统疾病一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 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三里、 绝骨瘢痕灸)。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 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 空腹各灸7壮。2、膝眼灸,艾柱亦稍大。3、百会、肩井、 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以上任选一方。
足三里、内廷。 【十二指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
泉,胃仓、滑肉门、盲门 【脱肛】 百会、命门、次廖、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和疾病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二
【食管癌】 隔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肠绞痛】 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
俞、足三里。 【阑尾炎】 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 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 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中医针灸艾灸各科治疗穴位配方
《中医针灸艾灸各科治疗穴位配方》 ,艾灸治疗产后风(一)中风⑴中经络半身不遂取肩髑,外关三里谷曲池;环跳昆仑足三里,陵泉风市与解溪。
主症: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脉弦滑。
治法:调以及气血,通经活络。
处方:上身肢体:肩髑、外关、手三里、合谷、曲池;下肢:环跳、昆仑、足三里、阳陵泉、风市、解溪。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气血阻滞于经络,故取多气多血的手足阳经俞穴,以疏通经络,调以及气血。
随症选穴:上身肢体病可以选加阳池、后溪、大椎、肩外俞。
下肢可以选加阴市、悬钟、腰阳关、白环俞。
拘挛者:肘部加曲泽;腕部加大陵;膝部加曲阜;踝部加太溪;手指加八邪;足趾加八风;言语不利加廉泉、通里。
(2)中脏腑①闭证:中风闭证证多凶,卒倒神昏窍不通;丰隆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与劳宫。
主症:突然昏仆,神态不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喉中痰鸣。
治法:启闭开窍。
处方:人中、十二井、太冲、百会、劳宫、丰隆。
方义:肝阳化风,与瘀血痰浊壅闭神明而致病,故速刺人中以启闭开窍、苏厥醒脑;十二井穴决壅塞之经气;刺太冲以泻肝火;泻劳宫以降心火、安神;泻丰隆以祛痰浊;百会平肝熄风,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随症选穴: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失语加哑门、通里;呕逆加天突。
②脱证:脱证阴阳彼此离,口开手撒汗淋漓;关元神阙当施灸,气海命门阴郄需;阴交水道疗遗尿,三里涌泉纳阳虚。
主症:昏迷不醒,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灸)、神阙(灸)。
方义:元阳外脱,需补阴以救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为上焦中焦下焦元气所聚,是阴中有阳的要穴,能温阳益气;神阙为真气所系,能培元固本,回阳救逆,重灸二穴能回阳以固脱。
阴郄能固表而止汗;命门补肾温阳,气海补气而运阳,涌泉可交济心肾;足三里可扶正培元,水道温经散寒、通利上焦中焦下焦,三阴交调补肝肾而理水道,尿失禁可止。
随症选穴:虚汗不绝加阴郄;虚阳浮越重灸命门、气海、涌泉;小便不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治疗大全(超全)
艾灸治疗大全(超全)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家庭常见病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是一份艾灸穴位对照表,供大家参考。
艾灸说明艾灸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推荐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方便、安全。
不推荐使用艾条直接灸,因为艾条燃烧的灰烬容易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
艾灸时间每个穴位20-30分钟。
内科艾灸篇感冒: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XXX、足三里、中脘、梁门、XXX。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XXX。
贫血:足三里、XXX。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XXX、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XXX、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XXX、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XXX、志室。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实用的艾灸养生法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
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
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艾灸治百病】肺炎的艾灸解决方法
【艾灸治百病】肺炎的艾灸解决方法概述肺炎的分类,以前按解剖学分为大叶性、小叶性(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现今一般按病因分类,如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肺炎等。
症状临床各种肺炎的表现各不同,较多见的肺炎是双球菌肺炎,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为:多发于春季,发病急,有高热,寒战(或恶寒),咳嗽,咯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急促等,近年来此病以轻型或不典型的为常见。
普通艾灸调理方案取穴:大椎穴、大杼穴、肺俞穴、风门穴、膻中穴可以按这个艾灸取穴来灸。
前3天一天一次,后面建议2~3天做一次艾灸。
一次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
(艾灸最佳时间是在上午9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晚上8点以后禁止艾灸)强化艾灸调理方案肺炎的食疗小方案1、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
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
每次1匙,每日3次。
按语艾灸治疗肺炎,效果好,婴幼儿感冒后治疗不当转成肺炎者,亦可用艾灸治疗,但只灸身柱、神阙、中府、涌泉即可,每穴施灸时间宜减30~15分钟为宜。
4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注意灸头输出的温度,既要有足够的温度,又要防止烫伤皮肤,施灸后还要特别注意不让小儿再着凉。
案例朱xx,女性,38岁。
病史及症状:患者于09年12月感冒后发热,恶寒,胸背痛伴头痛,经医院胸透拍片等诊为肺炎,治疗至今未愈。
现症:咳嗽,胸背部痛伴头痛、咽痛、腰痛、心悸,睡眠差,盗汗,手足凉,乏力,体温正常。
调理:按上表格处方。
灸10天后咳嗽减轻,胸背痛好转,咽痛消失;灸20天后,所有病症均显著好转。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
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艾灸人士必备)艾灸治疗处方速查表,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具体艾灸穴位还得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具体配穴。
科 名病 证常见灸治穴位 呼 吸 系 统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支气管哮喘 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
天灸大椎穴。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化脓灸)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
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胸膜炎 肩井、风门、至阳、隔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循 环 系 统 高血压 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足三里、绝骨瘢痕灸)。
动脉硬化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冠心病 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
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功能亢进 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预防中风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空腹各灸7壮。
2、膝眼灸,艾炷亦稍大。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心律失常 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血 液 系 统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艾灸的中药配方秘籍
艾灸的中药配方秘籍艾灸是我们现在养生及日常中医民间疗法,它通过人体穴位与经络除去人体疾病。
艾药配方是个重要因素,但古时艾方过于简单,只用于治疗风、寒、湿之类疾病,治病种类少而单一;现在人们根据我们艾灸治病的目的开发出一不同的灸药配方,艾灸配入的中药就能借艾灸温热之力进入经络、肌肉、筋骨及脏腑各部治病,扩大了治疗范围且疗效神奇。
现把部分灸药配方公布,方便我们在艾灸时选择和有针对性的使用。
常用的艾灸配方有哪些?癫痫晕痛神灸主治风、热、痰、气滞、血阏所致的癫痫、眩晕、疼痛的艾药配方:梅片10g、川芎30g、全蝎10g、明麻10g、牙皂10g、檀香10g、寸香5g、菊花30g、艾叶500g,诸药为末,和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祛湿、清热熄风,行气,活血通络、开窍,止痛、晕、痫。
头面五官止痛神灸主治头面五官疼痛的艾药配方:羌活30g、寸香5g、白芷30g、玄胡50g、细辛50g、梅片10g、艾叶500g,诸药为末,和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散寒祛风,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行气止痛神灸主治胃、肠、肝、胆病的气滞胀痛,经期小腹胀痛的艾药配方:沉香30g、檀香30g、小茴20g、玫瑰20g、梅片10g、橘花20g、寸香5g、艾叶500g,诸药为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理气、止痛、消胀。
活血止痛神灸主治气滞血瘀的胃、肠、肝、胆疼痛及痛经等病的艾药配方:川芎30g、血竭30g、乳香30g、玄胡50g、梅片10g、寸香5g、西红花20g、艾叶500g,诸药制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功能:行气活血止痛。
四痹神灸风、寒、湿、瘀、痹的艾药配方:羌活20g、地龙10g、樟脑10g、寸香5g、独活30g、和尚偷绣鞋10g、乳香15g、金钱落地10g、艾叶500g,诸药制末,和入艾叶做条,外用熏灸。
功能:散寒祛风,除湿、止痛、行瘀、消肿、消痹。
一号神灸主治风、寒、湿、瘀、气、痰所致的疾病的艾药配方:天麻10g、独活10g、金钱落地5g、樟脑15g、没药20g、牙皂20g、和尚偷绣鞋5g、香附10g、当门子5g、艾叶500g,诸药制末,入艾叶制为神灸,外用熏灸。
艾灸处方
鸡眼
在病灶局部的中心直接灸或艾卷灸,以知痛为度,长期施灸可以脱落。
扭伤
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
下颌关节综合征
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
风门、身柱、肩禺、血海、足三里、阳交。
湿疹
肩禺、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
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
艾掺雄黄灸局部,直接灸,星状散布,勿过多,多灸良效。
白血病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消
化
系
统
胃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急性胃肠炎
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食管痉挛
膻中、巨阙、中脘、内关、隔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胃酸过多
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
绝经期综合征
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
关元、子宫、胞户、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
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
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
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
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
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
期门、中脘、隔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神
经
系
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时出现“灸花”
灸花是什么?就是做艾灸是有时会出现的气泡甚至化 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表现。 一种正常的排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 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 花和烫伤是不同的。 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 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 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 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当 然,我们在做灸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灸花的出现,毕 竟在现代来说,忙碌的生活中出现灸花会带来一些不 便。 出现灸花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如果是很小的 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 抹烫伤膏即可。
二.外排邪气 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热 通过艾灸阳气把阴邪排除体外,如果身体过寒会感觉 冒凉气,湿气过重局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 手心或者脚心是常见的部位。 三.艾火循经 艾火循经是做艾灸时最好的表现形式。有扩热、透热、 传热三种体现。感觉做艾灸的穴位附近一片都发热, 或者感觉温热之气顺着经络蔓延全身,就是艾火循经 了。说明艾灸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5、没有毒副作用。
治疗阳虚最好的方法之一
艾灸疗法由来已久,自古是补充阳气最好的方法之一。 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即俗称“火力不足”, 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 能状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其临床 表现常出现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 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 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 脉象沉溺等。 艾灸疗法是阳虚患者补阳最好的方式之一。因为艾是 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植物,灸是补充阳气最直接有效的 方法,用艾灸补阳是中华几千年传统养生的精华。
施灸注意事项
1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 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 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14.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 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 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1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 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16.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 灸后排毒。
灸后出现失眠这正常吗
如果出现失眠也不要紧张,这也是正常反应, 伴有 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 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 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 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 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 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如果长时间出现失眠还 可以加一些穴位,如:神门、心俞、足三里、 太溪、百会、肾俞为主穴。
艾灸后出现不同灸感的原因
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局部麻、胀、酸、痛、氧、冒凉气 等不同的反应。不必慌张,这正是说明艾灸在你身体 里起作用了。这是正常现象,我们通常叫做:“灸 感。”不同体质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灸感。
火龙灸
一.正邪相搏 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 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 开,是会遇到阻力,会膨胀。人的血管经络也是一样, 阳气进入遇到阴邪会在局部产生正邪相搏的情况,反 应到我们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痒的感觉。如 果体内有毒素或是炎症就会有痛的感觉,痒是由于湿 气较重,热邪较重,湿热外排的反应。比如妇科炎症 可能会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会胃痛,肠道有湿寒灸 神阙(肚脐)时会感觉肚子咕咕响都是阳气进入身体 的良性反应,坚持艾灸就会消失,身体也会好转。
出现晕灸了怎么办?
晕灸者虽不多见,但发生晕灸时也和晕针一样,会出 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 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 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 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平 卧,一般无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 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 处理,防止晕灸为好。经灸一二次后,情况就会好转。 灸后调养的方法和针后的调养是一样的,要乐观愉快, 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等。 有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 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艾灸疗法的功效
1 2 3 4 5 6 调和阴阳 温经散寒 行气活血 补中益气 防病保健 延年益寿
灸法的特色
1、治未病 《皇帝内经》“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古有“灸治百病”之说,现代研究已证明:灸法可以 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3、操作安全,容易掌握 “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 4、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陈艾和新艾的区别
首先,当年的艾适合室内消毒及泡脚,并不适 合养生,更不能用当年的艾治病,因为新艾中 的艾油没有完全挥发掉,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 果,而且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陈艾 其艾油已经完全挥发掉,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且渗透力好。其次,陈艾可以从气味和颜色 来鉴别,陈艾一般呈淡黄色,而新艾一般呈青 绿色,陈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 气味纯净温和,新艾因艾叶含油量高,故闻起 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什么是好的艾条
1.看艾条的形 坚挺,卷的紧实,越紧越不易掉灰,软 而不结实为劣质 2.看艾条的色 比例越高色泽越好看,偏土黄色没有绿 色或夹杂的绿色比较少为好,说明比例高,储存时间 长 3.闻艾条的味道 气味芳香,不刺鼻,不令人恶心,如 夹杂绿色多烧出来会有青草味 4.看艾条燃烧的烟 烟少,色淡、白,烟气祥和,烟形 飘逸(如祥云),差的艾条烧出烟很冲,呼呼的直冒 5.感觉艾条的火 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反 之则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施灸注意事项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施灸 2.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 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3.皮较薄的部位和关节部位不宜施灸;
4.醉酒和情绪不稳时禁止施灸; 5.患者在高热、昏迷期间禁止施灸;
6.女性经期若非为了调经禁止施灸;
7.精神病患者等没有行为能力的人禁止施灸; 8.有大动脉、静脉血管处、心脏部位疾病者禁止施灸; 9.孕妇和男女下体也禁止施灸。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 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 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 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 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 而且降火气。 7、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 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 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 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 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 寻找出路。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 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 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 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 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 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 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 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 艾灸很重要。 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 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 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中医艾灸疗法基础知识
主讲 崔延超
中 医 三 宝
一碗汤 一根针 一柱灸
《医学入门》: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疗法
什么是艾灸
艾----即艾草,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其含有挥发性芳 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 以净化空气驱除蚊蝇。 灸----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灸穴道,直接或 间接地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 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
灸后病情加重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人体患有疾病的一些症状都是邪气入侵或 正邪相搏的表现,这里我们就从感冒说说正邪消长的 过程。 一般来说,感冒患者先是感觉疲倦、发冷、鼻塞、颤 抖,这叫“邪进正退”。接着,患者的痛苦体验加剧, 会出现发热、出汗、面赤等症状,这叫“正邪相搏”。 最后,汗出完了,感冒也好了,但会感觉身体非常虚 弱。这是因为在“正邪相搏”的过程中,人体消耗很 大。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病的原因是“正不胜 邪”。而疾病有一个自然的生长化灭过程,因此治疗 时要顺应这个自然的节奏。
夏天艾灸好不好?
夏天非常适合做艾灸。中医中历来有冬病夏治 的说法。夏天身体属于发散状态,气血循环也 较快。体内的湿气寒气更容易排出体外。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做艾灸可以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 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 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 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 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 胃虚寒类疾病。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 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 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 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 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 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 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 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 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 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 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 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排除子宫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