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决策过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第一阶段(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独立自主”。
新中国诞生后外交上首要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捍卫革命胜利果实。
中国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积极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确立了以和平为宗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展示了东方大国的鲜明形象,站稳了脚跟,改善了国际处境。
第二阶段(1978—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和平与发展”。
党中央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根本判断,我国外交工作的目标随之调整为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外部环境。
在国际上,我们倡导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高。
第三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至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题词是“民族复兴,人类进步”。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定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正式确立,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
新中国外交70年史诗般的历程,凝结着我们党坚持不懈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成果,对于我们是一座思想宝库,其中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最具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
从新中国外交奠基时期中央提出的“外交无小事”“外交工作授权有限,大权在中央”的根本原则,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有关论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条主线,并为之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中
国外交政策逐渐从防御性转向主动性。
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追求国家利益,参与全球化进程,并努力扩大国际合作。
中国倡导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政策在此阶段注重国家利益最大化,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互动,为自
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中国崛起和全球影响力扩大阶段。
自21世纪初
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开始逐渐在
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国际影响
力的提升,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张通过和平与发展实现国家的
崛起。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并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
中国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和相
关地区的合作,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的建立。
总体来看,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愿望
和努力。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致
力于为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下,
中国外交政策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国家的核心
利益和全球公共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
更大的贡献。
建国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建国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浙江冯伟庆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了相应的外交战略,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中国将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其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
即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即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第三,“一边倒”。
也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将发展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建国之后,我国的外交工作逐步开展。
一是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二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是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在朝鲜战场上给美国以沉重打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是典型例子;四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发展前途问题;五是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外交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同时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开拓前进。
其表现在:一是展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面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压力和威胁,中国政府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部门和外交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主要以“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核心。
由于国内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同时进行,外交政策焦点逐渐从欧美转向亚非拉国家。
这种政策导致了我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但与非洲、亚洲和拉美等国家的合作得到了积极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我国开始注重维护对外经济利益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
同时,我国也通过和平开展的方式解决了边境问题,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转向全球化和多元化。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合作,促进多边主义和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在同时,我国也积极维护自身利益,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
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作者:张骥来源:《读天下》2013年第07期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国外交决策在国内政治议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外交决策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外交政策及其决策的关注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迅速提升。
由于外交往往涉及到核心和重要的国家利益,外交权力高度集中,并且对保密性和专业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外交决策往往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然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之下,民主化和制度化成为外交决策的重要追求和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的外交决策机制,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在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今天,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还原出中国外交决策的全过程,但透过外交决策的制度性安排,我们仍然能够勾勒出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
决策权在中央“外交决策权在一国的最高领导。
”任何国家的外交决策权都掌握在最高领导或实际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执行机关手中。
外交决策体制是国家政治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外交决策体制的构成由国家的政治决策体制的性质所决定。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和国家一切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当然也就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中国的对外战略、方针、政策,涉外重大问题、重大事件,涉外危机管理的最高决策在中央进行,实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原则。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外交的决策和协调。
中央于1981年恢复设立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涉外事务的议事、协调机构。
2000年,中央又设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统称“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职权涵盖了涉外事务和国家安全事务。
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由国家主席、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成员包括国务院系统的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公安部长、国家安全部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军队系统有关部门的高级将领等。
中国外交决策过程
中国外交决策过程首先,中国外交决策的过程是集中的。
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权力由中央领导集体集中掌握,最高决策权在党中央。
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往往会在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会议上进行集体研究和决策。
这种集中的决策机制,使得外交政策能够更加统一和连贯,并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的整体利益。
其次,中国外交决策的过程是协商的。
中国政府重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涉及到重大问题时,会广泛听取各方的声音,进行多方面的协商。
外交决策过程中,政府会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智库和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充分吸收和融合各方的智慧和意见。
这种协商机制,使得外交政策更具广泛性、包容性和民意性,也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中国外交决策的过程是科学的。
中国政府注重依靠科学研究、情报搜集和分析评估,制定外交政策。
外交决策过程中,政府会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国内外情报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了解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和具体政策的制定。
这种科学的决策机制,使得外交政策更具前瞻性和准确性,也提高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最后,中国外交决策的过程是民主的。
中国政府重视民主决策,注重听取和尊重各方的意见。
外交决策过程中,政府会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和民意表达,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和汲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使得外交政策更接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待,也增强了政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总而言之,中国外交决策过程是集中、协商、科学和民主的。
这一过程旨在保障外交政策的统一性、广泛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发展脉络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发展脉络解放初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即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痕迹,建立良好的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但并不是要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50年代:开始探索有别于苏联的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也尝试着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
结果是中国逐渐走上了同时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道路。
整个60年代,“反两霸”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和对外关系格局的特点。
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与西方缓和),三个世界划分。
这一时期美苏争霸出现了苏功美守的态势。
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个方面包围中国。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话关系。
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
这是我国外交的因此重大战略调整,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始终不会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建国初期:外交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建立正常国家关系、争取国际支持等。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坚定地支持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非大陆会议,提出“亚洲深层次国际问题”,并支持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一系列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支持越南抗法斗争等。
3.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政策受到革命理论的影响,中国强调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主张打破“大国霸权”。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外交政策受到影响,国际交往受限。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倡导和平崛起和公平正义。
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行贸易,同时倡导多边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国于1971年恢复对联合国合法代表性,重塑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从那时起,中国就致力于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的改革。
5.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从注重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转向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也加大了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大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解决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保卫国家安全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弱者”的角色到积极主动推动国际合作的变化。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该阶段成果: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该阶段成果;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
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
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外交努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取得全国胜利。
在建国初期,中国外交工作主要集中在巩固国内政权、争取国际支持以及结束对台湾的封锁。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创立,争取恢复中国在安理会的合法席位,成功维护了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的权益。
第二阶段:中国建立世界广泛的外交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广泛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此时,中国外交比较注重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技术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以及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推动了国际合作和世界和平。
第三阶段:中国发展全球性的外交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积极倡导和参与全球治理,着力推进现代化和国家繁荣与稳定。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并成为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此外,中国开始在军事、科技和文化等领域推动外交合作,增强了全球影响力。
第四阶段: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大国的外交实践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大国,具有广泛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影响力。
中国外交更加注重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关系,积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洲、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积极参与重大的地区冲突解决、和平稳定和发展合作等事务。
总体来说,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奋斗阶段到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再到建立世界广泛的外交关系阶段,以及发展全球性外交战略和成为全球重要大国的阶段。
中国外交的发展紧密联系着国家整体发展进程,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背景:新中国成立: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威胁。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外交目的:①结束百年旧中国屈辱外交②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4.外交基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5.外交政策(1)另起炉灶①核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核心: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收回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运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②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①核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11国建交:(2)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3)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二)20世纪60-70年代的外交(1)背景: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2)成就:①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
(2)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①自1970年起,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背景介绍
第一阶段: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49-1950)
1. 中苏友谊的建立与对美关系的调整
2. 对西方国家的外交突破
3.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与交往
第二阶段:援助战友与国际间的均衡(1950-1976)
1. 对朝鲜战争的支持及国际影响
2. 对越南战争的干预与对美苏关系的平衡
3. 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下的扩大外交合作(1978-现在)1. 友好邻邦与周边合作
1.1 中印边界问题与改善关系
1.2 中俄关系的复苏与合作
2. 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拓展
2.1 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与合作
2.2 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合作
3. 参与国际机构与国际事务
3.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经济合作
3.2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国际合作
4. 维护国家利益与跨国事务的处理
4.1 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
4.2 处理南海争议
4.3 非洲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利益与移民问题结论
参考文献
1.XXXX
2.XXXX
3.XXXX。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中国外交战略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外交战略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
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也与非洲、亚洲、
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与美国、欧洲等发达
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推动了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大国。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了国际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同时,中国
也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和全球南北合作。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总体来说,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
平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与周边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而努力。
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演变
新时期中国外交决策的特点:
• 第一, 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交决策的制定权 和影响力从过去基本上集中于个人层面逐级转移 到参与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各种组织机构中来。 • 第二, 制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了加强对外事工 作的统一领导, 提高外交决策的整体性、有效性, 避免各涉外部门条块分割矛盾, 中国外交制度化建 设进一步加快。 • 第三,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思想库、学术界 的作用明显提升, 在中国外交决策中扮演着日益重 要的角色。
quatre 影响因素
一
毛泽东时代:外交决策机制初创时期
• (一)建国初期 • 新中国建国前后,为了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打破西方国家的 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为国民经济恢复、社会 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做出了“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战略决策,确定了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方向。 •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两极格局仍在 继续,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各自的内部矛盾逐渐显露,在 美苏关系缓和、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左”的思想上升等因素的相互 作用下,中国逐渐走上了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抗的道路。 •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 领导基本延续了战争时期的“一元化”原则,并建立起集权化的政治 体制。
外交决策新特点
• 其一,邓小平是中国外交决策的核心,陈云、李先念等中 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对他亦产生很大影响。重大 问题由邓小平直接决策推动, 外交部等相关部门贯彻执行。 • 其二, 中国外交决策的民主化趋势已有所显现。尽管邓小 平掌握最高决策权, 但决策形式、决策程序较之毛泽东时 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邓小平作风民主, 最高决策层 内可以讨论, 可以争辩, 可以发表不同观点。 • 其三, 中国外交决策加快了制度化建设的步伐。 • 其四,中国外交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外交队伍的 整体素质、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更多的理论与方法开 始运用到外交实践中,为外交决策从经验化向科学化的提 升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保证。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一、50 年代历程1 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 、背景: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 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二、60 年代历程1 方针:“两个拳头出击”2 、背景:60 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 年代历程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2 、背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
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四、80 年代至今1、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实行不结盟政策 , 全面对外开放2 背景:中国外交方面从幼稚开始走向比较成熟。
外交定义: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的活动形式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外交过程:在外交过程中,不是取悦别人,而是怎么样从他身上得到利益,同样外交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外交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对立三个不同的属性。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外交历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化,包括与苏联的分裂、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下面将对新中国的外交历程进行概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了外交工作。
当时,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国内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和国际上的孤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包括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与周边国家建立邦交、参加联合国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1960年代初,中苏两国开始在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上产生分歧。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冲突,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197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对外开放。
这一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
19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此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的建设。
总之,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过程。
中国政府在外交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为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
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索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
文章将首先回顾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央集权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层次、多元化决策机制,再到近年来的更加开放、透明和灵活的决策体系。
接着,文章将分析这些变革背后的国内外环境、政治经济体制、国际地位等因素,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
文章还将关注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探讨各个参与主体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模式。
文章还将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探讨其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等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的研究,本文旨在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中国外交决策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历史变迁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建国初期的中央集权决策,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民主化决策,再到新时代的全球视野下的战略决策,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历史变迁可谓波澜壮阔。
建国初期,中国外交决策主要由中央领导层集中决策,决策过程相对封闭,决策权高度集中。
这种决策机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助于快速稳定国内外环境,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这种决策机制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开始逐步向多元化、民主化转变。
这一时期的决策过程更加注重科学性和民主性,引入了更多的专业机构和专家参与决策。
同时,外交决策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开始更多地考虑国际规则和国际环境。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立场和处事原则,作者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外交政策,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原则(一)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发展历程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原则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
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
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五、互不干涉内政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交决策过程
3月17日,北京。
两会帷幕徐徐落下。
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在世界注视下推进中国各项改革议程,外交领域自然亦不例外。
此前一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提名,决定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
其中,原外交部长杨洁篪任国务委员,原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任外交部部长,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系统主要人事调整尘埃落定。
不过,时至今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国发展亦非往日面貌,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对中国外交的决策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如何厘清中国外交决策过程,捋顺中国外交运行机制,对于中国外交意义重大。
张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研究员
图表系作者张骥据公开资料整理。
制图:郁斐
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国外交决策在国内政治议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外交决策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外交政策及其决策的关注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迅速提升。
由于外交往往涉及到核心和重要的国家利益,外交权力高度集中,并且对保密性和专业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外交决策往往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然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之下,民主化和制度化成为外交决策的重要追求和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的外交决策机制,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在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今天,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还原出中国外交决策的全过程,但透过外交决策的制度性安排,我们仍然能够勾勒出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过程。
外交决策权在中央。
“外交决策权在一国的最高领导。
”任何国家的外交决策权都掌握在最高领导或实际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执行机关手中。
外交决策体制是国家政治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外交决策体制的构成由国家的政治决策体制的性质所决定。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和国家一切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当然也就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中国的对外战略、方针、政策,涉外重大问题、重大事件,涉外危机管理的最高决策在中央进行,实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原则。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外交的决策和协调。
中央于1981年恢复设立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涉外事务的议事、协调机构。
2000年,中央又设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统称“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职权涵盖了涉外事务和国家安全事务。
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由国家主席、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成员包括国务院系统的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公安部长、国家安全部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军队系统有关部门的高级将领等。
中央外事领导小组不是常设机构,它只在有涉外事务议程时作为议事和协调机制以全体会议或办公会议的形式进行决策或协调工作。
从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构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领域和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事务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多,利益格局越来越复杂,外交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客观上对外交决策带来了挑战,对加强外交决策的统筹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在进行跨系统、跨部门的涉外事务协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和日益关键的重要作用。
随着涉外事务的日常化、突发化的趋势,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议程也日益增加。
中央外事领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为主管外交事务的主要职能部门,外交部在外交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调查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外交工作的重大问题,为中央外交决策提出建议。
比较重要的部门还有负责党际交往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负责对外经济事务的商务部。
随着涉外事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其他部门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在日益增长。
外交决策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与外交政策有密切关系的经济部门(特别是相关行业、大型国有企业等)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政策需求会通过作为中央外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相关主管部门输入到外交决策的过程中。
2012年下半年,在周边海洋领土争端频发、海洋权益保护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中央又设立了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海洋权益事务的议事和协调。
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同样设立了办事机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
此外,本次两会中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
中央外办辅助中央外事领导小组进行外交决策的准备和落实。
中央外事办公室(简称“中央外办”)是中央外事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8年撤销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成立中央外事办公室,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
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中央外办同时作为它们的办事机构。
中央外办的职责主要有:一是协调中央各系统和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涉外事务;二是就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拟定相关政策,向中央提出决策建议;三是负责督促落实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决策、决定,特别是协调跨系统、跨部门的落实;四是代中央拟定外事工作的全国性规定,审核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地方制定的重要外事规定,办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地方报送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的有关重要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
中央外办在外交的决策、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着枢纽的重大作用,是外交决策的核心协调机构。
中央外办主任一般由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任,其组成人员包括有丰富外交经验和较高政策水平的高级外交官、高级军方将领,并有相应的工作团队。
国务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
随着海外利益保护、涉外安全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国务院系统内部设立了一些跨部门的协调机构,它们在外交决策,特别是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有2004年起建立的正部级的涉外紧急突发事件协调小组和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这些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等涉外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
外交决策的咨询机制。
智力支持对外交决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外交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中央外办和外交部等部门已经形成了在重大外交决策前进行调研和咨询的惯例。
在原有政策研究部门(主要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外交部政策规划司、中联部研究室等部委的政策研究机构,2011年中央军委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规划部)和官方的专业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和中央党校系统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基础上,近年来决策咨询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外交部在2008年成立了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就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现任委员35名,非常精干,包括涵盖了重要国家和组织的荣休资深大使和涵盖了重要学科领域(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文化交流、环境科学等)的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
该委员会通过出访调研、国内调研和专题咨询等形式为外交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军队系统也建立了相关的咨询机构——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全军外事工作专家咨询小组。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也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两个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荣休的资深大使、国际问题专家学者或是现任的重要涉外官员(比如中央外办副主任等),通过专题调研、国际形势务虚会、研讨会等形式为中央决策提出建议。
比如,2012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等重大国际问题向中央提出了咨询建议。
此外,中央外办和外交部等部门还经常直接或委托相关部门就有关问题向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
涉外议题多样化、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对建立系统、全面、高效的决策咨询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