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语法是语文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初中语文教学很有必要加大语法的教学的力度。不考不等于不教,主观上要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进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尽量采用“随文点拨”的方式,淡化语法概念,强化语法运用,淡化语法知识,强化语法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母语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规范地使用汉语。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

(一)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文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句。有些文章中有一些较长的句子,如“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这个句子较长,成分较多。如果学生不了解短语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就很难领会其主要意思。显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细胞具有能力。主语中心语前的“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是对主语起限制作用的定语,“与受精卵一样”是修饰谓语中心语的状语,“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是限制宾语中心语的定语。这样一分析,学

生对这个句子的意思就会一目了然。阅读文言文,学生很难把握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语法特点。教学中,教师虽不必生硬地灌输这些语法概念,但一定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词类活用、成分省略、句子倒装等读懂文言文的必备知识。如“孔子云:何陋之有?”要掌握句中“之”字的用法,就要了解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知识。再如《桃花源记》第三段,省略了大量主语,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省略的主语,是很难读懂文意的。

(二)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修改病句

判断、修改病句,这是语文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中考。常见的辨别病句的方法有:看词语运用是否准确,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看成分搭配是否恰当,看语序是否合理,看表达是否前后一致。对这些病句的分析,都会用到句子成分、提取句子主干等语法知识。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这是常见的一种病句,学生却很难把握。如果具备相关的语法知识,懂得“通过学习——”是个介词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成分,它可以提到主语之前,用逗号隔开;“使我——”是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就会明白这是个主语残缺的病句。

(三)语法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但提到作文,不仅学生怕写,老师也怕改。学生作文中经常错别字连篇,病句多,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积累的素材不多外,不懂语法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妈妈那虽说不

怎么好看的发型,现在也已不成样子了。”如果具备复句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懂得这是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前后分句间应该是递进关系,“虽”与“也”不仅不能搭配,同时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分句间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淡化语法是有道理也是应该的,但是,淡化不等于淡出,不追求系统、完整的语法知识,并不等于完全不学习语法知识。语文知识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但语文能力是需要语文知识来支撑的。没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应在主观上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进程中,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把语法教学时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说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要把语法教学时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语文餐桌上的两大主菜,考分比重越来越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个老大难问题,甚至谈虎色变。其实阅读也离不开语法知识,如归纳段意,学生感到难度很大,实际上利用语法知识就很简单了,选一个主谓句,让这一段描写的对象作为主语,然后追问怎么样,谓语就出来了,这就是段意。写作中就更能显出语法知识的“能耐”。用词是否恰当、

语句是否通顺、语气是否正确等等。总之,把语法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是高明之举。功夫应下在平时,要想成绩好,平日时间找,关键时刻不烦恼。

(二)随文点拨,学会分析

随文点拨就是把语法知识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之中,在游泳中学游泳,在语言中学语法。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随文点拨要抓住重点,把握时机。课文词汇丰富,文采飞扬,便引导学生进行短语归类;课文长句较多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遇到典型的复句,可引导学生分析复句。如,“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在教学这段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每一分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并划分每一分句的主干,理清四个“难道”引领的四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这样纲举目张,学生便能深入理解作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对白杨树火热、赤诚的礼赞之情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深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丰富内涵。(三)语文活动,拓展运用

语文课程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语文探究的过程,这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探究意识。语法教学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拓展。如,我们可以开展“收集对联”、“为自己改作文”、“街头巷尾找病句”、“分类摘抄报刊上的精彩短语”等多种活动,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学语法、用语法。学生的语法水平在语文活动中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缺少了语法教学的语文教学是遗憾的,学习语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没有学过语法的学生,就像少了胳膊和腿的残疾人不能运动一样,也少了进一步学习语文的有力抓手,我们不应一该为了考试而教学,反过来,应该为了学生的学习来教学。希望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多多体验生活,多多反思教学;就会有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谭浒军.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几点建议[j].成功(教育).2011(16)

[2]王兴太.探究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1)

[3]全成凤.浅谈初三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