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烟楼梯间设置条件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刀)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楼梯间设置要求⼀、楼梯间设置的通⽤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采⽤⾦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陆⾯与室外出⼊⼝地坪⾼差⼤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封闭楼梯间;②、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级防⽕门;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楼梯间,确需共⽤楼梯间时,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级防⽕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度不应⼤于10°,且每级离扶⼿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于220mm。
9、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间的⽔平净距不宜⼩于150mm。
10、⾼度⼤于10m的三级耐⽕等级建筑应设置通⾄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对⽼虎窗,宽度不应⼩于0.6m,且宜从离地⾯3.0m⾼处设置。
封闭楼梯间防烟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防烟设置要求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虽然听上去有点枯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话题——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
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好聊的?”其实,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呢!所以,就让我带你轻松了解一下吧,绝对不会让你打瞌睡的!2. 为什么要防烟2.1 烟雾的威胁首先,咱们得知道,烟雾可不是小角色,尤其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它就像是坏孩子闹事,四处乱窜。
浓浓的烟雾不但影响能见度,还会让人窒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让你失去意识。
因此,楼梯间作为紧急逃生的通道,咱们可不能让它“受烟”的影响。
就像老话说的,“防患未然”,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强。
2.2 楼梯间的重要性再说说楼梯间,它可不是单纯的上下楼道,真是“救命通道”的关键啊!在火灾的时候,楼梯间就像是我们的“生命线”,可是如果烟雾在这儿聚集,那就相当于让我们走上了一条绝路。
所以,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绝对不能马虎。
这可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3. 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3.1 密闭设计好啦,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封闭楼梯间的防烟设置其实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是密闭设计。
为了阻止烟雾的蔓延,楼梯间的门得足够结实,要用阻燃材料,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门放狗”的效果,把烟雾挡在外面。
不仅如此,这些门还得能自动关闭,不能让它们“开开关关”的,像个任性的小孩。
3.2 通风系统然后就是通风系统的问题了。
在楼梯间里,咱们得考虑到空气流通的问题。
防烟的同时,也不能让空气变得像“密闭罐头”一样,让人窒息。
合理的通风设计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楼梯间能快速排出烟雾,给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个设计就像是给楼梯间装上了一双“翅膀”,帮助我们顺利逃生。
3.3 烟雾探测器当然,烟雾探测器也是少不了的。
这玩意儿就像是楼梯间的“哨兵”,一旦发现烟雾,就会及时报警,提醒大家赶紧撤离。
安装烟雾探测器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
防烟楼梯间要求
防烟楼梯间要求内容见与条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设施;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不应小于;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5. 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6.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并宜靠外墙设置;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个启;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按照防火规范,有通风条件的楼梯间不用防烟,只有封闭楼梯间才有防烟要求1. 如果建筑物是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或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不论能否自然排烟,均需要分别设置机械式加压送风系统;2. 如果放眼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均有外窗且满足排烟面积,就不用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如果前室能自然排烟,防烟楼梯间不能的话,也只是对防烟楼梯间送风即可,如果防烟楼梯间能自然排烟楼梯间窗户开放不小于5平方,已经满足自然排烟要求,前室不能的话,对前室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不必加压送风;。
防排烟设施设置范围
设置防火调节阀的位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防火阀。通风 管道穿越防火墙或建筑物变形缝处的两侧均应分设防火 阀;
2)送回风总管穿过通风空调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 应设防火阀。
3)送回风管道穿过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大会 议室、易燃物质试验室、储存量较大的可燃物品库房 及贵重物品间等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的隔 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
(二)挡烟隔墙
在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要求隔墙应砌至梁板 底部,且不宜留有缝隙的部位有:
走廊两侧的隔墙 面积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 贵重设备房间隔墙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隔墙 病房等房间隔墙
(三)挡烟梁
在顶棚某处下垂一 梁式构造。
高度应超过挡烟 垂壁的有效高度
宽度应小于顶棚 总宽度的十分之一
挡烟梁设置示意图
转动式活动挡烟垂壁示意图
起落式活动挡烟垂壁示意图
3、挡烟垂壁的设置要求
挡烟垂壁的设置应与顶棚的构造相适应,这样才能起 到有效的防烟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不同顶棚高度的挡烟垂壁下垂有效高度
不同顶棚高度时挡烟垂壁设置示意图
2)顶棚材料不同,挡烟垂壁的起算位置不同
(1)对于格栅式顶棚,挡烟垂壁应设置在顶棚内, 其下垂有效高度应从楼板底面起算;
2、挡烟垂壁的结构型式
根据挡烟垂壁的工作场所,挡烟垂壁必须应用非燃 材料制作,如钢板、夹丝玻璃、钢化玻璃等,如果用 可燃材料,则外面必须覆以防火材料。挡烟垂壁的型 式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1)固定式挡烟垂壁
固定式挡烟垂壁就是将垂壁长期固定在顶棚面上, 其下垂的高度固定不变。设计时有采用吊顶下表面的 突出物或钢、钢筋混凝土梁做挡烟垂壁的,可在建筑 物土建时一起制成。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
住宅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1. 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2.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高层住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3.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上海住宅设计标准规定:5.1 楼梯 5.1.1住宅设一个楼梯间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低层、多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2中高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或楼梯间通至屋顶平台;3十层、十一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但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户门可朝户内开启)且楼梯应通至屋顶,各单元的屋顶平台应相连通;4十层、十一层的塔式住宅应设一个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应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旦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m2 ;6当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按本标准5.3 节设置连廊。
5.1.2本标准5.1.1条规定以外的住宅,其设置楼梯间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应设敞开楼梯间:2十层、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3十二层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4十八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5.2.2十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的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的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
当按本标准5.3节的规定设置连廊时,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可设一台电梯。
5. 2.3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其前室可与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
5.3.2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1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2十二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在十二层设连廊,并在其以上层每三层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前室或楼梯平台设置连廊;每单元每层不超过两套的十二层至十四层(不包括十四层跃十五层,且底部无敞开空间)的单元式住宅,可直接在屋顶设置连廊。
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的防排烟问题-规范总结
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的防排烟问题1、如果建筑物是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或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的话,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不论能否自然排烟,均应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除第1种情况外,如果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均有外窗且满足排烟面积的话,就不用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如果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均不能自然排烟的话,只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前室不用送风;如果前室自然排烟,防烟楼梯间不能的话,也只是对防烟楼梯间送风即可;如果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前室不能的话,对前室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不必加压送风。
(百度知道)(可参高规8.3 机械防烟的条文说明,如下文)需要说明的几点:1.关于消防电梯井是否设置防烟设施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有关专家正在研究的课题,至今尚无定论。
据有关资料介绍,利用消防电梯井作为加压送风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意义,现在正在研究之中。
国外也有实例。
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因尚无足够的资料,所以本条不规定对消防电梯井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另一方面,考虑到防、排烟技术的发展和需要,在有技术条件和足够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对消防电梯井设置加压送风,但前室或合用前室不送风,这也是有利于防、排烟技术在今后得到进一步发展。
2.关于“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时,其前室可不送风”的讨论。
经调查,目前国内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进行加压送风的做法有以下三种:(1)只对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其前室不送风;(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进行加压送风;(3)对防烟楼梯间设置一套加压送风系统的同时,又从该加压送风系统伸出一支管分别对各层前室进行加压送风。
本条规定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时,其前室可不送风理由是:(1)从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后的排泄途径来分析,防烟楼梯间与其前室除中间隔开一道门外,其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风量只能通过前室与走廊的门排泄,因此对排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同时,也可以说对其前室进行间接的加压送风。
防排烟设施及要求
防排烟设施及要求机械防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风道或排烟风管设施、排烟口等组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规定如下:8.5 防烟和排烟设施8.5.1 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2 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3 占地面积大于1000m²的丙类仓库;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²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 中庭;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²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²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条文说明:8.5 防烟和排烟设施火灾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防烟楼梯间自然通风要求
防烟楼梯间自然通风要求
防烟楼梯间的自然通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楼梯间的自然通风应能有效排放烟气,以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
2.楼梯间应设置天窗、通风口等设备,以便于新鲜空气的进入和烟气的排放。
3.通风口的位置应合理设定,以确保烟气迅速排出。
4.通风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风能力,确保楼梯间内烟气快速排放。
5.通风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工作。
6.楼梯间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烟气的运动路径和空气的流通情况。
总的来说,防烟楼梯间自然通风的要求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排放烟气,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和人员的安全。
防烟楼梯间设置范围
防烟楼梯间设置范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包括以下 Nhomakorabea种情况:
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4.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5.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6.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
7.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此外,对于人防工程,设有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m²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等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也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总结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要点
防烟楼梯间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了建筑 物的整体造价。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防烟楼梯间可能存在被烟雾突破的 风险,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来加以防范。
04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设计 要点
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要点
01
封闭楼梯间应保持楼梯 间的封闭性,不得随意 开启,以防止火灾时烟 雾进入。
总结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 间要点
•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定义 •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区别 •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优缺点
•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设计要 点
•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使用注 意事项
01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定义
封闭楼梯间的定义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 火建筑构件分隔,能 防止烟火蔓延进来的 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保持常闭 状态。
防烟楼梯间的地面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墙面和顶 棚也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同时,为了满足排烟要 求,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墙面和顶 棚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地面应采用难燃烧材料。
05
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的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封闭楼梯间的注意事项
封闭楼梯间主要用于建筑内部人员疏 散,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以 免影响疏散。
封闭楼梯间应安装应急照明灯和疏散 指示标志,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 到出口。
封闭楼梯间应设置窗户,保持通风良 好,防止烟气聚集。
封闭楼梯间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正常运转。
使用防烟楼梯间的注意事项
防烟楼梯间主要用于高层建筑 和重要公共建筑的疏散,应保
持清洁和畅通。
防烟楼梯间应设置独立的排烟 系统,确保在火灾时烟气能够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为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较好地发挥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作用,在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2)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的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以上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4)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下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2)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要求
防烟楼梯间要求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防烟楼梯间要求内容见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不应小于4.5m2;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4.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7.4.1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2.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6.2.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各类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_2
机械防烟人火6.1.1
2000m2一个防护单元,2个出入口,一个必须室外通地面(500一个抗爆单元)人防3.3.1
500m2一个防火分区,有喷淋翻倍,2个出入口,一个必须室外通地面,人火4.1.2
应能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防7.4.1
除另行规定的,其他可用双向弹簧门防7.4.2
h>32m高6.2.1h≤32m无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6.2.2
>32m高6.3.1※2
商住楼
住宅部分楼梯间可按住宅规范,商业建筑部分按公建规范。住宅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高6.1.3A
高层裙房
包括地下室和地下车库
可采用,但不得计入疏散宽度
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乙级防火门高6.2.2
无自然采光通风时高6.2.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简称汽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简称人防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2001) 简称人火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简称住建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 简称住设
住宅楼梯间及电梯的设置原则--上海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h>32m且设置电梯防3.8.8
多层民用建筑
可用,但公共建筑宜设封闭疏散楼梯间
医院疗养院病房楼;旅馆;>2层商店等人员密集公建;>2层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层其他公建;可用室外楼梯防5.3.5人员密集的用乙级防火门防7.4.2
防5.3.2
防5.3.11
多层民用建筑的地下室
除右列建筑外的其他用途建筑
地下≤2层且室内外高差<10m的商店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防5.3.12乙级防火门
防烟楼梯间设置条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
住宅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1. 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2. 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高层住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3. 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上海住宅设计标准规定:5.1 楼梯 5.1.1住宅设一个楼梯间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低层、多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 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 2中高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 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或楼梯间通至屋顶平台;建筑类别 非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 塔式住宅 2~6层 7~9层(户门应乙级防火门) 7~9层(楼梯间应采用弹簧门)※110层及10层以上10层及10层以上※2单元式住宅 单元式宿舍 2~9层 10~11层(户门应乙级防火门)12~18层 ※1 19层及19层以上12层及12层以上※2通廊式住宅 2~9层 10~11层 ※1 12层以上 12层以上 ※2 通廊式宿舍 2~6层 7~11层 ※1 12层以上 12层以上 ※2 一类高层公建 包括地下室 可采用,但不得计入疏散宽度 可采用,但不得计入疏散宽度 应采用 应采用 ※2 二类高层公建 包括地下室 可采用,但不得计入疏散宽度h ≤32m ,且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h >32m 及 h ≤32m 无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h >32m ※2 商住楼住宅部分楼梯间可按住宅规范,商业建筑部分按公建规范h >32m ※2注:※1—民用建筑封闭楼梯间用弹簧门,高层工业建筑用乙级防火门(见建规附表1)※1—消防电梯数量:每层1500m 2一台,1500m 2~4500m 2两台,4500m 2三台3十层、十一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但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户门可朝户内开启)且楼梯应通至屋顶,各单元的屋顶平台应相连通;4十层、十一层的塔式住宅应设一个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应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旦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m2 ; 6当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按本标准5.3 节设置连廊。
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问题
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问题
1、自然排烟方式
◇建筑高度小于100米的居住建筑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建筑高度小于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多层居住建筑、小于24米的公共建筑可设计为封闭楼梯间。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
应小于2.00m2。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2、机械防烟措施(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条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风口: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常开、不控)。
◇风井:批挡光滑,面积0.6-0.8平米,仅临楼梯间。
◇机房:宜布置在架空层等底层区域或布置在屋顶,进风畅顺。
面积10-20平方米。
3、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剪刀楼梯间是二个楼梯。
但可合用一个风道。
◇地下室楼梯间送风系统易遗漏。
◇塔楼自然排烟,裙房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应设局部正压送
风系统.
◇疏散通道的宽度。
总结封闭楼梯间与防烟楼梯间要点
二、防烟楼梯间
对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 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 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6平方米。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防烟楼梯间前室内禁止采用可燃或易燃性材料装修,不准摆放任何 4 家具物品。
一、封闭楼梯间
根据《建规》和《高规》的要求,下列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下列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 、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6、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高层工业建筑(厂房、库房)。 7、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8、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民用住宅除外)。 9、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可不设封闭楼梯 间,但开向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 采光和自然通风。 10、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11、高层建筑的裙房。 12、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
高层建筑防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范要点
一、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 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应注意的问题: 1、建筑高度的确定应从室外地坪起算,不应从室内设计相对零标高 起算。 2、坡地地形下建筑高度和层数的确定:从设计零相对标高起算的高度 不一定能作为建筑高度起算,根据规范,建筑高度的确定应从室外地 坪起算,对于没有采用《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 行防火设计的坡地建筑,应从室外最低地坪标高起算。 3、顶层的局部功能用房应计入建筑层数和高度。 4、住宅的中间跃层应计入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三、敞开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除上述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的室内楼梯间;
2、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