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excel各种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excel各种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excel各种周转天数计算公式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

其中,周转天数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或个人在运营过程中资金周转的速度和效率。

在Excel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各种周转天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1. 库存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了从原材料入库到产品销售完毕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库存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库存周转天数 = 平均库存成本 / 平均每日销售成本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能力的指标,它表示了企业从销售产品到收回款项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应收账款金额 / 平均每日销售收入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指标,它表示了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到支付款项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应付账款金额 / 平均每日采购成本4. 资金周转天数:资金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指标,它表示了企业从支付款项到收回款项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资金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资金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5. 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表示了企业从投入资产到收回资产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总资产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天数 = 平均总资产 / 平均每日销售收入6.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指标,它表示了从采购原材料到销售产品所经历的平均天数。

计算存货周转天数的公式如下: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存货成本 / 平均每日销售成本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保证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企业管理-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企业管理-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企业管理-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一、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1、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2、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3、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4、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二、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是一个财务比率,它表明公司将其存货(包括正在进行的货物)转化为销售额所需的平均时间(以天为单位)。

存货周转天数也被称为库存的平均年龄,库存未清偿天数(DIO),库存天数(DII),库存销售天数或库存天数,可以用多种方式解释。

表示存货的流动性,这个数字表示公司当前的存货将持续多少天。

一般来说,一个较低的DSI是首选,因为它表明一个较短的时间清理库存,尽管平均DSI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不同。

三、存货周转天数分析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越低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销售状况。

该比率需要和公司历史上的数据及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后才能得出优劣的判断。

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

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民间非营利组织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周转率是描述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通常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三个指标来衡量。

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运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下面是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解析:1.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资产周转率是计算公司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资产的使用效率。

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能够高效利用资产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反之,则表示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库存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企业对存货的拿捏与管理程度。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越频繁,存货资金占用时间越短,运营效率越高。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表示企业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回收多少应收账款,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和资金回收情况。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说明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收回账款,降低坏账率,提高经营效率。

周转天数则是应用周转率计算出来的指标,用于衡量资金在某项业务中的周转周期。

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越高,反之则表示资金周转效率较低。

下面是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解析:1.资产周转天数=365÷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天数表示企业在完成一次资产周转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用多长时间可以将全部资产转化为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越高,经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表示企业完成一次销售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就是用多长时间可以将全部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

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和拿捏能力越强,经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从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增加到收回的平均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资金周转效率越高。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怎么分析)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怎么分析)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怎么分析)内容导航: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1、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公式库存(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x360)/产品销售成本计算。

库存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或: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3、公式如下:时间段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库存周转率=时间段天数/库存周转天数。

应答时间:2023-08-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4、公式如下: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库存周转率=360/库存周转天数。

5、库存(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

库存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周转天数越少,说明零库存/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

6、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

1、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或: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2、存货周转天数(Days sales ofinventory)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通过企业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得到。

3、存货周转率=售出的产品总成本/存货的平均金额周转天数=统计的总天数/存货周转率(如果是算年存货周转:那“统计的总天数”就=365天)。

存货的平均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率的单位是次。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存货周转次数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那么周转次数如何计算呢?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计算公式是:存货周转次数 = 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额 + 期未存货额) / 2存货周转天数(天)=365/存货周转次数商品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和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

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

在这里,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终产品销售所包含的物料的总成本,而平均库存则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

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个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

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

照此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

就相当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赚了20次利润!存货周转次数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库存商品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库存商品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库存商品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实用版)
目录
一、库存周转天数概念
二、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三、库存周转天数的作用
四、库存周转天数的应用实例
五、提高库存周转天数的方法
正文
一、库存周转天数概念
库存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周转天数越少,说明零库存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存货成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二、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 = 计算期天数 / 存货周转次数 = 计算期天数 / (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 = (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 2。

三、库存周转天数的作用
库存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的周转速度和变现速度。

库存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占用时间越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四、库存周转天数的应用实例
例如,某企业的销售额为 100 万元,期初库存为 20 万元,期末库存为 10 万元,计算期为 30 天。

那么,该企业的库存周转次数为:(20 +
10) / 2 / 30 = 1 次。

库存周转天数为:30 / 1 = 30 天。

通过这个指标,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存货管理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库存策略。

五、提高库存周转天数的方法
1.定期清理库存,避免积压过多过期或滞销的商品。

2.优化进货流程,合理安排进货时间,减少库存积压。

3.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

4.加强市场需求预测,减少库存波动。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存货周转次数如何计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存货周转次数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那么周转次数如何计算呢?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计算公式是:存货周转次数 = 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额 + 期未存货额) / 2存货周转天数(天)=365/存货周转次数商品库存周转率,销售总额和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

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

在这里,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终产品销售所包含的物料的总成本,而平均库存则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

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个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

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

照此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

就相当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赚了20次利润!存货周转次数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配件消耗周期计算公式

配件消耗周期计算公式

配件消耗周期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所谓商品周转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周转次数指一年中,库存(配送中心和店铺)能够周转几次,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一种评价指标,即一个企业的存货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得到减少或消耗。

存货周转天数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存货的管理情况和库存水平,因此,计算存货周转天数是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必要步骤。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是企业存货的平均库存量除以该企业每日的销售成本,最后再除以365天。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存货 / 每日销售成本) × 365天其中,平均存货可以使用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存货进行平均计算,也可以使用年初和年末的存货数量进行计算。

这里,“平均存货”通常把产成品存货、半成品存货和原材料存货的总和作为考虑对象。

每日销售成本代表企业每日的销售成本总和。

这个成本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种是将企业一年的销售总额除以365天,就可以得到每日的销售成本;另一种是用企业现有的销售成本数除以365天得到每日成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成本和销售额是不一样的。

通常情况下,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库存水平越低,企业运营效率越高。

而存货周转天数越长,则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库存水平越高,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滞销、长期库存、库存占用资金过多等问题,甚至会引起经营风险。

在实践中,计算存货周转天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库存是否合理、销售是否正常。

这个指标还能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市场营销策略和资金流动安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方法对企业的管理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企业对存货周转天数的关注,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库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对于制造商来说,存货周转天数是制造商维护产成品库存的最佳指标,也是有助于控制成本并提高利润的指标之一。

制造商通常会采取“先生产、再销售”模式,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试想,如果让厂商越早生产出货物,那么要等待生产的时间就越短,存货库存的成本也就越少,企业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法实例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方法实例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又名库存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

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

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个财务周期内,存货周转的次数。

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天数×平均存货余额÷销货成本
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9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
200/[(30+50)/2]=5次。

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

照次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

就相当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转了20次利润!
360/5=72
360*40/200=72。

年度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年度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年度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年度周转天数,就是用来衡量公司里存货或者别人欠的钱(应收账款)变成现金的速度。

这里给你讲两种常见的周转天数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在库多久卖完)
存货周转天数(简称DSI)呢,就像这样算:一年有多少天(通常是365天),就除以存货周转次数。

另一种算法是,把年初和年末存货的平均数乘以365天,然后再除以一年的销售成本。

简单来说,存货周转次数就是一年里你用掉的存货成本,除以年初和年末存货价值的平均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别人欠的钱多久能收回)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简称DSO)的算法是:一年有多少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或者,用一年里平均每天别人欠你的钱,除以每天平均卖出商品但还没收到钱的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就是你一年的总收入,除以这一年里平均别人欠你的钱数。

这两种周转天数越短,就意味着你的存货卖得快、资金回流快,欠款也收得快,说明你的生意很灵活,资金利用率高。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_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_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_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这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一篇神奇的文章,当你看到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时候,说明你的好运即将来临,为你加油!1、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公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又叫做库存周转率,是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库存货物周转的次数。

2、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存货周转率(天)=360÷存货周转率(次)。

3、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是库存周转率=年度销售产品成本/当年平均库存价值。

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

库存周转率=360/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率是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库存货物周转的次数。

公式如下: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库存周转率=360/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库存周转率=时间段天数÷库存周转天数。

其中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1/2)×(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公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当月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当月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当月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当月周转天数的计算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咱们先来说说周转天数是咋回事儿。

比如说,你开了一家小超市,进了一批货,从这批货到被卖出去的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周转天数。

那当月周转天数咋算呢?咱们先搞清楚几个概念。

存货周转天数呢,就是用平均存货除以每天的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就是(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比如说,月初你的存货有 10 万块钱的货,月末存货变成了 8 万块钱。

这个月你卖货的成本总共是 6 万块钱。

那平均存货就是(10 + 8)÷ 2 = 9 万块钱。

每天的销售成本呢,就是这个月的销售成本 6 万块钱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30 天,大概每天 2000 块钱。

那存货周转天数就是90000÷2000 = 45 天。

再来说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这就好比你把东西卖给别人,人家没马上给你钱,欠着的这部分钱收回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方法是用平均应收账款除以每天的赊销收入。

举个例子,月初别人欠你 5 万块钱,月末变成了 3 万块钱,这个月你的赊销收入总共是 4 万块钱。

平均应收账款就是(5 + 3)÷ 2 = 4 万块钱。

每天的赊销收入就是4 万块钱除以30 天,大概每天1333 块钱。

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是40000÷1333 ≈ 30 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呢,就是从你买东西欠别人钱,到把钱还上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方法是用平均应付账款除以每天的购货成本。

我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周转天数的问题。

那时候公司业务刚起步,资金紧张,老板天天盯着这些数据。

有一次,因为没算好存货周转天数,进的货积压了,占用了不少资金,差点发不出工资。

从那以后,我们对这些数据可重视了,每天都算,及时调整进货策略和销售策略。

咱们接着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就是用流动资产除以每天的流动资产周转额。

存货周转率计算

存货周转率计算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和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计算方法为: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周转天数越短),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

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

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比值。

也有三种计量方式,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在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

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销售收入”。

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

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其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

实际上,两种周转率的差额是毛利引起的,用哪一个计算都能达到分析目的。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简介
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
额)=(360*存货平均余额)/销售成本={360*[(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销售成本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

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

具体转换可参考例二。

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例一(年度)
甲公司2007年度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

则:存货平均余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
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5次=72天
例二(按实际销售天数)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

则:
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次
存货周转天数=30天(因为只有6月1个月)/次=天
一般来讲,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等的速度越快。

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存货周转天数的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越低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销售状况。

该比率需要和公司历史上的数据及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后才能得出优劣的判断。

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再减去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占用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

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

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也是整个的重要内容。

存货周转天数的分解
存货周转率是表明存货流动性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和评价企业存货购入、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两种方式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1)
存货周转天数=360 /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
(2)
在对存货周转进行分析时,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有必要对存货的结构进行分析。

因而人们通常要分别计算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这三类存货各自的周转率,以确定它们对存货总周转率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在分析存货周转天数时,往往会步入下面的陷阱,认为:存货总周转天数=原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
(3)
但事实上,这个公式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出,按公式(2)计算出的存货周转天数应为: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360/产品销
售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360/产品销售成本+平均产成品存货×360/产品销售
成本 (4)
很明显,公式(3)与公式(4)的计算结果是不等的。

原因何在呢
存货的整个周转过程可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在供应阶段,存货的周转的方式是将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

因此,它的周转额就是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的累计金额。

在随后的生产阶段,存货周转的方式是将已进入生产过程的在产品生产完毕并办理入库手续。

因此,它的周转额是完工产品的累计金额。

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存货周转的方式是最终将产品销售出去。

因此,它的周转额是产品销售成本的累计金额。

从每个阶段的存货周转可以看出,每阶段的存货周转额,是各存货周转完成时的累计金额。

上一阶段存货每次完成的周转额,先是转化为下一阶段存货的占用额,再转化为下一阶段存货的周转额。

而由于各类存货周转的速度不一样,其从占用额向周转额转化的进度也就不一样。

因此,上一阶段存货周转额向下一阶段转化只是
实现下一阶段周转额的条件。

但它并不直接决定下一阶段的周转额。

各类存货周转额与全部存货周转额之间只是存在相互重叠的关系,而并不存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所以,全部存货周转期不是各类存货周转期的简单相加。

公式(3)与公式(4)的计算结果不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类存货的资金周转额不同。

公式(3)中的存货总周转天数不能用各类存货周转天数的简单相加来得到。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各类存货周转天数与全部存货周转天数之间的关系呢可推论如下:
平均原材料存货=原材料周转天数×耗用原材料成本/360 (5)
平均在产品存货=在产品周转天数×完工产品成本/360 (6)
平均产成品存货=产成品周转天数×产品销售成本/360 (7)
将公式(5)、(6)、(7)代入(4)得:
存货周转天数=原材料周转天数×耗用原材料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在产品周转天数×完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成品周转天数×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 (8)
相当于:总存货天数=原材料周转天数*a%+在制品周转天数*b% +产成品周转天数*c% 即加权平均数
通过这种对存货周转天数的分解,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全部存货周转速度受各类存货周转速度快慢和各类存货周转额与产品销售成本(总存货周转额)的比例高低两个因素影响。

前者慢,后者高,则存货周转速度慢;反之,则快。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式(8)所揭示出的各类存货周转天数占存货总周转天数的份额,来确定工作的重点,加强存货资产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