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2)润湿性
电子教案与课件:《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第三章 表面张力与润湿作用
一 、润 湿 作 用
凝聚态物体表面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称为润湿(wetting)。例如, 液体将固体表面的气体取代,形成液体膜或液滴。液体取代固体表面气体,液 体不能完全展开的过程称为沾湿(adhesion)。沾湿是原有的气液和固气界面消 失形成新的固液界面。若形成单位界面,此过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自由能 的改变为 WA 称为黏附功,是将单位固液界面拉开外界需做的最小功,WA 表征固液界面(即 固体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WA>0(即 ΔGA<0)是沾湿过程自发进行的条 件。 液体自发在固体表面展开成一薄层,此过程称为铺展(spreading)。铺展是固气 界面消失、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形成的过程。若形成单位界面,此过程自由能 的改变为 S 称为铺展系数。此过程自发进行的标准是 ΔS>0(即 ΔGs<0)。
一 、 几个小实验
在石蜡表面上的小水滴会自动成球形;在水面上用简单的方法可使金属针(或分 值硬币)漂浮,但不能使它们悬浮于水中;从管口缓慢自然形成的液滴形状与橡 胶薄膜中盛水悬起的形状很相似;插入水中的毛笔笔毛是分散开的,当笔头提 出水面后笔毛并拢,成一体状。这些实验现象说明:①液体表面与体相液体的 性质不完全相同;②液体表面似存在一弹性膜;③液体表面有自动缩小的本能。 液体表面的这些特点可从力学和能量的角度予以解释。
第二节 弯曲液面内外压力差与曲率 半径的关系——Laplace公式
一、Laplace公式的简单导出
二、LaplaBiblioteka e公式的应用举例一、Laplace公式的简单导出
弯曲液面与平液面不同,弯曲液面表面张力在法线方向的合力不等于零。凸液 面,表面张力合力方向指向液体内部;凹液面,合力方向指向液体上方。为保 持弯曲液面的存在与平衡,弯曲液面内外两侧有压力差:弯曲液面突向一侧的 压力总是小于另一侧的;换言之,当液面两侧有压力差时,能形成弯曲液面, 液面突向的一侧压力小,两侧压力差与液体表面张力和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有 关。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8、捕集除尘效率高且运行稳定,特别是对亚微米 的粒子有很大的优势
作用在粒子上的静电力相对较大,其驱进 速度较大 ✓以0.2μm的粒子为例,对旋风除尘器和电除尘 器进行比较:
150mm旋风除尘器中,取入 口风速为25m/s,其离心沉降 终末速度为2.0×10-4m/s,
在电除尘器典型场强下, 该粒子的终末沉降速度 为5.0×10-2m/s。
✓粉尘比表面积越大,润湿性降低,粘附性增强, 凝聚性增大,处理设备输送阻力增大。
3、粉尘的含水率及润湿性 (1) 粉尘的含水率
粉尘中的水分包括自由水分和结合水分。
mW 100%
mW md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2)粉尘的润湿性
✓尘粒能否与液体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的性质称为 粉尘的润湿性。
✓当固体粒子与液体接触时,如果接触面扩大而能相 互附着,就是能润湿;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为什么空气调节中的微粒净化装置不采用负 电晕而采用正电晕?
✓ 负电晕放电时,产生速度很高的自由电子 和负离子,在碰撞电离过程中会产生比正电 晕多得多的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 所以空气调节中的微粒净化装置不采用负电 晕而采用正电晕。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二、电除尘器的特点
水平气流重力沉降室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t H t L
us
v0
us 颗粒沉降速度,m / s; v0 载有颗粒物的气流速度,m / s; t、t 沉降所需时间和滞留沉降室的时间,s;
us
v0 H L
Q LW
Q 气体体积流量,m3 / s; W 沉降室的宽度,m。
水平气流重力沉降室
第三章 、除尘理论及技术
二、惯性除尘器
表面活性剂功能与应用——润湿作用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功能与应用一一润湿作用一、润湿功能例子:水润湿玻璃,加入表面活性剂润湿容易;水滴在石蜡上,石蜡几乎不被润湿,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石蜡就容易被润湿了;较厚的毛毡或棉絮放入水中,很难渗透,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就容易浸透了。
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作用或润湿作用所谓润湿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
润湿过程往往涉及三相,其中至少两相为流体。
1. 润湿过程润湿作用是一个过程。
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铺展。
产生的条件不同。
其能否进行和进行的程度可根据此过程热力学函数变化判断。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方便使用润湿过程体系自由能变化表征。
(1)沾湿主要指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消失的固-气界面的大小与其后形成的固-液界面的大小是相等的。
如喷洒农药,农药附着于植物的枝叶上。
沾湿附着发生条件:△ G= Y SL- Y SG丫LG V 0 W A= Y SG- Y SL+ Y LG> 0 (沾湿)式中:Y SG Y SL和Y LG分别为气-固、液-固和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2)浸湿浸湿是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原有的固气界面空气被固液取代。
如洗衣时衣物泡在水中;织物染色前先用水浸泡过程浸湿发生条件:△ G = Y SL- Y SG< 0W i = Y SG- Y SL》0 (W:浸湿功)(3)铺展液体取代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取代的同时液体表面能够扩展的现象。
铺展发生条件为:△ G= Y SL+Y LG-Y SG< 0S= Y S(- Y SL- Y LG》0 (S:铺展功)一般,若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铺展,则沾湿和浸湿现象必然能够发生。
从润湿方程可以看出:固体自由能Y SG越大,液体表面张力Y LG越低,对润湿越有利。
2. 接触角和润湿方程(杨氏方程)接触角: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处的夹角。
03 2015 第三章 固-液界面的润湿现象
第三章 固液界面湿润现象
表面物理化学 2015
主讲 王中平
3.4.2 低能表面的润湿性与临界表面张力
Zisman等发现,液体同系物在同一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随 表面张力降低而变小,若以Cosθ对液体表面张力作图,可得 一直线,将直线 外延到cosθ=1处,所对应的液体表面张力值 称为临界表面张力,以γc表示。
浮镜式的液滴而不展开。将彻底精炼过的石油放在水 面上就有此现象。 对于液-液界面,这一效应表现在A和B的相互溶解 上。例如苯在水面上,开始迅速蔓延,然而因为苯和 水相互饱和,苯集结拢来成为透镜状。而留下的水表 面也非纯水,相当于苯在水中的饱和溶液。
21
第三章 固液界面湿润现象
表面物理化学 2015
16
第三章 固液界面湿润现象
表面物理化学 2015
主讲 王中平
(2)固体表面粗糙性 粗糙性常用粗糙因子(又称粗糙度)r 来度量粗糙程度。 r的定义:固体的真实表面积与相同体积固体假想的平滑表面积 之比。(显然r≥l。r越大,表面越粗糙。) 将Young润湿方程应用于粗糙表面的体系,若某种液体在 粗糙表面上的表观接触角为θ’,则有Wenzel方程
h g h sin 1 1 2 a
2
2
当ρ、γl-g已知,只要测出h,便可得θ。 其中a是毛细常数。在适当的照明下,弯 月面的末端相当分明(除非θ非常小), 利用滑动显微镜可测定h。
12
第三章 固液界面湿润现象
表面物理化学 2015
主讲 王中平
3、透过测量法 主要用于固体粉末接触角的测量,其基本原理是, 固体粒子间的空隙,相当于一束毛细管,毛细作用使 液体透入粉末中,由于毛细作用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 对固体的接触角有关,故通过测定某种已知表面张力 的液体在固体粉末中的透过,可得到接触角θ。
最新第三章(3-2)润湿性课件PPT
表8—4 不同烃类组分在聚四氟乙烯光面上的前进角
烃 类戊
烷己
烷辛
烷十 二 烷
(C5H12)
(C6H14)
(C8H18)
(C12H 26)
前进角
0
8
26
42
(度)
原油中烃类所含碳原子数越多,接触角就越大。
2、油藏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第三章(3-2)润湿性
一、储层岩石润湿性
1、润湿的基本概念:
(1)润湿:
自然界现象:将水滴在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迅速铺开,而如果 是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水银液滴在玻璃板上呈现球滴。
空气 水
空气 水银
玻璃
玻璃
润湿:是指液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沿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
润湿研究对象: 不混容的两相液体-固体三相体系,或液体-气体-固体
静止时,θ= 30°,岩石亲水
1
2
水驱油速度为V1时,θ= 60°,岩石亲水性减弱
水驱油速度为V2> V1时,θ= 75°,岩石亲水性再减弱
水驱油速度为V3> V2时,θ= 115°,岩石类似亲油性, 发生润湿反转
研究动润湿滞后的意义:
亲水油藏水驱油时,当水驱油的速度过大时,将 导致油藏岩石具有“亲油”的性质。实践证明,亲油 油藏水驱油的残余油饱和度比亲水油藏水驱油的残余 油饱和度大;因此,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出发, 注水开发的油藏,并非注水速度越大就越好。
如下图所示,油水在岩石孔隙中静止时,接触角为30°,岩石表面具有较强 的水润湿;当水驱油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接触角发生了改变,接触角随水驱油 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即滞后现象越严重,当水驱油速度的增大到某一值时,岩石 表面变为亲油性,发生了润湿反转现象。
第三章平版胶印印刷
成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亲油的印刷部分。未见光部分
的感光剂保持其原有的可溶性,在显影中被除去,露出铝版 基,形成亲水的空白部分。
第三节 平版制版
二、打样 在印刷前将拼组完成的整版图文通过打样设备复制出印 样。 (一)打样的目的: 1、对原版的质量进行检查。就是先打出一样张来,看看有 没有错,色彩的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 2、确定标准,客户认可。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如果这个 样张客户认可了,签字了,正式印刷的时候色彩呀、阶调呀 都要基本追上样张。 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打样的时候油墨转移方式、印刷材 料、印刷环境都与实际印刷不同,因此,样张和实际印刷机 的印张总是有点差异。 (二)打样的分类 1、完全打样。也叫硬打样,用打样机打出样张。 2、不完全打样。也叫软打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第一节 平版胶印的内涵 一、利用水墨不相容的原理进行印刷
目前,平版印刷的印版是以铝为版基的PS版,经过一 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在它的表面形成亲油拒水的图文 部分和亲水拒油的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亲墨疏水, 空白部分亲水疏墨,这样就利用水墨不相容的原理使平版 印刷的油墨转移得以实现。
第一节 平版胶印的内涵 二、平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布进行的间接印刷 胶印是间接印刷,它在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安 装了一个橡皮滚筒,印版上的图文先转移到橡皮滚筒的橡 皮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由于加了这么个橡皮布, 平版印刷就有了“胶印”之称。 因为它是间接印刷,印版不直接与承印物接触,而只 与橡皮布接触,大大提高了印版的寿命。
第 五 节 平 版 胶 印 水 墨 平 衡
平版胶印不仅有墨,而且要有水,在印刷的 过程中,到达印版滚筒的墨量是多少,水量是多 少,很有讲究,要保持水墨平衡,否则,墨相对 多了或水相对多了,都不能很好的再现原稿。 在制版的时候我们知道,对平版印版的表面 进行处理,形成亲水疏油和亲油疏水的表面区域 ,即非图像区和图像区。印刷时是利用油水不相 容的原理,非图文部分和图文部分分别依赖于水 膜和墨膜来抗拒彼此的浸润。 抗拒是抗拒,但是这个浸润不是一点没有的, 因为水膜和墨膜的表面张力不同。(举例) 这和水墨的交界处是一样的,尽管水墨不相 容,但由于它们的表面张力不同,交界处互相是 有一定浸润的。
03第三章 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2
• 糖类与醇类 a.糖类—右旋糖酐、半乳糖、蔗糖等;
醇类—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 b.常用它们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毒性小,因分子中有 多个羟基,可同药物以氢键结合生成固体分散体,适
用于剂量小、熔点高的药物,尤以甘露醇为最佳。
• 有机酸类
a.常用有枸橼酸、琥珀酸、酒石酸、胆酸、去氧胆酸
等,分子量小,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 来源易得,成本低廉
4
(一)常用水溶性载体材料:高分子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糖类及纤维素衍生物等。
• 聚乙二醇(PEG)
a.药物从PEG分散物中溶出速度主要受PEG分子量影
响(1000-20000)。一般随PEG分子量增大,药物溶
出速度降低。
b. 最常用的为PEG4000和6000—熔点低、毒性小、化
学性质稳定、与多种药物配伍。
c. 药物为油类时,宜用分子量更高的PEG类作载体,
如PEG12000、PEG6000与PEG20000的混合物。单用
PEG6000作载体,则固体分散体变软,特别是温度较
高时载体a.无定型高分子聚合物,无毒,熔点较高(不宜采
用熔融法),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对多种 药物有较强抑晶作用。 b. PVP易吸湿,所制备的固体分散物贮存过程中易 吸湿而析出药物结晶。
• 表面活性剂类 a.作为载体材料的表面活性剂大多含聚氧乙烯基,
其特点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载药量大,在蒸发 过程中可阻滞药物产生结晶。 b.常用Pluronic F68(片状固体,毒性小,粘膜刺激 性极小,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6
• 纤维素衍生物
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等。
22
4. 研磨法
油层物理何更生版第三章3-4节课件
24
2 评 估 岩 石 储 集 性
25
3.
确
定
Swr
4.确定油层Pc(J(sw)函数) J(sw)=Pc(K/)0.5/cosθ 利用J(sw)函数可求出同一类型岩石平均Pc 曲线,还可找出不同类型岩石的物性特征。
26
5.确定自由水面的高度h(确定油水过渡带)油
水过渡带成因(见下图):
图
3-50 油藏中的油水过渡带分布示意图
22
复习思考题: 1.毛管压力Pc公式是怎样建立的? 2.指出毛管压力Pc的三个意义。 3.油水润湿角大于900 时,是水驱油的动 力还是阻力? 4.何谓贾敏效应?写出其公式。 5.简述毛管压力Pc曲线的测定原理。 6.毛管压力Pc曲线的形状与岩石的分选有 何关系?
23
五、毛管力曲线的应用
1.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1)孔隙喉道分布曲线; (2)孔隙喉道累积分布曲线。
27
应用上式需将室内(Pc)l换成油层条件下的(Pc)R: 室内(Pc)L=2б 地层 (Pc)R=2б 因为 cosθ
wgcosθ wg/r 0wcosθ 0w/r
(Pc)R/(Pc)L=б
owcosθ 0w/б wgcosθ wg;
0w/cosθ wg≈1
∴ (Pc)R=(Pc)L (б
w0
/б
13
3.贾敏效应 珠泡在孔道窄口遇阻时产生的阻力效应。此种情况, 前后两端弯液面曲率不等,因而产生了第三种毛管效应 Pc3,即 Pc3 = 2б wo(1/R2"-1/R1ˊ) 若使珠泡通过喉道,所需的附加压差为 Pc3=2б wo/(1/r-1/R1ˊ) r = R 2" 若考虑液滴后端的R1ˊ=∞,则Pc3为最大时, Pc3=2б wo(1/r-1/∞)
第3节 粉体的润湿
一 粉体堆积层中的液体 1 黏附液:黏附在颗粒表面的液体。 2 楔形液:在颗粒间滞留的液体。 3 毛细管上升液:由于粉体堆积形成的毛细 管,而使液体存在之间。 4 浸没液:完全包围颗粒的液体。
粉体工程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1
楔形液
粘附液
毛细管上升液 浸没液
粉体工程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ALS Lg cos
10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3当θ =0o时,为铺展润湿。 实际上是在固/液界面代替固/气界面的同 时,液体表面也扩展.
铺 展 系 数
S LS Sg ( Lg LS )
粉体工程
SLS Lg (cos 1)
11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7
根据平衡关系可得到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γ sg=γ sL+γ Lgcosθ γ sg-固-气表面张力 γ sL-固-液表面张力 γ Lg-气-液表面张力 F= γ Lcosθ 是润湿张力 θ –润湿角。
粉体工程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8
1 当180o≥θ 时,为沾湿(adhension)。 使固/气界面和液/气界面变为固/液界 面的过程.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3
粉体工程
(3)毛细管状态(capi11ary state) 颗粒间的所有空隙全被液体充满 仅在粉体层的表面存在气液界面。 (4)浸渍状态(immersd state) 颗粒群浸在液体中,存在自由液面。
粉体工程
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 张学旭
4
摆动状态
链索状态
Comp(界面理论3)ok
润湿条件为:
γ1s+γ1v<γsv (3-1)
γ:表面能(表面张力); v、l、s:分别表示气体、液体和固体。
由上式可见,降低液/固表面能(γ1s)、液/ 气表面能(γ1v)或增加固/气表面能(γsv)有助
于润湿。
5
完全润湿时:θ=0°( θ为润湿角); 部分润湿时: 0°<θ<90°; 完全不润湿:θ=180°。 一般而言: 润湿性好,润湿角小( θ<90°); 润湿性差,润湿角大( θ>90°)。
⑷增加液体压力 增加外压,有利于克 服或降低纤维间的毛细管压力,使液体容易 渗入纤维束。
10
⑸改变加工气氛 由于γ1v、γsv随气体的性
质不同而变化,通过改变加工气氛可以控制固体 与液体之间的润湿状,含 10%氧气时为0.4J·m-2 。此时,银很容易润湿用 镍涂层Al2O3的晶须。
⑷橡胶
丁苯和丁腈橡胶粘结性差,用甲醇擦洗、金钢 砂打磨其表面,再用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冲洗和烘干。
16
高聚物表面其他改性方法
⑴光化学改性 紫外光照射,改善其润湿性 和粘结性。如用184nm紫外光照射PE,使表 面发生交联,其搭接的剪切强度由原来1.75 MPa提高到15.4MPa。 ⑵表面接枝改性 用等离子体、紫外光或化 学接枝使高聚物表面产生活点,有利于润湿 和粘结。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和界面控制
1
一. 复合材料的界面
1 界面定义: 复合材料中,两相(如纤维状增强体与基体) 之间某种材料特性出现不连续的区域。 2 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形貌: 复合材料界面不是理想的平面界面,而是粗糙界 面。在粗糙界面下要尽量使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 达到润湿状态,提高粘接性。
2
油层物理第三章
— OB — WB
— WA —OA
人们将毛管压力定义为两相界面上的压力差,
其数值等于界面两侧非湿相压力减去湿相压力,由
上述定义,得:
Pc=Pob-Pwb=(ρw-ρo)gh=Δρgh
4)
这是油层中毛细管平衡理论的基本公式。该式 表明:液柱上升高度直接与毛管压力值有关,毛管 压力越大,则液柱上升越高。
(1) 润湿:是指流体在界面张力作用下沿 岩石表面流散的现象。即铺展能力,能铺展 开的为润湿,否则为不润湿。
(2)润湿性(选择性润湿):当岩石表面同 时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由于界面张力的差 异,其中某一相流体自发地驱开另一相流体而 占据固体表面的现象。
亲水憎油 亲油憎水 中间润湿
(3)润湿程度的衡量
的大小。
单位:牛顿·米/米
2,达因·厘米/厘米2=尔格/厘米2。
(2)界面张力:当以达因/厘米表示比界 面能时,则称为界面张力。即单位界面 长度上所受到的力。
虽然比界面能在表示为能量和力时具有相同的数 值,但比界面能和界面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值 相等,因次不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现象。
注意:
定义: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迟缓而
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分为静润湿滞后 和动润湿滞后。
油 水B 2 固
A 1
润湿滞后的前进角和后退角
水驱油;前进角1> ,; 油驱水;后退角2< , 。 1 - 2越大,滞后越严重。
(1)静润湿滞后
定义:是指油、水与固体表面接触的先后次序不
同时所产生的滞后现象。即油驱水,还是水驱油 的过程时所产生的滞后。
吉布斯比吸附定律:
G
1
C
讨论:
RT CT
第三章纺织品的前处理
第三章纺织品的前处理第三章纺织品的前处理一、前处理目的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纺织过程中的污物;改善织物外观:白度、表面光洁度和光泽、手感;提高织物润湿性;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
为染色、印花和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第一节烧毛二、烧毛目的烧去布面的绒毛(毛羽),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dyeing)、印花(printing)时,由于纤毛存在或脱落而造成疵病。
三、烧毛方法将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绒毛很快升温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达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火焰。
四、烧毛原理1. 布面绒毛受热面积大,瞬时升温到着火点;2. 织物紧密升温慢,未达到着火点前离开火焰;3. 利用温差烧去表面绒毛而不损伤织物。
五、烧毛设备。
气体烧毛机:应用广泛,非接触式铜板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圆筒烧毛机:低级棉、粗厚织物,接触式烧毛质量评定根据布面残留毛羽及杂物情况综合评定,避免欠烧和过烧。
1级原坯未经烧毛。
2级长毛较少。
3级短绒多,长毛基本没有。
4级仅有短绒且较整齐。
5级烧毛净,布面细洁。
烧毛工艺不当:烧毛不匀、烧毛不净、烧毛过度、烧毛破洞第二节退浆一、原布上含浆概况机织物的经纱一般都上浆,提高纱中纤维抱合力,减少断经,便于织造。
一般织物:4-8%府绸(纱线细、密度大):8-14%纬纱,针织物的纱一般不上浆二、浆料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会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剂和染料向纤维内渗透,增加练、漂负担。
退浆不净会造成印染疵病。
影响织物手感。
三、常用浆料(一)天然浆料:淀粉、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1、淀粉:小麦,玉米,土豆,橡子粉,田仁粉成膜性差、脆硬、粗糙2、变性淀粉:酸解淀粉、淀粉衍生物(酯化、醚化)、氧化淀粉黏度稳定、浆膜光滑坚韧、渗透性好、浆斑、疵点少。
淀粉浆占消耗量70%3.羧甲基纤维素(CMC)(二)合成浆料:PV A 、PA1.聚乙烯醇(PV A )2.聚丙烯酸类(PA )四、退浆目的和常用退浆工艺。
3-2润湿性
润湿现象:
油藏岩石润湿性 和油水微观分布
水迅速散成薄薄的一层
干净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
干净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银
水银聚拢形成球状
在铜片上滴一滴水银
水银呈馒头状
一、岩石的润湿性
1、润湿的定义
液体在表面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2、衡量润湿性的参数
润湿角θ
定 义
过气液固或液液固 三相交点对液滴表 面所作的切线与液 固表面所夹的角。
前进角
θ1>θ
后退角
θ2<θ
Δθ θ 1 θ 2
三、润湿滞后
在两相驱替过程中出现
润湿滞后:指由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 迟缓而产生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根据引起润湿滞后的原因不同 静润湿滞后
动润湿滞后
引起润湿角改变的三种因素
(1)与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有关
由于润湿次 序不同而引起 的润湿角改变 的现象称为静 润湿滞后。
V o 1 离心吸水排油量 Vw1
油湿指数
自动吸油排水量 自动吸油排水量
V w 1 离心吸油排水量
Vw2
由润湿指数评价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指数 油湿指数 水湿指数 润湿性
亲油
1~0.8 0~0.2
弱亲油
0.7~0.6 0.3~0.4
中性
两指数接 近
弱亲水
0.3~0.4 0.7~0.6
亲水
0~0.2 1~0.8
湿相驱替非湿相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
2、亲油岩石中的油水分布
(a)含水饱和度较低时:油分布在岩石表面,水首先沿着 大孔道形成曲折迂回的连续水流渠道,而油只是在水流的 摩擦携带作用下沿孔隙壁面流动; (b)当继续注水时,水逐渐进入较小的孔道,并使这些小孔 道串联起来形成另外一些水流渠道; (c)当形成的水流渠道多得几乎使水畅通地渗流时,油实 际上已被憋死,残余的油停留在一些小孔道内及在水流通 道的固体表面上以油膜形式存在。
第三章、粉体表面
粉体表面吸附:当气相或液相中的分子(或 原子、离子)碰撞在粉体表面时,由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一些分子(或原子、离 子)停留在粉体表面,造成这些分子(或原 子、离子)在粉体表面上的浓度比在气相或 液相中的浓度大的现象。
物料 碳酸钙 石墨 磷灰石 玻璃 云母
表面能 65~70 100 190 1200 2400~25 00
高能表面(100~1000mJ/m2),金属及氧化物、玻璃、 硅酸盐等;
低能表面(小于100mJ/m2 ),石蜡和各种塑料等。
3.4粉体与水的相互作用
3.4.1粉体表面离子的水合作用
颗粒排开周围水分子; 水分子与颗粒表面的晶格阳离子、阴离子发生
பைடு நூலகம் 3.2粉体的晶体和晶体表面
根据晶体中质点的键型,主要存在四种晶体 类型:
离子型:ZnS、TiO2、CaCO3 共价型:金刚石 金属型:自然Au、自然Cu 分子型:石蜡、硫、石墨(层间)
固体表面力
晶体中的每个质点周围都存在着一个力场。由于晶 体内部质点排列是有序和周期重复的,故每个质点 力场是对称的。但在固体表面,质点排列的周期重 复性中断,使处于表面边界上的质点力场对称性破 坏,表现出剩余的键力,这就是固体表面力。
O2-+H2O
2OH-
表面
溶液
于是OH-和H+成为它们的定位离子。如石英、 锡石、刚玉、金红石、赤铁矿等。
pH小于零电点时,矿物表面荷正电; pH大 于零电点时,矿物表面荷负电。
例如,石英的零电点pH=1.8,pH=1时, Ψ 0=0.047伏;pH=7时, Ψ 0=-0.305伏。
(完整版)第三章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完整版)第三章储层岩⽯的物理性质第三章储层岩⽯的物理性质3-0 简介⽯油储集岩可能由粒散的疏松砂岩构成,也可能由⾮常致密坚硬的砂岩、⽯灰岩或⽩云岩构成。
岩⽯颗粒可能与⼤量的各种物质结合在⼀起,最常见的是硅⽯、⽅解⽯或粘⼟。
认识岩⽯的物理性质以及与烃类流体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和评价油藏的动态是⼗分必要的。
岩⽯实验分析是确定油藏岩⽯性质的主要⽅法。
岩⼼是从油藏条件下采集的,这会引起相应的岩⼼体积、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的变化。
有时候还会引起地层的润湿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岩⽯物性的影响可能很⼤,也可能很⼩。
主要取决于油层的特性和所研究物性参数,在实验⽅案中应考虑到这些变化。
有两⼤类岩⼼分析⽅法可以确定储集层岩⽯的物理性质。
⼀、常规岩⼼实验1、孔隙度2、渗透率3、饱和度⼆、特殊实验1、上覆岩⽯压⼒,2、⽑管压⼒,3、相对渗透率,4、润湿性,5、表⾯与界⾯张⼒。
上述岩⽯的物性参数对油藏⼯程计算必不可少,因为他们直接影响这烃类物质的数量和分布。
⽽且,当与流体性质结合起来后,还可以研究某⼀油藏流体的流动状态。
3-1 岩⽯的孔隙度岩⽯的孔隙度是衡量岩⽯孔隙储集流体(油⽓⽔)能⼒的重要参数。
⼀、孔隙度定义岩⽯的孔隙体积与岩⽯的总体积之⽐。
绝对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特征体元和孔隙度:对多孔介质进⾏数学描述的基础定义是孔隙度。
定义多孔介质中某⼀点的孔隙度⾸先必须选取体元,这个体元不能太⼩,应当包括⾜够的有效孔隙数,⼜不能太⼤,以便能够代表介质的局部性质。
ii p U U U U M i ??=?→?)(lim)(0φ,)(lim )(M M M M '='→φφ称体积△U 0为多孔介质在数学点M 处的特征体元—多孔介质的质点。
这样的定义结果,使得多孔介质成为在每个点上均有孔隙度的连续函数。
若这样定义的孔隙度与空间位置⽆关,则称这种介质对孔隙度⽽⾔是均匀介质。
对于均匀介质,孔隙度的简单定义为:绝对孔隙度:V V V V V GP a -==φ有效孔隙度:VV V V V V nG eP --==φ孔隙度是标量,有线孔隙度、⾯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之分。
精选-文物保护-第3章2 清洗材料的使用
(2)橡胶腻子
含有丁基橡胶和浮石,另外以碳酸钙做填料, 通过轻擦去除文物上的污垢,不会残留。
(3)合成腻子
通过轻压使腻子粘在器物上,然后取下,可 以将尘垢粘附在腻子表面而脱离文物。 这种方法用于表面粗糙无釉陶器的清洗,效 果很好,也可以用在壁画等其它文物的表面 清洗。 类似的做法—面团
6.纸张表面污垢清洗
高锰酸钾:释放初生态原子氧,强烈氧化色 素,然后用亚硫酸氢钠还原二氧化锰。
第五节.有机溶剂清洗方法
5.1纺织品的溶剂干洗
一.对象
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很多情况下用水做清 洗介质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一些文物在水中 会发生变形、有些装饰材料如颜料等会溶于 水,这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的方法就成为一 种很好的选择。
二.用途
用于清洗文物如陶瓷和石质文物表面的盐类 和污垢。 用于文物表面局部污物的清除,脆弱不适宜 采用浸泡方法清洗的文物,以及大件文物、 侧面的清洗。
三.膏状物的组成
1.多孔惰性材料
(1)海泡石(sepiolite):天然的硅酸镁, 具链层状结构的富铝黏土。分子中含有4个结 晶水,其余为沸石水。 光滑致密土状块体,白色至浅黄色,光泽暗 淡,具有可塑性,吸附性强。 多孔,一般产品为粉状。
1.浸泡 2.帖敷 3.蒸汽法 4.索氏提取器提取:是一种去除不溶物质中
可溶部分的特殊方法,需要特殊的仪器。
第六节.膏状物清洗法
一.方法原理
采用一种吸附性很强的惰性物质做载体,用 溶剂饱和,涂敷在需要清洗的的表面,膏状 材料使溶剂紧贴在被处理的面上,使它能够 溶解污垢的物质,被溶解的污垢在溶剂挥发 过程中,被从文物的孔隙中吸到膏状物中。
第三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500℃下经24h,强度下降70%;
600℃下经24h,强度下降80%;
26
(6)电性能:
玻璃纤维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温度和湿度。
无碱纤维的电绝缘性比有碱纤维优越,碱金属离子增加,
电绝缘性能变差;温度升高,电阻率下降;湿度增加电阻率下
降。
在玻璃纤维中加入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铅、氧化铜、氧化
强度不如E玻纤,价格便宜。
有碱玻璃(A玻璃)纤维:含碱量高,强度低,对潮气侵蚀敏感,很少
用作增强材料。碱性氧化物含量大于12%。
特种玻璃纤维
20
玻璃纤维的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主要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氧化钙、
三氧化二铝等。
玻璃纤维中加入氢化纳、氢化钾等碱性物质为助熔剂:
通过破坏玻璃骨架,使结构疏松,从而降低玻璃的熔化温
5
13.0
1500
20
12.5
1210
90
12.7
860
1560
13.0
720
25
(4)耐磨性和耐折性差:
纤维表面吸附水分后能加速裂纹扩展,降低其耐磨性
和耐折性。
(5)热性能:导热系数小0.035W/(m.K),
耐热性较高(软化点550~580℃)
热处理对强度的影响:300℃下经24h,强度下降20%;
层处理(增加硼纤维的辅助保护层,使其在高温下不与基材
反应)
11
三、碳化硅纤维(SiC)
碳化硅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直径为
10~15μm的纤维,拉伸强度为2500~3000MPa,弹性模
量为180~200GPa,密度为2.55g/cm3)、耐热氧化性
《中药药剂学》第三章粉碎-筛析与混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三章粉碎-筛析与混合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是A.最粗粉B.粗粉C.中粉D.细粉E.极细粉2.不同中药材有不同的硬度是因为A.弹性不同B.脆性不同C.内聚力不同D.密度不同E.含水量不同3.适于粉碎结晶性药物、毒性药、细料药、挥发性药及有刺激性药(如蟾酥)等的粉碎机A.流能磨B.锤击式粉碎机(榔头机)C.柴田粉碎机(万能粉碎机)D.万能磨粉机E.球磨机4.以下是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哪一种最易吸湿A. 60%B. 53%C. 50%D. 48%E. 40%5.利用高速流体粉碎且能超微粉碎的是A.球磨机B.柴田粉碎机C.万能粉碎机D.锤击式粉碎机E.流能磨6.含油脂的粘性较强药粉,宜选用哪种过筛机A.手摇筛B.振动筛粉机C.悬挂式偏重筛粉机D.电磁簸动筛粉机E.旋风分离器7.低温粉碎的原理是A.增加药物的脆性B.降低药物的内聚力C.改变药物的结构D.降低药物的脆性E.增加药物的粘性8.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A.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的药料B.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药料C.含有大量贵重细料的药料D.含有动物的皮、肉、筋骨的药料E.含有大量粉性成分的药料9.下列有关微粉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粉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B.真密度为微粉的真实密度,一般由气体置换法求得C.微粉轻质、重质之分只与真密度有关D.堆密度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E.比表面积为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总的表面积10.在粉碎目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B.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C.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D.便于调配与服用E.便于新鲜药材的干燥11.下列关于粉碎目的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A.利于制剂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C.利于发挥药效D.利于炮制E.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12.药材粉碎前应充分干燥,一般要求水分含量A.<12%B.<9%C.<7%D.<5%E.<3%13.微粉流动性可用什么表示A.微粉的粒密度B.微粉的空隙度C.微粉的比表面积D.微粉的润湿角E.微粉的流速14.休止角表示微粉的A.流动性B.堆积性C.摩擦性D.孔隙率E.粒子形态15.有关粉碎机械的保养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应根据物料性质地粉碎目的选择适宜的机械B.应先加入物料再开机C.应注意剔除物料中的铁渣、石块D.电机应加防护罩E.粉碎后要清洗机械16.下列关于粉碎原则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药物应粉碎得愈细愈好B.粉碎时应尽量保存药材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变C.粉碎毒性药及刺激性药时,应注意劳动保护D.粉碎易燃易爆药物时,应做好防火防爆E.植物药材粉碎前应先干燥17.下列药物中,不采用湿法粉碎的药物是A.珍珠B.冰片C.薄荷脑D.牛黄E.朱砂18.非脆性晶形药材(冰片)受力变形不易碎裂,粉碎时如何处理A.加入少量液体减小分子间吸引力B.降低温度以增加脆性C.加入粉性药材减小粘性D.加入脆性药材E.干燥19.树脂类非晶形药材(乳香)受热引起弹性变形,粉碎时可采用A.加入少量乙醇B.低温粉碎增加脆性C.加入粉性药材D.加入脆性药材E.干法粉碎20.关于球磨机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硫酸铜、松香、中药浸膏等药物粉碎B.生产中球磨机粉碎的理想转速为临界转速的75%C.被粉碎物料不宜超过球罐总容积的1/2D.可用于湿法粉碎与无菌粉碎E.节能省时21.下列哪种方法是等量递增法A.组方中各药物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药粉的混匀方法B.组方中量小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再混匀,直至全部混匀的方法C.组方中质重的组分与等量质轻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质轻的组分再混匀,直至全部混匀的方法D.组方中色深的组分与等量色浅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色浅的组分再混匀,直至全部混匀的方法E.组方中液体组分与等量的固体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固体组分再混匀,直至全部混匀的方法二、B型题[1~4]A.全部通过4号筛,并含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B.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C.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1.最细粉指2.中粉指3.极细粉指4.细粉指[5~8]A.七号筛B.八号筛C.一号筛D.五号筛E.六号筛5.100目工业筛相当于药典标准药筛的6.80目工业筛相当于药典标准药筛的7.150目工业筛当于药典标准药筛的8.10目工业筛当于药典标准药筛的[9~13]A.含糖分较多的黏性药材B.含油性成分较多的药材C.不溶性、坚硬的矿物类药材D.冰片、薄荷脑等药材E.动物肉、骨类药材9.宜采用加液研磨法粉碎的是10.宜采用蒸罐后粉碎的是11.宜采用串料法粉碎的是12.宜采用串油法粉碎的是13.宜采用水飞法粉碎的是[14~17]A.混合粉碎B.蒸罐处理C.低温粉碎D.超微粉碎E.湿法粉碎14.能增加物料脆性,适于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的粉碎方法15.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它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16.处方中性质、硬度相似的药材的粉碎方法17.可将药材粉碎至粒径5μm左右的粉碎方法[18-22]A.串油法B.串料法C.水飞法D.加液研磨法E.蒸罐18.炉甘石洗剂处方中炉甘石的粉碎可用19.冰硼散处方中冰片的粉碎可用20.柏子养心丸处方中柏子仁的粉碎可用21.六味地黄丸处方中熟地的粉碎可用22.朱砂安神丸处方中朱砂的粉碎可用[23~26]A.微粒中孔隙与微粒间空隙所占容积与微粉容积之比B.微粒物质的真实密度C.微粒粒子本身的密度D.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E.微粒的润湿性23.孔隙率表示24.堆密度表示25.粒密度表示26.接触角表示[27~30]A.马钱子、羚羊角、乳香B.炉甘石、滑石粉、贝壳C.杏仁、苏子、柏子仁D.天冬、大枣、熟地E.甘草、银花、薄荷27.需串料法粉碎28.需串油法粉碎29.水飞法粉碎30.需单独粉碎[31~34]A.等量递增B.打底C.套色D.饱和乳钵E.首先混合31.混合时,处方中药物堆密度相差较大,应采用的方法为32.研磨混合过程中先加入小量色浅量大的组分研磨称33.处方中药物剂量比例悬殊时,应采用的方法为34.药物色泽差异大时,应采用的方法为三、X型题1.过筛的目的是A.将粉碎后的粉末分成不同等级B.将不同药物的粉末混匀C.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溶解 D.提供制备各种剂型所需的药粉 E.及时筛出已粉碎合格的粉末,提高粉碎效率2.药典中粉末分等,包括下列哪些A.最粗粉B.最细粉C.细粉D.极细粉E.微粉3.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A.比表面积B.堆密度C.孔隙率D.休止角E.流速4.下列制剂中的药物宜采用混合粉碎的是 A.喉症丸中的蟾酥B.石斛夜光丸中的枸杞子C.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D.朱砂安神丸中的朱砂E.九分散中的马钱子5.冰片与薄荷冰混合粉碎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和后果A.降低药效B.液化C.对药效无妨D.混悬E.乳化6.粉碎机械的粉碎作用方式有哪些A.截切B.劈裂C.研磨D.撞击E.挤压7.药物的微粉对药剂的影响正确的是A.一定范围内,粒子大,流动性好,分剂量准确B.堆密度大的微粉,制粒后可使堆密度减小,使胶囊服用粒数减少C.松散颗粒堆密度小,压制时空隙中空气不易完全释放,是产生松、裂片的主要原因D.片剂的孔隙率小,不宜崩解E.难溶性药物的溶出与其比表面积有关,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可加速溶出提高疗效8.人参常用的粉碎方法是A.混合粉碎B.湿法粉碎C.低温粉碎D.单独粉碎E.串料粉碎9.需单独粉碎的药料有A.冰片B.麝香C.桂圆肉D.胡桃仁E.珍珠10.下列关于过筛原则叙述正确的有A.粉末应干燥B.振动C.粉层越薄,过筛效率越高D.选用适宜筛目E.药筛中药粉的量适中11.粉碎的目的为A.便于提取B.为制备药物剂型奠定基础C.便于调剂D.便于服用E.增加药物表面积,有利于药物的溶解与吸收12.粉碎药物时应注意A.应保持药物的组成与药理作用不变B.药物要粉碎适度,粉碎过程应及时筛去细粉C.药料必须全部混匀后粉碎D.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粉碎易燃、易爆药物要注意防火E.中药材的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叶脉纤维等可挑去不粉碎13.微粉的特性对制剂有哪些影响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B.影响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C.影响片剂可压性D.影响片剂崩解有E.影响制剂有效性14.球磨机粉碎效果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转速B.球罐的长度与直径比C.药物性质D.球的大小、重量E.装药量15.蟾酥常用的粉碎方法是A.水飞法B.单独粉碎C.低温粉碎D.球磨机粉碎E.流能磨16.混合的方法包括A.搅拌混合法B.研磨混合法C.过筛混合法D.对流混合法E.扩散混合法17.微粉流速反映的是A.微粉的脆性B.微粉的孔隙度C.微粉的均匀性D.微粉的润湿性E.微粉的粒度18、混合原则包括:A.等量递增B.打底C.套色D.饱和乳钵E.切变混合四、名词解释1.湿法粉碎 2.比表面积 3.真密度 4.孔隙率 5. 细粉 6. 一步制粒 7. 自由粉碎 8. 等量递增五、问答题1.试述微粉理化特性对制剂工艺的影响?2.微粉的流动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常用表示方法有哪些?3.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用特点是什么?4.试述制粒目的及常见制粒方法?参考答案一、A型题1.A、2.C、3.E、4.E、5.E、6.D、7.A、8.D、9.C、10.B、11.D、12.D、13.E、14A、15.B、16A、17.D、18.A、19.B、20E、21B二、B型题1.C、2.A、3.E、4.B、5.E、6.D、7.B、8.C、9.D、10.E、11.A、12.B、13.C、14C、15.E、16A、17.D、18.C、19.D、20A、21B、22C、23.A、24.D、25C、26E、27D、28C、29B、30A、31B、32D、33A、34B三、X型题1.ABDE、2.ABCD、3. DE、4. BC、5.BC6.ABCDE、7.ACDE、8. CD、9.ABE、10. ABDE、11.ABCDE、12. ABD、13. ABCD4、14.ABCDE、15.BD、16.ABC、17.CE、18.ABCD四、名词解释1.湿法粉碎: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它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
执业药师精华教程真题解析药剂第三章(4)
(五)压片1.片重的计算(1)按主药含量计算片重药物制成干颗粒时,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原料药必将有所损耗,所以应对颗粒中主药的实际含量进行测定,然后按照下面的公式(3-1)计算片重:(3-1)例如,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0.2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50%,则每片所需颗粒的重量应为:0.2/0.5=0.4(g)即片重应为0.4g,若以片重的重量差异限度为5%计算,本品的片重上下限为0.38~0.42g。
(2)按干颗粒总重计算片重在药厂中,已考虑到原料的损耗,因而增加了投料量,则片重的计算可按公式(3-2)计算(成分复杂、没有含量测定方法的中草药片剂只能按此公式计算):(3-2)2.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多冲旋转压片机话大类,单冲压片机仅适用于很小批量的生产和实验室的试制,因而这里仅做简单的介绍:如图3-4所示,单冲压片机主要由转动轮、冲模冲头及其调节装置、饲粉器三个部分组成。
压力调节器负责调节上冲下降到模孔中的深度,深度愈大,则加压时上下冲间的距离愈近,压力愈大;片重调节器负责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位置愈低,模孔中容纳的颗粒愈多,则片重愈大;出片调节器负责调节下冲抬起的高度,使之恰好与模圈的上缘相平,从而把压成的片剂顺利地顶出模孔;(X型题)1.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有A.压力调节器B.片重调节器C.下压轮D.上压轮E.出片调节器『正确答案』ABE二、干法制片药物对湿、热不稳定本方法适用于药物有吸湿性物料流动性差,不能直接压片干法制片一般包括结晶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三种,现分述如下:(一)结晶压片法某些流动性和可压性均好的结晶性药物,只需适当粉碎、筛分和干燥,再加入适量的崩解剂、润滑剂即可压成片剂,如氯化钾、氯化钠、硫酸亚铁等。
(二)干法制粒压片某些药物的可压性及流动性皆不好,应该采用制粒的办法加以改善,但是这些药物对湿、热较敏感,不够稳定,所以,可改用于法制粒的方式压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湿滞后: 润湿滞后:指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润湿接 触角改变的现象。 触角改变的现象。
润湿滞后的影响因素包括: 润湿滞后的影响因素包括:
倾斜一个角度α 倾斜一个角度
1、润湿次序(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的影响 、润湿次序(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
润湿次序的含义:固体(岩石)表面一开始是和油接触, 润湿次序的含义:固体(岩石)表面一开始是和油接触,后来水把油驱 赶走代之以水和固体(岩石)表面接触,或者是反之的情况。 赶走代之以水和固体(岩石)表面接触,或者是反之的情况。 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的含义: 三相周界的移动方向的含义: A点移动方向是水驱油的方向,即水将占据油原来的部分空间; 点移动方向是水驱油的方向,即水将占据油原来的部分空间; 点移动方向是水驱油的方向 B点移动方向是油驱水的方向,即油将占据水原来的部分空间; 点移动方向是油驱水的方向,即油将占据水原来的部分空间; 点移动方向是油驱水的方向 前进角( ):水驱油 润湿相流体驱赶非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 水驱油( 前进角(θ1):水驱油(润湿相流体驱赶非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 后退角( ):油驱水 非润湿相流体驱赶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 油驱水( 后退角(θ2):油驱水(非润湿相流体驱赶润湿相流体)时的接触角; 由于润湿次序的不同产生了两个不等的接触角,且在一般情况下有: 由于润湿次序的不同产生了两个不等的接触角,且在一般情况下有: θ1>θ > θ2 (θ为原始接触角) 为原始接触角) 为原始接触角 静润湿滞后: 静润湿滞后:由润湿次序不同 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 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
二、 润湿滞后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润湿滞后是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润湿现象。如图下所示, 润湿滞后是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润湿现象。如图下所示,将原来水平放 置的亲水固体(岩石)表面倾斜一个角度α 可以发现, 置的亲水固体(岩石)表面倾斜一个角度α,可以发现,油-水-固(岩石)三相周界 岩石) 不能立即向前移动,而是油-水两相界面发生变形,使得原始的接触角发生改变, 不能立即向前移动,而是油-水两相界面发生变形,使得原始的接触角发生改变,然 后,三相周界才向前移动。 三相周界才向前移动。
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润湿性 及其对水驱油的影响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润湿性概念 2、岩石润湿性 3、润湿滞后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4、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5、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关系 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关系
一、储层岩石润湿性
1、润湿的基本概念: 润湿的基本概念:
3、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三相周界移动更加迟缓, 岩石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三相周界移动更加迟缓, 润湿滞后现象更为显著。 润湿滞后现象更为显著。 固体的棱角和尖锐凸起对润湿滞后有很大的影响。 固体的棱角和尖锐凸起对润湿滞后有很大的影响。尖 锐对对三相周界的移动阻力很大,如下图所示, 锐对对三相周界的移动阻力很大,如下图所示,此时接触角 应该加上“形角 ,才能反映滞后现象, 形角τ” 越大, 应该加上“形角τ”,才能反映滞后现象, “形角 越大, 滞后也越显著。 滞后也越显著。
润湿研究对象: 润湿研究对象: 不混容的两相液体-固体三相体系,或液体-气体- 不混容的两相液体-固体三相体系,或液体-气体-固体 三相体系。 三相体系。 (2)润湿相流体与非润湿相流体: )润湿相流体与非润湿相流体: 能沿固体表面铺开的那一相称为润湿相流体, 能沿固体表面铺开的那一相称为润湿相流体,另一相称为 非润湿相流体。(气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润湿相) 非润湿相流体。(气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润湿相)
(1)润湿: )润湿:
自然界现象:将水滴在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迅速铺开, 自然界现象:将水滴在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迅速铺开,而如果 是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水银液滴在玻璃板上呈现球滴。 是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水银液滴在玻璃板上呈现球滴。
空 气 空 气 下沿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 润湿:是指液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沿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
4、表面活性物质吸附的影响 、
石油中天然活性物质或人工注入油层的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的表面, 石油中天然活性物质或人工注入油层的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的表面,润 湿滞后现象增强。 湿滞后现象增强。 下图表明: 下图表明: 曲线1:在光滑干净的大理石表面,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很快; 曲线 :在光滑干净的大理石表面,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很快; 曲线2:在油中预浸 天的大理石表面 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较慢; 天的大理石表面, 曲线 :在油中预浸59天的大理石表面,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较慢; 曲线3:经过油酸(活性剂)预处理的大理石表面,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更慢; 曲线 :经过油酸(活性剂)预处理的大理石表面,水滴趋于平衡的速度更慢;
附着功W:指将单位面积的湿相流体(如水 如水)从固体表面 亲水岩石表面 亲水岩石表面)驱开所 附着功 :指将单位面积的湿相流体 如水 从固体表面 (亲水岩石表面 驱开所
作的功。(是润湿的反过程。) 作的功。(是润湿的反过程。) 。(是润湿的反过程
由上图知, 由上图知,拉开前的比表面能为σ1,3,拉开后的比表面能为σ2,3 + σ1,2 因此: 因此:W= (σ2,3 + σ1,2 )- σ1,3 因为: 因为: σ2,3 - σ1,3 = σ1,2 cosθ 所以: 1+cosθ) 所以: W=σ1,2 (1+cosθ) 由上式看出, 角越小 附着功W越大 即湿相流体( 角越小, 越大, 由上式看出,θ角越小,附着功 越大,即湿相流体(水)对岩石的润湿程度越 因此,研究附着功的意义是:用附着功判断岩石润湿性。 强; 因此,研究附着功的意义是:用附着功判断岩石润湿性。
研究岩石润湿反转的意义: 研究岩石润湿反转的意义:
岩石润湿反转的特性, 岩石润湿反转的特性,已被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合理应 用。表面活性剂驱油是合理应用润湿反转特性的一个实例。 表面活性剂驱油是合理应用润湿反转特性的一个实例。 从地面向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从地面向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通过表面活 性剂在油层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 性剂在油层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使亲油岩石颗粒表面向 亲水转换,有利于“剥落”岩石颗粒表面的“油膜” 亲水转换,有利于“剥落”岩石颗粒表面的“油膜”,从 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1)当θ<90°时, < ° 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水为润湿相流体; 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水为润湿相流体;岩石亲水 或称水湿岩石; 越小 岩石的亲水性越强; 越小, 或称水湿岩石; θ越小,岩石的亲水性越强; (2)当θ>90°时, > ° 油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油为润湿相流体; 油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油为润湿相流体;岩石亲油 或称油湿岩石; 越大 岩石的亲油性越强; 越大, 或称油湿岩石; θ越大,岩石的亲油性越强; (3)当θ=90°时, ° 油、水润湿岩石的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 水润湿岩石的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 即岩石为中性润湿 中性润湿; 即岩石为中性润湿;
2、三相周界移动速度的影响 、
如下图所示,油水在岩石孔隙中静止时,接触角为 ° 如下图所示,油水在岩石孔隙中静止时,接触角为30°,岩石表面具有较强 的水润湿;当水驱油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接触角发生了改变,接触角随水驱油 的水润湿;当水驱油在岩石孔隙中流动时,接触角发生了改变,接触角随水驱油 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即滞后现象越严重,当水驱油速度的增大到某一值时, 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即滞后现象越严重,当水驱油速度的增大到某一值时,岩石 表面变为亲油性,发生了润湿反转现象。 表面变为亲油性,发生了润湿反转现象。
动润湿滞后: 三相周界移动速度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 动润湿滞后:由三相周界移动速度而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
静止时, 静止时,θ= 30°,岩石亲水 ° 1 2
水驱油速度为V 水驱油速度为 1时,θ= 60°,岩石亲水性减弱 °
水驱油速度为V 水驱油速度为 2> V1时,θ= 75°,岩石亲水性再减弱 °
3、润湿的实质
油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是作用于三相周界的两相界面张力相互作用 油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是作用于三相周界的两相界面张力相互作用 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 的结果,当其达到平衡时, 的结果,当其达到平衡时,有:
σ2,3 =
σ1,3 + σ1,2 cosθ
cosθ=A(润湿张力) σ2,3 - σ1,3 = σ1,2 cosθ=A(润湿张力)
水驱油速度为V 水驱油速度为 3> V2时,θ= 115°,岩石类似亲油性, ° 岩石类似亲油性, 发生润湿反转
研究动润湿滞后的意义: 研究动润湿滞后的意义:
亲水油藏水驱油时,当水驱油的速度过大时, 亲水油藏水驱油时,当水驱油的速度过大时,将 导致油藏岩石具有“亲油”的性质。实践证明, 导致油藏岩石具有“亲油”的性质。实践证明,亲油 油藏水驱油的残余油饱和度比亲水油藏水驱油的残余 油饱和度大;因此,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出发, 油饱和度大;因此,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出发, 注水开发的油藏,并非注水速度越大就越好。 注水开发的油藏,并非注水速度越大就越好。
A的物理意义: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导致油—岩石界面比表面能的减小。 的物理意义:水对岩石表面选择性润湿导致油 岩石界面比表面能的减小。 岩石界面比表面能的减小 的物理意义 润湿的实质:固体表面自由能的减小。 润湿的实质:固体表面自由能的减小。
4、附着功W(也称粘附功 、附着功 也称粘附功 也称粘附功)
2、储层岩石润湿程度的确定——接触角(θ)(润湿角) 储层岩石润湿程度的确定 接触角( )(润湿角) 接触角 )(润湿角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水-油-岩石三相体系。(气-油-岩石和气-水-岩石三相体系 岩石三相体系。(气 。( 岩石和气- 中,气体为非润湿相流体) 气体为非润湿相流体) 分别以1代表水、 代表油、 代表岩石。 分别以1代表水、2代表油、3代表岩石。 表示岩石润湿性程度的参数——接触角 也称润湿角 接触角θ(也称润湿角 表示岩石润湿性程度的参数 接触角 也称润湿角) 接触角θ的确定:通过水 油 岩石三相交点做水 油界面的切线,切线与水-岩 岩石三相交点做水-油界面的切线 接触角 的确定:通过水-油-岩石三相交点做水 油界面的切线,切线与水 岩 的确定 石界面之间的夹角 经过水相)称为接触角( )。 之间的夹角( 180° 石界面之间的夹角(经过水相)称为接触角(θ)。 ( 0° < θ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