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产品审核检查表

合集下载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


◆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册,是否保存有合格供应商的记录,是否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
◆对供应商是如何控制的,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体现了该产品对随后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影
响程度?
◆供应商质量下降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或作必要的更换?
◆外部沟通情况 ◆内部沟通
●是否建立沟通渠道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得到充分地沟通? ●怎样与以下各方进行沟通:
?是否分析了组织及所处理环境包括内外部的环境状况?是否理解了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合规义务的要求?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边界?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52方针方针的制定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安全方针
ISO22000:2018 内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保障部
审核日期:
审核员:
F 条款
5.3 职权和权限
检查内容 组织结构、职责、权限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是否规定承担以下工作的人员的职权:
检查方法 提问
文件查 阅
现场 检查
结果
8.2
◆前提方案的落实
◆是否存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或工序间造成食品间的交叉污染的情形?
◆设备之间应有充分的间隔,以便能容易清扫和确保食品安全。
◆地板、墙壁以及天花板应:能定期而且充分地清洁;保养良好;
◆各种管道、设备的冷凝水不会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以及食品包装;
◆在设备、通道或工作区之间有充分的空间,以确保员工有充分的空间进行工作,
◆没有从外部直通厂房的开口,以避免啮齿类动物进入。
◆在生产区域,要使用有防护罩的灯具以确保玻璃破碎后不会污染食品。
组 织 结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构、职责、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产品审核检查表2018

产品审核检查表2018

结 果
合格
决定:
Hale Waihona Puke 放行■封存□总结: 1、本次产品审核抽查5件,质量特征值QKZ= 100分, 无缺陷,判定此次审核结果为合格,可放行。
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封存所有库存 采取排除措施 开始更换图纸/工艺卡 反馈意见: 审核员: 审 核: 批 准:
是 是 是 是
□ □ □ □
日期: 日期: 日期:
否■ 否■ 否■ 否■
第 1 页,共 1 页
产品审核报告
报告编号:
本次产品审核原因: 按审核计划进行□; 异常质量问题□; 顾客抱怨□; R/1000□;其他:
零件名称:
产品批次号: FMEA编号/版 本: 质量表现情况(如批量质量 问题、R/1000、抱怨):
零件号:
当批次产品 产量: CP编号/版 本:
图纸版本:
抽样大小: 抽样方式: 3~5件 随机抽取
顾客:
抽样日期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检验 序号 1 2 3 4 检验 项目 外观 包装 尺寸 性能 n 5 5 5 1 A级缺 陷数量 0 0 0 0
顾客零件号:
制造现场/库房
B级缺 陷数量 0 0 0 0
C级缺 陷数量 0 0 0 0
总缺陷数量 0 0 0 0 QKZ= 100
缺陷 分数 0 0 0 0

iso45001:2018内审查检表

iso45001:2018内审查检表
齐全; 抽查在职员工档案郭新娟,编号为: RSDA-SC-1405,G档案
齐全; 查有离职员工档案记录清单,编号为: RSDA-2016(L)。
14 7.1.3 基础设施
是否确定了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办公或车间图? 是否建立了设备台账? 包括周边设备,是否有车辆台账? 是否有办公系统台账,如电脑、网络、电话传真等? 以上是否配备齐全并有维护计划?维护计划是否得到实施? 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
7.1.4 过程运行环境
是否确定了本公司生产、仓库、检验、实验、办公系统的环 境要求? 对以上要求是否检查并确定合格? 是否对以上环境要求制定了维护计划并实施? 是否有发生故障并维修及验证合格?
15
通过积极、及时改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及增加设备以确 保满足顾客对产品 的要求。 查2016年在用设备台账,有台账记录,编号为: GL-TZ2016; 查采购申请有记录清单,编号为: CGSQ-201;6 抽查智能广播控制器,编号为: GL-SB040,设备编号已更 新,与记录相符; 抽查柜式空调 2,编号为: GL-SB053,设备编号已更新,与 记录相符。
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与公司的宗旨是相适应的;各部门能 够在公司的质量方 针下细化各自工作,并将质量方针得到贯彻。
9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 和权限
是否制定了组织结构图? 各岗位是否规定了职责权限? 职责权限以何种方式传达给所有相关部门?
管理部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将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在相 关层次和范围内传达,使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相互了解各自 的职责和权限。公司组织不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体系文件 的培训,将体系文件落到实处。
4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 过程
是否确定了管理体系的过程? (乌龟图),包括输入输出、顺序、相互作用、相关的准则 和方法、资源、职责权限、风险和机遇? 如何评价这些过程? 是否发生了过程变更? 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这些过程? 本公司过程管理的要求是否形成了文件并批准实施?

2018年内审检查表

2018年内审检查表

法检查结果证据或记录XXXXXXXXXXX有限公司QP5601-01A审核检查表共页第页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日期:陪同人:QMS条款审核的过程审核内容及要求审核方是否有年度和中长期经营计划?4.1;评价符合不符合4.3;4.4;经营策划过程5.1;过程指标是否达到?是否对未达标部分进行分析整改?面谈查询是否对过程采取纠正措施或持续改进?是否确定过程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是否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组织是否建立目标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质量目标是否可进行测量,组织是否目标实施规定时间要求、责任人,并对目标实现4.3;5.2;6.5职责与权限程度有检查、有评价和利用?面谈查询质量方针是否有持续改进和顾客满意的内容?最高管理者是否宣讲了质量方针的内涵?员工对方针是否理解?第页共页是否确定质量目标的衡量方法?质量目标是否包含在业务计划中?质量目标分析结果是否能为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决策意见和相应的措施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IATF16949,ISO18001,OHSAS14001的要求,并在对其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是否规定有权停止生产?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是否指定质量负责人?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必须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顾客代表,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所需资源的提供?是否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第页共页是否了解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总要求建立依据?是否制定了环境安全方针?组织编制的“环境因素控制程序”是否覆盖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的内容、工作方法和职责?5.2;6.2;6.1;6.3;9.1.2组织编制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控制程序”是否覆盖了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评价、更新的内容、工作方法和职责?面谈查询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在环境方针下展开、具体化?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是否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下展开、具体化?是否确定了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依据已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合规性评价XXXXXXXXXXX有限公司第页共页QP5601-01B审核检查表共页第页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日期:陪同人:QMS条款审核的过程审核内容及要求审核方法检查结果证据或记录符合评价不符合8.2.1;8.2.2;8.2.3;8.5顾客要求评审过程顾客提出哪些明示的要求、口头要求,如何确定?对顾客的需求识别是否充分?采取什么措施将顾客要求转化为组织要求?合同订单的更改是否对更改部分进行了评审并文件化,如何及时正确地将已变更的要求传递给相关人员?查询面谈合同评审结果及评审引起的措施的记录是否保持?是否对顾客沟通作出安排?哪个部门负责?如何处理顾客信息?如何证实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预期及交付后要求是否得到识别并予以确定?8.2.1;8.2.2;8.2.3服务与客户反馈过程(包括顾客满意度)对顾客的意见、抱怨是否及时有效地处置?是否监视了顾客满意的信息并设定过程指标,形成《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作为体现业绩评价的手段?查询、面谈是否对过程采取纠正措施或持续改进?XXXXXXXXXXX有限公司QP5601-01A审核检查表共页第页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日期:陪同人:第页共页QMS条款审核的过程审核内容及要求是否对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的准则作出了规定?是否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单》?对合格供方是否有跟踪措施并进行动态管理?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经过审批,以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的、适宜的?是否在《合格供方名单》范围内实施采购?采购控制审核方法查询面谈检查结果证据或记录评价符合不符合供方信息是否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过程趋势分析?是否对供应商交期进行监控?8.4是否以供方符合IATFTS16949为目的,进行供方质量体系开发当顾客有指定供方时,是否在顾客指定的供方处采购材料和产品?是否制定了环境安全方针?询问环境安全方针制定的依据。

ISO22000: 2018 内审检查表

ISO22000: 2018 内审检查表
◆直接向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汇报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以供其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根据进行评审;
◆为食品安全小组人员安排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使用ISO2000:2018;新国标未出
7.4沟通
◆外部沟通情况
●是否建立沟通渠道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得到充分地沟通?
●怎样与以下各方进行沟通:
●以上信息是否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中








符合
10改进
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置方法,不合格品处置的方法
●潜在不安全产品出现以后,如何进行处理?
公司是否出现过潜在不安全的产品?是否有评价记录?
●是否有证据表明,针对特定产品的控制措施的组合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处理记录?
●抽样、分析和(或)其他验证活动证实受影响批次的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是否理解了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合规义务的要求
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边界
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符合
5.2
方针
◆方针的制定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安全方针?


符合
◆方针的内容
◆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宜
◆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


符合
◆目标修订
◆目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目标的评审、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ISO22000(2018版)内审检查表

ISO22000(2018版)内审检查表
组织应考虑: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完整性; c)有效实施变更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 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资源配置能否满足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
持续改进有效性的需求 资源配置能否满足顾客要求的需求 组织如何确定并识别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更新和
审核记录
审核员:
日期:
判定
□ 合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 合格 □ 一般不合格 □ 严重不合格
~4~
审核 条款号 对象
8.5.1 实施危 害分析 的预备 步骤
审核员:
ISO22000:2018 内审检查表
审核内容
8.5.1.1 总则 为进行危害分析,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保持和更 新成文的预备信息,这应包括但不限于: a)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b) 组织的产品、工艺和设备; c) 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 8.5.1.2 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特性 组织应确保所有适用于原料、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 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得到识别。 组织应保持成文信息,对所有原料、辅料和产品接 触材予以描述,其详略程度应足以实施危害分析 (见8.5.2)。适宜时,描述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 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 b) 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c) 来源 (如动物、矿物或蔬菜) d) 原产地(产地) e) 生产方法; f) 包装和交付方式; g) 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h) 使用或生产前的准备和(或)处置; i) 与采购材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有关食品 安全的接收准则或规范。 8.5.1.3 终产品特性 组织应确保所有适用于预期生产的终产品的法律 法规和食品安全要求得到识别。 组织应保持有关终产品特性的成文信息,其详略程 度应足以进行危害分析(见8.5.2),适宜时, 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产品名称或类似标志; b) 成分; c) 与食品安全有关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 d) 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e) 包装 f)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处理、制备及 使用的说明书; g) 分销和交付的方式。 8.5.1.4 预期用途 应考虑预期用途,包括终产品合理的预期处理,和 终产品非预期但可能发生的错误处置和误用,并保 持成文信息,其详略程度应足以实施危害分析(见 8.5.2)。 适宜时,应识别每种产品的消费群体。 应识别对特定食品安全危害易感的消费者/使用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含记录(含附属各部门全套EXCEL表)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含记录(含附属各部门全套EXCEL表)


◆ 是否与公司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应?

◆ 是否符合与顾客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符合法律法 √
规的要求?
查看手册及生产许可核对,本次审核 覆盖公司各类别产品和各个区域
已按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可查见《HACCP计划》
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每月召开月度 质量会议 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查见质量目标的《数据统计报表》
审核员 ISO22000:2018条款
检查项目
审核日期:
是否 适用
审核内容及方法 提问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 关并影响其实现食品安

全管理体系预期 结果的
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
因素。
u企业是否进行外部背景识别和分析 u企业是否进行内部环境识别和分析
组织应识别、评审和更 新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 的相关信息。
已通过会议并批准书面的食品安全方 针和目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法 则要求。
5.2食品安全方针
ISO22000:2018条款
5.2 食品安全方针 5.2食品安全方针 5.2食品安全方针 5.2 食品安全方针
5.3 职责和权限
5.3 职责和权限 5.3 职责和权限
检查项目
是否 适用
审核内容及方法 提问
文件 查阅
◆ 是否说明沟通的安排?

◆ 是否有可测量目标来支持?

◆ 是否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 食品安全方针的传达 √ ◆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与沟通
◆ 采取了哪些方式 ?

◆ 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食品安全方针?
◆ 食品安全方针是否得 √ ◆ 检查食品安全目标统计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 √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含记录(含附属各部门全套EXCEL表)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含记录(含附属各部门全套EXCEL表)
9.3 管理评审
◆ 受审检核查部项门目应为管
是否 适用
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审核内容及方法 提问
文件 现场检 查阅 查
审核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 充分
◆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①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② 验证活动 结果的分析情况;

③ 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变化情况,包括与组织 食④ 品紧安急全情和况法、律事法故规和有撤关回的的发情展况变;化 ;

u本企业的范围是……(该范围包括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品类别,加工和生产场地)

4.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 要求,建立、实施、维 √ 护、更新和持续改进食 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 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 。
◆企业是否按本标准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 以实施和保持,并进行更新。
记录表格编号:
受审核部门
总经理(最 高管理者)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依据
参照ISO22000:2018(GB/T 22000:20XX)体系,并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法》、《 》XX、《 》XX、《食品 生产通用卫生规范》(2013)、《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5)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 文件、作业文件、HACCP计划、食品安全防护计划、订单合同等。

◆体系范围内可能发生与产品相关的、可预期的食品 安全危害能否得到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组织产 √ 品不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
◆在食品链范围内与其产品安全有关的适宜信息的沟 通渠道;

◆怎样进行内部沟通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 施和更新的信息,以确保食品安全;

CNAS最新版内审核查表2018

CNAS最新版内审核查表2018
核、检测或校准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
领域的检测或校准经历。
c)授权签字人除满足b)要求外,还应熟悉CNAS所有相关的认可要求,并具有本专业中 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冋等能力。
Y
CNASCL01-G005:2018
6.2.2实验室应制定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管理程序, 确保从事检测活动的所有人员获
Y
7.8报告结果
7.8.1.2实验室是否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结果,并且包括客户同意的、解释 结果所必需的以及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实验室通常以报告的形式提供结果(例如检测报告、校准证书或抽样报告) ,所有发出
的报告是否作为技术记录予以保存?
Y
核查内容
审核方式
核查记录
核查结果
(Y/N/NA)
Y
核查内容
审核方式
核查记录
核查结果
(Y/N/NA)
CNASCL01:2018、CNASCL01-G001:2018
CNASCL01-G001:2018
741已检测或校准过的样品处理程序应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确保客户的所有权和专 利权。适当时,实验室应在合冋评审时明确对样品的处理方式。
Y
7.4.2实验室是否有清晰标识检测或校准物品的系统?
Y
核查内容
审核方式
核查记录
核查结果
(Y/N/NA)
CNASCL01:2018、CNASCL01-G001:2018
7.9投诉
7.9.1实验室是否有形成文件的过程来接收和评价投诉,并对投诉作出决定?
Y
CNASCL01-G001:2018
7.9.1实验室应及时处理收到的投诉。如果实验室收到CNAS转交的投诉,应在2个月

ISO9001-2018内审检查表(过程方法)

ISO9001-2018内审检查表(过程方法)
符合
M1经营计划过程
输入:
1>最高管理者的期望;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变更要求〕
3>顾客的期望和满意度;
4>相关方的期望或要求;
5>公司产品特点;
6>公司的资源需求
7>内外部环境、风险与机遇输出:
1〕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文件;
2〕公司质量方针/目标;
3〕公司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标准;
4〕需要的资源.
输出:
1>管理评审报告
2>改良计划
改良项目完成率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9.3
公司制订了管评控制程序,规定每年至少一次管评.体系刚运行,尚未开始管评,但是文件有规定的管评的输出项与输出项等要求,符合标准要求.
符合
S1文件和记录管理过程
输入:
新文件和文件版次的需求;员工能力水平;过程控制的要求;顾客要求;外来的文件
C1订单评审
输入:
1>顾客交付订单
2>顾客规X要求
3>法律法规要求
4>库存状况
5>生产能力
6>供方信息.
输出:
1>合同评审记录
2>生产计划
3>交付计划
4>采购需求
合同评审率
《顾客沟通控制程序》
《产品有关要求评审控制程序》
8.2
经查客户的订单,常规订单公司由市场部人员签字确认或者回复告知客户,可达成.
特殊订单按照新产品开发流程,评审,打样等保存评审记录.
符合
COP2过程开发过程
输入:
1>新产品开发协议
2>产品图纸和技术规X
3>市场调查结果

公司产品审核检查表(doc 6页)

公司产品审核检查表(doc 6页)

6.3.4 整个物流是否能确保不混批、不混料并保证可追溯性?
6.3.5 模具/工具,工装,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是否按要求存放? 分要素
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KVP) 6.4 6.4.1 是否完整地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定性?
6.4.2 6.4.3 6.4.4
是否用统计技术分析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由此制订改进措施?
4.0
保管编号:体重情况)四、
复习小结 1.回顾总结。提问:想想今天复习了哪些
标准 条款
主要内 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记录
评 分
要素 服务
7
7.1 发货时产品是否满足了顾客的要求?
7.2 是否保证了对顾客的服务?
7.3 对顾客抱怨是否能快速反应并确保产品供应?
7.4 与质量要求有偏差时是否进行缺陷分析并实施改进措施? 7.5 执行各种任务的员工是否具备所需的素质?
6.1.5 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分 要 素 生产设备/工装 6.2 6.2.1 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6.2.2 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检测、实验设备是否能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
6.2.3 生产工位、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6.2.4 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并坚持执行?
6.2.5 对产品调整/更换是否有必备的辅助器具?
6.2.6 是否进行批量生产起始认可,并记录调整参数及偏差情况?
6.2.7 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时落实并检查其有效性?
拟制
日期
检查 方法
批准
受审核部门/产品:
审核检查表
体系审核
√ 过程审核
检查记录
评 分

CNAS-CL01:2018内审检查表

CNAS-CL01:2018内审检查表
c)授权签字人除满足b)要求外,还应熟悉CNAS所有相关的认可要求,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注:参考CNAS-CL01-G001:2018条款
测试中心是否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具备其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力,以及评估偏离影响程度的能力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管理层是否采取措施向测试中心人员传达其职责和权限
设备
测试中心是否按其标准或规范、产品、项目、参数等技术能力范围和业务量,配置了所需的影响结果的全部设备
设备配置是否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活动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或辅助装置
测试中心是否使用标准物质,尽可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物质信息是否齐全并满足要求
CNAS-CL01-A003:2018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对法律禁止外的根据法律要求或合同授权透露保密信息时,将所提供的信息通知到相关客户或个人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从客户以外获知的客户信息应在客户和实验室间保密是否采取措施为信息提供方保密,且不告知客户,除非信息提供方同意
CNAS-CL01:2018
CNAS-CL01-G0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明确对实验室活动全面负责的人员,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由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其技术能力应覆盖测试中心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
CNAS-CL01:2018
测试中心是否以文件的形式界定其依靠自身能力能够完成的实验室活动范围
CNAS-CL01:2018
CNAS-CL01-G001:2018
c)
测试中心是否有程序或政策对新进技术人员和现有技术人员新的技术活动进行培训测试中心是否有确定培训需要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测试中心的培训计划是否适用于测试中心当前和预期的任务测试中心是否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测试中心是否保存有培训记录

2018版ISOTS16949 审核检查表

2018版ISOTS16949 审核检查表

2
3
4
5
6
7
8
9
为分析在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 果中出现的变差,是否进行统计研究。 7.6.1 是否对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 工及顾客所有的设备)提供校准/验证活动 的记录,用以提供符合确定的产品要求的证 据,包括: - 设备标识,包括校准设备所依据的测量标 准; - 由工程更改所引发的修订; - 在校准/验证时获得的任何超出规范的读 数; - 超出规范条件下影响的评估; - 在校准/验证后,有关符合规范的说明 公司的内部实验室设施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范 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和校准服务 的能力,且实验室范围应包括在质量管理体 系文件中。 7.6.3.1 实验室至少规定并实施以下方面的技术要 求: - 实验室程序的充分性; - 实验室人员的能力; - 产品实验; - 正确地进行这些能力,可溯源到相关的 过程标准(如ASTM、EN等)的能力; - 相关记录的评审。 7.6.3.1 公司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 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是否有一个确定的范 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能 力,并且: - 应有证据表明外部实验室对顾客是可接 受的,或 - 实验室应符合ISO/IEC17025或国家等效 文件获得认可。 7.6.3.2
ISO/TS16949 审核检查表
过程名称 输 入 测量设备需求 周期检定计划 MSA分析计划 设备验收记录 测量设备清单 合格的检验和试验设备 MSA分析报告 检定报告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MSA指导书》 审核员 检查记录/客观证据 日期 状态 SP7测量设备管理 过程代号 SP7 过程拥有者 质检部 过程实际绩效 实 绩: 过程绩效指标/目标 测量设备检定计划达成率:100%输 出相关文件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经典)

ISO45001-2018内审检查表(经典)

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1 公司是否针对公司所处外部/内部环境,确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外部环境,如:a)文化、社会、政治、法律、金融、技术、经济和自然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无论是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还是地方的b)新加入的竞争对手、承包方、分包方、供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以及新技术、新法律和新出现的职业c)有关产品的新知识及其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d)与行业或专业相关的、对公司有影响的关键驱动因素和趋势e)与其外部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相关方的观念和价值观f)与上述各项有关的变化4.1/4.3●内部环境,如:a)治理、公司结构、角色和责任b)方针、目标及其实现的策略c)能力,可理解为资源、知识和技能(如资金、时间、人力资源、过程、系统和技术)d)信息系统、信息流及决策过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e)新的产品、材料、服务、工具、软件、场所和设备的引入f)与工作人员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观念和价值观g)公司文化h)公司所采用的标准、指南和模型i)合同关系的形式和范围,包括诸如外包活动j)工作时间安排k)工作条件l)与上述各项有关的变化2 公司是否通过以下方面来确定并理解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一旦采纳这些需求和期望,是否就在策划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予以应对(1)除工作人员之外,相关方还可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当地的、地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国家的4.2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或国际的);上级组织;供方、承包方、分包方;工作人员代表;工作人员组织(工会)和雇主组织;所有者、股东、客户、访问者、公司所在社区和邻居以及一般公众;顾客、医疗和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媒体、学术界、商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组织、职业安全和健康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2)有些需求和期望具有强制性,如已被纳入法律法规的需求和期望(3)对于其他需求和期望,公司也可决定是否自愿接受或采纳(如签署自愿性倡议)3 公司根据ISO45001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4.44 公司总经理是否通过以下措施来证实其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1)对保护工作人员的与工作相关的健康和安全承担全部职责和责任(2)确保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确保其与公司的战略方向相一致(3)确保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要求融入公司的业务过程(4)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5)通过协商、识别以及消除妨碍参与的障碍或障碍物,确保工作人员及工作人员代表的积极参与(6)就有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职业健康安金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7)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8)指导并支持工作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9)通过系统地识别和采取措施以应对不符合、机遇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包括体系缺陷,确保及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10)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11)在公司内培养、引导和宣传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化5.15 公司总经理与公司各层次的工作人员协商后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以预防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利用控制层级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承诺5.2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包括工作人员及工作人员代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决策过程的承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保持文件化信息,并可方便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向公司内的工作人员沟通,比如:宣传栏、内部刊物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在公司官网公布5.2管理评审时,是否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评审,以确保持续的相关性和适宜性 5.26 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各级岗位、职责、责任和权限,是否得到清晰的描述 5.3公司总经理是否任命一个(或多个)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5.37 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什么样的流程/程序,确保所有相关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代表参与(包括协商)建立、策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4是否有畅通的协商与参与渠道 5.4 工作人员在提供建议时,是否无惧遭受解雇、纪律处分或其他类似报复的威胁 5.4 8 策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公司是否考虑到所处的环境、相关方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6.1.1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对公司所处的环境、相关方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进行风险和机遇识别6.1.1在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时,公司是否考虑:a)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及其相关联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机遇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c)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能够影响实现预期结果的风险和机遇6.1.1公司是否保留了:a)需要应对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机遇的文件化信息b)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需过程的文件化信息,其程度应足以确信这些过程按策划实施6.1.1 9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以持续积极地对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6.1.2.1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和情形,包括考虑: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材料、物质和物理条件;因产品设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研究、开发、测试、生产、组装、施工、服务交付、维护或处置;人为因素;工作实际是如何完成的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紧急情况 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人的因素,包括考虑: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及其活动,包括工作人员、承包商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在工作场所附近的可能受到公司活动影响的人员;在不受公司直接控制的地点的工作人员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其他问题,包括考虑: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器/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公司的设计,包括它们对人员能力的适应性;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由工作相关的活动造成的公司控制下的情况;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可能对工作场所中的人员造成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不受公司控制的情况6.1.2.1危险源辨识过程是否包含公司及其运行、过程、活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际或有计划的变更 6.1.2.110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评价已识别出的危险源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6.1.2.2是否考虑了是否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 6.1.2.2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评价公司所识别的风险、机遇、需求和期望 6.1.2.2 是否保留了识别和评价过程的文件化信息;是否有重大危险源清单 6.1.2.2 11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以便确定并获取适用于公司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公司应遵守的要求6.1.3公司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这些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6.1.3 是否保留了识别和评价过程的文件化信息;是否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6.1.312 公司是否策划措施,以:a)应对这些识别的风险和机遇b)应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c)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对紧急情况做出响应6.1.4序号检查内容涉及ISO条款检查记录审核结论OK NC N/A 策划措施时,公司是否考虑控制层级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输出 6.1.4策划措施时,公司是否考虑最佳实践、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及限制 6.1.413 是否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相关的流程/程序,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以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6.2.1是否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查最新一年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6.2.1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得到监视和测量 6.2.1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予以清晰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 6.2.1 适当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否予以更新(什么时候会更新) 6.2.1 14 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策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欣塑膠(東莞)有限公司
稽核查檢表
NO.YHP201808
2018年IATF16949產品審稽查檢表
稽核人員: 閆華平、王永林稽核類型: 產品審核第 1 页共2頁項次稽核內容稽核結果說明
1
2 3 4
5 6 產品信息
抽樣日期、數量
抽樣地點
生產日期、地點
產品審核依據:
①.客戶圖紙
②.SIP、SOP
③.PMP
產品審核項目
6-1包裝方式的適宜性
6-2原材料檢驗
6-3外觀檢驗
2018/8/3、5PCS
成品倉庫
2018/7/31 製造B棟
42# B班生產
版本:0.1版
發行日期:2017.12.13
由宜欣制訂發行文件,
客戶承認狀態
a.622#紙箱/622#A隔
板/PE袋/
b. 1箱=800PCS
c.層與層之間及箱底
箱面各放1pcs隔板
材質符合圖紙要求,特
性符合客戶要求
與樣品比對目視檢驗
無色差,測色De=0.68,
符合客戶De<1.0的規
格要求。

客戶:AE廠(待出貨成品)
品名:CAP
料號:A100001200200
此包裝方式適合產品運輸過程,
可保護產品表面,達到客戶要求
PP7633 40216#顏色:比對標準色
差目視檢驗OK,外觀:無異色,
環保:OK
ESR-A-012
宜欣塑膠廠
稽核查檢表
NO.YHP201808
2018年IATF16949產品審稽查檢表
稽核人員: 閆華平、王永林受稽核單位: 產品審核過程第 2 页共2頁項次稽核內容稽核結果說明目視:6-3-2表面
水口
變形度
異色點
螺絲孔
縮水
氣紋
毛邊
缺料
結構
刻字
6-4尺寸檢驗
①13.55±0.10mm<CP>
②13.55±0.10mm<CP>
③97.45±0.20mm<CP>
④17.25±0.10mm<CP>
⑤<0.5mm<TG>
其它尺寸測量1模(2pcs)
6-5客訴履歷重點檢驗項目
6-6環保測試
7.法規要求
結論:
①產品所有檢驗項目客戶圖紙、法規及承認要求
②證明產品相關之生產/檢驗過程處於正常穩定狀態修除乾淨平整
無變形
無OK
無堵孔現象
無縮水現象
無氣紋
無毛邊
無缺料
比對Gold Sample一致
比對Gold Sample一致
13.55、13.56、13.55、
13.54、13.57
13.54、13.57、13.55、
13.56、13.57
97.46、97.48、97.46、
97.48、97.47
17.26、17.25、17.26、
17.27、17.25
0.4、0.4、0.35、0.35、
0.4
All in spec
無不良現象
符合要求(RoHS)
由客戶端認可與調查
審核結束
規格範圍生產長度尺寸
Pb= 1ppm,Cd=0ppm,Hg=0ppm,
Cr=0ppm,Br=4ppm
騰展已作PPAP承認
ESR-A-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