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精选24篇)
《金色的脚印》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色的脚印》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色的脚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学习并掌握故事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家庭、友情和勇气的珍视和尊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金色的脚印》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通过讲述一只小狐狸成长的过程,传递了家庭、友情和勇气等价值观;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故事;学生对动物故事感兴趣,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学生需要通过引导,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层次的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学生能够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培养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故事脉络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思维导图: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故事脉络和主题思想;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
4.2 教学手段:教材: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故事;多媒体:播放故事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材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思维导图工具:利用电子或纸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和主题思想。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通用15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篇1一、素养教育目标(-)学问教学点熟悉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二)力量训练点1、培育同学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力量。
2、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看法的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行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惜,激发同学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和善,从而受到怜悯弱者和爱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和善,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二、学法引导(-)老师教法启发谈话、点拨法。
(二)同学学法自读感悟、争论、沟通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重点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二)难点、疑点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三)解决方法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反复读,并留意前后的联系,体会狐狸和“我”之间由躲避到亲昵再到救助的进展变化过程。
结合自身饲养小动物的经受,探究出这种变化的缘由。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老师活动设计激发爱好,导入新课;组织同学自读探究;沟通中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展现媒体,布置作业。
(二)同学活动设计1、搜集、沟通关于狐狸的故事。
2、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点。
3、深化探究,懂得动物之间也是有亲情的,“我”的和善与怜爱不仅感动了狐狸,更值得我们学习,要爱护动物,爱护环境。
4、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五、教学步骤(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沟通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日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或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状况。
《金色的脚印》教案
《金色的脚印》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金色的脚印》内容介绍,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理解。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2 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金色的脚印》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讨论:小组内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寓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自评3.2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感悟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提供与《金色的脚印》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相关的研究文章等,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拓展学习。
4.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2 时间安排每次课的教学时间安排,包括讲解、阅读、讨论和总结等环节的时间分配。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6.2 教学反思教师应在每次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章:教学案例分析7.1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与《金色的脚印》相关的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7.2 案例分析教师应对提供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金色的脚印》教案设计范文
《金色的脚印》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使学生了解并理解作品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历史常识。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色的脚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友谊、勇敢善良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勇于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金色的脚印》是一部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友情、成长和救国的故事。
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皮皮与一只金色狐狸的交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性的光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作品中的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友谊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金色的脚印》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作品。
3.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3.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作业布置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之间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3 教师评价:六、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作品中的奥秘。
《金色的脚印》教案(精选14篇)
《金色的脚印》教案(精选14篇)《金色的脚印》篇1教学要求: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爱住我家》歌曲。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狡猾、奸诈)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文中的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从狡猾到充满温情的转变,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片,他们是谁呀?生边说师边板书:小狐狸、老狐狸、正太郎2、围绕着正太郎、小狐狸和老狐狸,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3、边说边板书,把这三者的关系用关键的词语理顺?(师画箭头)关键的词语可以写在这些地方。
4、大家看着板书,同桌互相说说故事的大意。
三、深读课文,自主研讨请打开书127页,自由朗读阅读提示,划出学习要求。
生说学习要求。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走进课文,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1到17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谁来回答?师:是啊,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可谓想尽千方百计。
老狐狸就小狐狸的过程中,那些情景最让你感动?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12篇)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12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
2、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交流、写作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学习24课《金色的脚印》。
我知道大家有个好习惯,那就是提前预习课文,课文都读了吧?那我们现在带着问题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什么?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活动:边读书边思考,在书上做标注。
二、进入交流环节小组交流。
班级交流。
陈柳说:老狐狸夫妻俩为了营救小狐狸,居然能想出“调虎离山”之计,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狐狸夫妻对小狐狸那深深的爱!张温馨说:正太郎很善良,他发现了老狐狸的秘密,但他没有告诉爸爸妈妈,还非常希望老狐狸能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去,课文中写道“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来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呀!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都非常感动。
丰火雷说:狐狸真善良啊!人类捕获了它的孩子,可它还救了掉下悬崖的正太郎!这是真的吗?寓言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词,可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却是充满了人性,多可爱的动物啊!每一个动物都是一条生命,我们应该爱护它们,珍爱生命,不要伤害动物,我对那些以捕猎野物卖钱为生的'人深恶痛绝!……三:老师谈感受,引导学生拓展课文听大家说得这么精彩,我实在不忍心打断大家。
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金色脚印的来历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懂得珍惜和感恩,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金色脚印的来历和意义。
(2)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的脚印》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色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金色脚印的来历吗?(2)简介课文作者及课文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讨论金色脚印的来历和意义。
5. 感受人物心情和性格特点:(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6. 总结拓展:(1)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较好,但在感受人物心情和性格特点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性格特点。
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范文
一、教案简介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狐狸一家在艰难环境中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温暖亲情。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的脚印》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所展现的亲情、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亲情、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狐狸一家在艰难环境中的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将所涉及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教学准备教材:课文《金色的脚印》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中,感受故事情节。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展现的亲情、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狐狸一家在雪地中行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金色的脚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金色的脚印》。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情感体验(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入手,谈谈自己在阅读课文时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在艰难环境中的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情感。
第四步:价值观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展现的亲情、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将所涉及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狐狸一家在艰难环境中的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情感。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金色的脚印》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金色的脚印》优秀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金色的脚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 课文《金色的脚印》的主要内容。
2. 文中表现出的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主题。
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的脚印》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3.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出课文《金色的脚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解释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交流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金色的脚印》。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评估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感教育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未来的教学质量。
七、评价与反馈八、拓展活动组织一次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金色的脚印》 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珍惜友情,乐于助人的品质。
(3)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金色的脚印》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合作讨论小组分组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金色的脚印》的大致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成果。
4. 细节描写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细节描写。
(2)学生通过举例分析,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金色的脚印》。
(2)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
(3)思考本节课所学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
《金色的脚印》教案
《金色的脚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使学生了解和欣赏动物世界的亲情与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3.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金色的脚印》的背景介绍1.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
2. 熟悉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分析作品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教育意义。
第二章:亲情与友情1.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和欣赏动物世界的亲情与友情。
2.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阅读策略的运用1.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2.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章:写作训练1.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写作训练。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章:作品鉴赏与评价1.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总结作品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写作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通过学生的写作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3. 通过学生的阅读策略运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4. 通过学生的作品鉴赏与评价,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
《金色的脚印》教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金色的脚印》教学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主人公狐狸爸爸的品质,学会关爱动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和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狐狸爸爸的品质,学会关爱动物。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沟通协作的能力。
4. 情感教育法:以故事情节为载体,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狐狸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词汇。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故事情节。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爸爸的品质,学会关爱动物。
(2)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护动物。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分享关爱动物的经历。
2. 深入讲解(1)分析课文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2)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创作以动物为主题的故事。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金色的脚印》 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狐狸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2. 教学难点:(1)理解狐狸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源。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插图等视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狐狸的了解,引出故事情节。
2. 朗读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关注人物情感变化。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解释。
(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4. 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狐狸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故事内容,传递关爱动物的理念。
(2)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明日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作者曹文轩以及课文《金色的脚印》的背景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与人物关系。
2. 学会欣赏作者运用文字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培养善良、正直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与人物关系。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成语和典故的理解。
2. 学会欣赏作者运用文字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介绍作者曹文轩以及课文《金色的脚印》的背景知识。
2.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资料,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与人物关系。
2.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4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展示学习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章: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参与度、朗读、讨论等方面。
2. 学生作业评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掌握、心得体会等方面。
3. 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对课文情节、人物关系的分析,以及对作者写作特色的欣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互动1.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2 教学辅助工具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金色的脚印》教案(15篇)
《金色的脚印》教案(15篇)《金色的脚印》教案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让学生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让学生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狐狸吗,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同学们,通过你们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声默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2、交流读书感受:⑴__主要讲了什么事?⑵“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尝试拟订自学提纲。
(相机板书关键词)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⑵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质疑课文中你还有什么问题?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1、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2、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四、自主学习,讨论交流1、请同学们认真的朗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⑴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
金色的脚印的教学设计优秀12篇
金色的脚印的教学设计优秀12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篇一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
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
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
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就恰似那享受一块跳板一样,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谈感受)过渡:老斑羚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容地走向死亡从而铸就生命。
这是多么伟大的爱!今天我们来看看另一种的爱。
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读准字音,读通语句)1. 这个故事讲了谁和什么之间的故事?2. 板书:小狐狸老狐狸正太郎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原因、经过、结果)三、揭示学习目标。
1.学生自渎阅读提示,看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2.出示讨论学习的问题。
① 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喂奶、做窝、咬木桩② 正太朗为狐狸做了哪些事?投食物,要回小狐狸③ 狐狸和正太郎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a从文中画出体现他们关系变化语句。
b交流反馈,随机指导朗诵,体会感情。
(师总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
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
金色的脚印的教案
《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选自《金色的脚印》一书,讲述了一只狐狸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的孩子们,与人类展开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狐狸母亲的形象,体会故事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3 情感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狐狸母亲的形象。
4.3 讨论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4 情感体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总结课文内容。
五、课后作业5.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课文感悟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课文的感人之处,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6.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7.1 故事延伸: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金色的脚印》类似的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宽视野。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设计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一杯热咖啡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那些关于《金色的脚印》的教学方案设计灵感如同泉涌般涌现出来。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金色的脚印》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1)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分别是谁?2)请用词语概括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讨论作品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1)作品中有哪些自然景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作品中体现了哪些人文情怀?请举例说明。
4.合作探究1)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3)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5.成果分享6.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摘抄作品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2.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是否积极参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观点?3.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注意事项一: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解决办法:在自读课文环节,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短的问答,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对于那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时提供引导性问题或者简化文本的版本,帮助他们逐步把握故事脉络。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一、信息沟通,导入新课1、沟通: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什么?咱们沟通沟通吧?生:谈到狐狸的生活习性。
生:谈到狐狸的种类。
生:谈到狐狸的经济作用……师:搜集信息的途径许多,可以查阅课外书籍;可以上因特网查询;也可以向别人请教;还可以自己亲自去观测、实践……盼望同学们养成搜集信息的好习惯,并将这些信息恰当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2、导入:师:从刚才的沟通中,看得出大家对狐狸很感爱好,这节课我们来读一篇《金色的脚印》,看看这里讲解并描述的狐狸是什么样子的?生:齐读课题。
师:当“金色的脚印”这五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出一些什么问题?生:谁的脚印?生: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什么事?……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你已经读懂了些什么)(过渡)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大家肯定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自己读书解决这些问题,比比看,谁的问题解决得好。
(把课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读书,勾画。
)师:巡察,了解同学的学习状况。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好,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生自由汇报。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的记叙顺次。
生:以及读懂的其他内容。
三、精读体会,自主汇报(哪些地方你最感动)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书时仔细的神情,倾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你们被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心灵受到了震撼。
你们还想再读读课文吗?好让我们上心用情再读课文,细细体味那些使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感动?(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小组沟通自读自研。
(把同学的情感与文本沟通起来,使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
)生:自主汇报。
(先读一读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说说为什么。
这样读结合课文的.语句来学习。
)1、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窝、咬木桩)体会狐狸的聪慧和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精选24篇)《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篇1教材分析:《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
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词语、主要内容以及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金色的脚印》,深入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二、自主阅读1、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体会,小组交流学习。
2、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感悟展示(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读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如果让你来朗读,你想读出什么样的韵味、情感?)(引导学生读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对小狐狸真挚的爱)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
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看见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引导学生2:是啊,被大家公认的奸诈、狡猾的狐狸尚能救人,如果我们也都能像它们一样,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
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惕的叫声。
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
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
”(“脖子挺得直直的”“警惕的叫声”写出了狐狸爸爸放哨的专注。
“只好”写出了老狐狸对小狐狸得恋恋不舍。
整句话体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老狐狸对小狐狸爱的情感。
)4、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教师引导学生“金色”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由此体会到珍贵。
) (教师再次引导:文中什么东西像金子一样珍贵?)(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狐狸之间浓浓的亲情。
)5、完善板书通过刚才的交流感悟,随着作者的笔端走入作者的文章,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同学们是否能将板书继续完善,体现本文的中心所在吗?(学生上讲台完善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整篇文章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从同学们的交流体会,板书完善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真正体会到了人类对动物得关爱,动物之间得疼爱,你能将这份博大的爱融入你的笔端,为动物们写几段广告标语来提醒人们关爱动物吗?五、训练提升同学们得广告语无形中给人们又敲响另了一次警钟。
那么文中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爱,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出动物间表达伟大母爱得故事。
)请同学们搜集类似的故事,并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六、板书设计24金色的脚印救老狐狸小狐狸喂爱放正太郎《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11x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⑴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⑶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三、深入学习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学习结果。
⑴ “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⑵理解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
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
四、总结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
2、阅读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总结:这是一节很赏心悦目的课,总的感觉就是文质彬彬的夏老师与学生们之间很平等。
在课堂上,民主的`感觉还是很浓的。
这一节课把“对话”的精神品质体现得很好。
老师学生之间、生生之间,还有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都有充分的对话。
分别体现在课上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看法,生生之间的讨论发言以及老师学生所写的批注。
阅读课上,大家要的就是这种平等对话的氛围。
结合夏老师的讲述,大家可以看出这一节课的目标很明确。
知识目标是认识生字新词,弄清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能力目标是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快速阅读和作批注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认识到大自然是人、动物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和谐的整体,大家要保护大自然。
可以看到,教师的每一步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最后,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我以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重要,那是大家教学的方向。
但是现在有些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废除”教学目标,他们以为一节成功的课是不应该由教学目标来束缚的,提倡生成。
我以为,在课堂上,“生成”是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不要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随时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这种随堂生成的能力。
这一节课不足的地方是教师时间把握得不好,前面花的时间太多,后面就显得有点仓促。
这是教师调控课堂能力的表现。
不过,夏老师以为,如果本篇课文教师以为好,可以适当加课时,突破教参上规定的课时的限制。
如果不是大家来听课,他会再接着讲一节课。
另外,他还提到要突破教参的限制。
教参上指出本篇课文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还有狐狸对人类的友善。
而夏老师要把“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改成“正太郎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以此告诉学生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关心动物,社会上存在很多伤害动物的事情,大家要树立保护动物,拯救动物的意识。
这是很好的一个突破和超越。
教师的独具匠心真的会给语文课带来很多的精彩。
最后,夏老师提到了语文课导语的重要性,提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这都是值得大家好好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字功夫一定要扎实,大家是要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教育学生的,精练而精彩的教师语言是大家必备的资本。
《金色的脚印》教学方案篇3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启发谈话、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二)难点、疑点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三)解决办法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反复读,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狐狸和“我”之间由逃避到亲昵再到救助的发展变化过程。
结合自身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探究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探究;交流中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展示媒体,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1、搜集、交流关于狐狸的故事。
2、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点。
3、深入探究,懂得动物之间也是有亲情的,“我”的善良与怜爱不仅感动了狐狸,更值得我们学习,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4、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五、教学步骤(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3)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读懂的内容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可能提的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②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三)深入探究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探究结果。
针对“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这一问题,应探究出如下内容:(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
(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
引导:“我”此刻会怎么想?(“我”会被老狐狸那种不救出孩子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更会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聪明――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
于是决定不放小狐狸,到底看看老狐狸有多大本事。
)(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
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
我越发感受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
(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
关于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1)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2)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