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延安精神相关史实
延安精神相关史实(原创版)目录一、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三、延安精神的历史功绩四、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正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等。
延安精神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代社会也有很大的价值。
一、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延安精神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中共中央在延安积极开展抗日战争,同时也在进行着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等。
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它强调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以真实情况为依据,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宗旨,它要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强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延安精神的历史功绩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指引了中国革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得中国革命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正确的路线。
延安精神也使得中共中央在延安成为理论创新、明确方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革命圣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灯塔。
四、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延安精神对当代社会也有很大的价值。
它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它也告诉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基本经验及当代价值 获奖
建党90周年理论征文题目: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基本经验及当代价值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基本经验及当代价值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培育下逐渐形成的。
延安精神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一)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1、延安精神形成的直接原因1940年以来,我解放区面临着国民党严酷的军事包围和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
军队、干部、学生的吃饭、穿衣成了大问题,毛主席、党中央发扬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2、有一个成熟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党中央已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久经考验的领导集团,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形成了科学的思想体系;经过整风运动,干部、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3、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大革命和土地革命锻造的陕甘宁边区人民,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边区成为全国政治上最先进、最民主、最具革命精神的地方,为延安精神的产生提供工最可靠的社会政治基础。
(二)延安精神的形成从1935午10月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到1945年4月党的七大胜利召开,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时期。
其主要标志有五点:1、抗大教育方针的产生1938年,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提出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使延安的干部形成优良作风,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抗大精神为延安精神的初步形成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大生产运动1939年,党中央即开始组织机关部队、学校进行大生产运动。
1941年春开垦南泥湾,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南泥湾精神。
1941年党中央提出实现边区经济自给自足的方针,发动了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总动员的大生产运动,使边区军民度过了难关,实现了丰衣足食。
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教案 幼儿园延安精神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关注。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精神的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的教案编写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1.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延安精神是指在我国领导下,经历了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在陕北延安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风。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领导人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锻造了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
2.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延安精神蕴含着我国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伟大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等。
三、延安精神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1.培养孩子正确的历史观念延安精神是我国的光荣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延安精神,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
2.培养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所倡导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可以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延安精神凝聚着我国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
通过学习延安精神,可以引导孩子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的教学方法与途径1.生活化教学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应当以幼儿的生活为载体,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使孩子们在生活中、游戏中、表演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和体验延安精神。
2.游戏化教学幼儿园学习延安精神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与同伴互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他们感受延安精神所传递的奋斗与坚守。
延安精神简述
延安精神简述一、引言延安精神是指中国革命时期,特指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风格,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中国革命先驱们的崇高追求和崇高精神面貌。
二、延安时期的背景1. 革命艰难时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共产党面临着西安事变、蒋介石的“围剿”和长征等一系列的巨大挑战。
为了避免共产党被彻底消灭,中共中央决定将革命大本营迁至延安,进行整风、战时动员和党的建设。
2. 动员与整风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动员士兵和民众。
通过抗日宣传和党的教育,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斗志和抗日情怀。
同时,延安时期进行了战时动员,调动了各类人力资源,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对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非常重视。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如《新民主主义论》和《矛盾论》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延安精神的核心要点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毛泽东在延安期间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口号,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解困难。
2. 实事求是的精神延安精神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在斗争中求得真理,要到实践中去考验自己的真理”,强调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党员干部要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
3. 自力更生的精神延安精神还强调自力更生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面对国共内战的困境,中共中央提倡自力更生的精神,鼓励人民自力更生,勇于创造,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一切困难。
4. 集体主义的精神延安精神强调集体主义的精神。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倡导共产主义者个人的利益服从于集体的利益,党员干部要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坚持集体的力量,建设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四、延安精神的影响和意义1. 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作用延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和抗日战争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素材 -回复
延安精神素材-回复“延安精神素材”是指延安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精神风貌、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以及延安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本文将从延安精神的背景、形成和影响等方面逐步展开,以回答关于延安精神素材的问题。
在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选择在陕北的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为日后推翻国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中国奠定了基础。
延安作为一座偏远的山区城市,曾经面临着物质匮乏、交通困难等极端困苦的条件,然而这几乎是延安精神生成的土壤。
首先,延安精神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大革命失败后,国家陷入混乱局面,社会民生举步维艰,中国共产是唯一能够拯救国家的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把希望寄托在延安这个贫瘠的山区,同时迎接了一批优秀的革命人才,这就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延安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的正确领导和组织能力。
在短时间内组织和安置了大量的革命分子,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组织结构。
中国共产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既关心革命干部的物质生活,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
这种正确的领导和组织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延安精神的形成。
其次,延安精神的形成还离不开延安人民的努力和奋斗。
延安人民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克服了一切困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埋头苦干、尽心尽力,无私地为革命事业献身,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传承和发展。
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注重实事求是、联系群众,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延安精神倡导集体主义、忘我的奉献精神,树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它也注重培养创造力和自我奋斗精神,鼓励人们砥砺奋进,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不仅如此,延安精神还在后来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模范,如雷锋、李保国等,都是延安精神的杰出代表。
他们以延安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一、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及概述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集中全党力量进行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工作方法。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想和经验,这些都被总结为“延安精神”。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1.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要以客观真实的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
这种思想方法不仅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同样适用于个人生活。
2. 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指在革命斗争中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依靠群众来推动革命事业。
这种思想方法强调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并通过与他们密切联系来推动社会进步。
3.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指在革命斗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和控制。
这种思想方法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
4. 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是指在革命斗争中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经济和科技。
这种思想方法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进步。
5.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在革命斗争中坚持联合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政治派别,共同推进革命事业。
这种思想方法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三、延安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1. 延安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强调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重要原则,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方法指导。
2. 延安精神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强调了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等原则,这些都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方法指导。
通过坚持群众路线,可以更好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 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精神强调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等原则,这些都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方法指导。
延安精神的资料 -回复
延安精神的资料-回复延安精神的资料:一个伟大的精神力量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至1945年间在陕北延安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风貌。
延安精神以革命乐观主义为核心,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科学态度和立足人民的情怀。
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延安精神的一些重要问题。
一、延安精神的起源和背景是什么?延安精神的产生要追溯到中国共产及其领导的红军长征的背景。
当时,国共两抗日合作进入了低谷,的干部与士兵分散在不同地区,在遭受重大挫折和困境的情况下,中国共产迅速转变策略,决定在陕北延安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这一历史背景下,延安精神应运而生。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革命乐观主义、信仰信念、自我牺牲、奉献精神、性原则、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学习实践、群众路线等。
这些内容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激励了红军与员在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仰,不断努力奋斗。
三、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怎样的?延安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延安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的制度建设和革命作风,使中国共产坚守性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内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建设。
其次,延安精神强调学习实践,通过广泛的民主讨论、自我批评、反省总结等方式,提高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再次,延安精神追求真理,崇尚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延安精神在当今中国是否仍具有重要意义?延安精神在当今中国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延安精神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和人民立场的重要性,为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延安精神强调了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提醒我们在思想和实践中保持清醒和客观的态度。
再次,延安精神教育我们坚持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之,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与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在困境中的坚强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的形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环境里培养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象征,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创造的结晶。
它适应了当时革命战争和推翻旧世界、创立新中国的时代发展要求,凝结着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的足迹。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影响久远,使历史生辉。
任何新的先进的事物的出现都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特定的时代相联系。
延安精神的形成也不例外。
她的产生发展是客观的必然。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历史阶段。
长征胜利后,延安成为革命的圣地。
在这里,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这个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的解决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开创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新天地,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理论和思想的成熟,并且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在武装人民、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不断倡导培育和铸造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弘扬又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延安精神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培育和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武器。
近代史纲要延安精神
近代史纲要延安精神摘要:1.近代史纲要概述2.延安精神的概念和特点3.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4.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5.延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应用正文:【近代史纲要概述】近代史纲要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它全面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近代史纲要详尽地记录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这部著作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延安精神的概念和特点】延安精神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
它具有以下特点:1.坚定的信仰:延安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2.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攻坚克难。
3.实事求是:延安精神倡导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发展。
4.密切联系群众:延安精神强调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5.批评和自我批评:延安精神倡导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
【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延安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当时,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存在分歧。
在此背景下,共产党坚定信仰,紧密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积极开展抗日战争,形成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信仰、奋斗、求是、为民、批评。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延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延安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ppt课件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对青年一代的启示和影响
01
02
03
04
树立远大理想
延安精神启示青年一代要树立 远大理想,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
勇于担当
延安精神激励青年一代要勇于 担当,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反对教条主义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批判了教 条主义思想,强调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强 调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要从实际情 况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密切联系群众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与人 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群众 需求和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延安精神强调与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赢 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艰苦奋斗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 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革 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物
质保障。
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影响
加强党性修养
延安精神强调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 律性。
推进作风建设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了作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党风、 政风和社会风气。
03
延安精神的实践意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坚定理想信念
延安精神强调对共产主义理想 的坚定信念,为中国革命提供
浅析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条件及基本内涵
浅析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条件及基本内涵作者:杨松霖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8日,也就是从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到红军东渡黄河转向华北,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驻守了将近13年的时间,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在这13年的历练与积淀中,孕育了著名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指导并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最终胜利。
一、延安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的特殊革命斗争环境中形成的延安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应有产物。
延安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入到战争当中,英勇杀敌,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同时,延安时期,也是中国革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时期,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与封锁,财政经济状况困难,日本侵略者还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扫荡”,妄图将中共领导层消灭于延安,再加上华北地区出现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军民面临着生存挑战。
在这样严峻和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毫不畏惧,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同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武装斗争。
为了克服困难,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但使陕甘宁边区军民在经济上渡过了难关,也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思想领域全党开展的广泛的整风运动,维护并实现了全党普遍意义上的团结统一,这种在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便成为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二)延安精神形成的思想条件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体现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学习中国延安精神
2023-11-05
目 录
• 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 • 延安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 延安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 学习延安精神的实践途径 • 结语: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1 延安精神的历史 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将根据地建立在延安,使之成为抗战中的重要战略 基地。
总结词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详细描述
在革命时期,延安精神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断提 高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同时,注重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延安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 、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通过不断总 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以“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 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 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指导 意义。
做好本职工作
将延安精神贯彻到日常工作中,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 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自我修养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 质和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和职业操守,为践行延安精神打 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弘扬延安
06 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努力 奋斗!
结语: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延安精神光照千秋的理解
延安精神光照千秋
一、延安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1.1 延安精神的历史背景
•中国革命的特殊时期
•中共中央迁往延安的原因
1.2 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
•长期革命战争的坚持
•党内思想斗争的激烈
•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
1.3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思想和群众路线
•自我牺牲精神
•创新精神与实践主义
二、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2.1 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对革命领导核心的锻炼
•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2.2 延安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意义
•提醒我们始终坚持理想信念
•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鼓舞我们勇于创新和实践
三、如何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3.1 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传承经验和智慧的必要性
•激发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
3.2 延安精神的传承路径和途径
•教育引导青年学习和了解延安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延安精神
3.3 当代年轻人如何践行延安精神
•学习先辈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把握时代机遇,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四、结语
•延安精神的光照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焕发出永恒的光芒。
•我们应当深刻领悟延安精神的内涵,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论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
论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这个革命根据地形成并发扬光大的一种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延安精神。
一、历史背景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选择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密不可分。
当时,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为了维护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延安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延安这个贫瘠的山区,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即延安精神。
二、主要内容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延安精神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注重实际情况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延安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面临着巨大的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坚持不懈地为革命事业奋斗。
延安精神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声音,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历史意蕴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蕴。
首先,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坚定不移地奋斗。
其次,延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斗争的顽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坚定地走上了实现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
再次,延安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了一支忠诚、勤勉、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精神事例
延安精神事例
摘要:
1.延安精神的定义与背景
2.延安精神的具体事例
3.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影响
正文:
【延安精神的定义与背景】
延安精神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貌。
它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多个方面。
延安精神诞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的具体事例】
延安精神的具体事例包括:
1.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坚持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一次伟大实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在延安,中共开展了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影响】
延安精神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延安精神所蕴含的诗意
延安精神所蕴含的诗意延安精神所蕴含的诗意1. 引言延安精神是指中国革命时期延安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延安精神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注重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而被人们所熟知和推崇。
然而,延安精神不仅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普遍价值追求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延安精神所承载的诗意内涵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 延安精神的背景和特点延安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
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征的艰辛历程中选择了延安作为革命根据地,这个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地方,为革命者提供了宝贵的环境和资源。
延安精神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坚守理想信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者面临着前途未卜、压力巨大的艰难处境,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理想信念,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
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延安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但革命者们却靠着无私奉献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创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延安人民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具体的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并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等。
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3. 延安精神的诗意内涵延安精神所蕴含的诗意并不仅仅体现在延安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和政治实践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所追求和弘扬的普遍价值中。
延安精神的诗意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安时期的革命者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幸福和平等充满信心和渴望,将这种向往融入到自己的实践和奋斗中。
第二,对人类普遍价值追求的思考。
延安精神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价值。
延安时期的革命者以系统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关注人类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
延安精神素材 -回复
延安精神素材-回复什么是延安精神,并探讨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延安精神,即延安时期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宝贵遗产之一。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在延安完成了对内和军队的整风,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思想、文化、学术和作风特点,也就是我们所称之为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当时一系列特殊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共产及其军队在遭受严重挫折后,被迫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和战术应变的成功之举,也是一次筛选真功夫的洗礼。
这一漫长的征程,使和军队面临了巨大的困难和危机,但也锻造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和组织能力。
因此,延安时期的员干部充满了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刚毅不屈的精神。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和人民解放军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和理论创新。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提出“风、政风、文风、武风”的著名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这种开明的思想解放和实践导向,为延安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形成了《抗战十大军事原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同时,延安时期还兴起了许多优秀的学术团体和文化组织,如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研究室”、开展文化宣传和艺术创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等,这些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和文化资源。
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延安精神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精髓,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使得中国共产始终保持了清醒和果断的思维方式,在革命斗争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其次,延安精神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使得中国共产在延安时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奠定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延安时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不仅为中国共产在解放战争中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指导。
延安精神素材 -回复
延安精神素材-回复“延安精神”是指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所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
它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坚持的基本路线,集中精力搞好革命斗争、革命建设和的建设,形成的一种鲜明的政治和精神风貌。
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死存亡的抉择,对于中国革命的战略转变和主观因素的发挥,对于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经历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考验,幸存下来的中央领导集体毅然决然地将主力红军撤退到陕北的延安,开始了一段广泛吸引和凝聚人才的时期。
延安成为中国共产的新中心,成千上万的青年志士走进延安,将革命的火焰从延安传遍中华大地。
这些志士们怀揣理想信念,扎根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
在延安,他们苦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
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史研究的重要宝地,一大批革命精英涌入其中,培养出了一大批理论品质过硬、政治意识坚定的优秀干部。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有着非常明确和独立的主张和发展道路,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己任。
他们紧密联系群众,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战略。
他们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的领导,使中国共产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延安精神还体现在严谨的思想学习和的建设上。
延安时期的员干部都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他们抓牢自己的基础,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的建设方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始终坚持发展自己的员队伍,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纪律严明和思想工作,确保员干部的政治忠诚和革命责任感。
延安时期的建工作打下了中国共产执政后长期坚持的基础。
延安精神还体现在处理干部关系和团结凝聚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始终注重加强内部团结,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分散主义和派系活动,以清正廉洁的品质回报人民和组织的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精神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第一节时代精神的科学概括延安,城镇名,位于黄河中游,座落在黄土高原的腹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始建高奴县,隋改为肤施县,宋为延安府,元称延安路,1937年设市,为陕甘宁边区首府。
1975年“黄龙人”(经考古鉴定)的发现,证明延安地区曾是人类童年的摇篮之一,亦是轩辕黄帝生息过的地方。
北宋年间,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忧国忧民之士范仲淹奉命知州,同爱国将领狄青,镇守过延安。
范公祠就屹立于延安城东北的清凉山上。
位于延安城东南的嘉领山上,有古宝塔一座,始建于唐代,故又称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
但延安真正名震中外,还是中共中央进驻此地以后。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毛泽东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21日,红军在吴起镇消灭尾追的国民党军队一个骑兵团,击溃三个营,为中国革命大本营落脚陕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
到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毛泽东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进入华北,时间长达13年之久。
其中的绝大多数时日,党中央、毛泽东住在延安。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系统地总结和各方面的展开,并达到成熟,成为全党统一的指导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制定了以打败日本侵略者,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推进到社会主义为目的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一正确的政治路线,(时称“三大法宝”)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从而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弱为强,转低潮为高潮,转被动为主动,党及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由是,延安被世人称为“革命圣地”。
另外,由于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抗日,是全国人民抗战的实际领导者,又被称为“抗日中心”;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民族解放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创造了前提,又有“共和国摇篮”之称谓。
还由于延安出干部,出人才、出栋梁,因而又有“大学校”、“大熔炉”之美誉。
毫无疑义,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然而,延安精神并不是延安的地域概念,也不仅指8年抗战那段时间。
理由大体有三点:一、后来的概括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活动,无论在党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本质上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在共产党员和民族优秀分子思想和行动中的集中展现。
这种展现,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武器。
不仅过去战争年代推倒“三座大山”夺取政权需要它,而且,和平时期执掌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它。
为继承和发扬它,后来人们才把它概括为延安精神的。
揭示和号召坚持发扬延安精神的第一人,是毛泽东。
1949年10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月,毛泽东复电延安人民,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是毛泽东继告诫全党警惕“糖弹”侵袭,倡导“两个务必”以后,仅7个月的时间,发出的又一次号召。
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又一次提出:应该继续发扬我们党在思想方面和作风方面的优良传统,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只不过,当时毛泽东没有明确使用“延安精神”这样的概念。
有资料说:1942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于会议上曾提出过“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这个概念,说“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
……”?(注:申沛昌,《中华腾飞的动力》陕西人民出版社,第7页)有人认为,这是延安精神概念的来源。
1968年5月3日《人民口报》、《解放军报》社论的标题是《延安精神永放光芒》1973年6月,周恩来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访问延安时曾说:“一定要发扬延安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大加快延安建设步伐。
”?(注:申沛昌,《中华腾飞的动力》陕西人民出版社,第9页)但是,作出“延安精神”这样明确的科学概括,并要求发扬光大的第一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说:“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我们首先要自己坚定信心,然后才能教育和团结群众提高信心”,“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不能称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所羡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江泽民又多次提出要发扬延安精神,尤其强调要用延安精神培育优秀人才。
1989年9月,江泽民在陕西视察工作时指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
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很难建成”。
1993年6月,江泽民在视察驻陕部队时说:“军队要带头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江泽民深刻指出“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1997年9月20日,江泽民还为北京育才学校题词:“发扬延安精神,培育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8月22日,又为延安大学题词:“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
江泽民把发扬延安精神与培育优秀人才直接联系起来,是对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抗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十分重视延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弘扬。
继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之后,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发出了相同的号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时期,要发扬延安精神。
二、决定性条件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整整28年。
其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这28年当中,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就时间而言,恰好也是一个“中点”,前后各14年。
这后14年,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统一的指导思想的14年,跨越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
这个时期,尽管有张国焘、王明等“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但都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路线所克服。
也就是说,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路线,始终占据着党的领导地位。
这是我们党所以兴旺发达、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也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前14年,党还幼稚,缺乏经验,还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犯过一右三“左”的错误,造成中国革命几次严重挫折甚至失败。
先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不重视革命的领导权,致使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时候,我们党措手不及,毫无防范,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
党的“八七”会议后,“左”倾冒险主义开始抬头,出现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中央长达4年之久,使党的力量在白区损失百分之百,在苏区损失百分之九十。
先是临时中央被迫跑到苏区,后是整个工农红军被迫来个大搬家,大转移。
长征路上,在强敌的围追堵截面前,他们束手无策,又实行右倾逃跑主义,几乎把党中央和工农红军带入绝境。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力挽狂澜,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
在前14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路线,是在同占据中央领导地位的“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敌人的屠刀,毛泽东明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亲自发动组织和领导了“秋收起义”,继而建立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而,开辟了“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回答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这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政权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我们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生动体现。
长征途中,毛泽东领导有方,指挥若定,四渡赤水,转危为安;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世所罕见,集中表现了我们党和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千难万险只等闲的大无畏精神。
毫无疑义,后来十余年间形成的“延安精神”,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汇流、继承和发展。
延安时期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和“三大作风”等,则是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
它不仅具有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而且内容更加丰富,涵盖面更加广泛,使革命精神的宝库更加充实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革命精神的“集大成者”。
党中央移驻西柏坡(还有城南庄)以后,就时间而言,属后14年。
因此,西柏坡精神,应该包括在延安精神之内,也可以说是它的继续和发展。
三、非地域概念就地域而言,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解放区中的一个。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解放区,现在有9550万人口。
其地域,北起内蒙,南至海南岛,大部分敌人所到之处,都有八路军、新四军或其它人民军队的活动。
这个广大的解放区,包括19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和小部分。
延安是所有解放区的指挥中心。
在这个广大的解放区内,黄河以西的陕甘宁边区,只有人口150万,是19个解放区中的一个;而除了浙东、琼崖两区之外,按其人口来说,它是一个最小的”。
显而易见,用延安之名作时代精神概括的头衔,正是因为党中央、毛主席居住在那里,正确地领导了中国革命的缘故。
在这里,“延安”一词,就具有了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蕴涵。
因此,延安精神,广义上讲,属于全国人民,(实际上延安精神当时也已渗透到了蒋管区,蒋管区也有我们党的地下工作人员),狭义上讲,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解放区广大军民。
寻根求源,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形成,还有两个重要的文化渊源,那就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无产阶级革命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
没有这两个方面,延安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