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

髓鞘疾病的一种,儿童多见,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依据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IPMSSG)的定义,急性播散性

脑脊髓炎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伴脑病表现(行为异常或意识障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且为首次发生的脱髓鞘疾病。典型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单相病程,预后良好,复发型和多相型需注意与多发性硬化(MS)相鉴别。本文拟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流行病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为

(0.20-0.80)/10万,以10岁以下儿童好发,发病率约为80%,成人罕见。有70%-93%的患者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据Torisu等报告,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0.64/10万,平均发病年

龄为5.70岁,男:女比例为2.30:1。Tselis报告,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为1:1000-1:20000,以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最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儿童多见,原因不明,推测可能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应答与成人不同有关。医源性因素亦是致病原囚之一,如肾移植、应用脑组织提取物、试验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

样蛋白42(Aβ42)疫苗等,在Aβ42疫苗临床试验过程中有6%的患者出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而安慰剂组未发生此类事件。二、病理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发生播散性脱髓鞘改变,以脑室周围白质、颞叶、视神经最为显著,脱髓鞘改变多以小静脉为中心,可见小静脉炎性细胞浸润,其外层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即血管“袖套”,静脉周围白质髓鞘脱失,并

呈散在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首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从小血管周围呈放射状延伸,而多发性硬化病灶多为不连续性;其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巨噬细胞围绕在小血管周围,而多发性硬化则围绕在斑块周围;再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边界模糊,而多发性硬化病灶边界清晰;进展至疾病后期,多发性硬化可出现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伴纤维胶质增生,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则无此种表现。

三、免疫学机制目前的证据表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自身T细胞激活导致针对髓鞘或其他自身抗原的短暂性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1)分子模拟假说。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支持这一理论。分子模拟假说认为,病原和宿主结构的部分相似诱导T细胞激活,但不足以使其耐受。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健康动物注射髓鞘蛋白可以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2)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为触发因素的假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继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血-脑脊液屏障破坏,导致中枢相关性自身抗原释放入血液,经淋巴器官加工,破坏T细胞耐受,发生中枢性变态反应。(3)细胞因子的影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IL)-4、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外周血髓鞘反应性T细胞较正常人高约10倍,分泌干扰素

-γ(IFN-γ)的CD3+T细胞数日增加,而分泌IL-17的CD4+T 细胞数日无明显改变,但后者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显著升高。(4)抗原抗体反应。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髓鞘碱性蛋白(MBP)和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后者在儿童患者中更为多见,经治疗后血清抗MOG抗体可消失,若持续存在,最终可转变为多发性硬化。四、临床特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病毒感染后2天至4周,少数患者可出现在疫苗接种后,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无诱发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多灶性神经功能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受累,可以出现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60%-95%)、急性偏瘫(76%)、共济失调(18%-65%)、脑神经麻痹(22%-45%)、视神经炎(7%-23%)、癫痫发作(13%

-35%)、脊髓受累(24%)、偏侧肢体感觉障碍(2%-3%)或言

语障碍(5%-21%),且多伴意识障碍;发热和脑膜刺激征亦

较为常见,继发于脑干损害或意识障碍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11%-16%。另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较其他中枢神经系

统脱髓鞘疾病更易出现周围神经病,以成年患者较为突出,有研究显示,约43.60%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伴周围神经病。根据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的定义,患者必须有脑病的表现,即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以往文献报道的脑病发生率为42%-83%,新定义可能会导致部分漏诊,但利于排除易转变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cute hemorrhagic leukoencephalitis)亦称Weston-Hurst病,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超急性变异型,表现为急性、快速进展的、暴发性炎症性出血性白质脱髓鞘病变,患者多于发病1周内死于脑水肿或遗留严重后遗症。

五、辅助检查脑脊液正常或表现为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升高,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性,寡克隆区带(OCB)多为阴性或短暂性阳性,24小时鞘内IgG合成率增加。MRI是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工具,T2WI和FLAIR序列表现为片状边界不清的高信号,多发、双侧不对称;病灶累及范围广泛,包括皮质下、半卵圆中心、双侧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小脑、脑干和脊髓受累;以丘脑和基底节易受累,病灶多不对称;胼胝体和脑室旁白质较少受累,这些部位病变更易出现在多发性硬化患者。有11%-30%的患者可出现强化病灶。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MRI表现为4种形式:多发小病灶(。这4种影像学表现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伴出现。约80%有脊髓症状的患者,脊髓MRI检查可以发现病灶,呈局灶性或节

段性,但多数表现为较长脊髓节段(>3个节段)甚至为全脊髓受累。随访期间有37%-75%的患者MRI病灶可消失,25%-53%的患者病灶可改善。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建议: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发病5年内至少应进行两次随访,以排除多发性硬化及其他疾病。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由于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视神经受累、皮质症状与体征、周围神经受累、意识改变、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寡克隆区带阴性或阳性后迅速转阴,均支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于2007年制定新的诊断标准如下:(1)临床表现。首次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多灶性受累的脱髓鞘疾病,表现为多种症状并伴脑病表现(行为异常或意识改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或MRI可好转,亦可遗留残留症状;之前无脱髓鞘特征的临床事件发生,并排除其他原因,发病后3个月内出现的新症状或原有症状波动应列为本次发病的一部分。(2)神经影像学表现。以局灶性或多灶性累及脑白质为主,且未提示陈旧性白质损害。头部MRI扫描表现为大的(1-2cm)、多灶性位于幕上或幕下白质、灰质,尤其是基底节和丘脑的病灶,少数患者表现为单发孤立大病灶,可见弥漫性脊髓内异常信号伴不同程度强化。

另外,对复发型和多相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提出规范意见:(1)复发型播散性脑脊髓炎(RDEM),首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事件3个月后或完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出现的新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事件,但是新发事件只是时间上的复发,无空间的多发,症状和体征与首次相同,影像学检查仅显示旧病灶的扩大,无新病灶。(2)多相型播散性脑脊髓炎(MDEM),在首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事件3个月后或完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出现的新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事件,且新发事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均与首次不同,因此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可显示新病灶出现。

2. 鉴别诊断依据MRI特点,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鉴

别诊断进行分类,若为多灶性脑实质损害,需注意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神经结节病、桥本脑病、线粒体脑病、病毒性脑炎相鉴别;若为双侧丘脑或纹状体病灶,则应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急性坏死性脑病、双侧丘脑胶质瘤、Leigh病、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EB病毒性脑炎、日本脑炎等相鉴别;若为双侧弥漫性白质病灶,需与脑白质营养不良、中毒性白质脑病、大脑胶质瘤病等相鉴别;若伴瘤样脱髓鞘病变应与星形细胞瘤相鉴别。本文重点介绍与病毒性脑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鉴别特点。(1)与病毒性脑炎相鉴别:二者均

可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但病毒性脑炎为病毒侵犯脑实质,脑实质损害症状更严重、更突出,脑脊液检查抗病毒抗体滴度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值或病毒PCR 反应呈阳性,头部MRI表现为以皮质损害为主;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除脑组织损害外,还可出现视神经、脊髓和周围神经损害,MRI表现为弥漫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以白质损害为主。二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亦不同,病毒性脑炎治疗周期长且易残留认知功能障碍,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预后较好。(2)与多发性硬化相鉴别:首次发病的多发性硬化需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鉴别诊断共识提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发病年龄较小,无性别差异;多有前驱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可伴脑病症状,癫痫发作;以单相病程为主;MRI可见灰白质大片病灶,病情好转后病灶可消失或明显缩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加,寡克隆区带阴性;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多发性硬化患者多于少年后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可无前驱症状;极少出现癫痫发作;可多次反复发作;随时间进展可复发或有新病灶出现;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低于50个,寡克隆区带阳性者居多;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十分敏感。复发型和多相型播散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复发间期不出现慢性脱髓鞘改变;MRI病灶最终可

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而多发性硬化患者即使无临床可见的发作,其病理上也存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改变,MRI可不断出现无症状性新病灶,累积达一定程度时可以再度出现症状;病理和MRI均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斑块。Mikaeloff等经对13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随访5年余发现,复发(相同或不同部位均可)与以下因素有关,视神经受累、脱髓鞘疾病家族史、MRI符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以及首次发作后未遗留后遗症。(3)与视神经脊髓炎相鉴别:视神经脊髓炎的脑组织损害包括丘脑,间脑,第三、四脑室及侧脑室旁,累及间脑或丘脑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因此,首次发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伴间脑或丘脑损害。而弥漫性脑白质损害者,很难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更易累及皮质、灰白质交界区,病灶散在、多发,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表达阴性;而视神经脊髓炎主要累及水通道蛋白周围脑室-导水管-中央管旁组织,而且大多

抗AQP4抗体表达阳性。近年来,有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首发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文献

报道,提示密切随访的重要性。(4)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相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特点包括间断性或持续性头痛,伴局灶性或多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呈慢性复发性病程,可累及灰质和白质,由于是小血管炎症性病变,故脑血管造影可无异常,脑组织活检有助于诊断。七、药物

治疗目前尚无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药物治疗的大样本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一线治疗药物(IV级证据)。但药物种类、剂量和减量方法至今尚未统一,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静脉滴注甲泼尼龙优于地塞米松,应用方法为:20-30mg/kg(。Dale等发现,复发患者糖皮质激素平均应用时间为3.20周,而未复发者约为6.30周。对于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存在禁忌证或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为二线治疗药物,2g/kg(总剂量)分2-5天静脉滴注。血浆置换疗法主要对体液免疫产生调节作用,可清除病理性抗体、补体和细胞因子,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的急性暴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疾病,隔日行血浆置换疗法,共5-7次,不良反应包括贫血、低血压、免疫抑制和感染等。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仅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的成年急性播

散性脑脊髓炎患者,500-1000mg/m2,一次性静脉滴注或分别于治疗第1、2、4、6和8天时分次静脉滴注;严重不良反应为继发恶性肿瘤、不孕不育、出血性膀胱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免疫抑制、感染、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肺间质纤维化等。

八、预后与转归儿童患者预后良好,而对成人预后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有关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表明,有57%-94%的患儿可完全康复,极少有死亡病例,死亡原因

以病灶伴出血或颅内高压为主;康复时间0.25-6个月,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可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视力损害、认知功能减退、癫痫发作等。2011年,Ketelslegers 等对比儿童和成人预后发现,成人病死率(12%)远高于儿童(1%),且很少能完全康复。宋兆慧等报告1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后较好,无一例死亡。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9月第13卷第9期

作者:刘峥董会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学俱乐部微信号:NeurologyCl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

神经综述:自身免疫性脑炎:近期进展和新兴挑战

神经综述:自身免疫性脑炎:近期进展和新兴挑战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免疫失调和自身免疫相关的认识大大提升。临床综合征的识别,可靠的诊断方法,早期针对性的免疫疗法可使这些发病率较高的急性和亚急性神经系统疾病获得较理想的结局,但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有明显的死亡率。本综述主要聚焦于近来迅速扩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领域。我们将阐述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和神经元表面抗体综合征(NSAS)(抗原位于神经元表面且为主要受体或突触蛋白)的区别。本文重点为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物相关抗体介导的脑炎、抗NMDA受体脑炎、抗多巴胺2受体抗体相关的基底节脑炎,并按时间顺序突出NSAS的重要发展。同时将回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血清抗体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复杂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何时起始以及这些抗体可能的致病机制。文章还要讨论临床医生面临的治疗上的挑战,如治疗的时机,二线治疗的作用,关键概念将以临床案例的形式突出强调。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包括新型抗原和其致病性的识别,以及针对确诊为NSAS患者的最有效治疗策略的评价。 1介绍

内抗原的抗体多为核蛋白或胞浆蛋白,如Hu,Ma,和Ri等,与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和睾丸肿瘤等相关。这些与有限的恶性肿瘤亚型相关的抗体可通过标准化的检测证实,并可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过程通常呈单相并持续进展,预后不良,治疗上采取直接切除潜在的恶性肿瘤。抗肿瘤神经抗原抗体并非直接致病,而是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它们的检测可促使对与其相关潜在肿瘤的调查研究。之前包括被动转移或主动接种抗原的动物模型在内的研究未能重现这些临床症状,而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神经元细胞死亡是由于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更倾向于这组抗体并不具有直接致病性的论点。 另一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群体,已证实其抗神经元细胞表面抗原表位的自身抗体并不在细胞内,而是在细胞外。这组抗体群被称为“神经元表面抗体”(NSAbs),与之相关的神经系统表现称为“神经元表面抗体综合征”(NSAS)。Lancaster等归纳NSAbs有五个特点:细胞外抗原表位,抗体结合在靶抗原转染的细胞中可见,抗体能改变神经抗原的功能或结构,抗体的下游效应常可逆,抗原瓦解后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或药理学模型一致。抗原通常是受体或突触蛋白复合物,与突触传递和可塑性机制紧密相关。已证实的靶点包括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体(VGKC),如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和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CASPR2)的组成部分,N-甲基-D-天

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 髓鞘疾病的一种,儿童多见,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依据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IPMSSG)的定义,急性播散性 脑脊髓炎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伴脑病表现(行为异常或意识障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且为首次发生的脱髓鞘疾病。典型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单相病程,预后良好,复发型和多相型需注意与多发性硬化(MS)相鉴别。本文拟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流行病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为 (0.20-0.80)/10万,以10岁以下儿童好发,发病率约为80%,成人罕见。有70%-93%的患者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据Torisu等报告,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0.64/10万,平均发病年 龄为5.70岁,男:女比例为2.30:1。Tselis报告,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为1:1000-1:20000,以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最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儿童多见,原因不明,推测可能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应答与成人不同有关。医源性因素亦是致病原囚之一,如肾移植、应用脑组织提取物、试验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

样蛋白42(Aβ42)疫苗等,在Aβ42疫苗临床试验过程中有6%的患者出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而安慰剂组未发生此类事件。二、病理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发生播散性脱髓鞘改变,以脑室周围白质、颞叶、视神经最为显著,脱髓鞘改变多以小静脉为中心,可见小静脉炎性细胞浸润,其外层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即血管“袖套”,静脉周围白质髓鞘脱失,并 呈散在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首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从小血管周围呈放射状延伸,而多发性硬化病灶多为不连续性;其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巨噬细胞围绕在小血管周围,而多发性硬化则围绕在斑块周围;再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边界模糊,而多发性硬化病灶边界清晰;进展至疾病后期,多发性硬化可出现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伴纤维胶质增生,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则无此种表现。 三、免疫学机制目前的证据表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自身T细胞激活导致针对髓鞘或其他自身抗原的短暂性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1)分子模拟假说。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支持这一理论。分子模拟假说认为,病原和宿主结构的部分相似诱导T细胞激活,但不足以使其耐受。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健康动物注射髓鞘蛋白可以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2)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种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通常发生在感染、出疹或疫苗接种后,故又被称为感染后、出疹后、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主要病理特点为多灶性或弥漫性脱髓鞘。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无季节性,散发病例多见,通常为单项病程。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cute haemorrhagic leucoencephalitis,AHLE)被认为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一、专科护理 (一)护理要点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的变化,患者有无痫性发作、脑膜刺激征、脑疝等的发生。急性期特别关注患者有无呼吸肌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功能,加强安全护理,避免患者受伤。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acute confusion) 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 2.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与感染、免疫反应等有关。 3.低效性呼吸型态(ineffective breathing pattern) 与呼吸肌麻痹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risk for impaired skin integrity) 与脊髓受累所致瘫痪有关。 5.躯体活动障碍(impaired physical mobility) 与脊髓受累所致瘫痪有关。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 急性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做好各项清洁卫生工作,如皮肤的护理、头发的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水分的摄入。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时,给予肠外营养或留置胃管,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出现病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在临床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是与患者自 身的免疫机能相关的一种疾病,同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主要特点为髓鞘 破坏、脱髓鞘病变,髓鞘病变分为障碍型和破坏型,障碍型髓鞘是由于遗传代谢 功能障碍造成的,破坏型则是一种继发性的全身性疾病。炎性脱髓鞘疾病,会影 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加上临床上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会造 成误诊,影响患者的治疗。本文则针对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 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413-02 引言: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种表现,且其 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 目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主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孤立 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脊髓炎等[2]。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临床上对疾病 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造成误诊、漏诊等,影响患者的治疗[3]。近几年,随着医 学技术、影像学技术等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 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4]。为此本文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特 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了解,具体如下: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在中枢 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其有多种临床症状,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 炎就是其常见的类型[5]。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病情会反复的 发作、缓解。多发性硬化病变会对周围侧脑室周围的白质、视神经、脊髓等进行 侵犯[6]。从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嗜睡、 昏迷等,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减退、视神经受损、脊髓受损等[7]。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视神经损伤、脊髓损伤为主的脱髓鞘疾病,患者视力和 脊髓损伤可以相继发病,也可以同时发病[8]。相对于多发性硬化而言,视神经脊 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等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不同,其临床症状相 对严重,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差等[9]。随着人们的不但深入研究,视神经脊髓 炎患者的脊髓,相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脊髓而言,其存在急性轴突损伤、脱髓 鞘改变等,且后期表现为坏死、空洞,只有极少数的髓鞘再生[10]。 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中,其重点依据的是患者的临床表现, 而没有重视患者MRI 的诊断作用,为此无法准确有效的进行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 脊髓炎的鉴别[1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发 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认识的提升,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脱髓鞘疾病的诊 断中,采用MRI 诊断,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多发性硬化 和视神经脊髓炎进行诊断,保证患者的MRI 诊断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一致[12~13]。 2、急性播散型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encephalomyelitis, ADEM)急性 播散型脑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一种急性的炎性反应疾病,其大多发病于 病情感染后,但是在病理检查中,却没有病毒检出[14]。急性播散型脑脊髓炎的 病程为单时相,也有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反复发作,甚至会朝着视神经脊髓炎的方 向发展[15]。 急性播散型脑脊髓炎患者,其特征性的累及部位为丘脑,丘脑病变与白质受

神经综述: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神经综述: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AE)主要包括一大类因个体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炎性脑病。由于不同类型AE的病因、发病部位与是否伴随肿瘤等多方面差异,在临床中表现也不尽相同,需临床医生仔细鉴别。AE常包括经典的副肿瘤性疾病(PNDs)、抗细胞表面抗原或突触蛋白相关抗体以及其他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病相关的脑炎。早期诊断治疗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AE的诊断 2016年国际专家联合提出了关于AE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指南,该指南不仅包括自身免疫性边缘系统脑炎的诊断标准、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诊断标准,还纳入了可能的A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Bickerstaff脑干脑炎和桥本脑病的诊断标准以及自身抗体阴性但拟诊为AE的诊断标准。且2017年我国也提出了相应的AE诊治专家共识,下面就AE的国内外诊治相关内容作一分析。 1.1 AE的国际临床诊断指南 国际临床诊断指南将AE分为3个层次,即可能(possible)、拟诊(probably)和确诊(definite),前两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排除诊断,而确诊通常需要抗体监测结果。不同级别的诊断均需要相应的支持和排除证据。 1.1.1 可能AE诊断标准 可能AE诊断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1)亚急性起病且病情进展迅速(3个月之内),主要表现为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或者意识状态变化。(2)至少满足1项:①新发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局灶病变的证据;②痫性发作不能用已知病因解释;③脑脊液(GSF)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计数>5/mm3);④颅脑磁共振成像大部分表现为颞叶单侧或双侧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

一例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案例分析

一例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案例分析(一)患者基本情况及诊治过程 患者XXX,女,54岁。 主因发热、头痛1周,精神异常1天收入神内ICU; 患者于1周前(2012-10-4)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40℃,头痛呈持续性全头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2-3次,为非喷射性少量胃内容物,去当地诊所输液给予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治疗后2天,症状持续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2012-10-6)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穿术测压力190mmH2o,化验脑脊液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5*106/L,多核细胞分类5%,单个核细胞分类95%,生化示蛋白1.29g/l,糖2.9mmol/l,氯化物96.3mmol/l,给予阿昔洛韦(0.25gq8h)抗病毒,甘露醇(125mlq12h)脱水降颅压,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qd)抗感染及补液支持治疗等后患者感头痛有所减轻,于1天后继之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反应迟钝,偶尔胡言乱语,思维混乱,时间定向力差,近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减退(86-7=?),无意识丧失,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出院后查体: 神清语欠利,时间定向力差,近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减退(86-7=?),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

敏,双眼球各向活动充分,双侧面纹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左侧巴氏征(+-),颈强直,克氏征(-),心率90次/分,律齐,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下肢无浮肿; 出院各种实验室检查: 头颅MRI:胼胝体压部,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多发异常信号影;EEG:明显异常; 头CT:胼胝体压部密度减低; 出院开端诊断:病毒性脑膜脑炎, 予以完善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全项,乙肝全项,抗体三项,风湿三项,免疫五项,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等;呼吸机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给予阿昔洛韦病毒治疗,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 qd ivgtt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0.2g qd ivgtt控制细菌性肺炎,氨溴索注射液30mg q8h iv祛痰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TPF)100ml 60ml/h qd营养支持治疗;给予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临床进程: 1Ca:1.29mmol/l,总蛋白:58.09g/l,白蛋白:34.95g/l,球蛋白:23.14g/l;医生查房意见:发病之初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结合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考虑病毒性脑膜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1概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性疾病。Devic和Gault首先报道了一系列患者,表现为双侧或相继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或Devic病需要视神经炎、脊髓炎和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为诊断标准。NMOSD一词最早于2007年引入,除了经典的NMO以外,还包括复发性或双侧视神经炎和纵向广泛性横贯性脊髓炎(LETM)。在2015年,NMOSD被提议作为一个统一的术语来覆盖该疾病的整个临床谱系,包括局限型NMO,如复发性视神经炎或首次发作的LETM,其复发风险很高,以及不同的脑部表现,例如极后区综合征,脑干综合征和间脑综合征。近年来,在这一独特的疾病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从更好地了解本病的致病机制和使用新的诊断工具用于亚临床疾病的检测,到开发针对炎症级联反应中不同分子的新型治疗药物。一些研究表明,根据使用的检测方法,20-30%的NMOSD中可能不存在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借助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ell-based assay,CBA),已在AQP4血清阴性的NMOSD病例中检测出MOG 抗体。尽管与AQP4阳性NMOSD有重叠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但MOG抗体相关疾病现已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疾病实体。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体积,对本病不同亚型的视神经炎的诊断评估和随访有重要影响。最近的各种随机试验已经证明了针对补体蛋白C5、IL-6受体、CD19等的不同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性;尽管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本综述的目的是根据最新的文献,讨论最新的进展及其对改善疾病结局的影响,并指出未来研究的范围。 2发病机制/病理学 2.1 AQP4抗体阳性NMOSD AQP4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在CNS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end-feet)表达,在室管膜细胞中表达较少。AQP4蛋白在CNS中发挥不

IPMSSG关于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最新诊断标准

IPMSSG关于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最新诊断 标准 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小组( IPMSSG)于2012版提出了关于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DEM)的新的诊断标准,简要介绍如下。 2007年,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小组(IPMSSG)提出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获得性脱髓鞘疾病的暂行诊断标准,即2007版诊断标准,这些疾病包括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儿童临床孤立综合征(CIS)、儿童视神经脊髓炎(NMO)和儿童多发性硬化(MS)。2012年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共识,本文就儿童ADEM的最新诊断标准做一介绍。 ADEM是具有遗传异质性的综合征,而不是特定的疾病。ADEM 典型的病程是单相的,而且单相性确认是回顾性的,需要长时间观察。ADEM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的严重程度可以波动,在最初3个月内可演变。 2012版儿童ADEM诊断标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次发生的多灶性临床中枢神经系统事件,推定是炎症性脱髓鞘性原因; (2)不能由发热解释的脑病症状; (3)发病3个月或以上没有新的临床或MRI表现出现; (4)急性期(3个月内)头颅MRI异常; (5)典型头颅MRI表现: ①弥漫性、边界模糊、范围1-2 cm的病灶,主要累及脑白质; ②脑白质区T1低信号病变少见; ③可存在深灰质区病变(丘脑和基底神经节)。 其中的“脑病”的概念是通过专家共识方式定义的,提出有意识改变(比如昏迷、嗜睡)或者行为改变,但不能由发热、系统性疾病或癫痫发作来解释。 ADEM的患儿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遭遇第二次ADEM打击(伴有脑

病),典型表现发生在初次发病的第2至第8年,被称为多相型儿童ADEM (MDEM)。 由于MDEM较低的发病率,MDEM诊断标准于2012年被IPMSSG重新修订,突出了以下特点:间隔至少3个月以上的两次ADEM发作,没有进一步的事件发生;第二次ADEM事件可以是新发的,也可以第一次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或MRI表现再现。ADEM后再一次非脑病样表现的复发事件经常不被诊断为MDEM,而是预示一次慢性紊乱,常常被诊断为MS或NMO。 “第二次事件”是指至少3个月后出现新的症状,与是否使用类固醇激素无关。 2012年最新诊断标准指出ADEM可能为儿童MS或NMO的首发表现。 MDEM与MS有时难以鉴别,IPMSSG提出,在初次ADEM后出现第二次临床事件的情况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作出MS 的诊断: (1)无脑病发生; (2)发生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后3个月或以上; (3)与新的MRI表现联系起来,在空间表现上与重新修订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一致。一般认为大范围、双侧对称性累及皮层下白质、脑干、深部灰质者倾向于MDEM,而室周的小病灶、缺乏双侧弥漫性病变以及存在黑洞征、存在2个或以上的室周病变多见于MS。 儿童ADEM后出现第二次临床事件如果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有助于NMO的诊断。 儿童ADEM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改变。由于儿童ADEM与感染及免疫有关,血液中白细胞数可偏高。部分病例可以找到相关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证据,在血清中检测到相关免疫球蛋白滴度异常升高。其脑脊液可正常,也可出现白细胞数升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可有蛋白轻度升高。大多数患者脑脊液中均无OCB,血清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阴性,血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存在,但通常存在时间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诊疗指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 ADE 亦称为感染后、出疹后、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postinfectious ,postexanthema 一tous,postvaccinal encephalo —myelitis) ,系指继发于急性感 染、麻疹、水痘、天花、风疹等出疹性病毒疾病或预防接种后出现的急性疾病。ADE呈单相病程,区别于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明。属免疫介导脱髓鞘性疾病。 【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几天内达到顶峰,可有前驱症状如肌痛等。ADE为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弥散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若某一部位或几个部位受损则更严重,可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脑炎综合征,脑膜炎综合征,脑干、小脑和脊髓损害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也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病。 按病变部位、发病快慢和病情轻重,临床上可分为几型: 1. 脑膜炎型脑膜炎综合征是所有临床类型的早期表现,故最多见。一些病例终止于脑膜炎阶段不再进展。 2. 脑炎型脑膜炎并发或发展为脑实质受累表现为脑炎综合征,症状有反复发热、头痛、嗜睡和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 一般于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严重病例可进展为木僵、谵妄和昏迷。局限性运动和感觉缺陷很常见。且多不对称,如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

和其他局限体征。颅神经麻痹特别是视神经炎或小脑病损的症状和体征,在某些病例可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则更常见,可表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3.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cute hemorrhagic leukoencephalitis)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系暴发性和致 死性脑炎综合征,是ADE所有类型中最凶险的类型。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发热和头痛,随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癫痫发作,病情迅速进展,于数小时或数天内从嗜睡进展至昏迷。严重的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很常见,提示脑半侧受累更重。全身症状明显,高热和周围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80%的病 例死亡。 4. 脊髓炎型ADE的脊髓累及比脑干和小脑更常见,脊髓病 损可为播散性,但更常见的是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亦 可表现为上升性脊髓炎、弥散性或斑状脊髓炎或局限性脊髓 炎。ADE的ATM可急性发病,历时几小时;也可亚急性发病,历时1〜2周。 5. 其他类型ADE亦可表现为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者,特别是儿童的疹热病。水痘后ADE中1/2的病例表现为急性小脑 性共济失调,而麻疹和疫苗的ADE则多表现为脑和脊髓受累 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要点】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2例临床特征分析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2例临床特征分析 刘开宇;郑钦亮;刘洪栋;娄磊;刘征;杨再兰;邓芸;陶静 【期刊名称】《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8(027)006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例ADEM患儿的临床资料,总 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结果:12例患儿中3例有前驱感染病史,1例有疫苗接种史,8例无明显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等.8例脑脊液常规、生化异常.12例头颅MRI均见多 灶性病变,以白质受累为主.12例均予大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疗效好.结论:ADEM临床表现多样,MRI有助于发现病变范围,为早期明确诊断提供 重要依据.早期及时予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预后良好. 【总页数】6页(P357-361,366) 【作者】刘开宇;郑钦亮;刘洪栋;娄磊;刘征;杨再兰;邓芸;陶静 【作者单位】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济宁医学 院附属医院儿内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 省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 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 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8;R741.044 【相关文献】 1.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 [J], 赵伶燕;刘双云;刘娇 2.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2例临床特征分析 [J], 刘开宇;郑钦亮;刘洪栋;娄磊;刘征;杨再兰;邓芸;陶静; 3.儿童创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2例临床特征分析 [J], 亢崇仰; 陆兆丰; 陈悦华 4.12例儿童急性毒蕈中毒的临床特征分析 [J], 高立兰;屈柯暄;刘建香;吕孟兴 5.12例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J], 李园园;刘炜;周建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疾病诊疗指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疾病诊疗指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脱髓鞘为特征,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通常发生于急性感染后,故又称为感染后脑脊髓炎。 一、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一般有10-14天潜伏期,急性起病,经过数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症状和体征可相继在2周内完全出现。临床表现多样,以脑症状为主,常有头痛、头晕、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等;可有颅神经受累和小脑受损;脊髓受累部位不同,可有截瘫或四肢瘫、感觉障碍及尿潴留。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三型,脑脊髓型即脑和脊髓均受累;脑型即脑症状突出;脊髓型即脊髓受累突出。 二、辅助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半数以上患儿急性期脑脊液可有异常,淋巴细胞轻至中度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均正常。部分患儿脑脊液IgG指数升高,寡克隆抗体阳性。 (二)脑电图:多有弥漫性慢波活动变化。 (三)脑CT检查多显示正常。 (四)脑MRI显示脑白质多发性散在非对称性长T2信号,也可侵犯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病史、上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二)鉴别诊断。本病需要与急性病毒脑炎相鉴别。 四、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1.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0mg/kg·d,持续3天,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口服泼尼松1.5-2mg/kg·d,持续15天后递减为1 mg/kg·d,持续4-6周后渐减剂量至0.5mg/kg·d;泼尼松总疗程3-6个月。 2.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400mg/kg·d,持续5天,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用法同上)。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疗效观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種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速效率+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0%(采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P<0.01)。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治疗效果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acute disseminan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系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多发于感染、疫苗接种后,亦有部分无明显原因的特发性ADEM。现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4~2013年收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42例,其中22例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0例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经比照后显示,IVIG 对于治疗ADEM具有良好的辅助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ADEM患者都具有以下特点[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前1 w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脑部核磁共振见脑白质长T1、长T2异常信号或CT检查见白质低密度灶。同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缔组织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并排除驱虫药所致的急性脱髓鞘脑病。其中对照组(即甲泼尼龙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7~59岁,平均43岁。治疗组(即联合使用甲泼尼龙及IVIG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3~62岁,平均40岁。两组分组采取随机方式,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44)1000 m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5~7 d,改为泼尼松(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776)60 mg qd,视病情7~12 d后后逐渐减量,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甲泼尼龙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 )400 mg/Kg/d静脉滴3~5 d。 1.3疗效判定方法调研中将其分为速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①速效:5 d内临床症状迅速恢复至接近正常者。②显效:6~15 d内主要临床症状有肯定进步或部分症状消失。③有效:1个月内恢复者。④无效:1个月内主要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 16.0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 例报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 例报道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亦称免疫相关性脑脊髓炎、感染后脑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是中枢神经较少见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有关。大多于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 -2 周急性起病。现报道一例复合因素(疫苗接种、腮腺炎感染)所致的迟发性急性播散性脑 脊髓炎。 1 病史资料 患儿,男,10 岁。因突发性失语15 天,头痛呕吐3 天入院。入院前3 个月注射甲流疫苗后出现高热,体温最高39℃,在家治疗1 周(具体用药不详)。10 天后突然发热,双侧腮腺肿大,当地医院诊断腮腺炎,在家隔离治疗,青黛+ 利巴韦林(具体用量不详)。七天后体温 恢复正常,双侧腮腺不肿。入院前15 天突发性失语,后只能说简单的词语,在当地医院五官科检查声带无异常,未作特殊处理。病情未见缓解,逐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儿童医学中心查“脑内多发性异常信号,寄生虫感染首先考虑,请结合临床以排除肿瘤”近3 天来患儿 出现头痛,以前额为主,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样呕吐,一天3 次,无发热、抽搐表现,无呼吸困难。入院后完善各种检查,给予甘露醇、速尿降低颅高压。请院内神经内外科、血液科及院外专家会诊考虑颅内病变(肿瘤待排,脑髓鞘病变?)予以骨穿及影像学检查肿瘤依据不足,根据会诊意见加用DX,次日减量为5mg、q12h 静推,应用激 素后患儿呕吐明显减轻,语言功能略恢复,但吐词仍欠清,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略恢复。 入院查体:患儿,男,神清,反应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左侧对光反射不灵敏,右侧上肢肌力3 级,肌张力下降,右侧下肢肌力4 级,肌张力下降。左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症(一)。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病理反射:巴氏(-)。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潘氏蛋白试验阴性,脑脊液压力大于250mmH2O、Glu14.1mmol/l CL121mmol/l. T 细胞亚群:CD3:47.93%CD4:31.18% CD8:12.62% CD4/CD8:2.47 总 IgE 820IU/ml。血尿常规检查正常。 患儿颅脑MR 增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首先考虑。CT:双侧颞顶叶多个低密度灶,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首先考虑。 2 治疗经过 患儿因颅内高压给予甘露醇、速尿治疗,后加用激素(D X)症状好转。根据症状结合颅脑MR I 结果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给予甲强龙20mg/kg/ 天冲击治疗三天,丙球15g/ 天治疗四天,同时加强营养脑神及对症处理。患儿病情平稳。转内科治疗。 3 讨论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亦称免疫相关性脑脊髓炎、感染后脑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是中枢神经较少见的自体免疫性疾病。该疾病多发生于病毒如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少数可无明确诱因,称特发或自发性。临床根据受累部位分为: 脑炎型、脊髓炎型、脑脊髓炎型。患儿病前3 个月曾注射甲流疫苗,2 周后患腮腺炎。急性播散性脑 脊髓炎常于感染后疫苗接种后1-2 周急性起病,本病例发生于疫苗接种后3 个月,腮腺炎病 毒感染后2.5 个月。故考虑为复合因素导致疾病迟发。 参考文献 [1] 吕达平, 任明山, 杨任民;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炎性脱髓鞘脑病( 附24 例疗效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 年02 期

多发性硬化(M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影像PPT

多发性硬化(M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影像 PPT 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多发性硬化(MS) (一)基本病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病变分布广泛,可累及大脑、脑干、脊髓、视神经等处,其中以白质、特别是侧脑室角或侧脑室旁白质的病变最为突出,但灰质也可受累。 病灶呈圆形或不规整形,大小不一。 脱髓鞘是多发性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 病变早期多发生在静脉周围,伴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进行性脱髓鞘病灶边缘常有多量单核细胞浸润,病变的髓鞘变性崩解呈颗粒状,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轴索大多保存,部分也可变性、肿胀、扭曲断裂,甚至消失。少突胶质细胞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十分明显。晚期病灶胶质化,成为硬化斑。 (二)临床主要信息 病变分布广泛且轻重不等,故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病例以双侧或单侧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也可有脑干和小脑功能受损的表现,如共济失调、眼肌麻痹、膀胱功能障碍等。 往往病情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且持续数年。总之患者可首先出现某一局灶性症状,随之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一组与前期症状毫无关联

的症状和体征,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多个病灶,且病灶发生的部位和变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三)影像诊断病理基础 影像的基本表现是显示多发的硬化斑块。因病变早期多从脑白质深部静脉周围开始。而大脑深静脉的分支,如丘纹静脉、脑室脉络丛静脉及透明隔静脉均汇入第三脑室顶部的大脑内静脉,因此多发性硬化斑块最大径多与侧脑室前后径呈垂直方向分布。 缓解期硬化性斑块周边胶质细胞增生,使病灶边界十分清晰。 急性进展期病灶周边出现炎性反应,不仅使病灶边缘模糊不清,而且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可见边缘强化,而增强延迟扫描病灶强化更加明显,进一步提示病灶的发生与静脉周围炎关系十分密切。 本病的特点是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因此同一病人可显示强化病灶和无强化病灶并存的特点。 病灶多位于两侧侧脑室旁,尤其在两侧侧脑室前角和后角周围可见多发散在的斑片状低信号区。矢状位MRI上显示病变长轴与侧脑室壁呈垂直状态相交,这与脑室周围白质内小血管的走行方向有关。 多发性硬化病灶也可发生于大脑白质的边缘区、胼胝体、内囊、中脑大脑脚、脑干、小脑和脊髓。由于多发性硬化是少突神经胶质-血管髓磷脂复合性疾病,因此病灶也可发生于皮质和基底节中。 MRI是目前检测多发性硬化病灶最为敏感的影像检查方法。 陈旧性硬化斑块T1WI上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由于病灶发生的早、晚不同及病变所处病程(进展或稳定期)的区别,T2WI 显示的病灶边缘或清晰可辨,或模糊不清。增强扫描时急性脱髓鞘病变可见片状不规则或不完全强化,而陈旧性病灶则无强化效应。 这种不同时期病灶同时存在、病变“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是多发性硬化的特点之一。 2010版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可点击后放大查看)

2022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2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中枢神经系统(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及其他脱髓鞘疾病。CNS 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 ,TDLs)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炎性脱髓鞘病变,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像学以占位效应、水肿及开环强化为特征,加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常与CNS 肿瘤相混淆,故此得名。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针对TDLs 的病例报道也逐年增多,主要聚焦于对该病影像学及发病机制的探索。现就TDLs 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流行病学特征 TDLs 可发生在MS 、NMOSD等复发性炎性脱髓鞘病患者中,也可作为临床孤立综合征首次发生,还可与ADEM 等其他炎性脱髓鞘病重叠。TDLs 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数据。Algahtani 等认为TDLs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S ,其发生率约为MS 的(1~3)/1000 ,男女比例约为1:3,以20~30岁多见。国内研究显示其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5岁。TDLs 多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少数患者发病前有疫苗接种史或感冒史。 2 发病机制

2.1 TDLs 与体液免疫有关 TDLs 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切,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S ,称之为肿瘤样MS(图1)。研究发现,部分MS 可以TDLs 形式复发,而TDLs 也可向MS 转化,故TDLs 发病机制曾被认为与MS 相似,以细胞免疫为主,但随着MS 患者脑脊液(CSF)中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 ,OB)的发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提示体液免疫也参与其中。2004年Serafini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进展性MS 患者的脑膜中观察到富含B 细胞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异位淋巴滤泡可分泌促炎介质,募集炎性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促进MS 病程进展,这也为MS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依据。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应用抗CD20 抗体去除B 细胞疗法可控制MS 疾病活动,抑制疾病复发。TDLs 病理以血管周围套袖样淋巴细胞(CD3+ T、CD4+ T、CD8+ T)浸润为特点,提示细胞免疫参与其发病;此外,与MS 相似,部分TDLs 患者CSF 可见OB,对血浆置换反应良好,亦提示TDLs 发病与B 细胞介导机制密切相关。综上,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可能共同参与TDLs 发病。 近年来发现,部分TDLs 与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 抗体(MOG-IgG )相关疾病(MOGAD)重叠(图2),该病临床常表现为视神经炎、脑干脑炎、脑膜脑炎、脊髓炎,也可表现为TDLs 。Ataka 等报道1例35岁男性患者,以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疑似脑肿瘤,血清抗MOG-IgG 阳性,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病灶中MOG 蛋白丢失及包含

娄昕: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娄昕: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马笑笑, 娄昕. 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 2016, 7(12): 945-950. 娄昕,教授,主任医师,硕导,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放射学分会总干事;全军放射学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UCLA、斯坦福大学、MSKCC 访问教授;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认证培训讲师;担任Investigative Radiology、磁共振成像杂志等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基金十余项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和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

鞘疾病。自19世纪首次报道以来,NMO一直被认为是MS的亚型。随着特异性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NMO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MS的疾病[1-4]。2015年NMO的诊断标准中将NMO扩大为NMO谱系疾病(NMO spectrum disorder,NMOSD)[5]。NMO/NMOSD和MS好发于中青年,病灶主要累及脑、脊髓、视神经等。两者在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6-9]。研究发现NMO可能起自血管周围间隙,AQP4抗体攻击少突胶质细胞的AQP4是NMO发病的关键,补体激活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9]。而MS则不同,炎症反应贯穿了MS发病的不同阶段及斑块的不同类型[7]。Bogdan等认为局部血管周围脑膜炎及弥漫性脑膜炎在早期M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从脑膜及蛛网膜下腔延伸到皮层、皮层下,继而到深部白质,引起继发性髓鞘脱失及神经退行性变[7]。发病机制的差异导致两者治疗方式的不同,MS稳定期以免疫调节剂为主而NMO/NMOSD以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不及时及治疗方式的不当可能会促进疾病的恶化甚至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失明、截瘫。因此在治疗前准确地鉴别两者对于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6]。常规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其在MS和NMO/NMOS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MS和NMO/NMOSD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常规MRI对于MS和NMO/NMOSD的研究 常规的MRI主要包括T2 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T2 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T2 FLAIR)。T2WI基于常规的FSE序列,T2 FLAIR则采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将游离水抑制。T2WI及T2 FLAIR能比较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信号特点及形态。MS和NMO/NMOSD脱髓鞘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有液化坏死时呈长T1、长T2信号,没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注射对比剂后病变强化提示病变处于急性期,不强化提示病变处于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