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管理案例)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 股权激励摘要:一、引言二、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概述1.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2.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三、股权激励案例解析1.案例背景及涉及事项2.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a.授予阶段b.行权阶段c.禁售期和解锁期3.案例中的会计处理争议及解决方案四、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1.规范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2.提高信息披露质量3.强化内部控制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对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进行解析,以期为上市公司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概述1.企业会计准则的背景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我国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
其中,关于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分别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予以明确。
2.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公信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股权激励案例解析1.案例背景及涉及事项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激发员工积极性,实施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涉及向100名员工授予1000万股公司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0元。
同时,设定禁售期为1年,解锁期为2年。
2.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1)授予阶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授予阶段的股权激励成本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本题中,公司共计支付1亿元作为股权激励费用。
(2)行权阶段:在行权阶段,公司需根据员工实际行权的股票数量和行权价格,计算并支付相应的激励费用。
本题中,假设员工行权时公司股票价格为20元,公司需支付激励费用2亿元。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分析(第一章第一讲)(1)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分析第一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第一讲第一节存货难点一:存货初始计量一、存货初始计量的原则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构成,如图所示:【典型例题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
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元。
A.29 700B.29 997C.30 300D.35 400【解析】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30 000+300=30 300(元)。
【典型例题2】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1 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32.4B.33.33C.35.28D.36【答案】D【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30=6 480(元)。
【典型例题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答案】正确【解析】考核的是商品流通企业购货过程中存货采购成本的核算问题。
【典型例题4】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答案】ABDE【解析】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二、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 在出包方式下,企业通过招标方式将工程 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 即施工企业)组织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要 与建造承包商签订建造合同,企业为甲方 ,负责筹集资金和组织管理工程建设,通 常称为建设单位;建造承包商为乙方,负 责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
甲 已双方协议投资,甲用设备投资协议100万, 公允150万,已的入帐价值为150万,差额资本 公积
•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 业合并和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应当分别按照相关准则确定。
• 例 甲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 售。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一套化工产 品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 ,预计使用寿命为15年。根据有关法律, 甲公司在该生产线使用寿命届满时应对环 境进行复原,预计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00 元。甲公司采用的折现率为10%。
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使为用期固限较定长资且可产反复 修理使用的高价互换配件
。
,购入时作为固定资产核 算
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
• 固定资产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清理 • 未确认融资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 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 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什么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外购固定资产是否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比如,购 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购入后即可发挥 作用的,认定购入后即可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如果需要安装,只有安装调试后达 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的标准,该固定资 产才能发挥作用的,这时才能确认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操作疑难问题案例详解

在现实世界适用会计准则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些棘手和令人费解的问题。
其中一个头撞头者处理的是无形资产。
现在,这些不是你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典型资产——我们说的是无形的资产!真正的挑战在于找出什么才是无形资产如何衡量它想象一下:pany会阻碍一项专利,但随后必须扮演侦探来研究其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粘贴在
资产负债表上。
这就像解开谜题会计风格!这就需要深入了解会计
准则,需要我们那些富有智慧的专业人员作出一些认真的判断。
这么
说吧,这不是你平均在办公室的一天!
在业务会计中处理或有负债可能确实头痛。
这些都是潜在的责任可能来自过去的事件,但我们不会肯定,直到未来发生一些不确定的事情。
如何对付他们并不总是容易的。
如果我们的小伙被起诉,我们必须决
定我们是否可能输,以及可能要付出多少代价。
这是一个棘手的工作,它需要很好地了解会计规则和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做出有教养的猜测的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对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复杂的挑战。
这一问题对少数裙体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财务业绩和
状况。
确定何时确认收入和确认适当数额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长期建筑合同中,只采用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然而,要准确评估消耗百分
比和估计合同总收入,就必须作出可靠的估计和审慎的判断。
这种审
议要求全面了解与确认收入有关的会计标准,以及根据现有资料作出
准确估计的能力。
企业会计准则重难点及案例解析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会计准则重难点及案例解析
收入与建造合同
四、各种特殊收入确认
5、预售充值卡收入
例如:移动运营商出售话费充值卡、美容院出售消费充值卡、健 身中心预售消费卡等。
原则:①在预售发卡时,销售方既未完成服务也未发生提供服务 ,且购买方在全额消费之前,在诉讼时效内具有要求退款的权 利,因此根据收入确认原则,不能确认收入。即使销售方在售 卡时规定的“不得退款”、“有效期一年”条款,因与有关法 律相冲突,仍不具有免责权利。
经济业务实质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重难点及案例解析
收入与建造合同
二、收入政策的选择
案例:A企业系从事大型桥梁钢结构设备制造及安装业务,单项设备 金额较大,生产周期在3-6个月之间,最长不超过9个月。企业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收入,其中对于金额 在1000万元以下的合同按照一般产品销售确认收入,理由是:按 客户定单生产、金额较大、跨一个会计期间。
问题: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准则规定?按照建造合同与一般商品销售 确认收入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会计准则重难点及案例解析
收入与建造合同
二、收入政策的选择
案例:企业经过考虑,重新选择了收入确认方法,并调整了报告期 的财务报表。修改后的收入确认方法如下:
n 对跨会计年度且合同金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机械产品制造销售业 务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分期确 认收,其中完工百分比在达到30%前不确认收入。对未跨会计年度 或合同金额低于2000万元的产品销售业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中《 收入》准则,在销售交付后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n 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剧院经营类企业业务带有社会公益性质,在执行企业会计准 则的前提下,补贴收入是否在信息披露方面视同主营业务?如 何认定公司主营业务的突出及经营的持续性,在计算财务指标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第一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第一节存货难点:1.存货初始计量2.存货期末计量难点一:存货初始计量一、存货初始计量的原则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二、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三、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难点二:存货期末计量一、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二、可变现净值的含义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一)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1.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2.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3.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0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0
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会计人员学好企业会计准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条件。
为了帮助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好、用好会计准则,我们集众多专家学者与会计实务界人士的学识、经验与智慧编写了本书。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2020年版》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1项基本准则、41项具体准则进行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解读。
以逻辑结构图的形式阐述了具体准则的逻辑节点与逻辑流程;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将笼统、抽象的文字规定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导,从而全面提升读者的会计实务操作水平。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2020年版》是一本全景式讲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专业图书,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准则、用准则的案头工具书。
既可以帮助会计从业人员解决日常实务工作中的各种疑难与困惑,也可作为会计理论工作者、会计专业学生掌握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具体规定的参考用书。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不断壮大,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日益重视。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重要的投资渠道,需要严格地遵守企业会计准则,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从2020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一话题出发,详细解析案例,以期为广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供参考。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不断壮大,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也日益重要。
由于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和行业属性的不同,同一证券交易所的公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实施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必须根据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以2020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例,其中较为常见的案例有以下几种。
首先,上市公司在期间性费用核算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如财务报表分段的内容不准确、存货核算不正确、无效的报表处理等。
其次,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如对利润分配方面的概念不明确、不履行法定程序、不披露重大投资决策等。
再次,上市公司在债权债务核算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如不披露有关债务的全部内容、不妥善评估和处理风险、不正确计提折旧等。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上市公司应该切实做好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执行工作。
首先,上市公司应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财务报表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具体的核算方法和相关报表处理。
其次,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确保企业会计准则的真实、准确、合理执行,最终实现营运的有效管理。
再次,上市公司应严格依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合理的债权债务核算、利润分配及期间性费用核算机制,以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可靠。
此外,上市公司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还需要加强与监督机构的沟通协调。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营造证券市场良好的投资氛围,但如果不积极与监督机构沟通,就很难做好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执行工作,对营运管理会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2020年上市公司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案例解析表明,上市公司应积极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会计报表,并与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协调,以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真实、准确、合理执行,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会计准则PPT

到的会计科目有(ABC )。 • A.委托加工物资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C.银行存款 • D.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性房地产
•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 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土地使用权、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 出租建筑物。
• 例题: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 (ABD)。
• A.企业可以在成本计量模式或公允价值计量中作出选择 • B.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 C.同一企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D.同一企业不得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如果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 如果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成本,计入“资本公积”(√)
• 第一篇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 存货 •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 • 采购成本:购买价格、相关税费、购货费用 • 例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
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 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 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 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成 本为200万元, 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 元,支付的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 完成并验收入库的成本为(A)万元。 • A.290
•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公允价 值不能可靠计量,换入资产按换出资产账面价 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疑难问题及案例分析1

公司会计准则实行中旳疑难问题及案例分析赵耀8月●一、执行公司会计准则后,公司旳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如何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会计准则重要规范会计要素旳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严格执行;在符合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旳前提下,会计记录措施可以灵活,涉及会计科目旳名称以及重要账务解决。
●公司在不违背公司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旳前提下,可根据本公司旳实际状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旳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立有关会计科目。
●资产负债观规定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及其确认条件旳资产、负债项目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有些不符合资产、负债旳定义,因此,“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公司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未单独设立“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科目。
但是,公司在平常核算过程中发生与预提和待摊性质有关旳支出,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设这两个科目。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符合待摊和预提性质科目旳余额,应作为“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列示。
●此外,原待摊费用也可以通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原预提费用可以通过“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
●例,对符合资产、负债定义旳内容,如预付旳报刊杂志费等可以在“预付款项”进行反映。
原公司短期借款利息旳预提,新准则规定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1、何谓资产负债表观?●(1)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旳会计准则时,应一方面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旳资产或负债旳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旳资产和负债旳变化来确认收益。
●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旳附属产物●(2)资产负债表观觉得,公司旳收益是公司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旳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旳,因此: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派⇨2.何谓综合收益及如何填报?⇨公司综合收益——公司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旳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旳净资产变动,全面反映了公司旳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综合收益=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其中: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旳利得和损失●公司会计准则解释第三号:七、利润表应当作哪些调节?●答:(一)公司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企业会计准则典型案例g

企业会计准则典型案例g企业会计准则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服装为主的企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拥有员工200人。
公司在2019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
该公司在2020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需要按照新的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
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报告中最基本的财务报表之一,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1. 资产类科目(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某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情况如下:| 项目 | 金额(万元) || ---------- | ------------ || 货币资金 | 20000 || 应收账款 | 15000 || 存货 | 18000 || 其他应收款 | 500 || 合计 | 53500 |(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某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情况如下:| 项目 | 金额(万元) || -------------- | ------------ || 固定资产 | 50000 || 减:累计折旧 | -15000 || 固定资产净值 | 35000 || 无形资产 | 8000 || 长期股权投资 | 10000 || 长期债券投资 | 5000 || 投资性房地产 | 2000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1000 || 合计 | 71000 |2. 负债类科目(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某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情况如下:| 项目 | 金额(万元) || ---------- | ------------ || 应付账款 | 8000 || 预收款项 | 200 || 短期借款 | 3000 || 应付职工薪酬 | 2500 || 应交税费 | 1500 || 其他应付款 | 2000 || 合计 | 17500 |(2)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

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构成工业企业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是()。
A.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签订购买原材料合同时交纳的印花税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隐藏答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一般不计入存货成本,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计入管理费用。
A B C D2.2009年10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0年4月2日,甲公司应以每台31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设备5台。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A设备的账面成本为,数量为6台,每台成本28万元。
2009年12月31日,A设备市场价30万元/台。
预计每台设备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万元。
假定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万元。
A. -5B.0C. 3D.11【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中签订了合同的5台设备的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为计量基础,1台无合同的可变现净值以市场价为计量基础。
有合同的设备成本=5×28=140万元有合同的设备可变现净值=31×5-1×5=15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未减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的设备成本=28万元无合同的设备可变现净值=30-1=29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未减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外为零。
A B C D3.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以()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A.合并成本B.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C.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D.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或所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票的股份面值总额【隐藏答案】正确答案:BA B C D4.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B公司30%的普通股权,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甲公司支付买价64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4万元,购入的B公司股权准备长期持有。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分析(第一章第六讲)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分析(第⼀章第六讲)第六讲第⼀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六)难点⼆:⽆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三、使⽤寿命不确定的⽆形资产按照准则规定,对于使⽤寿命不确定的⽆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会计期末进⾏减值测试。
发⽣减值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贷记“⽆形资产减值准备”科⽬。
⽆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如天所⽰:【案例】某企业于20╳7年1⽉1⽇购⼊⼀项专利权,实际⽀付款项200万元,按10年的预计使⽤寿命采⽤直线法摊销。
20╳8年年末,该⽆形资产的可收回⾦额为120万元,20╳9年1⽉1⽇,对⽆形资产的使⽤寿命和摊销⽅法进⾏复核,该⽆形资产的尚可使⽤寿命为4年,摊销⽅法仍采⽤直线法。
请问:该专利权20╳9年应摊销的⾦额为多少?(计量单位:万元)【解析】第六节⾮货币性资产交换难点⼀:⾮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银⾏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货币性资产进⾏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额的⽐例低于25%作为参考。
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额<25%,则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额≥25%,视为以货币资产取得⾮货币性资产,使⽤其他相关准则。
“整个资产交换⾦额”是整个⾮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的公允价值。
【典型例题1】下列交易中,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100万元应收债权换取⽣产⽤设备B.以持有的⼀项⼟地使⽤权换取⼀栋⽣产⽤⼚房C.已持有⾄到期的公司债券换取⼀项长期股权投资D.以⼀批存货换取⼀台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设备,并⽀付50万元补价E.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房产换取⼀台运输设备,并收取24万元补价【答案】BE【解析】选项A和C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因为应收债权和持有⾄到期的公司债券属于货币性资产;D:50/100=50%,⼤于25%,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E:24/200=12%,⼩于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2

第一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I)桂对皱斗C1 >能对般七Cl>能对皱七难点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能对疲盟雄单盘实施悄制一r•舍制°、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1)能对舉投協m位实施控:M—:子诗可.(2)与他方扶同捋制被投资唯位一合殊企塾按KJKJ股OSJtt则核鼻⑶能对披检理駅位施加邀大厳响—诙讲企业=C4)对楝投畚单瞪不具仃控期、共H控制或直大影响./!■待跃市场没有报价乩公允价值不能呵靠计虽的稅銘性投谨。
(1)陡对翘姿劇单位实施控即~:(2)与他方共同押制被投窃单位一按K期慰权投笛准则技算⑴能对被投蛰单盘施加車大膨响•——联苛企业。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原则: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股本(发行股份的面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一一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三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3.2.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相关准则规定处理。
—:特别提话: -------------------------------------------------------------------------- ... ....................... .. .................奁泄尢论采用何神方式取特怪期投贾咙本屮包含的已宣告商耒起做现金般利或利润.都应逋过“应枚呛利“科厲楂算*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及计量如图所示—;特别提示! --------------------------------------------------------------------------• ■■■■■■>■■■■ I «I ■■血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取御长期股权投做・投费虑本中甘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S!闽 適过J 皿收眼护科目铁算"[»H15 >1 1 Hi 甲公司以-埔卄刮秋祁裂打十软2M )"兀朗円告呵誥枣t 甲住刊和内公词屈沟 A til 旬的『金刊h 占胃瓷训技剧录專的TGU 诲专剧慢的慈靡城鶴対,000币元.已榷構600#反・ tld KiiO 产Kt 価聃畧他力兀•酋允价值*4血力兀•网业噪ifa 挣懂卢息■为$ SM 力耳. 筈比tfrWC 知。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分析(第一章第二讲)

第二讲第一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二)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难点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提别提示: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原则: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股本(发行股份的面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三)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2.以发行权益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相关准则规定处理。
特别提示: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都应通过“应收股利”科目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及计量如图所示:【案例】2009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和银行存款200万元向丙公司投资(甲公司和丙公司同为A集团的子公司),占丙公司注册资本的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第五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难点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含义(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能够进壹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以下条件之壹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壹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于这种情况下,即使组合中有某个组成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也不受影响。
(3)属于衍生工具。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下特征: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于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
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于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如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
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企业持有上市XX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XX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五)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是指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通常,企业购买商品形成的应付账款、长期借款、商业银行吸收的客户存款等,应划分为此类。
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企业于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得随意变更。
(壹)企业于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三)如出售或重分类金融资产的金额较大而受到的“俩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的限制已解除(即,已过了俩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能够再将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关联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构成实际利息组成部分。
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XX 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和交易不直接关联的费用。
交易费用构成实际利息的组成部分。
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
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2.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3.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二)实际利率法及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壹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1)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于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2)企业于初始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就应当计算确定实际利率,且于关联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2.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仍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和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三)金融资产关联利得和损失的处理1.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利得或损失,除和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于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于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壹)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等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于借方)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壹)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第二步:2010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9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利息 40 000第三步:2010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000借:应收利息 40 000 贷:投资收益 40 000 第四步: 2010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000贷:应收利息 40 000第五步:2010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于贷方)贷: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只反映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中不仅反映折溢价仍包括佣金、手续费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壹次仍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于借方)期末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分期付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于借方)(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于借方)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于活跃市场继续交易;6.无法辨认壹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于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于其所于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7.债务人运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8.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9.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对于存于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企业,于进行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能够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于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3.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和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于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4.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于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成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该项金额小于关联外币金融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