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养殖池塘的pH值
养殖水体最适的 ph 值范围
养殖水体最适的 ph 值范围养殖水体的pH值范围是指水体中的氢离子浓度。
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指标,通常在0到14的范围内取值,其中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在养殖水体中,适宜的pH值范围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养殖水体最适的pH值范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养殖水体最适的pH值范围通常在6.5到8.5之间。
这个范围既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酸碱伤害,也不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具体来说,不同的水生物对pH值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例如,鲈鱼对pH值有较高的耐受能力,而虾类对pH值的变化则较为敏感。
在养殖水体中,pH值的不当变化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例如,当pH值过高时,可能会引起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氨气,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而当pH值过低时,可能会导致水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释放,同样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因此,维持适宜的pH值范围对于养殖水体的稳定和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维持养殖水体的适宜pH值范围,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添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或者添加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来调节水体的pH值。
其次,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养殖水体的通风和循环,以促进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从而稳定pH值。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监测和调节水质的方式来维持适宜的pH值范围。
总而言之,养殖水体最适的pH值范围是在6.5到8.5之间。
维持适宜的pH值范围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持水体的稳定和健康。
希望未来在养殖水体中能够更加重视pH值的监测和调节,从而实现养殖水体的可持续发展。
池塘pH值有波动才是正常!但具体波动范围多少才算正常,你知道吗?,水质底质,水质底质
池塘pH值有波动才是正常!但具体波动范围多少才算正常,你知道吗?,水质底质,水质底质pH 值,是养殖水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pH 值如果在合适范围以内,水体生化作用、自净能力、整体代谢转化等都处于最佳状态。
我们大多数养殖品种在淡水环境最适宜的pH 值范围大概是7.5-8.0,海水环境是8.0-8.5。
正常有活力的养殖水体,如果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测一个pH值,然后再到下午2-3点再测一个,都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用下午测的值减去早上的值,相差0.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池塘的pH 值为什么有波动才是比较正常呢?主要就是由藻类及微生物活动引起。
自然水体里面有各种藻类,细菌等,这些微生物活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产生CO2,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以后,水体的pH就值就会下降,是我们说的变酸;到了晚上,缺乏光照,水体光合作用几乎停滞,只有呼吸作用,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水体pH 值在太阳出来以前,往往就是最低的一个点,这就是为什么让您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测一个点的原因。
而太阳出来以后,慢慢藻类光合作用就开始启动,这个过程就会吸收水体里面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碳酸根离子,水体的pH值也会慢慢上升,一般地区,下午2-3点,会到达另一个高峰,测这个点的pH值,再减去早上的值,就能大概判断水体藻类和菌相活动情况了。
不过,有的池塘,全天测试下来,pH值都没有波动,这是怎么回事?主要原因以有以下三个方面,对应解决办法供你参考:1. 水很干净,水中很少或没有生物,或者微生物活动微弱,既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非常少;比如冬天的时候,水温很低,鱼虾又少,水很瘦,微生物活动又微弱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越冬期,做好抗应激,改底增氧,一般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是平时,就需要主动积极去培藻肥水了,提高水体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组成结构。
2.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于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这也是我们说的补偿点。
一些多云天气,或者阴天,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做好增氧机日常管理工作就好了,是正常的。
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对鱼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酸碱度(即pH值) 对鱼的影响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即pH值)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鱼类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其pH值为7.8~8.5。
但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
不过,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如果pH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妨碍鱼类呼吸。
如果pH值过高,鱼类生活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强度降低,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鱼鳃会受到腐蚀,使鱼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耗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但鱼会浮头,造成缺氧症,还会使鱼不爱活动,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引发鱼病,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如鞭毛虫病、根足虫病、孢子虫病、纤毛虫病、吸管虫病等。
如果pH值过低,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鱼的危害也较大。
pH值对鱼类繁殖也有影响。
pH值不适宜,亲鱼性腺发育不良,妨碍胚胎发育。
若pH值在6.4以下或9.4以上,则不能孵出鱼苗。
若pH值过低,可使鱼卵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在孵化时极易提前破膜。
若pH 值在5~6.5之间,又遇适宜的温度条件(22℃~32℃),饲养的鱼种还极易得“打粉病”。
由于池水酸碱度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要经常对池水作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以保证池水的pH值正常。
水的硬度对养鱼的影响硬度作为一项水质指标对水草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是软水和硬水?什么是GH和KH?硬度是如何分级的?对水草有何影响?水怎么会有软硬之分呢?这裡所说的软硬并不是物理性能上的软硬,而是根据水中所溶解的矿物质多寡来划分的,多了水就“硬”,少了水就“软”,硬水有许多缺点,使用时有不少麻烦。
鱼塘ph值多少为正常,鱼塘养鱼如何消毒
鱼塘ph值多少为正常,鱼塘养鱼如何消毒一、鱼塘ph值多少为正常在《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中,具体水体条件要求如下:1、ph淡水养殖的ph范围一般为6.5-8.5,海水养殖的ph范围一般为7-8.5。
2、氧气溶解量连续24小时中,水体溶氧量在5mg/L以上的时间要求超过16小时,并且其余时间的水体溶氧量要求在3mg/L以上(鲑科鱼类冰封期时的水体溶氧量要求一直保持在4mg/L以上)。
3、生化需氧量(5天,20°C)生化需氧量不超过5mg/L,其中冰封期时的生化需氧量不超过3mg/L。
4、总大肠菌群数量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数量不得超过5000个/L,如果是贝类养殖,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数量不得超过500个/L。
5、各种物质含量汞含量要求在0.0005mg/L以下,镉含量要求在0.005mg/L以下,铅含量要求在0.05mg/L以下,铬含量要求在0.1mg/L以下,铜含量要求在0.01mg/L以下,锌含量要求在0.1mg/L以下,镍含量要求在0.05mg/L以下,砷含量要求在0.05mg/L以下,氰化物含量要求在0.005mg/L以下,硫化物含量要求在0.2mg/L以下,氟化物含量要求在1mg/L以下,非离子氨含量要求在0.02mg/L以下,挥发性酚含量要求在0.005mg/L以下,石油类含量要求在0.05mg/L以下。
二、鱼塘养鱼如何消毒1、漂白粉漂白粉水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对于细菌、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灭杀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鱼病,并且还可以调节水体ph,使用浓度一般为1ppm。
2、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含量约为60%,溶于水中后产生次氯酸,能够起到杀菌、除臭、净水、防治细菌性鱼病的作用,使用浓度一般为0.3-0.6ppm。
3、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含量约为35-38%,全池泼洒浓度一般为0.3-0.4ppm。
如果是用于清塘,使用浓度一般为5-10ppm。
pH值在水产养殖的意义
pH值在水产养殖的意义pH值在水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水产人经常接触到的一个指标,它既简单又复杂。
最近很多养殖朋友池塘的pH值高,他们来问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有的人尝试解决,但是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pH值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指标,它与什么有关,如何解决这指标高低的问题?pH值是氢离子活性的负对数,通常用小写的p和大写的H表示。
在渔业水质用水标准中,通常规定淡水的pH值是6.5~8.5,海水的pH值是7.0~8.5。
pH值反映天然水的酸碱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水化因子。
从理论上讲pH值小于7.0为酸性,pH值大于7.0为碱性,pH值等于7.0为中性,pH值小于3.0为强酸水,pH值3.0~5.0叫酸性水,pH5.0~6.5为弱酸性水,pH值6.5~7.5为中性水,pH值7.5~8.5为弱碱性水,pH值8.5~9.5叫碱性水,pH值9.5为强碱性水。
pH值的大小对养殖水产品来说影响非常大,正常的理想的范围是6.5~8.5之间。
当pH值小于6.5或高于8.5,对养殖产品来说都有影响(生长缓慢或者是致死)。
在鱼虾生长阶段当pH值高于8.5,时间超过24小时,鱼鳃组织就会受腐蚀,而患烂鳃病;低于6.5会使鱼虾血液循环受阻,酸性增加降低载氧能力,因此造成鱼虾缺氧,消化力差而出现浮头病。
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到20~89%,pH值达到10.6以上可引起全池死亡,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到7~20%,pH值低于4可引起全池死亡。
pH值测试很简单,可以用pH值试纸或者测试盒,把水样打上来测试,或者可以买pH值测试仪,我们建议普通养殖户买试纸或试剂盒,测试仪需要校正,用标准样校证,所以养殖朋友们操作起来可能不方便。
pH值高低直接影响着鱼虾的孵化,所以pH值对养殖动物生长和孵化都有重大的影响。
下面分析一下pH值过高过低的原因有哪些?1. 水温:在同一个大气压下,表层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减小,pH值则上升。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养殖池塘pH值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水生动物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侧pH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是pH 试纸法和仪器法。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帮邦小黑这一款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能测溶氧和pH。
帮邦产品目录一、pH值的变化主要是外源水(被污染)、天气(温度)和其他因素来决定。
1、天气不同pH值也在变化,晴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掉了水中大量的酸性二氧化碳,pH值会升高;而连续的阴雨天或晴天会导致pH 值过度变化。
2、其他因素偏高表现为:水体较肥,藻类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消化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偏高;过多使用石灰清塘所引起,导致pH偏高。
偏低表现为:底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pH偏低;雨水中酸性物质过多含量过高(酸雨)所引起现的倒藻,导致pH 偏低;池塘底部沉淀的虾的粪便、饲料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导致pH偏低。
二、pH值调控方法调节水体的硬度(用白云石粉调控)、总碱度、总酸度,都能比较好的调节pH。
泼洒药品时建议少量多次,每次用量不宜过多,防止应激反应。
1、pH值偏低处理方法pH值低于7.0-7.5,一般用生石灰调节,使用生石灰2-3公斤/亩米深,兑水后用上层水,不用渣。
如池底淤泥、腐败物沉积多,有条件的虾塘要先排污换水(换底层水20-30厘米),然后用过氧化钙,连续用2-3次,三天后用生物制剂。
底质含有二硫化铁,经常有“铁锈水”浸出的虾塘,要使用中和酸性和降解金属离子的底质改良剂,同时泼洒氢氧化钠(烧碱)或碳酸氢钠(小苏打)进行调节,情况各有不同,用量酌情控制。
2、pH值偏高处理方法pH值在8.8-9.5,换水10-15厘米,使用沸石粉顺风抛撒,同时控制好投饲量多,多用分解底改、生物底改等调节水质。
pH值在7.5-7.8,使用生石灰兑水后用上层水,不用渣;pH值在7.8-8.8,当天早上使用乳酸菌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鱼塘水质标准值
鱼塘水质标准值
鱼塘水质标准值的具体数值会因不同的鱼类及其生长阶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鱼塘水质标准值:
1. pH值:6.5-9.0,不同鱼类对pH值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以7.0-7.5为宜;
2. 溶解氧(DO):5-8 mg/L,鱼类需要充足的溶解氧以维持
呼吸;
3. 温度:一般在15-30°C之间,根据不同鱼类的要求可能会有
所变化;
4. 氨氮:小于0.02 mg/L,高氨氮含量对鱼类的健康有害;
5. 亚硝酸盐:小于0.1 mg/L,过高的亚硝酸盐含量对鱼类有害;
6. 硝酸盐:小于50 mg/L,过高的硝酸盐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
养化;
7. 悬浮物:小于100 mg/L,过高的悬浮物浓度会影响鱼类的
视觉和呼吸;
8. 氟化物:小于1 mg/L,高氟化物含量对鱼类有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鱼类的水质要求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养殖特定鱼类时,应对其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和了解,以确保鱼塘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是针对养殖污水排放的一般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的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1. pH值:通常要求在6.0-9.0之间,以维持水体的中性或弱碱性。
2. 溶解氧(DO):一般要求大于5mg/L,用于维持水体中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
3. 总氨氮(TAN):要求低于1.0mg/L,因为过高的氨氮含量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氮氧化物的积累。
4. 总磷:要求低于0.1mg/L,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的风险。
5. 总悬浮物(TSS)和悬浮颗粒物(SPM):通常要求低于30mg/L,以保持水体的透明度和生态平衡。
6. 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通常要求COD低于30mg/L,BOD低于10mg/L,以减少有机物的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7. 氨氮总排放量:要求根据养殖场养殖规模和养殖种类进行限制,以控制对水体的氨氮负荷。
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养殖类型和养殖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养殖场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建立合适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体系,以确保水体污染的控制和减少。
最新渔业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最新渔业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以下是最新渔业水质标准的一些要点:1.pH值:渔业用水的pH值应该在6.5-9.0之间。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中的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2. 溶解氧:渔业用水的溶解氧浓度应该大于5mg/L。
溶解氧是维持水体中的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渔业来说,特别是养殖鱼类来说,合适的溶解氧浓度十分关键。
3. 高锰酸盐指数:渔业用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不应超过2mg/L。
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过高的高锰酸盐指数代表水体中可能存在有机物过多,对渔业生物造成毒害。
4. 氨氮:渔业用水中的氨氮含量不应超过0.15mg/L。
氨氮是渔业用水中的一种重要指标,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 总磷和总氮:渔业用水中的总磷含量不应超过0.03mg/L,总氮含量不应超过1.0mg/L。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影响渔业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渔业用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不应超过0.10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常见的水体污染物,过高的含量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7. 氰化物:渔业用水中的氰化物含量不应超过0.05mg/L。
氰化物是一类有毒物质,对渔业生物产生严重毒害作用。
以上是最新渔业水质标准的一些要点,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同时,要注意的是,水质标准是根据不同的渔业需求和环境条件而制定的,并可能因时而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遵守。
水产养殖好水的标准
水产养殖好水的标准
水产养殖好水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适宜的pH值范围因养殖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淡水鱼类通常适宜的pH值为6.5-8.5,而海水鱼类则适宜的pH值为8.0-8.5。
2. 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因此,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应该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一般而言,淡水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应该在5mg/L以上,而海水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应该在8mg/L以上。
3. 氨氮:氨氮是水中的一种污染物质,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水产养殖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而言,淡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应该控制在0.2mg/L以下,而海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应该控制在0.5mg/L以下。
4.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过高的含量会对水产养殖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而言,淡水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应该控制在0.05mg/L以下,而海水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应该控制在0.5mg/L以下。
5.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因养殖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淡水鱼类通常适宜的水温为18-28℃,而海水鱼类则适宜的水温为10-30℃。
6. 盐度:海水养殖水体的盐度应该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一般而言,海水养殖水体的盐度应该控制在30-40‰之间。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好水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养殖者需要根据养殖种类和水质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
鱼池水质检测标准
鱼池水质检测标准一、理化指标1. pH值pH值是描述水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养殖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pH值应在6.5至9之间。
一般来说,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类的健康造成影响。
当pH值低于6.5时,鱼类会受到铝毒害和水中有机物的过度降解。
而当pH值高于9时,会导致鱼类的呼吸不畅,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 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类生长必须要保证的最基本指标之一。
鱼类对溶解氧的需要量因种类而异。
一般淡水鱼需要的溶解氧在5mg/L至10mg/L之间。
溶解氧过低会影响鱼类的呼吸,引起窒息和有毒代谢物的积累,进而引发疾病。
而溶解氧过高则对鱼类无害。
3. 温度温度是影响鱼类代谢和生长的指标,对于不同种类的鱼类来说,适宜的水温也不同。
温度在20℃到28℃范围内对大多数鱼类比较适宜。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鱼类的呼吸困难和新陈代谢问题,影响它们的健康和生长。
4. 氨氮氨氮是鱼类生长过程中排泄物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鱼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氨氮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的内外伤害,其剧毒性对鱼类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化合物。
鱼池中氨氮的安全范围为0.01mg/L至0.03mg/L。
5. 硬度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总和,对水的酸碱度调节和鱼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影响。
硬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鱼类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鱼池中的硬度应该在100mg/L至250mg/L之间。
二、微生物指标1. 可培养菌总数可培养菌总数是反映水体细菌和寄生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可培养菌总数应该小于500 CFU/mL。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指属于肠内菌科的大肠杆菌属细菌。
其数量反映了水体中粪便污染的程度。
大肠杆菌的检测主要是为了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对于鱼类的健康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肠杆菌的安全标准应小于100 CFU/100mL。
除了上述理化和微生物指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会影响鱼池的水质。
1. 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可能会被添加到鱼池中的水源中。
水产ph值的标准范围
水产ph值的标准范围
水产养殖水质ph值的标准范围为7.5-8.5。
水产养殖所需的最佳PH值为7.5-8.5,与淡水的PH值很接近,一般呈弱碱性。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类产生影响。
如果PH值低于7,水体呈酸性,会对鱼类鳃部造成伤害,而且会刺激粘液分泌,导致水霉病等发生。
同时,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也会对鱼类造成毒害。
如果PH值高于9,水体呈碱性,会对鱼类的血液载氧能力产生影响,导致鱼类出现氨氮中毒现象。
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PH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PH值过低或过高,可以使用生石灰、小苏打等物质进行调整。
养出一池好水,关键还看四大指标!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
养出一池好水,关键还看四大指标!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水产养殖想成功,关键要养出一池好水!判断一池水的好坏,除了观察的水色、透明度,还有就是数据的反馈。
这里所说的数据反馈就是四大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溶氧。
数据往往是最真实、最直观反馈水体是否健康的标准。
01PH值pH就是酸碱值,它的数值介于0-14之间。
在水产养殖中,pH最佳数值为7.5-8.5之间,一天当中,pH值也是有变化的,太阳出来之前,pH值最低,下午四五点pH值最高,每天波动的数值在0.5-1之间,若超出以上范围表明水体有异常情况;•如何调节PH值:1、pH过高,晴天上午补充有益菌,通过菌藻竞争,抑制藻类的活力;加酸性物质中和,例如乳酸钙、有机酸等,有条件的直接换水;2、pH过低,泼洒生石灰、解毒、增氧、多改底,多开增氧机加快藻类的分解。
(注意根据水体藻类的情况适当加肥,保持好藻类的营养、活力);02氨氮养殖过程中氨氮产生于鱼类的排泄,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80-90%为氨氮,微生物和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二级产物。
氨氮含量不应该超过0.2mg/L,氨氮超过2.0mg/L出现中毒;•氨氮与pH、亚硝酸盐的关系:氨氮,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水温密切相关,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氨氮超标如何处理:1、解毒并且泼洒抗应激的药物;2、泼洒光合细菌;3、培育藻类;4、开增氧机爆气;5、控制饲料的投喂。
03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池塘有机物缺氧状态下分解生成,是氨转化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氮循环阻断);•如何控制亚硝酸盐1、勤改底,提高溶氧;2、开增氧机增加上下水体的交换;3、有条件可以换水(需要注意外来水源的亚盐含量);4、培育藻类。
04溶解氧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淡水鱼养殖需要注意水质,因为水质直接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
以下是淡水鱼养殖水质各项标准参数:
1. 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氢离子的浓度。
对于淡水鱼养殖来说,pH值应该在6.5~8.5之间,最好控制在7.0~7.5之间。
2. 溶解氧量:溶解氧量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浓度。
淡水鱼需要足够的氧气来呼吸,所以需要控制水中的溶解氧量。
一般来说,溶解氧量应该在5~9mg/L之间。
3. 温度:温度是影响鱼的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一般来说,水温应该保持在20~30℃之间。
4.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这三个物质是淡水鱼养殖中经常出现的污染物,如果浓度过高会对鱼的健康造成影响。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2~0.05mg/L、0.2~0.5mg/L、0~50mg/L 左右。
5. 酸碱度:酸碱度是指水的酸碱特性,酸性水质会对鱼的健康造成影响,一般酸碱度应该保持在7.0~8.5之间。
以上是淡水鱼养殖中需要注意的水质各项标准参数,控制好水质对于淡水鱼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 1 -。
PH值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PH值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体pH值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宜鱼虾生长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水质的化学状况,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
1、鱼虾适宜的pH值为6.5~8.5,鱼虾最适宜的pH值是7.5~8,呈弱碱性。
超出这个范围鱼虾就会受害。
pH值高于8.5,时间超过24小时,会使鱼鳃组织因受腐蚀而患烂鳃病;低于6.5,会使鱼虾血液循环受阻,酸性增加,降低载氧能力,造成因缺氧、消化力差而出现浮头病。
2、经测试,鱼生长的水质pH值小于6.4或大于9.4以上,都不能孵化出仔鱼苗。
证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亲鱼生殖系统受到抑制和影响性腺发育。
3、pH值还可反映水质状况。
pH值低,可使铁离子和硫化氢增加而产生毒害,又叫泛池;pH值高,说明蛋白质腐败,氨离子增高,碱性增大,会抑制水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影响水中有机质的浓度,使鱼类生长繁殖受阻。
4、pH值直接影响水质中微生物的繁殖。
pH值不适,过酸或过碱,都会破坏水体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磷酸盐和无机氧化物的供应。
在酸性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过程,影响鱼虾的生长。
5、一般养殖池塘水质偏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缺氧分解引起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使鱼粪和多余饵料分解不充分。
在水量不增加,而积存的各种有机酸类却逐渐增多的状况下,水体自成酸性而pH值较低。
6、调节水体的pH值除直接加入化学药物中和外(如生石灰、PP粉),最简易的方法是增大溶氧量,为浮游植物、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其次是经常检查pH值的高低,做到及时调节,保证鱼虾生长的良好环境。
判断水体酸碱度PH值高低的方法偏高和较低的危害一、一天中池水PH值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强弱有高低变化。
一般PH值最高在下午2-3点左右,PH值最低在凌晨2-4点左右。
上下午PH值一般相差0.5左右。
水质变坏时,PH值变化较早就是一个警示。
二、养殖水体PH值淡水6.5-8.5,海水7.0-8.5。
详解养殖池塘的pH值
详解养殖池塘的pH值详解养殖池塘的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 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pH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1.1. 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
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1.2. pH值的变化规律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1.3. 判断pH值的意义如果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养殖水体三大指标之pH
养殖水体三大指标之pH值伴随着养殖行业日渐成熟,养鱼先养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养殖生产中水体的三大指标之一的pH,您曾深入了解吗?您知道它的来源与变化吗?您知道它的危害吗?下面笔者就带你一起探讨水产养殖生产中pH的重要地位及对生产的影响。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可见养殖中水质和底质很关键,养水,主要指的是养殖水体中的一些浮游动植物、微生物等,然而养殖水产生物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范围在7-8.5之间,当pH高至9.5—10、低至4—5时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从而引起多数养殖动物的发病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有效控制水体中的pH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那该如何调控呢?(一)pH的定义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一个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指标。
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在日常规范中,以水为介质,H3O+ 为酸,OH- 为碱,H2O为两性物质。
而在水溶液中H+有很强的电场,不能单独存在,一般和H2O结合为H3O+,所以以H+用来表示。
表达公式为:pH = —log10[H+] [H+]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二)pH值的决定因素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当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因此,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调节池塘pH值?
养殖池塘pH值变化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调节池塘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
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它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pH值变化的原因:1.换水:外源水的pH值与塘内养殖水体的pH值经常会有差异。
换水量过大,则会引起塘内水体pH值的剧烈变化。
2.天气不同,pH值也在变化:晴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掉了水中大量的酸性二氧化碳,pH值会升高;而连续的阴雨天或晴天会导致pH 值过度变化。
所以,要特别注意夏季连续阴雨、暴雨后的“晴空万里”,是非常危险的天气。
3.环境污染:雨水中酸性物质过多含量过高(酸雨)所引起现的倒藻,导致pH偏低。
4.水体较肥:藻类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消化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偏高。
5.清塘处理:过多使用石灰清塘,也可以导致pH偏高。
6.底部恶化:池塘底部沉淀的鱼虾的粪便、饲料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等,使底部有机物累积过多,腐败菌厌氧发酵,使池塘底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pH降低。
如何正确调节池塘pH值?1、用生石灰调节: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根据pH值高低适量使用。
2、加速培植浮游植物,促使藻类繁殖茂盛,pH值也随之升高,可使用润丰动保氨基酸益生肽+磷好多肥水培藻。
3、排掉池中的老水,加注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中的pH 值。
4、使用水质调节剂。
推荐用药——复合芽孢杆菌【性状】本品为灰白色粉末。
【主要成份】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EM菌、光合细菌、植物酶、淀粉酶、蛋白酶、甘露寡糖、果糖、光合催化剂等。
【含量】活菌总数≥600亿个/g【主要功效】1、改善水体和底质:分解残饵、粪便,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调节PH值;改善底质,促进绿藻、硅藻培养,抑制鞭毛藻类及蓝藻过量繁殖;稳定水色,从而有效提高水质和底质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
养殖水质ph的淡水检测范围和海水检测范围各是多少?如果超标回应有什么样的后果啊?
养殖水质ph的淡水检测范围和海水检测范围各是多少?如果
超标回应有什么样的后果啊?
pH的淡水正常值6.5-8.5,海水正常值7.0-8.5
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
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 ,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2.pH值低于6.5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养殖池塘的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 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pH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1.1. 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
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1.2. pH值的变化规律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1.3. 判断pH值的意义如果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质不足。
所以,pH对实践中在施化肥方面的帮助:一是在施用硫酸铵等氮肥时应避免pH值过高,以防NH4+转化为有毒的NH3。
二是在施用硝酸钾等硝态氮肥时,避免pH过低,因为过低的pH往往是缺氧,缺氧则反硝化作用增强,以免造成亚硝酸盐毒性增加,以及反硝化脱氮损失及随水流失。
2. pH值对水生生物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pH值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水产养殖生产2.1. 水产生物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
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
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实践证明鱼在酸性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2. pH值对水生动物生长的间接影响例如在低pH值下,铁离子和二硫化氢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同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pH 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
同时pH值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菌的分解作用。
2.3. pH值对水体的生物生产力的影响不适宜的pH值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
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
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7.5)最适宜,通过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循环。
3. 水体中pH值异常的原因3.1. pH值偏高或过高的原因①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②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③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偏高。
3.2. pH值偏低或过低的原因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透明度高(因为藻类减少而透明度高),光合作用不强,pH值偏低,甚至中午还达不到7.50,受酸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也会偏高。
4. pH值出现异常的危害性4.1. pH值过高的危害性水体呈碱性,—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此时鱼类受刺激后狂游乱窜,体表产生大量黏液: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的分泌物。
特别是养殖早期pH过高,pH值也是影响虾生长的重要指标,在养殖早期,特别是放苗的时候,pH值若太高,则放入塘的虾苗就会蜕壳十分困难或蜕不了壳,影响虾苗的正常生长速度。
4.2. pH值偏低或过低的危害性水体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6,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鱼类体色明显发白,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
在养殖中后期,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由于有机物的含量较高,水中的藻类老化较严重,pH值若太低,则虾蜕壳的时间会延长,蜕壳后,新壳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恢复的时间越长,虾就越危险,偷死就会在这段时间发生,哪个虾大就死哪一个。
再说在这种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易出现低氧或缺氧的情况,软壳的虾在这个时候容易被细菌病毒攻击而出现各种疾病。
5. pH值出现异常的处理办法(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新水池塘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用蓝博控制或更换池水,追施水产专用肥培养新的藻相。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
(5)当pH值—直很高,可用醋酸降低pH值。
pH值高了,大家都觉得问题不大,如果要调低,也知道加淡水这种方法,而有些时候受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完成。
一般pH值过高出现在养殖早期,原因是肥水的藻类光合作用活跃,有机物的含量少等,加淡水是好方法之一,另外可以添加微生物制剂产品调节水质。
(6)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①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
②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 值上升,可用降酸灵处理。
③鱼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蓝藻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值大幅度提高。
④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杀藻剂进行全池泼洒。
⑤紧急解救措施用适量醋酸和水质保护解毒剂,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7)当pH过低时的处理当pH值过低时,大家都比较容易想到用石灰或换新水,使用石灰和换新水都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pH值,但是这两种方法并非什么时候都可行,有时也不十分稳定;在这里介绍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就是适当追肥。
pH值偏低一般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因有机物含量较多(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会释放出较多二氧化碳,促进pH降低),另外藻类老化光合作用弱所致pH值低,直到pH值上升到所需的水平,水深的养殖池将水位降低效果会更好(增加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追肥还能预防中后期养殖的缺氧问题(光合作用增氧)。
6. pH值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pH值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试剂法简单易懂,在养殖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那么测量pH值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怎么样的测量结果才是有用的呢?由于养殖水体是由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养殖对象等组成的整体,生命活动时刻在进行,水质指标也跟着在变化。
正常水体的pH值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早上水体pH值低,随着光照的加强,pH 值会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加而上升(光合作用消耗了水中二氧化碳,造成pH上升),直到下午才开始下降,到次日早晨pH值达到最低(夜间水中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从而降低了水中pH)。
通常我们测量pH值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定时测量,每天需测量两次,早晨6-7点和下午3-4点各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
两次测量的pH 值存在一定的差值,它体现了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活力,光合作用的强度。
如果pH值的变化值比较小,说明藻类老化或死亡,光合作用弱,应马上采取措施处理水体,以免造成缺氧等养殖事故(水中植物少,光合作用就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能力就小)。
其他调节pH值的方法:pH值(酸碱度)是渔塘水质的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而且还通过改变水体环境中其他理化及生物因子间接作用于鱼类。
鱼类最适宜在pH值为7.8--8.5的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生长,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10,就会对鱼类生长造成危害。
6.1. pH值过低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危害:pH值过低,酸性水体首先容易致使鱼类感染寄生虫病,如纤毛虫病、鞭毛虫病;其次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天然饵料的繁殖减慢;第三,鱼鳃会受到腐蚀,鱼血液酸性增强,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还会导致鱼体缺氧浮头,鱼的活动力减弱,对饵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2)防治方法:一是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二是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既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又可以防治鱼病。
或者喷洒EM生态菌。
6.2. pH值过高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危害:pH值过高会增大氨的毒性,同时给蓝绿藻水华产生提供了条件,pH值过高也可能腐蚀鱼类鳃部组织,引起大批死亡。
(2)防治方法:一是每亩水体用0.5公斤左右的明矾调节;二是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三是或多施有机肥,以肥调碱;四是防治鱼病时,不能用生石灰,宜用漂白粉和中草药。
也可采用EM生态菌作水质的的pH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