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树立起四种教育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树立起四种教育观念
一个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仅仅靠校长的办学思想端正、教育观念正确是不够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正确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四种教育观念: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含教育手段)。学生是受教育者,而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充分发挥教育措施的功能,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在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活动过程。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大小,将决定学校教育成果的好坏。由此,当代教育理论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教育学新编本》)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当代中小学教育理论界就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观。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融“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教育观于一体,主张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既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的自身得到发展,同时又要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首先要求学校和教师做到三个“着想”和两个“不允许”,即:为全校所有的学生着想,要为学生的各个方面着想,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不允许只为少数尖子生着想而放弃对不能升学的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的教育,不允许只对学生的智育或者某一方面负责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心理、生理、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三个“着想”做文章,正如当前一些学校提出的,学校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其次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施教活动中不能把学生当作可随意处置的、被动的教育对象看待。学生也有思想、有情感,学校教育要重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提倡教学民主化,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那种在施教活动中的高压式、体罚式、训练式、灌输式的做法,要么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动物,要么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容器,他们错在不是以学生为本。我们提倡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以无限的爱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二、“四有即才”的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人才有没有标准?这涉及到人才观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就会做出许多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事来。
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存在就有其深层的原因。他们的语文老师希望他们成为
文学家,作文写不好就训斥;他们的数学老师希望他们成为数学家,分数考低了就上门告他们的状,家长就打骂他们;他们的英语老师希望他们成为翻译家,记不住单词就讽刺挖苦他们……他们的老师都希望他们成为某种家,恨铁不成钢,心是好的,但久而久之,他们就厌学了,甚至逃学、辍学。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除了对教育的目的作出了规定外,也提出了人才标准。这个标准除了接班人中的各种“家”之外,还有建设者。专家是少数,建设者是大多数,这说明我们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即便是高级人才济济的美国硅谷,也不能没有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和其他服务人员。不能设想,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所有的人都是本科生或研究生,那么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那样的话,恐怕也不成其为社会了。
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青年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这“四有”实际上是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而每一个合格的公民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树立起“四有即才”的人才观念。
有了“四有即才”的人才观,我们教育者的眼光才不会只盯着少数的专家苗子,而会为了祖国的千秋大业,把眼光放在将来可能成为工人、农民和各类服务人员等大多数学生的身上,按照“四有”的标准,公平地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学生。
三、和谐发展的质量观
质量是事业的生命,一个学校如果办学质量不高,那么这个学校就不会兴旺,甚至可能办垮。那么什么是中小学的质量标准呢?
首先应该是数量,即普及程度。普及程度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说明这所学校没有完成国家办学的任务,那就谈不上是高质量的教育了。除此之外,就是教育教学的质量了。
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现在一般都提倡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的提法。但是马克思对全面发展的解释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而我们现在普遍对全面发展的理解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成为各方面都出众的人。这其实是办不到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天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古到今,全才是没有的,也永远不会有,即便是历史上那些盖世奇才,他们也只是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出众,永远不可能在各个知识领域都拔尖。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起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所谓和谐发展,就是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学科比较突出,在其它方面虽不出众但比较协调.成为“山”字型的人。你看“山”字,基础平实,一峰突出,他峰相应,十分和谐。这在教学上不仅能办到,而且有利于各类人才的成长。
树立了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我们的教师就不会只希望学生在自己这一科成为“家”;我们的学校也不会为了对付考试,搞什么“治跛”之类的抑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的做法。相反,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就会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全面夯实的基础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和谐发展的各种专才。
四、“为了不教”的教学观
现在的教学观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千方百计地教给学生知识,即教学目的是完成课时知识目标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很多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是一位善教者,他的课堂教学也会十分活跃、丰富,但无论教师教得怎样好,学生只能受益一时,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或者十分出色地掌握知识。
另一种教学观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努力教给学生如何自己去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即教学目的不仅是完成课时知识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学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将终身受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总结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十分透彻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教学观的高度概括。知识是无限的,学生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靠教师传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更何况一个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碰到的都是新知识、新问题。要适应社会。解决问题,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就需要自身具有学习、研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得到开发和培养。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很通俗、很形象地注解了“为了不教”的教学观。“授之以鱼”就是灌输书本知识,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授之以渔”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读书、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就是“教为了不教”。现在美国教育界有很多人都在研究这句具有深刻哲理的中国古谚,他们把它翻译成“Give me a fish andI will eat today.teach me to fish andI will eat for a life time.”(送我一条鱼,我今天就吃完了,教给我捕鱼的方法,我一生都会有鱼吃了。)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教育十分发达的美国,如此青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认认真真把它拿去“中”为“洋”用,我们就更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