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双高计划”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双高计划”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职扩招双高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一百万人的计划,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序幕。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发布《高职扩招工作实施方案》,就高职扩招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说明。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2020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稳定高职扩招规模,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在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动员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等在岗群体报考。
高职扩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体现了国家期待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成为探索者,将对高职教育未来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历史影响。高职扩招后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文化基础、技能、目标、兴趣、年龄都差异较大;同时,高职院校资源供给压力陡然增大, 教学实施与教学管理难度加大,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过程,所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刻不容缓。
(2)课题界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在2035年前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说明“双高计划”纳入中央深化改革战略决策部署。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双高计划”按照“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建设要求,遴选出服务国家发展导向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加快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泛指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其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人才质量标准、教育保障条件、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诸方面的内容。随着高职生源多样化,高职院校要注重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要充分调研“非传统生源”的学习背景、动机以及目的,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尽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中国知网上,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二十多年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论文在数量上已达到了3000余篇,除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 经过筛选, 最终确定了20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为,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外形成了几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二是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培训(CBET)模式;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和“关键能力”模式;四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立足国情、教情、省情等,开始重视构建自己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
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和“双高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相关文献非常少,而且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某一专业或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探讨,缺乏针对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尤其是缺少对高职扩招政策指引下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选题意义
我国现有1423所高职院校,过去高职生源以18至22周岁适龄人口为主,主要是传统生源。2019年高职实际扩招116万人,招生人数同比增加27%以上,除了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外,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非传统生源约52万人,占扩招总人数的一半左右。随着今年职业教育进一步释放扩招红利,特别是此次疫情中就业影响较大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非传统生源比例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也决定了现代社会与人才需求对接的契合度。基于此,本研究以高职扩招为背景,以高职扩招和“双高计划”的相关政策指引为研究基点,聚焦高水平高职学校这一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载体,探索在高职扩
招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所以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研究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调整不断变化,针对不同生源群体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对接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本课题研究对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和方案,并在我校部分专业和专业群进行实践应用,进而推广到更多专业和专业群;促进高职院校在扩招背景下,以“双高计划”引领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对照“职教20条”,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要求,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由关注专业技术向关注社会需求与职业方向的转换,人才培养目标由技术技能型向复合创造型的转换,加快打造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实施更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因材施教,保障有质量扩招,为社会输送更多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2)研究内容
一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
“双高计划”要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工学结合育人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要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建设与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精准把握、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是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内容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内容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对象和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对接科技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做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内容的前瞻性规划,及时撤销过时的专业,淘汰陈旧的人才培养内容,要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