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你做到了吗?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你做到了吗?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正确1.1 至少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核对患者:①腕带法;②反问式核对法(患者或家属参与:自己说出姓名、手术部位等信息)。
1.2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标识识别患者: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別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1.3 确保手术通知单信息、手术病历信息与患者本人腕带信息完全一致。
1.4 对精神病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婴幼儿等特殊手术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识别等),同时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参与身份确认。
2 在输血、标本送检、植入物使用等操作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1 术前评估与准备核查:患者皮肤、过敏史、免疫八项等生化检査;检查仪器设备、物品耗材、植入物等准备情况,须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方可实施手术。
2 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在病房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或患者家属知晓)的情况下进行,标记规范应根据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操作流程要求实施。
3 手术安全核查:由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主持,根据所在医院规范,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间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逐项核査。
离室前核查结束后,由三方签名确认。
4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核查:医嘱、过敏史、皮试结果、药物等。
5 手术物品清点核查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后。
6 操作前后采用双人核查:手术物品灭菌效果监测、高值耗材和药品使用等。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1 遵医嘱给药,双人核对,三查八对。
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医生确认应答后执行。
2 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3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No Image
No Image
10.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术后废弃 物处理
布局合理 符合规定
实行 手-供一体
术前备皮、 皮肤消毒
手卫生、 手消毒
手术 排台
无菌技术 操作
合理应用 抗生素
10.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植入物的每一灭菌循环,应在生物监测
结果出来,且为阴性时方可使用N.o Image
No Image
3.严防病人意外发生 ——防坠床
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 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制度,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的病 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
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2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病人身边看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严防病人意外发生 ——防管道脱落
如非手术特殊需要,冲洗液应加温至37~38℃后方可供应手术台上使用.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建立各种 手术体位 摆放的操 作规程及 评价标准
正确使用 压疮风险 评估表, 采取相应 的保护措 施。
使用合适的 手术床配件 及足够的抗 压软垫。
在不影响麻 醉医生操作 和麻醉效果 的情况下, 鼓励清醒病 人参与体位 摆放过程
只有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手术室 的护士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负责,为医生负责, 为医院负责
11
使用腕带
22
标识正确 手术部位
3
交接核查
4
安全核查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手术前
关闭体腔 前
关闭体腔 后
缝皮前
术中安全管理—清点
关闭体腔时要与医生 一起清点——第四版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 规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影响凝血功能, 使循环血流速 度减慢
影响机体代谢
延迟术后恢复
增加心血管并 发症
4.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 4.1病人进入手术间前1小 时室温应调至26~28℃, 如非手术特殊需要,整个 手术过程室温应恒定在 22~24℃之间。 • 4.2安全、有效使用各种保 温用具,但应避免造成烫 伤。 • 4.3设有液体加温(恒温) 箱,温度设定为37℃。专 人管理,定期清洁。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 2.3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 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 • 2.4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 料。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 2.5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 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 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 2.6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 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 线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 2.7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 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 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 “术中特殊记录”中记录备案。
足 跟 部
骶 尾 部
肘 部
肩 枕 胛 部 部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2、侧卧位受压点
内 外 踝 部
膝关节的 内外侧
髋 部
肋 部
肩 耳 峰 部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3、俯卧位受压点
足 趾
膝 部
生殖器 乳房 肩 面颊和 峰 耳 廓 (男性) (女性)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 5.1建立各种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规程指引及评价 标准。 • 5.2正确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病人的病情、 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风险情况等对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评估并采取 相应的保护措施。 • 5.3摆置体位时使用合适的手术床配件及足够的抗 压软垫。对糖尿病、婴幼儿、老人、消瘦、水肿、 手术时间较长等压疮高危病人,应采取抗压软垫 保护受压部位。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六、提高用药安全七、手术植入物安全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十、严格防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志。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有由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术前准备单》内容及要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书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中、手术开始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目标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1.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按照《临床护理管理规范》中的《手术室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名确认。
3.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手术者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对,完全摊开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4.手术台上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敷料。
台上敷料不得裁剪,不能作为术后伤口包扎的敷料使用。
5.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生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一、预防措施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4、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根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5、按照《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工作指引:1、手术前确认A.核对时间:病人离开病房前、进入手术室送入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
B.核对根据: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
C.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
D.核对内容人员、时机: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签名。
E.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最新文档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六、提高用药安全七、手术植入物安全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十、严格防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志。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有由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术前准备单》内容及要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书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中、手术开始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目标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1.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按照《临床护理管理规范》中的《手术室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名确认。
3.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手术者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对,完全摊开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4.手术台上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敷料。
台上敷料不得裁剪,不能作为术后伤口包扎的敷料使用。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ppt课件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1、仰卧位受压点
足 跟 部
骶 尾 部
肘 部
肩 枕 胛 部 部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2、侧卧位受压点
内 外 踝 部
膝关节的 内外侧
髋 部
肋 部
肩 耳 峰 部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3、俯卧位受压点
足 趾
膝 部
生殖器 乳房 肩 面颊和 峰 耳 廓 (男性) (女性)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 5.4在不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麻醉效果的情况下, 鼓励清醒病人参与体位摆放过程。 • 5.5建立压疮报告制度和程序。术后发生不可避免 压疮时有记录及相应的措施,并上报护理部。 • 5.6截石位、侧卧位、俯卧位、牵引体位等特殊手 术体位的病人恢复平卧位时,应有2人以上协助; 操作上述体位的护士必须接受过体位摆放的训练。 • 5.7建直术前访视评估和术后随访机制。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 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错误。 •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 内 • 3、严防病人意外伤害发 生 • 4、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 5、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 5.1建立各种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规程指引及评价 标准。 • 5.2正确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病人的病情、 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风险情况等对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评估并采取 相应的保护措施。 • 5.3摆置体位时使用合适的手术床配件及足够的抗 压软垫。对糖尿病、婴幼儿、老人、消瘦、水肿、 手术时间较长等压疮高危病人,应采取抗压软垫 保护受压部位。
手术室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质量目标一.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3.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设立《广东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4.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5.按照《术前准备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螺帽),并逐项准确记录。
3.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
4.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5.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之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6.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7.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三、严防病人意外伤发生。
1、防坠床: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必须由病房护士护送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得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走入手术室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2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病人身边看护。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手术室是医院中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手术室的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核心。
为了确保手术室的安全,医院和医护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目标。
下面将介绍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首先,确保手术室清洁卫生是手术室安全的首要目标。
手术室应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感染的发生。
其次,正确实施患者标识是手术室安全的关键。
手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以及手术部位,以避免手术错误。
第三,手术室应具备充足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并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
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第四,手术室的医疗设备应保持高效运行,确保准确的手术操作和监控。
第五,合理使用放射性设备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目标。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放射性设备的使用规范,避免对患者和自身造成伤害。
第六,预防手术火灾是手术室安全的重点之一。
手术室中应严禁使用易燃物品,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灾预防设施。
第七,手术室要确保患者正确的手术准备和麻醉管理。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麻醉计划和用药管理。
第八,手术室的医疗垃圾管理是手术室安全的关键环节。
医院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第九,手术室要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保密。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保密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最后,手术室应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手术室的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核心,医护人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目标来确保手术室的安全。
以上介绍的十大安全目标包括确保手术室清洁卫生、正确实施患者标识、充足的应急设备和药品、良好的医疗设备运作、合理使用放射性设备、预防手术火灾、患者的正确手术准备和麻醉管理、医疗垃圾管理、患者隐私和保密以及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这些目标,以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手术操作。
手术室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一.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 以核对病人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依据。
2. 手术病人接送严格遵守手术室接送病人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准确掌握手术病人基本信息。
3. 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
4. 接病人时,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交接术前用药及带入手术室物品等。
5. 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1. 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 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螺帽),并逐项准确记录。
3. 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
4. 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5. 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之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6. 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7. 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三、严防病人意外伤发生1、防坠床: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流程,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必须由手术室巡回护士由平车接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流程,不得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走入手术室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2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病人身边看护。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六、提高用药安全七、手术植入物安全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十、严格防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志。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有由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术前准备单》内容及要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书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中、手术开始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目标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1.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按照《临床护理管理规范》中的《手术室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名确认。
3.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手术者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对,完全摊开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4.手术台上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敷料。
台上敷料不得裁剪,不能作为术后伤口包扎的敷料使用。
5.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生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六、提高用药安全七、手术植入物安全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十、严格防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志。
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有由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3、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术前准备单》内容及要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书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中、手术开始施前。
,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目标二:严格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留体内1.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严格把握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和核对时机,按照《临床护理管理规范》中的《手术室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再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等并记录,同时应注意器械、敷料的完整性,缝合皮肤前再次清点无误后,并在“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签名确认.3.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手术者或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对,完全摊开敷料,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4.手术台上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敷料。
台上敷料不得裁剪,不能作为术后伤口包扎的敷料使用。
5.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生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1.防坠床建立与健全手术病人安全接送工作指引及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接送病人的工作人员知晓并能执行这些指引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第一篇: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标示识别的制度。
1.2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1.3按照《术前准备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1.4 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2.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并逐项准确记录。
2.3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2.4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2.5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2.6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向上级汇报。
3.严防病人意外发生3.1防坠床: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必须由病房护士护送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进入手术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的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
3.2防管道脱落:建立转移病人过床、全身麻醉诱导期、复苏期的三阶段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指引;对护士做好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相关培训。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课件

6、 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大声复述一遍,双人核对确认后方可执行。 安瓿保留至手术后方可丢弃。
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
1、 建立外来器械及手术植入物的管理制度,所有植入物使用必须符合《医疗器械和药品 准入制度》及相关规定。所有植入物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人工假体,同时必须具备 法人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税务登记证 。 2、 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放行。 3、 植入物使用记录应可追溯到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商、供应商。以上资料一 式三份,一份留病历(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或其它指定位置),一份保存于 设备科或药械科,一份留给患者。 4、 外来器械(包括厂商提供骨科植入物专用手术器械)必须在手术开始的24小时前送至 消毒供应中心或手术室,外来器械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后方可使用。 5、 可吸收植入物,每个包装只可一次使用,开包后未用或用剩余部分,不可再包装使用 。 6、 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使用植入物应视为特例,而不是操作常规。使用后应有分析提 前使用原因和填写改进措施,以便日后改善。
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1、手术室温度宜保持在22~24℃之间,相对湿度宜为50~6 0%。
2、有各种保暖设施使用的指引,正确使用各种保暖用具,避免烫伤。 3、输入液体宜加温到36~37℃方可使用。如非手术室特殊需要,冲 洗液宜加温至36~37℃后,方可在手术台上使用。
4、有防止手术患者低体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术中的保暖意识。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ຫໍສະໝຸ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严防病人意外伤发生 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提高用药安全 手术植入物安全 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 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 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备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目标二:严防手术物件遗留体内目标三:严格防备病人不测伤发生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坦目标六:提升用药安全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施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引导目标一:严格防备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一、预防举措1、成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辨别标示的制度。
2、依据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加认定,防止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行错误的手术。
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恪守手术病人核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升敌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正确性。
4、成立与实行手术前确认制度,依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
5、依据《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下手术室物件盘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6、依据《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行前,实行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立程序后,方可开始实行麻醉、手术。
二、工作引导:1、手术前确认A.核对时间:病人走开病房前、进下手术室送下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
B.核对依据:病人手段辨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眷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
C.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纪、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
D.核对内容人员、机遇:病人走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恪守手术病人核对制度。
送下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手术开始前,实行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署名。
E.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交流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符合;病重、衰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符合。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国际标准:参考 国际医疗安全标 准如JCI、ISO等
法律法规:遵循 国家卫生部门发 布的相关法律法 规
医院管理:根据 医院管理规定和 医疗质量要求
临床实践:结合 临床实践经验和 教训制定针对性 强的安全目标
Prt Three
手术前核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 手术中保持手术部位清晰可见 手术后确认手术部位和手术病人 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和干燥
手术室安全水平
汇报人:
设备更新: 及时更新和 升级设备确 保其符合最 新的医疗标 准和技术要 求
设备应急: 制定设备应 急处理方案 确保在设备 故障时能够 及时处理和 恢复使用
确保输血前患 者和血液的标
识正确
确保输血前血 液的储存和运 输条件符合要
求
确保输血前血 液的检测结果
符合要求
确保输血过程 中医护人员的 操作规范和准
加强手术过程中的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手术结果、手术并发症 等确保手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协作顺畅提高 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制定详细的手术室安全检查清单 定期进行手术室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器械、药品等符合安全标准 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手术室安全检查记录对检查结果进行跟踪和改进
,
汇报人:
01 02 03
04
Prt One
Prt Two
保障患者安全:手术室安全目标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最佳护理和治疗降低手 术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手术室安全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降低医疗成本:手术室安全目标的实施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正确。
①至少采用两种方法核对患者:①腕带法;②反问式核对法(患者或家属参与自己说出姓名、手术部位等信息)。
②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标识识别患者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识别方法。
③确保手术通知单信息、手术病历信息与患者本人腕带信息完全一致。
④对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婴幼儿等特殊手术患者应有身份识别(如腕带、指纹识别等),同时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参与身份识别。
2.在输血、标本送检、植入物使用等操作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身份。
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1.术前评估与准备核查:患者皮肤、过敏史、免疫八项等生化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物品耗材、植入物等准备情况,须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方可实施手术。
2.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在病房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患者家属知晓)的情况下进行。
标记规范应根据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操作流程要求实施。
3.手术安全核查:由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主持,根据所在医院规定,
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间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逐项核查。
离室前核查结束后,由三方签名确认。
4.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核查:医嘱、过敏史、皮试结果、药物等。
5.手术物品清点查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后。
6.操作前后采用双人核查:手术物品灭菌效果检查、高值耗材和药品使用等。
三、确保用药安全
1.遵医嘱给药,双人核对,三人八对,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医生确认应应答后执行。
2.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4.规范手术台上药品管理:严格双人核对、标识清楚、消毒液(特别是无色消毒液)现用现倒,不得保留在手术台上,避免与药液混淆。
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1.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等,为执行相关规范与指南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和手术隔离技术,监督手术人员手卫生、穿手术衣、戴手套、消毒铺单等操作。
3.落实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制度,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手术医生规范刷手、穿衣、戴手套遵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切皮前0.5--1h给与抗菌药物,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应遵医嘱执行,减少手术相关性感染风险。
4.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与监测应遵循WS310.1、WS310.2、WS310.3规范要求,且追溯系统健全。
5.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应遵循本指南第八章--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的要求。
6.规范手术间管理:严格控制人员,保持手术间门处于关闭状态,减少开门次数,手术间净化系统处于功能状态,回风口不得遮挡,手术安排科学合理,特殊感染手术标识清楚,落实标准预防。
7.严格执行各类废弃物的规范处理流程: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8.落实手术室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9.规范人员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均要进行医院感染项性培训,如人员着装、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标准预防等。
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1.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2.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手术室标本冰冻结果为危急值,报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传真或网络传输),严禁仅采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方式。
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关注护理人员的劳动强调。
2.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交接程序:如手术申请、患者交接、标本交接、血制品交接、器械交接等相关监管制度,确保患者交接程序正确执行。
3.明确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正确、完整与及时性。
4.规范并严格执行麻醉、手术过程的口头医嘱、电话和书面交接流程。
5.强调为手术团队提供多种沟通方式与渠道,确保沟通及时、有效。
6.建立急危重症手术患者绿色通道,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批量伤员、突发应急(火灾、断电、泛水等)情况下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妥善救治。
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1.加强高危手术如危急重症、躁动、昏迷患者的管理,制定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应急预案的发生后的处理流程。
2.采取适当约束、护栏保护、受压部位综合预防等有效措施,预防手术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意外伤害。
3.落实手术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4.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文化培训、强化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培训到位、检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1.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鼓励患者与家属主动与手术医生、护士沟通,包括手术方式、知情同意、过敏史、植入物、义齿等。
2.鼓励患者及家属多方式、多途径参与医疗护理过程:参与身份确认、手术部位标识、术前与术后转运、护理操作、体位安置等。
3.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护理过程。
4.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1.建立手术室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全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安全隐患、近似错误和不良事件等。
2.汇总和分析护理安全事件: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反馈,对严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落实并反馈结果。
3.建立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体系:针对手术室存在的薄弱环节,采用系统脆弱性分析工具,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4.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手术室患者安全文化。
5.加强对医务人员暴力伤害的防范。
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
1.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遵从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定期维修保养,使用中避免关闭设备报警装置,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与医院相关人员沟通。
2.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方式,并对培训人员、内容、考核等进行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加强手术室信息化建设:手术室信息化涉及医院多个部门与科室,
同时也涉及器材、设备、人员、操作、患者、手术标本等,实现信息闭环管理,确保安全。
4.落实手术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实时监控手术室信息安全,及时阻止外来信息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