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物简介
庄周简介(内含轶事典故、生平、思想、精神、历程、贡献、著述、纪念建筑)
![庄周简介(内含轶事典故、生平、思想、精神、历程、贡献、著述、纪念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4ab8d2988e9951e79a8927bc.png)
庄周简介(内含轶事典故、生平、思想、精神、历程、贡献、著述、纪念建筑)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轶事典故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
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
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
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视权贵如腐鼠《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有人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
”惠子很慌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
庄子来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的鸟),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
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您也想因为您的梁国来吓我吗?”宁做自由之龟《庄子·秋水》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庄子影响了哪些主要人物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庄子影响了哪些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5fd0c10be87101f69e3195a7.png)
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还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以及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是“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有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是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提倡“无为”,放弃所有妄为。
又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而他否定知识,否定所有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与宿命论。
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反对所有社会制度,弃绝一切文化知识。
庄周与他的门人和后学者著有《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其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以及《养生主》等。
庄子所持的宇宙和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也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把人的完整生命作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以及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与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含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
“道德”一词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庄子的“道”就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天”是和“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就是自然,而“人”也就是“人为”的一切,是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庄子提倡顺从天道,并摒弃“人为”。
顺从“天道”,这样来和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主张的“德”。
道家学派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同儒家和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
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与佛家。
庄子简介
![庄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db1afb50e2524de5187ee2.png)
庄子简介1.生平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战国时代,做过漆园吏。
据《史记》和《庄子》记载,庄子在他的家乡蒙(今河南、安徽交界处)这个地方,当过管漆园的小官,干了不多久,他辞官回家,生活贫困至无米下锅,有时不得不打些草鞋那去卖,赚点钱混日子。
他平时衣履不整,有一次魏王召见他,他就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去见魏王。
尽管他也有些朋友,如做过魏宰相的好友惠施,曾邀他作官,他就是不予合作。
传说,有一次楚威王派两个人带着重金请他做楚相,他拒绝了,他说他要过逍遥的隐士生活。
看来,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追求绝对自由的生活构成了庄子性格与思想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到一点零碎的东西。
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2.作品《庄子》一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据《汉书》记载,《庄子》原来有五十三篇,现在我们见到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传统看法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写的,可以代表庄子思想,外、杂篇是他的弟子补添的,甚至有人认为是伪作。
学术界一般认为“内篇”固然是研究庄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此外,杂篇也包含有庄子的一些思想,还是可以作为研究庄子思想的参考资料。
3.评价《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大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的名篇,最能表现庄子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所以历来被当作庄子的代表作。
除此以外,还有《秋水》、《庖丁解牛》等。
庄子简介(1)
![庄子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6eec682143323968011c922e.png)
圣人无名。
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根据什么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
此小年也。 之南
最后一天,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这是寿命短的。楚国
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
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一千年当作一年。古代有一种叫大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
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
三、庄子作品简介 《庄子》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 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一般认为 内篇是庄周所著,其余的可能多 为庄周门人或后学所著。 因为庄子被皇帝诏封为“南华真 人”(唐玄宗)、“微妙元通真 君”(宋徽宗)等,配享“太上 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子), 故《庄子》一书也被封《南华真 经》。
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
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
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之二虫又何知?
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著名作家庄子人物简介
![著名作家庄子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eed03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8.png)
庄子作品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庄子作品的艺术风格
• 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 文笔恣肆,形象生动
庄子作品的特点
• 哲学思想与文学价值相结合 • 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如寓言、讽喻、拟人等
庄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庄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被誉为“文学的哲学”,是哲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的哲学思 想是对时代背 景的反思与回
应
03
• 反对虚伪的道德观念 • 倡导自然无为,追求心灵的 自由
02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主张
庄子的道家庄子思想概述
庄子主张“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 “道”是无形的、无名的,无法用言语描述 • “道”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根本原因
庄子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逍遥游的实现途径
• 通过心灵的自我修养,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 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验心灵的自由与愉悦 • 通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人生的智慧与感悟
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庄子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后世文人骚客的心灵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哲学思想的传承
• 通过《庄子》一书,庄子的哲学思想得以传承 • 后世学者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与阐释,使其得以发扬 光大
03
庄子的文学作品与风格
庄子的代表作品《庄子》简介
《庄子》的创作背景
• 庄子辞官归隐后,潜心研究哲学,创作《庄子》 • 《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庄子》的内容与特点
• 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主张 • 采用了寓言、讽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富有文学价值
庄子作品在现代文学与哲学中的应用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庄子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a06b44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中国历史人物——庄子相信大家都看过大鱼海棠这部动画电影吧!电影的开头,屏幕上放映着这样一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而写下这句充满神秘的话就是庄子了。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在人类的历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
而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大解放、学术大发展的时代。
在众多优秀的学者中,有一位姓庄名周的大思想家,他博览群书,学多识广,受老子思想影响较深,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他为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出生于宋国蒙县,他的生卒年月如今已经不可确切考证了,但他主要活动的年代在齐宣王、梁惠王时期,大约是战国中期,正是一个战乱不断,百姓多难的年代。
庄子少年时曾在家乡蒙县的一座私塾求学,到了青年时期,庄子开始四处远游,游历之中经历了许多,看到了许多。
一天,庄子在河边钓鱼,楚国国军听说他很有才能,曾派二位使者请他去做宰相,可是庄子没有接受他们的请求,并对他们说:“我曾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它被杀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非常喜欢这只乌龟,将龟的骨头供奉于高台之上,请问二位,你们是愿意死后留骨,还是愿意活着在泥巴塘里打滚呢?”答案当然是在泥塘里打滚,逍遥过一辈子了,所以庄子拒绝了他们:“您们还是快走吧,我也宁愿在泥塘里打滚,不愿居于高位。
”庄子宁愿自由自在地生活,就算再贫困也不能阻止他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
正因为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履的高洁情操,使得他很难找到知己,而惠子就是庄子为数不多的谈得来的朋友。
庄子到了中年时期,因为生活所迫当了漆园吏,但是还没当几年,庄子不满于这个职位的工作太过繁琐,而且与自己喜欢的文化知识也没什么关系,就辞去了官职,继续追寻自由。
因为庄子不愿做官,所以他都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他主要靠打草鞋和钓鱼为生,有时不得不向友人借贷,他穿粗布衣裳,有时还得打上几个补丁,他住的房子破败不堪,吃也吃不饱,饿得面黄肌瘦,精神疲惫不堪,尽管如此,他仍然视富贵如腐鼠。
庄子的生平
![庄子的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9e2c9d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f.png)
庄子庄子作为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审美和瑰丽奇妙的想象,给人一种心生向往的逍遥境界,是谜一般的存在。
在李商隐的《无题》中“庄周晓梦迷蝴蝶”这句脍炙人口,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河南商丘东北)也,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大致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庄子本是小贵族出身,后家道中落。
为了生计,庄子打过草鞋,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生活的困苦使他经常坐在那里,思考世间万物,生生死死。
时间一长,他悟出很多道理,思想也到达了新的境界。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甚多的思想家们都四处奔走,希望能遇到接受他们思想的国君,谋取功名,庄子也不例外。
他去赵国和魏国游说,均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国君想获取扩张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家的子民,自然不会采用庄子的无为的思想。
庄子的生活依旧困苦。
后来的他的妻子去世,他表情平静,走带床边,蹲下身子,用棍子敲击瓦盆,并且高声歌唱。
旁边的人不禁气愤不已,难道你不为你妻子的死而悲伤吗?庄子说:“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四时运行,不过是物象变化,无需为死者痛苦哀伤,要顺其自然。
当然庄子的这种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的虚无消极的思想在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是很难被接受的。
他也就放弃了去各个诸侯国游说,而是在平时的是生活中经常借寓言故事议论阐发一些深刻的道理。
时间一长,也就慢慢在各诸侯国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他一生过着隐居的生活,穷困潦倒,有《庄子》一书传世。
庄子介绍词
![庄子介绍词](https://img.taocdn.com/s3/m/1a7ac4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6.png)
庄子介绍词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也
有说是子桑),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
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南)人,他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与老子不同,庄子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对老子的观点加以改造而形成自己的体系。
庄子一生并未著书,主要是通过与弟子及后世人的问答和论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庄子》一书主要写了庄周及其后学
与楚威王、齐宣王、齐王庄子间的政治斗争和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体会。
全书以寓言故事为表现手法,用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当时社会政治动乱、民生困苦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从而表达了庄子“万物皆以是非为本”(《庄子·外篇·大宗师》)“天与人相往来”(《庄子·秋水》)“以道观之,物
无贵贱”(《庄子·天下》)和“至人无己”(《庄子·齐物论》)的
思想。
在创作手法上,以寓言故事作比喻、象征、夸张等,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1 —1 —。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9237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png)
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家学说创始人庄子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庄子的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
鉴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亳州)人,曾作过漆园吏。
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使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作文素材庄子
![作文素材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f5f42ed60066f5335b812123.png)
人物专题庄子〔约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开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为,崇尚自然,傲视王侯。
楚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并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以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
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展了锋利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
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在以崇尚自由、尊重生命、反对权势和世俗等为主题的题中,具有普遍运用的功能。
一、人物经历➢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倐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你刚刚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那么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秋水➢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庄子简介.ppt
![庄子简介.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1bbb6528ea81c759f5784a.png)
❖ (4)东面而视
❖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
面,名词做动词,面对
❖ (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
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 (6)Fra bibliotek我睹子之难穷也
❖
穷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八、多义词
(1)东面而视
❖
旋其面目
❖ (2)且夫我尝闻
❖
少仲尼之闻
❖ (3)以为莫己若也
❖
望洋向若而叹曰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十三、文章手法和特点
❖ 1、手法 ❖ (1)对比: ❖ A.两次所见情形之比 ❖ B.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 ❖ C.两次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 D.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 (2)比喻: ❖ 2、想象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 3 、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描绘之
中
❖ 首先,从河伯的角度去思考。
❖ (2)大方:
❖
古:深明大义的人,或通某种学问的人。
❖
今: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 (3)河:
❖
古:特指黄河。
❖
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 (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古:介词短语,在这时;
❖
今:承接连词
❖ (5)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古:北方的大海指东海以北,
❖ 今: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秋水
庄
子
一、庄子简介
❖ 庄子名周,字子丘,是战国时期宋国蒙 地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等同时期,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 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他曾 经隐居南华山,唐玄宗时追号庄子为南华真 人。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生平轶事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生平轶事](https://img.taocdn.com/s3/m/3619662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d.png)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生平轶事庄子,东周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创立了庄学,与老子一起被称为老庄。
有关他的生平轶事大家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生平轶事,希望大家喜欢!庄子的生平轶事濠梁之辩庄子和同乡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鸱得腐鼠惠施在大梁做魏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大梁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材与非材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
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
”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
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
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简介
![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09718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5.png)
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简介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庄子人物简介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名周,字子休,生于战国中期宋国蒙。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真经》)。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人物生平庄周本是宋国的公室之后,先祖可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庄周出生于宋国蒙地,蒙地在汳水(汴水)之南、睢阳县北二十二里。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
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
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历史人物介绍庄子
![历史人物介绍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a75050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1.png)
历史人物介绍庄子历史人物介绍庄子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历史人物介绍庄子,希望能帮到大家!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人物事略: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循其本。
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秋水》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材与非材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
作文素材之经典人物·04庄子
![作文素材之经典人物·04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49c7472ef524ccbff0218462.png)
作文素材之经典人物纵横语文教研室04.庄子一、人物简介 (3)人物事件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人物事件2:鹏程万里 (4)人物事件3:鲁侯养鸟 (5)人物事件4:望洋兴叹 (5)人物事件5:鸱得腐鼠 (6)人物事件6:材与非材 (7)二、名家评价 (8)三、作文文段 (8)话题1:自我认识和他人的期待 (8)话题2:换一种角度 (9)话题3:魅力 (10)话题4: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10)话题5:买镜 (11)话题6:心有明镜,活得超然 (11)四、精选文章 (11)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11)五、适用话题 ................................. 15目录04. 庄子一、人物简介庄子(前360?—前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人物事件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译文:庄子和惠子同游于濠水桥上。
庄子说:“白条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庄子说:“请寻求你问话的本意。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是已经明白我知道鱼的快乐之后再问我的,只不过是问我从哪儿知道罢了,那我告诉你我是从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清廉故事
![庄子清廉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c4c88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8.png)
庄子清廉故事摘要:一、庄子简介二、庄子清廉事例1.不受楚国相位2.妻子死时不哭泣3.弟子庄子贷粟三、庄子清廉思想根源四、庄子清廉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正文:【庄子简介】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南华真人”。
他主张“无为而治”,提倡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他的学说被称为“庄子学”。
【庄子清廉事例】1.不受楚国相位:庄子曾路过楚国,楚王闻其名,欲以相位招之。
但庄子以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树林为由,拒绝了楚王的邀请,表明他不愿为世俗名利所累,坚守内心的清净。
2.妻子死时不哭泣: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不仅没有哭泣,反而敲锣打鼓地庆祝。
他认为人生如梦,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无需过于悲伤。
这个事例展示了庄子超脱世俗的情怀。
3.弟子庄子贷粟:庄子的一位弟子家境贫寒,向他借粮。
庄子却说:“我为何要借给你粮食?我贫穷,你富裕,借给你粮食不是让我更贫穷吗?”这个事例体现了庄子安于贫穷,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品质。
【庄子清廉思想根源】庄子的清廉思想源于他对道家的信仰和追求。
他认为世界万物皆为道,而道是无形、无名的,唯有清静无为,才能接近道。
因此,他主张摒弃世俗名利,追求内心的清净,实现人生的逍遥自在。
【庄子清廉故事对我们的启示】庄子的清廉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如安于清贫、超脱世俗、坚守道德底线等。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学习庄子的清廉品质,不为名利所累,坚守初心,追求内心的清净。
同时,我们还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道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全文总结】庄子清廉故事展示了庄子超脱世俗、安于清贫、坚守道德底线的品质,他的清廉思想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庄子
![庄子](https://img.taocdn.com/s3/m/d35c28fe9e31433239689330.png)
春秋战国 九流十家
“九流”是指: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 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 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 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 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 是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 鬼谷子; 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 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乊上再加上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 史子),就是“十家”了。
名家
•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乊一,因仍事 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 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 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 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名 家是专研「名实」关系的学术派别,偏好辩 说理论,对逻辑学的思惟方式饶有贡献,惠 施、公孙龙等专研解析名相,不过其中含有 混淆辩证的矛盾观念。
职 业:学者 哲学家 学者 思想家 宗教信仰:道教 成 就:著名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 者 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名 言:“天地与我幵生,万物与我为 一” 。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 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代表作品:《逍遥游》;《齐物论》;《养生 主》
故事 一
《庄子· 秋水》篇记载了庄周和 惠施这两位老朋友散步中的一 次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梁乊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仍 容,是鱼乊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知鱼乊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乊乐? ”
故事
二
《庄子· 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 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 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 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 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 子仍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 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 而起。仍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 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 鼠,恰好凤凰仍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 护住腐鼠,仰头视乊道:‘吓!’现在 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视权贵如腐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人物简介
庄子(前360?—前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人物事件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庄子丨秋水》译文:
庄子和惠子同游于濠水桥上。
庄子说:“白条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
庄子说:“请寻求你问话的本意。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是已经明白我知道鱼的快乐之后再问我的,只不过是问我从哪儿知道罢了,那我告诉你我是从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人物事件2:鹏程万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斥鹖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丨逍遥游》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大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鸟在海水翻腾激荡的时候,就借势迀徙到南海。
斥鷄讥笑大鹏说:“它将飞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起飞,不过飞到几丈高就落下来了,在蓬蒿之间飞来飞去,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而它还想飞到哪儿去呢?”
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人物事件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
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栖息,鲁侯为了欢迎它,在宗庙里给它饮酒,演奏《九韶》乐使它快乐,用祭祀时使用的牛、羊、猪作为鸟的膳食。
而海鸟却眼花心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这是用养人的方法去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去养鸟。
人物事件4: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
若,者,我之谓也。
”
——《庄子“秋水》译文:
秋天河水及时上涨,无数条小河的水都灌注入黄河。
水流的宽阔,使黄河两岸及洲渚四边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都集于他一身。
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朝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
在这种情况下,河伯才改变自得的脸色,仰望着大海感叹地说:“俗语有这样的话:‘听到的道理多了,就以为没有人赶得上自己。
’这就是说我了。
”
人物事件5:鸱得腐鼠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鶊,子知之乎?夫鹓鶊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鶊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庄子“秋水》译文:
惠子做了梁惠王的相国,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要取代你的相位。
”于是惠子很惊恐,在国都中搜捕了庄子三天三夜。
庄子主动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鹓鶸,你知道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而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臭老鼠,鹓鶸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就仰起头,看着鹓鶸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斥我吗?”
人物事件6:材与非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
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山木》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长得很茂盛,伐木之人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
问他原因,回答说:“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具备良材的质地而能享尽天然的年寿。
”
庄子从山中出来,寄宿在朋友家中。
朋友很高兴,让童仆去杀一只鹅来款待庄子。
童仆问道:“有一只鹅会鸣叫,另一只鹅不会鸣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会鸣叫的。
”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说:“昨天山中的大树,因为不具备良材的质地而能享尽天然的年寿;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不能鸣叫而被杀死。
先生将怎样自处呢?”庄子笑着说:“我将处在材与不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