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例医案整理

合集下载

中医百例医案

中医百例医案

中医百例医案整理1、*,女,40余,五年前子宫切除,现双乳胀痛乳腺增生,自觉身体右侧有气,发胀排不出去,口干渴喜热饮,但湿湿嘴就喝不下去,中午头昏,太阳晒着就加重,不易出汗,想吃凉的但不敢吃,肝区叩击痛〔+++〕心下无压痛,舌干苔少花剥,脉浮寸弱,根40麻黄10桂枝40白芍10炙甘草20石膏80柴胡叶40黄芩15花粉20枳实15大黄〔另〕15厚朴80干20槟郎20鳖甲25茜草15旋复花10降香20木香10生25大枣4两剂,诸症减轻,肝区叩击痛〔+〕根40麻黄10桂枝40白芍10炙甘草20石膏80柴胡叶40黄芩15半夏15枳实15大黄〔另〕10干20鳖甲25茜草15牡蛎20生25四剂愈。

此案初诊时受病人情绪影响,思路混乱,虽然大方向不错但用药很杂,影响效果。

“假设胁下痞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2、*女40,几岁的时候家里失火得的阻塞性肺气肿,时轻时重,这一次发作,在医院输液每日八瓶〔具体不详〕,一周后日益加重,查CT胸前积液4CM心包积液,被动体位,口抬肩喘促,满布湿罗音哮鸣音,花剥苔,小便少,一输液就更出不来气,十枣汤一试,4克无效,第二天6克呕吐两次,喘息稍减,第三天8克上吐下泻臭秽20余次,稍觉闷气,没有其他病症,要求出院,医院有复查了一个CT:未见胸腔积液3、*女,因醉酒至胃痛干呕,头昏欲睡恶寒,买沉细无力,理中汤合麻附辛小半夏汤加桂枝2剂愈4、*女50,还风,恶寒咽痛头身痛,脉浮紧长数,发烧,先与麻黄汤,3个小时,没发汗,高热,面红体烫,服发汗片后汗出热退。

第二天复诊,已经不恶寒,体统消失,唯咽干痛失音,晨起口苦年,嘴里没味儿,大便出不来,脉浮弦,柴胡去半夏加黄连牡丹皮汤合桂枝汤加芒硝1剂愈。

这是近几年少有的麻黄汤不出汗的,是汗不得法还是胃气太弱.第二天就从太阳转少阳了,并且热较重,柴胡证后有柴胡加芒硝汤,是为外感病罢有实而设,此病人发热后便秘是为典型。

5、*女,70余,咽干痛白粘痰,全天口苦,纳眠二便均可,右关上浮滑有力,不恶寒,半夏泻心汤小剂量3剂愈6、*男,50余,因胸闷疼胃胀,去*医院检查为心脏血管狭窄,建议支架。

中医医案——百合病

中医医案——百合病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百合地黄汤加味治愈百合病病案:刘某,女,12岁。

初诊:1974年10月3日。

主诉及病史:高热之后,日晡低热,延来半年有余。

诊查:口苦溺赤,情绪时静时躁,神志恍惚,意欲食而不能食,寤而不寐,脉象微数,口干舌燥。

辨证、治法:此百合病也。

拟百合地黄汤加味。

处方:百合15g 生地12g 制玉竹12g 蒿梗10g 炙草10g 炙白薇10g 炒知母10g 地骨皮10g 炒谷芽12g 淮小麦15g 红枣15g 二诊:进前方药5剂后,低热已除,烦躁较宁,寤寐略安,胃纳渐振。

拟原方药再进4剂。

三诊:寤寐已安,纳谷亦香,口苦口干已愈,精神日趋正常。

拟前法加减。

处方:制玉竹12g 炙白薇10g 淮小麦30g 炙草6g 地骨皮10g 生白芍10g 蔓荆子10g 茺蔚子10g 炒天虫10g 白芷4.5g 白蒺藜10g 5剂按语本证为大热伤津,心肺阴虚,心阴不足则神不明,出现精神恍惚;肺阴内损,百脉受累。

《金匮》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由于阴虚日久,必生内热,故有口苦、溺赤、脉象微数等热象。

百合地黄汤加玉竹、知母,增强生津之力;地骨皮、青蒿、白薇以除虚热,红枣、小麦养心神,炙草、谷芽和胃以生津,故连服9剂,病情基本好,14剂则津复热除,精神复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240,盛循卿医案。

盛循卿,1917年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初受业于杭州名中医杨仰山先生门下,复得皖五世儒医汪清白先生精心传授,凡医籍经典,皆悉心研习,博汲精要。

弱冠时尽得师传,旋于杭城悬壶设诊。

每每扶危救厄,屡起沉疴;且免费义诊,赠药于贫病者,自此远近闻名,医誉鹊起。

解放后,致力于卫生保健事业,为浙江省和杭州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临床对中医内科、儿科殊有研究,更善于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造诣尤深。

中医医案——哮喘(十六)

中医医案——哮喘(十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补肾纳气、止咳定喘法治愈哮喘病案:赵某,女,30岁。

初诊:1980年10月4日。

主诉及病史:咳嗽喘息,痰鸣有声已近4年,多发于冬春两季。

近来平均每月发作2次,曾多方治疗,未得显效。

今逢气候乍寒。

病情加重,呼多吸少,气急不得平卧,咳嗽汗出,便溏溲黄,不思纳谷。

诊查:舌质红、苔薄腻,脉象虚数,两尺微弱。

喘不得卧,汗出便溏,当属肺虚;舌红苔薄,脉虚数。

辨证:系属阴亏,肾阴亏虚,肾不纳气。

此乃肺虚及肾之虚喘。

治法:治宜补肾纳气,止咳定喘。

处方:冬虫草5g 沙参15g 枸杞15g 石斛15g 川贝10g 桑皮15g 百合15g 冬花10g水煎2次温服,3剂。

二诊:药后喘息已平,睡眠安适,但仍咳嗽汗出。

病有转机,守前方继进药4剂。

三诊:药后咳嗽已止而能平卧,虚汗已收,二便正常,但五1心烦热。

舌红苔薄,脉仍虚数。

此阴虚之象,再拟滋阴止咳平喘为治。

处方:冬虫草5g 沙参15g 枸杞15g 石斛15g 知母15g 川贝10g 百合15g 桑皮15g 麦冬15g水煎2次温服,3剂。

四诊:喘平、咳止、汗收、呼吸均匀。

舌象正常,脉象沉缓。

改用丸剂缓补,巩固疗效。

综合前方。

继予补肾纳气、止咳定喘之剂。

处方:冬虫草5g 沙参15g 枸杞15g 石斛15g 知母15g 川贝15g 桑皮15g 百合15g 麦冬15g 冬花10g 茯苓15g 天冬15g 共为细面,蜜丸10g重,日服2次,每次1丸。

服丸药3周后已如常人。

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肾虚作喘之证,乃肺之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入少,逆气上奔而为病。

本例哮喘,病久体虚,喘不得卧,咳而汗出,为肺虚及肾之虚喘。

肾为气之根,下元不固,失于摄纳,故拟补肾纳气、止咳定喘为治。

药后病有转机,但见五心烦热之阴虚象,又在原法中加滋阴之品收效。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王某,男,6岁。

主诉:不自觉排尿,每夜2-4次。

病史:患儿3岁时,父母发现其夜间不自觉排尿,于当地医院中药治疗,有所改善,近一年症状反复发作。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肾脏B超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审机: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补脾经2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2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

每日一次,每周5次为一疗程。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每夜1-3次,无明显不适。

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补脾经1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0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捏脊3-5次。

三诊:2个疗程后,患儿夜尿规律,饮食良好,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为红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随访2个月,遗尿未犯。

按语小儿遗尿又称为尿床,多发生于3-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不自主排尿,醒后自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多与肺、脾、肾及膀胱等脏气不固有密切关系。

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而失约为其根本原因,同时肺脾虚弱,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尿。

故《灵枢经》有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例病案运用推拿手法施于患儿特定部位的穴位,通过对机体的相应调节,达到治疗效果。

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可健运脾胃,补益肺脾之虚。

按揉百会、三阴交,可以通调水道、提升温阳,以助脾胃运化。

揉少腹、揉命门、揉肾俞、补肾经、擦腰骶部等手法温补肾气,固涩下元,调和气血阴阳的运行及脏腑机体功能,使三焦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协调联系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调节膀胱功能。

老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大全

⽼中医治疗遗精医案⼤全医案⼀王某,男,32岁。

患慢性肝炎已有五载,近期出现五⼼烦热,急躁易怒,头晕⽿鸣,每隔三五⽇即“梦遗”⼀次,阳易勃起,不能控制,腰膝酸软,⼝渴思饮,两颊绯红,⽬有⾎丝,眼眦多眵。

脉弦⽽数,⾆光红少苔。

证属肝阳过亢,下汲肾阴,风阳⿎动,相⽕内灼。

乃⽤王太仆“壮⽔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

处⽅:⽣地黄、熟地黄各20克,牡丹⽪10克,⽩芍16克,黄柏8克,⼭药15克,知母10克,龟甲10克,⼭茱萸15克,茯苓12克,麦冬6克,酸枣仁20克,⾸乌藤15克,丹参12克,黄连8克。

服⾄8剂则神倦欲睡,⼜进4剂,则觉⼼神清凉,烦躁顿消,阳不妄动,⾛泄不发。

后以知柏地黄丸巩固⽽愈。

【按】李⼠材有“⼄癸同源”之说。

肾藏阴精,肝藏阴⾎,⼆者内有相⽕互相撷顽。

⼀旦肝肾的阴精不⾜,不但其间可相互影响,⽽且可造成相⽕偏亢,⽕盛则动,动则内扰阴精,于是屡发遗精⾛泄,烦热⽿鸣等症。

故⽤肾肝同治之法,壮阴⽔以制⽕阳之动。

⽅证相对,果获良效。

引⾃《刘渡⾈验案精选》医案⼆马某,男,20岁。

病将1年,初起时⾃感情欲易动,见异性阴茎即勃起,深以为苦,逐渐尿道经常流出黏性物,努⼒排便时亦由尿道滴出黏液,腰酸⽆⼒,势成漏精,迫切求治。

⾆苔正常,六脉细数。

辨证⽴法:相⽕妄动,欲念时起,见⾊则遗,⽆⼒固摄,拟抑相⽕、固肾经为治。

处⽅:苦⽯莲18克,盐黄柏、盐知母各6克,炒丹参、炒牡丹⽪各10克,⽣地黄、熟地黄各6克,砂仁5克(同捣),⾦樱⼦10克,芡实15克,桑寄⽣24克,⾦狗脊15克,⽩蒺藜、沙蒺藜各10克,五倍⼦、五味⼦各10克。

⼆诊:服药4剂,腰酸见效,漏精也少,近来⼼情稳定,欲念减少,⾮如前时常觉⼼猿意马之状。

前⽅加莲须10克,益智10克。

三诊:服药6剂,⾃觉⼼神安稳,杂念全消。

漏精间或有之,拟⽤丸⽅巩固。

⼆诊⽅加3倍量,共研细末,⾦樱⼦膏600克,如⼩梧桐⼦⼤,早晚各服10克,⽩开⽔送下。

【按】遗精⼜叫“失精”“遗泄”。

中医医案——慢性肝炎(三)

中医医案——慢性肝炎(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用四逆散治愈胁痛六例病案一:徐某,男,37岁。

初诊:1975年3月6日。

主诉及病史:1965年患急性肝炎,经治未能痊愈,逐渐转成慢性肝炎。

诊查:右胁常痛,口苦,咽喉干燥而不欲饮水,尿黄,头昏痛,失眠,神疲肢倦,少气,食少不香,大便溏,舌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投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五钱甘草三钱党参五钱焦白术五钱云苓五钱青陈皮各三钱山楂五钱六神曲三钱谷麦芽各五钱丹参五钱元胡索三钱川楝子三钱连服药12剂,右胁痛止,诸症全除,食增神旺。

病案二:刘某,男,48岁。

初诊:1974年9月23日。

主诉及病史:患慢性肝炎,右胁时痛,脘腹胀满,腹中有包块时聚时散,不思食,大便不畅,寐少梦多。

诊查:舌苔薄白微黄,脉象左弦右弱。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五钱甘草三钱党参五钱焦白术三钱云苓五钱陈皮五钱青皮三钱丹参一两山楂一两六神曲三钱谷麦芽各五钱二诊:服上方药5剂,胃脘胀减,知饥食香,腹中包块很少出现,寐安梦少。

但右胁仍痛,守上方加重白芍为一两。

三诊:再服上方药6剂,右胁痛减,脉弦见退;腹胀,行走时则消而静坐时则作。

守上方加大腹皮三钱。

四诊:再服上方药7剂,腹胀大减,夜卧有时右上腹隆起气包作响,揉按则消。

昨起稍有感冒,微恶风寒,守上方加防风三钱,生黄芪五钱。

五诊:再服上方药7剂,胁痛渐除,腹胀渐消,未再发生包块,仍守上方加减以善后。

病案三:杨某,男,36岁。

初诊:1963年3月16日。

主诉及病史:患慢性肝炎,右胁时痛,劳累后尤甚,头晕神疲肢倦,纳差,食少,泛酸,脘腹时胀,大便时结时溏,小便如浓茶。

诊查:舌根苔黄腻,脉细弱。

治法:投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一钱半白芍三钱甘草三钱党参三钱焦白术三钱赤茯苓三钱麦芽五钱甘露消毒丹一两(布包入煎)连服药6剂,脘腹胀减,食欲渐振,惟胁痛依然。

中医医案——便秘

中医医案——便秘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柔肝缓急法治便秘二例病案一:张某,男,48岁。

初诊:1989年12月10日。

主诉及病史:大便干结已有12年,三五日一次,均呈栗子状,艰涩难下。

曾服麻仁丸、果导等,初服尚效,久则无效。

便后肛门不适,仍有便意。

近1年非用开塞露则大便不下,食辛辣则更甚,常见肛裂出血。

诊查:舌质偏红,少苔,脉象弦细。

辨证:证属肝阴不足、肝气郁滞,导致大肠传导失司。

治法:治以柔肝养阴,调理气机,以柔肝缓急汤加味。

处方:生白芍15g 炙甘草10g 生麦芽15g 柏子仁12g 郁李仁10g 玄参10g 5剂并嘱忌食辛辣、肥腻、炙煿之物。

二诊:栗状便已转为条形,便时较爽,但仍干燥,两日一行,再以原方加焦山栀10g。

宗养阴必须清火之意。

7剂。

三诊:大便已通畅如常。

效不更章,再以原方加南沙参、炙紫菀各12g,5剂。

同时再以汤剂方10倍量,炼蜜为丸,每服10g,1日2次,空腹以淡盐汤送服,以巩固疗效。

病案二:高某,男,50岁。

初诊:1990年7月5日。

主诉及病史:大便秘结已有两年。

始服果导或用麻仁丸、番泻叶等,均初服有效,继则便秘更甚。

现在大便仍五六日一行,非用开塞露不能行。

便形初如栗状,继则软细如面条,但仍不能下,便时有腹痛。

纳谷尚可,脘腹时有胀满。

诊查:舌质淡胖,脉细软。

辨证:证属肝脾不和,肝失疏泄,脾虚失运。

治法:治宜柔肝理气、健脾助运,以柔肝缓急汤、枳术丸加味。

处方:炒白芍12g 炙甘草6g 生麦芽12g 玫瑰花6g 焦白术15g 炙紫菀10g 7剂二诊:栗状便已无,能两三日自行大便一次,但硬便后仍有形细软便,努责难下,便后仍有便意,小腹胀,足冷。

肝气虽和,脾肾阳虚未复。

治以健脾补气,温补肾阳。

处方:焦白术30g 枳壳10g 太子参15g 炙升麻6g 炙紫菀10g 肉苁蓉10g 大熟地黄10g 肉桂5g 谷麦芽各12g 7剂三诊:大便形转粗,小腹胀、足冷亦减,便时亦较通畅,但停药后大便又复艰涩,再以原方加味进治处方:焦白术60g 黄芪15g 陈皮5g 太子参15g 炙升麻6g 炙紫菀10g 肉苁蓉10g 大熟地黄10g 肉桂5g 谷麦芽各12g 7剂四诊:大便形粗如常,小腹胀与足冷均除。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详细)

中医诊治案例分析(详细)

之 阴 气人 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 , 之 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 若情 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 之欲 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 何无 而 涯 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 可 , 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 以此 供难 给成 也 易 古人谓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 亏 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 !
既疏豨莶至阴汤,减当归为一钱,去黄 柏,加连翘、栀子、花粉各三钱。服三 剂,烦热退,语言清,口眼歪斜也有改 善,是心经之热已退,而经脉中留滞之 血热,尚未清彻也。复于方中去连翘、 栀子,加橘络二钱,广地龙一钱,连进 十四剂,瘫痪恢复,手足运动正常。惟 舌质尚红,脉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 改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四钱,连服十剂, 完芩《外台》 术附汤 《类证活人书》 峻补坎阳 羌活附子汤 羌附干姜木香茴香
《卫生宝鉴》
外邪闭束 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经散寒 附羌汤 湿气闭滞 肾着汤

苓术姜草
温经除湿 桂苓术甘汤加附子、细辛
海某,女,19岁。 剖腹产失血过多,经输血后,突然高烧40℃ 以上。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体温降低,一般 情况反见恶化,神识昏聩,呼吸困难,白细胞高 达20x109/L以上。因病情危重,不敢搬动,未作X 线检查,于1959年1月3日邀吴佩衡会诊。 患者神志不清,面唇青紫灰黯,舌质青乌, 鼻翼煽动,呼吸忽起忽落,指甲青乌,脉弦硬而 紧,按之无力而空。 辨为心肾之阳衰弱已极,已现阳脱之象。治 唯扶阳抑阴,强心固肾,主以大剂四逆汤加肉桂
(郑钦安 《医理真传·卷四》)
郑寿全
1824 — 1911
字钦安
四川成都
人称“姜附先生”,被誉为“火神派首领” 《医理真传》 1869年 《医法圆通》 1874年 《伤寒恒论》 1894年

中医百例医案整理

中医百例医案整理

中医百例医案整理一、引言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研究,中医百例医案成为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借鉴。

本文旨在整理和总结一些典型的中医百例医案,以展示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瑰宝,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促进中医学科的发展。

二、医案一:感冒患者陈某,男性,32岁。

主诉发热、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已有三天。

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为风寒袭表,治宜辛散发散、宣通利窍。

处方:葱白、姜汁、生姜、炒桂枝、辛夷、白芷、半夏等药物。

病程3天后,症状减轻,患者恢复正常。

三、医案二:消化不良患者李某,女性,40岁。

主诉饭后腹胀、恶心、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舌苔黄腻,脉滑。

辨证为脾胃虚弱,气滞不行。

治宜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陈皮、香附等药物。

疗程2周后,患者消化功能得到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四、医案三:失眠患者王某,男性,55岁。

主诉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等失眠症状。

舌苔薄白,脉虚细。

辨证为心脾两虚,心神不宁。

治宜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处方:黄耆、五味子、茯苓、酸枣仁、丹参等药物。

治疗4周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失眠症状减轻。

五、医案四:慢性肾炎患者张某,男性,45岁。

主诉尿频、腰酸、小便短少等慢性肾炎症状已有数月。

舌苔黄糙,脉沉细。

辨证为肾阳虚衰、气滞湿困。

治宜温补肾阳、利水通淋。

处方:肉桂、干姜、牛膝、泽泻、车前子等药物。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尿量恢复正常,腰痛明显减轻。

六、医案五:月经不调患者刘某,女性,28岁。

主诉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长等问题已有一年。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为气血不足,经络失调。

治宜养血调经、活血化淤。

处方:当归、白芍、川芎、香附、益母草等药物。

连续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规律,症状明显改善。

七、结语以上仅是中医百例医案中的几个例子,展示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奇效。

通过对这些医案的整理和总结,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中医医案中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更能够为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逆汤医案100则(71~80)

四逆汤医案100则(71~80)

四逆汤医案100 则(71~80 )71:风湿脚肿朝晨一个老叔,特地行过来话,先生,还有风湿膏么?涯问他话,做什么?他话,你那我贴了,和食药,本来两只脚肿到不会行,疼到没法睡,今好了一半,一只脚不会疼了,你看也不会肿了。

他将鞋脱下来,齐家一看,水肿肿的脚是退落去了。

学生打开那处方一看,是四逆散加黄芪、党参、益母草、炒薏仁。

黄芪50 克,党参20 克,益母草15 克,炒薏仁30 克。

学生好奇怪话,老师,这都没落羌活、独活、威灵仙治风湿的厉害药物,为什么他风湿脚肿会好?涯话,你看,我们这里面虽然没特殊的去治风湿的风药啊,没拿治风湿关节痹痛的风药,但是他样样都补气行气。

人身体气不足,久了他才手脚啊会水肿肿,就像热头(太阳)不出,那衫裤湿哒哒,就是不会燥(干)。

黄芪、党参能补气阳。

薏米、益母草可以排湿。

四逆散行气。

相当于开窗户,吹风一样。

所以有个俗语讲,给我一点阳光,我就好灿烂人身体也一样,你给它一点阳气,它就好欢喜,它就好有力气,有力气湿气就会被它榨出来。

涯还叫病人切几片姜,加几个红枣落去,一起煮,为什么?夏吃姜,准参汤。

夏天无病常带三分虚。

姜枣补中气,调和营卫。

病人他话,还好再吃么?涯话,这是我碰到第一个吃药吃上瘾了,那脚肿都消退落来了,还十分欢喜想食药。

涯觉得一个医生啊,他能够开出汤方让病人啊十分欢喜地食, 这一定是看到效果的,这也是一个真正能得百姓欢心的医生。

所谓看病以得欢心为第一。

你为民众看病啊,最重要一点,你讲的养生,你开的汤方,对方听了头会点头,服食了那心会点头。

这样下去,你在一个偏隅陋巷,偏远之处啊,你都可以名扬四海。

所以他带来一大批的外地外省来的病人,都是他那些亲戚关系的。

所以不要以身名不出,就怕医生功夫没炼好。

学修心得:风湿脚肿用四逆散加黄英、党参、益母草、炒慧仁、生姜、大枣。

黄英、党参能补气阳薏米、益母草可以排湿。

四逆散行气。

姜枣补中气,调和营卫。

72:便溏肩周炎朝晨涯早早头起来,去行山,行山转(回)来经过珍仔围的田,一位老伯母在摘菜,远远看到涯,捧起菜行前来话,先生这把菜给你,带转(回)去食。

中医医案——过敏性鼻炎

中医医案——过敏性鼻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五花饮加味治愈鼻炎病案:黄某,女,45岁。

初诊:1979年3月15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患过敏性鼻炎已15年,时辍时发。

近10年来病情增剧,甚则鼻塞不通,彻夜不寐,屡经治疗,未见效验。

既往有肺结核,肾盂肾炎,偏头痛等病史。

诊查: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病乃肺虚,气机不调,清窍壅塞。

治法:治宜补肺调气,升清降浊,投以自拟五花饮加味。

处方:辛夷花10g 银花10g 菊花10g 玫瑰花10g 绿梅花6g 细辛6g 沙参15g 茯苓15g 川芎9g 怀山药30g每日进1剂;另用鲜芫荽洗净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量,拌匀捣烂,消毒纱布裹塞鼻窍,每日换3次。

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西洋参6g,继用外治法。

2年后来函云:鼻炎已愈,且连偏头痛宿疾亦不再复发。

按语鼻炎,中医学称之为鼻渊、鼻鼽、鼻藁等。

本病多因胆热上蒸清窍,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所致,盛老根据诸花性升,轻扬向上,自拟五- 1 -花饮治疗鼻炎,每收卓效,方中以古今医家治疗鼻炎的辛夷花为主药,伍以银花、菊花、玫瑰花、绿梅花,共奏升清降浊、疏风解热之功。

若风热甚者加桑叶、薄荷:风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鼻流稠涕色黄者加黄芩、生地;头痛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细辛、白芷、川芎;清阳不升者加升麻、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怀山药、茯苓等;阴虚者加沙参、麦冬。

临床随证加减,常能得心应手而取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37,盛国荣医案。

盛国荣,1913年生。

中医教授。

福建省南安县人。

出身于八代中医之家,早年受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熏陶,10岁即开始行医。

历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厦门中医学院负责人、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编审、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教授评委会委员。

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

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

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41:抑郁不乐这个剃头师父,他有七十岁左右。

那天他儿子过来看病舒服多了,今日他过来,他来复诊,拿到单话,先生,你的药涯吃了觉得好自在,好开心。

涯笑笑话,药可以自在开心一时,你啊记住这八个字,可以自在开心一生人。

他问,拿八个字?涯话,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一个人能够外求少了,能够将世事看淡点,自动开心喜悦。

学生一看那方,怎么这么简单,就可以治这种压抑郁闷失眠?原来是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丹参2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

涯话,你知郁金、香附这两味药有多厉害吗?它可以话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现代医学药物学研究,发觉到这两味药能集中于肝胆,使那肝胆排泄功能变好。

你看那人一生气恼气,是不是胸闷闷,肋胀胀,肚满满。

所以我们的郁金、香附一去,就疏通胸肋,消除闷胀。

他觉得好神奇,吃着药后,头脑轻松,胸轻松,胃轻松。

那人一旦有压力,觉得四肢百脉啊,都好像逆乱一样,一旦释放掉压力,全身百节啊都像放松释放那样。

所以四逆散它能将四面八方压到身体上的压力啊疏散出去,你如果你能灵活加些理气的药,它就能治疗压郁,加些活血的药,它就可以治疗忧愁、跌打、胸肋痛闷,这些都是加减一两味药,就可以取得的效果。

所以涯同他话,你要少忧虑,愁肠百结,肝郁气结,愁虑的人啊,今下社会十分多。

所以你能够解决愁虑引起的百病啊,你可以在农村医病医开局面来。

包括你看涯医这些风湿,郁闷,胃痛,肩颈痛,肚子疼,鼻炎,头痛,肩甲劳伤等等啊,但凡见到他愁虑压郁加重,两眉皱紧紧的,四逆散主之,加无事常生闷气的,四逆散主之。

所以连药房的人都好吃惊,为什么曾医生开出的汤方,寥寥几味,患者却有这么好的口碑。

涯话,这都是把握到病机,和病因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开心一辈子: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压抑失眠用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郁金香附集中于肝胆,使肝胆排泄功能变好,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

人一旦有压力,四肢百脉逆乱,一旦释放压力,就变得轻松。

四逆散医案100则

四逆散医案100则

四逆散医案100则四逆散医案 100 则 目录1、便秘2、偏头痛3、膝盖疼4、失眠5、颈椎痛、颈酸6、目痛 7;腰肌劳损8、咳嗽9、背痛 10、目珠痛 11、尿失禁 12、鼻炎 13、口腔溃疡 14、痤疮 15、腰痛16、腹胀17、跌打 18、四肢冷 19、咳 20、心悸 21、肾结石 22、小便频漏 23、肚腹胀痛24 小儿拉肚子 25 厌食失眠 26、胆手术后腹胁痛胀 27、咳痰带血 28、腹中虚胀29、气血塞失眠 30、急性胃胀痛 35、烂嘴丫 36、风团痒 37、身僵如尸38、大便稀溏39、抽筋失眠 40、满面疮痍 41、抑郁不乐 42、夜咳 43、脚肿难动 44、腰肌劳损45:背痛46:肩周臂痛 47:慢性阑尾炎 48、气郁痛经 49、肥胖腰膝痛 50:颈部疮痛51、冷伤脾52:风邪外感 53、手脚冰冷症 54、经闭 55、妇女盗汗 56:高血压 57:胃胀满58:乳腺增生包块 59:手指痛 60:厌食失眠 61:大汗症 62:血侵眼63:鼻流清涕64:颈肩背僵硬 65:月经皮下出血 66:红肿眼 67:面部痤疮68:压力耳鸣69: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70:头面流油 71:风湿脚肿 72:便溏肩周炎73:右腿抬不起74:胃伤 75:眼目黄 76:鼻痒症 77:头颈酸重 78:耳痛流水79:带状疱疹后遗症80:食积牙火 81:腿脚湿痒 82:顽固头痛 83:老人虚喘 84:老年肺气肿85:肩周劳损86:足痿 87:老人心肌劳损 88:老人目花 89:小儿鼻痒90:胃溃疡91:年老骨头痛92:暴食伤胃 93:老人牙痛 94:虚人焦虑 95:风寒束表 96:食积肠胃97:老人气虚百病98:肝胆油脂高 99:肥胖 100:癌症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318)【组成】枳实10g 柴胡10g 白芍10g 炙草10g【方歌】阳郁厥逆四逆散, 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 肝郁脾滞力能堪。

病案

病案

感冒【病案1】-----感冒1、杨某某,男,19岁,学生。

1996年4月17日初诊。

主诉:畏寒、发热、头痛3天。

病史:4月14日冷水淋浴后,开始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

今起病情加重,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痛,咳嗽痰多清稀,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尚可。

检查:体温38.5℃,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诊断:中医:感冒(风寒)。

西医:感冒。

1、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2克、防风10克、云苓12克、川芎6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上方服药2剂,汗出,身疼减轻,继服1剂,痊愈。

[按]该例患者,冷水淋浴感受寒邪,寒邪袭表,卫阳被遏,邪正相争出现上述风寒表证,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予荆防败毒散,汗出邪退病愈。

【病案2】------感冒2、刘某某,女,40岁,干部。

1997年2月8日初诊。

主诉: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

病史:2月4日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感恶寒,鼻塞流清涕,稍咳,喷嚏,头稍痛,因工作繁忙未介意。

昨起发热汗出,微恶寒,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欲,咽喉疼痛,咳嗽咯黄稠痰,小便黄。

检查:体温40.2度。

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

舌苔薄黄,脉浮数。

2、诊断:中医:感冒(风热)。

西医:上感。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0克、牛蒡子10克、瓜蒌12克、薄荷6克、贝母10克、条芩10克、板蓝根3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

3剂,水煎服。

服药3剂后诸症消失而痊愈。

[按]此例外感风热乃由外感风寒,留连日久,郁里化热所致。

治宜辛凉解表、清宣肺热,方药予银翘散加减,因热甚加条芩、板蓝根清热,咽喉肿痛加射干利咽解毒,痰黄稠加瓜蒌清热化痰,方药对症,故服药后症状消失。

【病案3】-----感冒3、张某某,男,26岁,学生,1997年7月17日初诊。

四逆散治则100例(新)

四逆散治则100例(新)

四逆散医案 100 则目录1 、便秘2 、偏头痛3 、膝盖疼4 、失眠5 、颈椎痛、颈酸6 、目痛7 ;腰肌劳损8 、咳嗽9 、背痛 10 、目珠痛 11 、尿失禁 11 :喉咙痛 12 、鼻炎 13 、口腔溃疡 14 、痤疮 15 、腰痛 16 、腹胀 17 、跌打 18 、四肢冷 19 、咳20 、心悸 21 、肾结石 21 :小便屙不畅 22 、小便频漏 23 、肚腹胀痛24 小儿拉肚子 25 厌食失眠 26 、胆手术后腹胁痛胀 27 、咳痰带血28 、腹中虚胀29 、气血塞失眠 30 、急性胃胀痛 31 :急性胆胃病 32 :偏头痛 33 :痛经34 :乳腺增生 35 、烂嘴丫 36 、风团痒 37 、身僵如尸 38 、大便稀溏39 、抽筋失眠 40 、满面疮痍 41 、抑郁不乐 42 、夜咳 43 、脚肿难动44 、腰肌劳损 45 :背痛 46 :肩周臂痛 47 :慢性阑尾炎 48、气郁痛经49 、肥胖腰膝痛 50 :颈部疮痛 51 、冷伤脾 52 :风邪外感 53 、手脚冰冷症 54 、经闭 55 、妇女盗汗 56 :高血压 57 :胃胀满 58 :乳腺增生包块59 :手指痛 60 :厌食失眠 61 :大汗症 62 :血侵眼 63 :鼻流清涕64 :颈肩背僵硬 65 :月经皮下出血 66 :红肿眼 67 :面部痤疮 68 :压力耳鸣69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70 :头面流油 71 :风湿脚肿 72 :便溏肩周炎73 :右腿抬不起 74 :胃伤 75 :眼目黄 76 :鼻痒症 77 :头颈酸重78 :耳痛流水 79 :带状疱疹后遗症 80 :食积牙火 81 :腿脚湿痒 82 :顽固头痛83 :老人虚喘 84 :老年肺气肿 85 :肩周劳损 86 :足痿 87 :老人心肌劳损 88 :老人目花 89 :小儿鼻痒 90 :胃溃疡 91 :年老骨头痛 92 :暴食伤胃93 :老人牙痛 94 :虚人焦虑 95 :风寒束表 96 :食积肠胃 97 :老人气虚百病98 :肝胆油脂高 99 :肥胖 100 :癌症枳实与枳壳其实二者区别不大,主要在药性力道上有一些差别,所以适合的人群不同,下面我把枳实与枳壳有哪些区别详细讲解一下。

张岫云医案百例

张岫云医案百例

张岫云老大夫医案百例目录(一案) (1)(二案) (1)(三案) (1)(四案) (1)(五案) (2)(六案) (2)(七案) (2)(九案) (3)(十案) (3)(十一案) (4)(十二案) (4)(十三案) (4)(十四案) (5)(十五案) (5)(十六案) (5)(十七案) (5)(十八案) (6)(十九案) (6)(二十一案) (6)(二十五案) (7)(三十案) (9)(三十一案) (9)(三十二案) (9)(三十三案) (9)(三十四案) (10)(三十五案) (10)(三十六案) (10)(三十七案) (10)(三十八案) (10)(三十九案) (11)(四十案) (11)(四十二案) (12)(四十三案) (12)(四十四案) (12)(四十五案) (12)(四十六案) (12)(四十七案) (13)(四十八案) (13)(四十九案) (13)(五十案) (14)(五十一案) (14)(五十二案) (14)(五十三案) (14)(五十四案) (15)(五十五案) (15)(五十六案) (15)(五十七案) (16)(五十八案) (16)(五十九案) (16)(七十一案) (19)(七十四案) (20)(七十五案) (20)(一百案) (26)张岫云老大夫学术思想简介 (26)编后说明 (29)(一案)患儿××,年令三岁,两天来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体倦少食,二便正常。

脉浮数,舌苔薄白。

诊断:风寒感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香苏饮。

药物:苏叶3.5克香附2.5克陈皮2.5克甘草2.5克鲜姜二片煎服。

按:脉症系风寒之邪,轻伤肤表,不似伤寒之重症,故治以辛温解表之法,不用麻黄汤之重剂大发汗,恐伤其津液气血,造成亡阳,或转变为危症。

苏叶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陈皮能通行表里,佐以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使表邪解,里气和,则诸症消失矣。

随症加减:呕吐加藿香,咳嗽加前胡。

中医医案——肝炎(二)

中医医案——肝炎(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一贯煎治愈胁痛病案:黄某,男,30岁,初诊:1977年2月25日。

主诉及病史:头昏目花,右胁下隐痛,精神欠佳,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已3年。

现住院治疗已8个月,转氨酶316单位,面部满布黑色沉着斑片,经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应邀会诊。

诊查:现在症状是肋下隐痛,精神疲乏,头昏,常有遗精,夜寐欠佳,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汗出,口时有干苦而不思饮水,食饮尚可;肝肋下1指,质中;舌质娇嫩少苔,不光滑;脉细弦略数。

辨证:肝肾阴虚,肝气偏亢。

治法:滋养肝肾,兼平肝木。

处方:枸杞25g 北沙参25g 炒栀子10g 麦门冬12g 元胡6g 郁金6g 杭白芍15g 7剂二诊:头昏见好,饮食见佳,精神好转,情绪乐观,面部黑斑见退,脉弦,舌如前。

原方麦门冬改为15g,北沙参30g,加麦芽30g,7剂。

上方药连服14剂,复查肝功能、转氨酶为正常值范围,其他项目亦正常,面部黑斑已基本消失。

两颧红润,但肝区偶有微痛,脉舌正常,处方:麦门冬15g 北沙参24g 枸杞24g 五味子6g 郁金24g 杭白芍24g 女贞子24g 旱莲草15g 生麦芽30g 7剂服上方药7剂后,诸症痊愈而出院。

随访2年,未见复发,按语本方乃一贯煎加减。

笔者体会,方中重用杞,能使肝肾阴虚型的肝炎患者转氨酶显著下降,经过近百例应用确有疗效。

既可在复方中应用,又可单方服用。

如见阴虚气虚等兼夹证则可和五味子、垂盆草等同用。

(以上由张经生、张春余整理)编者评注胁痛一证,多用辛香走窜、疏肝理气为治,这对于肝气郁结者甚为相宜,但对于肝肾阴虚、络道不和者则不能奏效,因辛香走窜易于伤阴故也。

一贯散,养阴而又能疏肝,故用于本案甚为贴切。

目前一般认为五味子可降转酶,对于枸杞子的降酶作用认识尚不足,张老先生根据丰富的临床经脸,得出重用枸杞子,可显著降低肝肾阴虚型肝炎患者的转氨酶的结论,是非常可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百例医案整理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案。

这些医案记录了中医师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是中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典型医案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疾病分析与治疗方法。

1. 感冒
患者男性,年龄25岁,主诉发热、咳嗽、流涕、头痛等症状。

经过中医师询问和望诊,发现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思路,判断患者为风热感冒,治疗方案为清热解毒,祛风散寒。

经过三天的中药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2. 高血压
患者女性,年龄55岁,主诉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

中医师通过望诊、问诊和脉诊,发现其面红目赤,唇舌偏红,舌苔薄黄,脉象偏数。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思路,判断患者为肝阳上亢,治疗方案为清肝泻火,降血压。

经过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3. 肩周炎
患者男性,年龄42岁,主诉右肩疼痛、活动受限。

中医师通过问诊和望诊,发现其肩部红肿热痛,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思路,判断患者为湿热瘀阻,治疗方案为祛湿散瘀,活血止
痛。

经过中药外敷和推拿治疗,患者的肩痛逐渐缓解,活动范围恢复
正常。

4. 痛经
患者女性,年龄28岁,主诉经期腹痛、头痛、情绪波动等症状。

中医师通过问诊和望诊,发现其舌苔滑腻,脉象偏数。

根据中医的辨
证施治思路,判断患者为寒凝瘀阻,治疗方案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经过中药调理和艾灸治疗,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

5. 失眠
患者男性,年龄40岁,主诉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症状。

中医
师通过问诊和望诊,发现其神倦乏力,舌质淡红,脉象弦细。

根据中
医的辨证施治思路,判断患者为心气不足,治疗方案为养心安神,补
益气血。

经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整理这些中医百例医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疾病的辨证施
治思路非常重要。

中医师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
在表现,进行望诊、问诊和脉诊,再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判断病因病机,最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强调调整人体整体的阴阳
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在中药治疗中,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以解决病人身体的不平衡状况。

中药本身具有多种草本植物的提
取成分,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疾
病的效果。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运用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对疾病进行辅
助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调理
身体的目的。

艾灸则借助艾草的燃烧热量,温热人体的经络和穴位,
帮助治疗各种疾病。

推拿则通过按摩和手法的施加,改善病人的气血
运行和肌肉组织状态,缓解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百例医案的整理对于我们理解中医医学的疾病分析
与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和总结这些医案,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中医的辨证施治思路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
的医疗服务。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医的治疗方法需要严格的专
业知识和经验,不能盲目进行。

只有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安全地使用中医疗法,实现中医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