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主要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组织架构简介
1、2号线电力调度员各9人:分别负责所辖范围内的供电生产
工作。每班两人,四班两运转,一人备班。 环控调度员9人:负责监控1、2号线车站环控系统按设定时间 运行,确保车站环境温度及空气质量达标;负责监视1、2号线 车站的火灾报警情况,确保火灾报警及时被确认。每班两人, 四班两运转,一人备班。
设修调度员5人:负责1、2号线运营设备的运行情况、故障信
无锡地铁清分中心岗位设置
票卡编码员3人:负责车票的编码、预赋值、分拣、注销、销毁 等工作;配合AFC工班做好设备的周、月、季、年检和专项检 修工作等。 库存管理员2人:主要负责各类车票(票据、实物)的收发和保 管工作,做好车票入库和出库的工作。1人负责票据,1人负责
实物。
车票配收员4人:负责定期回收全线车站各类设备中的废票。负 责及时配送、回收各类票据、相关备品。
综合管理工程师1人:负责清分中心安全管理、质量体系运行、
综合管理工作,按南京地铁目前的运营经验需要设置这一岗位 。
计划材料员1人:负责材料备件的管理、采购计划的申报、定额
管理及成本核算等工作。
办事员1人:负责清分中心的文件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和劳
保用品的预算、领取及发放等工作。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组织架构
南京站务中心组织架构图
站务主任(站务 中心或站务室)
助理 站区长(中心 站站长) 助理 站长(工长) (长白班)
值班站长
行车值班员
客运值班员
售检票员
站台安全员
宁波地铁车站组织架构图
站长
值班站长
行值
客值
站务员A
站务员B
站务员C
(1)上海地铁一号线车站组织架构
中心站长
值班站长
行车值班员
地铁各系统构成
通信方式及特点
通信设备及功能
传输系统: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 等信息,包括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等。
公务电话系统:为地铁运营人员提供公务 电话服务,包括内线电话、外线电话等。
车厢乘客信息系统:提供列车内部的信息显示和 查询服务,包括列车运行信息、乘客导向信息等。
无线通信系统:为地铁运营人员提供无线通信服 务,包括列车无线通信、调度无线通信等。
通信系统的特点:具有 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 展性等特点,能够满足 地铁运营的需求。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的作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高效 信号系统的组成:包括信号机、联锁设备、轨道电路等 信号系统的特点: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现列车自动控制和调度 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将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车辆类型及特点
靠站台
TCC系统:计 算机联锁系统, 用于控制信号 机和道岔等设
备的操作
信号安全与保障措施
信号系统构成:包括信号机、 轨道电路、联锁设备等
信号系统功能:保证列车运行 安全、提高运行效率
信号系统安全保障措施:采用 多重备份和故障冗余设计
信号系统故障应对措施:及时 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列车正 常运行
汇报人:
车辆系统
车辆组成:包括车 体、转向架、制动 系统等
车辆类型:地铁车 辆主要有A型车、 B型车、C型车等
车辆编组:根据运 营需求,车辆可以 组成不同的编组形 式
车辆维护:定期对 车辆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运营安全
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城市 电网或其他形式 的电源
供电线路:包括 接触网、馈线等
供电设备:变压 器、整流器、断 路器等
供电安全:确保 地铁运营安全的 重要环节
通信系统
地铁考试内容资料
1、线路主要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部分组成。
2、信号机故障是指信号机(灯光熄灭)、显示不正确或不明了等,使行车人员不明确列车运行条件的现象。
3、冲突是指(列车)、(车辆)之间或与其它设备发生冲撞,引起的各种行车事故4、地铁运输的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时间(准确)、污染(小)。
5、行车值班员发现列车运行偏离列车运行图(2分钟及其以上)时,应立即报告行车调度员。
6、夜间施工需异地注销时,注销站值班员在办理注销手续前要与登记站联系,得到登记站关于检查施工现场及(设备恢复正常)的确认后方可办理注销。
7、列车运行图应本着方便乘客的原则,根据(客流量)确定列车对数。
8、列车连挂时:连挂后要先试拉,确认连挂妥当后,方准(运行)。
9、列车到达时刻是从列车在规定位置(停稳)时为准。
10、客运公司安全工作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体职工须全面掌握和严格遵守客运公司安全规章。
11、调车工作须贯彻(统一领导,单一指挥)的原则。
12、各级行车调度区由总公司总调度室调度员统一指挥,一个调度区段由该区行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车站由(车站行车值班员),车辆段由运转值班员统一指挥。
13、闭塞原则是指保证同一区间或闭塞区间内,(同时)只允许一列列车占用。
14、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同一乘车站(含同城车站)只能购买一张动车实名制车票。
15、未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购票、乘车的旅客,需到车站铁路公安制证口开具(临时身份证明)。
二、选择题 1、凡在距离地面( c )以上的处所进行的作业,均称为接触网高空作业。
A.1米;B.2米;C.3米2.牵引变电所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之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室外分别不得小于(b )A.8m,4m;B.4m,8m;C.4m,10m3、接触网维修天窗,在列车运行图中预留时间规定为:单线和复线区段分别不少于(b )A..40分钟,60分钟;B.60分钟,90分钟;C.90分钟,120分钟。
地铁科普小知识
地铁科普小知识地铁科普小知识一、地铁的定义和历史地铁,简称轨道交通,是指在地下或高架上建设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
它以高速、大运量、低噪音、低污染为特点,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地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最早的地铁系统出现在英国伦敦,被称为“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地铁系统。
目前全球有超过160个城市拥有地铁。
二、地铁的构成1.轨道:是指列车行驶时所行驶在上面的钢轨。
2.车辆:是指运行在轨道上并载客或装货物体的机动车辆。
3.供电系统:包括架空电缆和第三轨两种形式。
架空电缆是通过支架悬挂在车站和隧道顶部,向列车提供电能;第三轨则是通过安装于轨道侧面或底部供电,也可以提供电能。
4.信号系统:主要由信号机、轨道电路、列车控制系统等组成,用于控制列车的运行和停车。
5.车站:是地铁线路上的重要设施,用于乘客上下车和换乘。
车站通常包括站台、售票厅、出入口等部分。
三、地铁的分类1.按建设方式分类:分为地下铁和高架铁路。
地下铁一般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建工程;高架铁路则多建设在城市郊区或新兴开发区,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建工程。
2.按列车类型分类:分为轻轨、重轨和磁悬浮。
轻轨一般速度较慢,适合在城市中心区域使用;重轨速度较快,适合在城市郊区或新兴开发区使用;磁悬浮则是一种新型交通方式,速度非常快。
四、地铁的优点1.便捷快速:地铁可以避开城市拥堵的交通瓶颈,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体验。
2.环保节能:由于地铁是采用电力驱动的交通方式,因此不会产生尾气污染,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3.安全可靠:地铁系统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列车控制系统,可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4.运量大:地铁系统可以满足大量人员的出行需求,提供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五、地铁的安全注意事项1.乘坐地铁时应注意站稳扶好扶手,避免在列车运行时发生意外摔倒等事故。
地铁轨道的构成
轨道的构造主要包括钢轨、扣件、轨枕、道渣、排水沟、边坡等。
路基是为铺设于道渣与轨道的泥土路面。
在修筑铁路时,由于直线的坡度和弯道的曲率有一定的标准,因此需挖填以为直规定的线型。
一般路基的断面分为路堑(Through cut)、路堤(Embankment)、半堤半堑(Side-hill cut)等三类。
道渣铺设于路基上,轨枕下,用以藏护轨枕的对象。
依铺设的位置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顶层道渣(Top-ballast),下层为底层道渣(Sub-ballast)。
美国铁路工程协会(AREA)建议在运输频繁,在重量大的轨道,两层的厚度各应为30公分(12英?)。
道渣的功用如下:1.承受轨枕所传下的压力,并将此压力平均分布在路基上。
2.固定轨枕位置,维持轨道正确的线型和坡度。
3.排除轨枕周围及下方雨水,防止路基的土壤因湿软变形。
4.增加轨道的弹力,使受列车碾压后的钢轨迅速回复原来正确位置。
5.防止轨道生长杂草。
现代轨道工程为了减少道渣的维护,并且提高路基的强度,以混凝土地基取代道渣、枕木及路基,称之为"无道渣轨道"。
,可以降低维修时间,维持良好的质量及行车安全。
钢轨乃供列车车轮滚动行驶其上的铁路构建,主要功用如下:1.承受车轮重压及磨损。
2.将车轮重压分散置钢轨下的轨枕。
3.承受不断反复的重压。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建议,无论钢轨的重量如何,断面质量比例大致应为:头部42%、腰部21%、底部37%,且钢轨的高度应等于底部的宽度。
当钢轨头部受磨损达0.64公分时,需立即抽换钢轨。
轨道的轨距(Gauge)定义为两根钢轨顶面下1.588公分(5/8英?)处的内侧间隔距离。
轨枕承垫于钢轨之下,是用来支撑钢轨的铁路对象。
其功用如下:1.将钢轨所传下的在重平均分布于道渣上。
2.维持钢轨的线型及两轨间的轨距。
3.确保轨道具有均匀的弹力,作用有如建筑物的梁道钉的作用在于将钢轨扣接在轨枕上,并维持两轨间的固定轨距,最常用的道钉有钩道钉和螺旋道钉两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建设。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构成进行分析和介绍。
1. 轨道交通车辆的分类轨道交通车辆一般可以分为地铁车辆和有轨电车两大类。
地铁车辆多用于城市的地下或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中,而有轨电车则在市区主要街道上运行。
两者在车辆构成上有一些共性,但也有一些差异。
2. 地铁车辆的构成地铁车辆一般由车头、车体和车尾三部分构成。
2.1 车头车头是地铁车辆的前部,一般包括司机室、通风设备、乘客信息显示屏等设施。
车头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机在车头的操控下完成列车的开门、关门、加速、减速等操作。
2.2 车体车体是地铁车辆的主要结构部分,承担着乘客载重和车辆运行的功能。
车体由车厢、车轮、地铁照明设备、座椅等组成。
车体通常采用防火、环保和抗震设计,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2.3 车尾车尾是地铁车辆的后部,一般包括紧急通道、疏散通道、紧急制动装置等设施。
车尾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3. 有轨电车的构成有轨电车一般由车头、车体和车尾三部分构成,与地铁车辆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3.1 车头有轨电车的车头包括司机室、控制设备、警报器等。
与地铁车辆不同的是,有轨电车通常使用无人驾驶或半无人驾驶技术,司机的作用主要是监控车辆运行情况。
3.2 车体有轨电车的车体类似于地铁车辆的车体,承担着乘客载重和车辆运行的功能。
车体的设计一般采用轻量化、低噪音和低震动的原则,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3.3 车尾有轨电车的车尾通常包括紧急通道、紧急制动装置等设施。
与地铁车辆类似,车尾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和紧急疏散需求。
4. 车辆构成的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和构成也在不断创新。
以下是一些新技术在车辆构成中的应用:•轻量化设计: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提高能耗效率和运营成本。
地铁知识科普29
地铁车辆的组成部分一、概述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
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
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
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
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 (环境监控系统)和FAS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 (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
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
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
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一、复习提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二、讲授新课一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钩及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
电气设备和辅助机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尽量减少风道弯曲,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
车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以上海地铁为例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DC1500V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制动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ATC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适性较好上海地铁车辆:A车—带驾驶室的拖车B车—带受电弓的动车C车—不带受电弓的动车(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1)车体A、车体的特征车体的外观造型、色彩协调于城市市容规划;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服务于乘客的设施较简单。
重量限制较严格,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程投资。
车体采用轻量化设计,其他辅助设施尽量采用轻型高科技新材料采用了防火、阻燃、低烟和低毒的材料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B、车体的材料碳素钢车体自重达到10—13t,成本低,耐腐蚀性最差,维修费用高,而导致总成本最高。
地铁车辆构成
气体通过快速排气阀排向缸体外。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门→机械传动系统
• 机械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驱动气缸活塞杆的运动 传递至两扇门叶,使车门动作。
• 车门→行程开关和门叶
• 4个行程开关分别对门钩位置、关门行程、门控切 除及紧急手柄位置进行监控和显示。
车钩缓冲装置
l车钩缓冲装置是车辆最基本的部件,也是最重要 的部件之一。它包括车钩和缓冲器。 Ø车钩用来连接列车中各车辆使之彼此保持一定的 距离,并且传递列车的牵引力及制动力。 Ø缓冲器用于列车运行或调车时缓和车辆之间所产 生的纵向力,同时减少列车的纵向动力作用。
车辆构成→车钩缓冲装置
• 车钩 a) 车钩的分类 b) 风管连接器 c) 电气连接器 d) 车钩对中装置
I. 车体 II. 车门 III. 车钩缓冲装置 IV. 转向架 V. 制动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构成
车体的特征 车体的材料 车体的构成
车体
车体是容纳乘客和驾驶员的地方,同 时又是安装和连接其他设备及组件的 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1)车体的特征
① 由于服务于市内及近郊的公共交通,车体的 外观造型、色彩应协调于城市市容规划;车内座 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
u传动系统设于车厢内侧车门的顶部,装有导轮的 门叶可在导轨上移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门②→外挂门
u外挂门与内藏门的主要区别在于门叶和悬挂机构 始终位于侧墙的外侧,车门传动机构原理与内藏 门完全相同。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门③→塞拉门
u塞拉门是车门在开启状态时,门叶贴靠在侧墙的 外侧,车门在关闭状态时门叶外表面与车体外墙 成一平面。
地铁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铁原理知识点总结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铁便捷快速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但是地铁的原理知识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可能并不十分了解。
下面就来对地铁的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铁的基本构造地铁主要由车站、隧道、车辆、轨道和信号系统等组成,其基本构造如下:1. 车站:地铁车站是地铁线路的起点、终点和中间停靠点,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和换乘使用的地方。
车站内有站台、售票厅、候车室和换乘通道等设施。
2. 隧道:地铁线路主要由地下隧道构成,也有部分地铁线路是地面或者高架的轨道。
地铁隧道是地铁列车行驶的通道,隧道内部一般有轨道、供电系统、通风设施以及安全设施等。
3. 车辆:地铁车辆是地铁运输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负责乘客的运输。
地铁车辆一般由车体、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车门系统和车内设施等组成。
4. 轨道:地铁轨道是地铁列车行驶的基础设施,它主要由轨道梁、轨道道床和轨道道基等部分组成。
5. 信号系统:地铁列车的运行需要严格的信号系统控制,它主要由信号设备、信号机、信号线路和信号系统控制中心等设施组成。
以上就是地铁的基本构造,下面将分别介绍地铁的各个部分的原理知识点。
二、地铁车辆的原理知识地铁车辆是地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担负起了乘客的运输任务。
地铁车辆的原理知识主要包括车体结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车门系统和车内设施等。
1. 车体结构:地铁车辆的车体结构一般由车体壳、车体隔音、车体地板和车体侧墙等组成。
车体材料一般选用轻量高强度的铝合金,以确保车辆的安全和舒适。
2. 动力系统:地铁车辆的动力系统一般由牵引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
地铁车辆的动力系统一般采用电力传动,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3. 制动系统: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一般由电磁制动和空气制动组成。
电磁制动是通过电机的逆变来产生制动力,而空气制动则是利用空气压力来进行制动。
4. 车门系统:地铁车辆的车门系统一般采用自动开关的电动车门,乘客可以通过车门进行进出。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的 概
念
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Biblioteka 熟、经济适用。一 地铁的概念
地
铁
地铁的定义
的
概
地铁的发展
念
地铁的构成
地铁的起源 地铁的现状 国内地铁的建设情况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 伦敦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其 干线长度约6.5km,采用蒸汽机车。是为了解决当 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大都会地铁在1890 年成为第一个操作电动列车,1933年成为综合交 通运输系统的一部分。1985年伦敦地铁网络成为 一个单一的实体。大都会地铁至今已经历了100多 年,目前这条地铁已延伸运至88.5千米,61个车 站,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地下铁道。
铁
广义上涵盖了城市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
的 概
念
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线路运能分类
线路型式 列车最大长度(m) 单向运能(万人次/h)
Ⅰ
Ⅱ
高运量
大运量
(钢轮钢轨)
全封闭型
185
140
4.5~7
2.5~5
地铁的定义 地铁的分类
Ⅲ
Ⅳ
中运量
(钢轮钢轨/单轨)
地
铁
部分平交道口 的
概
100
60
念
1.5~3
1~2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v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地铁的概念 二、地铁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三、地铁的建设 四、地铁的运营 五、地铁的资源开发
一 地铁的概念
地
铁
地铁的定义
的
概
地铁的发展
念
地铁的构成
地铁线路运营组织架构方案
地铁线路运营组织架构方案0.1 组织架构专家会意见2011年10月28日-29日,地铁在市市民中心10号楼532室召开了《地铁网络化运营需求暨运营组织架构评审会》。
会议邀请了来自、、、等地的地铁专家对地铁网络化运营的需求和地铁1、2号线运营组织架构方案进行了讨论和评审。
组织架构方案评审意见如下:1、咨询所做的《地铁1、2号线运营组织架构方案》容比较全面,架构基本合理可行。
2、建议按分公司模式考虑组织架构。
为保证运营安全、运作顺畅,应对运营分公司责、权、利予以明确。
3、为保证1、2号线的顺利开通,及为新线储备人才考虑,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适当提高本方案的定员。
4、理顺和优化调整部门、车间及岗位的设置。
5、为有利于掌握核心技能、保障运营安全、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研究维修模式、委外容。
6、在岗位设置上要考虑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相应的薪酬体系。
0.2 组织架构专家会意见落实说明根据专家会意见和地铁意见,我司对组织架构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具体修改部分说明如下:维修模式及委外调整说明专家会汇报方案中我司建议对保洁、食堂工作人员、驾驶员、高压供电、低压供电、电扶梯、房建、保洁、保安等专业进行委外。
综合参考国兄弟地铁普遍做法,经与地铁沟通,此次调整中明确:1、保洁、食堂工作人员、驾驶员实行委外,即:1、2号线车辆段、停车场食堂工作人员〔厨师长、厨师、面点师、勤杂工等,1、2号线车站〔站台、站厅、车辆段、停车场、车库、单身公寓、司机公寓保安,1、2号线车辆段办公楼、联合车库、工程车库、司机公寓、单身公寓、车站、折返站车辆保洁,公务用车驾驶员等实行委外。
有关委外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岗位标准等已在《地铁1号线服务类维保与委外模式方案》中进行了明确。
2、根据对市维保市场的初步了解,明确地铁1、2号线主变、低压供电、电扶梯、房建、环控等进行委外,其他专业立足自身自主维保。
人员编制说明鉴于地铁1、2号线将保洁、食堂工作人员、驾驶员、高压供电、低压供电、电扶梯、房建、保洁、保安等专业进行委外,其岗位编制不在运营分公司正式人员总体编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与轻轨同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网络中的骨干。
特别是城市地铁,由于载客量大,更为世界各大城市用来作为解决交通的主要工具。
城市地铁具有运量大、快捷、安全、准时和舒适等特点,不仅是解决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主要工具,也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
早在1863年英国伦敦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后,世界各国相继修建,且呈蓬勃发展之势,运营线路长度排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芝加哥、墨西哥、柏林、波士顿、圣彼得堡,其线路总长度已超过2300km。
欧洲和北美的城市地铁网仍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也陆续修建了城市地铁。
我国于1971年在北京建成第一条城市地铁,1984年又建成环线(两条线路共长40km)。
天津和上海的第一期城市地铁均已在1984年建成通车,广州城市地铁1999年6月28日亦正式投入运营,深圳地铁已于1999年开工修建,青岛城市地铁已批准立项,天津地铁1号线已于2002年底开工建设、二期工程拟于2004年初动工……。
其他正在规划研究的城市地铁已不下10余座城市,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城市地铁事业方兴未艾,并且从轨道交通模式、车辆构造、设备制式、土建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均有了极大的发展,其技术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工程在基建工程中所占比重的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工经人员,应尽快掌握城市地铁技术,如同掌握国铁技术一样熟练,迅速向城市地铁市场转移,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多的份额,共同促进城市地铁工程的发展。
同时只有深刻理解城市地铁工程的构成、工法和工艺,才能更好地编制工程筹划、施工组织设计,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工程投资,为项目实施过程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地铁工程主要由土建工程和系统工程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土建工程又分为车站和区间土建工程以及物业开发等;系统工程又可分为轨道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供电牵引系统、屏蔽门系统、防灾报警(FAS)系统、设备监控(BAS)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人防系统、车辆段及车辆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控通风系统、控制中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
1 土建工程
1.1 地下车站
世界各国城市地铁地下车站一般布置成上下两层,以适应较大客流量的需要。
上层为站厅层,主要用于售检票,可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下层为站台层,用于乘客候车,并有侧式
站台(站台一侧通行列车)、岛式站台(站台两侧均通行列车)和混合式站台之分。
50年代末,随着地下连续墙的问世和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地下车站可以建成多层式,这样更有利于组织各条地铁线路在平面之间的车站同站台换乘。
同时多层站台也使车站的功能得以加强,可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搞一些物业开发,以使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车站的纵断面形式与埋设深度、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期采用明挖法施工的浅埋地下车站,尽管埋设浅,但仍较难避免低站位、高区间的线路纵断面布置形式而不利于运营,且难以建造多层车站。
盾构和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的应用,改变了单一的明挖施工方法,使车站得以埋设在较深的土中,由此而出现了中埋或深埋的地下车站,使车站的功能兼能满足战备的需要。
地下车站的盖挖施工法具有开挖路面时间短、影响地面交通少的优点,已成为在市区主要干道下修建多层地铁车站的有效施工方法之一。
与地下车站有关的土建工程还有通道和出入口(是乘客进行地面和地下换乘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风道、风井和风亭(一般布置在车站的两头端部)以及设备管理用房等。
1.2 车站装修
国外地下车站装修标准较高,装修材料大多采用大理石,地面以花岗岩铺砌,雕像、铜像比比皆是,巨幅壁画、豪华灯饰相映成辉。
国内地下车站装修设计以实用、经济为前提,按照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点,尽可能做到美观和富有时代气息。
大部分车站均以壁画或广告牌进行装饰,按车站所在地区的特点,表现不同的主题,各具特色,尽量为乘客创造一个优美、雅致、欢快和舒服的乘车环境。
1.3 区间隧道
区间隧道是列车通行的通道,有单洞单线隧道和单洞双线隧道之分,但以单洞单线隧道居多,按施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明挖隧道、矿山法隧道和盾构法隧道3种,另外,还有联络通道。
(1)明挖法隧道
主要施工工序为拆除和恢复道路、土石方开挖和运输、降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制作、结构防水、地基加固和监测等。
(2)矿山法隧道
主要施工工序为土石方开挖和运输、降水、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结构自防水和结构外包防水层、地基加固和监测等。
(3)盾构法隧道
盾构法施工区间隧道迄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但其间有突破性发展的还是60年代以后。
其中盾构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应属日本和德国,盾构机械由初期的手掘式发展到气压与手工相结合,直至近30年来采用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加泥式盾构等,在激光导向、液压传动、开挖控制、同步注浆、盾尾密封、衬砌拼装以及计算机数据采集等施工技术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4) 联络通道
是两单洞单线区间隧道之间的通道。
2 系统工程
2.1 轨道系统
地铁隧道内的道床,国际上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无缝线路。
早期常用的有短轨枕点支撑式,以后又发展有纵向轨枕点支撑式(旧金山地铁采用)、连续支撑式(香港地铁采用)、长轨枕点支撑式和浮置板(新加坡地铁采用)等多种型式。
目前,我国近期开通的城市地铁和正在筹建的城市地铁大部分采用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部分采用了减震道床和浮板道床。
无缝线路则采用工厂接触焊连接成250m长钢轨送进洞内和现场气压焊相结合的工艺,减少了现场焊的接头数,保证了无缝线路的质量。
2.2 供电系统
主要是供应全线运营用电、各系统用电、办公和照明用电等,一般设有110/350kV交流高压线路、变电站及电力电缆线路等。
一般城市地铁供电系统设有专用主变电所,由城市电网的变电站引入110kV独立电源,主变电站内设主变压器,城市地铁内部由35kV电压组成一个独立的供电网络,该网络向沿线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车站降压变电所以两路电源供电。
2.3 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牵引供电系统一般由35kV供电线路组成独立供电网络,该供电网络以双回路馈电电缆向所有混合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
2.4 电力监控(scada)系统
采用微机远动装置,主机对主变电所、牵引降压变电所、混合变电所、车站降压变电所等,实行集中监视、控制和测量,其应具备遥控功能、遥信功能、遥测功能、遥调功能和汉字功能。
其中主要包括控制站系统、被控站系统、总线或通道子系统。
2.5 接触网(或三轨)
主要应满足城市地铁电气条件、线路条件、气候条件、悬挂类型、限界要求等运行条件,并保证机车的正常取流。
2.6 供电系统杂散电流防护
城市地铁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地下管线较多,有大量的金属管线和金属电缆,供电系统杂散电流防护的作用就是为防止和减少杂散电流对地下埋设管线的腐蚀,并采取“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定点监控”的原则。
2.7 通信系统
为满足城市地铁安全、高效运营的需要,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的、能传送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的综合业务数字网。
其中包括传输交换、专业电话、无线通信、电视监视、遥控遥测、有线广播、列车广播、时钟、自动电话、直通电话会议、办公管理自动化和集中监测等子系统。
2.8 信号系统
城市地铁信号系统一般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主要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和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组成。
ATC系统的设备应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并具有成熟的运用经验,系统必须保证每日24h连续工作。
ATS子系统由控制中心、车站和车辆段ATS设备组成;ATP子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系统;ATO子系统是自动控制列车运行的设备,应确保工作状态正确。
2.9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
城市地铁给水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由污、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组成。
(1) 给水系统
城市地铁各站、段、区间的各项用水水源一般采用城市自来水,为满足城市地铁消防用水的需求,每个车站(段)应由城市自来水干管引入城市地铁两根给水管,站内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宜分开设置,形成独立管网。
(2) 消防给水系统
主要包括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地面消防水泵结合器等。
(3) 排水系统
城市地铁沿线的粪便污水、结构渗水、各种生产、冲洗及消防废水和出入洞线、车站露天出入口的雨水,应分类集中,就近分别设泵排入地面道路雨污水管网系统(粪便污水要经地面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并与城市排水管理部门签订排水协议。
排水泵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主排水泵站
主要排除结构渗漏水、事故水、凝结水和冲洗及消防废水。
一般设在车站和线路纵坡最低处。
②污水泵站
排除站内生活污水,一般设于厕所附近。
③局部排水泵站
设于折返线车辆检修坑端部、自动扶梯基坑等低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