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断裂带几何学特征现状
第十二章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
圣•安德列斯断层
第一节、 走滑断层旳基本特征和构造
一、一般特征
走滑断层产状一般近直立,断层面较平直,两盘总体沿 断层走向相对滑动。按所处旳构造背景可分为两类:一类规 模较小,延伸一般不超出几十公里,深度一般不超出几公里, 限于地壳上部;走向与造山带主要褶皱轴向斜交(30-45°) 或垂直(撕裂断层),常共轭出现。另一类走滑断层呈单组出 现,规模巨大,延伸几百到上千公里,向下贯穿整个地壳, 位移高达几百公里。其中许多构成古、今板块旳边界和强烈 旳地震带。常伴有雁列状褶皱和断裂、拉分盆地、和花状构 造等。
4.压剪裂(P),逆冲-同向剪切断裂,与主干断层交角约 -15°,与R断裂近对称;
5.反向走滑断裂(X),与主干断层交角约-75°, 与R’断 裂
近对称; 6.平行主干断层旳同向走滑断层
阶步旳形成
正阶步
反阶步
第三节、 挤压性走滑与拉张性走滑
走滑断层是不同取向旳有关断裂,尤其是R和P断裂旳 沟通、连接而成,断层面经常弯曲,因而走滑运动过 程中,在这些断层弯曲部位或叠接部位(桥区)形成 局部旳挤压和拉张区。
板块斜向汇聚或离散时,因为变形分解形成平行俯冲 带或离散带旳走滑断层,有关旳剪切作用为一般剪切, 形成总体旳挤压走滑或拉张走滑。
第四节、走滑断层控制旳构造
一、拉分盆地:走滑体系中拉伸形成旳盆地 1. 形成过程
2. 几何特征: 松弛断弯部位呈S形或Z形, 拉张桥区旳呈菱形,为一般意义上旳拉分盆地,其长边为走 滑断层,短边为正断层限制 当菱形盆地两端旳正断层原为同一断层时,盆地旳长边等于 走滑位移量。
二、左行和右行走滑断裂
著名旳实例是美国西部旳圣安德列斯断层、我国东部 旳郯城-庐江断层和西部旳阿尔金断层,红河断裂等。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周心怀;张新涛;牛成民;刘豪;黄江波【摘要】郯庐走滑断裂带穿过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和莱西构造带,为了探讨走滑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依据方差切片、三维可视化及精细地震解释技术对走滑构造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内发育“云梯式”和“栅栏式”两种断裂体系,断裂演化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左旋走滑、古近纪伸展-走滑和新近纪强烈右旋走滑3个阶段.走滑构造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形成,而且还影响了中、深层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油气的富集层位.结合不同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特征,建立了走滑构造带内“中转站式”、“网毯式”、“复合式”及“阶梯式”等4类油气成藏模式,近些年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8页(P215-222)【关键词】成藏模式;走滑构造带;郯庐断裂;渤海湾盆地【作者】周心怀;张新涛;牛成民;刘豪;黄江波【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郯庐断裂带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巨型线性构造带,也是切割岩石圈深大断裂,沿NE向延伸约2 400 km,自南向北切过华南板块、大别-苏鲁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等4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1-2]。
郯庐断裂带沿线发育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多个含油气盆地,并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聚集成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3-8]。
近年来,渤海湾盆地郯庐断裂带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密切关系被勘探实践不断证实,先后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认识,如“晚期成藏理论”、“近源晚期优势成藏”[9-12]。
12.第六章-4走向滑动断层
34
35
二、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系中又一种特征性构造。剖面 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故称为花状构造。 根据花状构造的结构和力学性质可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 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 是聚敛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扭性应力 状态中形成的构造(图14-14)。一条陡立走滑断层向上分叉 撤开,以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造。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 被切断的地层多成背形,但不具弯滑褶皱性质。正花状构 造象一个细管的倒立锥体。自然界也有一些非走滑断层引 起的类似花状的构造。鉴别花状构造的准则是构造的平面 和剖面的结构及区域应力场等特征。如果是花状构造,则 剖面上背冲式断层向下汇总为一条陡立的走滑断层,区域 上显示走滑断层特点。
2
3
两盘相对 错动分为左行和右行外,还根据雁列断层的相 互排列和部分叠置的关系,分为左阶式和右阶 式。左阶式是指各次级断层顺走向依次向左错 列; 右阶式则指各次级断层依次向右错列 ( 图 141) 。两条雁列断层之间的叠复部位称为重叠, 相互垂距称为间隔 (图14-2)。
2、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其他地质灾害的发生密 切相关,其研究为城市和工程安全评价提 供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18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破裂带长度350km,最大左旋同震位移7.6m
19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破裂带长度350km,最大左旋同震位移7.6m
27
海原活动断裂带地质图
28
(二)拉分盆地的演化
拉分盆地是在两条雁列走滑断层或是在一组雁列走滑 断层控制下发育形成的 ( 图 14H1) 。一组雁列走滑断层控制 下发育的拉分盆地,各盆地先单独发育再相互连接组成复 合盆地。一个大型拉分盆地内部可能存在次级拉分盆地, 形成盆中盆或堑中堑构造 (图14-12)。次级地堑中又会发生 断块隆起,从而构成堑中垒构造。 拉分盆地一般窄而长,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宽度相对 稳定,决定于两条边界走滑断层的间隔。初始长度决定于 两条边界走滑断层的重叠距,但是随着走滑断层的持续滑 动而不断增长。一般长宽比达3即停止发育。所以,决定拉 分盆地发育的因素是雁列走滑断层的间隔和重叠、断层的 长度、活动持续时间和切割深度。
走向滑动断层的几何结构特征
(mm/a) 。JAA-Abdel Aziz山;EFS-幼 发拉底河断层系;NAF-北安纳托利亚
断层;EAF-东安纳托利亚断层。
死海
由20m分辨率卫星图像显示出来的黎巴嫩束缚弯 曲(左行走滑断层的右阶弯曲)处的地形
HB-Hula盆地,MH-Hermon山, TNP-Tyre-Nabatieh高原, ZV-Zebadani谷
双重逆冲构造表现在剖面上走滑双重构造表现在平面上二走滑断层的几何特征泰国西部清迈maeping断造纲要图在清迈左行走滑断层的khlonglhan右阶弯曲处形成猜纳走滑双重构造走滑双重构造猜纳chainat走滑双重构造khlonglhan束缚弯曲据morley等2007常伴生有雁列式褶皱次级断裂以及断块和断陷盆地等构造走滑断层带应力图解此图解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走滑断层伴生的次级构造图中是岩石内摩擦角二走滑断层的几何结构r剪切里德尔剪切或称同向的或羽状的走滑断层
后缘伸展叠瓦扇
前缘收缩叠瓦扇
收缩双重构造
收缩双重构造的形成
后缘收缩叠瓦扇
走滑双重构造:在走滑断层断面弯曲部位或两条走滑断层叠置部位形成的一套与主 断层斜交的次级雁列式走滑断层的组合形式。
双重逆冲构造表现在剖面上,走滑双重构造表现在平面上
二、走滑断层的几何特征
1. 走滑双重构造
泰国西部清迈 (Mae Ping)断 裂带及其邻区构
相同性质的走滑断层按照左阶式与右阶式斜列会造成不同的应力场环境。
二、走滑断层的几何结构
6. 走滑断层弯曲处具有特征的应力状态与构造
走滑断层弯 曲处可能具 有不同的受 力状态
平面图
拉 伸 拉 伸
平面图
挤压 挤压
走滑断裂带成因机制及模式
走滑断裂带成因机制及模式(1)走滑断裂成因机制①纯剪切共轭走滑断层走滑断裂还可以呈共轭状态产出,这意味着它们发育于同一时间和同一构造应力场之下。
共轭走滑断裂的发育过程遵循安德森模式和库伦剪切破裂准则,其锐角等分线为σ轭的方向,角度大小与岩石的内摩擦角有关。
在运动学上,这类断层是平面纯剪切作用的结果,一个方向的缩短被同一平面内垂直方向的伸展来补偿。
共轭走滑断裂最著名的实例是喜马拉雅的北侧,印度大陆向北运动楔入欧亚大陆,一部分聚敛运动被区域走滑断裂系统所调节,大型的地块沿共轭走滑断裂挤出逃逸。
②简单剪切走滑断层20世纪初期,Riedel泥巴实验已经揭示出,当以走滑运动的方式移动底部的木块的时候,覆盖在木块之上的泥巴层中的走滑断层并不是发育成一个清晰的、单一的走滑断层面,而是发育成几个由相关的次级断层组成的走滑断裂带。
根据次级断裂的方位及其与主断裂的关系,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次级断裂。
首先形成的是一套剪切断裂,称之为Rediel剪切断裂,简称R断裂。
R断裂与主断裂带小角度斜交,且具有相同的剪切运动方向。
P断裂通常发育在R断裂形成之后,可能与走滑作用过程中局部应力场的暂时性变化有关,与主走滑运动方向一致,并常常连接R断裂。
第三套剪切断裂与主走滑带高角度斜交,运动方向相反,称之为R裂。
断裂,相对于R断裂而言,R裂而断裂一般不太发育。
除了上述R、R了上断裂和P断裂之外,还可见伸展断层或T断裂,该断裂垂直于走滑带内派生出来的最大瞬时主张应力。
走滑带内也可见褶皱发育,一般发育在走滑变形开始集中在一个不连续界面形成之前,如果岩层水平的话,褶皱的轴(或轴面)垂直于走滑带内派生出来的最大瞬时压应力或最小瞬时张应力。
走滑带内的倾斜层也可以褶皱,但是这种情况下,褶皱轴和主应力之间的关系更复杂些。
另外一些挤压构造,如压溶缝合线、逆断层也可以在走滑带内发育,它们的延伸方向大体与褶皱的延伸方向一致。
(2)走滑断裂运动学特征走滑构造研究工作应将野外工作和室内模拟相结合,野外主要进行地质特征观察,室内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断层生长指数法和断距分析法、平衡剖面法、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
第十五章 走向滑动断层
花状构造
花状构造:在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由分支断层呈 花状散开的现象。按照其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正花状构造和 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 压扭变形 负花状构造 张扭性
花状构造
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弯曲
Cowgill, 2010
双重构造
双重构造:表现为两条走滑断层围限的断块中形成一套 与主断层斜交的次级雁列式走滑断层的现象。
简称走滑断层, 一般特指大型的 平移断层,是两 盘沿高角度断层 面相对水平剪切 滑动的断裂构造。
第十五章
走向滑动断层
圣安德烈斯断裂
阿尔金断裂
一、走滑断层的基本特点
1、断层带呈直线延伸,航、卫片上呈线状构造显示 清楚,可切错、穿越起伏很大的地形。
2、发育与主断裂相平行或以微小角度相交的次级断 层。单条断层延伸不远,各级断层分叉交织,构 成辫状带。
σ1
σ3
走滑断层的弯曲部和终端应力状态
两条交切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
三、走向滑动断层的相关构造
拉分盆地 花状构造 雁列式褶皱和牵引式弯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构造
拉分盆地
拉分盆地(Pull apart-basin):形似菱形,是走滑断层拉伸形 成的断陷盆地。盆地两侧长边为走滑断层,两短边为正断层。 L/W = 3:1 影响因素: 走滑断层的间隔、 重叠 断层长度 活动持续时间和切 割深度
+++ +++
- - - - -
- - - - -
+++ +++
二、走滑断层的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σ1和σ3水平,中间轴(σ2)直立。
产状特征:断层面在垂直于σ2方向上滑动,两盘顺断层
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
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
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
大型走滑断裂带对调节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后产生的陆内构造变形和地貌生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沿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康西瓦和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发育的错断地质体、大型错断水系或水系拐弯等新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这些大型走滑断裂带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前新生代地质体错位距离为80~120 km,大型水系累积的位移量可达80~90 km.根据这些走滑断裂带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 mm/a,估算上述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中新世晚期:东昆仑和康西瓦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10+2 Ma;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甘孜一玉树段的左旋走滑运动的开始时间约为11.5~8 Ma.同样,如果大型水系的沿断裂带出现的大型错位或拐弯能够代表断裂带累积错位的上限,表明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金沙江、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一级水系上游大致开始形成于9~7 Ma+.西昆仑山前盆地中河流相沉积的最早响应时间为8~6 Ma,与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西昆仑山地区一级水系的形成时间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大型水系初始形成时间与左旋走滑构造运动的开始时间准同时.这表明中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发生了重要转变.
作者:付碧宏时丕龙贾营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刊名:地质科学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2009 44(4) 分类号:P542 关键词:构造地貌生长走滑断裂带大型水系沉积响应晚中新世青藏高原。
两种结构类型的走滑相关剪断裂带
两种结构类型的走滑相关剪断裂带
陈书平;田作基;徐世东;马中振;常少英;赵怀博
【期刊名称】《地质通报》
【年(卷),期】2024(43)1
【摘要】里德尔剪切是走滑带的典型构造样式,但近年来发现的很多剪断裂带中的剪断裂组合样式与经典里德尔剪切不同。
在这些剪断裂带中,剪断裂的排列方式与两盘位移方向性质相同,即左阶左行或右阶右行,被称为同阶行剪断裂,其叠合部位具有离散性质。
基于库伦破裂准则,认为这些剪断裂带是在双剪切带夹持的断夹块上发育的。
在双剪切作用下,最大主应力迹线方向上将产生2组共轭势剪破裂,在递进变形过程中,与最大剪应力(主走滑方向)成小锐夹角的剪破裂将优先得到发展,而与最大剪应力成大锐夹角的剪破裂将受到抑制而被限制在前者之间,形成一种不同于经典里德尔剪切组合样式的新型剪断裂带。
这种类型的剪断裂带发育离散型叠合带,对成藏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13-19)
【作者】陈书平;田作基;徐世东;马中振;常少英;赵怀博
【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51
【相关文献】
1.与走滑断裂带伴生的构造结及各种相关的沉积盆地
2.黔中断裂带上可能的走滑相关褶皱——以贵阳乌当背斜为例
3.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走滑断裂带内部结构及控储模式
4.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成岩流体类型及活动特征
5.深层致密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带核带结构与断控储集体簇状发育模式:以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断裂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滑断层研究进展—以阿尔金断裂为例
177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走滑断层研究进展—以阿尔金断裂为例范勃然(河北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10077)摘 要:根据前人对走滑断层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本文通过一些分析方法对走滑断层现状进行整理。
走滑构造影响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走滑扭曲也与盆地构造体系的形成有关。
因而,在地质研究中走滑断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从走滑断裂的断层效应、识别方法、派生伴生构造和分类方案进行阐述,但其分类方案还不太成熟,还需进一步研究。
在此基础上,以阿尔金断裂为例,详细描述阿尔金断裂的发生时间和新生代活动模式。
关键词:走滑断层;分类;阿尔金断裂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177-2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范勃然,女,生于1997年,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石油。
1 走滑断层研究历程1.1 最早研究成果 17世纪末期的旧金山地震致使断层发生大规模滑动,地质学家因圣安德烈斯断层突然滑落至400多米这一地质现象开始研究,在20世纪的30~4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走滑断层的一些基础概念。
例如Sonder 在1946年提出的全球剪切断层格架,Kennedy 开始提出平移断层及其基本定义,国外学者认为区域走滑断层是地壳主要运动之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也开始被地质学家们所认知,Moody 和Hill 在中亚、北美、阿富汗和西太平洋地区发现并对许多大型平移断层进行了研究[1-3]。
地质学家们一开始并没有涉及大区域内甚至达到全球范围内关于走滑断裂的研究,小范围的偏多。
由于无法解释旧金山地震导致的断层大规模滑动,国外一些地质学家开始研究大区域范围内的走滑构造及其发生机制,并发表了举世闻名的文章《Wrench fault tectonics》,在该篇文章中还讨论了走滑断层的遗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移断层结构的基本原理,这是研究走滑断层的一个进步点。
走滑断层的判识标志
走滑断层的判识标志由于产生于独特的应力背景之下,走滑断层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几何学特征,这也是判识其是否存在的重要标志。
1、断层断面陡直,直插基底倾向断层的断面产状基本都呈上陡下缓的犁状,形态相对较复杂的坡坪式断层的总体趋势也是如此。
而走滑断层的情形与此相反,其断面大多表现为上缓下陡,到深部近于直立,深深插入沉积基底。
这是走滑断层在剖面上的最典型特征之一,见到这样的剖面特征,基本就可以认定为走滑断层。
但并非所有的走滑断层都具有这一特点,已知的两个特例分别是调节断层和继承性走滑断层。
调节断层的断面铲状一般较简单,多呈直立状,但调节断层是主构造变形的“副产品”,它的切割深度受控于主变形的主滑脱面的深度,不会深入到沉积基底。
另外一种情况是走滑作用在早期倾向断层的基础上发生,它继承了倾向断层的断面,因此在断层展布的绝大部分,其剖面特征与倾向断层十分相似。
当然,它会在其他方面产生一些与走滑有关的构造现象。
2、剖面上可能发育花状构造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产生的最典型的变形构造样式,在横切走滑带的剖面上由一条主干断层(走滑断层)和若干派生断层共同组成一个类似“花”的结构。
主干断层一般倾角较陡,在深部近于垂直,向上有一定的倾斜。
派生断层自浅向深汇集,分别相交于主干断层,每一条派生断层就是一片“花瓣”。
由走滑作用产生的褶皱带的宽度通常较与倾向断裂伴生的褶皱带窄,且褶皱形态较为对称。
构成花状构造的最外侧的两个“花瓣”(派生断层)基本限定了褶皱变形的范围,在“花”的内部,地层产状发生强烈而复杂的变化;而在“花”的两侧,地层产状通常不会或很少受到走滑作用的影响。
物理实验表明,基底走滑断层对盖层变形的影响范围(宽度)取决于断层活动阶段、盖层厚度和能干性、扭动性质(张扭还是压扭)、断层走向与应力方向的角度大小等因素。
持续走滑在不同阶段对变形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深部断裂走滑活动早期对两侧变形的影响更大,随着走滑活动的继续,盖层相继破裂、并进而连通后,走滑活动对变形的影响迅速减弱;盖层厚度和能干性对基底断裂走滑活动导致盖层变形的响应也有较大差异,较薄、较能干岩层构成的盖层在深部断裂走滑活动时的变形宽度相对较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向挤压走滑(压扭)比斜向引张走滑(张扭)对两侧变形的影响更大;同样是斜向挤压,斜压角度愈大,走滑隆起带的宽度愈大。
名词解释走滑断层
名词解释走滑断层走滑断层是一种以剪切变形为主要变形特征的韧性剪切带,由于受多组牵引构造的影响,它们从平行断裂开始发展并逐渐汇聚成断块并伴有两个或更多次级断裂带的发育。
因此,它的特征与造山带十分相似,但其发育地区却远离造山带。
断层走向一般呈北西或北东向,往往向南逆冲而上;倾角一般介于70°~90°之间,局部可达90°;有时还具有明显的同生断层性质,如正断层。
名词解释走滑断层( 1)什么是走滑断层( 2)怎样判别走滑断层在我国,由于研究和论述这类构造运动方面的专著很少,在工程中又缺乏认识和利用,因此给生产、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人们对这些构造运动现象有着许多误解。
例如:把“滑脱”与走滑联系起来理解,便把断层带内因受应力集中所产生的弯曲破坏称为“走滑”。
如果因应力集中产生的弯曲破坏就叫做“走滑断层”,则整个断层都应属于走滑断层。
也有人根据走滑断层活动时的地貌形态特征(如地震走滑断层、山前坡后相对错动等),把一些老年期有明显滑动现象的逆冲断层当作走滑断层来处理。
实际上,后者不是真正的走滑断层,而是被错动岩块切割的正断层。
还有人根据走滑断层出现的时代早晚和伴随的构造事件是否完全,把它们与正断层或逆冲断层等联系起来。
按我们的观点,凡是有走滑性质的逆冲断层都是走滑断层。
在本书中,我们主张把走滑断层和逆冲断层区别开来。
走滑断层在逆冲推覆作用过程中才出现的断层,它们不仅没有逆冲特征,而且还可能发育弧形褶皱。
走滑断层如果伴有正断层和逆冲推覆构造,则属于逆冲推覆断层。
名词解释走滑断层走滑断层在正逆冲作用下发生滑动的断层。
走滑断层常在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发育,有的已有一百万年历史。
从走滑断层的位置看,多数与逆冲断层伴生,只有少数在正逆冲或正冲到逆冲过程中形成。
从走滑断层两盘接触界面特征看,常具逆冲特征,故又称逆冲推覆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在北美洲的大部分、非洲的北半部和亚洲的北部均有发育,以阿巴拉契亚山、喀拉喀托山、安第斯山最为典型。
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
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雁列式正断层是指断层面为连续的,且滑移方向与地殼運動方向一致的断层。
在地质学和地震学领域,正断层走滑带是一种重要的断层类型,研究其走滑位移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对地震风险评估和地震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断层几何特征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研究区域的地震历史记录和测量数据,包括历史地震事件的位置、震级和日期,以及测量得到的地表位移数据。
2.确定研究区域内的正断层走滑带的几何特征,包括断层面的倾角和走滑方向。
这可以通过地震活动分析、地质调查和地形测量等方法来获取。
3.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地震事件,根据其震级和破裂面积估计研究区域内走滑带的平均滑移量。
根据研究表明,地震事件的震级和破裂面积与断层滑移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根据地表位移数据和研究区域内正断层走滑带的几何特征,估计地震事件引起的地表位移。
5.利用地震历史记录和测量数据,校正地震事件的日期和震级,并与估计得到的地表位移进行对比。
通过不断调整断层滑移量的估计值,使估计得到的地表位移与测量数据较好地吻合。
6.利用研究区域内不同地震事件引起的地表位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得到正断层走滑带的走滑位移量和断层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估计任意一个地震事件引起的地表位移。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中的一些步骤是基于估计和假设进行的,因此对结果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该方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正断层走滑带,对于小尺度的断层和局部变形较强的区域可能不适用。
总的来说,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结合地震历史记录和测量数据,估计断层滑移量和地震事件引起的地表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估计未来地震事件引起的地表位移。
这种方法在地震风险评估和地震灾害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更多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改进。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差异成藏的关系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差异成藏的关系李新琦;李慧勇;于海波;江涛;许鹏【摘要】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简称沙北走滑带)的断裂几何学及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合钻井资料,明确了沙北走滑带各区段在构造特征上的差异性,揭示其对油气差异性成藏的控制作用.根据构造特征的不同,沙北走滑带由西至东明显分为3段,西段表现为一条走向由北东向转为北西向并逐渐收敛相交的弧形走滑压扭断裂,呈左旋右阶帚状排列;中段由于受南北两大凸起的限制,发育北西向左旋、北东向右旋共轭走滑断裂体系;东段在开阔的变形空间下受郯庐断裂的影响,以北东向右旋张扭断裂为主.沙北走滑带整体表现为负花状或“Y”字型构造,表现出古近纪拉张和新近纪走滑的2期演化特征.沙北走滑带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构造运动改造后基本定型,受变形空间和区域大型走滑断裂带的控制,由西向东逐渐由相对挤压应力背景过渡为相对拉张背景.沙北走滑带走滑断裂的各段差异性特征不仅控制了断裂带不同部位圈闭发育状况和古近纪各时期沉积相的展布,还控制着各段油气运移和输导的效率,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差异成藏.沙北走滑带石油地质条件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变好的特征,东段和中段的油气富集程度明显高于西段.【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6(023)005【总页数】8页(P16-22,49)【关键词】断裂特征;北东向右旋;北西向左旋;油气差异成藏;沙北走滑带【作者】李新琦;李慧勇;于海波;江涛;许鹏【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大型走滑断裂带,其从天津宁河入海,向东南延伸贯穿南堡凹陷、沙垒田凸起、渤中凹陷、渤南低凸起、庙西南凸起,在渤海海域内延伸长度约为240 km。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走滑断层!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滑断层!⾛向滑动断层⼀般是指⼤型平移断层,是两盘顺直⽴断层⾯相对⽔平剪切滑动的构造,简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
各种断层(图源@Britannica)由于⾛滑断层产状陡⽴,结构复杂,⼈们对⾛滑断层的认识和研究晚于正断层和逆冲断层。
⾛滑断层(图源@John Wiley)⾛滑断层(图源@Jide commonswiki)⾛滑断层(图源@Google Earth)然⽽随着研究⼿段进步,地质学家发现,⾛滑断层和兼具倾向滑动的⼤型⾛滑断层在地球上⼴泛分布,并在区域构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01⾛滑断裂带包括⼀系列与主断裂带相平⾏或以微⼩⾓度相交的次级断层。
单条断层延伸⼀般不远,各级断层多分叉交织发育。
⾛滑断裂带(图源@⽂献[2])断层带常呈直线延伸,甚⾄穿过⼤起伏地形仍可保持线性。
因此在航空、卫星等照⽚上多显⽰良好的直线性。
(图源@NASA)⾛滑断层两侧地层-岩相带呈递进式依次错移,时代愈⽼,移距愈⼤;常伴⽣有雁列式褶皱、断裂及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等构造。
新疆⽪羌⾛滑断层(图源@NASA)根据⾛滑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向不同,可将其分为左⾏(旋)⾛滑断层和右⾏(旋)⾛滑断层。
右⾏⾛滑断层和左⾏⾛滑断层(图源@Karla Panchuk)若在⾛滑断层的⼀侧,看另⼀侧运动是从左向右,该断层被称为右⾏⾛滑断层;相反,则为左⾏⾛滑断层。
各种右⾏⾛滑断裂带(图源@⽂献[3])在雁列式⾛滑断层系中,根据雁列断层的相互排列和部分叠置的关系,分为左阶式和右阶式。
雁列式⾛滑断层系(图源@SpringerLink)左阶式是指各次级断层顺⾛向依次向左错列;右阶式则指各次级断层依次向右错列。
两条雁列断层之间的叠复部位称为重叠,相互垂距称为间隔。
(图源@⽂献[1])⾛向滑动断裂带是在单剪应⼒状态下形成和发育的,在剪切带内部的不同⽅位和区间则具有特定的次级应⼒-应变特点和相关构造。
在平直剪切带的终端,主断裂往往分叉为⼀套马尾状次级断裂,在⼀般滑动指向的终端,形成压性断裂扇;在滑动指向的另⼀端形成张性断裂扇。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六、节理
1、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
(2)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张节理特点: ①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 ②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③常绕过砾石和粗砂粒; ④节理面多开口,常被矿脉充填; ⑤多条张节理呈不规则树枝状或锯齿状、共轭雁列状及放射状、同心圆状; ⑥尾端变化极不规则。
六、节理
3、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三 、劈理与线理
分类依 据 成因 类 型 主要特征 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岩浆岩的流线 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拉伸线理、皱纹线理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 显示的线状构造。A 型线理。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A 型线理。 皱纹线理:由先存面理上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交面线理: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
六、节理
1、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的 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1)剪节理: 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剪节理特点: ①节理面产状较稳定, 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②节理面较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③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切穿砾石; ④典型的剪节理常呈共轭“X”型节理系; •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羽状微裂面与主剪裂面的交角 一般为 10° ~15° ,相当于岩石内摩擦角的一半,其锐角指示本盘错动方向。
分期 就是从时间尺度上对一定地区的所有节理进行分类,划分出先后序次, 确定其长幼关系。
配套 是指从亲缘关系(或成生联系)上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节理进行组
合,显然一个地区至少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具亲缘关系的节理系。 分期与配套的目的是,为研究区域构造和恢复古应力场提供依据。
第七章-4 断层---走滑断层
把复杂对象分解后进行具体分析
• 断坪/断坡
总体分析、解释,建立构造模型 实验验证
• 主控因素、约束条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地质验证 逆冲断层台阶式结构动画
7.4
走 滑 断 层
转换断层 走滑断层
1.标志层的平错断距基本稳定不变 (Ⅰ) 2.标志层的错位与断层剪切方向相反 (Ⅰ) 3.剪切滑动只限于标志层之间(Ⅰ中 的bc之间),地震只发生于该段上 4.变质带和断层岩带在断层两盘不对 称,除标志层间两盘发育外,其余 部分只一盘发育(ⅠC) 5.如有两条断层,两条断层的位移方 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ⅠA) 6.沿整个断层位移量均相等 7.断层端点或压缩或拉伸
走滑断层的应力应变场
7.4.3.2
花状构造(Flower Structure)
走滑断层自下而上发散为若干条次级断层,在 剖面上呈花状形态 根据剖面形态、断层力学性质分为正花状和负 花状 花状构造多发育在未发生强烈变形和构造叠加 的地区
7.4.3.2.1
正花状构造
压扭性应力状态
背冲式逆断层组合 断面下陡上缓,凸 面向上 地层呈背形,但非 弯滑褶皱
7.4.2.1
走滑断层的应力应变场
7.4.2.2
断层弯曲引起的应力应变场
7.4.2.2
断层弯曲引起的应力应变场
7.4.2.3
断层交切引起的挤压、拉张
up
down
二条平移断层相交引起的隆升(左)和下陷(右)
7.4.2.4
走滑断层端部应力状态 +++++ +++++ +++++
走滑断层
本节要点
走滑断层的基本特征
• 几何学 • 伴生褶皱
走滑断层应力状态和相关变形
• 应力应变场图解 • 断层弯曲、交切、端部的应力应变场
拉分盆地的形成演化、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花状构造:正/负花状构造特征和应力状态 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异同
思考、讨论题
走滑断层带内部应力 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构 造类型及其方位的解 释可否用于对伸展构 造、逆冲推覆构造等 其它类型断层带的研 究?
---------------+++++ +++++ +++++
3.与走滑断层有关的构造和相关问题
拉分盆地
花状构造
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
离散性/收敛性走滑断层作用
3.1
拉分盆地(Pull-Apart Basin)
定义:走滑断层系中拉伸作用形成的断陷盆地
B.C.Burchfiel 基于圣安德列斯断层控制的死谷 盆地的研究首次提出 拉分盆地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走滑断层系和相 关构造基础理论研究,石油天然气和盐类矿产勘 探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断层两侧地层递进式错移,愈老愈远
Duplex of Iguatu Strike-Slip Shear Zone, Brazil (from A.Vauches, 1996)
1.2 右旋走滑断层
Right lateral clockwise
左旋走滑断层 Left lateral anti-clockwise
断层交切引起的挤压、拉张
up
down
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及区域强震危险性研究
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及区域强震危险性研究白明坤;Chevalier Marie-Luce;李海兵;潘家伟;吴琼;王世广;刘富财;焦利青;张进江;张蕾;龚正【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22(96)7【摘要】活动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滑动速率是研究断裂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其评估区域强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青藏高原东缘左行走滑的鲜水河断裂带是控制高原物质向南东挤出的重要边界,是中国陆内活动性最强的断裂之一。
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考察、OSL(光释光)和^(14)C测年方法以及LiDAR(激光雷达)扫描获得乾宁段龙灯乡冲积阶地的位错量和废弃年龄。
T4和T3′水平位错量分别为106±5 m和77±2 m,T4阶地垂直位错量为9.6±0.5 m。
T4和T3′阶地的废弃年龄分别为11±1 ka和7±1 ka。
结合对应的年龄和位错量,得到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左行走滑速率为10.5±1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9±0.1 mm/a,断层倾向北东,具有正断运动学特征。
通过重新计算断裂两侧GPS矢量沿断裂方向分量,得到鲜水河断裂带炉霍段、炉霍—康定段、磨西段现今左行走滑速率分别约为8.1 mm/a、8.2 mm/a、9.4 mm/a,整体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递增。
综合乾宁段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和最新强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估算,认为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目前应变累积达到了发生一次M_(W) 6.8(M_(S) 7.2)大地震的潜能,在区域防震减灾工作中应对此加以重视。
【总页数】21页(P2312-2332)【作者】白明坤;Chevalier Marie-Luce;李海兵;潘家伟;吴琼;王世广;刘富财;焦利青;张进江;张蕾;龚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应急管理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相关文献】1.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2.甘孜-玉树断裂带晚第四纪走滑速率与滑动分解作用3.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古地震事件r与大震复发行为4.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运动速率确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5.鲜水河断裂带乾宁段岩石特征与内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滑断裂带几何学特征现状
中国的走滑构造研究最早始于李四光,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李四光进行一
系列有关旋扭构造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一些著名的走滑断
层的查明,有关走滑构造的研究开始在我国全面展开。
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走
滑构造的研究在东部和西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和成果。
90年代以来国内关
于走滑断裂研究主要集中在几条大的走滑断裂带及其相关构造系统的研究上即郯
庐断裂带、阿尔金大型走滑断层、红河-哀牢山断层。
(1)走滑构造概念
由扭应力或剪应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沿着某些构造边界或特定的构造带发生
走滑变形的构造作用,可以称为走滑作用。
走滑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变形组合称
为走滑构造,走滑断层是走滑构造中最重要的构造要素。
(2)走滑断层分类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将走滑断层划分为左旋走滑断层和右旋走滑断层。
即当观察者站在断层一盘面向另一盘时,确信断层另一盘向左侧位移是称为左旋
走滑断层,确信断层另一盘向右侧位移时称为右旋走滑断层。
姚继峰等(1995)通过对辽河盆地走滑构造研究,从构造几何学的角度对走
滑构造进行分类。
辽河盆地走滑断层的剖面几何形态可以划分为:直立式、正冲
式和逆冲式三种;走滑断层的剖面组合类型划分为:负花状、正花状和半花状三种;走滑断层的平面组合类型划分为:曲线状、树枝状和辫状三种。
池英柳等(2000)对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探讨时,将渤海湾盆地内的主干走滑断裂带划分为成熟走滑断裂带和不成熟走滑断裂带。
成熟走滑断裂带主要指深部和浅部的走滑断裂上下贯通,伴随大规模岩浆活动;不成熟走滑断裂带指没有贯穿浅部地层,分段隐伏在盆地基底中的走滑断裂。
许志琴等(2004)根据走滑断裂和周缘断裂关系将走滑断裂分为主动型走滑
断裂和被动型走滑断裂。
主动型走滑断裂是指主断裂两侧伸展或挤压构造受走滑
断裂控制;被动型走滑断裂是由于大规模伸展或挤压作用所形成的连接一系列正
断层或逆冲断层的走滑断裂。
夏义平等(2007)从油气勘探的角度出发, 倾向于根据断层规模将走滑断层
分为板块级走滑断层、盆地级走滑断层、区带级走滑断层、圈闭级走滑断层和显
微级走滑断层等 5个级别。
(3)走滑断层平剖面组合样式及识别
走滑构造变形过程中常形成一些特征性识别标志作为认识走滑构造变形基础。
①剖面标志
I.花状构造
在剖面上,走滑断裂带内的所有分支断裂可以向地壳深部收敛到相对狭窄、
近于直立的主位移带上,整个剖面显示出一种特征性的走滑构造样式—花状构造。
有负花状和正花状两种花状构造类型。
负花状构造中向上延伸的分支断层为正断层,有时上覆一向斜或地表凹陷;正花状构造向上延伸的分支断层为逆断层,上
覆背斜或地表隆起。
Ⅱ.向上剖面上断层两侧地层不连续现象
地层被走滑断层错断发生位移后,在剖面上可以造成不同层序的地层、不同
岩性的地层或同类岩性不同厚度的地层对接在一起,观测时破坏了地层在剖面上
的连续性。
②平面标志
I. 线性延伸和带状分布
大型走滑构造带中的主位移带往往在平面上是线性延伸的,所形成的走滑构
造组合都只分布在主位移带附近有限的区域内,使整个走滑构造在平面上呈带状
展布。
Ⅱ.走滑断层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
走滑断层两侧的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被错开是重要的依据。
这些特征包括
地层界线、不整合面、尖灭线、等厚线、相带、特征层位、礁带、古河道、侵入体、岩脉、火山岩体、变质带、构造单元、矿体带和地貌标志等等。
Ⅲ.滑断拉分地堑
剪切箱实验表明,拉分盆地在构造上类似于产生在粘土实验材料上的雁行式
伸展破裂,随着变形的继续,剪切破裂连接形成拉分盆地。
这类盆地表现为菱形
断陷。
IV. 斜列的盖层断层(或褶皱)
有些走滑断层是断至地表,而有些是隐伏活动,它们在地表没有显示,只能
依靠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和基底与盖层的关系的知识来判断。
大陆内部的许
多变形是沿着先存软弱的破裂带发生的。
当深部的基底发生走滑滑动时,如果盖
层属于非能干岩层且厚度大,通常沿基底走滑断层形成雁列的盖层断层(或褶皱)。
例如,著名的北美圣安德烈断裂旁侧伴生一系列雁列褶皱。
V.马尾断层
平面上,在走滑断层的尾端,走滑位移可以分散到一系列与主走滑断层斜交
的次级分支断层上,走滑断层逐渐消失。
这些次级断裂与主走滑带相连构成扇形
或马尾状断层,是走滑断裂带最常见的消失方式(Kim and Sanderson, 2006)。
这些马尾断层可以是正断层也可以是逆断层,这主要取决于主干断层的走滑方向
以及这些断层相对于主断层走滑方向的相对旋转方向。
③空间标志
I.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
走滑断层在地震剖面上可以造成垂直的杂乱反射带或者空白区,这可能由于
走滑带的剧烈变形造成复杂构造或糜棱岩带所致。
夹于走滑带中的各种透镜或杏
仁状夹块,在剖面上呈垂直分布,在平面上呈带状延伸,其中包括从深层来的块体。
Ⅱ.滑断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一条正断层,在其整个延伸范围内的任何一点做横剖面,它都表现为正断层,逆断层的情况也一样。
但是对于走滑断层则不然,同一条走滑断层,从剖面上看
既是正断层又是逆断层,时而正时而逆。
断层的两盘不像倾向断层那样可以十分
明确地分为上升盘和下降盘,而是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由此导致走滑断裂带在
平面上典型的辨状交织延伸的特点。
海豚效应是指在走滑断层面倾斜方向相同的
情况下,在一个横切面上显示正断层,而在另一剖面上显示为逆断层,即相邻剖
面的相对升降盘、滑距类型和方向不同。
丝带效应是指走滑断层总的看来是近于
直立的,但是沿其走向其倾向有变化,造成有正断层有逆断层的表现。
④其他识别手段
除了利用走滑断裂典型的平面、剖面以及空间特征标志识别之外,还可以利
用地震成像技术、断层强化处理技术以及蚂蚁追踪算法、重磁电等非震技术与方法。
I.地震成像技术
对于复杂走滑断裂地震成像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高密度采集技术(两宽一高)、宽频处理技术(低频拓展)、精细速度建模技术和RTM(逆时偏)技术。
Ⅱ.逆时断层强化处理技术
主要通过地震资料相似性分析处理,根据相似性大小设定断层的门槛值,在
大于该门槛值(相似性强)时利用构造导向体中值滤波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
处理,提高其连续性,在小于该门槛值(相似性差,断层位置)时采用异常赋值
处理,从而强调断层的不连续性,达到断层边缘强化处理的目的。
Ⅲ.要通蚂蚁追踪算法
该技术原理是在地震体设定大量电子“蚂蚁”,让每个“蚂蚁”沿着可能的
断面移动,同时发出“信息素”。
遇到断面将“信息素”做标记,而对不是断层
的不做标记,从而突出断面特征。
然而,该方法不适合在大倾角地区应用,亦不
适合低角度断层、裂缝的识别。
IV. 重磁电等非震技术
重磁电震是剖析深层构造及岩性的“四把刀”(杨文采,2016),主要用于
区域勘探阶段、复杂山地及冲断带、深层勘探以及油气检测等方面。
目前重磁电
等勘探方法继续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单项技术向高精度、高分辨率、3D发展;另一方面向多信息联合反演方向发展,如与地震紧密结合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可以较好地提高深层构造、复杂地层等综合预测能力。
结论
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将走滑断层划分为左旋走滑断层和右旋走滑断层。
2.
走滑断裂剖面识别标志主要为:花状构造、向上剖面上断层两侧地层不连续
现象;平面识别标志主要为:线性延伸和带状分布、走滑断层两侧地质界线的水
平错开、滑断拉分地堑、斜列的盖层断层(或褶皱)等;空间识别标志主要为:
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滑断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