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文考点汇总及题型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3卷)含答案精解版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3卷)含答案精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32d8a5d15abe23492f4d2a.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3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赏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以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贸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国然能彭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路《吉祥项》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并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端排方式,被改骗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同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法民同地融入现代元素,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1e4ce4284ac850ac02421b.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语文真题(带解析)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语文真题(带解析)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语文真题(带解析)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语文真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f486fdbb68a98270fefa05.png)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选项:A.龃龉(yǔ)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必(bì)答案:B解析过程:A应为系鞋带(ji) C应为按捺不住(nà) D应为纵横捭阖(băi)——————————题目: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选项: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答案:A解析过程:A项,“盖棺论定”的意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
一般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此句中是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正确。
B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句中是保管别人的“吉他”,用错对象。
C项,“风声鹤唳”是指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怀疑是追兵来了。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此句中误将“风声鹤唳”当做一种风景理解,错误。
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对票价说“叹为观止”,显然不当,应用“望而却步”。
——————————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6247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6.png)
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学科网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2014-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文考点汇总及题型分析
![2014-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语文考点汇总及题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9cbd2228ea81c759f5780a.png)
9分。
2019
全国卷I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②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客观题,
9分。
全国卷II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前 启后之成就》
①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②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归纳内容要点,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客观题,
9分。
全国卷III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
承》
①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②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归纳内容要点,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客观题,
9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卷
体裁
标题
岀处
考点
题型及分值
2014
全国卷I
人物传记
《科学巨人玻尔》
《玻尔传》
①理解文章内容;②归纳内容要点;③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④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
――读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润先生史传文学随
想》
①分析概括文章内容;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③分析文本的文 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考查探究能力。
1客观(5选2)5分;
3主观6分+6分+8分。
全国卷II
人物传记
《将军赋米薇》
《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
1客观(4选1)3分;
1客观(5选2)5分;
1主观4分。
全国卷II
新闻
无题目(两则材料)
2014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及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d58b1a02020740bf1e9b16.png)
2014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N[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马身人首》(罗丹)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5580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b.png)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题内容广泛,题目形式多样,考察内容包括诗词鉴赏、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一、选择题分析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两部分。
1.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主要考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包括对词语的理解、用法、诗词鉴赏、段落中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考查。
该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语言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主要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该部分内容包括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文中观点和细节的把握能力、对作者意图和态度的理解能力等。
阅读理解题的难度逐渐递增,根据题目要求,考生需要筛选信息、归纳总结、分析推理等。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古文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
1.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该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词语的辨析和选用、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等。
填空题的难度递增,要求考生对词语和句子的语义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有较好的把握能力。
古文阅读题主要考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该部分内容包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对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分析等。
古文阅读题的难度较大,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阅读技巧。
3. 写作写作题主要考查对写作能力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该部分内容包括对命题材料的分析和思考、提出问题和观点、组织篇章结构等。
写作题的要求多样化,既有记叙文叙事能力的考查,也有议论文观点表达的考查,甚至还有对诗词鉴赏和作文写作技巧的考查。
三、总体分析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丰富多样,题型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察。
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全面、准确、深入的分析和回答。
平时要注重多读、多练,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历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积累,增加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ad30946a8114431b80dd839.png)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新课标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学科网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4b711580216fc700afd64.png)
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忘而却步”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fca2439b6648d7c1c74651.png)
2014年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大纲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bì)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及解析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7b7d370066f5335a8121be.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学科网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完整版)2014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答案解析
![(完整版)2014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1f3a2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7.png)
(完整版)2014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答案解析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1cdb47e45c3b3567ec8b85.png)
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忘而却步”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语文高频考点测试题答案与解析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语文高频考点测试题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3fcdf928ea81c758f578e2.png)
页眉内容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语文高频考点测试题答案与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B解析:【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查能力】分析综合C【思路方法】B项理解错误,“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晋、唐以来的雕塑”说反了,原文中说“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
【易错点】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时容易似是而非。
【采分点】答对得3分,答错不得分。
2、答案:A解析:【知识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查能力】分析综合C【思路方法】A项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中国的建筑艺术”“不及希腊发达”这一信息。
做题时要防范“八大陷阱”:①以偏概全;②无中生有;③张冠李戴(偷换概念);④因果混乱;⑤混淆时间;⑥答非所问;⑦是非颠倒;⑧说法绝对。
【易错点】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时容易似是而非。
【采分点】答对得3分,答错不得分。
3、答案:B解析:【知识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查能力】分析综合C【思路方法】B项因果失当,“建筑的抽象结构……情调与律动”不是“中国画具有……美”的原因。
做题时要防范“八大陷阱”:①以偏概全;②无中生有;③张冠李戴(偷换概念);④因果混乱;⑤混淆时间;⑥答非所问;⑦是非颠倒;⑧说法绝对。
【易错点】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时容易似是而非。
【采分点】答对得3分,答错不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答案:C解析:【知识点】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考查能力】理解B【思路方法】C项中的相,表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他”。
在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易错点】脱离语境,凭感觉选择。
【得分点】答对得3分,答错不得分。
5、答案:C解析:【知识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考查能力】分析综合C【思路方法】④是说江革为官廉洁,⑤是说江革为官干练,应排除掉。
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域,结合排除法,做正确的判断。
【易错点】脱离语境,凭感觉选择。
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详解
![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51769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2.png)
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详解2014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考查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卷内容和解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是语文高考试卷的重要考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2014年的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学、科普等多个领域,题目形式多样,从材料中寻找信息、理解作者观点、鉴赏文章风格等等。
(篇一)本文以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章为例,选自《中国日报》,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在解答这道题目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把握作者的态度。
文中提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提示了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其次,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信息,能够从中提取出问题所需要的答案。
比如在这道题目中,考生需要从文章中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最后,要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将问题与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在这道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出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理解不仅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多进行文章阅读和理解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是语文高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语法和词语用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014年的短文改错题目形式和以往相似,要求考生对给定句子进行逐句错误判断和改正。
(篇二)本文以一篇关于生态保护的短文为例,选自《新闻晨报》,试题要求考生在给定的短文中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从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解答短文改错题目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仔细阅读短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主旨。
通过阅读,考生能够发现短文中的错误并判断其是否需要改正。
其次,要对句子结构、语法和词语用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试卷考点分析
![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试卷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f3c180a0116c175f0e4833.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广西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版】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ì) 舐.犊情深(shì)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ì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答案】B。
【解析】A.系jì;C.捺nà;D. 捭bǎi【考查知识点】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近几年这道题的命题形式和考查内容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命题目的主要是考虑到“读音读半边”和一字多音已成为造成汉字字音误读的主要原因,设计的三处错误就考查了这两个方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答案】A。
【解析】A. 盖棺定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
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
B.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只能用来说自己的东西。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大纲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4f836358fafab069dc025b.png)
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
D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忘而却步”比较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题型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 页共14 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2 页共14 页
第3 页共14 页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4 页共14 页
第5 页共14 页
(四)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第6 页共14 页
2、古代诗歌阅读
第7 页共14 页
3、名篇名句默写
第8 页共14 页
(五)语言文字运用
1、客观题(成语、词语、标点符号)
第9 页共14 页
第10 页共14 页
2、客观题②(病句题)
3、客观题③
4、主观题
第一道主观题:
2014到2017年、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四道题考查的都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题型稳定,都是在一段文字中给出的3处横线处补写出语句,2014年至2017年分值均为5分,2019年分值为6分。
2018年考查用词不得体,选段来自实用类短文(便条)。
第二道主观题:
第12 页共14 页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和全国卷II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五道题考的是流程图,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和全国卷II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五道题考的是徽标,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得体、鲜明、生动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全国卷II和全国卷III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五道题考的是流程图,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全国卷II和全国卷III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五道题考的是“推断问题”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式和逻辑推断的能力。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考的是框架图,考查表述准确、连贯知识点。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全国卷II和全国卷III语言文字运用版块中的第五道题考的是压缩语段,保留关键信息,考查的是提取关键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写作
2014到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中的作文均为新材料作文。
2015年全国卷I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
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
2015年全国卷II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
2016年全国卷I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
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6年全国卷II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2017年全国卷I中的作文要求考生从给出的材料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材料中的“中国关键词”直观而生动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选材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2017年全国卷II中的作文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要求学生“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串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内涵丰富。
2017年全国卷III中的作文是一道材料型半命题式的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2018年全国卷I中的作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几个具体典型事件,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既有回顾,又有前瞻,切合时政,更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2018年全国卷II中的作文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要求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更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
2018年全国卷III中的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关注时代发展,反映时代风貌的主题,三则材料选取了改革开放后很有时代烙印的标语口号,鼓励考生从对大时代背景的把握中书写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追求。
2019年全国卷I中的作文出现了以材料加写作任务的复合型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用演讲稿的方式来写作。
针对劳动精神在当下遇到挑战这一现象,引导考生对“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
第13 页共14 页
义进行分析、解读,以演讲稿的形式进行考查,更注重考生思想和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开放思维、比较思维和辩证思维。
2019年全国卷II中的作文试题从当代国家发展史的角度,精选五个标志性的历史节点,引导学生思考青年和祖国命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侧重对“演讲稿”“书信”“观后感”等文体的考查,考核考生相应的知识和思维拓展能力。
2019年全国卷III中的作文在形式上从文字材料变成了漫画材料,体现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原则。
第14 页共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