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课堂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如图,在△ABC中,直线DE垂直平分线段AB,垂足为点E,交BC于点D,连接AD. 已

知∠B=60°,∠C=50°,∠CAD的度数为.

2.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和AC于点D,

E. 求证:DE=EC.

3.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

(1)若BC=13,求△AEG的周长;(2)若∠BAC=120°,求∠EAG的度数.

4.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且AC=15 cm,△BCE的周长等于25 cm.

(1)求BC的长;

(2)若∠A=36°,并且AB=AC.求证:BE=BC.

5.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的一点,BD=BC,连接CD,过点D作AB 的垂线,交AC于点E,连接BE,交CD于点F.求证:BE垂直平分CD.

6. 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延长线上一点,EH是BD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于点F.求证:点E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

7.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点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点E,l1与l2相交于点O. 已知∠ACB=45°,DE=3,BD=CE+1.

(1)求边BC的长;

(2)分别连接OA,OB,OC,若△OBC的周长为28 cm,求OA的长.

8. 如图,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AB,AC边的中垂线交于点O,∠A=α(0°<α<90°). (1)求∠BOC的度数;

(2)试判断∠ABO+∠ACB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9.如图1,在△ABC中,若AD是∠BAC的平分线,过D点分别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DE=DF.

探究发现:

如图2,在△ABC中,仍然有条件“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AB和AC上”.若∠AED+∠AFD=180°,则DE与DF是否仍相等?若相等,请证明之;若不相等,请举反例说明.

10.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上的点,AD平分∠BAC,DE⊥AB,DF⊥AC,求证:AD垂直平分EF.

11.已知:如图,∠BAC的角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DG交于点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①求证:BE=CF;

②若AF=6,BC=7,求△ABC的周长.

1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的中垂线分别交AB、BC的延长线于点F、E,求证:(1)∠EAD=∠EDA;

(2)DF∥AC;

(3)∠EAC=∠B.

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方法指导: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等腰三角形中,往往会遇到条件或结论不唯一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分类讨论.通过正确地分类讨论,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得到清晰、完整、严密的解答.其解题策略为:先分类,再画图,后计算.

应用1:当顶角或底角不确定时,分类讨论

1.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

A.40° B.100°

C.40°或70° D.40°或100°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那么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应用2:当底和腰不确定时,分类讨论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8或10 B.8

C.10 D.6或12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9,则其周长为________.

5.若x,y满足|x-4|+(y-8)2=0,则以x,y的值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应用3:当高的位置不确定时,分类讨论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25°,求这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应用4:由腰的垂直平分线引起的分类讨论

7.在△AB C中,AB=AC,AB边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求底角∠B的度数.

应用5:由腰上的中线引起的分类讨论

8.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BD把其分为周长差为3 cm的两部分,求腰长.

本次课课后练习

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AD交BE于点F,若已知AD=AB.(1)求证:∠CAD=∠ABE;

(2)求证:AF=DF.

2.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

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

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

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

变式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

(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

(2)解(1)后,小敏发现,∠A的度数不同,得到∠B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设∠A=x°,当∠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的取值范围.

3.【定义】数学课上,陈老师对我们说:如果1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2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条线段就称为这个三角形的“好线”;如果2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2条线段就称为这个三角形的“好好线”.

【理解】(1)如图①,在△ABC中,∠A=27°,∠C=72°,请你在这个三角形中画出它的“好线”,并标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2)如图②,已知△ABC是一个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在这个三角形中画出它的“好好线”,并标出所分得的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

【应用】(3)在△ABC中,已知一个内角为42°,若它只有“好线”,请你写出这个三角形中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中,∠C=27°,AD和DE分别是△ABC的“好好线”,点D在边BC上,点E 在边AB上,且AD=DC,BE=DE,请你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求∠B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