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论述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家园林引进江南造园技艺三种方式(皇家园林是如何再现江南园林的):P584
1.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一一在保持北方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大量使用游廊、水廊、
爬山廊、拱桥、亭桥、平桥、舫、榭、粉墙、漏窗、洞门、花街铺地等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以及某些小品、细部、装修,大量运用江南各流派的堆叠假山的技法,但叠山材料则以北方生产的青石和太湖石为主。临水码头、石矶、驳岸的处理,水体的开和变化,以平桥划分水面空间等,都借鉴于江南园林。此外,还引种驯化南方的许多花木。但这所有,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是结合北方的自然条件,使用北方的材料,适应北方的鉴赏习惯的一种艺术再创造。
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一一清代皇家园林里面的许多景,就是吧江南园林的主题在
北方再现出来,也可以说是某些江南名园在皇家御苑内的变体。如:圆明园内“坐石临流”一景,模拟兰亭;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清漪园的长岛小西泠一带模拟扬州瘦西湖四桥烟雨的构思等。
3.具体仿建名园。一一以某些江南著名的园林作为蓝本,大致按其规划布局而仿建于
御苑之内。如安澜园仿照海宁陈氏园、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仿宁波天一阁。但即使仿建亦非单纯模仿,重在求其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是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抒写江南柔媚之情的一种更为难能可贵的艺术再创造。
儒道释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儒、道、释三家学说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坚实的支柱。1.儒家'君子比德'思想,导致古典园林在其生长之际便重视筑山理水,从而奠定风景
式发展方向的基础。儒家'中庸之道'与'和为贵'思想,在造园诸要素之间始终维持不偏不倚的平衡,使得园林整体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
2.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旨,举凡造园的立意、构思方面的浪漫情调和飘逸风格,
园林规划通过筑山理水的辩证布局来体现山嵌水抱的关系;至于皇帝经营的大型园林景观之讲求神仙境界的模拟,以及种种的仙苑模式等等,则更是显而易见的。
3.释即佛教,禅宗的汉化程度最深,影响也最大。在园林意境的塑造上,在意境与物
镜关系的处理上尤为明显。
儒道释三家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许多要素,糅杂这儒道释的思想,构成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进程多的意识形态背景。其中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这三个要素应予以特别关注。
1.天人合一的哲理经过历代哲人的充实和系统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它启导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健康发展,把园林里面所表现的天成与人为的关系始终整合如一,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一一天人谐和的境地。
2.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
一一士人的永恒山水情结。寄情山水的思想影响及于文学艺术,促成了山水文学,山水画的大发展。
3.崇尚隐逸与寄情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是滋生士人的隐逸思
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士人的隐逸行为的最广大的载体。诸如此类的隐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尤其是郊野别墅园的大发展。历来许多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营造园林,从规划布局、叠山理水的理念直到具体的物静和意境的塑造,无不表现出园主人对隐逸的憧憬,这类园林甚至可以称为隐士园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又综合的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一隐逸文化,它与山水文化密切关联着,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做装点。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一般地利用或者
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变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
的特点一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
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筑山:包括土山,土石山,石山三种。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显示其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的之于叠山。叠山就是石山全部使用天然石块堆筑而成。
理水:水体组成的水系与假山组成的山系往往互相融糅、穿插。水面一般濒临假山,或者水道回环萦绕于山麓,手法多样。在创造园林的地貌骨架的同时,表现
了山、水的紧密关系,呈现为山嵌水抱的态势,这比大自然界就更具典型性。
因此其所给予人们的那种山水和谐之美,就高出于自然界了。
植物:植物配置尽管姹紫嫣红,但都以树木为主调,因为翳然林木最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界丰富繁茂的生态。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
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求得建筑
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人文背景,以及中国传统
木框架结构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为此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园林里面的建筑物充
分利用其灵活性和随宜性,再结合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
的外观形象:殿、厅、堂、馆、轩、斋、室、榭、舫、楼、阁、亭、廊等,并获致
与自然环境的山水花木密切嵌合的多样性。还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匠师们为了进一步
把建筑协调、融糅于自然环境中,还发展、创造了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
3、诗画的情趣(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
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
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画意,凡属风景式园林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画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绘画的原则。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前者重写意,后者重写形。西方的画家临景写
生;中国的画家遍游名山大川,研究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领会在心,归来后于几案
之间挥洒而就。这时候所表现的山水风景已经不是个别的山水风景,而是画家的主
观认识,对时空所具有较大概括性的山水风景。因此,能够以最简约的笔墨获得深
远广大的艺术效果,这种情况与园林艺术对大自然的概括、抽象从而获致“本于自
然,高于自然”的特点十分相似。两者既沿着同样的创作道路,造园也就可以触类
旁通,从立意构思直到具体技法全面借鉴于绘画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就此而言,
也可以说中国园林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又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现
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叠山艺术把借鉴于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度空间的情况下发
挥到了极致。它既是园林里面复现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造园之因画成景的主要
内容。许多叠山匠师都精于绘事,有意识的汲取绘画各流派的长处于叠山的创作。
植物配置要变现出绘画的意趣,选择树木花卉就很受文人画所标榜的古、奇、雅的
格调的影响,讲究体态潇洒、色香清隽,堪细品玩味、有象征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