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1通过)
工业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工业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268d7048d7c1c708a1455d.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工业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2619013产品推荐用途:电子半导体,塑胶、乳胶、造纸,医药精细化工,工业陶瓷、建材制品辅助材料等工业部门。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以粉末或颗粒形状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粉尘爆炸。
如果在干燥状态,由于搅拌、空气输送和注入等能够产生静电。
燃烧时,生成含有二氧化硫的硫氧化物有毒和腐蚀性气体。
与强氧化剂强烈反应,又着火和爆炸的危险,尤其是硫磺粉末。
健康危害:短期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吸入粉末可能引起鼻炎和呼吸道炎。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
该物质可能对呼吸道有影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环境危害:形成硫粉尘,于空气中常温下即可发生较轻微的氧化现象,产生二氧化硫。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固体(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防止皮肤接触。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操作后沐浴更衣。
2、避免接触眼睛、皮肤。
3、避免吸入粉尘。
4、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暴露部位。
5、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6、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护服,戴劳保手套。
7、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8、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9、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被液体工业硫磺烫伤,应立即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或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2d172b16137ee06eef91850.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硫磺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2018年 4月 14日 SDS 编号:MJH-02最初编制日期:2018年 4 月版本:2.1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硫膏;硫磺;硫化学品英文名:sulfur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固体。
与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固体,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固体;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发生火灾时: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如皮肤(或头发)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上锁保管。
应与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
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硫磺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9624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e.png)
硫磺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000字硫磺粉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农业、环保等行业中。
为了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硫磺粉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名称硫磺粉二、化学成分硫磺(S),分子式为S8。
三、危险性质1. 硫磺粉为黄色粉末,易燃,具有不良反应性。
2. 硫磺粉遇热或遇明火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应避免靠近明火或高温区域,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3. 硫磺粉遇酸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处,远离易燃物品和酸类物质。
4. 硫磺粉有强烈的腐蚀性,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接触到眼睛或皮肤应立即沖洗清洗,并及时就医。
四、急救措施1. 皮肤接触如皮肤接触到硫磺粉,应立即用大量流水清洗,避免擦伤皮肤,如有红斑、水泡、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眼部接触如硫磺粉进入眼部,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 吸入如吸入过量硫磺粉,应迅速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呼吸急促、氧气不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食入如不慎误食硫磺粉,应迅速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中,并给予大量淡盐水或清水漱口,如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操作时应戴手套、防尘口罩、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如有眼睛接触飞溅物应立即冲洗眼睛。
2. 灭火措施如发生火灾或爆炸,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3. 废物处理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予以妥善处置,并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4. 其他事项操作人员应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在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和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保操作过程和存储过程的安全可靠。
六、贮存和运输1.贮存硫磺粉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气侵蚀,禁止与易燃物品和酸类物质共存储,不要存放在易燃区和高温区。
2.运输硫磺粉运输前应经过包装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检查,采用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严禁与酸类物质或易燃物品混装运输,避免高温区和潮湿环境,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5bea58da0116d17494a.png)
硫;硫磺标识中文名:硫;硫磺英文名:Sulfur分子式:S分子量:32.06CAS号:7704-34-9RTECS号:WS4250000 UN编号:1350IMDG规则页码:4174危险货物编号:4150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熔点(℃):119沸点(℃):444.6相对密度(水=1): 2.0饱和蒸汽压(kPa):0.13/183.8℃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干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临界温度(℃):1040临界压力(MPa):11.7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207自燃温度(℃):232爆炸下限(V%):2.3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6包装类别:Ⅲ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
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属低毒类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
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2401fe0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6.png)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4.1类 易燃固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6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
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标识
中文名:
硫;硫磺英文名:Sulfur
分子式:
S分子量:32.06
CAS号:
7704-34-9RTECS号:WS4250000
UN编号:
1350IMDG规则页码:4174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cc202c684868762cbaed50c.png)
MSDS—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硫;硫黄化学品英文名:sulfur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a100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5.png)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制药、食品等行业。
然而,由于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硫磺在储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严格遵守硫磺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将对硫磺安全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硫磺的物理性质硫磺是一种黄色非金属元素,呈固体,密度为2.0 g/cm³,熔点为115.21℃,沸点为444.6℃。
硫磺的物理性质对其储存和运输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存储环境干燥、避免高温、避免曝晒等。
二、硫磺的化学性质硫磺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气、氯气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硫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硫磺与酸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硫磺与卤素反应时会产生相应的卤化物。
硫磺还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
三、硫磺的安全应急处理在硫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火灾等安全事故,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在发现硫磺泄漏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通知相关部门、封锁有关区域、喷洒惰性气体等。
在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启动灭火设施,采取灭火措施。
四、硫磺储存和运输要求硫磺的储存和运输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在存储硫磺时,应选择干燥、通风好的库房,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等情况。
在装运硫磺时,要特别防范硫磺泄漏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对于液体硫磺的运输,必须使用特制的液体硫磺运输罐,确保液体硫磺的安全。
五、硫磺作业安全要求在硫磺加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高度认识硫磺的危险性,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程序。
在搬运和存储硫磺时,工人必须全程佩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和口罩等防护装备。
还需注意避免硫磺与其它化学物质混合,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硫磺安全教育及培训为保障硫磺安全,必须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及培训。
硫磺安全教育应涵盖硫磺的基本性质、危险性、安全操作要求等。
对进入生产和操作区域的工人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深入学习掌握相关的安全工作关键技能。
硫磺MSDS
![硫磺MSDS](https://img.taocdn.com/s3/m/3485926a10661ed9ac51f30d.png)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油气运销部轮南储运站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7704-34-9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属“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液体硫磺温度较高,人体与其接触会造成烫伤。
环境危害:形成硫粉尘。
于空气中常温下即可发生较微轻的氧化现象产生二氧化硫。
燃爆危险:属乙类可燃物,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35g/Nm3),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本品为物质化学品名称:硫磺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硫99%7704-34-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被液体硫磺烫伤,应立即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内或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硫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75d712989eb172dec63b763.png)
1、 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
2、 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3、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预防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4、 小量泄漏: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 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硫 磺
名称: 硫 磺
别名: 硫
危规号: 41501
危险性类别: 第4.1类 易燃固体
性状: 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 有特殊臭味。
危险性
与卤素、 金属粉末等接触猛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 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 可造成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泄漏处理
1、 隔离泄漏污染区, 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泄
漏
处
理
1、 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
2、 切断火源。提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防护服。
3、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预防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4、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能够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5、 大量泄漏: 用容器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 保护现场人员、 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搜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硫 酸
名称: 硫 酸
别名: --
危规号: 81007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性状: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无臭。
危险性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 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猛烈反应, 甚至引发燃烧。遇电石、 高氯酸盐、 雷酸盐、 苦味酸盐、 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 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腐蚀性和吸水性。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硫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5bea58da0116d17494a.png)
硫;硫磺标识中文名:硫;硫磺英文名:Sulfur分子式:S分子量:32.06CAS号:7704-34-9RTECS号:WS4250000 UN编号:1350IMDG规则页码:4174危险货物编号:4150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熔点(℃):119沸点(℃):444.6相对密度(水=1): 2.0饱和蒸汽压(kPa):0.13/183.8℃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干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临界温度(℃):1040临界压力(MPa):11.7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207自燃温度(℃):232爆炸下限(V%):2.3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6包装类别:Ⅲ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
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属低毒类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
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硫黄(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黄(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a93d04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a.png)
皮肤接触:脱出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个人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不需要特殊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最大爆炸压力(MPa):0.415
引燃温度(℃):232
禁忌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硫黄
标识
中文名:硫;硫黄
英文名:sulfur
分子式:S
分子量:32.06
CAS号:7704-34-9
危规号:41501
理化性质
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熔点(℃):119
沸点(℃):444.6
相对密度(水=1):2.0
临界温度(℃):1040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63fc3ba417866fb84a8e98.png)
第一部分 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磺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ic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成份名称:
纯品√ 混合物
含量(wt%):
含量工业级 92.5%或98%
CAS No.
7704-34-9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大量口服可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眼、皮肤有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1501
UN编号
1350
包装标志
8
包装类别
Ⅲ类包装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耐酸坛、陶瓷罐外木板箱或半花格箱。
运输注意事项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急性毒性:
LD50
LC50低毒性
急性中毒: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中毒:
对眼、皮肤有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有害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缓性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破性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ae2219312b3169a451a4bb.png)
硫磺MSDS报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008生效日期:2020年3月31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硫磺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硫99% 7704-34-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属“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液体硫磺温度较高,人体与其接触会造成烫伤。
环境危害:形成硫粉尘。
于空气中常温下即可发生较微轻的氧化现象产生二氧化硫。
燃爆危险:属乙类可燃物,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35g/Nm3),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被液体硫磺烫伤,应立即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内或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984119d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硫磺)有限公司 ,说明书,英文名称,山东省,化学品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公司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公司名称: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邮编: 253100地点:山东省平原县立交东路15 号电子邮件地点:传真号码: 0534— 4380828公司应急电话:0534 —4383019技术说明书编码:05奏效日期:2008 年 6 月第二部分:成份/ 构成信息纯品混淆物□CAS号:7704— 34— 9化学品名称有害物成份:硫:硫磺纯度:9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括危险性类型:第类,易燃固体。
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肤汲取。
健康危害:硫磺对眼结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大气的污染。
燃爆危险:在正常状况下,燃速迟缓。
如与氧化剂混淆,则燃速大大加速。
遇明火、高温,易发生火灾危险。
第四部分抢救举措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穿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刷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刷。
就医。
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无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举措危险特征:易燃,焚烧时放出有毒性、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强烈反响。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致使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等)混淆形成爆炸性混淆物。
有害焚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遇小火用砂土闷熄,与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举措: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之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免得惹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惹起强烈的沸腾。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办理应急办理:隔绝泄漏污染区,限制进出。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办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847f2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0.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硫磺订正日期: 2016年 x月最先编制日期: 2016 年x日x 月x 日依据 GB/T 16483、GB/T 17519SDS 编号: GQHG-01 版本:编制第 1 部分化学品及公司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硫磺化学品英文名: sulfur公司名称:石家庄市 xxxx有限公司公司地点:河北省 xxxxx工业区邮编 :xxxxxx传真:0311-xxxxxxx联系电话: 0311-xxxxxxxx;电子邮件地点公司应急电话: 0311-xxxxxxxx( 24h);使用建议或使用限制:用于制造燃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及食品漂白和防腐剂。
第2部分危险性概括紧迫状况概括黄色或略呈绿黄色。
表面不平展,呈脂肪光彩,常有多半小孔。
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稍微的爆裂声。
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
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GHS危险性类型:易燃固体 ,类型 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类型 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频频接触 ,类型 2GHS标签因素化学品象形图:警示词:警示危险性说明:易燃固体,长久或频频接触可致器官损害防备说明预防举措: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余设施;搬运时轻装轻卸,防备产生静电荷;工作现场禁止抽烟、进食和饮水。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刻脱去污染的穿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完全冲刷;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刷: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需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足量温水,催吐:火灾时,使用雾状水、砂土、泡沫灭火;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免得惹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惹起强烈的沸溅。
安全储藏:远离火种、热源、储藏于阴凉通风处;与氧化剂、磷、卤素、金属粉末等物件分开寄存,禁止有产生火花的机械设施凑近库;寄存处一定装备消防器械。
最新版硫磺安全技术说明解析
![最新版硫磺安全技术说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2e5d571711cc7931b71663.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4年2月22日SDS编号:WH-YH-03产品名称:硫磺版本:YH-MSDS-2014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Elosal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国家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发生火灾:使用雾状水、沙土、泡沫灭火;遇小火用沙土熄灭;遇大火可一欧诺个雾状水扑灭,切勿将水流直接射向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第2类(GB20582)皮肤腐蚀/刺激第2类(GB2059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第2类(GB2059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防范说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预防措施: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它设备;搬运时轻装倾卸,防止产生静电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事故响应:-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994ef857fd5360cbb1adb2f.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硫磺化学品英文名:sulphur化学品别名:硫CAS No.:7704-34-9EC No.:231-722-6分子式:S8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固体,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不适用。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不适用。
物理化学危险:遇火或摩擦可被引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重度撞击或过度受热能引起爆炸。
易燃固体,燃烧时火焰容易蔓延(即使部分用水润湿)。
可能会剧烈燃烧。
任何点火源,即摩擦、受热、火花或火焰都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
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
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e0638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e.png)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页码 1 / 9生效日期 17-Nov-2009修订日期 04-Apr-2019版本 5ACR19993根据G B /T 16483-2008, G B /T 17519-2013一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描述:硫磺Product Description:Sulfur目录编号199930000; 199930100; 199930500; 199932500同义字Sulphur; Brimstone.化学文摘编号(C A S N o .)7704-34-9分子式S供应者Acros Organics BVBAJanssen Pharmaceuticalaan 3a 2440 Geel, Belgium tel: 00800 14 57 52 11fax: 0800 96 656紧急电话号码4008215118电子邮件地址推荐用途实验室化学品.不建议的用途无资料。
二 危险性概述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5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标签元素应急综述易燃固体. 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粉尘浓度.易燃固体.类别2物理状态固体外观黄色气味像臭蛋味警示语警告危害声明H228-易燃固体H303-吞咽可能有害H315-造成皮肤刺激防范说明预防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脸部、手部和任何接触的皮肤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响应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P304+P340-如果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数分钟。
去除隐形眼镜,如果存在并且容易做到。
继续冲洗P312-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62-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储存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6年11月15日 SDS编号:LGHH-003产品名称:硫磺版本:LG-MSDS-2016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磺化学品英文名称:Sulphur企业名称:邯郸市xxx工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xx合义路2号邮编: 057450 传真:0310-xx77885联系电话:00310-xx350129电子邮件地址:wxaqlichao@ 企业应急咨询电话:0310-xx77750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固体。
与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固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事故响应:发生火灾时: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如皮肤(或头发)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安全储存:避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上锁保管。
应与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本品或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害:易燃固体,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硫≥99.0% 7704-34-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立即就医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休息;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惩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用泡沫、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环境保护措施:用水灭火时,要及时收集废水,防止流入农田和河流,污染环境。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5℃。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6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化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pH值(指明浓度):无意义熔点/凝固点(℃):112.8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444.6 密度:2.36g/cm³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8.9 相对密度(水=1):2.0燃烧热(kJ/mol): 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 0.13(183.8℃)临界压力(MPa): 11.75临界温度(℃): 1040闪点(℃): 207(CC)n-辛醇/水分配系数: 0.230分解温度(℃): 无资料引燃温度(℃): 232爆炸下限[%(V/V)]: 35g/m3爆炸上限[%(V/V)]:1400g/m3易燃性:易燃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苯、甲苯。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明火、热源。
危险反应: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危险分解产物:氧化硫。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8437mg/kg(大鼠经口) 。
皮肤刺激或腐蚀: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眼睛刺激或腐蚀:可引起眼结膜。
呼吸或皮肤过敏:可引起皮肤湿疹。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未被列入致癌物。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产品: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溶于易燃溶剂或与燃料混合后,用焚烧法处置。
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焚烧后废气应进行环境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不洁的包装: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进行销毁或丢弃,禁止焚烧或用割炬切割空桶。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350联合国运输名称:硫联合国危险性分类:4.1包装类别:Ⅲ类包装包装标志:易燃固体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运输注意事项:硫磺散装经铁路运输时:限在港口发往收货人的专用线或专用铁路上装车;装车前托运人需用席子在车内衬垫好;装车后苫盖自备篷布;托运人需派人押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06~GB20602-2006)。
《危险化学品名录》: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易燃气体。
《剧毒化学品名录》:未列入。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6):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 2.3类易燃气体,次要危险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最新修订版日期:2016年11月15日修改说明: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缩略语说明: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指在遵守PC-TWA前提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TLV-C: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
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体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TLV-TWA:是指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TLV-STEL:是在保证遵守TLV-TWA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15min的最大浓度。
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4次,且两次接触间隔至少60min。
它是TLV-TWA的一个补充。
IARC:是指国际癌症研究所RTECS: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HSDB: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ACGIH: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参考文献:《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