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立夏综合实践案活动方案
![立夏综合实践案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4efa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0.png)
一、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它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万物生长旺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立夏的习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特制定本综合实践案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立夏的来历、习俗和相关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2023年5月5日(立夏当天)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六、活动内容(一)立夏知识讲座1. 主讲人:语文老师、历史老师2. 内容:介绍立夏的来历、习俗、气候特点等。
3. 形式:PPT讲解、视频观看、现场互动。
(二)立夏诗词朗诵1. 参与人员:学生代表2. 内容:选取与立夏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
3. 形式:个人朗诵、小组朗诵。
(三)制作立夏美食1. 内容:学习制作立夏传统美食——青梅煮酒。
2. 形式:分组进行,每个小组制作一份青梅煮酒。
3. 地点:教室或食堂。
(四)立夏习俗体验1. 内容:体验立夏的民间习俗,如斗蛋、秤人等。
2. 形式:现场进行,每组派代表参加。
3. 地点:操场。
(五)立夏主题绘画1. 内容:以立夏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形式:个人创作,完成后进行展示。
3. 地点:教室。
(六)立夏知识竞赛1. 内容:考察学生对立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形式:个人或小组参赛,采用抢答形式。
3. 地点:教室。
七、活动流程1. 上午- 8:30-9:00:立夏知识讲座- 9:00-9:30:立夏诗词朗诵- 9:30-10:30:制作立夏美食2. 下午- 2:00-3:00:立夏习俗体验- 3:00-4:00:立夏主题绘画- 4:00-5:00:立夏知识竞赛八、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收获。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立夏_综合实践活动
![立夏_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9b990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1.png)
一、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它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到来。
在我国,立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立夏的传统习俗,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我们学校决定开展“立夏:探寻自然奥秘,体验农耕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立夏的来历、习俗和意义;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内容1. 立夏知识讲座邀请当地民俗专家为学生们讲解立夏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们对立夏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立夏习俗体验(1)制作立夏扇:学生利用树叶、彩纸等材料,动手制作立夏扇,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制作立夏饭:学生亲手制作立夏饭,了解立夏饭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3)立夏秤人:邀请家长参与,为学生称体重,了解立夏秤人的习俗。
3. 农耕文化体验(1)参观农田: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2)播种体验:学生亲手播种农作物,体验农耕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3)采摘体验:学生采摘农作物,了解农作物的收获过程。
4. 立夏主题绘画比赛鼓励学生以立夏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立夏的理解和感受。
四、活动安排1. 活动前期:收集立夏的相关资料,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2. 活动当天:进行立夏知识讲座,开展立夏习俗体验活动。
3. 活动后期:评选立夏主题绘画比赛作品,总结活动成果。
五、活动总结1. 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对立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2.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动手制作、体验农耕劳动,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立夏主题绘画比赛,学生们表达了对立夏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
4.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次“立夏:探寻自然奥秘,体验农耕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立夏的传统习俗,还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立夏节气教研活动(3篇)
![立夏节气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f33d9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a.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是我国传统节气中重要的农事活动节点。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对节气文化的认识,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特举办立夏节气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立夏节气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2. 激发教师对节气文化教育的兴趣,探索节气文化在课程中的融入方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活动时间2022年5月6日(星期五)上午8:30-11:30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流程1. 开幕式(8:30-9:00)- 领导致辞:对本次活动表示祝贺,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期望。
- 活动介绍: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标、流程等。
2. 主题讲座(9:00-10:00)- 邀请专家或资深教师进行立夏节气文化讲座,内容包括:1. 立夏节气的由来、历史演变;2. 立夏节气的习俗、农事活动;3. 立夏节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4. 立夏节气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分组讨论(10:00-10:30)- 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如何将立夏节气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2. 如何设计立夏节气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如何利用家校合作,推广立夏节气文化?4. 经验分享(10:30-11:00)-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介绍小组讨论成果和具体实施策略。
5. 总结发言(11:00-11:30)- 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提出建议和希望。
六、活动要求1. 参与教师需提前了解立夏节气文化相关知识,为讲座和讨论做好准备。
2. 活动期间,请各位教师遵守会场纪律,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参与讨论。
3. 活动结束后,各教师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一篇关于立夏节气文化教育的教学反思。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立夏节气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节气文化元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立夏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立夏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093ee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c.png)
一、活动背景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立夏时节,万物生长,正是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好时机。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立夏的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决定开展以“立夏习俗体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夏的由来、习俗和意义;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传统手工艺;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4.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1. 立夏知识讲座邀请资深民俗专家为学生们讲解立夏的由来、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们对这一传统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立夏习俗体验(1)制作立夏蛋: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彩线编织蛋网,将煮熟的鸡蛋放入蛋网中,寓意着避邪驱病,平安健康。
(2)立夏饭制作:学生亲自动手,学习制作立夏饭,了解立夏饭的食材和寓意。
(3)立夏龙舟赛:学生分组进行龙舟赛,体验传统竞技乐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立夏文化展示(1)立夏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进行立夏诗歌朗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立夏气息。
(2)立夏手工艺制作:学生分组进行手工艺制作,如剪纸、编织等,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期准备(1)邀请民俗专家进行立夏知识讲座;(2)购买活动所需材料,如彩线、鸡蛋、立夏饭食材等;(3)制作活动宣传海报,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活动实施过程(1)立夏知识讲座:由民俗专家为学生讲解立夏的由来、习俗和意义;(2)立夏习俗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制作立夏蛋、立夏饭、立夏龙舟赛等活动;(3)立夏文化展示:学生分组进行立夏诗歌朗诵、手工艺制作等活动。
3. 活动总结(1)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心得;(2)评选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颁发奖品;(3)将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如制作活动纪念册等。
五、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们对立夏这一传统节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 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集体荣誉感;4. 活动成果得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a005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4.png)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3、重点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4、了解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朗读《二十四节气歌》,读过或者想读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读。
揭示歌名。
就是《二十四节气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祖宗们就已经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二十四节气。
二、了解名称由来,制订、划分依据。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今天邀请小问号来给我们解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2、二十四节气如何制订和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20xx多年前,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3、二十四节气具体是哪些节气呢?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来了解一下,知道的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
4、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四季来划分。
5、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节气,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立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立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38074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3.png)
一、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组织开展了以“立夏习俗体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2022年5月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五、活动内容1. 立夏知识讲座邀请我校历史老师为学生们讲解立夏节气的起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对这一传统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立夏习俗体验(1)制作立夏蛋:学生分组,利用鸡蛋、彩笔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立夏蛋。
通过绘画、装饰等形式,表达对立夏节气的祝福。
(2)品尝立夏美食:学校食堂为学生准备了立夏特色美食,如:立夏饼、粽子等,让学生品尝传统美食,感受立夏的氛围。
(3)立夏诗词朗诵: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一首与立夏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展现中华诗词的魅力。
3. 立夏主题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立夏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展现立夏节气的美好景象。
4. 立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立夏知识竞赛,巩固学生对立夏节气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活动过程1. 立夏知识讲座历史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立夏节气的起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对立夏节气有了更深的认识。
2. 立夏习俗体验(1)制作立夏蛋: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将鸡蛋涂上鲜艳的颜色,绘制出各种图案,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立夏蛋。
(2)品尝立夏美食:学生们品尝了学校食堂准备的立夏特色美食,感受到了立夏的浓厚氛围。
(3)立夏诗词朗诵:学生们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展现了中华诗词的魅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 立夏主题绘画比赛学生们发挥自己的绘画技巧,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立夏主题画作,展现了立夏节气的美好景象。
二十四节气活动之——立夏节气活动策划
![二十四节气活动之——立夏节气活动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c80d6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4.png)
立夏节气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万物至此经已长大,得名立夏。
2、了解立夏气候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立夏时节,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3、了解立夏习俗,一起进行“斗蛋比赛”。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立夏相关的知识、习俗。
2、每人准备一个或两个完整的熟鸡蛋。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特点,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2、通过斗鸡蛋比赛,让学生了解立夏的习俗。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
斗蛋的规则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被尊为“蛋王”。
活动总结:
1、回家后可以和家人再比一比谁的鸡蛋更厉害?
2、可以从立夏后开始记录天气,看看雨天是不是增多了?同时观察公园中的花草有什么变化?可以记录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立夏综合实践展示
![立夏综合实践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7e91afb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3.png)
一、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于2023年5月5日开展了以“立夏”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立夏的习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夏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1. 立夏知识讲座活动伊始,学校邀请了资深文化讲师为学生们讲解立夏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文化知识。
通过生动的讲解,学生们对立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立夏习俗体验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立夏的习俗,学校组织了以下活动:(1)制作立夏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线将鸡蛋编织成美丽的图案,寓意着祈福平安、吉祥如意。
(2)立夏尝新:学生们品尝了立夏时节的特色美食,如粽子、凉粉等,感受立夏的饮食文化。
(3)立夏游戏:开展了“斗蛋比赛”、“立夏接雨”等传统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立夏的乐趣。
3. 立夏主题绘画比赛学生们以立夏为主题,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对立夏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立夏诗词朗诵学生们选取自己喜欢的立夏诗词进行朗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诗词的魅力。
5. 立夏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了立夏主题班会,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立夏文化的认识。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立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提升。
4. 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五、活动总结本次立夏综合实践展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立夏文化,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活动策划方案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活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f41b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3.png)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迎夏之首,万物并秀”二、活动背景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此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立夏的习俗和意义,特举办此次活动。
三、活动目的1、让参与者了解立夏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促进社区或团体的凝聚力。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群,如社区居民、学生等六、活动内容1、立夏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立夏知识讲座,介绍立夏的历史渊源、气候特点、传统习俗等,让参与者对立夏有更深入的了解。
2、立夏习俗体验(1)斗蛋游戏准备煮熟的鸡蛋,让参与者在蛋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两两分组进行斗蛋比赛。
规则是蛋头碰蛋头,蛋尾碰蛋尾,蛋壳破裂者输。
(2)称重活动准备一个大秤,邀请参与者称重,据说立夏称重可以带来好运,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3)编织蛋网准备彩线,教参与者编织蛋网,将绘制好的鸡蛋放入蛋网中,挂在胸前,寓意吉祥。
3、立夏美食制作(1)立夏饭准备糯米、豌豆、春笋、咸肉等食材,现场教参与者制作立夏饭。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
(2)立夏蛋准备茶叶、八角、桂皮、香叶等调料,教参与者煮立夏蛋。
可以让参与者发挥创意,在蛋壳上刻字或绘制图案。
(3)立夏茶准备新鲜的茶叶,现场炒制立夏茶,并邀请参与者品尝。
立夏茶有清热解暑、消食化痰等功效。
4、立夏诗词朗诵准备一些与立夏相关的诗词,邀请参与者进行朗诵,感受古人对立夏的描绘和赞美。
5、立夏手工制作(1)立夏书签制作准备卡纸、彩笔、剪刀等材料,教参与者制作立夏主题的书签,可以绘制立夏的景象、诗词等。
(2)立夏扇子制作准备空白扇子、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参与者在扇子上绘制立夏的图案,制作成独一无二的立夏扇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立夏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立夏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78927bf111f18582d05a08.png)
《走进立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结合二十四节气的一些相关书籍以及自己的个人爱好而设计的一堂立足于儿童的节气课,希望使学生在节气课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夏的含义、三候、习俗、谚语、美食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在习俗斗蛋的游戏中,感受节气带给我们的欢乐。
3. 通过诵读关于夏天古诗词,体会诗词中的节气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的含义、三候、习俗、谚语、美食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关于夏天古诗词的诵读,感受诵读后古诗词的美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吗吗?那么第五大发明呢?大家会唱节气歌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儿歌一起吟唱24节气吧!播放24节气歌曲,学生跟唱。
第一遍听,第二三遍跟唱。
我们知道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代表季节的开始,现在正值立夏时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立夏进行探究,并像古代人一样去感受这个节气带给大家的美好吧!(出示课题)二、走进立夏1.懂含义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立夏的含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立夏的含义。
(PPT出示立夏含义)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也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谁能把它精炼为一句话。
(夏季开始的日子)学生个别回答“立”“夏”“立夏”的含义。
故“立夏”也可概括为“万物至此皆长大也”。
2.聊立夏(1)那么进入立夏整个自然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师边出示幻灯片边表述,最明显的就是立夏植物们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现在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下立夏。
(播放视频,直观形象地讲解有关立夏的知识)(2)小组讨论:你眼中的立夏是什么样子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
天气变暖,衣物变薄,水稻插秧,孩子养蚕。
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3)立夏三候师:说到立夏,你们知道立夏有几候吗?教师讲解立夏三候:我国古人将一年四季分为了24个节气,通常一个节气持续半个月之久。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叶凉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叶凉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6db4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1.png)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简介本教案为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教案,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学校,旨在通过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教案的活动主题为“春天的变化”,通过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发掘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春天的变化1.准备物品:春天的植物标本、昆虫标本、春天的水果等;2.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品,观察它在春天时的特点和变化;3.让学生在日记本上记录他们所观察的物品和变化,并进行简单的绘画。
活动二:春天的花艺1.准备物品:干花、彩纸、胶水等;2.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花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用彩纸和干花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花艺;3.让学生在班级展览上展示自己的花艺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评价。
活动三:春天的科学实验1.准备物品:水杯、饮管、食用色素等;2.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实验,用饮管沾取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在水杯里进行不同的混合,观察色彩的变化;3.让学生在日记本上记录他们所进行的实验和观察,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评价1.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的提高;2.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3.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4.活动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的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三个活动的教学过程,学生对春天的变化有了直观的了解,并有了提高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反应也比较热烈,参与度和合作精神比较高。
在活动设计上,需要注意活动过程的流畅性和实效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在评价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多方面表现,避免单一化的量化评价。
“二十四节气——立夏、”研究报告
![“二十四节气——立夏、”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e98d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6.png)
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二十四节气是一本日历,告诉你日子不会回头,只会前进。
她们是一本记事本,记下来,却留不住。
5月6日是我们开课的日子,这一天刚好是立夏。
为了庆祝这有意义的一天,了解我们的立夏节气特点、风俗等,我们选择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作为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立夏的由来、民间习俗,斗蛋游戏、和立夏有关的文学作品等知识2.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蛋。
3.认真书写关于立夏的一首诗并理解诗中的意思。
4. 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筛选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合。
1.通过阅读书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跟立夏有关的知识。
2.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斗蛋游戏,做最美的蛋,积累和立夏有关的文学作品。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小组经过讨论以后确定研究的内容是反映季节的立夏,对立夏这个节气进行深入学习。
为提高我们完成作业的效率,我们对我们已有的任务进行分工,约定好在固定的时间把作业带回学校一起讨论。
同时在家长老师的同意下建立了钉钉小群,有问题可以及时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讨论和解决。
立夏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会在每年的5月5日、6日、7日之间到来,今年的立夏是5月6日。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
立夏历时15天,每5天就会有一候出现,因此成为立夏三候。
第一候,蝼蝈鸣,有的地方人为蝼蝈是指青蛙,认为第一候是青蛙叫;第二候,蚯蚓出,指的是蚯蚓开始在地里翻地了;第三候,王瓜生,指的是王瓜这种生物开始迅猛生长,其他的植物也随之进入疯狂的生长的时期。
因为立夏的到来,我们的气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日照时间增加、雷雨增多、气温逐渐升温、农作物茁壮成长。
立夏主题实践活动记录
![立夏主题实践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b0f32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5.png)
立夏主题实践活动记录
5月5日,我们在学校举行了一个立夏主题的实践活动。
大家相聚在校园中心的草坪上,一起迎接立夏。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先介绍了一下立夏的一些习俗和文化。
大家了解到,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采摘艾草、饮五色茶、吃新米饭等。
我们还特别准备了一些采摘艾草和泡五色茶的材料,让大家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场趣味游戏,名叫“找艾草”。
我们隐藏了许多小艾草,让大家找出来。
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大家的眼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了艾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活动的高潮是大家一起品尝新鲜的五色茶和烤熟的艾草。
五色茶是由红枣、山楂、菊花、桂花和茉莉花等五种食材泡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美容的功效。
艾草则是有消蚊驱虫、祛寒发汗的作用。
大家都感觉到这些东西味道非常美味,而且对身体有好处。
最后,我们在草坪中心点燃了熊熊篝火,众人围拢着坐在火堆旁,感受着这个炎热的夏天。
我们谈笑风生,共同庆祝着这个特别的日子。
这次立夏主题实践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立夏的文化,也让我们更好地感
受到了这个夏天的到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https://img.taocdn.com/s3/m/9e76960431b765ce050814e1.png)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在国际气象际,24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 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而我们 中国还有很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需要同学们的研究与传承, 希望同学们继续探究的脚步,发扬和传承更多我们祖国 的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
今天我们一起倾听了各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立夏 节气探究的成果,感觉收获满满,那同学们对自己分别 作为展示组成员和倾听组成员时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 自己能得几颗星呢?展示组什么环节让你印象深刻,你 有什么感受呢,请拿出“跟着节气去探究——立夏”个 人评价表填一填吧!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小讲堂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小讲堂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af2a6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7.png)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立夏小讲堂全国通用“立夏”小讲堂【教学目标】1.通过立夏课程的学习,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愿意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通过小组分享、交流,深入、全面认识立夏。
3.聚焦立夏“斗蛋”的习俗,通过创编有趣的“斗蛋”活动,培养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小组分享、交流,深入、全面认识立夏。
2.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愿意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教学难点】通过创编有趣的“斗蛋”活动,培养创新的意识。
【活动过程】一、立夏的由来(一)何为立夏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二)立夏的特点立夏三候是这样说的,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立夏时间在阳历每年05月5~7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立夏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
(三)立夏的传说表演小故事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
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
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
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
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
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
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
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劳动实践活动
![立夏劳动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9811e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4.png)
立夏劳动实践活动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一天,夏天正式开始,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立夏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时节的交替,对于农民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劳动节点。
为了迎接夏天的到来,让大家充分享受到自然的恩赐,我们组织了一次以立夏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
这次劳动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亲身参与到农田的耕作中,了解农业的辛勤与知识,感受农民的辛苦和付出。
我们选择了一片农田作为实践的地点,这片农田位于乡村的中心地带,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培训,介绍了基本的农田耕作知识和操作技巧。
通过讲解和示范,我们了解了种植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会了如何翻耕土地、撒种、浇水等基本操作。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新鲜的,但也是必须掌握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活动当天,我们一早就来到了农田。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使人心情愉悦。
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地的耕作。
有的人拿着锄头翻耕土地,有的人撒种,有的人负责浇水。
大家个个认真投入,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虽然辛苦,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因为我们知道,这份辛劳是为了收获丰硕的果实。
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农田耕作的技巧,还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付出。
农田的耕作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怕脏不怕累,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
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也更加珍惜他们为我们种植食物的努力和付出。
除了劳动,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其他的活动,增加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大家一起合作做饭,品尝了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感受到了农田劳作的成果。
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农田采风活动,用手机拍摄美丽的农田风景,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这次立夏劳动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农田耕作的知识和技巧,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
我们明白了农田劳作的辛苦和付出,也更加珍惜了食物的来之不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 暑
秋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 降
冬 四立立冬 小雪二大分雪 冬至二至小寒八大 节
寒
此处添加标题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立夏民俗
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 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 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 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 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 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 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 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 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 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 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 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 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民俗
立夏民俗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 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 “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 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 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立夏养生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 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 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 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 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 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 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 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 的境界。
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 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 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 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 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作业:
搜集与“小满”节气有关 的谚语、民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 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 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 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 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 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 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 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 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 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 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 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 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之立夏立 夏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 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 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