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1、按义序排列
2、按部首、笔划排列
3、按号码排列
4、按音序排列
关于字典和词典
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
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贯掼,关去。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
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改称为国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四)工具书使用注意事项:
1、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收集的起讫点有大致的认识。
2、细读凡例,熟悉使用方法。
3、注意书后补遗、勘误、附录之类。
(五)工具书分类
1、释义为主的工具书
⑴《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
作者不详,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用通行的“雅正之言”解释典籍中的古词语、方言词和俗语,保存了大量周秦时期的词义解释。
《尔雅》在汉代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学官,是当时学习儒家文献的基本教科书。
《尔雅》是十三经之一,惟一被列于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实际上却是解读经书的工具。
今本《尔雅》三卷19篇
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普通词语,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词典,约占全书1/3。所释词语跟古汉语学习密切,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词语和古义古训,收录4300多个词,词语来源于《易经》《诗经》《尚书》《春秋》三传、《国语》《论语》,可帮助了解古代词义、辨析同义词,了解周秦词汇的面貌,认识古代词汇的发展规律。
后16篇按物类编排,分类解释,专门解释名物术语,相当于现代的百科词典,如: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缺点:无检字表,查检困难。
注本:晋郭璞《尔雅注》;宋邢昺《尔雅疏》;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黄侃先生评价:“郝疏晚出,遂有驾邢轶邵之势,今之治《尔雅》者,殆无不以为启辟门户之书。”
⑵《广雅》
三国时魏国张揖着,隋时曾改为《博雅》。
以《尔雅》为本,又有所补充,篇目、次序同《尔雅》,增补了《尔雅》所无的词语词义,是继《尔雅》之后词语及词义汇集最全的工具书,及时记录了《尔雅》之后新产生的词语及词义,总结了秦汉至魏的词汇现象。既收古训,又释“今语”,且多以《说文》《方言》及汉代学者的注释为依据,众多雅学著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书。
⑶《经籍纂诂》(1798年出版,清阮元编)
收录唐以前经、传、子、史本文及诸家注解,广收《说文》《尔雅》《释名》《方言》《广雅》中的释义,采用古书100多种,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106韵)编排,对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缺点:查检不便,需先知声、韵,再查卷数,以韵找字。
⑷《辞通》近人朱起凤编撰
专门解释古汉语中的双音词,11%为联绵词。将古籍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形体不同的词语归并,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援引书证,解释词义,并指出各形体之间的关系(假借、声近义通、同声通用、或形体讹误、别体等)。
⑸《汉语大词典》——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
1986年11月第一卷出版,至1993年11月全书出齐。1998年9月4日,《汉语大词典》光盘问世。迄今为止收录汉语词语最多的一部工具书,12卷,另附《附录·索引》卷,词目37万条,五千余万字,全面收集从古至今的词语,传世古籍中的复音词基本上都能查到,广用例句反映词语源流,体现词义变化。
⑹《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1968年出版)
全书共四十册,所收单字包括正字、异体、古字、略字、俗字、后起字,字头之下列有甲骨、金文、篆、隶、楷、草诸体。所收词语包括成语、术语、格言、人名、地名、年号、书名、职官、动植物、名物制度等,释义采用浅显的文言。
由于意识形态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该书的解说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或失实之处,另外引书和校对方面的错讹也较多。
⑺《现代汉语词典》
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收词目5600余条。1956年开始编写,1965年出试用本。
⒉解释形义兼标音的工具书
⑴《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许慎(字叔重)撰,成书于121年,我国第一系统完备的字典,以分析字形、说解词义、辨识声读为主。文与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