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夹具实验报告要求

组合夹具实验报告要求
组合夹具实验报告要求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邓俊宏 学号 20121495 班级模具12-1班 指导老师张俊纪 2014/12/15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 2 夹紧方案 3、确定夹紧机构 4、尺寸的确定 5.夹具精度分析 6,制定工艺路线 7.夹具体设计 四.夹具装配图 五.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六.课程设计总结 七.参考资料

一夹具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 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二.定位基准选择: 底面对孔的中心线有一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因此以底面为定位基准,由于铸件的公差要求较大,利用两个大端面表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时,只有采用自动对中夹具才能同时保证对铣削50h11槽精度的公差要求.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来完成铣削。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按照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工作要求,选取零件的材料为KTH350-10,可锻铸铁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能用于承受较高的冲击,振动及扭转负荷下的进行工作。为此一下是壳体需要加工的表面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 1.上下两端面粗糙度为1 2.5。 2.侧面槽44×28mm的粗糙度为12.5。 3.内孔Φ48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4.内孔Φ30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2,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KTH350-10,考虑零件在运行中受到的冲击力小,零件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宜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6 ,选用可锻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7~8,本设计中选用8级。 3,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09,可知孔径小于Φ10mm的铸件将不予铸出。 孔径大于Φ10mm时,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7,可知:铸件加工余量与工艺余量是为了机械加工时能满足最后精度要求而具有足够被切削的材料量,一 A15.0公式计算 般按照 e=CA2.0 max 式中e————余量值 A ————铸件的最大尺寸(mm) max A————加工表面最大尺寸(mm) C————系数;由于本设计中零件为组建且为大批量生产,则加工顶面时C=0.65,加工侧表面及地面时C=0.45. 铸件中孔φ30mm的加工余量e=0.45×892.0×6615.0=2.13mm 上表面的加工余量e=0.65×892.0×8915.0=3.13mm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问答题: 1. 为什么工件要在夹具中定位? 2.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

3.请写出你拆装的夹具名称及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的名称及作用。

4、用所学的软件绘制一个典型夹具三维立体图,标出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条件。 (参考资料:请每个同学将以下参考资料内容用笔来写到以上实验报告里)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设备: 1.后盖钻夹具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回转式钻模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铣床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T形槽组合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某某夹具的总体结构,找出某某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熟悉某某夹具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某某夹具各元件装配好,了解某某夹具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掌握对刀时塞尺的使用方法。 问答题: 1、为什么工件要在夹具中定位? 其目的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及刀具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机械加工中,要求加工出来的表面,对加工件的其它表面保持规定的位置尺寸。因为加工表面是由切削刀具和机床的综合运动所造成,所以在加工时,必须使加工件上的规定表面(线、点)对刀具和机床保持正确的位置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中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之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姓名: * * * 班级:机械13**班学号: 080113**** 实验日期:2015年10月 29 日指导教师:何老师成绩: 1. 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 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 (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 (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 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 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 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二)原理分析:组合夹具元件及其作用 组合夹具按组装对元件间连接基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槽系和孔系两大系统。为了适应 不同产品加工零件尺寸大小的需要,组合夹具按其尺寸大小又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系列, 见下表。 各系列中,其元件用途又可分为八大类。在每一类元件中又分很多结构类型、品种及规 格,以供组装不同夹具时搭配选用。为了掌握组合夹具的组装技术,必须熟悉各类元件的结 构特点、尺寸规格及使用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各类元件,迅速组装出所适用的夹具来。现以 中型系列为例,介绍八大类元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用途。 1.基础件 它是组合夹具中最大的元件,包括各种规格尺寸的方形、矩形、圆形基础板和基础角铁 等。基础件通常作为组合夹具的基体,通过它将其他各种元件或合件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夹具, 图1为其中的几种结构。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测量电压实验报告 篇一:基于Labview的电压测量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一基于Labview的电压测量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压测量原理; 2、通过该仿真实验熟悉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的简单编程方法; 3、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交流电压测量的各种基本概念。 二、实验仪器 微机一台、LABVIEW8.5软件三、实验原理 实验仿真程序如下(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占空比30%、50%、60%):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自己编写LABVIEW仿真信号源实验程序,要求可以产生方波(占空比 可调)、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多种波形,而且要求各种波形的参数可调、可控。 (2)编写程序对各种波形的有效值、全波平均值、峰

值等进行测量,在全波平均值测量时要注意程序编写过程。同时记录各种关键的实验程序和实验波形并说明。 实验所得波形如下:(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占空比30%、50%、60%): 正弦波: 三角波: 锯齿波: 方波(占空比30%): 方波(占空比50%): 方波(占空比60%): (3)对各种波形的电压进行测量,并列表记录。如下表: 五、实验小结 由各波形不同参数列表可知,电压量值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表征。被测电压是非正弦波的,必须根据电压表读数和电压表所采用的检波方法进行必要地波形换算,才能得到有关参数。 篇二:万用表测交流电压实验报告1

万用表测交流电压实验报告 篇三:STM32 ADC电压测试实验报告 STM32 ADC电压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TM32的基本工作原理 2. 通过实践来加深对ARM芯片级程序开发的理解 3.利用STM32的ADC1通道0来采样外部电压值值,并在TFTLCD模块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原理 STM32拥有1~3个ADC,这些ADC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使用双重模式(提高采样率)。STM32的ADC是12位逐次逼近型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有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执行规则通道的单次转换,需要用到的ADC寄存器。第一个要介绍的是ADC控制寄存器(ADC_CR1和ADC_CR2)。ADC_CR1的各位描述如下: ADC_CR1的SCAN位,该位用于设置扫描模式,由软件

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5) 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 (10) 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14) 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15) 设计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书目 (17)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就是机械设计中得一个重要得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就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得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得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她课程得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得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与加深有关机械课程设计方面得理论知识; 学习与掌握一般机械设计得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得能力,为后续得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查询规范手册、图册与有关设计资料得能力。 在工艺规程中,零件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

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还要用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与工件之间得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得位置。机床夹具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得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得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得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得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得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得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就是否正确、迅速、方便与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得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与操作安全等。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1、钻床夹具设计: (1)设计前得准备工作 ①明确工件得年生产纲领:就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得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得复杂程度与自动化程度。如在小批量生产中, 常采用固定式 质量 材料 毛坯种类 0、45㎏ 45 模锻件 设计要求 1、用计算机绘制总装图一张(A2图)、指定零件图一张(A3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零件图分析、定位方案确定、定位误差确定、定位误差 计算等内容); 3、设计时间:7天。 审 核 批 准 年 月 日 评 语

机床夹具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一机床夹具拆装与结构分析 (一)车床夹具 零件名称支架夹具名称车支架内孔夹具 工序简图 夹具使用说明:工件以底面及两孔在定位板上完全定位,定位板再以底面及长侧面靠于角形架两垂直面,再用活动V型块夹于工件外圆限制最后一个自由度。用两个螺旋压板夹紧工件底板处。 定位元件工件定位基准底面定位板长侧面Φ45外圆限制的自由度z ρ X ) Y ) X ρ Z ) Y ρ 定位元件角形铁架,活动V型块 夹紧装置夹紧机构类型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夹紧装置 组成零件:螺旋压板夹紧组件,活动V型块组件 夹具与机床联接方式相关零件:夹具体 联接方法:夹具体背面止口与过渡盘定位,螺旋联接,过渡盘再与车床主轴联接 X Z Y

(二)钻床夹具 零件名称小轴夹具名称钻小轴径向孔夹具 工序简图 夹具使用说明:小轴以外圆及端面在长V型块及一个可调支承钉上定位,用偏心轮压板组合机构夹紧,用钻套引导钻头钻孔。 定位元件工件定位基准Φ8h外圆右端面限制的自由度zρY ρ Y ) Z ) X ρ 定位元件长V型块,可调支承钉 夹紧装置 夹紧机构类型偏心夹紧机构 夹紧装置组成零件:偏心轮组件,压板,旋转销组件导向装置组成零件:钻模板,钻套,螺钉,定位销 分度装置 固定部分组成零件:无转动部分组成零件:无分度对定机构组成零件:无锁紧机构组成零件:无 夹具与机床联接方式相关零件:夹具体 联接方法:用压板压紧在工作台上或手扶固定夹具 夹具的结构特点(设计要点)1、沿轴线方向的自由度由一个可调支承钉限制,可适应不同轴向尺寸的工件; 2、用偏心轮实现快速夹紧,偏心轮回转中心高度及压板支点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工件; X Z Y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长度和圆柱体体积的测量实验二:密度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实 验一目的: 1、掌握游标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2、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 3 、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实验二目的: 1、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用流体静力称量法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3、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位器,物理天平的测量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5、学会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正 确表达测量结果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一原理:

1、游标卡尺的使用原理 游标副尺上有n个分格,它和主尺上的(n-1)格分格的总长度相等,一般主尺上每一分格的长度为1mm,设游标上每一个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主尺上每一分格与游标上每一分格的差值为1-x= (mm)是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即游 标卡尺的分度值。若游标上有20个分格,则该游标卡尺的 分度值为=0.05mm,这种游标卡尺称为20分游标卡尺;若游标上有50个分格,其分度值为=0.02mm,称这种游标卡尺为50分游标卡尺。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 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 3、当待测物体是一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柱体时, V =兀* * h 物体的体积为:一4 d2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高度 h,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d,代 入上式即可

支承块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3) 2.支撑块的分析 (4) 2.1支撑块的工艺分析 (4) 2.2支撑块的工艺要求 (4)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6) 3.1加工工艺过程 (6)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6)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7)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7) 3.3 确定定位基准 (8) 3.3.1粗基准的选择 (8) 3.3.2精基准的选择 (9)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10) 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10) 3.4.2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11) 3.4.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13) 3.5 支撑块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13) 4.夹具设计 (15) 4.1研究原始质料 (15)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16) 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6) 4.4误差分析与计算 (26) 4.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9) 5.钻孔时间 (30) 5.1确定第一次切削用量 (30) 5.1.1 确定背吃刀量 (30) 5.1.2确定进给量 (30) 5.1.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0) 5.1.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0) 5.1.6确定时间定额 (30)

5.2 确定第二次切削用量 (31) 5.2.1 确定背吃刀量 (31) 5.2.2 确定进给量 (31) 5.2.3 确定切削速度 (31) 5.2.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1) 5.2.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1) 5.2.6确定时间定额 (31) 6.心得体会 (32) 参考文献34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支承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6.夹具体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制本16班 姓名:张鹏飞 学号:201233477 指导教师:杨晨 教研室主任: 2015 年 10 月 20 日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本

测量学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名: 位: 间:

编号:FS-DY-20114 测量学实验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 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 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 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 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 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 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 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 (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 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

夹具设计说明书 (3)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 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3.定位: 3.1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长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课程论文 题目:铣床组合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7 月 12 日

摘要 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常常发现仅用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而专门设计两种夹具:铣床夹具和钻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 本次设计为铣槽用的夹具,它针对零件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组合式的定位方案,以支承板、圆柱销等作为定位元件。使工件安装方便,且能保证加工精度。压紧装置以杠杆原理为核心,采用压板压紧工件,左侧压板压紧之后右侧自动压紧。其具有夹紧力装置,具备现代机床夹具所要求的高效化和精密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效率。铣床夹具具有提高生产率、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保证生产安全等特点。因此,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以及设计新式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夹具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关键词:铣床夹具,定位,夹紧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at present, which is that eithe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annot meet only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to product is poor efficiency and powerful labor and not high processing quality or often it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to specially design two fixture: milling fixture and drilling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schemes of fixture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cutter, the design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and the analysis of machining precision et al. The milling fixture, mainly is used to process dial the fork parts milling is aimed at connecting rod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adopted the "one-two" targeted programmes to ensure that the workpiece be processed on the location accuracy, mo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the workpiece, assisted by a short working hours. The fixture with clamping force device has

组合夹具设计性实验大纲

《组合夹具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组合夹具综合设计型实验 实验总学时数:16 适应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涉及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承担实验室:机电学院实验中心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尤其组合夹具的使用,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果。由于现代数控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组合夹具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组合夹具的使用,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推动了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因此,了解组合夹具的使用,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通过对组合夹具的组装实验,可以了解到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类型,初步掌握组合夹具的使用原则,设计原理、以及简单的装配技术。 2.实验要求 ⑴实验前认真阅读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工件定位、夹紧的概念,初步了解组合夹具的各种元件及用途。 ⑵通过组合夹具的组装实验,初步了解机床与组合夹具之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掌握组合夹具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法。 ⑶实验时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⑷实验过程中严禁戏耍打闹,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完成。 二、实验项目设置 三、组合夹具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实验所需设备:柔性组合夹具十套、各种连杆类零件、盘类零件、轴类零件、及其

他类零件十个;常用扳手等小工具箱5套。 1.实验分组 以班为单位,每班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约6~7人,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组装二个机械零件的机床夹具。 2.实验要求 每个实验小组任选二个零件,根据零件图的加工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如下实验工作任务: ⑴确定该零件的加工方法,分析其机械加工定位原理、并选择合理的定位元件; ⑵分析该零件的夹紧原理(夹紧力的方向、夹紧力的作用点和夹紧力的大小),确定夹紧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 ⑶如需要设置钻、镗刀具的导向装置时,选择合适的钻模或对刀装置; ⑷根据定位和夹紧方案,画出该零件的工序简图。 ⑸根据工序图的定位和夹紧方案,组装完成合理、完整的机床夹具装置。 ⑹学生做完实验后,必须把上述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根据夹具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和评价,在工序图上给出实际操作分(评分等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签字后成绩有效。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实验,指导教师只给学生答疑,但不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案。 3.实验教学考核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实际操作分和实验报告质量,给出学生的实验成绩(按五级分制)。 四、课程改革特色(限150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是与机械加工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机床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实践性、概念性很强,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因此,本实验必须强调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工件的定位、夹紧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此外,本实验要求学生树立创新性、设计性理念,学生针对某个机械零件的加工要求,自己进行定位、夹紧原理分析,自行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最后自己动手组装出合理的机床夹具装置。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张福润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李庆余等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工版,2003.8出版 组合夹具综合设计型实验指导书 执笔:(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签字)沈奇显 审阅:(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字)沈奇显日期:2007.2 审定:(主管教学院长签字)日期:2007.2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机床夹具 (3) 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 1.4 工件零件图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6) 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 定位方案 (6)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 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 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 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 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 总结 (13)

前言 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31 姓名学号专业机制成绩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 2015.12.25 指导教师赵瑾实验题目: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 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铣床一台 2. 铣床夹具一套 3. 拆装、调整工具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 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 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 把夹具装到铣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 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 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使用。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 ①定位元件:定位支承板3,V形块5。 ②夹紧元件:偏心轮及活动V形块。 2、找出夹具中的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 ①对刀元件:对刀块6 ②夹具体:零件1

组合夹具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组合夹具的认识及组装要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组合夹具的标准元件和组合件的结构。 2、了解组合夹具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3、认识各种典型组合夹具,了解其结构,认识其组成元件,了解它们的功用。 二、实验设备 1、12mm槽系组合夹具所有零部件一套 2、拆装工具一套 3、工作台 三、实验内容 (一)概述 夹具,尤其是机床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很广。由机床夹具和机床、刀具、工件组成的加工工艺系统,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迅速实现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它们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使用夹具,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工精度。 夹具是重要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其主要作用包括: 1)提高加工精度和保证产品质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3)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现代的组合夹具是伴随着大批大量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早期的夹具为专用夹具。随着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零件的结构和尺寸参数亦发生变化,原有的专用夹具就要报废,必须设计新的专用夹具,显然,在经济上和生产周期上是非常不合理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科技人员就着手研制能够适合单件小批量和成批生产的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夹具,即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 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不同生产类型讲,由于组合夹具灵活多变和便于使用,它最适合于品种多、产品变化快、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的轮番生产。对成批生产的工厂,也可利用组合夹具代替临时短缺的专用夹具,以满足生产要求。大批生产的工厂也可在工具车间、机修车间和试制车间使用组合夹具。近年来,随着组合夹具组装技术的提高,不少工厂也在成批生产中使用组合夹具,效果也较好。 (二)组合夹具元件 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组合夹具,多为槽系组合夹具,其元件间以键和键槽定位。用孔和圆销定位的组合夹具称作孔系组合夹具,也已在生产中使用。 1、元件的编号 组合夹具根据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分为三种系列: 16mm槽系列,俗称大型组合夹具; 12mm槽系列,俗称中型组合夹具; 8mm、6mm槽系列,俗称小型组合夹具。 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连接螺栓的直径、定位键槽尺寸及支承件界面尺寸。组合夹具的分类编号原则和标记方法,按照原机械工业部标准(JB2814—79)规定如下: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说明书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焊接工艺与工装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长江750B摩托车”侧停支架焊接工艺与工装设计 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 评分: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 月 18 日

长江750摩托车”侧停支架焊接工艺与工装设计 学生姓名: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在“长江750B摩托车侧停支架”的焊接中,焊接的夹具在施焊的过程中必不可少,良好的焊接夹具可以保证焊接尺寸的准确性,保证焊接过程的快速稳定,以保证零件和产品的质量,并以提高生产效率。焊接工装设计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焊接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焊接工装夹具就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焊件进行装配和焊接、保证焊件结构精度方面要求的工艺装备。在现代焊接生产中积极推广和使用与产品结构相适应的工装夹具,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焊接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焊接;设计;侧停支架

目录 1 序言 (1) 1.1 焊接工装夹具的运用 (1) 1.2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 2 夹具设计任务 (3) 2.1 焊接产品(复合件)“长江750B摩托车侧停支架”的产品图 (3) 2.2 焊接产品“侧停支架”连接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3) 3 侧停支架焊接组合装焊夹具装焊方案 (4) 4 主要零件设计的说明 (4) 4.1 底板 (4) 4.2 插销机构 (4) 4.3 螺旋夹紧机构 (4) 4.4 V型块 (6) 4.5 钩形夹管器 (6) 4.6 非标准主要零件的设计 (7) 5 夹具的装配 (7) 5.1 夹具的操作步骤 (7) 5.2 夹具使用注意事项 (7) 6 本次课程设计小结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附录 A 工艺规程路线单 (11) 附录 B 焊接工艺规程 (1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得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 基本测量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16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科技楼906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组号型号量程△仪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内径d、和高H 表1 单位:________ 卡尺零点:_________卡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D d H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 表2 单位:________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1D 2D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D ,并计算D ?(5分) 2、计算圆筒的内径d ,并计算d ?(5分)

3、计算圆筒的高H ,并计算H ?(5分) 4、计算粗铜丝直径1D 及1D ?(6分) 5、计算细铜丝直径2D 及2D ?(6分) 6、间接量2 12 1D D D D B += ,计算B 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5分) 提示: ()() 2112 22112212 [][]B D D D D B D D D D D D ???=+++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圆筒的外径: D = ± ( ) P = D D ?= 实验结果2:圆筒的内径: d = ± ( ) P = d d ?= 实验结果3:圆筒的高: H = ± ( ) P = H H ?= 实验结果4:粗铜丝的直径:1D = ± ( ) P = 1 1 D D ?= 实验结果5:粗铜丝的直径:2D = ± ( ) P = 2 2 D D ?= 实验结果6: B = ± ( ) P = B B ?= 讨论:

夹具设计及计算说明书优秀版

夹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重卡转向节)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夹具设计原始条件: (1) 二:选择定位方式: (1) 2.2 两孔定位 (2) 三.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 3.1: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3) 3.2:转角误差 (3) 四. 夹紧装置的设计 (4) 4.1.夹紧力的确定 (4) 4.1.1夹紧力的方向 (4) 4.1.2夹紧力的作用点 (5) 4.1.3夹紧力大小的确定 (5) 4.2 钻削切削力的计算 (6) 4.2.1 钻削力矩 (6) 4.2.2钻削力 (6) 4.3 校核 (6) 五.参考书目 (7)

一、夹具设计原始条件: 1:生产纲领:5000件/年,属于中批生产 2:生产工序:工序11,钻扩铰2×30φ孔 (1):钻15φ孔 (2):钻28φ孔 (3):扩孔钻扩29.85φ孔 (4):铰30φ孔,保证尺寸30H8 二:选择定位方式: 由于转向节法兰盘底部已加工较大平面并且在法兰盘上有两个垂直于底部平面的孔。在30φ之间有一个12φ的工艺孔,所以可以选取法兰盘底部大平面与两个孔进行一面两孔定位。 法兰盘底部大平面作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工件的 ,,z x y 三个自由度定位元件为 支撑板。12φ工艺孔的中心线作为第二定位基准,限制工件,x y 两个自由度,定位 元件为短圆柱销。10φ工艺孔的中心线作为第三定位基准,限制工件z 一个自由度, 定位元件是短菱形销。这样工件可以完全定位。 2.1平面定位: 平面定位采用支承板定位。由于与支承板接触的工件的面的形状并且表面粗糙度Ra3.2。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的表2-1-10选取支承板的型号为B12×80 GB 2236-80。 具体尺寸如下: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31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成绩_______ 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 _指导教师赵瑾________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 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铳床一台 2. 铳床夹具一套 3. 拆装、调整工具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 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 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 把夹具装到铳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使用。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 ①定位元件:定位支承板3,V形块5。 ②夹紧元件:偏心轮及活动V形块。 2、找出夹具中的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 ①对刀元件:对刀块6

②夹具体:零件1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六、【分析讨论与思考题解答】 1、加工中为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试进行定位分析。 建立坐标系如图。 铳轴端槽:长V形块5,限制工件X,X,Y,Y4个自由度 支承板3,限制工件Z 1个自由度,共限制工件 因在工件上只加工一个槽,Z可不限制。 2、夹具是如何与机床相连的 夹具是通过定向键2与铳床连接在一起的。 Y 5个自由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