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0e3263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b.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责任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大学生既拥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又具备活力与创造力,他们的使命是传承与创新,担当起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责任。
一、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血脉,我们有责任学习、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这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培养人的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可以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参与古代文化传统的学习与传播活动,将古人智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二、担负社会责任的重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与挑战,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大学生在校园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使得他们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科研创新等方式,大学生可以为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责任还体现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上。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挑战现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积极钻研各自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并不仅仅指科技领域的创新,也包括社会制度、管理模式、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大学生要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时代的力量。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他人。
大学生应该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大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e3a319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3.png)
大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独特的宝藏,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大家的责任,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参与其中。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留存下来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事物,包括建筑、遗址、纪念物、艺术品、传统技艺、民俗等。
它们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大学生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1. 传承价值观念大学生是时代的接班人,他们应该积极传递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维护社会和谐。
2. 亲身参与保护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文化遗产修复等。
通过亲身参与,他们不仅能了解文化遗产的珍贵性,还能亲自感受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3. 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
例如,学习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艺术类学生可以通过表演、展览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
三、大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议1. 开设相关课程大学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 组织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组织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等比赛、演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 建立社团组织学校可以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团组织,聚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
社团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学习交流、实践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化遗产的了解。
4. 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学生熟悉并善于使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推广使命
![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推广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d76586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7.png)
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推广使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推广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推广当代优秀文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推广中的使命及其重要性。
一、文化传承使命文化传承是大学生的首要使命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大学生还应当积极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传统戏曲等,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文化推广使命文化传承与推广相辅相成,大学生也有着积极推广优秀文化的使命。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文化形式层出不穷。
大学生应当关注当代的优秀文化,积极参与到推广现代文化的行动中。
首先,大学生应该关注和推广当代优秀文艺作品。
影视剧、音乐、文学作品等都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些作品,可以增强公众对当代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大学生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参与到文化推广中。
当代社会,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传播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撰写或分享有关文化的文章、音乐、图片等,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推广中。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加深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三、使命的重要性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推广中的使命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文化传承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903453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2.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希望,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在传承文化遗产中的使命。
一、了解与学习文化遗产大学生作为校园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群体,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
只有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内涵和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文化遗产学习班、参观博物馆和古迹,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中,使之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策划和组织文化活动、参与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等方式,传播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其更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并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将文化遗产呈现给更多的人群。
通过制作文化遗产APP、虚拟博物馆等,将文化遗产融入到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现代工具中,使之更方便、更有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三、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大学生在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更是在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
作为传承者和弘扬者,大学生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
他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尊重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不断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公益项目。
他们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项目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将文化遗产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
总结: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使命。
大学实践报告文化传承中的大学生责任担当
![大学实践报告文化传承中的大学生责任担当](https://img.taocdn.com/s3/m/81deebb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d.png)
大学实践报告文化传承中的大学生责任担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软实力。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犹如璀璨星辰,闪耀着智慧与光芒。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源泉。
通过传承文化,我们能够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感受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文化传承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深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有价值的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一些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盲目追捧,而对本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功利主义思想盛行,一些传统文化因缺乏经济价值而被忽视甚至遗忘。
此外,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也使得人们无暇顾及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那么,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首先,大学生应当成为文化传承的学习者。
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深入了解其内涵和价值。
无论是古老的哲学思想、精湛的传统技艺,还是丰富的民俗风情,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传承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应当是文化传承的传播者。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交平台,积极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开展文化活动、制作文化短视频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同时,要注重与不同群体的交流与互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再者,大学生应当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者。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性发展。
大学生的使命与文化传承
![大学生的使命与文化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4bf142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2.png)
大学生的使命与文化传承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也是大学生的责任所在。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使命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的使命大学生是时代的希望,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他们应该不仅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还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要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起民族使命和责任。
首先,大学生应当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大学生要通过主修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经典著作,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大学生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如儒家思想的仁爱、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
大学生要学会感恩、友善、奉献,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大学生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将所学所知传递给更多的人。
只有当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够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继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的血脉。
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首先,文化传承有助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其次,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人具备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同时,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品格和操守,提高整体社会的文明程度。
最后,文化传承有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软实力。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为国家树立独特的形象,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
![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71b613c2360cba1aa811dada.png)
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大学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是文化不断丰富与日益完善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且愈加突出的作用,因此现代大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其基本职能[1]。
现代大学作为人类传播、创造、发展知识的文化高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及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多重社会职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学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大学应当充分认识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自身优势,自觉肩负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使命。
一、文化传承的内涵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用以表明人类所达到的、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历史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特殊表现[2]。
由此可见,文化是以社会主流思潮为前提条件进而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能够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
现代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先驱动力,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先进的新兴文化。
现代大学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不但要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更应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前列[3]。
现代大学应将文化的传承问题上升到大学办学理念的认识高度,并深刻理解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找到其内在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角,以便对文化的传承起到引领作用;引领社会文化是大学自身职能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
因此,现代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出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气氛浓郁、辐射性强的大学文化,以学术为本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以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析
![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4cd9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e.png)
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析一、引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分析大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讨大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挑战。
二、大学的使命与文化传承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其首要使命是培养人才。
然而,大学的使命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应该包括传承和弘扬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大学通过教育和研究,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大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2. 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大学作为研究机构,应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大学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持。
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吸引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四、大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面临的挑战1. 知识结构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繁忙的学习和科研任务下,学生和教师可能无法充分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
因此,大学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学术评价方面进行调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时代背景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传统文化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面临着重新定义的问题。
大学需要积极回应这些挑战,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国际交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bb1578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的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需要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承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不仅是为了继续承载中华民族的文明,更是为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给予人们更多正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履行使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意义1.1 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文化传承与弘扬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积淀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
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民族凝聚力更加强大。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大学生们更能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传递给更多的人。
1.2 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领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在蔓延,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通过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大学生们可以借鉴先辈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1.3 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当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内部的文化传承,更是对外交流中展示中华民族的一种方式。
通过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大学生们可以与外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也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间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认可。
二、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挑战2.1 现代化冲击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大学生们面临着各种现代化价值观的冲击和诱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程度可能不如前辈。
他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从中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变革方法,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2.2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当代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辩证思考
![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辩证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b1d748883d049649b66581c.png)
大 学 的 文 化 传 承 创 新 ,是 指 大 学 对 民 族 、
下 ,一 切 社 会 成 员 、 社 会 群 体 、社 会 组 织 , 乃 至 于 国 家 机 构 皆 在 进 行 文 化 的 传 承 与 创 新 。 文 化 传 承 是 人 类 生 存 和 发 展 中 永 恒 的 自我 意 识 和 自觉 活 动 ,作 为 高 等 文 化 教 育 机 构 的 大 学 ,具
对 大 学 的文 化 传 承 与创 新 职 能 的辩证 思考
张 柒
[ 云 南 大 学 ,昆 明 6 5 0 0 9 1 ]
关键词 :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本职能 ;社会经济 ;国家政治 ;人的发展 摘 要 :大学历史 的文化传承创新与现实的文化传 承创新 、大学 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 的其他 基
深 入地 探讨历 史与 现 实 的 大学 文化 传 承 创 新关 系 、大 学 的 文 化 传 承 创 新 职 能 与 其 他 基 本 职 能 之 问 的 关 系 、大 学 文 化 传 承 创 新 与 社 会 经 济 、
政 治 及 人 的 发 展 的 关 系 , 对 自觉 地 认 识 和 践 行
现 实 的 文 化 传 承 创 新 的 关 系
大 学 的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人 们 对 大 学 职 能 的
认 识 与 之 俱 来 。 长 期 以 来 ,人 们 一 直 认 为 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知 识 的 传 承 与创 新 ,但 文 化 传 承 与 创
新并 未成 为它 们 的 基本 职能 。 大学 真 的 使命 是 “ 培 养 集 智 慧 、勇 敢 、 宽 容 、修 养 为 一 体 的
大 学 经 历 着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科 学 主 义 思 想 、宗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繁荣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66f672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3.png)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繁荣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国家的未来希望,大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传承、文化自信、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一、历史传承在历史长河中,优秀的文化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责任传承和继承优秀文化。
首先,他们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通过研究经典名著、传统乐器和传统艺术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其次,大学生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许多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侵蚀。
大学生可以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积极参与挖掘、修复和传承文化遗产,确保它们得到有效保护,让后代能够深刻领略其中的价值和魅力。
二、文化自信作为传承者和推动者,大学生需要树立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不可避免的。
大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展现和传播自己的文化特色。
首先,大学生要重视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大学生应该以身作则,传达自己地区的文化精神,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文化节、艺术演出等方式,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
其次,大学生应该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
只有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的繁荣。
大学生可以学习外语,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能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创意,为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三、社会参与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他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首先,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大学生要善于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
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创作、设计和推广中,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与贡献
![大学生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与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1565d9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7.png)
大学生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与贡献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为文化传承与保护做出贡献。
本文将就大学生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贡献进行探讨。
1. 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国的根基,也是一国的瑰宝。
大学生作为传承者,应该努力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我们可以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绣花等,让这些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能够向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独特魅力。
2. 参与文物保护文物是一国的记忆,也是一国的精神财富。
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我们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协助文物部门进行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
我们还可以参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学习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实践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投身于文物保护的事业中,为保护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3. 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大学生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应该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我们可以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如文化讲座、书法展览等,以提高社区居民对文化的关注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可以参与社区文化场馆的管理工作,如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提供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4. 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当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生活相结合,形成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如编写新的歌剧、电影等,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责任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1f68d3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b.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仅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权,更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责任。
作为传承者,大学生应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作为创新者,大学生则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展开创新,使之与时俱进。
本文将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传承的文化责任大学生身负传承的文化责任,这一角色使他们扮演着文化传统的弘扬者。
作为如今时代中最年轻、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大学生应当怀着敬畏之心,深入研究古代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弘扬其精髓。
首先,大学生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文学艺术以及精妙的技艺传统。
大学生应通过课程学习、阅读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儒家思想、佛教禅宗、道家哲学等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其次,大学生应该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保存着历史和智慧的结晶,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团、举办展览和开展志愿活动等方式,积极组织和参与展示传统文化的活动,传承并弘扬其独特的魅力。
二、创新的文化责任传承只是大学生的文化责任的一部分,创新同样也不可忽视。
作为时代的创新者,大学生应当挑战旧有观念,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推动文化的发展。
首先,大学生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
文化创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大学生应拥抱多元文化,通过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和创新。
其次,大学生应主动与时代接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互联网等新领域正在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应学习并积极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此外,大学生还应勇于创新传统文化形式。
传统文化形式常常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传统方式表现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887a90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e.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国人民五千年的智慧和文明。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我们应该保持对我们文化的深切热爱,发扬其精髓,传递给后代,同时也要在现代社会中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文化弘扬和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三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中华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文学艺术,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应该深入学习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其中的智慧与精神。
通过研读历史文献、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深入学习传统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些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准则和智慧,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能够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示和帮助。
例如,中华文化强调儒家思想的“仁爱”和“礼仪”,这些价值观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
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文化弘扬的使命除了传承,大学生还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具有深广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中华文化正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衰败和影响力的衰减。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
首先,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用我们的行动和言传身教来弘扬中华文化。
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应该树立起崇尚中华文化的榜样形象。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并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文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递这份独特的智慧和美。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修养,做到内外兼修。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遗产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a80494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a.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价值观。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的使命。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根源,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一、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洗礼,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它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传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塑造和丰富我们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
二、大学生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意义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任。
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大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积淀和传统观念,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摒弃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态。
其次,传承文化遗产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文化内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三、大学生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1. 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自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
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和思想,传承其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2. 参与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在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可以组织文艺演出、编写传统故事和民间艺术活动等,通过亲身参与来传递和弘扬文化遗产。
3. 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建立个人博客、制作短视频、开设传统文化公众号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高校的五大职能是什么
![高校的五大职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7bd793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a.png)
高校的五大职能是什么
一般来说,大学的五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
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
流合作的重要职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必须将其融入
高校“五大”基本职能实现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
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的使命
在大学理念支配下的大学使命要求大学培养的学生首先是有高尚品格的、有教养的人,这样符合大学的本质。
这个使命是指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修养学生的品行、锻炼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优秀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5b90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1.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
大学生不仅要接受专业知识的培养,更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国家的瑰宝,更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
一、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1.1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可以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如孝道、仁爱、忠诚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应当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进一步巩固并传承民族精神,使行为规范得到根本性引导。
1.2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个性。
大学生在充分接触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和形成自身的良好人格和价值观念,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塑造,更是全面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
在接触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养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养成良好的礼貌、品德和习惯。
1.3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应当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并用心去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通过学习和实践,用实际行动回馈祖国,为国家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具体做法2.1 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意识。
大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相关交流和活动。
可以加入传统文化学习社团或者组织,参加相关讲座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和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涵。
2.2 深入了解优秀文化传统。
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经典著作、文化资料等,逐渐了解到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中华经典著作、历史风情等等,通过了解而增长见识,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格局。
2.3 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d6654a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png)
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传承意义、现状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大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感到枯燥乏味。
其次,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师缺乏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影响了教学质量。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为了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平台等,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同时,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经典文献、文物图片、影视资料等,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持。
3.强化师资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此外,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和研讨会,为教师提供学术支持和指导。
4.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节、讲座、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8bc16c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5.png)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文化遗产是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国大学生,我们有着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明的内涵,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一、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要传承中华文化遗产,首先需要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了解。
我们可以从古代文化、传统思想理论、经典著作等多个角度去学习。
例如,可以研究《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了解中国传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可以研究古代文化中的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通过广泛的知识储备,我们才能够真正传承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参与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中华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了解并宣传各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出一份力。
只有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我们才能够真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
三、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中华文明的精髓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更体现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传承中。
大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努力践行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而且,我们也要学会将中华文明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
比如,在学习上,我们可以秉承勤学好问、脚踏实地的传统;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传承中华文明中讲究礼仪和诚信的精神。
只有在实际行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才能够真正弘扬中华文明。
四、传播中华文化的力量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力量,开设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宣传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中华文明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大学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是文化不断丰富与日益完善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且愈加突出的作用,因此现代大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其基本职能[1]。
现代大学作为人类传播、创造、发展知识的文化高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及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多重社会职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学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大学应当充分认识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发挥自身优势,自觉肩负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使命。
一、文化传承的内涵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用以表明人类所达到的、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历史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特殊表现[2]。
由此可见,文化是以社会主流思潮为前提条件进而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能够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
现代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先驱动力,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先进的新兴文化。
现代大学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不但要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更应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前列[3]。
现代大学应将文化的传承问题上升到大学办学理念的认识高度,并深刻理解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找到其内在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角,以便对文化的传承起到引领作用;引领社会文化是大学自身职能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
因此,现代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出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气氛浓郁、辐射性强的大学文化,以学术为本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以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大学文化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大度包容的文化,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5]。
大学文化是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感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大学文化的完美传承是大学的发展核心,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学科的建设导向及人才的素养高度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利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尤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技理性大于人文理性,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道德等问题使得现代大学在传承已有优秀文化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6]。
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大学文化的传承也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治校的发展观念。
大学文化的传承思路应该集中力量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坚持国际意识、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兼容并蓄、融合贯通、博采众长,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并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以便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现代大学对文化传承的意义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而且还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角。
在充分认识大学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培养学术科研人才的发展进程。
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针对现代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层次发展。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观念所创造的‘世界观’往往象扳道工规定着利益驱动行为前进的轨道。
”现代大学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作用,对大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果大学的发展失去了大学文化的指引,大学就会失去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目前理论界关于大学如何对文化进行传承尚未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因此,探讨大学对文化的传承职能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且在认识现代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方面开辟了新的视角。
现实意义:以学术为根本,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现代大学对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与人文的共同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创新发展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研究大学对文化传承职能是促进大学全面发展、增强大学活力、实现大学安定、提升学校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构建良好的大学文化,有利于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实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大学利用自己的优秀文化、利用培养的人才去贡献社会,并不断的在实践中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以提升大学自身的品质和定位。
总之,加强现代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现代大学对文化的传承问题应该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认识,应当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即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发展,并深刻理解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探讨二者的内在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野。
有利于打造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气氛浓郁、辐射性强的大学文化及社会文化,以便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三、现代大学实现文化传承的途径目前,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柱,已更好地为实现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现代大学的发展处于全球化变革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诸多关注。
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职能,引领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 现代大学应当深刻认识文化传承职能的必然性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新时代大学的职能就是传承人类的优秀文化,现代大学将成为引领文化发展的领航者。
“创新文化,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新职能具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它既是许多教育家和大学改革者执着追求的大学理想,也是大学应对社会竞争、满足社会创新之需的现实选择,是现代大学实现文化传承职能的当代化、中国化。
综观教育强国的大学高等教育,可以发现其自身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大学文化引领下发展多元文化的过程,是文化融合和传播的过程,这也是由大学文化的多民族性、多地域性、宗教性等特性所决定的。
大学是在主动地塑造文化,大学的文化思维是主动性的、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和想象性的思维。
高校的有关文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媒体辐射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其实际功能已不局限于校内的人才培养,实际运作也已不局限于科学研究。
由此看来,发展和传播大学文化使大学成为传播人类文化的基地是所有文化发展的客观的、自然的必由之路。
2. 现代大学应当自觉承担文化的传承职能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为己任的独特的文化组织。
文化传承职能是大学应当承担的重大使命,现代大学应当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都是为完成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现代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现代大学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贯穿于现代大学各项工作之中。
现代大学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学府,应当理所当然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以自己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特别是以自己特有的价值批判精神及文化引领作用自觉地担负起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光荣使命。
只有这样现代大学才能引领社会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3. 现代大学应当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实现自身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日益突出,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入地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文化传承中的创新作用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传承与创新和大学文化一起构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
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使命,现代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国家发展及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长,这必然引起现代大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还要努力展示当代中国现代大学和科学事业的风采。
我国现代大学应当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大力加强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4. 现代大学应当全面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大学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成,这就要求现代大学教育必须符合人格完成的需要,该过程会激活现代大学文化传承职能的创新主体,促使人格得到不断完善,使得个人内在潜能得到不断挖掘。
文化得到传承的关键是要激活具有传承职能的主体,提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参与者带着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
同时,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责任也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完成这份伟大而光荣的使命,但高校师生是更为重要的直接主体,因为这一群体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深受着先进文化的熏陶,理应站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前沿,充分释放其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
当然,人格的塑造与人本的关怀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依托,在良好的氛围中努力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让各种创造力量得以充分释放。
现代大学要为文化的传承职能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破除各种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陈规弊制,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现代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能够超越现实功利的种种羁绊,自觉地坚守自己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既服务于社会又能引领社会前进。
四、小结通过前文分析,针对现代大学的文化的传承职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尤其是针对我国出现的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及其导致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现代大学急需实现一次全新的文化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