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3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_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松树和⼤松树》是苏教版⼀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的⼀篇寓⾔故事,讲的是⼭上的⼀棵⼩松树觉得⾃⼰长得很⾼,瞧不起⼭下的⼤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松树缺乏⾃知之明,盲⽬骄傲⾃⼤的⾏为。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懂得做⼈要谦虚谨慎,不可盲⽬⾃满,看不起别⼈。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能为课⽂的动画⽚配⾳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懂得做⼈要谦虚谨慎,不可盲⽬⾃满,看不起别⼈。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现在⽼师就来弹⼀⾸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师的琴⼀起唱,好吗?(教师电⼦琴弹奏歌曲〈⼩松树〉)刚才我们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 ?对,是〈⼩松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课⽂,就与⼩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松树和⼤松树〉。

(教师板书课题,学⽣书空)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学⽣⾃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由朗读情况。

指名读——指名评价 3、采⽤⾃⼰喜欢的⽅式再读课⽂。

要求:在读准字⾳的基础上把课⽂读通顺。

三、品读课⽂、指导朗读 1、学⽣配乐默读课⽂。

要求:看看⽂中共有⼏个⾓⾊。

2、教师指名学⽣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师随机将“⼩松树”、“⼤松树”、“风伯伯”的图⽚贴在⿊板上) 3、“⼩松树”、“⼤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指导学⽣读课⽂的第⼀段话) 4、学⽣再⼤声朗读课⽂,看看⾃⼰喜欢这三个⾓⾊中的哪⼀个。

5、集体分⾓⾊朗读课⽂。

(喜欢⼩松树的同学读⼩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师都读旁⽩的话) 6、在集体分⾓⾊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把课⽂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

同时师⽣共同解决“惭愧”⼀词的含义。

(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表演这段话) 四、配⾳朗读、再次激趣 1、全体通读课⽂。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不能以貌取人,要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勇敢的品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努力成长。
4.作业完成后,及时检查,确保质量,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5.课后阅读:
-推荐一本关于自然科普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思考、观察和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界的植物,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并与同学分享。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教师邀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道理。教师强调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并进行认读。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句型,如“有……有……”,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3.巩固拓展:
-设计相关的写字、朗读、表演等活动,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集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5篇

【集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5篇

【集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5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本课共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

我重点讲讲第一课时:2、根据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说教法学法1、读中感悟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探究法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进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小松树和大松树》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启蒙教育文章。

本篇文章通过对小松树、大松树的比较,展现植物的生命力和子孙传承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珍爱生命,感悟成长。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外形、树叶、树皮等特征;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不懂的生词和短语能够猜测出词义;3.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朗读课文并准确表达自己课文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等方式体验和认识生命的连续性和有机联系;2.培养孩子们定期观察植物、关注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3.发展学生口语表达及朗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文章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的生命及身边的一切生命;2.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连续性和有机联系,培养对自然的依存和有限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对东方文化、植物文化等的兴趣,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亲和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和生词的教学;2.读懂课文内容及语感的培养;3.教给学生把握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作文。

2.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通过图片和录制的语音开展导入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理解生词和短语3.分小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4.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5.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写作2.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生命大家来比赛”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是植物生长的过程。

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制的语音,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外形、树叶、树皮等特征。

朗读课文(1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跟读课文。

3.选学生在班内进行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分析课文(2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问题,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有什么不同?”“哪棵树进行了遗传?”等,引导学生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稳固汉语拼音,学会15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教具准备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略)一、看图导入,揭题释题。

1.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松树)(2)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呢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寓言故事。

3.读题。

注意读准松Song树Shu,两个声母不同。

4.讲释窝言: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课文,注意读顺,标上自然段序号,想想每段写什么。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其中地方、孩子、伯伯、爷爷、朋友等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音。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能读懂些什么2.交流,从一节读懂了什么(两棵松树生长的地方)进一步标准语言训练:(1)山上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山下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突出小、大)(2)什么地方有一棵小松树什么地方有一棵大松树(突出山上、山下)(3)用(什么)长在(什么地方)句式说话。

(4)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再看看图,说说这两棵松树长得怎么样用上(什么)长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2)读读小松树的话,想想小松树是这样看自己的吗(3)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读懂小松树的话。

A.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B.比拟句子,朗读体会。

我长得高。

我长得多高啊!你看我长得多高啊!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

C.比拟词语,练习朗读:很远的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小松树认为自己看得远。

D.除了看出他很骄傲外,你还看出他怎么样从哪儿看出的(没礼貌,瞧不起别人)a.指导读喂,朋友。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苏教版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段。

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

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

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松树的特征。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月15日总第36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一、谜语导入,巧妙激趣。

1.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松树)(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3.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

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

(评价:你心中的小松树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树真大!)(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初始阶段就充分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猜谜语,调动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谜语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是个巧招。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引导学生认识到小树苗坚强勇敢,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爱护绿色植物和保护环境;3.能背诵故事情节,并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请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通过回顾上一堂课的知识,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教学主体(30分钟)1.读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2.整体阅读:给学生时间熟悉故事情节;3.细节理解:询问学生一些问题,使他们更深入的了解故事情节;4.讨论小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3. 情感教育(20分钟)1.让学生对故事中小树苗的勇气和坚强表现进行赞扬,并告诉学生应该学会珍惜生命;2.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懂得爱护绿色植物和保护环境。

3.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自己表达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练习和评价(20分钟)1.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练习朗读故事,并且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评价学生表现,给出一些指导和帮助。

5.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确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2.引导学生认识到小树苗坚强勇敢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3.让学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四、板书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认识小树苗的勇气和坚强表现,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3.懂得爱护绿色植物和保护环境;4.能背诵故事情节,并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1.导入2.教学主体3.情感教育4.练习和评价5.课堂小结五、教学小提示1.需要提前准备故事文本和相关问题;2.需要提前准备板书内容,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3.课堂互动是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4.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苏教版一、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到大松树之高大,是因为它深深扎根在大地上,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高、壮”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表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成长过程。

(2)学会比较、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成长过程,学会比较、讨论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

(2)学生交流:观察这两棵松树,它们有什么不同?(3)教师总结: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成长过程,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成长过程。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成长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2)教师引导:热爱大自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

4. 应用拓展(1)学生用“高、壮”等词语造句。

(2)学生表演课文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5.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3)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这节课是小学一年级第一次上语文课,学生刚刚接触到汉字的世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很浅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世界,我们选择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短篇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汉字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情境化教学法,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提高语文教育实效性。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出现的汉字。

2.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景并从中获得教育意义。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语文教育有效性和兴趣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 《小松树和大松树》2.教学重点: 汉字认知、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情景感悟3.教学难点: 右错音的纠正、笔画顺序的掌握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在开课前,老师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例如让学生大声朗读童谣或谈谈昨天晚上看的电视剧等。

第二步:导入在导入环节,老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识字的时候的一些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秘和丰富。

例如:老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认字的时候,有过哪些有趣的体验呢?学生:(举手)老师,我曾经见到过一个汉字“涪”,后来我问妈妈它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我是指涪陵地区。

老师:好厉害啊!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汉字是如此的神奇且有趣!今天我们的故事也是讲述一个奇妙的汉字故事,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三步:正文教学3.1 故事讲解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小松树和大松树两个角色,并讲述整个故事情节。

在讲解时,将故事情节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其更好地理解故事。

3.2 汉字学写在将故事情节讲解完毕之后,引导学生开始认字和学写。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些列易学字、难学字或者同音字来达到这个目的。

在认字和学写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举手反馈自己学习字的体验,老师也要认真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3 反思教学学生在完成认字和学写的任务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前置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基本汉字的写法和一些简单的词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如《三字经》等二、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大意,掌握关键词汇•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思想,并能进行简单表述•通过阅读该故事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在上课前,老师可以在课桌上放置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

然后老师就可以以“我们来谈谈这两棵树的故事”为开场白来导入新课。

第二步:阅读故事让学生先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并总结自己的思考。

同时,老师要在边上记录学生集体的讨论结果。

第三步:阅读练习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同样的故事,然后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第四步:语言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中出现的生词,注意描写,绘制感情,揣摩情感,自由读故事,并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第五步:总结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掌握的词汇和思想,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供后面学习使用。

四、教学评估在课后,老师应该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卷进行评估,并在教案中记录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分,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并继续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述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借此了解到一些人生道理。

同时,本课习题的设置,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词汇和思想,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教学背景此教案适用于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教材中的课文为《小松树和大松树》。

二、教学目标1. 教学内容掌握词语:青葱、挺拔、优胜略汰等;理解课文大意,领会其中的情感;学生能够通过本文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并认识到比自己强的人存在的合理性。

2. 情感态度通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比较,培养学生谦虚、自信、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3. 学习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帮助学生掌握注音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整体理解课文,领会情感。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比自己优秀的人的存在和合理性。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1)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语文吗?2)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读一遍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3)请大家谈一下读后的感受,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二)预习讲解1. 给学生示范:老师用一些橙色的原子来代表带音节的音节,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标记声调。

2.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边读边注音。

3. 解释课文中的单词:青葱、挺拔、优胜略汰等等,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尝试主动使用这些词。

(三)阅读理解1.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情感和意义。

2.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生词和生字,梳理文章思路。

3. 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四)巩固练习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评价文章。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文章写下来,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写4-5个提高词汇量。

五、板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生字生词:青葱、挺拔、优胜略汰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节和人物角色的桥段,让学生接受了现实生活中比自己优秀的人存在的理性合理性,同时营造了谦虚、自信、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展团体合作,增强学生的个人与团体凝聚力,提高学生识别难度大的字的能力和提高词汇量的能力,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认识社会,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5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5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5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有趣的故事,叫------(指读、齐读课题)2.讲了什么还记得吗?不急,谁来读?出示: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摸着托起来低下了头多高哇你呢3.第一行,故事讲的就是……;第二行都是在讲动作,谁来做做动作?能不能边读边加上动作?第三行指的是人说话时的语气。

读好这些字,就能更好地读好这些词。

齐读词语。

4.接下来,就让我们赶快读读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通过生动的语言赋于小松树以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A.学习第一段。

1.自读,找找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哪儿?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点红)简笔画。

让生上前摆一摆,说说原因。

看来你读懂了这句话。

谁再来读读?齐读。

3.大家看,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它每天都看到了很多美景。

猜猜看,它可能会看到什么?(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B.学习第二段。

过渡: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有几句话?看看第一句话里,这是什么?(“ ”这是引号,说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的关注和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3.提升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理解和沟通。

教学重点1.分析故事中的情节,找到问题和解决办法;2.掌握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开展团队合作,学会合作探究,互动探究知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能够分析问题和探究解决办法。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教师播放与植物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植物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

2.讲述故事,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

–首先,教师会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讲述给学生。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找到问题点;–播放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办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到树木生长的关键问题;–学生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

4.学生展示和总结。

–学生进行策略提出和方案总结,互相交流分享。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点,回答问题和加深印象。

学生作业1.按照小组形式整理本课故事的主要内容、问题点和解决方案。

2.学生可以照顾一个小植物,将其种在庭院或者阳台上,进行观察,记录生长情况,通过实践加深对本课内容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在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动探究的能力。

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直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便于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14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14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14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1 第三单元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我的教学设想:一、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3、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1、采用录音机、多媒体、vcd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诵读为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松树、高大、笔直、树立、理想”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松树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2.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等;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树的特点;(2)讲述一个有关松树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松树的兴趣;(3)引入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相关问题;(3)学生讨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和区别。

4. 朗读练习:(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表扬;(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加强语感。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2.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孩子理解课文,引导孩子讲述课文内容;3. 观察身边的松树,了解松树的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种类,树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大松树和小松树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法指导】
本节课重点是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通过引入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比,让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松树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

2.展开课堂
(一)教学内容展示
1.给学生播放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短片。

2.让学生观察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树形、树皮、叶子、花、果等多方面的特征。

(二)分析对比
1.让学生找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区别和联系。

2.让学生探讨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环境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和区别。

2.让学生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并就自己所选的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四)课堂总结
综合以上的学习内容,总结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课后拓展】
1.让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林地等地实地观察,收集更多有关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信息。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征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小论文。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3课《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21、小松鼠找花生过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能较准确认读。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鼠的心情变化。

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在合作交流中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生长特性。

教学难点:体会小松鼠的心情变化。

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约2分钟)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啊?(课件出示:小松鼠)(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松鼠的话)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样东西,你们能帮我找吗?这件东西啊,它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

你知道是什么吗?(花生)那就让我们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

(板书:小松鼠找花生)初读课文(约15分钟)你们快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读)瞧,小路两旁长满了生字小花朵啊!你们想让它们露出笑脸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路两旁长满花骨朵,花骨朵上带有生字新词:鼹鼠、每天、格外鲜艳、自言自语地说、种了、大树旁边、许多、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学生自己操作电脑,认读生字。

小朋友我们的小花正等着你呢,你愿意让它露出笑脸吗?(汇报,让生字花朵开花。

)你们读的真好!现在这些字词要躲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能读准他们么?那就请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吧,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标自然段)反馈(五个自然段)现在我们请五个同学来读读课文,注意读课文的四个要求是: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回读。

我们一起给他们读课题。

(指名读)熟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约3分钟)你们瞧,大树旁边开满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生的花)多美的小花阿!谁能读好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1、自制PPT。

2、生字卡片、字册。

教时安排两课时预设计1.读熟生字,在课文中划出田字格中的生字,记忆生字笔顺。

2.读二类生字10遍,能打乱顺序抽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字册》生字部分描红一个,写一个。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精确地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进修第一小节及本小节中“松、多、呢、回、答”五个生字。

2、学会用分歧的句式练说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在哪儿。

教学重点正确地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研究第一小节及本小节中“松、多、呢、回、答”五个生字。

说话练教学课件教学进程复备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师:小朋友们,我们人有两个宝,它们是双手和大脑。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让大脑活动活动吧!猜一种树。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松树)评判:真伶俐,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2、指导书写“松”松是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哪个小老师来教一教?师生练写“松”:在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其他小朋友要注意什么(我们在写松的时候,木字旁写的小一些,捺要变成点,左窄右宽,松字才漂亮。

)板书:松树松树(一小一大)3、师:本日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甚么分歧?生:高矮是的,我们把长得矮的松树叫“小松树”,长得高松树叫大松树师:请你跟他们打声招呼。

生: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把“小”字突出出来)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范文三篇

请关注我请关注我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范文三篇.
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现在老师就来弹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好吗?(教师电子琴弹奏歌曲〈小松树〉)刚才我们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
?对,是〈小松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就与小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本课共用二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2、根据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水平:
(1)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
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动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

(2)谁来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找家?
师简笔画“大山”,指名将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贴在相对应的地方。

(3)齐读第一自然。

[利用贴图和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同时采用变换句式练习说话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同一种意思,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
2、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说话聊天。

这个天,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
边读边想:你从小松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看得远,很骄傲。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骄傲的呢?指导读相关词语。

(要读出小松树骄傲的样子,“多高哇”、“很远很远”应加重语气读。

)(3)让学生说说除了看出小松树很骄傲外,还看出他怎么样?(没礼貌,瞧不起人。

)指名读读相关词语,(“喂”、“你呢”等词)让学生学小松树说话的语气。

(4)指导朗读。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些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小松树骄傲、神气的样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重点词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树骄傲的样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强体验。


(5)看图讨论:如果你是大松树会怎么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以后,生气了吗?它在想些什么?
(看图说说)
[采用假设的方法,让学生装扮大松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调出来,将自己的做法和大松树的态度实行比较,体会大松树对小松树的爱护和宽宏大度。

]
3、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松树心胸宽广,不和小松树计较。

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它是怎么说的?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问: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指名说说)
(2)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贴图——小松树从“山上”拿下来,与大松树比一比,从而体会小松树之所以高是借助了大山的力量。

[让学生把两棵松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一比,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两棵松树的高矮,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风伯伯的话。

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指导朗读。

(让学生装扮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几句话。


4、精读第四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四自然段)(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理解“惭愧”的意思)
(3)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4)引导学生想象:小松树低下头会想什么?会对大松树说什
么?(同桌讨论、交流)
〔文章没有直接写出小松树认错的话语,这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

在这里,我让他们代表小松树,再给大松树说句话,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利用原有的知识,补足文章省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组内自由挑选喜爱的角色,戴上喜爱的头饰,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个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准确的价值观。

同时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故事。

]
(四)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和理解课文的水准,看看是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
(五)板书设计。

[采用师生画图贴图的方式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
8.小松树和大松树
贴小松树图惭愧画大山图
贴大松树图高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