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三章

合集下载

天气学原理笔记(未排版)

天气学原理笔记(未排版)

天气学原理笔记简介笔记来自刘宣飞先生的上课内容,刘先生的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为表敬意,将其整理出电子稿,仅供纪念和参考。

其中算法表示是笔者自己加的内容,第二章锋面天气借唐卫亚老师的天气学分析课件图以期表述更加完善,第四章大气环流参考了李丽萍老师的大气环流概论和李忠贤老师的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这两门课部分内容。

毕竟上课笔记,难免有些疏忽,如有不当,还望斧正。

长望党支部2014年制前言天气动力学主要分为三大主干课程: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一般而言,天气学适合于做短期天气预报,这方面经验丰富的预报员往往准确率要高于数值预报。

数值预报的基础是动力学,根据方程、参数等进行模拟,模式的运用很关键,对于大尺度的把握较好。

而长期预报则是结合统计学知识,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一般做概率预报为主,短期预报中像墨迹天气的降水概率也是运用到此类知识。

关于学习方法,方程的数学表达固然是基础,但天气学主旨是要理解方程的物理意义,并给予解释,“看图说话”这类图形表达也很重要,天气图的识别是天气学的重要部分。

主要参考书:1.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等)2.天气学教程(梁必骐)3.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4.中国主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寿绍文)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风场和气压场本章结构:1.影响大气运动的力(1)2.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2,4)3.简化方程组。

突出大尺度运动基本特征(3)4.天气学分析的基本原则(5)第一节 影响大气运动的力⎧⎨⎩真实力(牛顿力、基本力):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惯性力(虚假力、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一.基本作用力1. 气压梯度力(pressure gradient force )G定义: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 表达式:11p p p G=-p=-i+j+k x y zρρ∂∂∂∇∂∂∂()推导:对于一微气块而言,=x y z v δδδδB 面所受的压力为正方向p y z δδ,A 面应为pp+x y z xδδδ∂∂()令x 正方向为压力正方向,则有x pF =-x y z x δδδ∂∂同理:y p F =-x y z y δδδ∂∂ z p F =-x y zz δδδ∂∂=-(+j+k)x y z=-x y z p p pF i p x y z δδδδδδδ∂∂∂∇∂∂∂1G===-p F F m v δδδρδρ∇讨论:A . 性质:气压梯度力由气压不均匀造成的B . 方向: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C . 大小:与气压梯度呈正比,与密度呈反比D . 分量:G=G G G ()G h zh z+<<水平(垂直)但垂直方向上有重力与其达到平衡(静力平衡)注: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 2. 地心引力*g定义: 表达式:*2GM rg =-a r() 方向:地心 3. 摩擦力Fx y z F F i F j F k =++二.惯性力 1. 惯性离心力定义:单位质量的气块,因为地球旋转呈现出的一种惯性力表达式:2c F =R Ω推导:用一根绳子牵一小球以均匀角速度Ω作旋转运动。

南京大学 天气学原理 期末复习提纲

南京大学 天气学原理 期末复习提纲

复习思考题1.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准静力平衡只有当运动的水平尺度非常小(L<102m)和运动非常强烈(V>50m/s)的情况下,才不成立。

即一般大、中、小尺度都满足。

2.准定常状态在零级简化中,时间偏导数项(∂/∂t)可略去。

但若要作预报,则需保留,如取一级简化。

3.准水平运动运动方程的零级和一级简化中不出现含有w 的项,故大尺度运动是准水平的。

但垂直运动对天气形成有重要作用,常需将对流项保留。

4.准地转平衡零级简化表现为地转平衡。

2.尺度分析的概念、地转风的定义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各场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

满足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氏力平衡的大气运动称为地转风3.涡度定义、绝对涡度的表达式,自然坐标中涡度的表达式及意义气象中的涡度是指速度旋度的垂直分量,在z 坐标系中即为 ζ为相对涡度,f 为地转涡度,ζ+ f 为绝对涡度。

自然坐标中的涡度表达式 曲率项 :由流线(或等高线)弯曲造成的涡度,风速愈大,曲率愈小,涡度愈大;当流线为气旋性弯曲时ζ>0,当流线为反气旋性弯曲时ζ<0。

切变项 :当有气旋式切变时ζ>0,当有反气旋式切变时ζ<0,4.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在p 坐标系下铅直涡度方程 v u k V x y ζ∂∂=⋅∇⨯=-∂∂V V R n ζ∂=-∂V V R n ζ∂=-∂V V R nζ∂=-∂1)相对涡度的平流2)相对涡度的的铅直输送3)水平散度作用4)β效应项5)倾斜项6)摩擦项5.简化的涡度方程式6.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

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匀,使空气质点运动,形成经圈环流;地球自转使气流发生偏转,将单圈环流修正成三圈环流,产生纬向气流和高低压气压带;地面摩擦构成角动量输送的一环,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u v V f f t x y ζζζ∂∂∂+⋅∇+=-++∂∂∂()()V f f t pζωζζ∂∂+⋅∇+=+∂∂地表不均匀使纬向气流发生断裂,造成大气环流经度间的差异和季节差异,形成闭合的高低压中心和高空槽脊,形成季风。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1-5)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1-5)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

大气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很宽的尺度谱,天气学研究的是那些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为了应用这些物理定律讨论在气象上有意义的相对于自转地球的大气运动,本章首先讨论影响大气运动的基本作用力,和在旋转坐标系中所呈现的视示力,然后导出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尺度运动系统的风压场和气压场的关系,并引出天气图分析中应遵循的一向基本指导原则。

第一节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及作用力分析一、旋转坐标系中运动方程1.(绝对速度)与(相对速度)假设t时刻一空气质点位于P点,经t 时间,质块移到Pa点,地球上的固定点P移到了Pe位置位移0为R,质块相对固定地点的位移为R,图1.1 旋转坐标系显然当 0位移很小时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为由此得此关系式表明: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之和2.与的关系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则于是由此可得微分算子将微分算子用于则有再将代入上式右端得(*)式中为地转偏向力加速度,即柯氏加速度为向心力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受到的力在绝对坐标系中单位质量空气块受到的力有+:地心引力F:摩擦力将此式代入(*)式:二、作用力分析1.气压梯度力①定义: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的净空气的压力②表达式G=-(1.1)③推导:图1.1.2 作用于气块上的气压梯度力的X分量x方向:B面 PA面:-(P+净压力:-同理y方向:z方向:净空气总压力④讨论:大小: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方向: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2.地心引力① 定义: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② 表达式(1.2)K:万有引力常量M:地球质量a:到地心的距离③ 推导:图1.1.3 地心引力受力分析图④ 讨论:大小:不变,常数方向:指向地球心3.惯性离心力① 定义: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天气学原理讲稿ch.doc

天气学原理讲稿ch.doc

天气学原理讲稿ch第三章气旋与反气旋各种尺度的气旋与反气旋是造成大气中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的重要天气系统。

因此,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

第一节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一.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气旋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二.气旋、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闭合等压线作为涡旋的范围气旋直径平均而言,东亚气旋比欧洲和北美的尺度小反气旋直径一般;小者数百公里;大者面积可达亚洲大陆的3/4 三.气旋反气旋的强度(强度一般用中心气压表示)气旋中心气压平均而言,温带的气旋冬季强于夏季,海上的强于陆上的反气旋中心气压平均而言,温带的反气旋冬季强于夏季,陆上的强于海上的四.气旋、反气旋的分类气旋地理分类按热力结构分类反气旋地理分类按热力结构分类第二节涡度与涡度方程一.涡度概念1.定义度量空气块旋转程度和旋转方向的物理量2.表达式相对涡度(3.1)水平风垂直风3.3 3.绝对涡度 3.2 图 3.1 相对涡度与绝对涡度关系示意图绕z轴旋转K 4.地转风涡度 3.6 二.涡度方程1.P坐标系中的涡度方程推导(1)(2)①②③④⑤ 3.12 2.讨论①相对涡度平流输送项图 3.2 相对涡度平流物理意义槽前脊后借助西南风将正相对涡度大的往小的方向输送,使得其固定点正相对涡度增加(),反映等压面高度降低(),相反,槽后脊前引起等压面高度增加(),槽线处变高为零(),所以,槽无加深减弱,向东,即向前。

②地转涡度平流输送项槽前脊后槽后脊前结论与①相矛盾,所以讨论以为界线③涡度的垂直输送项④扭转项或倾侧项斜压大气在斜压大气中,有风的垂直切变,有绕沿水平轴旋转的空气块(涡管),同时垂直速度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使得绕水平轴旋转的空气块发生倾斜,在垂直方向有涡度的变化⑤水平散度项地转参数~~三.绝对涡度守恒 3.14 四.简化涡度方程表 1 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方程数量级简化涡度方程为五.位势涡度守恒即1.推导条件近似正压大气(*)大气不可压根据水平散度定义再考虑整层大气不可压代入(*)中即,位势涡度守恒2.讨论假设不变研究青藏高原附近的低值高值系统的变化处在西风带中,在青藏高原西风带中,底值系统(高空槽、低中心)上(下)山,气柱缩短(伸长),为了保证整层大气的不可压缩性,必伴有水平辐散(合),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反气旋(气旋)涡度生成,考虑准地转运动有等压面高度升高(降低)低值系统(槽、低中心)减弱(加强);反之,高值系统上山,加强;下山,减弱。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天⽓学原理和⽅法天⽓学原理和⽅法⽬录第⼀章⼤⽓运动的基本特征 (3)第⼀节影响⼤⽓运动的作⽤⼒ (3)第⼆节控制⼤⽓运动的基本定律 (4)第三节⼤尺度运动系统的控制⽅程 (4)第四节“P”坐标系中的基本⽅程组 (5)第五节风场和⽓压场的关系 (6)第⼆章⽓团与锋 (8)第⼀节⽓团与锋 (8)第⼆节锋的概念与封⾯坡度 (9)第三节⾄第五节 (10)第三章⽓旋与反⽓旋 (12)第⼀节⽓旋、反⽓旋的特征和分类 (12)第⼆节涡度与涡度⽅程 (12)第三节位势倾向⽅程和⽅程 (14)第三节温带⽓旋与反⽓旋 (15)第五节东亚⽓旋和反⽓旋 (16)第四章⼤⽓环流 (18)第⼀节⼤⽓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18)第五章天⽓形势及天⽓要素的预报 (22)第六章寒潮天⽓过程 (26)第七章⼤型降⽔天⽓过程 (28)第⼀节降⽔的形成与诊断 (28)第⼆节⼤范围降⽔的环流特征 (34)第三节降⽔的天⽓尺度系统 (39)第四节暴⾬中尺度系统 (44)第五节不同⾼度急流对暴⾬⽣成的作⽤ (46)第⼋章对流性天⽓过程 (47)第⼀节雷暴的结构及雷暴天⽓成因 (47)第⼆节中⼩尺度天⽓系统 (49)第三节对流性天⽓预报的物理基础 (50)第四节对流性天⽓的预报 (52)雷达原理与业务应⽤ (53)第九章低纬度和⾼原环流系统 (59)第⼗章东亚季风环流 (71)第⼗⼀章天⽓诊断分析 (77)第⼀章⼤⽓运动的基本特征第⼀节影响⼤⽓运动的作⽤⼒1.⼤⽓运动受什么定律⽀配?质量守衡、动量守衡和能量守衡定律2.影响⼤⽓运动的真实⼒有哪⼏种?⽓压梯度⼒、地⼼引⼒、摩擦⼒。

3.影响⼤⽓运动的视⽰⼒(外观⼒)有哪⼏种?惯性离⼼⼒、地转偏向⼒。

4.⽓压梯度⼒的⽅向?⽓压梯度⼒的⼤⼩与⽓压梯度和空⽓密度有什么关系?⽅向指向—▽P 的⽅向,即由⾼压指向低压的⽅向;⽓压梯度⼒的⼤⼩与⽓压梯度成正⽐,与空⽓密度成反⽐。

5.地⼼引⼒6.惯性离⼼⼒7.地转偏向⼒8.地转偏向⼒的⼏个重要特点?1)地转偏向⼒A 与Ω相垂直,⽽Ω与⾚道平⾯垂直,所以A 在纬圈平⾯内2)地转偏向⼒A 与V 相垂直,因⽽地转偏向⼒对运动⽓块不作功,它只能改变⽓块的运动⽅向,⽽不能改变其速度⼤⼩。

天气学原理:第3章 气旋与反气旋4

天气学原理:第3章 气旋与反气旋4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1、位势倾向方程及ω方程右端各项名称及物理意义 是什么? 2、用位势倾向方程解释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 3、 用ω方程解释地面气旋、反气旋及它们之间上 升、下沉运动情况。 4、动力因子、热力因子指的是什么?说明它们对天 气系统各起什么作用?
(2)倒槽锋生气旋 开始时,地面变性高压东移入海后,由于高空南支 锋区上西南气流将暖空气向北输送,地面减压形成 倒槽并东伸。这时在北支锋区上有一小槽从西北移 来,在地面上配合有一条冷锋和锋后冷高压。
§3.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大气科学学院 王黎娟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D
当它行抵贝加尔湖地区后,
中心部分和其南面 慢,
在它的前方暖区部位形成一个新的低
压中心,后来西边的冷空气进入低
压,产生冷锋。同时在东移的高空槽
D
前暖平流作用下,形成暖锋,于是就
形成蒙古气旋。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1.北方气旋
(1)范围:45°-55°N,70°-140°E ; 以黑龙江、吉林与内蒙的交界地区产生最多;伴随 大风、降温;降水量小。
(2)种类: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黄海气 旋
§3.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大气科学学院 王黎娟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三. 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的生成

第三章大气、云、降水对电磁波的衰减-南京大学

第三章大气、云、降水对电磁波的衰减-南京大学

A = aZ b

Hitschfeld-Bordan solution
g( r) = exp -0.46b ò 0 A( l) dl
r
r
[
]
Z (r ) = Z ¢(r ) é1 - 0.46ba ò Z ¢ b (l ) dl ù ê ú 0 ë û

-1/ b
H-B solution is not stable
由于衰减作用,对于同一降雨带可能波长较长的雷 达能准确探测到,而波长较短的却不一定。
雨的衰减系数kp(dB/km) 雨强 (mm/h) 0.5 1 5 10 20 50 100 200
波 长 (cm)
0.9
0.11 0.22 1.1 2.2 4.4 11 22 44
3.2
0.003 0.007 0.061 0.151 0.375 1.25 3.08 7.65
5.6
0.001 0.002 0.014 0.033 0.0732 0.214 0.481 1.083
10.0
0.00015 0.0003 0.0015 0.003 0.006 0.015 0.030 0.060
减少
随着波长的增加,雨对雷达波的衰减迅速减小。当波长等于10cm时,雨强 达到100mm/h,所产生的衰减系数也小于0.03dB/km。但是在3cm波长时, 衰减相当严重,穿过径向尺度为100km、雨强为10mm/h的降水区,回波信 号的衰减可达30dB。5.6cm波长的电磁波,在穿过径向尺度为100km、雨强 为20mm/h的降水区,回波信号的总衰减量也可达15dB。

云中液态水含量一般在1 - 2.5 g/m3,浓积云上部可达40 g/m3;
冰云中的含水量很少超过0.5 g/m3,通常小于0.1 g/m3 。 与复折射指数 m,波长 都有关系。 ,温度 T ,以及粒子的相态

天气学原理:第3章 气旋与反气旋3

天气学原理:第3章 气旋与反气旋3
在这过程中,低层地面降压, 有负变压中心产生,变压风辐 合,高层水平辐散导致上升运 动。由于上升绝热膨胀冷却, 此气柱收缩,高层等压面高度 降低( ∂φ < 0 ),因此槽前脊后 有负变高∂t 。 而高空槽线处涡度平流为零, 变高为零,槽强度无变化,槽 向变高梯度方向移动,地面温 带气旋加深发展。
负变压中心, 变压风辐合
负涡度平流造 成的附加反气 旋式流场
槽后脊前,借助西北风将
负相对涡度从大往小方向
输送,有负的相对涡度平
流,使得温带反气旋上空
槽后脊前固定点负相对涡
度增大,同时在水平地转
偏向力作用下伴随水平辐
合,引起低层地面质量增
加,温带反气旋加压
(
),此反气旋加
强发展。
负涡度平流造 成的附加反气 旋式流场
在这过程中,低层地面加压, 有正变压中心产生,变压风辐 散,高层水平辐合导致下沉运 动。由于下沉绝热增温,此气 柱膨胀,高层等压面高度升高 ( ∂φ > 0 ),因此槽后脊前有正
面已为冷空气所占据,成为冷性涡旋,
气旋开始减弱
(1) 温压场特征
a. 温度场仍落后于高度场,但低 中心和冷中心更加接近,高空 图上出现闭合中心,涡度平流 减弱
b. 高空出现暖舌,等高线与等温 线夹角减小,温度平流变小,
c. 地面气旋中心也发展到最强阶 段,闭合等压线增多,气旋开 始锢囚,
(2)地面变压场特征 a.动力因子作用减弱。 b.热力因子作用也减小 c.地面摩擦影响增大,相对成为 主要因子
子使地面气旋发展,高空系统移 动。 b. 热力因子使地面气旋前部减
+ + --
压,后部加压,地面气旋移动,高
空槽加深。
地面变压区
c.此时地面摩擦影响很小。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3章--丛春华--整理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3章--丛春华--整理
( 2 f 2 ) f [Vg ( g f )] 2 p p R dQ 2 (Vg ) 2 p cp p dt
2
当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加时, 有上升运动( ω <0);当涡度平 流随高度减小时,有下沉运动( ω >0) 。 在暖平流区,有上升运动 ω <0 ,在冷平流区,有下沉运动 ω >0; 在非绝热加热中心有上升运动 ω <0,在非绝热冷却中心有下 沉运动 ω >0 4、利用涡度方程、位势倾向方程和ω 方程来定性分析温带气旋各发 展阶段的有利和不利因子。 5、 简述日本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多爆发性气旋的可能原因。 P141-143
6当气旋发展速度达到24小时内中心气压下降大于24称为爆发性气旋绝大多数爆发性气旋形成于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少数形成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7由天气预报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发现在大尺度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大气基本上是作涡旋运动的且为准地转运动的知道了涡度的变化也就知道了气压的变化
天气学原理第三章重点
(丛春华)
d ( f ) u v u v ( ) ( f )( ) t y p x p x y
1 涡度倾侧项:风的垂直切变,垂直运动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 2 散度项:相对涡度散度
2、简述位势倾向方程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2 ( ) fVg ( g f ) 2 P t f 2 f 2 R dQ ( Vg ) P p c p p p dt
一、 填空题
1、气旋是占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尺度 涡旋;其水平尺度以最外围一条闭合等压线的直径长度来表示。 2、在东亚地区,气旋再生过程一般三种情况分别为: (副冷锋加入后 再生) 、 (气旋入海后加强 )和(两锢囚锋合并后重新加强 ) 。 2、温带气旋的生命史可分为(波动阶段 ) 、 (成熟阶段 ) 、 (锢囚阶 段 )和(消亡阶段) 。 3、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 中心气压值)来表示。 4、东亚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南面的一个位于 25-35°N 之间, 即我国的( 江淮流域) 、 ( 东海 )和日本(南部海域)的广大地区, 习惯上称这些地区的气旋为南方气旋,其典型的气旋为( 江淮气 旋) ;另一个位于 45-55°N 之间,并以( 黑龙江) 、 (吉林 )与内 蒙的交界地区产生最多,习惯上称这些地区的气旋为北方气旋,其 典型的气旋为(蒙古气旋 ) 。 5、按江淮气旋形成过程可分两大类,一类是( 静止锋上的波动 ) , 另一类为(倒槽锋生气旋) 。 6、当气旋发展速度达到(24 小时内中心气压下降大于 24 百帕 )时 称为爆发性气旋,绝大多数爆发性气旋形成于高空西风急流(出口 区的左侧 ) ,少数形成于急流( 入口区的右侧 ) 。 7、由天气预报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发现,在大尺度系统的演变过程中,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原理

2、两次季节突变
①6月突变——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型
②10月突变——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 地球自转 地表非均匀(海陆与地形) 地面摩擦
(一)地球自转作用---地转偏向力,f随 纬度变化
1、北半球对流层大气环流模式 三圈经向环流:

极地环流圈——强 费雷尔环流圈——弱 哈德莱环流圈——强


8、地转偏差
地转偏差(偏差风)——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 差 产生原因:地球自转及空气中的摩擦力存在 意义:地转偏差使实际风穿越等压线,引起气压 场的改变;并使大气动能改变,促使 风速变化; 地转偏差也是造成垂直运动的重要原因。
第二章 气团与锋
要点
1. 2. 3. 4.
锋的概念及空间结构 锋的类型 锋生和锋消 我国主要的锋生区、锋消区
周 几天 1天 几小时
3、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定律


动量守恒---大气运动方程 质量守恒---连续方程 能量守恒---热力学能量方程
4、地转风

地转平衡:对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在水平 方向上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 地转风:是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地转梯度 力平衡条件下,空气沿着平行等压线的水平 直线运动。
二、锋的分类
1. 按移动分类
a.冷锋: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 动,称为冷锋。 b.暖锋: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 动,称为暖锋。 c.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的锋,称 为准静止锋。(6小时无移动,24小时移动在2个纬度 之内) d.锢囚锋:冷锋后部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的交界 面,称为锢囚锋。

兰大大气学院天气学原理教程锋生锋消

兰大大气学院天气学原理教程锋生锋消

东北地区的冷锋锋生
• 东北地区的冷锋锋生,天气形势和气象要 素有下列变化: 高空有低槽移入,出现明 显的冷平流或冷平流加强。 地面低槽显著 加深,使槽后有较强冷空气侵入,且天空 出现云量8~10量的密卷云。 原停滞性的大 陆高压突然向东或东南移动,高压前部3小 时正变压达2~3hPa,同时偏北风加强。
dt x
x dt
x x x y x P
———⑤
同理 d
d u v dt y y dt y y y y y P
同理
,则
,锋消
加热形式
凝结潜热加热——有利于锋生 下垫面加热——有利于锋消
非绝热加热项
冷锋南下,暖锋北上,由于下垫面影响,锋消
冷锋南下,靠冷一侧,下垫面影响大,温度升高, 靠 暖一侧,下垫面影响不大,所以等温线密集带变 疏, 锋消。
三、锋生、锋消的动力学特点
B
A
运动学锋生 a 温度水平梯度加大(热成风加大),风垂直 切变加大;等压面间厚度南侧加大北侧减小 (等压面梯度上层加大地层减小) b 热成风平衡破坏 ,高层西风加速,低层西风 减速 c 高层有向东的加速度,产生向北地转偏差, 低层有向西的加速度,产生向南地转偏差 d 锋区内地转偏差大于锋区外 有垂直于锋面的 环流:锋生次级环流产生
4.2 锋 生 函 数
T 锋生函数定义为: F d dt n T1 T2
T3
锋生带
T4
T5
n指向暖空气 锋生的必要条件: 锋生函数>0,锋生作用 锋生函数<0,锋消作用 固定地区F最强——锋生、消的充分条件 锋生条件: F 2 F
n
F>0,

(完整word版)南信大天气学原理试题及其答案

(完整word版)南信大天气学原理试题及其答案

南信大天气学原理试题一一、名词解释: (20分)1. 质量通量散度。

2. 冷式锢囚锋。

3. 气旋族。

4. 大气活动中心。

5. 热成风涡度平流。

二、填空:(36分)1. 连续方程根据------------------原理求得,P 坐标中的连续方程------------------------。

2. 固定点温度变化由-----------------------------------------------------------------------------------------------决定。

3. 推导马格拉斯锋面坡度公式假设锋为---------------------------面,其动力学边界条件为---------------------------------------------------。

4. 一型冷锋与二型冷锋区别是--------------------------------------------------------------------------------------------------------------------------------------------------------------------------------------------------------------------------------------------------------------------------------------------------------------------------------------------------------------------------------------------------------------------------。

5. 在中、高纬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通常固定点涡度增加(减小)和该固定点等压面位势高度降低(升高)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赖以存在的根据是------------------------------------------------------------------。

天气学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山大学

天气学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山大学

天气学原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山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实际工作中天气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大气物理过程,而只研究对天气演变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

()参考答案:对2.天气变化可以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类变化过程。

非周期性两类变化过程如寒潮、台风等,主要是由大气本身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它们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极大,但又不容易预测,是天气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参考答案:对3.天气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参考答案:研究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

;研究大气中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发生发展和移动规律,建立各种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物理图象及其天气模式,探讨不同尺度天气系统之间及其天气过程演变的物理机制。

;揭露和研究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天气过程等大气运动现象,综合探讨大气运动规律。

;研究大气环流模型及其演变的物理机制,以及中低纬环流、南北半球环流、高低层环流的相互作用和海气相互作用。

第二章测试1.冬季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是变性极地天陆气团,在气压场上表现为()参考答案:冷高压南下或高压脊南伸2.冬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出现雾或多层云天气,此时受——控制,吹()参考答案:暖气团:偏南风3.冷、暖气团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其天气特征为()参考答案:暖气团出现连续性降水,冷气团出现阵性降水和雷暴天气4.移向冷的下垫面的气团时常出现()参考答案:稳定性天气,变性慢5.使锋面向冷空气一侧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地球自转运动的作用第三章测试1.从流场角度而言,南半球地面气旋()参考答案:顺时针向内辐合2.通常温带气旋的水平尺度一般在()参考答案:1000km左右,大的可达2000~3000km,小的只有几百千米3.通常气旋的水平尺度天小有如下关系()参考答案:温带气旋大于热带气旋4.通常气旋的强度用()参考答案:中心最低气压表示5.通常锋面气旋进入锢囚阶段的一个显著天气特点是()参考答案:锋线两侧均有降水,范围扩天第四章测试1.北半球的西风急流,()最强参考答案:冬季2.热带东风急流,()最强。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原理

6、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及其作用
天气尺度系统的作用 A、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 B、供应暴雨区的水汽
7、暴雨中尺度系统
中尺度雨团、中尺度低压 中尺度辐合中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8、中尺度系统的不稳定发展
对称不稳定理论 触发条件: 锋面抬升、露点锋抬升 能量锋的触发、地形抬升 近地层非均匀加热、重力波抬升 海陆风
2021/7/25
36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4、大范围降水
A、华南前汛期降水 B、江淮梅雨 (梅雨锋:主要是湿度对比,温度梯度对比时 有时无) C、华北雨季
2021/7/25
37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5、降水的形星尺度系统及其作用
A、西风槽 B、阻塞高压 C、副热带高压 D、热带环流系统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请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3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4、风与气压场的关系 很复杂、准平衡情况 地转风关系 科氏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 fV=(1/ρ)▽φ 特点:风沿等压线吹,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2021/7/25
6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4、风与气压场的关系
梯度风关系 科氏力与气压梯度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
静止锋
锢囚锋(两条锋面相遇)
2021/7/25
12
第二章 气团与锋
2、锋
锋附近的要素场特征
锋面两侧的要素场是有差异的,主要 表现在温度、湿度、气压、风、变压、变温、 天气等
在确定锋面位置时,应考虑上述要素的分布 特征
2021/7/25
13
第二章 气团与锋
2、锋
冷锋附近的要素场特征 锋后为冷区、高压、干燥、负变温、

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三章.

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三章.
– 同理,中高纬Ferrel环流圈中靠极一侧上升气流向上携带 较小角动量,而靠低纬一侧下沉气流向下携带较大角 动量,结果有净余角动量向下输送,然后在低空向北运 动中转化为西风角动量,补充地面西风带的损耗。
M uc ao s a2co 2s
• 通过角动量输送过程保持了东、西风中角动 量平衡,使东、西风带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状
• 这表明
1)大气中的角动量是守恒的,东、西风带由地球获得或损耗 的西风角动量是相等的。
2)大气中必有一种从东风带向西风带输送西风角动量的过程 存在。
单位质量空气在纬度 处的绝对角动量
M uc ao s a2co 2s
相对角动量
角动量
其中为地转角速度,a为地球半径, u为西风风速。一般相对角动量小于 角动量。
• Hadley环流正是由赤道和极地之间的 温差所造成的斜压不稳定所引起。
2)地球自转
• 大气是在自转的地球上运动着,地球自转产 生的地转偏转力迫使运动空气的方向偏离气 压梯度力方向。
• 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结果使直接热力 环流圈中
– 自极地低空流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东风,而不能 迳直到达赤道;
– 如果地形过于高大或气流比较浅薄,则运动气流 往往不能爬越高大地形,而在山地迎风面发生绕 流或分支现象,在背风面发生气流汇合现象。
控制大气环流的因子小结
• 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匀,使空气质点运动, 形成经圈环流;
• 地球自转使气流发生偏转,将单圈环流修正成三 圈环流,产生纬向气流和高低压气压带;
• 太阳辐射 • 地球自转 • 地表不均匀(海陆、大地形) • 地面摩擦(角动量)
1)太阳辐射
• 大气运动需要能量,而能量 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转 化。
• 大气不仅吸收太阳辐射、地 面辐射和地球给予大气的其 它类型能量,同时大气本身 也向外放射辐射。

兰大大气学院天气学原理教程三圈环流的建立与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

兰大大气学院天气学原理教程三圈环流的建立与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

25
1.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原因
形 太阳辐射 成 原 地球自转 因 (三圈环流-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
维持因子 摩擦作用 (大气运动的角动量平衡)
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
摩擦作用(大气运动的角动量平衡)
地面摩擦和大气中的内摩擦时刻都在消耗大气的动能,阻 滞大气的运动。由于摩擦和山脉的作用,空气与转动地球 之间产生了转动力矩(即角动量)。
槽脊输送角动量的方式槽脊输送角动量的方式p159aa对称槽对称槽槽前对槽前对uu角动量向北输送槽后对槽后对uu角动量向南输送两者相等两者相等bb东北东北西南向的倾斜槽西南向的倾斜槽槽前对槽前对uu角动量向北输送大于槽后对角动量向北输送大于槽后对uu角动量向南输送输送有有uu角动量向北净输送角动量向北净输送cc西北西北东南向的倾斜槽东南向的倾斜槽有有uu角动量向南净输送角动量向南净输送p159图图415415角动量向北输送角动量向南输送无南北净输送无南北净输送角动量向南但实际大气在中高纬地区多为东北西南向槽脊但实际大气在中高纬地区多为东北西南向槽脊所以中纬度的扰动水平输送主要是向北输送西风角动所以中纬度的扰动水平输送主要是向北输送西风角动量量角动量的垂直输送经圈环流?r?????????coscos2?2?u?????uurm?????????????22大气内部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大气内部角动量的垂直输送p160p160图图416416哈得莱环流有净余的哈得莱环流有净余的角动量向上输送偿了高空西风带偿了高空西风带费雷尔环流有净余的费雷尔环流有净余的角动量向下输送偿了低层西风带偿了低层西风带角动量向上输送补补角动量向下输送补补平均经圈环流对角动量的垂直输送是主要的平均经圈环流对角动量的垂直输送是主要的扰动的垂直运动是上升下沉互补出现扰动的垂直运动是上升下沉互补出现由于高层由于高层uu角动量大于低层角动量大于低层uu角动量所以扰动的垂直运动总是向下净输送运动总是向下净输送uu角动量角动量角动量所以扰动的垂直计算表明向上向下对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平衡计算表明向上向下对角动量的垂直输送平衡水平输送与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大气角动量收支水平输送与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大气角动量收支平衡东西风带长期维持地球角动量收支平衡地球衡东西风带长期维持地球角动量收支平衡地球转动角动量速度是常数转动角动量速度是常数平四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四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1海平面的气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东亚大槽 • 北美大槽 • 欧洲浅槽
40
• 东亚大槽东移 • 北美大槽 • 欧洲西岸 • 乌拉尔山以东
41
高层
42
纬向风速特征:
南大天气学原理第三章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大气环流研究就是研究大气运动的形成、 维持及其变化规律
发展简史(三百多年的历史)
四个阶段: ① 1686—1836,Hadley单圈环流假设; ② 1837—1887,Hadley三圈环流发展; ③ 1888—1947,对大型涡旋在物理量输送和平
衡过程中作用的理论 ④ 1948—今天,多方面:诊断、模拟、数值试
• 在这种温度梯度下,为保持静力平衡, 对流层高层必然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 ,低层出现向低纬的气压梯度。气压梯 度力的作用将使赤道和极地间构成一个 大的理想的直接热力环流圈。
• 环流使高低纬度间不同温度的空气得以交 换,并把低纬度的净收入热量向高纬度输 送,以补偿高纬热量的净支出,从而维持 了纬度间的热量平衡。
• 同样,在南半球地面层有流向赤道的气流为“东南 信风”。两支信风在赤道地区汇合上升,再在高空 流向高纬度。
• 这样在低纬度地区,南北半球各有一个环流圈, 这个环流圈称为Hadley环流。东北信风和东南信 风之间的汇合地带叫“赤道辐合带”。
• 另一支由30N处下沉后在低层向北流,受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到中纬度地面层转为偏西南风。
• 地面摩擦构成角动量输送的一环,对大气环流的 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 地表不均匀使纬向气流发生断裂,造成大气环流 经度间的差异和季节差异,形成闭合的高低压中 心和高空槽脊,形成季风。
§3.3 实际大气环流的平均特征 1、平均低层环流(海平面气压场)
• 大气活动中心:由于地面地形及海陆差异 的作用,平均海平面气压场环流分布表现 为沿纬圈方向的不均匀性,呈现出一个个 巨大的闭合高低压中心。
• 这样在高纬地区形成了一个直接热力环流 圈,叫“极地环流”。
• 极锋上空向南流的一支与向北流的低纬空 气相遇汇合后下沉,再在地面层分别向南 和向北形成辐散地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
• 因此,中纬度地区,在“Hadley环流”和“极 地环流”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间接热力反环流 圈,即“Ferrel环流”。
对大气环 流的影响
热力作用:海陆间的热力差异 动力作用:山脉的机械阻滞作用
热力作用
•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很大差异。夏季,陆地 上形成相对热源,海洋上成为相对冷源;冬季, 陆地成为相对冷源,海洋却成为相对热源。
• 北半球陆地辽阔,海陆东西相间分布,在冬季, 大陆是冷源,纬向西风气流流经大陆时,气流温 度逐渐降低,直到大陆东岸降到最低,气流东流 入海后,因海洋是热源,气温不断升温,直到海 洋东缘温度升到最高,即大陆东岸成为温度槽, 大陆西岸形成温度脊。夏季时,温度场相反,大 陆东岸为温度脊,大陆西岸为温度槽。
3、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 太阳辐射 • 地球自转 • 地表不均匀(海陆、大地形) • 地面摩擦(角动量)
1)太阳辐射
• 大气运动需要能量,而能量 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转 化。
• 大气不仅吸收太阳辐射、地 面辐射和地球给予大气的其 它类型能量,同时大气本身 也向外放射辐射。
• 然而吸收和放射的差额在大 气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沿纬圈平均在35ºS-35ºN之 间是辐射差额的正值区,即 净得能量区。由35ºS向南和 由35ºN向北是辐射差额的负 值区,即净失能量区。
验、理论研究
2、研究方法
• 诊断分析
根据资料,定量计算物理量并分析。
• 实验室模拟
根据动力学相似理论设计出圆盘或圆环,调节转速、圆 盘中心或圆环内外圈温差。
• 数值试验
利用数值模式,根据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通过 数值计算来模拟大气运动。
• 理论研究
采用求解相应运动方程组的解析式来探讨大气环流的成 因、物理机制等。目前只能对一些简化后的数学模式求 解析式。
Hadley环流理论
• 这样自赤道向两极形成了辐射梯度,并 以中纬度地区净辐射梯度最大。净辐射 梯度分布引起了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 大气热量收支不平衡,使大气中出现了 有效位能,形成了向极的温度梯度。
• 大气是低粘性、可压缩流体,温度和气 压的改变可能引起膨胀或收缩。结果, 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并膨胀上 升,极地大气因净失热量不断冷却并收 缩下沉。
全球气压水平分布在热力 和动力因子作用下,呈现 出规则的纬向气压带,而 且高低气压带交互排列。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辐合带
三圈环流的建立
3)地面摩擦
• 大气在自转地球上运动着,与地球表面产生着相 对运动。相对运动产生着摩擦作用,而摩擦作用 使空气与转动地球之间产生了转动力矩(即角动 量)。 角动量在风带中的产生、损耗以及在风带间的输 送、平衡,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 用。
– 在东风带,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一个自西向东的转动力矩, 所以在东风带中大气获得地球给予的西风角动量,而地球将支出 西风角动量。
– 照此下去,西风带因不断损耗西风角动量,近地层西风要减弱; 东风带因不断获得西风角动量,近地层东风也要减弱。然而长期 观测事实证明,东、西风带的平均风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地球 自转速度也没有发生变化。
• 通过角动量输送过程保持了东、西风中角动 量平衡,使东、西风带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状
态。由上可见,地面摩擦作用是大气环流中
纬向环流与经圈环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
• 水平输送主要由两种运动形式来完成:
– 平均经圈环流 – 纬向环流上的大型涡旋运动
• 在中高纬度地区,角动量输送主要靠大型涡 旋运动的输送。
– 自极地低空流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东风,而不能 迳直到达赤道;
– 自赤道高空流向极地的气流,随纬度增高,偏转 程度增大,逐渐变成与纬圈相平行的西风。
• 纬向风带的出现,阻碍了低纬的高空大气 继续北流,使大气在那里堆积产生辐合, 加上辐射冷却而下沉。
• 下沉后的空气再在低层分别流向南方和北 方。
• 低层向南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东风分量 逐渐转变为低纬地面层的偏东北风,即“东北信风 ”。
• 而在北极地区辐射冷却下沉的冷气流,到地面层 向南流的过程中也向右偏转逐渐转变为高纬度地 面层的偏东北风,
• 这支冷而干的东北风与来自中纬度的暖而湿的西 南风在中高纬地区相遇汇合,这个汇合地带叫“极 锋辐合带”。
• 在极锋辐合带地区暖湿的西南气流由于密 度小位于冷而干的东北气流之上,爬升到 高空又分别流向南方和北方。高空向北的 一支向右偏,逐渐转变为西南风,流向极 地后降温下沉,补偿极地近地面层向南流 的空气。
• 太阳辐射对大气系统加热不均是大气产生 大规模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大气在高低纬 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是产生和维持大气环 流的直接原动力。
热力环流的物理解释: Bénard实验
T1
图3.10 热力对流的Benard实验
T2
δT=T2-T1
• 当δT较小时,热量从下层隔板 扩散到上层流体--热传导
• 当δT达到一定的程度,开始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流--Benard对流
36
❖ 夏季与冬季的最突出的差别是冬季大陆上的两个冷高压在夏季变成了两 个热低压: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
❖ 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在夏季虽仍存在,但比冬季弱得多。
❖ 副热带高压夏季显著北移,海上的两个副热带高压变得非常强大。
37
• 随着冬、夏海平面气压场的改变,与气压系统相 伴随的风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 风系随季节的转换称为季风。
– 根据热成风原理,冬 季大陆东岸出现低压 槽,西岸出现高压脊, 夏季时相反。可见, 海陆东西相间分布对 高空环流形势的建立 和变化有明显影响。
这种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 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和低压。
同时,冬夏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着海陆间的大 气流动,这种随季节而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 南风。另外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附近沿 岸、澳洲北部和东南部沿岸、北美洲东南岸以及 南美洲巴西东岸等地区.都是比较著名的季风区 。其中以亚洲季风为最强盛,范围也最广。
38
2、对流层 平均环流 500hpa
• 主要槽脊系统 (冬三、夏四)。
39
冬季
• 这表明
1)大气中的角动量是守恒的,东、西风带由地球获得或损耗 的西风角动量是相等的。
2)大气中必有一种从东风带向西风带输送西风角动量的过程 存在。
单位质量空气在纬度 处的绝对角动量
相对角动量
角动量
其中为地转角速度,a为地球半径, u为西风风速。一般相对角动量小于 角动量。
角动量的输送包括水平和垂直输送
• 在低纬度地区,Hadley环流圈很强,它的输 送同涡旋输送同等重要。
中低纬度
高纬度
• 在低纬度地区,Hadley环流的上升气流把东风带的 角动量净输送到高空,再由平均经向环流和大型涡 旋向北水平输送;
• 在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则主要依靠大型涡旋向北输 送。
– 在北半球,水平输送量最大的地区在30º~35ºN的对流层 顶附近。为了完成角动量净向北输送,高空大型扰动的 槽线必须是从东北到西南倾斜,而且南部比北部斜度大 。
(山脉也有类似作用)
旋转圆筒试验
轴对称
2波
经向波型的出现正是不同纬带 角动量进行交换所需要的
3波
5波
不规则 图3.22 恒定温差条件下不同旋转速率的
试验流型
• 地球上的气流基本上呈纬向流动着,在中高纬度主要是西 风带,低纬度是广阔东风带。
– 在西风带,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一个自东向西的转动力矩, 所以西风带中大气将损耗西风角动量,而地球将获得西风角动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