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课文内容梳理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

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年与时驰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译文:又怎么来不及!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理屈词穷B.穷追猛打C.穷乡僻壤D.山穷水尽二、基础知识综合根据要求答题。

6.请把《诫子书》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仿照示例,《秋词》中任选两句进行朗读设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子规”渲染出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

“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

《诫子书》同步练习1.课内阅读【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第16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训练题一、默写1. 夫君子之行,,。

2.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3.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

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

5.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6. 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7. 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8. __________________,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

10. 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填空1. 《诫子书》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是______时期蜀汉的丞相。

2.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______的一封家书。

3.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4. 本文的体裁是______。

5. 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有《》《》等。

6. 诸葛亮辅佐的君主是______。

7. 与诸葛亮相关的典故有______、______等。

8. 形容诸葛亮智慧超群的成语有______、______等。

9. 诸葛亮的名言“鞠躬尽瘁,______”广为流传。

10. 后世常用“______”来称赞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三、字音字形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夫()淫慢()励精()险躁()遂成枯落()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接世()(2)穷炉()(3)明志()(4)治性()(5)静至()(6)广才()(7)驰去()(8)复及()四、解释加点字1. 夫君子之行()2. 静以修身()3. 俭以养德()4. 非淡泊无以明志()5. 非宁静无以致远()6. 非学无以广才()7. 淫慢则不能励精()8. 险躁则不能治性()9. 年与时驰()10. 意与日去()五、通假字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16《诫子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16《诫子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

16《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答案: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5.诫子书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C.非学无以广.才(增长)D.意与日.去(太阳)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多不接世..( )(5)淫慢则不能励.精()(6)险.躁则不能治性()(7)年与时驰.()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B.意与日去吾日三省吾身C.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D.夫君子之行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是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愿望。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5.诫子书【基础作业】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jiǎn)以养德。

B.非淡泊.(bó)无以明志,非宁静.(jìng)无以致远。

C.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

D.遂.(suí)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B.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C.年与时驰.(奔驰,奔跑)D.意与日去.(离开,消失)3.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除了内心恬淡,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明确志向的,除了摒除杂念和干扰,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的。

理解:强调“淡泊”“宁静”对于确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这句话间接说明“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理解:“学”已不是一般的学习,它包含修养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它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理解:诸葛亮教导儿子,要想成为济世之才,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这样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4.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则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则标语的上半句,请你补写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2)某同学随爸爸妈妈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吃饭时,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小孩的妈妈劝阻无效,小孩的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诫子书》课文内容梳理、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诫子书》课文内容梳理、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一、作者简介之欧侯瑞魂创作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班师表》、《诫子书》等.二、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到达远年夜目标.学习必需静心专一,而才华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华,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绩.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年夜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哀思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三、文言知识:⑴诫:警告,劝人警惕.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⑷养德:培养品德.⑸恬淡: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标明自己高尚的志向.⑹宁静:这里指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⑺致远:实现远年夜目标.⑺广才:增长才华.⑼成:告竣,成绩.⑽励精:振奋精神.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当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⒃穷庐:破房子.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四、基础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1)品德高尚的人(2)凭借、依靠(3)实现远年夜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译文:(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文:(1)学习必需专心致志,增长才华必需刻苦学习.(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华,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绩.(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3.用/变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看成“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躁”的危害的句子是:.(1)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5.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1)~(3)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诫子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哀思叹息,又怎么来得及.(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年夜的志向,发愤图强,防止老了后悔.6、文学知识填空《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 时期著名的家、家.我们还知道他的《》.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三国政治军事班师表五、课外链接(一)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甲)《诫子书》全文.(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性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年夜,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慧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失慎欤?”(《周公诫子》)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位置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获得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年夜的土地,肯定会有安宁;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残兵败将,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慧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你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招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失慎重吗?”1.写出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2)非学无以广才( )(3)悲守穷庐( )(4)又相天子( )(5)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6)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7)夫君子之行( )(8)险躁则不能治性(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2)增长(3屋子)(4)辅佐(5)在(6)因为(7)发语词,无实意(8就)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分歧.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译文:(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华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华实现远年夜目标.(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7题.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晦气,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年龄》)【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jī):迷信鬼神和灾祥.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屡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处所有块叫寝的山地,这个处所的土地贫瘠(欠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欠好、不吉).楚国人敬畏鬼,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年夜概只有这个处所.”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失落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理解、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理解把他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处所.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1)生病(或生重病) (2)屡次(或屡次)5.翻译下面的句子.(1)此其地晦气,而名甚恶.译文:(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译文:(1)这个处所的土地贫瘠(欠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欠好、不吉).(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理解、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6.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再结合文中“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思考作答.谜底:因为“荆人畏鬼,而越人信”,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念抢夺.(或:此其地晦气,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 .)7.“孙叔敖之知”暗示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事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整体感知、概括文意的能力.从孙叔敖不接受封赏和让儿子“请寝之丘”的角度思考作答. 谜底:“孙叔敖之知”暗示在两个方面:楚王屡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成贪心缺乏(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他人看不上的工具才华长久保有等).。

诫子书 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诫子书 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诫子书同步练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15.诫子书同步练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面对文章《诫子书》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处是()A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时过境迁,许多人不禁发问:家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日前举行的郴州市“家训与文化传承”理论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C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

为此,D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A.A B.B C.C D.D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将之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燕尾,线条匀净修长。

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夫(fū)君子之行B.非淡泊( pō)无以明志C.淫( yín)慢则不能励精D.遂( suí)成枯落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C.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D.年与时驰(奔跑)7.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淡(dàn)泊宁静致远B.淫(yín)慢无以成学C.枯(kū)落年与时驰D.险躁(zào)悲守穹庐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8)+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8)+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8)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给加点字注音。

淡泊.______ 淫.______慢励.______精险躁.______2.诸葛亮(181—234),字______,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______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后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

著有《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阅读课文《诫子书》,回答问题。

(1)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围绕学习,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用原文语句回答)(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周公诫.之曰______②成王之.叔父也______③犹.恐失天下之士______④守之以恭.者______(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②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4)你认为周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诫.子书诫______(2)静以..修身静______以______(3)淡泊无以....明志淡泊______无以______(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______(5)非学无以广.才广______(6)淫慢..淫慢______励精______..则不能励精(7)年与时驰.驰______(8)遂成枯落..枯落______(9)悲守穷庐..穷庐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bó,yín,lì,zào【解析】答案:bóyínlìzào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第 16 课诫子书同步练习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珍惜年华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一、基础练习1.用“ / ”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2.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 . 。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⑤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卒中往往语。

B. 非澹泊无以明志。

C. 先帝知臣谨慎。

D. 静以修身........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 , 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2024年同步练习卷(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题目中的“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C.“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中的加点词是一对反义词。

3.下列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提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是“静”和“俭”。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淫慢”和“险躁”的害处。

D.文章最后一句强调要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B.将复何及.(来得及)C.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D.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5.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淡(dàn)泊宁静致远B.淫(yín)慢无以成学C.枯(kū)落年与时驰D.险躁(zào)悲守穹庐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6.根据课文《诫子书》内容填空。

(1)《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

(2)《诫子书》中强调“学、才、志”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振奋精神和修养性情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

(4)文中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志当存高远”的句子是:______。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诫子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诫:。

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内容简介。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在文章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之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三、朗读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字音字形夫(fú) 淫慢(yǐn) 励精(lì) 险躁(zào) 治(yĕ)性遂(suì)成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夫(fú):(2)君子:(3)行:(4)修身:(5)淡泊(澹泊):(6)明志:(7)宁静:(8)致远:(9)广才:(10)成:(11)淫慢:(12)励精:(13)险躁:(14)理性:(15)与:(16)驰:(17)日:(18)去:(19)遂:(20)枯落:(21)多不接世:(22)将复何及:(二)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课文内容梳理、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诫子书》课文内容梳理、同步练习及中考链接(附答案)

一、做家简介之阳早格格创做诸葛明,字孔明、号卧龙(也做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良好的政事家、军事家、诸葛明为匡扶蜀汉政权,煞费苦心,全心全意,死而后已.其集文代表做有《出师表》、《诫子书籍》等.二、翻译妇君子之止,静以建身,俭以养德.非浓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近.妇教须静也,才须教也,非教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教.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粗,险躁则不克不迭冶性.年取时驰,意取日去,遂成枯降,多不接世,悲守贫庐,将复何及!君子的止为操守,从宁静去普及自己的建养,以节俭去培植自己的品德.不恬静鳏欲无法粗确志背,不排除中去搞扰无法达到近大目标.教习必须埋头博一,而才搞去自教习.所以不教习便无法删少才搞,不志背便无法使教习有所成便.搁纵懒集便无法振奋粗神,慢躁浮夸便不克不迭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毅力随岁月而流逝.最后枯败整降,大多不交战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可哀思天坐守着那贫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去得及?三、文止知识:⑴诫:告诫,劝人告诫.⑵妇(fú):段尾或者句尾收语词汇,引出下文的议论,无真正在的意义.君子:品德下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止.⑶建身:部分的品德建养.⑷养德:培植品德.⑸浓泊:浑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浓,不慕名利.浑心鳏欲.明志:标明自己下贵的志背.⑹宁静:那里指宁静,集结粗神,不分别粗力.⑺致近:真止近大目标.⑺广才:删少才搞.⑼成:完毕,成便.⑽励粗:振奋粗神.⑾险躁:浮夸慢躁,狭隘暴躁,取上文“宁静”相对于而止.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⑿取:跟随.驰:徐止,那里是删少的意义.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⒁遂:于是,便.枯降:枯枝战降叶,此指像枯叶一般飘整,形容人韶华逝去.⒂多不接世:意义是对于社会不所有孝敬.接世,交战社会,负担工做,对于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义.⒃贫庐:破房子.⒄将复何及:又怎么去得及.⒅淫缓:过分的享乐,懈怠.淫:过分四、前提演练1.阐明下列句中加面的词汇.(1)妇君子之止()(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近()(4)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粗()(5)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 (6)多不接世()(1)品德下尚的人(2)依据、依赖(3)真止近大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交战社会,有“用世”的意义2.翻译下列句子.(1)妇教须静也,才须教也.译文: (2)非教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教.译文: (3)年取时驰,意取日去.译文:(1)教习必须博心致志,删少才搞必须受苦教习.(2)不齐力教习便不克不迭删少才搞,不粗确志背便不克不迭正在教习上赢得成便.(3)年华随着光阳逝去,毅力随着岁月消磨.3.用/变出下列文止句子的朗读节奏A.妇君子之止B.静以建身,俭以养德C.妇教须静也,才须教也D.年取时驰,意取日去A.妇/君子/之止B.静/以建身,俭/以养德C.妇/教须静也,才/须教也D.年取时/驰,意取日/去.4.用课文本句挖空.(1)文中有二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下近”的座左铭,那二句是,.(2)《诫子书籍》齐文的核心论面妨害的句子是: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近(2)静以建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5.课内阅读.阅读齐文,回问(1)~(3)题.(1)阐明下列句中加面的词汇.①诫子书籍()②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粗()③年取时驰()④非志无以成教()①告诫②振奋,振做③消得,逝去④坐志(2)用新颖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粗,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译文:②遂成枯降,多不接世,悲守贫庐,将复何及!译文:①过分懒惰便不克不迭振奋粗神,暴躁便不克不迭陶冶性情.②末尾便像枯枝败叶那样,对于社会不所有孝敬,(到那时)守正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去得及.(3)读了那篇文章,您受到了什么开收?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正在少年时期该当竖坐近大的志背,收愤图强,预防老了悔恨.6、文教知识挖空《诫子书籍》选自《》,做家是,字,时期出名的家、家.咱们还知讲他的《》.诸葛明集诸葛明孔明三国政事军事出师表五、课中链接(一)一、阅读底下二篇文止文,完毕1~3题. (甲)《诫子书籍》齐文.(乙)成王启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女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沉矣.然一沐三握收,一饭三吐哺,犹恐得天下之士.吾闻,品止宽裕,守之以恭者,枯;土天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衰,守以亢者,贵;人寡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慧睿智,守之以笨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妇此六者,皆满德也.妇贵为天子,富裕四海,由此德也.不满而得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得慎欤?”(《周公诫子》)周成王将鲁天启给周公之子伯禽.周通告诫女子道:“去了以去,您不要果为(受启于)鲁国便怠缓人才.尔是文王的女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女,又身兼辅帮天子的沉任,尔正在天下的职位也不克不迭算沉贱的了.但是,尔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去,握着自己已集的头收,接待去宾.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去,接待去宾,还唯恐(果怠缓)得去人才.尔听道,用敬重的做风去保有宽以待人的品止,便会得到枯耀;用节俭去保有广大的土天,肯定会有安靖;用亢满去保有隐赫的官职,便是下贵;用警备之心去保有人心稠密、残兵败将,便表示着胜利;用聪明去保有聪慧睿智,便是明智;用浅陋去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慧.那六面皆是满真审慎的好德.您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果为遵从了那些品德.不满真审慎从而得去天下,从而引导自己亡身,桀、纣便是那样的下场.(您)能得慎沉吗?”1.写出下边加面字正在文中的意义.(1)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2)非教无以广才()(3)悲守贫庐()(4)又相天子()(5)吾于天下亦不沉矣()(6)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7)妇君子之止()(8)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1)睹闻广博,影象力强(2)删少(3屋子)(4)帮手(5)正在(6)果为(7)收语词汇,无真意(8便)2.那二篇漫笔皆是告诫女子的文章,但是核心真质分歧.其中(甲)文诸葛明告诫女子的核心真质是:;(乙)文周通告诫女子伯禽的核心真质便怠缓、沉蔑人才3.将下列句子译为新颖汉语.(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近.译文:(2)妇此六者,皆满德也.译文:(1)不探供名利,死计简朴朴素,才搞隐现出自己的志背;不探供热闹,心境安靖浑静,才搞真止近大目标.(2)那六面皆是满真审慎的好德.(二)阅读底下的笔墨,回问4~7题.孙叔敖徐,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启尔矣,吾不受也.为尔死,王则启汝,必无受利天.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天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疑③.可少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好天启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于今不得.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讲者之所以同乎雅也.(选自《吕氏秋秋》)【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jī):迷疑鬼神战灾祥.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女子道:“楚王多次启赏尔,尔皆不担当.尔死后,楚王便会启赏您,(您)一定不要担当肥沃的启天.楚国战越国接界的场合有块喊寝的山天,那个场合的土天贫沃(短佳),而且天名格中凶险(短佳、不凶).楚国人敬畏鬼,而越国人迷疑鬼神战灾祥.不妨万古间享有的,大概惟有那个场合.”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土天启给他的女子,孙叔敖的女子不担当,哀供楚王启给喊寝的那块山天,所以到当前也不得掉那块启天.孙叔敖的聪慧,正在于知讲(明黑、明黑)不把世雅便宜瞅做便宜(不把普遍人认为佳的瞅成是佳的).明黑把他人所厌恶的动做自己所喜欢的,那便是有讲的人比一般人下明的场合.4.阐明底下句子中加面的词汇语.(1)孙叔敖徐()(2)王数启尔矣()(1)死病(或者死沉病)(2)多次(或者频频)5.翻译底下的句子.(1)此其天不利,而名甚恶.译文:(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译文:(1)那个场合的土天贫沃(短佳),而且天名格中凶险(短佳、不凶).(2)孙叔敖的聪慧,正在于知讲(明黑、明黑)不把世雅便宜瞅做便宜(不把普遍人认为佳的瞅成是佳的).6.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启天,“于今不得”的本果是什么?【剖析】此题考查明黑文章真质的本领.从“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再分离文中“荆人畏鬼,而越人疑”思索做问.问案:果为“荆人畏鬼,而越人疑”,采用天名不凶的启天便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或者:此其天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疑 .)7.“孙叔敖之知”表示正在哪二件事上?您从中明黑了什么讲理?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剖析】此题考查完齐感知、综合文意的本领.从孙叔敖不担当启赏战让女子“请寝之丘”的角度思索做问. 问案:“孙叔敖之知”表示正在二个圆里:楚王多次启赏他,他却不受;让女子不受利天,而“请寝之丘”.让咱们明黑了:搞人不可贪心缺累(或者:搞事要有近睹;盈损是祸;他人瞅不上的物品才搞恒暂保有等).。

第16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6)年与时驰.( )(7)遂.成枯落( )(8)悲守穷庐..( )2.一词多义(1)成①非志无以成.学成:①遂成.枯落成:①急于求成.成:(2)行①三人行.行:①夫君子之行.行:3.重点虚词(1)夫君子之.行之:(2)静以.修身以:(3)淫慢则.不能励精则:(4)将复何.及何:4.句子翻译。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闻之.于宋君B.静以.修身投以.骨C.夫.学须静也匹夫.不可夺志也D.淫慢则.不能励精思而不学则.殆7.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诚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诫子书》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请结合原文说说。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2016年中考湖北宜昌卷】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①:勿傲、勿暴、勿怠。

②:宜和、宜静、宜庄。

”学生出入,知所儆戒。

A.颜色 B.气象2.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 淫慢则不能励精( )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6.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 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学/无以广才三、综合性学习7.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日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三、文言知识: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励精:振奋精神。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四、基础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远..则不能励精( )..( ) (4)淫慢(5)险躁则不能治性..( )..( ) (6)多不接世(1)品德高尚的人(2)凭借、依靠(3)实现远大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1)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3.用/变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5.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1)~(3)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6、文学常识填空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三国政治军事出师表五、课外链接(一)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甲)《诫子书》全文。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周公诫子》)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我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你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慎重吗”1.写出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2)非学无以广.才( )(3)悲守穷庐.( ) (4)又相.天子( )(5)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 (6)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7)夫君子之行( ) (8)险躁则.不能治性(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2)增长(3屋子)(4)辅佐(5)在(6)因为(7)发语词,无实意(8就)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文:(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7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③。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的别称。

③(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

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

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不好、不吉)。

楚国人敬畏鬼,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

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疾.( ) (2)王数.封我矣( )(1)生病(或生重病) (2)多次(或屡次)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译文:(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译文:(1)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不好、不吉)。

(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

6.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再结合文中“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思考作答。

答案:因为“荆人畏鬼,而越人信”,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

(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

)7.“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整体感知、概括文意的能力。

从孙叔敖不接受封赏和让儿子“请寝之丘”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

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