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1)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颜色、质地等特征,从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门塞尔比色卡3. 土壤坚实度测定仪4. 皮尺5. 剖面刀6. 铅笔7. 塑料袋8. 采样器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实验基地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最好是一片耕作过的农田。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在选定的地点挖取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和记录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记录其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土壤剖面中,每隔10厘米采集一次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6. 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观察结果:(1)颜色: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颜色逐渐变深,表层土壤呈灰棕色,底层土壤呈黄棕色。
(2)质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质地逐渐变细,表层土壤为沙质土,底层土壤为粘质土。
(3)结构: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逐渐变差,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底层土壤为块状结构。
(4)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耕作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含水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20%,底层土壤含水量约为15%。
(2)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2%,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
(3)pH值: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pH值逐渐降低,表层土壤pH值约为7.5,底层土壤pH值约为6.5。
(4)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1%,全磷含量约为0.05%,全钾含量约为1.5%;底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05%,全磷含量约为0.02%,全钾含量约为1.0%。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图 2)
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新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 开采,新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 剖面。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面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 范 围 比 较 宽 广 ,可 见 到 土 层 薄 厚 不 等 的 各 种 土 体 构 型 的 剖 面 ,这 就 有 利 于 选 择 典 型 剖 面 , 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 有利。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形态特 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做主要 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也可选其典型者做主要剖面;如果是形成已久的自 然剖面,则在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土壤发生层次
1、O 层:枯落物层 据分解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亚层。 L 层:分解较少的枯枝落叶层。 F 层:分解较多的半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H 层:分解强烈的枯枝落叶层,已失去其原有植物组织形态。 2、A1 层:腐殖质层
可分为两个亚层。 A11 层:聚积过程占优势(当然也有淋溶作用)、颜色较深的腐殖质层。 A12 层:颜色较浅的腐殖质层。 3、A2 层:灰化层 4、AB 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过渡层。 5、B 层:淀积层,里面含有由上层淋洗下来的物质,所以一般较坚实。据发育程度 的不同可分为 B1、B2、B3 等亚层。 6、BC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过渡层。 7、G 层:潜育层。 8、C 层:母质层。据盐的不同有: CC 层:母质层中有碳酸盐的聚积层; CS 层:母质层中有硫酸盐的聚积层。 9、D(R)层:母岩层。 根据土壤剖面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面介绍的模式剖面,在实 际工作中,往往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层次,而且层次间的过渡情况也会各有不同,有的层 次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是逐渐的。层次间的交线有平直的、曲折的、带状的、舌状 的等多种形式。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⑴ 土粒的结持体外观形态近似圆球形:0.25~10mm,
旱土中多此类。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水田中多为此 类
a. 在水中分散的,为粒状结构;
b. 在水中能稳定存在的,为团粒结构。
⑵ 特征:
a.多形成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表层,以根系附近分布 较多。
b.结构内部,毛管孔隙丰富,蓄水保肥能力强,结构体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
•
班级:资堪1102
•
学号:110440227
•
姓名:宋凯
A
1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A
2
• 1、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所挖出的垂直切 面叫土壤剖面。
• 2、发生层:土壤剖面一般是由平行于地表、 外部形态各异的层次组成,这些层次叫土 壤发生层或土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 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 发生层 )
⑴土粒结持体沿纵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柱状。
⑵柱面交角明显的,有清晰的棱角、棱面的, 称为棱柱状结构。
⑶柱面交角不明显的,没有清晰的棱角、棱面 的,称为柱状结构。
⑷多出现在心土层和底土层中,旱土为不良结 构,水田为良好结构。
A
32
5、片状结构 土粒结持体沿水平向发展,外观形态近似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A
37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3、大气干旱时,表土水 3、表土失水,体积也要
份蒸发,体积收缩,可切 搜索,但小孔隙过多,不
土壤的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 自然土壤剖面:
• 4、旱地耕作土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的剖面: 旱地耕作土 壤剖面一般 也分为四层: 即耕作层(表 土层)、犁底 层(亚表土 层)、心土层 及底土层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 (1)耕作层 :
概念:又称表土层、熟土层、活土层。 指经常被耕翻的土壤表层,厚15~20 cm。
片状,多出现在粉质土的犁底层和表层: a、 较厚的,称为板状结构; b、 较薄的,称为片状结构; c、 较小的,称为鳞片状结构。
5、单粒结构 土粒彼此不胶结,呈孤立存在。
“松沙土”
(生产中,只有团粒结构是有利于通气透 水和保水保肥的结构体,其余结构体都有各 种各样的生产问题。所以,生产中,把土壤 中有丰富的团粒结构称为有结构土;而其余 结构都归为无结构土)。
断与土体下部相连的毛细 易完全切断,下部土壤水
管,阻止下部水份上升补 份可源源上升补充蒸发,
充蒸发,水份损失小,土 水份损失大,土壤抗旱力
壤抗旱力强。
弱。
有结构土
无结构土
4、团粒内部,常为水份 4、在土壤较干时,有机 占据,有机质行腐化而积 质行矿化释放,但因缺水, 累;团粒之间,常为空气 植物不能吸收养分;当水 所占据,有机质行矿化而 份含量高,植物能够吸收 释放。既有保肥,也有供 养分时,有机质又行腐化 肥,保肥供肥较为协调。 而积累,释放的养分少。
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结构
•
•
班级:资堪1102
•
学号:110440227
•
姓名:宋凯
一、土壤剖面形态
1、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剖面 3、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4、水田耕作土壤剖面
土壤形成与土壤剖面
(四)、土壤发生层次
1 、O层:枯落物层。
据分解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亚层。 L层:分解较少的枯枝落叶层。 F层:分解较多的半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H层:分解强烈的枯枝落叶层,已失去其原
有植物组织形态。
2、A1层:腐殖质层。
可分为两个亚层。 A11层:聚积过程占优势(当然也有淋溶作
用)、颜色较深的腐殖质层。 A12层:颜色较浅的腐殖质层。
(一)、母质
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它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极为明显。如 花岗岩中的长石、云母易风化,并富含钾素;而石英 则不易风化,经常呈砂粒残留在土壤中。因此在花岗 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往往砂粒比例适中。由于页岩 是由富含粘土的物质经过硬化后形成的,所以在其风 化产物上形成的土壤,质地较粘重。石英砂岩主要是 由石英颗粒组成。因此在其风化产物上形成的土壤, 往往砂性较强,养分较少,并含有较多的石砾。
3、A2层:灰化层,主要通过淋溶作用形 成
4、AB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过渡层。 5、B层:淀积层,里面含有由上层淋洗下来
的物质,所以一般较坚实。据发育程度的 不同可分为B1、B2、B3等亚层。 6、BC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过渡层。 7、G层:潜育层。 8、C层:母质层。据盐的不同有: CC层:母质层中有碳酸盐的聚积层; CS层:母质层中有硫酸盐的聚积层。
三、土壤形成的人为作用
人类的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 状况,而且也会对自然成土因素有所影响。 长期以来,不少自然土壤早为人类开垦利 用,为提高土壤生产力,人类积极地控制 自然因素,使之向对生产有利的方向发展。 如通过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灌溉排水等 各种土壤改良措施,来改善土壤的肥力性 状。
第二节、土壤剖面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土壤剖面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土壤剖面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加剧,了解土壤剖面的特性和分布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方法,了解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性质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5月10日至5月15日实习地点:某地区农田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土壤剖面的选取:在农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共选取5个剖面进行观察与采样。
(2)土壤剖面观察:详细观察每个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土壤样品采集:在每个土壤剖面不同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共采集样品20份。
(4)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 实习方法(1)现场观察:在实地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记录土壤层次结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
(2)采样:按照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从每个剖面不同层次采集土壤样品。
(3)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特征通过对5个土壤剖面的观察,发现土壤剖面主要由表土、心土和底土三个层次组成。
表土层颜色较深,质地较为松软,结构较为紧密;心土层颜色逐渐变浅,质地较硬,结构较松散;底土层颜色最深,质地最硬,结构最松散。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pH值:所采集的20份土壤样品中,pH值范围在5.5~7.5之间,平均值为6.5。
表明该地区土壤酸碱度较为适宜。
(2)有机质含量: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范围在1.5%~4.0%之间,平均值为2.5%。
说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
(3)养分含量:土壤样品养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氮、磷、钾含量均处于适量水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土壤剖面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并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分析。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实验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实验土壤剖面指的是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的垂直切面。
土壤剖面中的层次和形态特征,能综合地反映各种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特性的影响。
所以,观察土壤剖面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剖面形态的鉴别主要指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pH值和石灰反应等。
根据上述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室内分析材料,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合理用地、施肥、改良土壤的参考。
特别在进行土壤分类研究时,剖面形态是土壤分类不可缺少的依据。
一、仪器设备和试剂1、仪器。
土铲、手锄、土钻、剖面刀、土壤坚实度计、土壤色卡、土壤pH比色卡、记录表、比色瓷盘、布卷尺或折尺、土壤标本盒、布袋或塑料袋、标本盒。
2、试剂。
1.5%铁氰化钾、1:9盐酸、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
二、剖面观察的步骤1、剖面挖掘与修整(1)剖面挖掘。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可以根据地形、地势、耕作栽培及土壤类型等)确立观察点,避免选在路、渠边、粪堆上或人易干扰的地段。
(2)剖面的大小要根据观察的要求来定,如了解土壤形成发育,要挖大些(长1.5—2.0米,宽0.6—0.8米,深1.5米左右);如只了解土壤与农作物生长关系,可挖小些(长1.2—1.5米,宽0.6—0.8米,深1.0米左右),深度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为度。
(图10-1)图10-1土壤剖面观察坑示意图(3)选取土坑一端的壁面为观察剖面,要求向阳,而在另一端做好阶梯,以便下坑观测。
(4)掘坑时,应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观察完毕后,应将底土仍填回下层,表土填回到上层。
观察壁面的上部不准堆土和践踏。
(5)剖面修整。
土坑挖成后,将观察壁面用土铲向下垂直铲平,然后用切土刀自上而下轻轻拨落表面土块,以便露出自然结构面。
整修剖面时,可保留一部分已铲平之壁面,因平整的壁面易于分清各土层的界限。
如需采取底层的土壤标本,则应在修正剖面前采取,以免修整时污染底层土壤。
土壤剖面各层次的代号与特点
土壤剖面定义 土壤剖面的分类
❖ 自然土壤剖面的介绍 ❖ 耕作土壤剖面的介绍
•1
土壤剖面
定 义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 两米以内。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 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 这些层次一般大致成水平状态。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 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耕作土壤剖面
在农业土壤中,旱地和水田由于长期利用方式、耕 作、灌排措施和水分状况的不同,明显地反映出不 同的层次构造。
•19
耕作土壤剖面——旱地土壤的土层
A11
A12
C1
C2
耕作土壤剖面——水田土壤的土层
•6
自然土壤剖面
自然土壤剖面
A 层和B层合称为土体层(solum)。反映母质层 在成土过程影响下已发生深刻的或一定程度的变化, 形成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特征。 基本发生层按其发育上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 亚层。
•8
自然土壤剖面——覆盖层
O1
O2
自然土壤剖面——淋溶层
A1 A2
A3
自然土壤剖面——沉积层
•2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
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
作
新生体等。
用
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
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
之一。
•3
土壤剖面
1、自然土壤剖面——自然土壤:是在自然成土因
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貌)、时间)综合
作用下形成的,未经人类开垦利用的自然植被下的
B1
B2
B3
土壤剖面图
龟裂性土剖面
红壤剖面图
褐土剖面图
灰化土剖面图
黑土剖面图
黄壤剖面图
灌淤土剖面图
栗钙土剖面图
石灰土剖面图
磷质石灰土剖面
灰钙土剖面图
石膏盐盘棕漠土剖面图
海滨盐土剖面图
二、耕作土壤剖面的形成
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耕作土壤产生层次分化。典型的耕作 土壤剖面层次,从上到下大体可以分为 三层: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三)、物质的转移作用
1、物质的转移作用 淋溶作用和淀积作用密切联系,是物质 转移过程所导致的两种结果。土壤水携 带着溶解或悬浮的物质产生的移动,称 为物质的转移作用。这种转移作用分为 物理性转移和化学性转移。
2、物理性转移
矿物质与有机物质胶粒以及其他微粒, 从A层到B层而沉淀下来,使B层质地相 对变粘,干燥时亦可发生裂隙。
石灰岩土的时间序列示例
(六)、五个因素的关系
五个成土因素中的每一个因素,不仅 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而且可 以间接影响其他因素而起作用。如气候 因素,一方面它对土壤形成过程有直接 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着植被的组成、 有机质的数量以及微生物的分解等方面。 植被也能影响近地表的大气层,造成特 殊的小气候,并通过这种气候影响土壤 的水热状况。
风化作用下大块岩石不断崩解,由大变小,由粗变细, 最后成为疏松多孔的散碎体。在此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溶 解于水的矿物质(如硅酸盐内含有的一些钾、钠、钙、镁、 磷、硫等营养元素)。这些物质被降水不断地淋洗,并随着 地表径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经过河流最后流到海洋中去。流 入海洋后的这些物质,与流入海洋的岩石和泥沙等在浓缩、 沉淀、堆积的过程中,经胶结和硬化的成岩作用,形成沉积 岩。在地壳上升的运动中,沉积岩由海洋的底部上升形成大 陆;沉积岩暴露于地表之后,又重新进行风化和淋溶,重复 的进行着这种作用。
实验一 土壤剖面的采样及分析z
大棱柱状
柱状 大柱状
板状
微团聚体
呈水平层状
大于5
小于5 小于0.25
板状
片状 微团聚体 单粒
单粒 土粒不胶结,成分散单粒状 类型
土壤剖面分析记录表 土样总长: 共___管
Horizon Color 层位 颜色 Humus Gravel 腐殖质 石砾 Structu Moisture re 水湿 构造 斑纹 结核 Stickiness Root 粘性 根茎 分布
(二)土壤剖面分析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 依据土壤颜色分层,手感目测法对剖面进行分析。 1.颜色: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hue)、亮度(value)、彩度 (chroma)来表示,完整的命名为“颜色名称(色调 亮度/ 彩度)”如“淡棕(7.5 YR5/6)”。 2.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 黑色胶体物质。 多,较多,有,无 3 石砾 小:1-0.2cm 中:1-5cm 大:5-10cm 4 斑纹结核:不是成土母质的原有物质,而是指土壤形成 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如石灰结核、盐霜、铁锰结核、 铁锈斑等 5 根茎分布 多,较多,有,无
实验一 土壤剖面的采样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衬片式采样器野外采取土芯的 操作方法;熟悉土壤剖面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取样的 传统方法——挖坑
2.我实验室从荷兰进口先进的衬片式土壤采样 器,大大节省了人力,极大的缩短了取样时间
衬 片 式 采 样 器 操 作 示 意 图
土壤剖面分析记录表 NO.___________
Color 颜色 Horizon 层位 Profile 剖面
三、主要仪器
衬片式土壤采样器,标准土色贴,白瓷盘, 小刀,直尺
土壤剖面课件
17
地形因素
沟谷地貌,上
坡土层薄,下 坡土层厚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18
地形因素
沟壑纵横 的黄土高 原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19
地形因素
阴阳坡土层厚 度与水分条件 差异很大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20
地形因素
缓坡丘陵的 土壤
13
土壤生物因素3.—土壤微生物
总200之3年1,1月生23日物星期有日1选1时择17分及18秒集
14
中养分的能力,分散的
养分向上层聚积,养分
的层次性, 同时伴随
着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
化;生物类型的更替直
接影响土壤类型的更替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4.地形
15
地形重新分配形成土壤的 水分、温度、母质等因素,
反,取决于人类对土壤资源认识的深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1)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定 向的。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在逐渐认识土壤发生发展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土壤、培肥土壤,它的影 响可以是较快的。
(2)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它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 产力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及其效果有很大的差别。
引起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海拔、坡向) 平原区,土层深厚,植物
生长良好;沟谷地貌,上
坡土层薄,下坡土层厚;
阴阳坡土层厚度与水分条
件差异很大
地形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16
地形因素
平原区,土 层深厚,植 物生长良好
土壤剖面名词解释
土壤剖面名词解释土壤剖面,顾名思义,是指地球上的土壤垂直剖面。
它通过纵向剖面的方式,展现了土壤各个层次的组成和特征。
土壤剖面由若干个土壤层组成,每个层次的性质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
理解土壤剖面对于研究土壤形成和土壤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土壤剖面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土壤表面层:土壤剖面最顶上的一层,一般称之为O层或者有机质层。
这层主要是由残留物和腐植质构成,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也是土壤的生物活性区。
2. 淋溶层:淋溶层是指接触大气降水的土壤层,也称E层。
这层土壤中富含有机溶解物和矿物质溶解物。
降水中的水分通过渗透和迁移的方式,进入淋溶层并溶解土壤中的物质。
3. 潜在晚化层:潜在晚化层又称B层,是土壤剖面中的第一个矿质质层。
它位于O层和C层之间,主要包含矿物质,如细粒矿物质、铁锰氧化物等。
潜在晚化层对养分的吸附和交换具有重要作用。
4. 直接作用层:直接作用层是指土壤剖面中的C层,也被称为固体土壤层。
这层土壤主要由岩石碎屑和粘土组成,缺乏有机质和养分。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主要通过渗透的方式传递到其他土壤层。
5. 还原性层:还原性层是指土壤剖面中的还原带,也称R层。
这层土壤富含有铁、锰等还原物质,存在还原环境。
还原性层对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养分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6. 营养层:营养层位于土壤剖面中的下方,一般被称为A层。
这层土壤富含养分,如氮、磷、钾等。
它是作物根系生长的活跃层,也是养分交换和吸收的重要区域。
7. 节理带:节理带是土壤剖面中的裂缝或者裂隙带,是由地质运动和物理作用形成的。
节理带对土壤的渗透性、透气性和水分储存具有重要影响。
8. 岩石基质:岩石基质是土壤剖面中最下层的层次,也是最接近岩石的一层。
这层土壤主要由岩石碎屑和矿物质组成,缺少有机质和养分。
岩石基质是母岩崩解和土壤形成的初始阶段。
通过对土壤剖面中各个层次的分析和解释,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征,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B 或B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h ,粘粒淀积Bt,铁质淀积Bir等。
土壤、土壤剖面及采集
Blocky 块状
Columnar 柱状
Prismatic 棱柱状
platy 片状
Single grained 单粒
枯枝落叶层
自
半分解层
然
土
腐殖质层
壤
剖
面淋溶层ຫໍສະໝຸດ 淀积层母质层 母岩层
I、土壤的基本知识
四、土壤的结构与功能 (二)土粒与土壤质地
土粒:矿物质土粒和有机质土粒两种。土壤固体物 质大小和形态各异,称为矿物质土粒或矿质土粒,简称 土粒。土粒,常指矿质土粒。分单粒和复粒。
粗 粉 粒 (0.05-0.01)
细 粘 粒 (<0.001)
≥ 40
<30
<40
30~ 35 35~ 40 40~ 60
>60
I、土壤的基本知识
四、土壤的结构与功能 (二)土粒与土壤质地
国 际 制 : 根 据 砂 粒 (2-0.02 毫 米 ) 、 粉 粒 (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 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 名称的质地 三角图: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 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 边的平行线,3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
石英 (quartz)
正长石(orthoclase) 斜长石(plagioclase)
云母(mica)
辉石(pyroxene)
闪石(amphibole)
主要的原生矿物
橄榄石(olivine)
主
高岭石
要
的
次
生
矿
物
蒙脱石
I、土壤的基本知识
二、土壤的基本组成
有机质
土壤剖面
低温或过湿
分解程度:
分解不彻底,可见叶脉
半分解状态,仅有颜色改变, 仍保持原状。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39
2. 粘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粘粒)的形成和聚积 过程。
粘土矿物 在土壤学中,把岩石在风化 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叫作次生矿物。 它包括各种次生铝硅酸盐,各种简单盐类 和铁、铝氧化物。次生矿物是土壤中最细 小的部分,所以一般又称作粘土矿物。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35
二.森林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1. 有机质聚积过程 在各种植被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 体表层进行的有机质的聚积过程。它是 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过程。不难理解 ,气候条件不同,植被类型和长势不同 ,环境条件和分解情况不同,有机质聚 积的特点各不相同。
20一03年般11月说23日来星期,日11有时17机分18质秒 聚积有以下表现形式:
用,把太阳能引进了成土过程,才使分散的营养元素有了向土
壤聚集的可能,才产生了腐殖质和良好的土壤结构,从而产生
了为土壤所特有的肥力。
生物因素的作用由生物小循环体现,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进太阳
能,产生了腐殖质,扩大的氮素营养,地下的三角形状和地上
的倒三角形,使营养元素向地表富积,形成了肥沃的表土。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2003年11月23日星期日11时17分18秒
40
(1)土壤粘化层的形成 特别在温带,暖温带生物气候条件下,
一般在土体内部(20~50 cm)发生着强 烈的原生矿物(岩浆冷凝形成的矿物)的 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过程,或者上 层粘粒向下机械淋洗过程。因此,在心土 层粘粒明显聚积,形成相对粘重的层次, 叫做粘化层(下图)。
土壤剖面的组成
土壤剖面的组成土壤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给植物、人类、动物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随着日益加强的研究,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土壤剖面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组成,并研究土壤的结构和功能。
土壤剖面的组成主要由几个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包括:土壤深度、粒径组成、细菌、真菌、昆虫、藻类和地衣类等。
究竟土壤剖面是由哪些因素组成呢?(1)土壤深度。
土壤剖面中的土壤深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的类型和土壤性质,如林地、草地、芽土、深厚土壤等。
不同土壤类型可能有不同的土壤深度,深厚土壤的土壤深度一般会比芽土要深,而土壤深度也会随着种植的不同作物而变化。
(2)粒径组成。
粒径组成是指土壤粒径的大小,主要包括细砂、细沙、细粉、粉土、黏土等不同粒径的颗粒。
不同粒径组成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细砂可能拥有较高的通道性,而细粉可能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而粉土和黏土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3)细菌。
土壤中的细菌是一种生物因素,它们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的肥力,帮助植物生长发育,也可以发挥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
(4)真菌。
真菌也是一种生物因素,它们可以促进土壤的腐殖质分解,从而改善土壤质量,帮助植物生长发育,同时也可以促进植物抗病虫害。
(5)昆虫。
昆虫是一种动物因素,它们可以在土壤中巢穴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水分和营养肥料的循环,并引起病原体的迁移,以及扰乱植物病虫害的稳定性。
(6)藻类和地衣类。
藻类和地衣类是植物因素,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酸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的整体质量,也可以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因此,藻类和地衣类在土壤剖面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上便是土壤剖面的组成,有了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土壤剖面结构就会显示出不同的层次,各层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有水凝结层、有机残缺层、岩石碎屑层等。
这种结构的变化和发育,可以提供重要的洞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利用土壤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土壤松紧度(极松、松、散、紧、极紧) 6).孔隙(细小孔隙、小孔隙、海绵状孔隙、蜂窝状孔 隙、网眼状孔隙) 7).植物根系(0没有根系、1-4少量根系、5-10中量根系、 >10大量根系) 8).土壤新生体(石灰质新生体、盐结皮、盐霜、铁猛 淀积物、硅酸粉末) 9).侵入体(砖块、石块、骨骼、煤块等外来物) 10).石灰反应 11).pH值 12).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
干
润 湿润 潮润 湿
判断依据
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
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 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感 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能捏成团但不出水,捏 泥粘手 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
3).质地(砂土、砂质壤土、壤土、粉砂壤土、粘壤土、 壤粘土、粘土) 4).土壤结构(块状、团块状、核状、粒状、圆顶柱状、 棱柱状、片状、板状、页状、鳞片状、垡状、碎块)
1.剖面点位置 2.剖面大小 3.剖面示意图 4.剖面形态特征 5.土壤类型判断,土壤利用及改良措施。
2016/5/30
3.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 O层: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 A层:腐殖质 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 E层:淋溶层 B层:淀积层 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 C层:母质层 (以风化岩石为主) R层:母岩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
1).颜色(色调、亮度、彩度) 2).湿度 五个等级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 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 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 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 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1.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 有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具代表性。 不受人为扰动的自然平坦地区。 2.土壤剖面的挖掘 长2m 宽1m 深1-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