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
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
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2024版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ppt课件
调护
01
02
03
04
中药熏洗
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 瘀功效的中药煎汤熏洗患处,
如黄柏、苦参、五倍子等。
外敷法
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直接 外敷于患处,如马应龙麝香痔
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等。
塞药法
将中药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内, 通过直肠吸收药物成分,达到
治疗目的。
针灸治疗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
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 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 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脾虚气陷证
肛门有下坠感,神疲乏力,纳少 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 薄白,脉弱。治宜益气升提。
03
痔(混合痔)的中医诊断
门而成。
病机
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是痔(混合痔) 的主要病机,病位在肛门,与大 肠、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
症状
以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瘙痒 等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 血、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
中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
治。
02
痔(混合痔)的中医病因病机
其他中医疗法
拔罐疗法
刮痧疗法
在患者背部或腰骶部拔火罐,以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在患者督脉及膀胱经进行刮痧治疗,以疏通 经络、活血化瘀、排毒泄热。
推拿疗法
气功疗法
采用推拿手法在患者腹部或腰骶部进行推拿 治疗,以调和气血、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 秘等,从而减轻痔疮症状。
指导患者进行气功锻炼,如提肛运动等,以 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痔疮康复。
肛肠科痔疮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痔疮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由腹泻、便秘、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嗜食辛辣曲酒等诱发本病。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
【诊断】详细追查病史,局部均需指诊和肛门镜窥诊。
各类痔疮的诊断标准如下:1.内痔分为3期I期内痔:排便时常有出血、滴血或射血。
肛镜检查,齿线缘黏膜或肛肠柱隆起充血,病人除发现出血外,常无疼痛、脱出等自觉症状。
11期内痔:大便时内痔脱出,便后能自行回位,并有间断性的便血,肛门镜检查,可见内痔如球状突出。
III期内痔:大便时内痔容易脱出,不能自行回位,必须手托或卧位休息以后,才能回纳肛内,严重的三期内痔,病人在步行、体力劳动时,都会自行脱出。
2.外痔分为4种(1)炎性外痔:肛门齿线以外的皮肤部分,有大小不等的外痔赘生,常有红、肿、热、痛等表现。
(2)血栓性外痔:肛周有淡蓝色的血肿形成,伴有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因而疼痛比较严重。
都有肛周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瘀血凝结而成。
(3)结缔组织性外痔:肛周有皮赘样大小不同隆起的组织,有炎症时发痒或疼痛,妇女患者最多。
(4)静脉扩张性外痔:肛门边缘有团状的静脉丛胀大,大便以后,久蹲或劳累以后,静脉丛的胀大更为明显,严重者也会发炎疼痛。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在肛门齿状线上下方同一位置上发生,联成一体,括约肌间沟消失,称为混合痔。
混合痔外痔部分,以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为多。
【治疗】痔疮的治疗,由于专科的普及和学术的发展,已有了很大变化,除了中国的传统医疗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外,在物理疗法方面,又引进了激光、微波、热疗机、液氮冷冻、冷针、磁疗等现代技术。
这些新方法,都有控制痔疮临床症状和灼除病灶的作用,但也有引起邻近正常组织产生损伤性反应和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
本章将扼要介绍中医传统医疗的主要内容。
一、结扎疗法适应证:II、In期内痔。
禁忌证:肛门部有其他急性感染、急慢性肠炎、严重的心血管和其他全身合并病、妇女妊娠期等。
结扎方法:结扎治疗,能使痔疮阻断、坏死、脱落,治疗较彻底,远期效果较好,对健康组织没有明显的损害。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2012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一、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临床常见证候: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混合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痔病(TCD编码:BWG000)和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的患者。
2.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5.伴有以下情况患者不进入本路径(1)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
(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4)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5)孕妇。
(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
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混合痔中西医诊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手术为主要原则。若 湿热下注证,应给予清热利湿止 血治疗;若脾虚气陷证,应给予 健脾益气治疗;若风伤肠络证, 应给予清热凉血祛风治疗。
证
风伤肠络证
治
分
湿热下注证
类
脾虚气陷证
主证 治法
风
伤
肠
大便带血,滴血。
络 证
清热凉血祛风。
助
的患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样可清楚地看到
检
痔块的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对诊断环
查
状痔更有意义。
内窥镜检查:观察直肠粘膜有没有充血、水肿、溃疡、 肿块等情况,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 无痔疮。若有痔疮,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 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痔疮的数目、大小和部位。
02 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
03 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 (齿线下可为赘皮,亦可为静脉曲张)。
诊 断 依 据
鉴别诊断
混合痔与直肠癌
混合痔与肛裂
混合痔与肛乳头肥 大、直肠息肉
混合痔与直肠脱垂
辅
肛门视诊:用双手轻轻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 外,其他三期内痔大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
汇报完毕,谢谢
混合痔中西医诊疗
中医科
概述
混合痔,中医病名。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 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 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临床表现为便血及肛门部 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 分泌物或瘙痒。与西医病名相同。本病若早期治疗, 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程中伴发贫血 等并发症。
1、症状:
(1)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 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约70%~80% 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特点。 (2)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症状, 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里急后重,弥漫性腹 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气排便减少。 (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 增快,发热,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 疸
痔疮中医诊疗规范
痔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
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
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在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混合痔诊疗
混合痔 内外痔 中医诊疗方案混合痔是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 括约肌间沟消失 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
多发性混合痔 逐渐发展到绕肛门一周呈环状 称环状混合痔。
中医亦称“混合痔”。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混合痔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 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内痔表现为二期 度 以上内痔 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 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 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 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辅助检查 肛门指检 可在齿线以上摸到纵行皱折和 或 隆起结节。
肛门直肠镜 可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辨证分型 1、风伤肠络 症状 大便带血、滴血或射血 血色鲜红 量或多或少 大便干结 肛门瘙痒 口干咽燥 舌质红 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
治法 清热凉血祛风方药 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 症状 便血色鲜红 量较多 肛门肿痛 肛缘有肿物脱出、肿胀、灼热疼痛 或大便臭秽 或小便短赤 灼热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
治法 清热渗湿止血方药 二妙丸合龙胆泻肝汤 3、气滞血瘀 症状 肿物脱出肛外 水肿 内有血栓形成 或有嵌顿 表面紫暗、糜烂、渗液 疼痛剧烈 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 大便秘结 小便不利。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弦。
治法 清热利湿、祛风止血方药 桃红四物汤 4、脾虚气陷 症状 肛门坠胀 肛外肿物活动后更甚 便后出血 血色淡红 伴有头晕 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 舌质淡胖 苔薄白 脉细弱。
治法 补气升提方药 补中益气汤二、中医治疗混合痔的治疗方法有两种 即 外治法和手术法。
1、外治法 包括熏洗法、外敷塞药法。
1 熏洗法 采用苦柏痔洗剂中药坐浴消肿止痛。
苦柏洗剂组成 公英10g地丁10g艾叶15g防风15g苍术10g三棱15g莪术15g明矾10g红花10g黄柏10g苦参10g甘草10g 用法 煎水坐浴功用 活血消肿止痛主治 混合痔轻症。
2019精选医学痔混合痔诊疗方案.doc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整理)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 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 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 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 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 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 的相互融合。
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 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X线片、肛 门镜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声 及结肠镜检查。 (2)局麻患者可以不禁食,采用其他麻醉须 术前禁食4小时以上。 (3)术前局部备皮,排空直肠。 (4)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 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 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 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 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 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术后常规处理
(1)依据相关麻醉情况处理。 (2)无需禁食,但忌辛辣之品。 (3)术后当日注意出血情况和小便情况, 活动出血应及时处理,术后8小时未排 小便应采取措施。 (4)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 便嵌塞。
(5)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便后坐浴,换药,可选用肛肠综合 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 式)、智能肛周熏洗仪。 (7)观察伤口情况,术后1周,应注意 肛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肛门狭窄。
参考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订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
肛肠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痔疮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瘦直肠脱垂直肠息肉肛门瘙痒症痔疮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由腹泻、便秘、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嗜食辛辣曲酒等诱发本病。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
【诊断】详细追查病史,局部均需指诊和肛门镜窥诊。
各类痔疮的诊断标准如下:1.内痔分为3期I期内痔:排便时常有出血、滴血或射血。
肛镜检查,齿线缘黏膜或肛肠柱隆起充血,病人除发现出血外,常无疼痛、脱出等自觉症状。
11期内痔:大便时内痔脱出,便后能自行回位,并有间断性的便血,肛门镜检查,可见内痔如球状突出。
In期内痔:大便时内痔容易脱出,不能自行回位,必须手托或卧位休息以后,才能回纳肛内,严重的三期内痔,病人在步行、体力劳动时,都会自行脱出。
2.外痔分为4种(1)炎性外痔:肛门齿线以外的皮肤部分,有大小不等的外痔赘生,常有红、肿、热、痛等表现。
(2)血栓性外痔:肛周有淡蓝色的血肿形成,伴有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因而疼痛比较严重。
都有肛周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瘀血凝结而成。
(3)结缔组织性外痔:肛周有皮赘样大小不同隆起的组织,有炎症时发痒或疼痛,妇女患者最多。
(4)静脉扩张性外痔:肛门边缘有团状的静脉丛胀大,大便以后,久蹲或劳累以后,静脉丛的胀大更为明显,严重者也会发炎疼痛。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在肛门齿状线上下方同一位置上发生,联成一体,括约肌间沟消失,称为混合痔。
混合痔外痔部分,以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为多。
【治疗】痔疮的治疗,由于专科的普及和学术的发展,已有了很大变化,除了中国的传统医疗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外,在物理疗法方面,又引进了激光、微波、热疗机、液氮冷冻、冷针、磁疗等现代技术。
这些新方法,都有控制痔疮临床症状和灼除病灶的作用,但也有引起邻近正常组织产生损伤性反应和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
本章将扼要介绍中医传统医疗的主要内容。
一、结扎疗法适应证:II、In期内痔。
禁忌证:肛门部有其他急性感染、急慢性肠炎、严重的心血管和其他全身合并病、妇女妊娠期等。
痔(混合痔)诊疗常规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及优化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且肛肠分会和中围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痔混合痔是指痔疮疾病中既有内痔又有外痔的病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
根据中医理论,痔混合痔主要是由于脾虚湿阻导致气血瘀滞,以及肝气郁结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种病症的特点,中医临床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案:1.淸湿通络化瘀法病情中以湿气和瘀血为主的患者,可采用淸湿通络化瘀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桃仁、赤芍、当归、阿胶等药物,具有淸湿化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大黄瓜酒汤等。
2.益气活血舒痛法痔混合痔病情中以气虚血瘀为主的患者,可采用益气活血舒痛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等药物,具有益气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四神丸、当归四逆散等。
3.脾胃调理法对于痔混合痔病情中脾胃虚弱的患者,可采用脾胃调理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物,具有益气健脾、调理脾胃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承气汤等。
4.肝气疏通法痔混合痔病情中以肝气郁结为主的患者,可以采用肝气疏通法来治疗。
处方选择可以使用柴胡、香附、枳壳、青皮等药物,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作用。
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汤、香砂养志丸等。
除了上述常规的中医临床方案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病情使用中药外治法,如中药熏洗、灌肠等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和用力过度等不良习惯。
此外,加强运动和调整生活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痔混合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痔疮疾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从淸湿化湿、活血化瘀、益气活血、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角度综合施治,同时结合中药外治法和饮食调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也需配合医生的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痔诊疗规范
痔诊疗规范一、痔得定义:痔分为内痔、外痔与混合痔。
内痔就是肛垫(肛管血管垫)得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得病理性改变与移位;外痔就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得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与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就是内痔与相应部位得外痔血管丛得相互融合。
二、痔得诊断标准1、内痔得诊断标准詘鱈慮颏鸩撵阑。
内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上得静脉曲张团块,又称"里痔"。
1.1 诊断依据1.1.1 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
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红。
多见于一期内痔。
1.1.2 便血,色鲜红,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复位。
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
多见于二期内痔。
颃業寻蓟鲱貯幟。
1.1.3 排便或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复位,需休息后或手法复位,甚者可发生嵌顿,伴有剧烈疼痛,便血少见或无。
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有粘膜隆起,表面多有纤维化。
多见于三期内痔。
1.2 证候分类鏝撓標鋮襲愷擼。
1.2.1 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
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镔絷挝諮滾鵓骅。
1.2.2 湿热下注: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3 气滞血瘀: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
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
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鯰賢紗驊攬报蛴。
1.2.4 脾虚气陷: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
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
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2、外痔得诊断标准澠懼軸缏录单艷。
外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下得静脉曲张团块或赘皮。
2.1 诊断依据2.1.1 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呈红肿或破溃成脓,疼痛明显。
多见于炎性外痔。
2.1.2 肛缘皮下突发青紫色肿块,局部皮肤水肿,肿块初起尚软,疼痛剧烈,渐变硬,可活动,触痛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 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 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I度:便时 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 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 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 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 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 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 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 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 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1.诊断--症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 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 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 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 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精品课件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规范
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一、诊断---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 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 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 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 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 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 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手术方法:
(1)麻醉选择:一般采用局麻,必要时可采用腰俞 麻醉、腰麻等麻醉方法。 (2)操作方法:麻醉满意后,适当扩肛,指诊及肛 门镜全面检查肛门情况,根据痔体大小及分布合 理选择手术切口,弯钳提起外痔基底部,放射状 锐性分离外痔组织至齿线上0.5cm,做梭形切口, 大弯钳提起并钳夹对应部位内痔,7号线结扎内痔 组织。多个手术切口者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的肛门 皮桥,修剪手术切口,结扎止血,油纱条纳肛, 加压包扎固定。
术后常规处理
(1)依据相关麻醉情况处理。 (2)无需禁食,但忌辛辣之品。 (3)术后当日注意出血情况和小便情况, 活动出血应及时处理,术后8小时未排 小便应采取措施。 (4)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 便嵌塞。
(5)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便后坐浴,换药,可选用肛肠综合 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 式)、智能肛周熏洗仪。 (7)观察伤口情况,术后1周,应注意 肛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肛门狭窄。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 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 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 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 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 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舌淡,苔薄白,次排便之后,辨证选用以清热 利湿、消肿止痛为主的中药坐浴熏洗, 利于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水肿、疼痛。 推荐处方:蒲公英、生侧柏叶、花椒、 苦参、芒硝、苍术、生地榆、防风、 黄柏、赤芍、生甘草、五倍子。 上药煎取药液,于排便后坐浴熏洗。
辨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 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 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 (后下)。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 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 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 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 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 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 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 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 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 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 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 法。I、II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 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 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 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 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 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 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 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 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 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 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 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 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 的相互融合。
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 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X线片、肛 门镜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声 及结肠镜检查。 (2)局麻患者可以不禁食,采用其他麻醉须 术前禁食4小时以上。 (3)术前局部备皮,排空直肠。 (4)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 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 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 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 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 临床诊治指南”。
1. 手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2. 中药坐浴熏洗 3. 辨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 4. 中药外敷或中药纱条换药 5. 中药塞药法 6. 护理:辨证施护
手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适应症:非环状混合痔反复出血、 脱垂、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 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 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 槐花、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