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教案 心理技能训练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根据目标表述语言的具体性,可分为一 般目标(尽力而为)和具体目标(用 12.50秒跑完100米);

根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可分为现实而 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过易或过难的目标 等。
(二)目标设置的原则

目标设置的原则是在设置体育学习和锻炼目标 时应当遵循的依据和要求,它们对目标设置的 实践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心理技能训练:

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心理、行为调控 方法的步骤和要领,建立和巩固心 - 身联系, 提高运用效果的教育过程。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技能训练能够被引入、 应用并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极 强的应用性。
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 几个方面:
(六)完善学生的人格


学校体育的教学对象是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阶 段的学生,既要“育身”,也要“育心”,更 要“育人”。 学校体育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 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提高,同时也会影响学生 某些心理过程、心理品质,乃至人格的全面发 展。
三、学校体育中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恰当的设置目标可在四个方面影响练习者 的运动表现:
①目标可引导他们的注意,使他们将心理 和行为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完成练习任务 上;
②目标能动员练习者的身心能量,激励他 们去实现现实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③目标能提高练习者运动参与的坚持性, 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目标可促 使他们持续地付出努力;
(六)迁移性原则


心理技能训练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在 体育课上的心理调节能力。 熟练技能的一个特征是能够对其他技能或在其 他情境中产生效应,即产生技能的迁移现象。

熟练的心理技能也能在其他情境中产生相同的 效应,进而使体育教学中获得的身心调控知识、 技能“泛化”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练习中,甚 至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久而久之,成为学生 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发展, 直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心理技能训练
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

什么是心理训练? 对人的大脑进行的训练,使个体学习和掌握身 心活动的调控方法、提高调控效果的训练过程。
两个层次的涵义:


广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练习者的心理过 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 狭义——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练习者学会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控自身体 育学习与运动行为的过程。
第二节 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一、目标设置技能训练
(一)目标的定义与作用

目标是指个体试图在限定的时间内所要达到的 某一特定行为的客观数量标准。
目标具有方向性和强度两个特性:
目标的方向性:


每个目标都是基于某个动机倾向而指向于一定 标准的,如夺得比赛的冠军,战胜对手,或是 跳远达到 5.69 米,跳高达到 1.45 米等。前者 为竞赛结果目标,后者为技术表现目标。 目标可以是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提高身 体能力或发展心理技能等。
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


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手 段的恰当选择与运用; 学生是否自觉自愿地参与心理技能训练。 后者是内因,是心理技能训练产生作用的主要 决定因素。
(二)长期系统原则

任何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都需要有目的、有计划、 长期系统的教学与训练过程,心理技能的训练 也是如此。
(四)减轻疲劳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或学校运动队训练之后, 加入适当的心理放松技能训练:逐渐降低精神 和身体的兴奋水平,松弛肌肉紧张状态,促进 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疲劳,恢复体力。
(五)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如应用心理定向、表象技能和自我暗示训练可 提高学生完成长时间、长距离身体练习任务的 能力。

在身体疲劳、伤病或条件不容许进行技术、身 体练习时,进行运动表象训练有助于动作技能 肌肉运动感觉的建立、恢复和巩固。
(三)增强情绪的调控能力
许多心理技能训练,如躯体应激控制技术和认知 调整技术训练等,能帮助学生: 识别运动中的消极思维,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 减轻认知与躯体应激的消极生理反应,提高积 极的增力情绪。

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实践的过 程,是一个不断重复有效的心理和行为调节方 法,在心-身之间建立稳固联系的过程。
(三)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与体育课上技术动作的教学内容相融合; 与各种身体练习相配合; 与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四)区别对待原则

以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为依据,区别对待,有 针对性地选择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运动水平
认知-运动能力:

在体育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知方面的特征, 包括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动作记忆、操作思 维和运动中的注意能力等内容。

学校体育中的心理技能训练是发展学生认知运动能力的一种特殊方法。
(二)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改进

心理技能的练习有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尤其是把运动表象训练与技术练习结合起来进 行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比较好。
目标的强度:

目标还可因其对个体的重要性不同而对 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效应强度。


个体认为某个目标很重要,具有很大的个人和 社会意义。这个目标就会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 较大影响力,推动个体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相反,个体认为某个目标对其没有任何意义, 实现它没有任何价值。这个目标对他的心理和 行为就没有影响力和推动力,个体也不会为实 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
④目标设置还能促进练习者为实现目标去 寻求和发展有效的学练方法,提高学习 和应用运动技能的效率。
根据不同标准,可将目标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目标的指向性,可将目标分为结果 目标(夺冠军、得名次)和技术表现目 标(跳过1.50米的横竿);

依据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可将目标分为 短期目标(几周的)和长期目标(一年 的);
(五)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原则



既要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 也要关注在个别学生当中出现的特殊心理问题; 既要力求对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又 要尽力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某一时段出现的心 理障碍; 既要注重学生平时体育学习的心理控制,又要 注重学生在体育比赛、体育考试过程中的心理 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