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合集下载

颅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颅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脑膜瘤
总结词
脑膜瘤MR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详细描述
脑膜瘤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多变,T1加权像上可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 像上可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可出现明显强化,边界清 晰。
垂体瘤
总结词
垂体瘤MRI表现为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详细描述
垂体瘤在MRI上的信号强度与胶质瘤相似,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 同样可出现强化,有助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鉴别。
增强扫描表现
2
增强扫描时,脑炎病灶可出现明显强化,提示炎症反应活跃

脑膜强化
脑炎患者常伴有脑膜强化,即脑膜在增强扫描时显示为高信 号。
脑膜炎
脑膜增厚
脑膜炎患者的MRI扫描可见脑膜增厚,呈线样或结节样强化。
脑池、脑沟变窄
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脑膜增厚,可引起脑池、脑沟变窄,影响脑脊液循环。
颅内压增高
脑膜炎患者常伴有颅内压增高,MRI表现为脑实质受压、脑室变窄或消失。
硬膜外血肿
MRI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双凸镜形异常信号,T1WI呈 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血肿内常有脂肪和蛋白质成分,因此MRI信号不均匀,可 出现分层现象。
04 颅内感染
脑炎
1 3
脑实质异常信号
脑炎患者MRI扫描时,可见脑实质内出现片状或斑片状异常 信号,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听神经鞘瘤
总结词
听神经鞘瘤MRI表现为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详细描述
听神经鞘瘤在MRI上的信号强度与胶质瘤和垂体瘤相似,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出现强化,有助于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与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与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

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

颅脑正常影像学表现1.颅骨平片正常颅骨平片表现,因个体、性别和年龄而异。

颅板分内板、外板和板障。

内、外板呈高密度线形影,板障居中,密度较低。

颅板厚度因年龄和部位而不同。

颅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呈锯齿形透亮影。

颅缝内可有缝间骨。

侧位上可显示蝶鞍的形态、大小及结构。

其正常前后径平均11.5mm,深径平均9.5mm,形状分为椭圆形、扁平形和圆形。

后前位上,内耳道显示在眼眶内,两侧对称,宽径不超过10mm,两侧相差不超过0.5mm。

生理性钙化主要有松果体、大脑镰、床突间韧带和脉络膜丛等部位钙化。

生理性钙化的移位仅对颅内占位病变起提示作用。

2.脑DSA颈内动脉经颅底人颅后,先后发出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终支为大脑前、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极动脉、胼缘动脉、胼周动脉等;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顶升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颞后支等。

这些分支血管多相互重叠,结合正侧位造影片容易辨认。

正常脑动脉走行迂曲、自然,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管壁光滑,分布均匀,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

3.脑CT(1)颅骨及空腔:颅骨为高密度,颅底层面可见低密度的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等。

鼻窦及乳突内气体呈低密度。

(2)脑实质: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及小脑、脑干。

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分界清楚。

大脑深部的灰质核团密度与皮质相近,在髓质的对比下显示清楚。

尾状核头部位于侧脑室前角外侧,体部沿丘脑和侧脑室体部之间向后下走行。

丘脑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

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呈楔形,自内而外分为苍白球和壳核。

苍白球可钙化,呈高密度。

豆状核外侧近岛叶皮层下的带状灰质为屏状核。

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

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外囊。

(3)脑室系统:包括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为均匀水样低密度。

双侧侧脑室对称,分为体部、三角部和前角、后角、下角。

(4)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裂和脑池,充以脑脊液,呈均匀水样低密度。

头颅正常和基本病变MRI表现

头颅正常和基本病变MRI表现

脑实质异常信号与常见疾病 T1WI
炎性病变-结核(tuberculous)
T2WI
+C T1W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脑实质异常信号与常见疾病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
T1WI
T2W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MRI脑实质异常信号与常见疾病
T1WI T2WI 常见疾病
定位像(Scout image)
正常头颅横断面标准层面结构
T1WI
颅底层面
T2WI
auditory nerve
medulla cerebellum
1
正常头颅横断面标准层面结构
蝶鞍层面1
T2WI
T1WI
2
正常头颅横断面标准层面结构
蝶鞍层面2
lens
T1WI T2WI
pituitary gland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Circle of Willis:
颈内动脉的床突上段 大脑前动脉的A1段 前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的P1段
ACA
PCoA
PCA BA VA
CTA
ACA
MCA
PCA
MRA
ACA
MCA
ACA PCA
RMCA
ICA
BA
LMCA
MRV
下矢状窦
inferior sagittal sinus
低信号 高信号 脑肿瘤、转移瘤、脑梗死、脑软化、脱髓 低信号 低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混 杂 信 混 杂 信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伴血栓、部分脑肿瘤 号 号
脑实质异常信号与常见疾病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cytoma)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

30种颅脑疾病MR诊断经典总结正常脑MRI——正常脑组织在MRI像上,灰⽩质界限清楚,在T1WI上⽩质信号⾼于灰质,在T2WI上灰质信号⾼于⽩质,各脑叶,脑沟,脑裂,脑池及脑室形态⾃然,⽆变形及增⼤或缩⼩,各中线结构居中。

脑⾎管疾病——脑梗死MRI平扫缺⾎性脑梗死表现为⽚状或扇形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出⾎性梗死则表现为病变区内含合并短T1信号,增强扫描梗死早期可见病变区内动脉强化影象,亚急性期则出现脑回样强化,陈旧性梗死⼀般⽆强化,腔隙性梗死则表现为⼩斑点样长T1长T2信号,⼀般⽆需要做增强扫描。

病例1:缺⾎性梗死脑梗死的部位,形态,平扫信号特点及增强扫描所见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积梗死合并脑⽔肿或脑肿胀时可产⽣显著的占位效应,甚⾄可以引起中线移位,不可误认为脑肿瘤。

病例2:出⾎性脑梗死出⾎性梗死是在缺⾎性梗死基础上因在灌注发⽣的梗死区内出⾎,因此,其主要MRI表现为在⽚状长T1长T2信号中出现出⾎信号,其内的出⾎信号在急性出⾎⼀般为短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出⾎为短T1长T2信号。

病例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为深部脑组织的⼩⾯积梗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丘脑,脑⼲,⼩脑及脑室旁⽩质区。

应写清病灶的部位,⼤⼩,数⽬,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脑⾎管周围腔隙相鉴别。

颅内出⾎颅内出⾎在MRI检查中除具有CT的⼀般形态学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出⾎信号的不同,在出⾎信号⽅⾯,超急性期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现⾼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或中⼼呈现低信号,周边⾼信号,T2WI呈现低或极低信号,亚急性期T1WI和T2WI均表现为周边⾼信号,中⼼低信号;慢性期T1WI和T2WI均为⾼信号,T2WI⾼信号周围可见含铁⾎黄素沉积的⿊边;残腔期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极低信号。

脑出⾎周围⽔肿呈现长T1长T2信号,有⼀点需要说明,在疾病分类上⼤多数作者将硬膜下,硬膜外及蛛⽹膜下腔出⾎分在脑外伤中,本书之所以将这些疾病归⼊颅内出⾎⼀并讨论,主要考虑到各种颅内出⾎在MRI信号演变⽅⾯有共同规律。

颅脑MRI中常见T1WI信号异常病变

颅脑MRI中常见T1WI信号异常病变

1.T1WI高信号:颅脑病变的信号是与脑实质、特别是与脑灰质比较而言,取决于组织的质子密度、弛豫时间及采用的成像序列,其中T1WI 高信号也即短T1信号,正常时头颅皮下脂肪及颅骨板障、垂体后叶为高信号。

病理情况下出血、病变内脂肪、含蛋白病变、顺磁性物质沉积、钙化、黑色素以及其他导致T1弛豫时间缩短的病变均可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常用频率选择性化学饱和技术,适合确定是否为大块脂肪。

T*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用于显示出血,其中SWI更敏感。

DWI用于囊性病变评估,含蛋白成分较高时扩散受限。

一般来说,影像学上发现短T1信号时应先行脂肪抑制技术确定是否为脂肪,若非脂肪,再行T2*WI或SWI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无出血时则可能为顺磁性物质沉积,此时可根据各序列表现,并结合CT、选择MRS、增强T1WI等技术进一步评价。

2. T1WI等信号:指病变与脑实质(主要是灰质)信号相近,多种病变表现为等信号,主要是肿瘤的实性部分,如脑膜瘤、超急性期脑梗死、先天性病变(如神经元移行异常、错构瘤)等,原因是病变组织内细胞外水较少、近似正常脑组织,或为正常脑组织的结构紊乱。

等信号妨碍病变的检出,此时需参考T2加权序列、DWI及增强扫描进行诊断。

3.T1WI低信号:大部分颅内病变是T1低信号的,也称长T1信号,如脑梗死、脑软化、多数脑肿瘤、脱髓鞘疾病、脑炎症与感染性疾病、各种脑水肿、异常血管、钙化等,但这些病变在T2序列上信号各异,可为高信号或低信号。

另外,T1WI低信号的程度也不相同,如脑梗死、脑炎、间质性脑水肿为轻度低信号,血管源性水肿的信号进一步降低,囊性病变如蛛网膜囊肿、肿瘤囊变坏死等信号近似脑脊液,而骨皮质与异常血管信号更低,后者又称为流空信号,是提示血管结构的标志之一。

颅脑各病变M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MRI对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RI对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6
慢性期(3w-2m)
液体信号(长T1长T2信号)+T2黑环
47
残腔期(>2M)
液体信号(长T1长T2信号)+T2黑环
48
颅内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征象 直接征象:肿块
异常密度 异常信号 异常血管
49
间接征象: 周围水肿:髓质,很少累计皮质 脑膜瘤压迫静脉或窦水肿明显 脑内转移瘤、恶性胶质瘤明显(指状) 脑外肿瘤水肿清或无 占位效应:肿瘤及水肿致脑实质、脑沟裂室池移位/
前交通大约占30% 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分叉占25% 大脑中动脉分叉占20% 颈内动脉分叉占7.5% 基底动脉分叉占7% 胼周动脉大脑前动脉分叉占4% 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分叉占3% 多发动脉瘤占15-20 %
18
分布至额叶的下 内面皮质、嗅球、 透明隔、胼胝体 的前2/3、尾状核 的头部、苍白球、 内囊前肢、额叶 深部脑白质和大 脑皮层的前2/3的 区域。
44
亚急性中期(5-10d)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
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具有延呈T2时间作用,T1仍就有缩短T1时间的作用,呈短 T1长T2信号,T2高信号从中心向外周蔓延(双白)
45
亚急性晚期(10d-3w) 正铁血红蛋白外周+灶周含铁血黄色
血肿周边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形成含铁血 黄素,含铁血黄素缩短T2时间,呈T2低信号 (双白+T2黑边)
9
T2*显示铁质
10
11
12
超急性期脑梗死
CT最早24h后显影, T2WI:超急性期正常,最快12h后显影,DWI最快 梗塞后1.5-2h显影。
13
14
ADC值减低,持续超急性期-亚急性期 DWI高信号:可持续1-2个月;超急性期-慢性期

颅脑疾病的MRI诊断

颅脑疾病的MRI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脓肿
MRI诊断
1 急性脑炎期: MRI平扫见脑实质内不规则形片状异 常信号影,边界模糊不清,T1WI上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区不强化。有时也可呈 不规则片状或脑回状强化 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脓肿
MRI诊断
2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
在T1WI上脓肿为低信号,周围水肿呈低信号,两 者之间可见等信号脓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环厚 度均匀(约5mm左右) 在T2WI上脓肿和周围水肿呈为高信号,两者之间 可见等或低信号脓壁 增强扫描脓壁呈规则环形强化,脓肿中心不强化 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如脓腔内见到气体及液平面,为脓肿的典型表现。
MRI诊断
⒊亚急性期(2-7天):水肿及占位明显 ⑴水肿以第3天最重,占位效应明显, 水肿范围依梗塞大小而不同 ⑵由于蛋白质大分子渗入病变区,此时 梗塞区仍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 范围较前增大 (3)增强扫描,可见梗塞区脑回状强化
MRI诊断
⒋稳定期(8-14天)
⑴梗塞周围水肿逐渐消退,占位效应消失 (2)病变区仍呈长T1与长T2信号 (3)大面积梗塞增强后仍有脑回状强化 (4)此期最易发生梗塞后出血
脑血管病:腔隙性脑梗塞
好发部位:基底节 内囊和外囊 丘脑 脑干
脑血管病:腔隙性脑梗塞
MRI表现
1 脑实质内小片状或条状异常信号,
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2 早期边界模糊,晚期边界清楚锐利
3 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
4 5
部分病例可同时合并脑萎缩 MR发现病灶数目及显示病灶明显优于CT
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
概述
1 多因头部直接受外力打击 2 紧靠颅骨内板的动脉(如脑膜中动脉) 或较大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破裂 3 血液进入硬膜外间隙,由于内板与硬膜 粘连紧密,血肿范围较局限且形成双凸 透镜形 4 临床表现:原发性昏迷中间意识清醒 继发性昏迷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与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与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VM (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 : 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扌苗: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星形细胞瘤I、U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1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n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1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n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i、n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川、W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I级)、占位征象重(H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另U : 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 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 , 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颅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颅脑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 2、 DWI原理
• DWI是在常规T2WI基础上施加一对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 弥散敏感梯度,利用回波平面(EPI)等快速扫描技术产生图像,常 用表观弥散系数(ADC)来表示组织水分子的弥散能力。
• 如果水分子在敏感梯度场方向上扩散越自由则组织的信号衰 减越明显,也就是说,在DWI上组织的信号衰减越明显则提 示其中的水分子在梯度场方向上扩散越自由。DWI就是通过 测量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前后组织发生的信号强度变化来检 测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状态,可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特点及 其变化。
脑是全身需氧、需血最多的器官。脑的重量占体重的2%,但脑 的 耗 氧 量 是 全 身 耗 氧 量 的 20% , 脑 血 流 ( CBF ) 正 常 的 为 55ml/100g·min , 占 全 身 血 流 量 15% 。 脑 的 耗 氧 量 为 156umol/100g·min由于脑细胞的需血和氧量特别大,所以脑组织 的代谢特别旺盛,但是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特别差,CBF 一旦发生障碍,很快就会出现神经功能异常;缺血达到一定程度 后,局部脑细胞发生缺血坏死,而周边半暗带区对缺血的耐受时 间较长,因此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那些尚未坏死的缺血周 边半暗带区脑组织。
灌注成像PWI
通过分析病灶局部的血流灌注状况,可反映组织的生物学特性
中枢神经系统应用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Genu CC Int. Cap.
Ext. Cap.
Thalamus
Splenium
Optic Radiations
DTI就是一种用数学的手段来表示脑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各向异性的方法
在人类,完全中断脑供血6秒钟,出现意识丧失。心脏停搏10 秒钟,自发脑电活动消失,5分钟即开始产生永久性的脑细胞损害。 缺血10-20分钟,产生严重的广泛的选择性神经元坏死;缺血1-2

磁共振成像诊断MRI脑部疾病

磁共振成像诊断MRI脑部疾病
磁共振成像诊断MRI 脑部疾病
内容
一、颅脑正常MR体现 二、颅脑异常MR信号及病理意义 三、疾病诊疗
脑梗塞 脑出血 血管畸形 动脉瘤 静脉窦栓塞
一、颅脑正常MR体现
M, 1y
二、颅脑异常MR信号及病理意义
T2WI高信号(高、略高)依次:囊肿、水肿、某阶段出血、 缓慢血流、坏死、炎症、脱髓鞘、大多数肿瘤、变性等。
脑部旳主要病理变化:静脉高压性脑水肿、 静脉性脑梗死、出血等。
MR检验措施:一般检验、静脉MRA。
正常静脉窦 MRA
大家一起读片
男,19岁,曾经有头部外伤史
男77岁 眩晕
正常
男,17岁
思索题
1、新鲜与陈旧性脑梗塞(软化灶)MRI有何不同? 2、脑血肿急性期、亚急性期MRI旳T1WI上有何表
T2WI低信号(低、略低)依次:钙化、急性出血、含铁血黄 素
沉积、黑色素瘤等。 T1WI高信号:脂肪瘤、亚急性出血、高蛋白液体、不完全钙 化、
滞缓旳血流、血栓、增强扫描旳强化、黑色素瘤等。 T1WI低信号(低、略低)依次:囊肿、水肿、出血后期、缓 慢
血流、坏死、炎症、脱髓鞘、大多数肿瘤、变性等。
现?血肿旳慢性期在T2WI上有何特点? 3、血管畸形(AV-M)MRI平扫检验作出诊疗旳根据? 4、颅内动脉瘤(囊状)在MRI平扫及MRA上旳常见表
现分别是什么?
再见
囊变期(15天后):T1WI信号逐渐由高到低, T2WI
为水信号,T2WI病灶周围出现低信号环。
中线移位
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
外伤性
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
T2WI T1WI
脑出血 MRI
T2WI
脑出血 CT
2例陈旧性血肿 (外囊区)

脑部病变的MRI诊断

脑部病变的MRI诊断
-----精品文档------
脑部炎症的MRI特点
1.绝大多数炎症呈长T1长T 2信号。渗 出性炎症,不管其渗出液为浆液性、纤 维蛋白性、化脓性或者出血性,T1与T2 时间均有延长,仅程度不同而已。
-----精品文档------
2. 脑部炎症几乎不会呈等信号。
3.含有出血成分的脑部炎症可能在T1 加权图像中出现斑点状高信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 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脑内 所引起的疾病。囊虫感染来自异体或自 体,虫卵进入消化道后,孵化成幼虫, 随血液、淋巴输送到体内多个脏器成为 囊尾幼,进入脑部者为脑囊虫病。根据 病变部位,通常将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 型、脑膜型、脑室型以及混合型。
-----精品文档------
(一)MRI表现
与脑膜型、脑室型相比,脑实质型颇具特征 性。脑囊虫多呈圆形、大小为 2-8mm的囊性 病变,其内有偏心的小点状影、附在囊壁上, 代表囊虫头节,MRI显示率高。脑囊虫处在 活动期时,往往只有轻微的周围水肿,T1加 权图像不明显,T2 加权图像 才显出,因此, T2 加权图像呈现的病变范围要比T1 加权图 像大。
-----精品文档------
7.T2加权扫描有利于发现病变,T1加 权扫描有助于显示病变,在检查中可先 作T2加权扫描,再作T1加权扫描。即使 炎症较轻微、较早,MRI可在T2加权图 像上出现异常信号。
8.尽管大多数脑部炎症是由其他部位 炎症通过血行播散方式侵入脑部,但是, 仍有部分脑部炎症是由邻近结构炎症直 接侵犯而造成的。
脑干脑炎以桥脑为多见,除呈异常信号外, 脑干发生肿胀。
较晚,病变范围较大的脑炎容易在T1加权图 像上显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 占位效应明显。脓毒性栓子可造成多发性局 灶性脑炎或多灶性微脓肿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诊断要点:1)多见于第四脑室,亦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脑实质内(顶颞枕额相连接处)。

2)易囊变、钙化。

3)多见于小儿(5Y高峰)、青年。

髓母细胞瘤: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室管膜瘤相似。

鉴别:星形,钙化时与室管膜瘤鉴别难。

脑转移瘤:(特点:小病灶大水肿)平扫:见多发团块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信号混杂呈“牛眼征”,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

强化扫描: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强化灶,多呈环状(或结节状、或花环状),周围见片状稍低信号。

鉴别:多发结核、多中心性脑胶质瘤。

脑挫裂伤:早期:见片状(或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

晚期:片状软化灶。

诊断要点:1)外伤史。

2)早期占位征象、晚期萎缩征象。

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灰质、胼胝体、脑干处神经轴索肿胀(或断裂、或点片状出血、或水肿)平扫:见散在、分布不均匀小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边界欠清晰。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

脑外伤后遗症:(1)脑软化: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灶,邻近脑室扩大、脑沟加深。

(2)脑萎缩。

(3)脑穿通畸形囊肿:见……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灶,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4)脑积水。

腔隙性脑梗:平扫:基底节区(或丘脑区)见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无占位征象。

脑白质疏松症:平扫:双侧大脑皮质下、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见斑片状相互融合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无占位征象,于FLAIR上呈高信号。

中线结构居中,脑室系统扩张,脑沟脑裂增宽,脑回变窄。

脑脓肿(属颅内化脓性感染):平扫:左额叶后部见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于T1WI脓腔及周围水肿呈低信号,脓肿壁呈等信号;于T2WI脓腔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脓肿壁呈等(或低)信号。

整体表现呈环晕征。

DWI脓腔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脓肿壁明显环状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鉴别:星形、转移、放射性脑坏死、脑内血肿吸收期、手术后残腔。

脑囊虫病:平扫:于脑室、脑池、脑沟见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另于T1WI呈黑靶征,于T2WI呈白靶征。

病毒性脑炎:脑内见片状单发(或多发)对称(或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

平扫:双侧额颞叶及岛叶和皮层下信号异常,呈对称性分布,于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局部脑回增宽,脑组织肿胀。

增强扫描:病变区域轻度弥漫性强化。

等T1长T2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生殖细胞瘤:平扫:见类圆形肿块,大小约….mm。

边缘清晰,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内部信号混杂、不均匀。

矢状位可见压迫周围结构,脑室及脑实质受压,幕上可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脑积水)。

病灶前部见少许略高信号影。

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其他肿瘤。

诊断要点: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静脉畸形:平扫:毛线团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湍流、滞留),附壁见膜状短T1长T2信号(T1WI、T2WI均呈高信号,附壁血栓信号)。

MRA:可见扩张大脑大静脉,引流静脉瘘。

海绵窦综合征:由多种病变累及传经海绵窦,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下颌支。

引起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1)肿瘤性病变。

(2)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3)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短T1长T2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化脓性脑膜炎:平扫:蛛网膜下腔变形且于T1WI、T2WI呈高信号。

室管膜炎,于T2WI见脑室周围脑白质区带状高信号围绕。

偶尔可见脑室内聚集于T1WI信号增高。

增强扫描:蛛网膜下腔不规则强化。

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1)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

囊状。

(2)先天性脑积水:幕上大脑半球区见脑脊液信号。

余未见明显异常,大脑镰、基底节、小脑及脑干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平扫:小脑扁桃体变尖、下移,紧贴延髓及上颈段脊髓后方,脊髓内髓空洞异常信号影,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

鉴别:小脑扁桃体枕骨大孔疝,扁桃体呈圆锥状下移,由于颅内高压引起。

(4)先天性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闭塞:平扫:直窦及窦汇上移达人字缝,小脑半球体积缩小,第四脑室向后扩大,形成小脑后囊肿,脑干前移,桥前池及桥小脑角池消失。

并轻度脑积水,其内呈脑脊液信号。

(5)脑灰质异位:平扫:脑白质区可见与脑灰质相等信号影。

轻度占位征象。

诊断要点:好发于半卵圆中心。

(6)胼胝体发育异常:平扫:双侧侧脑室分离,双侧侧脑室前角、后角及体部间距增宽,第三脑室抬高,可见胼胝体缺如。

(7)蛛网膜囊肿:平扫:于蛛网膜存在区,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类似脑脊液信号,(偶尔,当囊液内蛋白质、脂肪成分含量增高时,囊液信号稍高于脑脊液)。

(8*)结节性硬化:平扫: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及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异常信号影,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偶尔亦见结节灶周围厚薄不均一高信号环绕,轻度脑积水、脑萎缩。

(9)脑颜面血管瘤病: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状低信号(偶尔异常血管亦呈扭曲状低信号)。

脑变性疾病**(1)阿尔茨海默病。

弥漫性脑萎缩,颞叶及海马较明显。

(2)帕金森病。

主要是铁沉积过多表现。

好发苍白球、黑质。

(3)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障碍。

皮质、脑干、小脑齿状核、黑质、白质。

脱髓鞘疾病:(1)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平扫:双侧侧脑室三角区脑白质内呈大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偶尔通过胼胝体相连。

脑萎缩表现。

增强扫描:活动期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强化。

(2)多发性硬化:平扫:双侧侧脑室三角区脑白质内呈大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偶尔通过胼胝体相连。

脑萎缩表现。

增强扫描:点状、片状、环状强化。

诊断要点:多无占位征象,好发侧脑室旁及侧脑室前后角。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病:平扫:于T1WI双侧大脑半球呈片状低信号,于T2WI呈弥漫性高信号。

增强扫描:多无强化。

脊髓室管膜瘤(属椎管内肿瘤*)平扫:于C2-C5脊髓节段性增粗,内见条索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后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范围局限,呈结节状。

2)广泛囊肿。

鉴别:星形(水肿大)、血管网状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属椎管内肿瘤)平扫:于C2-C5脊髓节段性增粗,内见条索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T2WI病灶范围较T1WI大。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周围水肿、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诊断要点:以胸颈段常见、儿童好发。

呈侵润性生长。

神经鞘瘤(属椎管内肿瘤)于T1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强化,均一或不均一强化,边界更清更锐利。

平扫:于T11-L1椎管内可见串珠样异常占位信号影,于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相邻椎体后缘受压,致局限性椎管增宽。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上下两端蛛网膜下腔增宽,横断面病灶沿椎间孔向外生长,呈哑铃形。

鉴别:1)脊膜瘤,钙化、无椎间孔侵犯。

2)单发神经纤维瘤,破坏椎体、转移至肺。

3)纵隔肿瘤,与胸段穿出椎间孔神经鞘瘤。

脊膜瘤(属椎管内肿瘤)平扫:蛛网膜下腔、实质性、较局限、椭圆形(或圆形),于T1WI呈等信号,于T2WI呈稍高信号,蛛网膜下腔阻塞、受压向健侧移位,偶可见病灶旁高信号囊变区。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显著强化。

周围水肿、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短T1短T2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脑棘球蚴病:平扫:实性:于右小脑半球脑实质内见类圆形囊状类似脑脊液信号灶,边缘光滑,形态规则。

囊性:于T1WI呈略高信号,于T2WI呈低信号,其内及边缘见多发小囊状高信号,病变周围见较广泛脑水肿。

混杂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属脑血管畸形):平扫:于T1WI及T2WI上见(圆形或类圆形或爆米花样)混杂信号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边缘均呈低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

(偶尔周围见片状出血征象)。

星形细胞瘤Ⅲ、Ⅳ级: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Ⅲ级:平扫:见不规则团块状占位性异常信号灶,边界不清晰,于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于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团块周围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脑裂脑沟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左(或右)偏移。

增强扫描:团块状边缘部分强化明显,形态呈不规则花环状(或斑片状或线条状或结节状)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