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种地质灾害,如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矿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了煤矿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于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矿震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顶板冒落顶板冒落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是指煤与煤层上覆岩层发生断裂或变形导致岩层块状物向下冒落、垮塌的现象。

顶板冒落主要有以下特征:1. 大量含煤易崩岩层。

这种岩层通常为粉煤岩、泥岩、粘土岩等,其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和易崩性,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导致顶板冒落的风险增加。

2. 顶板断裂带。

在顶板区域内存在着一些断裂带,这些断裂带通常是顶板冒落的先兆性征兆。

在矿井进尺中,当遭遇到这些断裂带时,就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支护,以防止顶板冒落。

针对顶板冒落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对顶板的检查与监测。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对顶板进行检查与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2. 合理选择支护方式。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

3. 加强科学管理。

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理,改进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瓦斯与煤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然由煤层中释放出来并伴随有煤块飞溅和瓦斯喷出。

煤与瓦斯突出具有以下特征:1. 煤与瓦斯围岩条件差。

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围岩条件较差的煤层中,例如煤层中存在隐蔽的瓦斯集聚区域,在开采过程中瓦斯释放不畅,形成瓦斯压力,从而导致煤与瓦斯突出。

2. 煤层中含气量较高。

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含气量较高的煤层中,尤其是表层煤和煤层深部。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包括:1. 加强对瓦斯的监测与管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瓦斯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1.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地质运动和作用导致的一系列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地质灾害分为自然性地质灾害和人为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自然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地质过程引起的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

人为性地质灾害则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矿山塌陷、地质环境破坏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自然性地质灾害中的常见类型,以便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2.1 地震地震是由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而引起的地球震动。

地震是一种常见而具有严重危害的地质灾害,它带来的毁灭性力量可以摧毁建筑物、破坏基础设施和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板块的运动和构造有关,而我们所处地球的板块边界上尤为容易发生地震。

我们应该加强地震预警、建设抗震建筑和提高公众防震意识以应对地震带来的危害。

2.2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上的一种地质构造,它能够从地下向地表喷发岩浆、烟气和火山灰等物质。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还会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探索火山的形成原因、监测火山活动、合理规划人类活动和制定预警机制,是降低火山喷发造成的灾害风险的关键。

2.3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陡坡地区的大量降雨或融化的雪水形成,将大量悬浮固体物质带入河流中并形成的一种地质灾害。

泥石流的流速快、冲击力强,不仅可以冲毁建筑物和河道,还会造成山体滑坡和阻断河流。

预测和防范泥石流非常重要,包括改善山区环境、建设泥石流防护堤坝和加强监测等措施。

2.4 滑坡滑坡是指山坡或斜坡上的土壤和岩石失去支撑、失去稳定性而崩塌下来的现象。

滑坡通常发生在降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下,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都十分严重。

对于滑坡地区,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采取保护措施,以减少滑坡带来的灾害。

3. 总结回顾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是常见的自然性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是自然灾害中较严重的一种灾害。

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往往是被动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将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崩塌、滑坡、泥石流属于山地、丘陵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在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极其频繁,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

常见地质灾害概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由于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吧滑坡称为“走山”。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的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由于其发生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的不同,地面塌陷可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

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高发时期:每年的汛期,特别是强降雨时期;(二)地面塌陷的高发时期:干旱季节、久旱后突然降雨时期、附近有施工振动或抽水活动的时段。

小金地质灾害情况小金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根据统计表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基本都与降雨有关,特别是与暴雨、大暴雨或连续数天的大雨以上的持续降雨等强降雨有关。

地质灾害与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与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与风险管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地质灾害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

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地质灾害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或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火山喷发等。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地质灾害。

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的快速释放,导致地面震动。

强烈的地震可能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损毁、桥梁断裂,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例如,2008 年的汶川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为惨重的破坏。

滑坡则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发生通常与地形、地质条件、降水等因素有关。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它往往具有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等特点。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地质现象。

地裂缝则是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导致的地面开裂现象。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在强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

火山喷发不仅会喷出岩浆、火山灰和气体,还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等次生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例如,地震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暴雨可能会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可怕的地质灾害呢?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以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的过程。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一、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1、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资源枯竭灾害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岩溶塌陷产生的前兆是井、泉水位急剧抬高、降低,地面出现鼓起和裂缝。

1、常见矿物:石英(SiO2)、正长石、斜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土、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2、常见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

3、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碳质岩石。

4、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 类、48 种:1、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资源枯竭灾害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岩溶塌陷产生的前兆是井、泉水位急剧抬高、降低,地面出现鼓起和裂缝。

1、常见矿物:石英(SiO2)、正长石、斜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土、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2、常见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

3、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碳质岩石。

4、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地铁施工中常见五种地质灾害及其危害地质灾害是岩石圈表部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给人类或物质财富带来严重的灾害事件。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地裂缝、软土变形、滑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砂土液化、崩塌等,下面将5个主要影响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进行介绍。

1.1活动性断裂的地震效应活动性断裂是指近期正在活动,今后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

活动性断裂的地震效应产生的断裂错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地铁建设的影响是长期的,同时地铁隧道通过断裂带的围岩稳定性差,支护措施如不到位,容易发生塌方。

活动性断裂引起的地质灾害危害结果:造成地铁隧道沉降、塌方、透水等。

1.2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的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

我国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天津、台北、太原等最大累计地面沉降已超过 2 m。

地面沉降是地铁建设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坍塌事故,危害结果:造成地铁建筑不均匀下沉,地铁盾构断裂,铁轨扭曲,地铁隧道透水,基坑与路面坍塌等。

滑移或不均匀下沉,基础悬浮等,以及地铁隧道透水。

1.3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是指那些构成斜坡体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坡体内部的一个或几个软弱结构面(带)作整体性下滑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为山地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按成因泥石流分为自然泥石和人为流泥石流,如山西尾砂矿溃坝特大安全事故就是人为泥石流。

滑坡与泥石流均具有突然性与破坏力大的特点,滑坡与泥石流主要对地铁车站施工造成威胁。

1.4流砂、管涌流砂和管涌是渗透变形的两种形式,均属于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流砂多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而细的粉、细砂中,其表现形式是所有颗粒同时从似于管状通道被渗透水冲走。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十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

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一、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1、地壳活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资源枯竭灾害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崩塌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岩溶塌陷产生的前兆是井、泉水位急剧抬高、降低,地面出现鼓起和裂缝。

1、常见矿物:石英(SiO2)、正长石、斜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土、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2、常见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

3、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碳质岩石。

4、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三、野外调查(一)调查要点1、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常见地质灾害

常见地质灾害

6常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就其成因而论,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

自然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使周围地质环境发生恶化而诱发的地质灾害。

6.1滑坡6.1.1滑坡及其形态特征6.1.1.1滑坡的概念斜坡上大量的岩土体,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地质结构、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及其重力的作用下,使部分岩土体失去稳定性,沿斜坡内部一个或几个滑动面(带)整体地向下滑动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现象,称之为滑坡。

滑坡一般是缓慢、长期而间歇性进行的,延续时间可以是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有的滑坡开始时滑动缓慢,但后来滑动速度可以突然变大,急剧下滑,这种滑坡又叫做“崩塌性滑坡”。

滑坡是山区铁路、公路、水库及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灾害。

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滑坡不仅规模大、类型多,而且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由于滑坡的存在和发展,有的迫使交通线路改迁,有的导致房屋倒塌,还有的严重危害水利枢纽工程和其他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等。

总之,滑坡往往会干扰各项工程建设,耽误工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滑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相应的研究。

滑坡有的易于识别,但有的受到自然界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或破坏,往往较难鉴别。

为了准确的鉴别滑坡,首先必须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结构。

在研究滑坡时,可通过其外部形态判断滑坡存在的可能性,而其内部结构也为确定滑坡性质提供了依据。

因此,只有识别了滑坡之后,才能对滑坡的问题做出合乎客观的分析和结论,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治处理。

6.1.1.2滑坡的形态特征一个典型的比较完全的滑坡,在地表会显现出一系列滑坡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成为正确识别和判断滑坡的主要标志。

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可简称滑体。

滑坡体的规模不等,体积小的只有十几立方米,大的可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立方米。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类型

致灾地质作用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所以防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侧重方面。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的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而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致灾作用是主导因素,受灾对象是被动客体。地质灾害的类型常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其它特点进行划分,而灾害的大小则以受灾对象的损失大小(规模、价值)加以评估。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
6、河、湖、水库地质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上升、海水入浸、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
海岭地震带:是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
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
对于地震带有规律的分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世界主要地震带与年青褶皱山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有的认为地震带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关。 所谓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常见的地质灾害1、什么是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什么是滑坡?4、什么是崩塌?指陡倾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

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崩塌的规范大到数亿立方米(山崩),小到数十立方厘米(落石),崩落距离可达数千米。

5、如何识别崩塌危险性?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坡度大于45 º,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产生垂直或平行斜坡方向的陡裂缝,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6、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降雨: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融雪,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易诱发滑坡、崩塌。

(2)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易诱发滑坡、崩塌。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可能诱发滑坡、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可能诱发滑坡、崩塌。

常见的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的人类活动有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烈的机械振动等。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的运动、构造运动、地貌发育、岩石结构、气候变迁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其他建筑和设施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 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滑坡:由于坡面失稳,土体发生滑动,使得山体滑坡,导致房屋被埋、交通被阻断等情况。

3. 泥石流:大量雨水或融雪通过山坡冲刷土壤和岩石,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具有流速快、冲击力大等特点,对沿途的村庄、农田以及人员造成严重威胁。

4. 崩塌:山坡或边坡的岩石、土壤发生崩塌,导致坡面崩塌,可能埋压建筑物,给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5. 地面塌陷:由于地下水开采、溶蚀作用,以及挤压变形等因素,地下水域发生塌陷,地面出现坑洞等现象。

6. 岩溶地质灾害:岩溶地区的溶洞、地下河流等地下空腔会引发坍塌、地陷等险情,对人类活动带来危险。

7. 地面沉降: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地层压实等原因,导致地面出现沉降,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基础设施造成危害。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地震防治:- 建立强有力的地震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做好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

- 加强地震科普,提高公众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和应急意识。

2. 滑坡防治:- 对滑坡易发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滑坡预兆。

- 在滑坡易发区进行植被恢复与保护,增加坡面的稳定性。

- 进行相应的工程措施,如排水、护坡和坡脚加固等。

3. 泥石流防治:- 加强雨情监测,及时预警,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 在泥石流沟、河道等区域进行加固工程,减少泥石流冲击力。

- 加强治理河道和山地的管理,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机会。

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编号:SY-AQ-0853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Several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s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灾害。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它们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裂缝是堤防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险情,它有时很可能性是其他险性(滑坡、崩岸等)的前兆。

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洪水或雨水易于侵入堤身,常会引起其他险情,尤其是横向裂缝,往往会造成堤身土体的渗透破坏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岩石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可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

前者是地表岩、土体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如地震、降雨、自重等向下降落而成,后者是由于人为作用导致的地面塌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和岩溶塌陷。

滑坡是山体土石材料沿滑动面发生的位移,其防治措施包括工程加固、排水处理和植被恢复。

泥石流是泥石材料沿沟谷流动形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拦挡坝、疏导通道和监测预警系统。

地震是地球地壳突然震动现象,防治措施包括地震勘查、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

崩塌是山体局部崩裂、松散和移动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坡面加固、坡脚排水和监测预警系统。

岩溶塌陷是因岩溶洞穴坍塌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地下灌浆、地面支护和加强监测。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确保地质工程的安全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的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交通、环境等造成危害和威胁的现象和过程。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对社会和人类造成的影响极大。

在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顺利进行。

一、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滑坡滑坡灾害对于人类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其突发性和瞬间性,使得预警和防范成为挑战。

同时,山体和坡地的土石材料位移迅速且规模巨大,难以及时控制,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因此,加强对滑坡灾害的科学研究、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以及防治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泥石流泥石流的瞬发性和流速快的特征使其成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陡峭山坡和沟谷地形。

其高速冲击力可摧毁房屋、道路和桥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预防和应对泥石流灾害需要强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工程防护和土地规划,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地震地震的突发性震动造成了地质工程中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地质工程中,如深基坑开挖和隧道开挖等活动,地下岩土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使地震可能对工程造成更严重破坏。

工程结构和地基稳定性应根据可能的地震影响进行合理设计和加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裂缝划分为4种:拉张裂缝、剪切裂缝、鼓胀裂缝和扇形张裂缝.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7.2.2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 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有坡体的岩土性质条件、地形地貌条 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地震、爆破、机械震 动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但是,滑坡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会受到滑床面( 滑动面)形成机制所制约.滑动面的形成有以下两种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对滑坡进行防治时一般应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因为不同类型的滑坡, 其成因、破坏方式、发展趋势和地质特征等都不同,所以防治措施应 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同时,引起滑坡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采取综合 治理方法,效果更好.其次是根治,以防后患.对于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的滑 坡,应该尽量争取一次根治,避免反复施工处理,遗留后患或前功尽弃.
• 7.1.2 崩塌的形成条件
• 1.岩土岩性条件 • 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不同类型的岩土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
不同,通常岩性坚硬性脆的各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 砂砾岩、花岗岩等)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岩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此外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会产生坠落和剥落 等形式的崩塌.
• 常用的滑坡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 (1)排截水工程.据统计,国内外有90%的滑坡与水有关,可见水对滑
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水对滑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对滑坡体坡脚的 冲刷、滑坡体内渗透水压力增大、水对滑面(带)土的软化和溶蚀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常用的截排水工程有外围截水沟、内部排水沟、排水盲沟、排水钻孔、 排水廊道、灌浆阻水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滑坡各个部分由于滑动速度和滑动距离的不同,在滑坡上部常形成一 些阶梯状的错台,称为滑坡台阶.台面常向后壁倾斜.有多层滑动面的滑 坡,经多次滑动,常形成几个滑坡台阶.
• 7.滑坡舌 • 在滑坡体前部,形如舌状向前伸出的部分,称为滑坡舌.如果滑坡舌受阻
而形成隆起小丘,则称为滑坡鼓丘. • 8.滑坡裂缝 • 滑坡的各个部分由于受力状态不同,裂缝形态也不同,按受力状态可把
• 7.1.4 崩塌的勘察与防治措施
• 崩塌勘察宜在初期勘察阶段进行,应查明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其规模、 类型、范围,对崩塌区作为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并提出防治方 案的建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崩塌勘察应以工程地质测绘为主,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1000~1 ∶500.测绘应查明如下内容:①崩塌区的岩性及地形地貌;②崩塌区 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面的发育及其分布组合情况;③崩塌区的水文 地质、气象和地震活动情况;④崩塌区的崩塌历史、崩塌类型、规模 、范围及崩塌体的尺寸和崩落方向等.
• (1)不受已有结构面的控制.均质完整的坡体,或虽有结构面但不成为 滑动控制面的坡体,滑床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最大剪应力面.这些滑床 面多出现在土质、半岩质(如泥岩、泥灰岩等)或强风化的岩质坡体中, 均由表层蠕动发展而来,一般呈圆弧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2)受已有结构面的控制,坡体中已存在的结构面强度较低,并构成一 些有利于滑动的组合形式时,它将代替最大剪应力面而成为滑动面.岩 质斜坡的破坏大都沿着斜坡内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而发生、发展.滑床 面可以是单一而互相平行的结构面,也可以由两组或多组结构面组合 而成.
任务7 常见的地质灾害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岩溶 地震 风沙
返回
7.1 崩塌
• 7.1.1 崩塌的概念
•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其是较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 脱离母岩而向下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 崩塌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 图7-1).崩塌体为土质的,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的,称为岩崩;规模巨 大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 崩塌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即发生过崩塌的地方,仍可能再次发生崩塌.
上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发生的整体 向下的滑动称为滑坡.滑坡大多发生在山区.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 害,常常会掩埋村庄、摧毁厂矿、破坏铁路和公路交通、堵塞江河、 损坏农田和森林等,西南地区(云、贵、川、藏)是我国滑坡分布的主要 地区.总之,我国的滑坡分布极广,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应重视研究和防治 工作.
• 7.2.4 滑坡的勘察与防治
• 滑坡场地的勘察宜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原位 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手段,查明其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性、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气象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尤其是缓倾角的层 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结构面的 分布、产状与组合情况.
• 7.2.1 滑坡形态要素
• 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其形态特征和结构比较完备,这是识别和判断滑 坡的重要标志(图7-2).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1.滑坡体 • 斜坡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岩体或土体称为滑坡体,简称滑体.滑坡体经
滑动变形、相互挤压,整体性相对完整,大部分都能保持有原层位和结 构构造体系. • 2.滑动面(滑动带) • 滑坡体与不动体之间的界面、滑坡体沿之滑动的面,称为滑动面,简称 滑面.滑动面上被揉皱的厚度数厘米至数米的被扰动带,称为滑动带,简 称滑带.有些滑坡的滑动面(带)不止一个. • 3.滑坡床 • 滑动面以下未滑动的稳定的土体或岩体称为滑坡床,简称滑床.
• 根据崩塌的规模和危害程度,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如下几种: • 1.绕避 • 对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的地段,即使是采用坚固的建筑物,也经受不了
这样大规模崩塌的巨大破坏力,故可以采取绕避的方法. • 2.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在邻近建筑物边坡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巨大块体的危石威胁行 车等的安全,则应采用与其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物,或 是用锚固的方法予以加固;对坡面深凹部分可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 进行灌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若山坡上部可能的崩塌物数量不大,而且母岩的破坏不甚严重,则以全 部清除为宜,并在清除后对母岩进行适当的防护与加固.
• (7)做好排水工程.地表水和地下水通常是崩塌落石产生的诱因,在有 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包括排出边坡地下 水和防止地表水进入.
• 对于可能发生崩塌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 的特征进行识别.尤其当上部拉张裂隙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 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组成坡体的灰岩形成高达100多米的陡壁,陡崖被众多的宽大裂缝 深深切割,致使临江绝壁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对长江航运构成了很大的 威胁.据史书记载,在历史上几千年来,该处曾多次发生崩塌堵江断航事 件,这说明崩塌作用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在预测崩塌的可能性时,应考虑 这个特点.
• 3.修筑拦挡建筑物 • (1)遮挡.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
或人工边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 路工程中较为常用. • (2)拦截.对于仅在雨后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 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崩塌
• 岩土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它是形 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 4.其他因素 • 地震、融雪、降雨、地表河流冲刷等因素也能诱发崩塌.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 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 会诱发崩塌.
• (3)支挡.支挡即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 或用废钢轨支撑.
• (4)打桩.打桩即固定边坡. • (5)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
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 (6)清除危岩.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
用刷坡、削坡技术以放缓边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按岩土类型分类 • 按岩土类型来划分滑坡,能够综合反映滑坡的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滑坡
• 因为斜坡的物质成分不同,滑坡的形态和滑动力学特征均不相同,滑坡 体结构和滑动面形状也各异.按岩土类型可将滑坡首先分为基岩滑坡 和土体滑坡两大类,然后再将这两大类滑坡细分,但目前尚无确切的细 分方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按岩土类型把滑坡分为堆积层滑坡、黄 土滑坡、黏土滑坡和基岩滑坡4类.
• 2.地质构造条件 • 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
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的裂隙越发育,越易产 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乎平行的陡倾角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 成. • 3.地形地貌条件 • 坡度大于45°的高陡边坡,上缓下陡的凸坡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 成的有利地形.
切层滑坡三类.无层滑坡发生在均质、无明显层理的岩土体中;滑坡面 一般呈圆弧形.其常见于黏土岩和土体中.顺层滑坡是沿岩层面发生的, 当岩层倾向与斜坡倾向一致时,且其倾角比坡角小的条件下,往往顺层 间软弱结构面滑动而形成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平直的,也可以是弧形或 折线形的.切层滑坡多发生岩层近乎水平的平叠坡条件下,滑动面切过 岩层面,常呈对数螺旋曲线,四川盆地“红层”中多见此类滑坡. • 2.按滑坡始滑部位分类
• (2)卸荷减载工程.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滑坡减重能减小滑体下 滑力,增加滑坡体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