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合集下载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

2、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 4)提高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标准,推 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重点项目:节能标准;节水标准;节地 标准;节材标准;资源综合利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危险 废物处理标准。
2、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 5)加快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制定 速度,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
个人简历
• 1993~1998 • 1998~2001 • 2001~2004 • 2004~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浙 江 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本科 硕士 博士
• 《煤炭学报》、《燃料化学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主要内容
• 标准的法律定位和内涵 • 非煤矿山行业现状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释义
2)推荐性标准
• 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 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 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指导作用, 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 活加以选用。《天然气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 注: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 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 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 上的约束性。
• 标准竞争是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 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 竞争形式。
2、我国目前标准化水平较低
• 成绩: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
• 贡献率:科技2.98%,经济1.16%,综合 国力1.5%。
• 主要问题:我国标准总体水平低,制定 速度慢,高技术标准缺乏,安全标准体 系不健全,资源节约标准滞后。
桑德斯定义
• 美国半导体协会主席,在1972年发表的《标 准化目的与原理》一书(ISO出版)中给出了 标准定义: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个 个标准化工作成果,它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讲义-安全管理篇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讲义-安全管理篇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的规定评分办法,作为各级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开展安 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的依据。 (一) 标准化分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规章制度具体要求
对于以上制度怎么查,首先查有无情况,然后查
落实情况,即各种管理台账.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台帐: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台帐 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落实台帐 安全活动(会议)台帐 设备管理及维修台帐 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台帐 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提取和使用台帐 安全生产有关奖惩台帐 伤亡(险肇事故台帐) 劳动防护及职工健康监护台帐等 爆破器材管理台帐
管理体系目的
要建立一系列标准文件,
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谢谢!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安 全管理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 于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 准化考评工作的通知》安监总 厅管一[2008]30号。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AQ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 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
一、采石场主要事故类型及 原因
1、物体打击 采石场在爆破作业后不及时对采面上的浮石、
险石进行彻底清理,采面上的浮石、险石滚落、 坠落击中伤人事故屡屡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生产进度,或受技术水平 的限制及工作疏忽大意等原因,使采面清理不 及时、不彻底,仍残留浮石、险石,一旦落下 击中采面下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发 生。

非煤矿山标准化试题汇编

非煤矿山标准化试题汇编

遵义宏宇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培训试题填空(共15空)1、依据“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0号令)中的规定,非煤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

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3、安全标准化考评是对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及运行情况的一个测量,实行企业自评、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自评后,向相应级别的评审组织单位申请(外部评审)。

4、标准化评审定级的依据是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考评工作分三个阶段,一是策划及准备阶段,二是(现场考评阶段),三是考评报告编制阶段。

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每一个元素都按(策划)、执行、符合、绩效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7、抽样是安全标准化考评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安全标准化考评的抽样方法一般包括(指定抽样)和(随机抽样)。

8、“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划分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和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中的4个实施指南对应。

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在设计时即引入了审核理念,安全标准化考评是对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及运行情况的一个测量。

目的是:通过测量(考评),评价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与《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的(符合)程度。

1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化评分办法规定,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相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含1人)、2人(含2人)、3人(含3人)以上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经整改合格后,可(重新进行评审)。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2006-11-02发布,200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The applicabl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1 方针3.2 目标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1 法律法规意识4.2 需求识别与获取4.3 融入4.4 评审与更新5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1 安全生产责任制5.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5.3 员工参与5.4 文件与资料控制5.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5.6 系统管理评审5.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5.8 安全认可与奖励5.9 工余安全管理6 风险管理6.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6.2 风险评价6.3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7 安全教育与培训7.1 员工安全意识7.2 培训8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8.1 设计要求8.2 采矿工艺8.3 生产保障系统8.4 变化管理9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9.1 基本要求9.2 设备设施维护10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0.1 作业环境10.2 作业过程10.3 劳动防护用品11 职业卫生管理11.1 健康监护11.2 职业危害控制11.3 职业卫生监测11.4 人机工效12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12.1 安全投入12.2 安全科技12.3 工伤保险13 检查13.1 一般要求13.2 巡回检查13.3 例行检查13.4 专业检查13.5 综合检查13.6 纠正和预防措施14 应急管理14.1 应急准备14.2 应急计划14.3 应急响应14.4 应急保障14.5 应急评审与改进15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5.1 报告15.2 调查15.3 统计与分析15.4 事故、事件回顾16 绩效测量与评价16.1 绩效测量16.2 系统评价前言本标准参照AQ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AQ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AQ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安全标准化的创建过程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

准备阶段应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

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

安全标准化评定原则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包括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

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

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最高。

见表1。

4.4.4 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时,采用三项评定指标中的最低等级。

监督管理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

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文件版本:A/0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2010年7月1日发布2010年7月1日实施目录安全标准化手册发布令1概述 (1)1.1主要内容 (1)1.2企业概况 (1)2目的和范围 (2)2.1目的 (2)2.2适用范围 (2)2.3术语和定义 (2)3规范性引用文件 (5)4标准化系统 (6)4.1目标与承诺(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6)4.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7)4.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8)4.4风险管理 (12)4.5安全教育与培训 (15)4.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17)4.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8)4.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20)4.9安全投入与工伤保险 (27)4.10检查、处理与应急 (28)4.11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 (34)4.12绩效测量与评价 (36)5附录 (37)5.1法律、法规 (39)5.2规章、文件 (40)5.3标准、规范 (41)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5.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图 (42)5.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录 (43)5.6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目录 (45)5.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目录 (46)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发布令本《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是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结合公司石灰石矿山安全管理特点制定的。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中规定了我公司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描述了公司石灰石矿山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确定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所需的过程顺序及其相互作用,是本公司石灰石矿山实施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策划、安全控制、安全保证和安全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我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石灰石矿山的安全工作负全责。

现任命庞卫东为公司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完善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二○一五年七月目录一、说明 (1)二、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1 目标(30) (3)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0) (3)1.3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30分) (5)1.4 安全生产责任制(30) (5)1.5 文件与资料控制(50) (6)1.6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30) (8)1.7 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40) (9)1.8 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50) (10)1.9 员工参与(30) (12)2. 风险管理 (13)2.1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要求(40) (13)2.2 风险评价(80) (14)2.3 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40) (16)3. 安全教育培训 (18)3.1 需求识别与分析(30) (18)3.2 培训(90) (19)4.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1)A. 液态盐类矿山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1)4.1采收工艺(100) (21)4.2变化管理(80) (24)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6)4.1采收工艺(100) (26)4.2变化管理(80) (29)5.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1)A. 液态盐类矿山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1)5.1 基本要求(80) (31)5.2 设备设施维护(120) (32)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4)5.1 基本要求(80) (34)5.2 设备设施维护(120) (36)6.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8)A. 液态盐类矿山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8)6.1作业环境(80) (38)6.2作业过程(120) (40)6.3劳动防护用品(40) (42)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43)6.1作业环境(80) (43)6.2作业过程(120) (45)6.3劳动防护用品(40) (48)7. 职业卫生 (49)7.1健康监护(40) (49)7.2 职业病危害控制(50) (50)7.3 职业卫生监测(40) (51)8. 隐患排查 (53)8.1一般要求(40) (53)8.2巡回检查(50) (54)8.3例行检查(50) (55)8.4专业检查(50) (56)8.5综合检查(50) (57)8.6隐患排查治理(30) (58)9. 应急管理 (59)9.1应急准备(30) (59)9.2应急预案(30) (60)9.3应急响应(30) (62)9.4应急保障(40) (63)9.5应急评审与改进(40) (64)10.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66)10.1报告(30) (66)10.2调查(30) (67)10.3统计与分析(30) (68)10.4事故、事件回顾与总结(30) (69)11. 绩效测量与评价 (70)11.1绩效测量(40) (70)11.2绩效评定与改进(40) (72)一、说明1.为规范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评分办法。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

xxxxx砖厂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文安字〔2012〕01号签发人:本企业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和《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建立如下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体系文件。

本体系文件每年进行一次评审、补充与修订。

关于体系文件分类编号、版本代码等的有关说明如下。

分类编码:由“JXAB-##-#-##”组成,其中“JXAB”代表“石河子市十户滩镇金鑫砖厂安全标准化”,前2位“##”为“大类属性”数字编号(标准化体系1--12大要素),中间1位“#”为“小类属性”字母编号(制度-A、文件-B、记录-C),后2位“##”为“同类流水序列”数字编号。

如《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汇编》的分类编号为XNAB-02-B-01,代表本企业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文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02)”元素中的文件(B)的第1号。

版本代码:由“####-#”组成,其中前4位“####”为“公元年代”数字编号,后1位“#”为“版本修订序列”字母编号。

如版本代码为2012-A,代表由2012年建立的本企业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文件第A次版本。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实施日期 2012-04-01xxxxx 砖厂件报告、调查与分析事故、事件调查管理制度JXAB-11-A-02 2012-A 记录 事故调查人员培训记录表 JXAB-11-C-01 2012-A 12绩效测量与评价制度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制度 JXAB-12-A-01 2012-A 文件安全绩效计划和测量监视记录表汇总JXAB-12-B-01 2012-A 指定安全生产绩效监测人员的通知(红头)JXAB-12-B-02 2012-A 年度内部评价计划 JXAB-12-B-03 2012-A 记录年度内部评价记录表 JXAB-12-C-01 2012-A 标准化系统不符合项纠正记录JXAB-12-C-02 2012-A 安全标准化系统内部评价报告 JXAB-12-C-032012-A 安全标准化企业(三级)申请表 JXAB-12-C-042012-A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录JXAB-12-C-05 2012-A 13 系统文件 A 级 制度汇编 JXAB-13-A-00 2012-A 14 系统文件 A 级 标准化管理手册JXAB-14-A-00 2012-A 待定 15 系统文件 A 级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JXAB-15-A-00 2012-A 16 系统文件 A 级 事故应急预案 JXAB-16-A-00 2012-A 17自评表自评标准表JXAB-17-A-002012-A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实施日期2012-04-0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AQ 2007.3-2006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1 方针3.1.1 方针的制定3.1.1.1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AQ2007.1-2006

AQ2007.1-2006
5.4.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
5.4.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够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5.4.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
安全教育培训
5.5.1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15
安全生产方针
5.1.1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
5.1.2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事故预防、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体现企业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随企业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检查;
——应急管理;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绩效测量与评价。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 则
11
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AQ 2007.3-2006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1 法律法规意识4.1.1 企业各级人员均应了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义务。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二○一五年七月目录一、说明 (1)二、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1 目标(30) (3)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0) (3)1.3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30分) (5)1.4 安全生产责任制(30) (5)1.5 文件与资料控制(50) (6)1.6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30) (8)1.7 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40) (9)1.8 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50) (10)1.9 员工参与(30) (12)2. 风险管理 (13)2.1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要求(40) (13)2.2 风险评价(80) (14)2.3 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40) (16)3. 安全教育培训 (18)3.1 需求识别与分析(30) (18)3.2 培训(90) (19)4.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1)A. 液态盐类矿山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1)4.1采收工艺(100) (21)4.2变化管理(80) (24)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6)4.1采收工艺(100) (26)4.2变化管理(80) (29)5.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1)A. 液态盐类矿山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1)5.1 基本要求(80) (31)5.2 设备设施维护(120) (32)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4)5.1 基本要求(80) (34)5.2 设备设施维护(120) (36)6.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8)A. 液态盐类矿山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8)6.1作业环境(80) (38)6.2作业过程(120) (40)6.3劳动防护用品(40) (42)B. 液态原地浸出矿山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43)6.1作业环境(80) (43)6.2作业过程(120) (45)6.3劳动防护用品(40) (48)7. 职业卫生 (49)7.1健康监护(40) (49)7.2 职业病危害控制(50) (50)7.3 职业卫生监测(40) (51)8. 隐患排查 (53)8.1一般要求(40) (53)8.2巡回检查(50) (54)8.3例行检查(50) (55)8.4专业检查(50) (56)8.5综合检查(50) (57)8.6隐患排查治理(30) (58)9. 应急管理 (59)9.1应急准备(30) (59)9.2应急预案(30) (60)9.3应急响应(30) (62)9.4应急保障(40) (63)9.5应急评审与改进(40) (64)10.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66)10.1报告(30) (66)10.2调查(30) (67)10.3统计与分析(30) (68)10.4事故、事件回顾与总结(30) (69)11. 绩效测量与评价 (70)11.1绩效测量(40) (70)11.2绩效评定与改进(40) (72)一、说明1.为规范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AQ 2007.3-2006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6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10-1发布2007-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依照AQ 2007.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制定,用于指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以达到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创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3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3.1 方针3.1.1 方针的制定3.1.1.1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一、说明 (1)二、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3)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1 目标(50分) (3)1。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60分) (4)1.3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60) (6)1。

4 安全生产责任制(70分) (7)1.5 文件与资料控制(50分) (8)1.6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50分) (9)1.7 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50分) (11)1。

8 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80分) (12)1。

9 员工参与(40分) (14)2。

风险管理 (15)2.1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要求(80分) (15)2.2 风险评价(100) (17)2.3 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100分) (19)3.安全教育培训 (21)3。

1 员工安全意识(60分) (21)3。

2 培训(100分) (22)4。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24)4.1 选矿工艺(180分) (24)4.2 变化管理(120分) (27)5.机电安全管理 (29)5。

1 基本要求(120分) (29)5.2 设备设施维护(180分) (31)6。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3)6.1 作业环境(120分) (33)6.2 作业过程(200分) (35)6。

3 劳动防护用品(80分) (38)7.职业卫生管理 (39)7。

1 健康监护(60分) (39)7.2 职业病危害控制(80分) (41)7.3 职业卫生监测(60分) (42)8.检查 (44)8.1 一般要求(60分) (44)8.2 巡回检查(70分) (45)8.3 例行检查(70分) (46)8。

4 专业检查(90分) (47)8.5 综合检查(70分) (48)8。

6 纠正和预防措施(40分) (49)9。

应急管理 (50)9。

1 应急准备(40分) (50)9.2 应急预案(40分) (51)9.3 应急响应(40分) (53)9.4 应急保障(40分) (5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Th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前言本标准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

本标准用于指导AQ 2007.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皖、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1 范围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44l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 5418—95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金属非金属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开采金属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

3.2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4 小型露天采石场 small-scale and opencast quarry年采剥总量500 Kt以下、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 m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

3.5 尾矿库 tailings pond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3.6 员工代表employees’ representative在企业员工中产生、由员工自主选举并经主要负责人任命的代表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员。

3.7 任务观察 mission observes对执行某一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有完全和部分两种类型。

3.8 关键任务 key mission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

3.9 事件 inci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10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11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12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3.1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4 资源与能力 resources and ability包括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到证实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3.15 安全绩效 safe performance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16 供应商 supplier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3.17 承包商 contractor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4 一般要求4.1 概述4.1.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建立与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

4.1.2 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教育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

4.2 实施原则4.2.1 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

4.2.2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3 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4.3.1 安全标准化的创建过程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

4.3.2 准备阶段应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4.3.3 策划阶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

4.3.4 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4.3.5 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4.3.6 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

4.4 安全标准化评定原则4.4.1 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包括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

4.4.2 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

4.4.3 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最高。

见表1。

4.4.4 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时,采用三项评定指标中的最低等级。

4.5 监督管理4.5.1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4.5.2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

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5.1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1.1 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

5.1.2 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事故预防、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体现企业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随企业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5.1.3 安全生产目标的确定,应基于安全生产方针、现状评估的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适合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

5.1.4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并确保能够实现。

5.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1 企业应建立相应机制,识别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2 建立获取渠道,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应融人企业管理制度。

5.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3.1 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5.3.2 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5.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创建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核心和关键。

5.4.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

5.4.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够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5.4.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

5.5 安全教育培训5.5.1 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5.5.2 培训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

5.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5.6.1 建立管理制度,控制生产工艺设计、布置和使用等过程,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水平。

5.6.2 通过改进和更新生产工艺系统,降低生产系统风险。

5.7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5.7.1 建立必要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设备和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拆除等活动。

5.7.2 应按规定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保存有关文件和记录。

5.7.3 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保存检测检验结果。

5.7.4 检测检验手段、方法应有效。

5.8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5.8.1 加强企业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

5.8.2 保证作业场所布置合理,现场标识清楚。

5.9 职业卫生管理5.9.1 建立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控制制度,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作业环境产生的职业危害。

5.9.2 通过技术、工艺、管理等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放射性、高低温、噪声及其他等职业危害的影响。

5.10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5.10.1 企业应做出承诺,提供并合理使用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以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