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消毒

合集下载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

水处理消毒方式的比较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各种消毒方式的比较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方法专业文章的摘要和概括,总结了不同消毒方式的优缺点。

各种化学消毒的比较:直到1970s,加氯仍是唯一的饮用水消毒的方式。

由于它工艺成熟,加氯消毒普遍被认为是最可靠的饮用水消毒方式。

加氯消毒的优势在于:●对各种病菌有极强的灭活性。

●能提供防止细菌再次滋生的余氯,确保处理过的饮用水在长途配送中保持清洁。

●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适合不同的水质的消毒要求。

●检测与控制相对简单。

●成本较低但是最近,饮用水的消毒问题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消毒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消毒方式更有效的对付那些抗力强的病原菌。

Wallace & Tiernan Inc. Taking care of the world’s water●要在消毒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消毒工艺要符合新颁布的安全及环保规程●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更强。

为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并达到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水源的质量和相关特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消毒方式。

目前,显然加氯仍然是最普遍使用的消毒方式。

其他消毒方式也在快速发展,包括氯氨,二氧化氯,紫外线。

在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采用哪种消毒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消毒方式达到的效果不同,没有哪一种消毒方式会适合所有的消毒工艺。

以下是对一些消毒技术的的描述和介绍,并对各技术的优点缺点进行了对比。

************************************************************************************************************************************************* 加氯饮用水消毒工艺中。

氯可以以三种形式进行参与,氯气消毒、次氯酸消毒、次氯酸钙消毒,这三种消毒方式均可以在水中产生自由氯。

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

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

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1. 引言当今社会,水质安全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这样的大型装置中,水的洁净与消毒是确保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围绕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展开讨论,以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消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 消毒的意义消毒是指将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或杀灭的过程。

在康仑水处理机器中,消毒旨在确保水质达到卫生标准,以避免引起水源污染相关疾病的传播。

消毒不仅要消除已知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还需预防可能的新病原体。

消毒步骤在康仑水处理机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消毒步骤的概述康仑水处理机器的消毒步骤主要包括预处理、灌装和后消毒三个阶段。

3.1 预处理预处理是消毒步骤中的第一步,旨在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机物。

在康仑水处理机器中,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混凝、絮凝和过滤。

混凝是将胶体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絮凝是指利用化学絮凝剂将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便于过滤。

过滤是将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滤材的孔隙截留,并使水变得更为清澈。

3.2 灌装灌装是为了保证消毒剂能对水进行均匀注入和接触,并确保在水经过康仑水处理机器的每个单元之前都得到充分混合。

在灌装过程中,消毒剂的注入量应准确控制,以避免浪费。

3.3 后消毒后消毒是在处理后的水中添加消毒剂的最后一个步骤,目的是确保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不被再次受到污染。

常用的后消毒方法有氯化物消毒和臭氧消毒。

氯化物消毒是通过向康仑水处理机器中注入经过氯化物处理的水,将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以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臭氧消毒是通过使用臭氧气体氧化消毒的方法,具有强氧化能力,能够杀灭各种微生物。

4.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通过对大连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消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康仑水处理机器消毒步骤包括预处理、灌装和后消毒三个阶段。

预处理是通过混凝、絮凝和过滤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机物。

常用水处理药剂配方

常用水处理药剂配方

常用水处理药剂配方在水处理中,常用的水处理药剂配方包括消毒剂、絮凝剂、缓蚀剂和pH调节剂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配方。

1.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是氯类物质,可以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氯消毒剂的常见配方包括:-氯化钠(食盐):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通过电离产生游离氯离子,具有杀菌作用。

-漂白粉:将漂白粉溶解在水中,并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也可实现消毒效果。

-氯气:氯气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杀菌的目的。

2.絮凝剂絮凝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常见的絮凝剂配方包括:-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释放出高锰酸根离子,具有氧化和絮凝的作用。

-聚合氯化铝(PAC):将聚合氯化铝溶解在水中,形成铝离子和氯化物离子,通过吸附和中和作用,形成絮凝剂。

3.缓蚀剂缓蚀剂主要用于防止金属管道或设备在水中的腐蚀。

常见的缓蚀剂配方包括:-磷酸盐:将磷酸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磷酸根离子,通过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反应,形成稳定的保护膜,从而起到缓蚀的作用。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通过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保护膜,起到缓蚀的作用。

4.pH调节剂pH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水的酸碱度,使其处于适当的范围内。

常见的pH调节剂配方包括:-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或石灰(CaO),用于提高水的pH 值,使其呈碱性。

-酸性物质:如硫酸(H2SO4)或盐酸(HCl),用于降低水的pH值,使其呈酸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水处理药剂时,应根据水质状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操作。

此外,水处理药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水质的安全与合规。

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饮用水消毒措施

饮用水消毒措施

饮用水消毒措施饮用水消毒措施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们对水质安全的重视,不同的消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供水系统和家庭用水中,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氯消毒是最常见的水处理方法之一。

氯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能够迅速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在供水系统中,氯消毒常常通过向水中加入氯气、次氯酸钠或次氯酸等氯化物来实现。

氯消毒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防止水中微生物的再生和传播,有效地确保了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杀菌和消毒的作用。

臭氧消毒能够有效地灭活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改善水质安全。

在一些供水系统中,臭氧消毒被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和有机物,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口感。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物质添加的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阻止其繁殖,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在供水系统中的特定位置,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剂量的紫外辐射照射后,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保证水质安全。

除此之外,臭氧-氯消毒联用和高级氧化还原处理等新型水处理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到饮用水消毒领域。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杀灭水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去除水质中的有机物、色度等污染物,净化水质,提高水的品质与安全性。

在家庭环境中,除了供水系统的消毒外,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饮用水消毒措施。

比如,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寄生虫;使用家用净水器或滤水壶过滤水质,去除异味和有机物;定期清洗水龙头、水壶等用具,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总之,饮用水消毒是确保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定期检测和维护水处理设备,都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步骤。

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重视饮用水质量,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字数:462】。

污水处理中的臭氧消毒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臭氧消毒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臭氧消毒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 录
• 臭氧消毒技术概述 • 臭氧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臭氧消毒技术的实际操作 • 臭氧消毒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臭氧消毒技术概述
臭氧消毒技术的原理
臭氧消毒技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 对污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 生物进行氧化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 目的。
设备安装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要考虑到电源、 水源、安全防护等配套设施的安装。
臭氧消毒技术的操作流程
预处理
对污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 等,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保证臭氧消毒 效果。
出水检测
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检测,确保微生物指 标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臭氧投加
臭氧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实践案例
01
02
03
城市污水处理
将臭氧应用于城市污水处 理厂,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有害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不同工业废水,采用 臭氧消毒技术进行处理, 满足废水排放标准。
饮用水处理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使 用臭氧消毒技术确保水质 安全可靠。
臭氧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效果评估
02
03
建立标准体系
推广应用
制定和完善臭氧消毒技术的相关 标准,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技术 水平。
加强臭氧消毒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比例,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挑战
臭氧消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臭氧产生效率、消毒效果和能耗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识的增强,臭氧消毒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市场 潜力。

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消毒剂次氯酸钠
就运行成本而言,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运行成本费用是很低的,稍比氯气高一些。 根据英国所统计的一组数据表明,次氯酸钠同氯气成本相比大约为1.05 :1 作为一种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強力灭菌、杀病毒药剂,次氯酸钠同水的亲 和性很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它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 且其消毒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所以它消毒效果好, 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存在跑气泄漏, 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小结
不管是氯气、臭氧还是二氧化氯气体,不仅存在扩散和跑泄漏问题,而且它们的溶解性 能都是比较差的,在药物投加方面要做到像次氯酸钠等液体消毒剂那样方便准确是比较 困难的。一般来讲,它们通过发生器所形成的气体气压大抵为常压,不会高出大气压力 多少,更不可能有近似液氯的压力,也没有真空加氯机这样的投加设备,这是它投加困 难达不到所要求水质标准的主要因素。
消毒剂臭氧
臭氧的消毒原理 臭氧在水中分解时直接放出单原子氧[O],因而具有强大的氧化消毒功效。臭氧由 于分子小,能迅速扩散和渗透到水中的细菌、芽孢、病毒中,强力有效地氧化分 解细菌、病毒、藻类物质的各种组织物质。 臭氧的优缺点 它不生成任何带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在味觉、气味、颜色方面可以很好地起到 改善水质的作用。它的这一特点决定其在食品工业方面应用是很有前途的。 另外臭氧的灭菌速度快。
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水处理过程中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 几种消毒剂的对比
小结 绘图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消毒剂
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次氯酸钠、 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 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手段。

饮用水处理技术介绍

饮用水处理技术介绍

饮用水处理技术介绍
一、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是一种最常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它可以消除水中的病
原体,有效地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也是制约水
质的最终防护措施。

二氧化氯消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氯离子的形式添加,另一种是以
液氯的形式添加。

其中,以液氯消毒更容易控制氯的加入量,而且消毒效
果也更好。

二、活性炭处理
活性炭对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如Chloroforms、PCBs、亚硝酸盐等有机物质能够被有效消除,活性炭处理
能够有效过滤掉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铁、锰和漂白剂等,净水效果明显。

活性炭的使用简单、经济、安全,但是长期使用效果不佳,一般需要更换,否则影响出水质量。

三、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曝气、湿润、沉淀、絮凝等,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大
型悬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从而降低剩余污染物的浓度,为
后续消毒提供良好的净水环境。

四、杀菌
一些水源中含有的病原体会对消费者造成威胁,因此需要经过杀菌处理。

常用的杀菌方法有比氯酸钠、比氯乙酸乙酯、过氯酸钠处理等,可以
有效除去病原体及其产物,有效改善水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

常用水的消毒方法水质消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饮用水、工业水处理、水质污染控制以及其它领域,都会大量使用水质消毒技术。

对水质消毒有不同要求的企业、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专业采用和熟悉使用,以确保其服务安全和有效。

一、热力学消毒法热力学原理是以提高水温,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比如真菌、大肠杆菌等等,以热的方式来溶解病菌。

常用的是热水冲洗、熔解或沸水法等方法消毒。

热水冲洗可以用来清洁表面,隔离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质,避免污染。

而熔解或沸水法只是温度能够达到一定值时,就能够把水中的细菌杀死,可以看作是比较简单的消毒方法,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接触水中病原体,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达到消毒的目的。

化学消毒的原理有:生物的分解、生物变性、抑制细菌增殖与死亡或使细菌使形态发生变化等。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氯化钠、氯乙酸、过氧乙酸、乙醇等,它们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虽然也有一定的毒性,但在一定剂量内使用也是比较安全的。

三、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将紫外线、重力、电波或冷却等能量,通过改变液体的物理属性,来使液体中的病原体受到破坏,从而进行消毒的方式。

物理消毒的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法、电离消毒法、水质净化系统(WPS)等。

物理消毒有无残留毒性、对自然环境无影响的优点,在某些特殊的环境状况下,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很大。

多种消毒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凡是有水源的企业、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以确保其服务安全和有效,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力学消毒法、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

热力学消毒主要是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将水中的细菌、真菌等杀死,常用的有热水冲洗、熔解或沸水法等三种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是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溶消菌体,其中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氯化钠、氯乙酸、过氧乙酸、乙醇等。

而物理消毒主要是借助紫外线、重力、电波或冷却等能量,通过改变液体的物理属性,达到消毒的作用,常用的有紫外线消毒法、电离消毒法、水质净化系统等。

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和消毒剂,常用于水处理、消毒和清洁等领域。

以下是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
1. 水处理:将适量的二氧化氯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用来消毒水源、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清洁和消毒:将适量的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在需要清洁和消毒的表面上,如厨房台面、卫生间、医疗设备和公共场所等。

3. 空气净化:可以使用二氧化氯喷雾器来消毒空气。

将适量的二氧化氯溶液放入喷雾器中,喷洒到空气中,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

4. 食品处理: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来消毒和保鲜食品。

可以将食品浸泡在二氧化氯溶液中,或在食品表面喷洒二氧化氯溶液。

5. 水果和蔬菜消毒:可以将水果和蔬菜浸泡在含有二氧化氯的水中,清洗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可以去除残留的农药和杀菌剂。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二氧化氯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另外,二氧化氯属于有毒物质,应妥善保存,避
免儿童接触,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洗工具。

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

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

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
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水处理消毒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个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1. 安全责任:明确水处理消毒工作的安全责任人和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安全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水处理消毒的安全培训,包括消毒工艺、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内容。

3. 设备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消毒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 品牌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并定期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5.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水处理消毒操作规程,包括消毒剂的配制、投加量、投加时间等,确保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6. 应急预案:制定水处理消毒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和突发情况的处理措施和逃生路线,确保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7. 安全巡视:定期对水处理消毒设施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8. 安全检测:定期对水处理消毒效果和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9. 职工健康监护:对从事水处理消毒工作的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包括定期体检、职业病防治等。

10. 安全教育宣传: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
水处理消毒安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制定和执行水处理消毒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水处理消毒工作的安全和可靠进行。

水处理常用工艺

水处理常用工艺

水处理常用工艺以水处理常用工艺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工艺。

一、澄清工艺澄清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工艺之一,通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微生物等杂质,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常见的澄清工艺有:1. 自然沉淀:将水放置一段时间,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2. 絮凝剂处理:加入絮凝剂,通过絮凝作用将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3. 过滤:利用滤料(如石英砂、活性炭等)的孔隙和表面吸附作用,将悬浮物截留下来。

二、消毒工艺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消毒工艺有:1. 氯消毒:向水中加入氯气、次氯酸钠等化学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2. 臭氧消毒:利用臭氧氧化作用来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微生物。

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三、软化工艺软化是为了去除水中的硬度成分,防止水垢的形成。

硬度主要由钙、镁等离子组成,常见的软化工艺有:1.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如强酸型树脂、强碱型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释放出等量的钠离子,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2. 反渗透: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将硬度成分和其他溶解物质截留下来,得到软化水。

四、脱盐工艺脱盐是为了去除水中的盐类,得到纯净水。

常见的脱盐工艺有:1. 蒸汽蒸馏:利用水和蒸汽的不同挥发性,将水中的盐类蒸发出去,得到纯净水。

2. 电渗析:利用电场作用,将水中的离子迁移至离子选择性膜上,实现脱盐。

3. 逆渗透: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将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截留下来,得到脱盐水。

五、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是对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以满足特定要求。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有:1.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

2.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等对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胶体等。

3. 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胶体颗粒迅速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水处理系统消毒管理制度

水处理系统消毒管理制度

水处理系统消毒管理制度
一、消毒必须两人进行,实行双签名(主机、病房管路)。

二、主机、病房管路每周(周日)用20%过氧乙酸消毒冲洗1次。

三、主机每月(最后一周日)用20%柠檬酸消毒冲洗1次,于过氧乙酸消毒冲洗合格后进行。

四、消毒后必须进行彻底冲洗,待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消毒时,必须悬挂消毒指示牌,消毒完成监测合格后,方可悬挂运行指示牌。

六、机器内部管路的消毒:使用机器—每班透析结束(两病人之间)进行热消毒1次,每天结束进行柠檬酸消毒1次,每周进行次氯酸钠消毒2次(周二、周五各1次)。

急诊机器—用后立即用柠檬酸加次氯酸钠消毒2次。

未使用机器—每3天进行热消毒1次,每周五进行柠檬酸加次氯酸钠消毒1次。

六、以上各项必须严格执行并落实,如有违规者,发现一次惩扣绩效20分。

自来水厂常用的几种水处理消毒技术

自来水厂常用的几种水处理消毒技术

自来水厂常用的几种水处理消毒技术(一)水处理需要消毒的原因城镇供水所用的水源,一般为地面水或地下水。

任何地面水或多或少都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就是已经通过混凝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但也不能把有害的细菌、病原菌及其它微生物完全去除。

水源是地下水时,水质虽然较好,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生活污水的影响和污染,这些有害的细菌,成为人体有害的传播介质。

同时,自来水在输送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细菌污染,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防止水致疾病的的传播,使供水水质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必须采用消毒来保证水质,通过消毒处理后的自来水可以控制消除水中的病原菌、病毒和其他致病性病菌传播的问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消毒液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出厂水及给水管道的管网末梢水维持一定的余氯就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二)氯消毒技术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自来水厂主要以氯为消毒剂,可用来消除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氯加到水中后生成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而氯能起到消毒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HOCL,次氯酸HOCL是很小的中性分子,容易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菌壁到细菌内部,因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菌的酶系统,因酶是促进葡萄糖吸收和新陈代谢作用的催化剂,从而使细菌死亡;次氯酸根OCL也具有杀菌能力,但因带有负电,不容易接近带负电的细菌表面,杀菌能力比HOCL 差得多。

氯消毒主要受到加氯量、氯与水的接触时间、水的浑浊度、水的PH值、水温、氨氮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1.液氯消毒采用氯瓶贮存液氯进行消毒,在常温下,当按规定打开氯阀时,液态氯变成气态氯,氯气是一种氧化能力很强的黄绿色有毒气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强烈刺鼻味的窒息性气体。

加氯气消毒的原理:(i)当水中无氨氮存在时,反应式是:CL2+ tl20 H HOCL+ HCLHOCL —- H + OCL氯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次氯酸HOCL,并不是氯气本身。

水处理消毒方法——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水处理消毒方法——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水处理消毒方法——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水处理消毒方法——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水处理出水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需要根据污水中病原微生物量,出水水质,处理规模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综合考虑适应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储运管理等因素。

由于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它仍是目前较常用的消毒药剂。

氯消毒氯消毒分为氯气或液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等。

氯气或液氯消毒是直接向水中通入氯气或液氯,氯进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有效成分是次氯酸,在维持稳定pH值的情况下,次氯酸与次氯酸钠处于平衡,当次氯酸因参与氧化消毒过程而被消耗之后,次氯酸钠就会水解生成次氯酸,维持其消毒效果。

因此,具有消毒作用的有效氯含量是次氯酸和次氯酸钠的总和。

由于氯是较强氧化剂,可与水中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因此水处理投加氯量需要根据试验确定,对于城市污水,参考数值是:一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20-30mg/L;二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5-10mg/L。

氯消毒的接触时间一般为30min,余氯量不小于0.5mg/L。

为了避开氯气和液氯的危险性,很多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其消毒原理同样是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在起作用。

通常也采用现场电解食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取。

整体上,次氯酸钠消毒作用没有氯气或液氯强。

一般情况下,含有较多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污水处理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二氧化氯溶于水,但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杀菌主要依靠其吸附和渗透作用。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的穿透能力和吸附能力都很强,可破坏细菌含硫基的酶,对细菌和病毒的灭活能力都很强。

二氧化氯消毒特点:不仅灭活微生物,还氧化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将其分解为无毒无味的硫酸或磺酸,能将氰类和酚类等有毒物质氧化降解为氨根离子和简单的有机物。

由于二氧化氯不与水发生反应,其消毒作用受pH值影响极小,在较高pH值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比氯强。

血透水处理机消毒方法

血透水处理机消毒方法

血透水处理机消毒方法
一、化学消毒法
通过将消毒剂配制成合适的浓度后,通过循环泵(或高压泵)使消毒剂循环到整个系统进行消毒。

其优点是如果操作正确,浓度配制准确,消毒效果非常优秀,而且不受系统本身的限制,可以对目前几乎所有的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

过氧乙酸是目前常用高效消毒剂,但使用中应该注意最终的浓度,浓度过高对于水处理系统的一些材料会有较大的腐蚀性。

次氯酸钠可以应用于反渗水箱和反渗水循环管道的消毒。

二、热消毒法
通过机器本身加热系统对冲洗的反渗水加热至85-95℃,并在透析机内保持15-30分钟进行冲洗、充满、循环、排泄等4个阶段洗掉先前使用的浓缩液残留物和杀灭微生物。

热消毒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杀灭微生物和消毒效果不受水处理系统本身的影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热消毒对于一些材料可能会有破坏性,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材料的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在消毒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消毒前应该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彻底清洗,去除系统内的污垢和残留物。

2.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并注意最终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3.消毒过程中应该有人员在场监督,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4.消毒完成后应该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清洗和检测,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总之,血透水处理机的消毒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类型和材料进行选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安全和有效性。

水处理消毒剂种类特点

水处理消毒剂种类特点

泳池的池水需要定期消毒,市面上常用的消毒剂种类还是很多的,但是每一种的效果和对池水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就具体的类型给大家分享一下特点,以便大家进行了解。

一、液氯含有有效氯,杀菌力强,并有较强的持续杀菌能力和除藻除臭除味的能力。

应用广泛,技术工艺比较成熟,消毒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价廉,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

二、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氯25%一30%,次氯酸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游泳池消毒剂,有效成分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细胞代谢。

可以应用在不同水质条件的水中,杀菌效果良好。

酸性环境中其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

三、次氯酸钠[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

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

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pH 值高达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 值可降至7~9。

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

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

四、聚合氯化铝呈灰黄色(粉状),透明(液体),聚合氯化铝实际是一种氧化铝,由于氯化铝的混合物,其沉淀作用主要是氯化氢氧化铝AL(OH)2沉淀,这是一种胶团能将水中的杂质包裹其里面或附在其表面,越积越重而沉淀下来使水澄清。

以上就是郑州亚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家从事游泳池SPA消毒领域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发展型企业,在游泳池行业,我公司产品基本上覆盖了游泳池经营所需求的全部产品,拥有相关品牌授权的销售资格。

其中包括水处理产品、水质测试产品、吸污用品、清洁工具、救生用品、比赛用品、游泳池工程配件等。

血透水处理消毒操作规程

血透水处理消毒操作规程

透析用水处理消毒操作规程
一、更换细菌过滤器(每季度更换5微米精密过滤器5根)
二、在平衡水箱内用200L水配制成3‰过氧乙酸溶液(在消毒待
机模式下,打开进水手动球阀,等到水箱水位H位指示灯亮时关闭进水球阀。

打开排气口,倒进预先配置好并放置≥24小时的12瓶过氧乙酸)
三、在消毒模式下点“消毒设定”
四、设定消毒参数:消毒循环时间60分钟
消毒浸泡时间60分钟
消毒预清洗时间30分钟
消毒清洗时间120分钟
五、退出参数设定
六、按下“消毒运行”,当按钮显示为绿色时消毒程序开始
七、消毒开启5分钟后,依次打开每台血透机,运行RINSE程序
一分钟后关闭血透机,让机器内部管路浸泡在消毒液中
八、打开每个取水口开关,让消毒水到达各个死腔
九、自动消毒完成后,测消毒液残留必须≤0.2mg/L。

残留≤
0.2mg/L后运行机器在“双极运行”模式
十、依次打开每台血透机,运行RINSE,至少两遍
十一、打开各个取水口冲洗,直到残留正常:≤0.2mg/L
十二、测试每台机器的消毒液残留,直到确保残留都≤0.2mg/L 十三、消毒完成,点击双极运行,点击透析直供关闭制水。

水处理消毒流程

水处理消毒流程

使用数字键,输入消毒密码(7),然后按
然后按 按
将光标移动到 输入操作密码,面板将显示
7
© 2013.02 Gambro Lundia AB
测试后:打开126阀门,关闭127阀门,让产水进入病房循环管 路
残余测试2:在病房管路上的所有取样点进行一次残余消毒剂浓 度的测试
警告:
在没有完成一次完整的残余消毒剂浓度检测前,请不要开始治疗

6
面板显示将变为
© 2013.02 Gambro Lundia AB
消毒后返回运行模式按Fra bibliotek直到面板显示

将光标移动到这个位置
至少冲洗CWP 100分钟。所用时间可以通过按 两次在面板 上查看
50分钟后: a:先关闭127阀5秒钟来冲洗产水侧的溢流阀,然后再次打开 127阀 b:先打开128阀30秒来冲洗浓水循环管路,然后再次关闭128 阀
残余测试1:在冲洗周期快结束时,必须进行残余消毒剂的浓 度测试,以此来确认消毒剂已经完全被冲走。从CWP右侧的 排水透明管处取样。
冒然打开126阀会把消毒剂带入到病房管路中
2
© 2013.02 Gambro Lundia AB
内部循环和添加消毒剂
面板将会显示
3
© 2013.02 Gambro Lundia AB

开始内部循环。面板显示变为
打开进水水箱顶部的塑料盖,然后缓慢的向水箱中加入预配好的消 毒剂溶液,建议在循环时分2-3次加完。然后再把盖子盖上。
一. 进入消毒

直到面板显示

把光标移动到这个位置
用数字键输入消毒密码,然后按
然后按 按
把光标移动到 进入消毒模式,面板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消毒步骤
计算消 毒液浓 度
投入消 毒液 吸入消 毒液
联机消 毒
消毒液 浸泡
消毒液 循环
清洗消 毒液
检测消 毒液残 余
隔夜再 冲洗
热消毒

通过热力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从而使 微生物死亡。
膜热消
湿热 方式
部位
管道热消
干热
管道回水末端温度≥80℃,保持时间≥20分钟
化学消毒VS热消毒
6 5
4
3 2 1 0 消毒效果 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 经济成本 化学消毒 热消毒
内毒素


细胞外膜的结构部分 革兰氏阴性菌 大小:碎片为2000-5000道尔顿,完整的 内毒素大小超过10万道尔顿 化学性质:脂肪(脂质A)和碳水化合物 不同的种属,不同的活性
内毒素的危害
热源反应 急性 死亡 慢 免疫 性 缺陷、 促红 细胞 生成 素抵 抗、 动脉 粥样 硬化、 腕管 综合 征
次氯酸钠
成分与机理 有效浓度及残 余 浸泡时间
次氯酸钠 机理:通过水解 形成次氯酸钠, 次氯酸进一步分 解形成新生态 氧,利用新生态 氧的极强氧化性 使菌体和病毒的 蛋白质变性,从 而使微生物致 死。
有效含氯量0.1%
30分钟60分钟
残余量<0.1mg/L
过氧乙酸
成分与机理 有效浓度及残 余 浸泡时间
联机消毒方法
水处理消毒液或 热水循环 透析机运行冲洗 程序
关闭透析机
消毒液残留测试
水处理冲洗
臭氧消毒




浓度0.2-0.5mg/L接触10分钟可以完全杀死细 菌、孢子和病毒。 臭氧的产生要被监控,其有效度检测困难,同 时要定期检测周围空气中臭氧的浓度要小雨 0.3mg/m³的标准,以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臭氧为强氧化剂,对一些材质的腐蚀性很大, 加快设备的老化,使用上要注意,特别不推荐 作为反渗膜的消毒。 可以对水箱和供水管路消毒,但是要考虑对气 囊中橡胶的腐蚀。


《湖南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及评分标准》2004
反渗膜及管道的消毒应严格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一般每月一次,夏季15-20天一 次



《YYT1269-201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常规控制要求》
日常应根据制造商的规定对纯水箱、管路及膜系统进行消毒 附录b:管道的消毒频率应根据系统的设计和生物膜形成的程度而不同,但是每月应进 行一次。
水处理消毒
王为
目录
水处理消毒的目的
水处理消毒的进行
消毒效果与检测
大量的水接触
正常人
透析病人
细菌的来源与危害

砂 滤 罐
碳 滤 器
软 水 器
反 渗 机
供 反 渗 水 ( 病 房 管 路)
透析 机 A/B 浓缩

生物膜的形成

第一阶段Biblioteka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有细菌 播扩散
附着在表面
滋生
形成保护

性多糖黏膜 易于清除 难以清除 生物膜一旦形成,就会源源不断的释放内毒素和其他细菌代谢产物,一般 消毒方法无法去除生物膜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发射决定于灯的频率,并且随着时间的 降低,灯管需要定期更换。
由低压贡灯发射的波长在254nm的紫外线灯 对杀灭水中细菌有效,要确保30mWs/cm²的 放射剂量。 紫外线对水箱或流动中的水进行消毒,被灭杀 的细菌尸体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需要在下游 安装内毒素过滤器。


消毒频率
谢谢聆听!
常被 忽略
透析用水的微生物标准
YY0572-2015 细菌CFU/ml 内毒素EU/ml 100 0.25 IS013959 100 0.25 日本(JSDT) 100 0.05
干预值为标准值的50%
水处理消毒的目的

消毒 抑制细 菌滋生 防止生物 膜的形成 得到洁净的 透析用水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好的透析 效果
水处理消毒的进行



消毒方式 1.化学消毒 2.热消毒 3.联机消毒 4.臭氧消毒 5.紫外线消毒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 物和病原体,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 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 氧化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 等。
按产品说明使用 过氧乙酸≤0.04% 过氧化氢≤0.2% 过氧乙酸和过氧化 氢的综合浓度不要 超过0.2% 残余量<3mg/L
30分钟60分钟
消毒液的选择




强烈建议使用有批号的成品消毒液 《消毒液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第二十条: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 用品的生产企业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 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七条:消毒服务机构不得购置和使用不符合本规定的 消毒产品 成品消毒液的优点:多为复合型成分,同时具有杀菌、清 洗等多种效力。 成品消毒液在申请批号时,需要进行毒性、稳定性、有效 性、腐蚀性、实验性并提交合格报告、所以更安全可靠并且 对设备损伤小。
过氧乙酸 乙酸(分解产生) 机理:通过氧化 作用与菌体蛋白 的氨基结合,使 蛋白变性,酶失 去活性,导致微 生物死亡。微量 的乙酸成分,具 有一定的碳酸盐 清除能力
过氧乙酸≤0.2% 过高的浓度会对反 渗膜造成损坏 残余量<3mg/L
60分钟
复合型过氧乙酸
成分与机理 过氧乙酸 乙酸 过氧化氢 其他 机理:除过氧乙 酸外,大量的乙 酸,具有很强的 碳酸盐的清除能 力,过氧化氢既 是稳定剂,同时 也有很强的杀菌 效果 有效浓度及残 余 浸泡时间
管道材料与消毒方式的兼容对比
材料 聚氯乙烯PVC 含氯消毒剂 √ 过氧乙酸 √ 热水 × 臭氧 ×
氯化聚氯乙烯 CPVC
交联聚乙烯 PEX







×
聚丙烯PP
聚乙烯PE 不锈钢SS

√ ×

√ √

× √
×
× ×
联机消毒

所谓的联机消毒就是在进行水处理消毒时, 将水处理供水管与透析机相连的管路,以 及透析机进水口到透析机水箱或消毒循环 阀这一段透析机自身无法消毒到的管路一 起消毒。



加拿大 2017
RO 热消毒每周一次 管路 热消毒每周一次 化学消毒 根据原水质量确定 化学消毒 每季度一次
消毒效果的检测
检测频率 采样部位及方 法 检测方法
细菌1次/月 内毒素1次/3月
反渗水出口; 供水管路回流末端; 供水管路与透析机 的连接处; 采样时用注射器抽 取
培养基:TGEA R2 温度:17-23℃ 时间:7天 (168h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