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一种生物只能繁衍同种生物,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和子代之间相似而不完全相同,这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
3、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4、基因(gene):孟德尔遗传分析中指的遗传因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5、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6、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7、显性基因(dominant):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
8、隐性基因(recessive):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示。
9、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10、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11、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
12、杂合体(ho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13、真实遗传(true breeding):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14、回交(back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15、测交(test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16、性状:在遗传学研究中通常把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特性统称为~。
17、单位性状:在研究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遗传:指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源染色体:大小及形态相同,分别来源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同一染色体群体中,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性染色体:许多物种中,还存在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它染色体。
每一对正常的同源染色体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座。
染色体组型或核型:指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和大小顺序(染色体长度)排列构成的图形。
有丝分裂:即体细胞分裂,通过分裂产生具有同样染色体数目的子细胞,在分裂中出现纺锤体。
减数分裂:是指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单位性状:是指将生物体所表现的总体性状区分成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显性性状:杂种F1仅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将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基因型:是指个体或细胞的基因组合,是生物的内在遗传组成,如决定圆形种子性状的基因型为RR 和Rr,而决定皱形种子性状只能是rr;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形态),如白花和红花性状。
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基因,是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的不同形式。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时,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时,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纯合基因型:是指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或rr;纯合体是指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
杂合基因型:是指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不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杂合体是指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
遗传学名词解释
绪论:变异: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遗传: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工程:把生物的遗传物质费力出来,在体外进行基因切割、连接、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按设计有计划削减,添加和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的方法和技术。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第一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第二.三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性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的性状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上可能表现不同,这种单位性状内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
显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中的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中在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核苷酸信息。
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形性状的基因。
基因型:是决定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内在遗传组成。
表型:对某一生物体而言是指它具有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但对于某一性状来说就是该性状的具体表现。
等位基因:二倍体生物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想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生物体。
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生物体杂交:是指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相交回交:是指杂交子代与亲代之一相交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基因型。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连锁遗传)相斥相: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
相引相: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遗传的名词解释
遗传的名词解释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的性状、特征或基因组的传递和继承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基因的传递、组合和表达,以及个体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组合。
遗传是生物学的基础,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变异的产生。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它是编码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单位。
基因通过DNA分子的遗传物质,包含了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全部信息。
基因有不同的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个体每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组合被称为基因型。
遗传的传递是从父母到后代的。
这是通过两个过程完成的:伴性遗传(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伴性遗传是两个个体的性细胞结合形成新生物体,这个过程中父母个体分别提供了一半的遗传物质。
无性繁殖是个体自身的细胞分裂繁殖,没有交配和结合的过程。
遗传的继承是基因在后代中的表现。
这是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基因的表达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它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调控,例如环境和营养。
遗传的继承分为显性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会压制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会被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压制。
遗传的重要性在于保持种群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通过基因的组合和表达,个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外界压力。
遗传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加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遗传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变异有关。
一些遗传疾病是由个体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例如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
遗传的变异也可以导致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的提高。
总之,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特征和基因型,同时也关系到物种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遗传对生物学的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遗传的名词解释
遗传的名词解释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生物种群中基因在代际间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被传递给后代,决定了后代个体的特征和性状。
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之一,也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1. 遗传物质——基因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操纵个体发育和功能的分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
每个基因编码了一个特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控制着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会导致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如眼睛的颜色、血型等。
2. 遗传方式——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在遗传中,存在着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方式。
显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会在杂合子(携带不同基因副本的个体)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个体的性状。
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只在纯合子(携带相同基因副本的个体)中才会表现出来。
例如,人类的血型遗传就是经典的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
3. 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定律包括了随性状单因素遗传规律、独立性遗传规律和随性状二因素遗传规律。
这些规律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组合方式,对后来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突变——遗传的变异源突变是指基因或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突然发生变化。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源头,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之一。
突变可以是有益、无害或有害的,它们对个体性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益突变能够在种群中逐渐积累,推动物种的进化。
5.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指的是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表现出来的个体形态和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同基因型可能导致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型,而同一基因型也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6.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遗传特征的差异性。
遗传多样性对物种的长期存续和适应性至关重要。
遗传的定义名词解释
遗传的定义名词解释遗传,又被称为遗传学,是研究物种内代际遗传特征传递和变异的科学。
它探究了生物个体的遗传性状如何通过遗传物质(如基因)在后代间传递,并解析了这些基因是如何决定组织、个体形态和功能特征的。
遗传的概念是基于生物遗传物质(如DNA)及其功能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
DNA是指定遗传信息的分子,通过它,父代向子代传递自己的遗传特征。
这种遗传物质在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原始细胞分裂到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过程,都离不开遗传物质的参与。
遗传的研究涵盖了多个层面,从微观的分子遗传学到宏观的种群遗传学,都是遗传学的重要领域。
在分子遗传学中,研究人员关注着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DNA复制和转录来影响细胞和个体的发育。
而种群遗传学则更专注于群体间的基因流动、遗传多样性和进化。
遗传学家利用各种实验和技术手段来研究遗传现象。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他通过对豌豆植物的繁殖实验,发现了基因的隐性和显性特征,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
这一发现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并成为后续研究的理论依据。
除了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现代遗传学靠着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例如,克隆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复制和传递特定的基因,从而揭示了不同基因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同时,DNA测序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解析生物基因组和识别遗传病变异的能力。
遗传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遗传学帮助我们了解许多遗传病的起因和发展机制,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线索。
在农业领域,遗传学帮助改良了许多作物品种,提高了产量和耐性。
此外,通过遗传工程技术,科学家还能够改变生物体的特定特征,为生物技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总之,遗传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致力于揭示生物个体遗传特征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它在现代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遗传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做出贡献。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形状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3.真实遗传(breeding true)/ 纯育(true—breeding):子代性状与亲代的遗传一致性极高的品系称为纯育,这种生物的性状能够代代稳定遗传的现象称为真实遗传。
4.并显性/共显性(c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称为并显性遗传,或共显性遗传。
5.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eles):在群体中,占据某一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叠加基因/重叠基因:对同一性状的表型具有相同效应的非等位基因称为叠加基因。
7.性连锁遗传/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性连锁遗传,亦称伴性遗传。
8.限性性状(sex—limited traits)和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只在某一种性别表现的性状称为限性性状,限性性状的遗传行为称为限性遗传。
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多数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少部分位于性染色体上。
9.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10.并发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C):实际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为并发系数。
并发系数越大表示干涉作用越小。
11.C值(C value)和C值悖理(C value paradox):一个物种基因组的DNA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它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物种的C值与其进化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或C值佯谬。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亲代与子代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是一门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4.数量遗传学:研究生物体数量性状即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规律。
5.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物种进化。
6.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7.主缢痕:着丝粒所在的区域是染色体的缢缩部分,称为主缢痕。
8.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
9.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次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组织者区。
10.端粒:染色体臂末端的特化部分,可将染色体末端封闭,使染色体之间不能彼此相连。
11.着丝粒:是染色体的缩缢部位,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spindle fiber)结合的区域。
12.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13.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浅、螺旋化程度低、处于较为伸展状态的染色质。
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构成。
14.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较深、螺旋化程度较高、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5.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之同源染色体。
16.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对之间的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17.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的染色体由相同的2个染色单体构成,它们彼此以着丝粒相连,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8.细胞周期:细胞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段历程。
19.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遗传-名词解释
1.基因座:基因处在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称基因座。
2.测交: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称测交。
3.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抗原依此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即抗原决定簇。
4.冈崎片段:DNA复制时,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进行的,先合成许多片段,即冈崎片段。
5.密码子:在mRNA中,每3个相互邻接的核苷酸,其特定排列顺序,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可被体现为某种氨基酸或合成的终止信号者称为密码子,统称遗传密码。
6.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近交:近亲繁殖,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成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8.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9.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10.遗传: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11.变异:就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1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具有特殊功能,能自我复制的部分,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基因的载体。
13.二倍体:每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在体细胞中为2n的,称为二倍体。
14.单倍体:二倍体生物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通常是n,称为单倍体。
15.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形状、大小、着丝点位置等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通常把这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16.细胞周期:通常把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17.联会: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两两并列配对,这种现象称为联会。
18.互换: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在联会时可以交换某些片段,从而产生遗传性状的重组,称为互换。
19.二价体: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这种配对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21.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形成性细胞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22.性状:是一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特征、特性的统称。
23.单位性状:被区分开的一个一个具体性状称单位性状。
遗传名词解释
遗传名词解释
遗传名词解释:
遗传是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继承和变异过程。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遗传学和遗传工程。
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物质如DNA、RNA和蛋白质的科学,以及它们在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它还研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基因如何影响某些特定特性,例如性格、颜色、体型等。
遗传工程是一种科学技术,用于改变生物体的遗传基因,从而改变其表现出的特征。
它通常使用基因治疗或基因疗法来实现目标,以改变疾病的进程或修改人类与动物的性状。
遗传名词解释教育学
遗传名词解释教育学
《遗传名词解释教育学》
遗传:遗传是指细胞或者个体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特征和特性。
在遗传学中,这些特征和特性被称为“基因”。
遗传也可以指一种特
定的行为或特征,它可以通过个体之间的血缘关系而传播。
发育:发育是指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包括物理发育和心理发育。
物理发育指个体的体型、功能和外观的发展,心理发育指个体的心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发展: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和成长。
有时
发展也指个体社会地位、社会关系、技能、文化熟练度等的改善。
教育:教育是指通过正式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使
个人获得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育包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习惯和形成审美观念等。
遗传学名词解释
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方式遗传:指亲代与子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
反应规范:某一基因在不同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表性变化范围。
遗传作用:用重组实验来确定真核生物染色体上连锁排列的一些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三位一体:蛋白质以直线的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能发生突变,能随同源染色体交叉进行从组,所以蛋白质不仅是决定性状的单位,还是一个突变的单位和重组单位。
好适度:一种检测理论值与观测值之间有无差异性的统计方法。
适合度:用来度量自然选择的参数,也被成为基因型相对繁殖能力,是指一种基因型能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并将其基因传给下一代的相对能力。
合子诱导:发生于Hfr*F-的杂交中,当原噬菌体进入不含cI阻遏物的敏感的F-细胞中使立即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进入自主繁殖,最终使合子裂解释放出游离噬菌体。
同源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钟,每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且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被称为同源染色体。
P(RF)=[重组合/(亲组合+重组合)]×100%=1/2(1-e-2d) 注:P为重组率,d为图谱距离,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e=2.71828)并发系数:C=γ/(α)(β)交叉干涉:I=1-C 注:α为单交换I,β为单交换II,γ为实际测得的双交换。
三点测交:利用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三基因杂合体与纯隐性个体进行测交以确定三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与相对位置的实验方法。
即ab=ac+cb+2(ac)(cb)遗传力:因为Sp2=Sg2+Se2 且Sp2=Sa2+Sd2 所以Sp2=Sa2+Sd2+Se2 注释:表型发差、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加性方差、显性方差。
广义遗传力:群体的表型方差中遗传方差所占的百分比。
狭义遗传力:群体表型中加性方差所占的百分比。
伴性遗传: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遗传的名词解释是
遗传的名词解释是"遗传" 这个词源于拉丁语 "geneticus",意为 "产生,产物",是指生物个体通过繁殖将基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和特征,包括外貌、行为、生理功能等等。
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它与进化论密切相关。
人们通过研究遗传,不仅可以揭示生物发展的规律,还可以改良物种,治疗遗传性疾病等。
遗传基础遗传现象的展现依赖于生物个体体内的基因。
基因是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位于生物个体的染色体上。
生物个体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受到遗传的影响。
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其中有些基因具有支配性,有些则具有隐性特征。
通过基因的组合和变异,生物体表现出多样的形态和特征。
遗传规律遗传学家根据对生物遗传过程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遗传规律。
最著名的遗传规律为孟德尔遗传定律,也称为显性和隐性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遗传模式,如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表现。
他的研究揭示了遗传现象的某些规律,并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个体间差异的来源之一。
基因的随机变异和突变是造成基因组多样性的原因。
这些变异可以导致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从而使得他们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个体的适应性进化依赖于这些遗传变异。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遗传的传递和变异,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并改良自身的遗传特征。
这些适应性变化通过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机制得以保留和积累,从而推动了生物的进化。
遗传的应用遗传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遗传的发现和研究为医学提供了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案。
通过遗传工程,科学家可以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此外,遗传学也为法医学提供了独特的技术手段,例如通过DNA鉴定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结语遗传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领域,它解释了生物个体的特征和形式的背后机制。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2、变异: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基因是生命体的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研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的组成、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4、泛生假说: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5、种质(germ plasm):独立,连续,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
6、体质(somatoplasm):体质是不连续的,不能产生种质。
7、融合遗传假说:双亲的遗传成分在子代中发生融合,而后表现其根据是,子女的许多特性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因此高尔顿及其学生毕尔生致力于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亲代与子代间性状表现的关系8、突变学说:将不连续突变视为进化的重要现象,直接在进化观中导入了非连续性思想;以颗粒遗传思想来探讨突变的本质,开始了进化与遗传的有机交融;视突变为可用实验方法观察到的过程,实现了对进化现象实证性研究的最初尝试。
9、纯系学说: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10、基因学说:1)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2)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呈直线排列,有很高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3)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
11、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生理或行为特征称为性状(character/trait)12、单位性状: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13、相对性状: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14、显性(dominate)性状:在子一代中出现来的某一亲本的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与变异: 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变异是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变异分两大类,即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第四章真实遗传:指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或生物性状能够代代相传、稳定遗传。
表型模拟: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类似的现象。
但这种表型性状不能遗传。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并显或共显: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
复等位基因:指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第五章伴性遗传(性连锁):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染色体作图:又称基因连锁图(linkage map)或遗传图(genetic map)。
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而绘制的一种简单线性示意图。
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每发生一次单交换都会影响它邻近发生另一次单交换的现象称为干涉或染色体干涉(chromosome interference)。
为了度量两次交换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提出了并发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的概念。
且C=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两个单交换率的乘积第六章C值悖理:从总体上说,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或C值佯谬。
假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有功能的基因具有相似性,这种成员称为假基因。
基因转变: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一个基因使相对位置上的基因发生相应的变化得现象称为基因转变(gene conversion)。
共转变:一对含有两位点差异的突变型杂交时,在某些子囊中可发生几个位点同时发生转变的现象。
同线分析:连锁分析原理用于体细胞杂种染色体分析的方法。
原理:如果两个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它们总是共同分离的;如果两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它们之间或多或少会发生自由组合。
基因家族:在真核细胞中许多相关的基因常按功能成套组合,被称为基因家族(gene family)。
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时紧密的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基因簇。
第七章:接合: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转移到受体(receptor)内的过程。
中断杂交实验(interrupted mating experiment):一种用来研究细菌接合过程中基因转移方式的实验方法。
基本步骤为把接合中的细菌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把样品猛烈搅拌以中断接合中的细菌,然后分析受体细菌的基因型。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携带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完全是随机的。
共转导(cotransduction) 或并发转导:两个基因同时转导的现象。
两个基因共转导频率愈高,表明两个基因连锁愈紧密,相反,共转导频率愈低,则表明这两个基因距离愈远。
性导:(sexduction or F΄-duction):带有F΄因子的细菌在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供体的外源DNA转移到受体细菌的染色体上,形成部分二倍体过第八章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a):含有原噬菌体的宿主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或溶源体。
带有原噬菌体的大肠杆菌K(λ)就称为溶源性细菌。
原噬菌体(prophage)或原病毒(provirus):这类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
第十章核外遗传:在真核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
母性遗传:由于母体中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子代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所决定而与母本表型相同的遗传现象。
第十一章反转座子(逆转座子,反转录转座子):通过反转录酶将转座子RNA拷贝为cDNA后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包含反转录转座子和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
插入序列::原核生物中最简单的转座因子,不含任何宿主基因的可转位的DNA序列。
本身没任何表型效应,只携带和它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转座酶基因),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从质粒转移到染色体上。
表观遗传学:研究在DNA序列不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出现可遗传变化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RNA编辑、RNA干扰、转座子调节等。
第十二章不等交换:发生在联会时略有参差的两条染色体区段间的交换。
其结果使一条染色体具有重复,而另一条染色体具有缺失。
平衡致死系:永久以杂合状态存在,同时保存两个隐性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永久杂种,或平衡致死系。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易位的一种类型,是整臂易位的一种特殊形式。
只发生在两条近端着丝粒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各自的着丝粒区发生断裂,两者的长臂进行着丝粒融合形成一条大的亚中着丝粒新的染色体,两者的短臂很微小,一般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消失。
假连锁: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如果靠近易位断点,由于相互易位杂合体总是以相间分离方式产生可育配子,其结果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重限制,出现假连锁现象。
染色体组:也称作基因组,用n来代表,即n表示一套单倍染色体。
染色体组的基本特征:⑴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连锁群不同,其上携带基因不同;⑵染色体组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一个就会造成不育或性状的变异。
第十三章渗漏突变:有不少错义突变的产物仍有部分活性,使表型介于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的某种中间状态的突变。
无义突变:编码区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UAG、UGA或UAA)的形成,使mRNA的翻译提前终止,形成不完全的肽链,因而其产物一般是没有活性的。
动态突变:是在基因的编码区、3’或5’-UTR、启动子区、内含子区出现三核苷酸重复,及其他长短不等的小卫星、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拷贝数,在减数分裂或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扩增而造成遗传物质的不稳定状态。
第十四、十五章可变剪切:复杂生物体的内含子通过不同剪接方式产生不同的mRNA,进而产生不同蛋白质的机制,叫做可变剪切。
RNA编辑:RNA编辑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
具体说来,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现象。
基因组印记:基因组印记是通过生化途径,在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域上标记其双亲来源信息的生物学方法。
基因组印记可以是共价标记(DNA甲基化)上的,也可以是非共价标记(DNA-蛋白质和DNA-RNA互作,核基因组定位),印记方法包括在整个细胞周期中维持双亲表观记号的特化的核内酶的作用机制。
第十六章图式形成:受精卵通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分别进一步构成不同组织、器官,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这一过程又称为图式形成。
同源异形基因:同源异形基因又称同源异形选择基因,每个基因中都含有一个长度为180个核苷酸的同源框。
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水平对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第十八章RFLP(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在群体中生物个体之间,由于DNA某一位点上的变异有可能引起该位点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改变,包括原有位点的消失或出现新的酶切位点。
当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不同生物个体的DNA时,致使酶切片段长度发生变化,个体之间出现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STS序列标签:序列标签位点是在染色体上定位的、序列已知的单拷贝DNA短片段。
STS 标记的原理,是根据单拷贝的DNA片段两端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经PCR扩增基因组DNA而产生的一段长度为几百bp的特异序列。
后基因组学:在完成基因组图谱构建以及全部序列测定的基础上继基因组学后产生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以及其他旨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基因功能、相互关系及调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基因打靶技术的一种,类似于基因的同源重组。
指外源DNA 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从而代替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相同/相似的基因序列,整合入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
此法可产生精确的基因突变,也可正确纠正机体的基因突变。
RNAi:RNA干扰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诱发的、同源m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
简单的说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
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
第十九章基因组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整个基因组DNA,把所得的大量基因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然后转化到细菌中去,让宿主菌长成克隆。
由此而得的克隆中每个细胞的载体上都包含有特定的基因组DNA片段。
这样的一套克隆便称作基因组克隆,而这些克隆中的一套基因组DNA片段则叫做基因组文库。
cDNA文库:cDNA基因文库是指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及其他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所获得的双链cDNA,经与适当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寄主细胞内进行扩增,由此而构成包含着相应基因编码序列的一群克隆。
第二十章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个体总数目的比率。
遗传漂变:当群体不大时,由于抽样的随机误差所造成的群体中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奠基者效应:这是由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他们后代中的基因频率的效应,是一种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
生殖隔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
是防止不同物种的个体相互杂交的环境、行为、机械和生理的障碍。
中性学说:木村资生提出进化中大多数的生物大分子在物种间的变化是由于中性或近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