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质量(参考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质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等。
4. 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等测量工具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单位换算、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各种物体(如苹果、书籍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有何不同。
2. 知识讲解:(1)介绍质量的概念,解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讲解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3)介绍质量的测量工具,如托盘天平、电子秤。
3. 举例讲解:用托盘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电子秤测量自己的书包质量,并记录在学生手册上。
5.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如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质量。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及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质量:1.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3.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
4. 计算方法:体积× 密度 = 质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出三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说明如何测量它们的质量。
答案:苹果、书籍、书包。
测量方法: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
6.1 质量(教学设计)-【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案)【图片展示】①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
②一些商品的规格信息中,往往标有“净含量×××g (kg)”的字样。
【提问】在载人飞船内,人处于“失重”状态,是不是他们的质量也失去了?你知道“净含量1000g”其中的物理含义吗?今天一起学习——《6.1质量》。
玻璃杯和玻璃窗为一类,它们都是玻璃制成的;课本和试卷分为一类,它们都是纸做的;铁钉子、铁锤分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追问】铁钉子和铁锤;玻璃杯和玻璃窗;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结】铁钉子和铁锤都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但所含铁的多少不同,一般铁锤比铁钉子所含的铁多;玻璃杯和玻璃窗都是由玻璃这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的玻璃的多少不同,窗户比杯子所含的玻璃多。
【归纳总结,引出质量的概念】①玻璃杯、课本、试卷、铁钉子、铁锤、玻璃窗,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玻璃、纸,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
1.质量: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m表示。
②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有了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进行比较。
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去粮店买米,告诉营业员自己要买多少米,实际上他表达的是质量的大小。
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一些商品的规格信息中,标有“净含量1000g”的字样,指的就是商品的质量为1000g。
③一些物体的质量【例题1】质量为4 500 mg的物体,它可能是()A.一只羊的质量B.一块橡皮的质量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D.一只蚂蚁的质量【答案】B【解析】质量m=4 500 mg=4.5g,与一块橡皮的质量接近。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篇(实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篇(实用)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质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说这堂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质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并且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技能要求,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重点和难点质量知识是今后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生活中不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2、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我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质量。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定义,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2. 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仪、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出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如克、千克、吨等。
3. 实践:让学生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实际测量,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4. 应用:让学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质量的知识。
但在使用测量工具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举办一个小型的称重比赛,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质量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引入实践情景的方式我选择了购物时称重这个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质量的概念。
这个实践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个实例,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1质量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1质量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下面,我就以我的口吻,来写一篇关于幼儿园教学的教案。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质量。
3. 让幼儿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质量不同的物体,如石头、棉花、铁块等;天平秤;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颗小石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带来一颗小石头,放在桌子上,观察石头的特点。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然后,用天平秤称量石头的质量,让孩子们亲眼看到石头质量的变化。
3. 实践: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石头进行称量,观察和比较石头的质量。
4. 游戏:组织孩子们进行质量排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质量的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质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孩子对于如何使用天平秤还有些困惑,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后,回家后,观察和比较家里的物品的质量,尝试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质量竞赛,看谁能够更快地判断出物体的质量。
这就是我对于幼儿园教学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孩子们的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在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中,我选择了质量不同的物体,如石头、棉花、铁块等,以及天平秤。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6.1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6.1质量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2.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3.知道质量的守恒定律。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各种具有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铁块、木块、玻璃球等);3.不同质量的天平;4.计时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问题:什么是质量?怎样测量质量?思考讨论:学生进行短暂思考后,回答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小,测量质量可通过称重或天平的方式进行。
2. 概念讲解(15分钟)1.引入质量的概念,给出定义,并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kg)。
2.通过实例解释质量的重要性,如质量是物体在地球表面上下运动的基础物理量。
3.讲解质量的测量方法,重点介绍称重和使用天平的原理和步骤。
3. 实验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和一台天平。
2.指导学生通过称重和使用天平的方式测量各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引导学生观察结果,讨论不同物体质量之间的比较和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的讲解(15分钟)1.简要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实例和讲解,解释质量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的守恒性质,如物体燃烧、溶解等情况下质量的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场景。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质量的更多知识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质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质量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6.1质量- 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小,单位为千克(kg)。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6.1质量》【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2新设计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模式,由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教师适时点播。
3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5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质量出示常见食品包装,关注包装上的质量。
学生观察,思考。
活动2【讲授】质量将批阅过学生课前自学的导学案分发到个人手中,进行自我检查和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对自学情况反馈。
有问题的,有疑问的自我和小组内解决。
活动3【活动】质量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并对讲解内容具体分析。
将展示内容书写在展板上。
展示交流,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展示讲解。
在展示过程中可以进行提问。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质疑。
并对讲解进行评价。
一组展示物体与物质区别。
并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二组展示质量单位及其单位换算,采用小老师提问形式。
三组展示质量是物体属性,并举例说明。
活动4【练习】质量出示练习题检验质量学习情况。
小结,这一部分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师板书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解,及时进行补充。
适时鼓励及肯定学生讲解。
活动5【讲授】天平的使用结合教材、学案、实物学生认识天平结构。
对照教材和学案梳理一下天平的使用步骤,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并加以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来。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学校物理《质量》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预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学校物理《质量》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学校物理《质量》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外形、状态和位置而转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老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只,牙膏皮1块,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1只,托盘天平1台、物理天平1台,砝码1盒。
同学试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或物理天平和砝码。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洁的运动的初步学问,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讨论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
今日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二、讲新课1.质量(1)通过对实物的观看,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同学观看讲台、课桌。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老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同学观看,使同学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看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让同学通过观看,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外形、状态和位置而转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a)将它卷起来,外形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同学回答后老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外形、位置、状态而转变。
八年级物理: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质量和密度(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密度(一)教学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个,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学生实验用具:每2人1个1厘米3的木块。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学生答:米3、分米3、厘米3。
教师出示1分米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观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
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诉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
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
这是什么原因?教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铁。
提问:由生活经验知道哪个质量大?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初中物理物体的质量教案
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初中八年级学生;2. 学科:物理;3. 课题:物体的质量;4. 课时:1课时;5. 学生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材料,完成课前预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2)通过实验的方法学会天平的使用并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验求真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和吨(t)等。
3. 天平的使用: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调节、称量、读数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如购买水果、称重等,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2. 新课:介绍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总结实验结果。
4. 讲解:讲解质量的性质,如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质量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2. 学生能熟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学生能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含义和重要性;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采用讲解法,讲解质量的性质和计算方法;4.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2.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测量筒、烧杯、金属块等;3. 课件: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含义和重要性;2. 介绍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方法;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 讲解质量的性质,如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5. 学生独立完成质量的计算题;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质量的重要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通用14篇)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通用14篇)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
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
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质量》教案
6.1《质量》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重点难点】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天平的使用规则;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课前热身】自学后的及时检测,相信我能行!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及其所处的无关。
3.在实验室里常用测量质量。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还常用、、测量质量目标一认识质量1.我们上街买肉、买水果、买蛋糕都是通过称量来计算价格的。
2. 质量(mass)是表示物体中含有的多少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4.单位换算:1t = Kg ,1Kg = g = mg 。
5.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其它形状后,它的质量;500g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地球到太空后,他的质量。
大量事实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及其所处的无关。
(本节难点,注意理解)6.感受身边的物理: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②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③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趣味链接】据英国《每日邮报》2023年8月18日报道, 来自美国关岛(Guam)的男子里基·那菩提(Ricky Naputi),因生前体重超过400公斤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胖的人,尽管多次被国内外医生下最后通牒要求减肥,但不幸的是2023年11月10日,他还是因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目标二测量质量1.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等,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阅读使用说明书)①托盘天平由底座、分度盘、指针、、天平盘、和标尺等构成;砝码盒里的砝码质量共有5种:10g、20g、、100g和;标尺的最大刻度是g;最大称量是g,分度值是g。
3.天平的使用方法(重点内容):①天平放平:把天平放在;②游码移零: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③调节螺母、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测量橡皮、铅笔、瓶中的水的质量
器材:天平、砝码、橡皮、铅笔、水、烧杯
1.天平应水平放置。
你的天平有没有调整天平底座水平的装置?如果有,应该怎样调平?
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1)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果指针偏左,螺母向方向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铁钉、铁锤、天平、橡皮、铅笔、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并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三、课堂小结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物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还知道了用天平怎样测量物体质量并会解决测量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了解了巧妙地利用天平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会有更高级、更精密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产生.好,谢谢!
塑料瓶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形状变化,质量不变。
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糖溶化于水中,糖和水的总质量相等。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如果把铁块压成铁片,虽然形状变了,但所含铁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不会变。一块冰熔化成水,虽然物态变了,体积变了,但是质量不会变。一盒罐头,不论放到地球上什么地方,或是被宇航员带到太空中,它的质量也不会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新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案1(1833字)一、教材分析1、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
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
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2、目的和要求:(1)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课本第4页实验1、2、3。
4、难点:由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出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器材准备滚摆、单摆、CAI软件、计算机设备。
三、教学方法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为了增加实验的可风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CAI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把实验1、2、3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四、教学程序1、新课引入。
手持粉笔头举高,问:粉笔?头具有什么能?为什么?(重力势能,被举高了)放手,下落过程中问:粉笔?头又具有什么能?(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问: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这就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启动计算机投影本节CAI课件封面: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新课教学。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介绍构造及使用方法。
告诉学生可通过观察摆轮上的红色标志来判断摆轮的快慢。
做此实验时,同步放映CAI课件中的滚摆动画,引导学生对照动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使学生总结出:下降时,滚摆位置变低,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位置变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的特性。
4. 实际物体质量的测量:学习使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实际操作。
5. 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质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等。
(2)1千克等于____克。
A. 1000 B. 100 C. 10 D. 1
2. 填空题: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的改变而改变。
(2)购物时,我们通常使用____来测量商品的质量。
3. 计算题:
(1)一块苹果的质量是200克,一块香蕉的质量是100克,请问一块苹果比一块香蕉重多少克?
最后,在课堂小结和布置课后作业环节,我可能没有强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和应用,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 掌握实际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使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应用质量的知识:学生能够将所学质量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正确称量商品的质量,了解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等。
6.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特性和应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抽象能力,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质量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质量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质量的定义,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5.1质量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5.1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质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的计量单位:质量的计量单位是千克(kg),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
3. 质量的测量方法: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杆秤、台秤、磅秤等。
实验室中一般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3. 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质量的测量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砝码、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运动会上运动员称体重等,让学生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如计算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换算等,让学生巩固质量的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的知识进行计算,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实验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托盘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测量过程。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质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1. 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计量单位:千克(kg)3. 换算关系:1t=1000kg,1g=0.001kg4.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砝码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请问500g是多少个苹果的质量?答案:500g÷200g=2.5,约为2个苹果的质量。
6.1质量(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节质量素养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够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重点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我这里有一个铁钉和一个铁锁,它们都由同一种物质铁组成,它们所含的铁这种物质一样多吗?你还能举出哪些由同种物质组成但所含物质多少不同的例子??课堂探究探究点一、质量问题1:什么是质量?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物体含有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问题2:质量有那些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单位有吨、克和毫克,符号分别是t、g和mg。
换算关系是:1 t=103 kg,1 kg=103 g,1 g=103 mg。
在实际生活中,质量单位还有公斤、斤、两。
1 kg=1公斤=2斤,1斤=500 g,1斤=10两,1两=50 g。
问题3: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哪一个含有的物质多?二者质量相等,含有的物质一样多。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探究点二、质量的测量问题1: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等;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问题2:托盘天平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作用是什么?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底座、两个托盘,另外每台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1)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3)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质量(参考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的国际单位,的单位换算.2.知道实验室测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数.2.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培养思维能力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的概念.德育目标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称量物体的单位,在教学中应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天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平衡美、对称美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的概念,的单位和用天平测.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的概念.接着介绍了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教学中可利用挂图或幻灯片让学生对照着实物认识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们的作用.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基础.教法建议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法学习,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可通过示范、讲授、实验法学习.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知识点阐述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的概念,的单位和用天平测.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的单位和用天平测.(一)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的概念.在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二)是物体的属性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三)的单位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可进一步使学生对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讲过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四)用天平测物体的测的工具有很多,可先向学生介绍几种秤,使学生知道它们都是用来称的.然后重点讲实验室里用的天平.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重点讲述的对象.如果本校实验室里托盘天平较多,学生实验中主要用托盘天平,则可重点讲托盘天平.天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教师应从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三个方面入手.为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为下几节课打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分层次讲授.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组织学生举例、分析、讨论弄清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物质.(二)组织学生分析、比较同一材料组成的不同物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而引出的概念.(三)组织学生观察天平,观察应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局部的层次进行.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以下为本教学示例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可参考本示例和实际情况加以选择.1dm3的纯水、大烧杯、天平、砝码盒、金属块、杆秤、托盘秤、板书演示课件、投影仪、各种幻灯片、铁钉、铁锤、冰、水、“天平的使用”交互式动画五、教学设计示例(一)新课导入需要的教具与学具:教室内的各种装备、行星与恒星的幻灯片、讲桌和木椅实物、铝锅和铝勺实物、铁锤和铁钉实物.方案一:观察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粉笔、黑板擦,教室外的树木、房屋、汽车、飞机,放映幻灯片“行星、恒星”,向学生介绍物体是由铁、木头、水等各种材料组成的,人们叫这些材料为物质,也就是说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方案二: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几种物体,指出它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例如,指出讲桌和木椅由木材构成;铝锅和铝勺由铝构成;铁锤和铁钉由铁构成.接着向学生提问:讲桌和木椅;铝锅和铝勺;铁锤和铁钉除形状和用途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一张课桌比一把木椅所含的木材多;一个铝锅比一把铝勺所含的铝多;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引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课桌和木椅虽然都是由木材构成,但是它们的不同.注意事项:在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才能比较,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二)新课教学1.的概念教学为了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的不同,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2.的单位本处教学建议使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形式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的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克、毫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例如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煤的产量等常用吨,药房和实验室常用克或毫克做的单位.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可进一步使学生对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此处可用幻灯片投影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物体的.使学生知道大象的是人的近百倍,鲸的可达大象的二十多倍,地球的是月球的八十多倍,太阳的是地球的三十多万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由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引出的测量实验演示“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幻灯片放映辅助实验教学.一个铁钉,它的是100g,把它弄弯,它含有100g铁这种物质.100g的冰化成水,仍是100g.将一个200g的大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仍然是200g.4.用天平测物体的知识点的引入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的工具是天平.由此引入天平测物体的知识点的学习.5.天平的构造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天平,认识它的构造.认真观察砝码盒内的砝码,观察盒内每个砝码的数,提示学生注意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应当用镊子夹取.学生观察一段时间,教师可用投影仪把天平的实物图打在幕布上,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说出天平各部分构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自己所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6.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教师可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分组让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自己动手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搞清楚使用的步骤和方法.学生看书后,请同学合上书.并请同学口述天平使用方法,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投影把教材相关内容打在幕布上.在天平使用方法中,要特别注意横梁平衡问题的教学.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横梁平衡,当指针指在横梁中点时,我们就说这时横梁平衡(用投影将所示图形打在幕布上).第二是如何调节横梁成平衡(投影片是活动片,横梁可绕中心轴转动,螺母可以左右移动,用投影片显示,当横梁失去平衡,指针向左或者向右偏转时应如何移动螺母使横梁平衡.).第三,左盘放入物体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这时不能再移动螺母.教师可用投影仪将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打在幕布上,边演示,边讲解如果不遵守这些注意事项会产生的后果.7.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天平,称出课桌上小金属块的.不能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是学生常发生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游码.提醒学生注意标尺上的刻度,弄清每个刻度线表示的数.(三)总结、扩展总结概括的概念、的单位以及天平的使用几个知识点的内容和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知识.扩展资料一:的单位“千克”起源于法国,并于1799年制造了“千克原器”,又叫“档案千克”,189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仿制法国“档案千克”作为标准计量的“国际千克原器”,以国际标准原器作为计量的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为了更精确,各国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自然基准的方案和途径.国际千克原器是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1立方分米纯水的大约是1kg.扩展资料二: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电子秤的知识.探究活动调查活动:测量仪器的发展【课题】对于测量仪器发展现状的调查【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分阶段和国别研究测量仪器的发展过程,我国仪器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备注】1、写出调查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