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教案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北方地区》参考优秀教案1

〖2021年整理〗《北方地区》参考优秀教案1

《北方地区》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等方式分别介绍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没有初一的懵懂状态,逐渐从受教转化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并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让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标。

特别是在面对地理升学测试的情况下,同学们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

教学难点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课前]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寒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七嘴八舌:略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上课]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

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各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北方地区教案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教案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2.说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特点,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北方地区的大体特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创设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学习情境。

任务1 通过阅读地图及教材文字能够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在图中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并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让同学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上标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区,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了解到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之后,尝试在地形图上画出并总结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的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同学们,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结合你们手上的资料,你知道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哪个地区的景观吗?在北方区域图上,你能把它们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吗?我们发现,虽然这三个地区同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但是其自然、人文有着很大的差异,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范围,结合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气候类型图三幅图。

掌握北方地区分别属于哪个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

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结合北方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3)了解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通过实例,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气候特点(2)地形特点(3)水资源特点3.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1)粮食作物种植(2)经济作物种植(3)畜牧业发展4. 北方地区农业分布(1)粮食主产区(2)经济作物主产区(3)畜牧业发展区5. 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2)地形因素(3)水资源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3)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2)如何解决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地图和图表分析法:通过地图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分布;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图表;2. 相关实例材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3)学会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典型实例;(3)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3)提高学生关注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和范围;(2)气候特点;(3)地形地貌特点。

2.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1)粮食作物种植;(2)经济作物种植;(3)畜牧业发展。

3.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1)优势因素;(2)限制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的分析;(2)学生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北方地区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优势与限制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就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 讲授法:教师讲解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北方地区地图、农业发展案例资料;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3. 教学空间: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2. 新课导入: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3. 案例分析:展示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优势;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教学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

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

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

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北方地区优秀教案初中

北方地区优秀教案初中

北方地区优秀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自然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1. 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理解。

2. 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北方地区相关章节。

2. 北方地区地图、气候图。

3.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北方地区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完成课后练习。

Step 3:课堂讲解1.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 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3. 引导学生阅读北方地区地图、气候图,讲解图中的重要信息。

Step 4:案例分析让学生观看北方地区典型自然灾害(如旱灾、洪水等)的视频资料,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Step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北方地区自然资源。

Step 6: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绘制一幅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思维导图,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案北方地区教案)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教案 (一备)第课时(总第课时)审核人:审核时间:主备人:李栋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料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分布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与交流;教师重点导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前导学】:学习任务一:北方地区的范围、面积、人口(阅读课本P6页,完成下列内容)。

1.位置:位于、以北,以东。

2.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3.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学习任务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旅游(阅读课本P7页,完成下列内容)。

1.地形:以、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平原、平原、高原以及___ 丘陵和___ 丘陵等。

2.气候:以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低于O℃,年降水量低于毫米,主要植被类型是。

3.地方特产: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___ _ 、 ___ 、___ ;还有洛阳的,兰州的。

4. 北方地区的四大古都:、、、。

学习任务三:农林业及主要农产品(阅读课本P7页,完成下列内容)。

1.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长城以北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等,农作物熟制是;长城以南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等,农作物熟制是。

2.本区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林区有东北的岭、岭、山。

3本区盛产温带水果:主要有苹果、、、、等。

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及工业(阅读课本P7页,完成下列内容)。

1.本区____ 、____ 、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____ ___工业基地和____ __工业基地,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__ ___、 ___ __、 __ __等。

高中地理中 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 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资源分布。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地理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主要资源。

北方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理解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该区域有初步的认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感性认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如长城、松花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地理位置和范围结合中国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区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强调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让学生明确其在全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2)地形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形图,介绍主要地形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分析各地形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3)气候结合气温降水图,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及其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探讨气候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熟制。

(4)河流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黄河、海河、松花江等。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以及河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时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时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时教案北方地区教案主题: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遗产目标:通过学习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遗产,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征。

一、引入(10分钟)1.介绍北方地区的概念和范围。

2.引发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

二、地理特点(20分钟)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等省份。

2.气候特点: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

3.自然地理: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典型的草原、沙漠、高山等。

三、文化遗产(30分钟)1.介绍北方地区的文化遗产,如京剧、长城等。

2.展示北方地区的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表演。

3.分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北方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海报进行展示。

四、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20分钟)1.介绍北方地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

2.分析北方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3.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

五、小结(10分钟)1.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遗产。

2.学生分享对北方地区的了解和感受。

3.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扩展活动:1.实地考察北方地区的一个城市或景区,深入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遗产。

2.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美食制作比赛,了解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

3.学生自由阅读北方地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南方地区教案主题: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目标: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多样性和魅力。

一、引入(10分钟)1.介绍南方地区的概念和范围。

2.引发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兴趣。

二、地理特点(20分钟)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省份。

2.气候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如春,气温适宜。

3.自然环境:介绍南方地区丰富的自然环境,如亚热带雨林、山水田园等。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教案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教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教案本次教学旨在介绍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们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历史、农业现状以及农业发展战略。

本节课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气候条件,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北方地区的农业历史和现状,第三部分将讲述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未来展望。

一、自然特征与气候条件北方地区是指长江以北、黄河流域以北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以及西北三个区域。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地理、气候和土地等方面。

地理上,北方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多山地区,中部是平原地区,南部是丘陵地带。

气候方面,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不明显,全年气温变化幅度大,四季分明。

春季短暂,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宜人适宜,冬季严寒干燥。

土地方面,北方地区是中国粮食作物的主产区,黄河流域是全国四大旱地之一,但长江以北却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作物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

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漫长,短寒植物的生长期非常短,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庄稼,同时,温差大、风沙大、干旱少雨等气候特征也限制了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

其次,北方地区的地理条件也对耕种技术造成影响。

由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农民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也促进了不同的耕种技术的发展。

因此,了解北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对我们深入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历史与现状北方地区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经历了多次王朝的更替和战争的磨练之后,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体系。

宋代以后,北方地区由于对华南海产品的需求激增,开启了由南向北的商品交换之路,让北方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同时,近代以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和农业革命也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幅提升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良种率。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及其发展状况;(3)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运用比较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探讨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3)培养学生具备区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气候特点(2)地形特点(3)水资源特点3.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1)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3)畜牧业4.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1)优势(2)制约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2)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北方地区的地图和图片;(2)相关案例材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计算机;(3)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教授新课(1)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4)探讨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关注;(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3)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分析结果。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3)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使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了解其农业特点和优势。

3. 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

3. 北方地区农业的特点和优势:土地资源、水资源、政策支持等。

4. 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北方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等。

2. 准备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导学: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导做: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和优势。

4. 导思:讨论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导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3)了解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3)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结构。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2)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北方地区地图、自然特征图片、农业发展图片;2. 案例材料: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案例;3. 小组讨论准备:小组分工、讨论提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北方地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什么了解?2.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展示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土壤等。

3. 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1)展示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2)小组讨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4. 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结构:(1)介绍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结构;(2)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法。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提问:你们认为如何发展北方地区的农业?五、课后作业1. 绘制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示意图;2. 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学生能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3)学生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结构。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3)学会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利用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3)以案例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关注;(2)增强环保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2. 北方地区地图;3. 相关农业资料;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北方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特点;(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1)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优势与限制。

4. 案例分析:(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地区农业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优势与限制;(3)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5. 农业可持续发展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组讨论,提出具体措施;(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课内容;2. 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农业的资料,进行进一步了解;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思考深度和提出建议的创新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程内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体系架构]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课时86北方地区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

2.填出下列河流和湖泊的名称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是其支流;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湖泊I五大连池,从地质上看,属于休眠火山。

3.填出矿产地的名称①鞍山铁矿,②鹤岗煤矿,③大同煤矿,④招远金矿,⑦华北油田。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

5.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的名称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

g北极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h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最北点。

6.黄河流域的丰富能源上游河段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煤炭丰富;下游两大油田:⑤中原油田,⑥胜利油田。

1.北方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3)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3)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劳动的尊重和认同;(3)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资源等);3.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畜牧业等);4.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5. 案例分析:北方地区典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4)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和调整;(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图片;2. 案例资料;3. 投影仪和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北方地区的印象,有哪些自然特征?2. 教学新课:(1)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资源等);(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畜牧业等);(4)讲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北方地区典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案例;(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六章北方地区_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_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_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

(2)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

(2)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难点(1)了解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掌握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热身通过课堂展示北方地区的农业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北方地区农业的探索欲望。

2.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P32—P35的内容,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

(2)教师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资源,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3)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进行小结。

(4)教师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5)学生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并讨论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6)教师讲解土壤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7)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撰写调查报告。

3.归纳与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4.拓展与应用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拓宽视野,培养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时数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了解华北平原的重要性以及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1、明确我国北方地区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科目的情感。

2、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1、“黑土地”和“黄土地”的自然特征。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教学难点1、理解导致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2、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各主要地形区及其自然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沁园春雪》。

这首词描述的是北国雪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笔下的“北国”吧。

二、新课讲授(一)黑土地黄土地1、北方地区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北方地区的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积广阔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3、北方地区的气候温度带: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干湿区: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4、黑土地东北平原地区在冷湿的环境下,植物不易分解,形成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5、黄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而成(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优势: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不足: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2、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制约因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解决措施: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以跨流域调水;时间上的不均匀可以修建水库;从长远看应该发展节水农业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三个重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知道了“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由来,并通过读图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四、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1、主要的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一地理概况1、范围:2 、地形:3、气候:二、黑土地黄土地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五、教学反思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在教学时我用图片让学生感知“北国风光”,感受春旱的情景,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我还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这样得来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讲华北平原春旱的时候收集的材料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正。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特征等区域概况。

2、了解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知道东三省农业发展现状。

3、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了解其资源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东三省的气候特点;东三省的工业、农业发展现状。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回顾:根据北方地图,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主要的气候:三大地形区:土壤类型:耕作类型:农业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教师小结: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三省,看看里面的环境跟我们学习北方地区的有什么相关。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提问:什么是白山、黑水学生:发表看法教师:白山黑水的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说到东北三省,大家想到什么,或者说东北三省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3.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多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2、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3、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东北三省工业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讲述:东北的工业在我国地位重要,对我国奉献甚大,但发展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对于这样的“东北现象”,国家出台了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板书:2、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3、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振兴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适当引导)课堂活动:1、对于“活动”第1题,首先告诉学生城市是重要的工业中心,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题,要引导学生从铁路、水路两方面分析。

总结工业中心大多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区。

2、对于“活动”第2题,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图,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矿产资源,说出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然后再对教材图,分析主要矿产地和铁路线的关系。

并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表甲、乙修建铁路的可能原因。

3、对于“活动”第3题,分析的思路首先依据教材图明确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再依据教材图找出该城市的主要自然资源,然后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

教师先选择其中一个城市为案例讲解,剩下的城市由学生完成。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相关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吗或者你可以分享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学生:分享收获或提出疑问。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或给予解疑)四、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2、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3、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兴趣点不高。

因此,在讲课时我先以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再讲解知识点,这样处理不会让学生有距离感,并且乐于学习。

通过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学习以及对农业的介绍和工业发展历程的解读,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东北三省,并教会学生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

当然,本节内容不单单是工农业历史的简单介绍,而应该是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经济地理与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2.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的成因;2.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二、讲授新课板书:一、文明的摇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