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美术

合集下载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 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 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 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 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 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 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 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卢 西 安 ·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1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2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3
弗 洛 伊 德 作 品 4

犹太王国是公元前922年至前 586年希伯莱人(或称哈卑路 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王国. 公元前12世纪,从事游牧的希 伯莱人进入巴勒斯坦,形成部 落联盟.后北部各部落统一为 以色列王国,南部各部落统一 为犹太王国.约前10世纪,犹 太国王大卫统一两王国,建立 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 耶路撒冷.
耶 稣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 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 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 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 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 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 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 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 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 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 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 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 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稳定繁荣。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1
圣 索 非 亚 大 教 堂
2
圣 马 可 教 堂 1
圣马可教堂2
圣 马 可 教 堂 3
圣马可教堂4
圣维塔尔教堂
查士尼大帝及其随从
圣维塔尔教堂壁画
细密画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
牧民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第⼆章欧洲中世纪美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雕塑:《两兄弟⽯棺》公元3世纪墓室壁画罗马的普利斯拉地下墓窟《善良的牧⽺⼈》《⽕刑中的三个犹太⼈》《约拿与巨鱼》公元320 建筑圣彼得教堂规模最⼤的“巴西⾥卡”教堂之⼀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532~537 建筑圣索菲亚教堂540 镶嵌画意⼤利拉⽂纳的圣维他尔教堂《荣耀基督》《查⼠丁尼皇帝和侍从》《皇后提奥多拉和侍从》公元5世纪~11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艺复兴蛮族艺术625~633 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萨顿胡发掘出⼟的钱包盖图公元9世纪初挪威南部的奥斯堡⽊制兽头公元6世纪~8世纪修隐时代《凯尔斯书》511 墨洛温王朝的艺术建筑普⽡杰的圣约翰洗礼堂装饰画《基拉西乌斯圣礼书》中的⼗字架之页公元8世纪加洛林美术建筑阿琛王宫教堂800~810 抄本绘画《查理曼福⾳书》插图《圣马太》816~835 《艾伯总主教福⾳书》《圣马太》962 奥托美术建筑盖恩罗德易北河附近的圣西⾥亚库⼤教堂科隆的圣班达雷昂的本笃会修道院抄本绘画《埃格伯特抄本》969~976科隆⼤教堂《杰罗的⼗字架》1010~1033 圣⽶迦勒教堂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罗马式美术⼯艺品《哈斯廷之战·诺曼⼊侵者渡过海峡》建筑法国南部图鲁兹省的圣赛尔南⼤教堂1093 英国杜勒姆教堂德国圣基列阿达教堂意⼤利⽐萨教堂1050~1100 雕塑快速发展圣塞尔南教堂-传福⾳者法国奥顿教堂“最后的审判”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哥特式美术1140~1144 法国路易七世的掌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1163 法国巴黎圣母院雕塑法国夏特尔教堂⼊⼝处两侧排列着的柱像德国瑙姆堡教堂公元12世纪彩⾊玻璃镶嵌画夏特尔⼤教堂《圣母领报》抄本绘画《英格堡诗篇抄本》《贝⾥公爵豪华的⽇祷书》。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哥特式建筑艺术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 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 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 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 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 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中世纪美术工艺
陶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彩釉格子纹陶钵
中世纪美术工艺
白地彩绘陶
公元9世纪 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 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 再施 挂釉色而成 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 彩色 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 样 鸟兽纹样。
造型
1.盘 钵 杯 壶 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 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 圣像 或者 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
彩色玻璃镶嵌画。 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
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
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
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
福的画像。 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
上最大的教堂。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中世纪美术工艺
三,剔刻装饰陶器
中世纪美术工艺
色彩:黄色,绿色透明面釉 风格:刻画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单纯,和谐, 质朴无华。
中世纪美术工艺
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
中世纪美术工艺
时间:约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 时代特点: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和 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 审美思想:“上帝就是美,美就是上帝。” 工艺美术的特征:带着明显的宗教性质。 工艺美术的成就: 1,独特而辉煌 2,欧洲 各国都各具特色 3,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或得新发展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 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 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 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 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 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于公 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 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 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 像就位。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镶嵌画与圣像画
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
荣发展。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
嵌而成,色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灿烂的黄色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身穿 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左边是着华服的 贵族和卫士,右边是大主教和祭师,后面是随 从。人物都呈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 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
《科隆大教堂》
《善良的牧羊人》
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 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这个具有罗马-比 萨风格的比萨大教堂。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
12~13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艺术称为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开始特指建筑艺术,后来逐渐波及
雕刻和绘画,是“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成就主要是建堂建筑。 初次出现在12世纪40年代的法国,圣德尼教堂。

简述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_

简述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_

简述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1. 引言1.1 概述欧洲中世纪美术是指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期间的艺术创作与表达形式。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信仰在欧洲广泛传播,这对于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中世纪美术融合了基督教和古罗马时代的文化特征,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独特而多样化的风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大纲所提供的目录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特点和要点的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基督教艺术在早期中世纪的兴起和发展;其次,我们将探讨罗曼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在中世纪后期出现与演变;最后,我们将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对中世纪美术产生的影响与变迁。

1.3 目的本文旨在简要描述欧洲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并突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要点。

通过对中世纪美术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文化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艺术成就,并从中汲取对当代艺术的启示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中世纪美术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加深读者对该时期艺术文化的认知。

2. 中世纪美术的主要发展阶段2.1 基督教艺术的兴起与早期中世纪艺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成为了主导宗教,因此基督教艺术的兴起对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中世纪艺术主要体现在罗马帝国衰落后至12世纪之间,其特点是受到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古代艺术影响。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多以拜占庭风格为主,表现出宗教信仰和宇宙观念。

2.2 罗曼式艺术与哥特式艺术的出现与发展罗曼式艺术是11至12世纪欧洲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种风格。

该风格注重平衡、壮观和威严,呈现出庄重而厚重的氛围。

而随着时间推移,罗曼式风格逐渐转变为更加轻盈和优雅的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艺术兴起于12世纪,以其曲线和尖角的建筑风格与精细雕刻而闻名。

此时期的艺术作品逐渐从宗教主题拓展到世俗主题,呈现出更多元化的风格。

2.3 文艺复兴对欧洲中世纪美术的影响与变迁文艺复兴是15至16世纪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对欧洲中世纪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导致了一系列变迁。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一、拜占庭象牙工艺
兴 圣遗物箱、圣瓶盒、圣书函、二连圣像板、三连圣像板
牙雕小祭坛 拜占庭 高24.2cm 10世纪
装饰题材: 宗教内容、世俗生活
初期:受东方艺术影响 —— 花鸟、几何纹样 后期:宗教故事、宗教人物、象征性的动植物形象
斯堪的纳维亚
西班牙
珠绣圣像 哥特式
特色品种——丝麻交织凸花厚缎 纹样题材——动植物、风景、情节性图形 装饰风格——自然主义表现与中国丝绸纹样影响的巧妙结合
纹饰华丽 设色雅致 清新活泼 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天使报喜”和“基督受难” 织物 意大利
三、哥特式家具
流行时间:12世纪后半期~15世纪初 风格特征:采用尖拱形雕刻装饰,反映了教堂建筑的影响 流行家具:食器柜、大型碗橱、珍宝箱、桌子、座椅
圣物橱 哥特式 14世纪
哥特式高背座 葡萄牙 约1470年
小型衣柜 西班牙 哥特式 16世纪初
家具的地方性特点:
英 国 —— 结构沉重、装饰稀疏,单纯而庄重 法 国 —— 线条明晰、装饰简洁,严谨而朴素 意大利 —— 注重雕饰、骨片和象牙镶嵌,繁缛而琐碎
色彩: 金、蓝、红…… 体现出富丽、神秘的气氛
工艺手法
浅浮雕(古罗马传统牙雕技法的继续) 线刻
风格特征:技法娴熟、高贵优雅
象牙双连板 拜占庭式
二、哥特时期象牙工艺
中 心 地:法国 兴盛时间:13~14世纪 种 类:宗教器物装饰、镜箱、宝石箱、乐器、刀柄 装饰题材:骑士故事、日常生活情节 特 征:细腻优美、宗教趣味淡薄、人物表现理想化
玻璃杯 12世纪 哥特式
彩绘玻璃窗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宽46米,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
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如索尔兹伯 里主教堂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
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 风格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
哥特式的建筑样式,特点: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 壁组成,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教堂内部 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面。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法国亚 眠主教堂,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德国科隆主教堂,意大 利米兰大教堂
圣彼得教堂
法国亚眠主教堂
比萨大教堂
亚琛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
德 国 科 隆 主 教 堂
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 里卡”。
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教堂是规
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也是全世界 第一大教堂
建筑样式--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圣圣大彼彼全教得得景堂大大的教教历堂堂史现一藐角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拜占庭是古希腊殖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 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改为君 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为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都城。
地面的镶嵌画
后期拜占庭镶嵌画和壁画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 的 完美与和谐。在绘画形式上,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
第三节 蛮族艺术和 加洛林的文艺复兴(5-11世纪)
1、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 达尔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 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蛮 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大多是 以金属摸铸、错镀金银、镶嵌玉石、髹绘漆画等 手段制作的日常用品。

(最新整理)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哥特式

(最新整理)美术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哥特式
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涅槃为终极目的 涅槃亦即“无为”、“寂灭”。
佛教具有消极性
2021/7/26
10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一些基督教常识
全世界有15---21亿基督教徒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以欧洲为中心)、东正教(以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为 主),新教 《圣经》由《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组成,前后由四百位作者历史约 1600年写成,《旧约》又名《希伯来圣经》,是耶稣诞生以前的著作。 《新约》是耶稣死后由他的门徒写成, 基本教义:十诫,三位一体,原罪、救赎、因信称义,天国与永生,地狱 与惩罚,末世论等等
2021/7/26
14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1 早期基督教美术和蛮族美术
4.1.2 雕塑
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 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 石棺雕刻上。3世纪前后,石棺上 对福音书或圣经题材的处理,就 与传统希腊罗马的雕塑形象几乎 完全相同。罗马圣玛丽亚·安蒂 夸教堂就有一哲人模样在读一卷 书,伴随着宗教化的牧羊人两侧, 是约拿休息与耶稣施洗礼的场面。 到4世纪,这类雕像叙事性更强, 内容也丰富起来。石棺外表往往 展开以耶稣生平故事作 成的饰带 浮雕,直接描绘耻辱性惩罚的 《磔刑》也被象 征性的荆冠和十 字架代替了。罗马及其附近发现 了最大 的早期基督教石棺群,地 中海其他地区也有发现,359年的 尤纽20斯21·/7巴/26苏斯石棺是其中的代 表作。
18

美術鑒賞·欧洲中世纪美術
4.2 拜占庭美术
4.2.1 绘画
圣维塔莱教堂祭坛两侧的镶嵌画是拜占庭美术的著名作品。画中正面 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 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 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画中人物面 部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这在拜占庭美术中是罕见的。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装饰技法:
1. 錾花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
二、拜占庭的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浮雕式——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种类
色彩式——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 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在烧制磨光而成
三、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
技术发展: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动物形体准确、凸凹分明 装饰技法:在浮雕式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珐琅工艺: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 代表作品:圣母像
四、青铜工艺
圆雕人像 教堂大门 立柱 洗礼盘 吊灯 烛台
阿 尔 弗 雷 德 大 帝 的 珠 宝 世 纪 ~ 世 纪
世 纪
用 的 大 型 装 饰 幕 布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和 阿
英 国 哥 特 式
尔 伯 特 美 术 馆


其他工艺
玛 瑙 高 脚 杯 拜 占 庭 玛 瑙 、 宝 石 、 黄 金 皇 家 宴 会 用 具
.
圣 阿 维 托 斯 神 像
石 雕 着 色
法 国
世 纪
克 罗 地 亚 博 物 馆 收 藏
6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天 使 报 喜 ” 和 “ 基 督 受 难 ” 织 物
意 大 利
祭坛上的刺绣装饰 比利时 15世纪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
丝 绸 织 物



行 宗

14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第3页,共113页。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2世纪-5世纪)
第4页,共113页。
一般来说,所谓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 五世纪后所产生的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 当罗马帝国皇帝泰伯利亚斯在位之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钉 上十字架。虽然他的殉道在罗马并没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 随者却继续传播他的道理教义,并且远播到罗马,威胁到罗马君 主的势力。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49页,共113页。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50页,共113页。
英国杜勒姆教堂 罗马风格形成的标志
第51页,共113页。
德国的圣基列阿达教堂
第52页,共113页。
比萨教堂建筑群
第53页,共113页。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第54页,共113页。
比萨斜塔
第55页,共113页。
圣玛丽亚大教堂
第81页,共113页。
镶 嵌 玻 璃 画
第82页,共113页。
第83页,共113页。
镶嵌玻璃画
其他的比较著名的建筑
第84页,共113页。
1386
米 兰 大 教 堂
始 建 于
年 , 至
年 完 成
第85页,共113页。
1485
第86页,共113页。
圣人雕像
第87页,共113页。
《科隆大教堂》
始建于1248年,
完成于1322年
第88页,共113页。
撒利斯堡大教堂
第89页,共113页。
《维也纳圣斯提凡大教堂》
第90页,共113页。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始建于1555年,1560年完成
《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21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杰 罗 的 十 字 架
22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基 督 为 使 徒 洗 脚
23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希 尔 德 斯 海 姆 教 堂 青 铜 门
24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 公元10世纪—公元12世纪
15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挪 威 奥 斯 伯 格 葬 船 上 的 兽 头 雕 刻
16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三节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在文化上竭力恢复罗马的传 统,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亚琛收集整理古 代书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 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历史上 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哥特式建筑现存二百余座,最典型的有法国 的《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1235年)
30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德 国 的 科 隆 教 堂
31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科 隆 教 堂 雕 刻 装 饰
32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法 国 的 夏 特 尔 教 堂
[法国] 公元12世纪
46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雅 各 宾 教 堂 内 圣 歌 队 席 上 的 柱 [法国]子
公元13世纪
47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斯 特 拉 斯 堡 主 教 堂
[法国] 公元12-15世纪
48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外美史欧洲中世纪美术

外美史欧洲中世纪美术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
圣维塔尔教堂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
比萨斜塔
比萨主教堂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12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早期文艺复兴学者 认为描述蛮族哥特人所创造的劣等艺术风格, 也叫蛮族艺术。后人形容罗马式和文艺复兴 之间的建筑与美术风格,欧洲中世纪美术以 哥特式美术达到了顶峰。
1、圣德尼教堂重修说明了哥特式艺术波及世界。 2、 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史称中世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史称中世 自公元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 纪。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因此有人把中世纪的艺术 称之为基督教艺术。 称之为基督教艺术。
拜占庭美术
從羅馬帝國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君土坦丁”開始 ( 330- 1473A.D. ),就是東羅馬帝國的藝術。當被 土耳其人滅亡之後,拜占庭藝術繼續在希臘及巴爾 幹半島和俄羅斯等地流傳。拜占庭帝國是宗教政治 的帝國,其藝術是為了榮耀基督,充滿象徵主義。 嵌瓷的特色為裝飾的、平面樣式化,善用光輝耀目 的顏色,無意表現實體及空間感。五光十色的鑲嵌 壁畫及金色背景,使人陷入精神恍惚的宗教境界。 拜占庭的浮雕人物特色是造形憔悴纖細,與早期基 教的苦行主義有關。
1、 赛尔南大教堂是罗马式风格的第一个例子 、 赛尔南大教堂是罗马式风格的第一个例子——罗马式风格的开始。赛尔南教堂平面呈 罗马式风格的开始。 罗马式风格的开始 十字形, 十字形, 2、 英国的杜勒姆教堂 罗马式风格形成的标志, 年中堂比赛尔南大三倍, 、 英国的杜勒姆教堂——罗马式风格形成的标志, 始建于 罗马式风格形成的标志 始建于1093年中堂比赛尔南大三倍, 年中堂比赛尔南大三倍 有肋弓出现, 有肋弓出现,呈 “X”型。 型 3、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和斜塔。 、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和斜塔。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美术
蛮族美术和加洛林文艺复 兴
建筑
雕塑
公元 313 年,罗马 皇帝君士坦丁颁布 米兰赦令,承认基 督教的合法地位, 并宣布为国教。基 督教的集会就回到 地面上,也开始兴 建教堂。 教徒们在死去的亲 人的石棺上刻上宗 教内容的雕刻,寄 托自己的信仰和对 死者的祈祷,但在 表现手法上与古罗 马石棺的雕塑风格 无大差异。(《两 兄弟石棺》)
公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迁 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 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 4 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西罗马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 士坦丁堡是东罗马的国都,史 称拜占庭,拜占庭一直存在到 1453 年。 东罗马受蛮族破坏较 少,地处昔日古希腊文化发达 的中心。因此,受古希腊罗马 的影响较多。“但你会发现,欣 赏拜占庭艺术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与 我们生活截然相反的生活态度 发展起来的”[1]。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 格,早期的教堂建筑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 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圣 索非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艺术 的辉煌成就之一。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占有特殊 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 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 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 式。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镶嵌画 在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 540 年, 查士丁尼占领拉文纳, 并以此为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 中心, 圣维他尔成为皇家教堂。 《荣耀基督》、《查士丁尼皇 帝和廷臣》、《皇后提奥多拉 和女官》 中世纪基督教艺术是原始手法 与精细手法稀奇古怪的混合。 我们所曾看到的公元前 500 年 左右在希腊觉醒了的观察自然 的能力,在公元后 500 年左右 又被投入到沉睡之中。艺术家 不再用现实检验他们的公式。 他们不再企图对怎样表现人体 和怎样造成景深错觉作出新发 现。然而,过去的发现并没有 丢失。希腊和罗马提供了一大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课件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课件

巴黎圣母院:室外的飞扶壁玲 珑剔透,尖塔直冲云霄,整个 建筑犹如一团跳跃的火焰,不 再有罗马式教堂的沉重感。在 教堂内,柱子与尖拱反复强调 的垂直线营造出向上升腾的感 觉。举行仪式时,庄严肃穆的 管风琴音乐在基督徒的耳畔回 响,光线透过彩色玻璃花窗, 色彩斑斓,从面营造出神秘的 氛围。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内景
虔诚的抄本
在公元四五世纪,远离欧洲文明中心的爱尔兰人皈依了基督教。基 督徒们聚集在一起,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中隐修,为此,建造了最早 的修道院。在城市与大教堂崛起之前,修道院是欧洲社会绝对的文 化艺术中心。为了传播基督教教义,修士们大量抄写《圣经》及相 关典籍。在他们看来,这些手抄本记录了上帝的信息,必须精心制 作。
彩色玻璃镶嵌画:彩色玻璃是用氧化估、氧化钢、氧化 锰等着色剂添加在玻璃溶液中加工制成。设计者再根据 草图切制出相应色彩的玻璃,镶嵌在带槽的铅条中,拼 接出繁复的图案。
巴黎圣母院与沙特尔大教堂的彩色镶嵌玻璃花窗区大而 精美,充满了神秘感。
巴黎圣母院花窗
沙特尔教堂 哥特式
圣德尼教堂 哥特式
科隆主教堂 哥特式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 埃及人擅长表现“知道”的形象,他们遵照心中的概念来创作; 希腊人擅长表现“看到”的形象,以展现视觉的真实; 而中世纪艺术家更注重表现“感到”的事物,用象征的手法刻画内 心感受到的形象。
小结:
中世纪的基督教美术是为了宣传教义、感化信众面创作的。但在 今天看来,它的精工细作的精神,它表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值得我们今天的美术家借鉴。 我们今天鉴赏欧洲中世纪美术,并不是为了宣扬宗教。而是把它 看作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社会文化,了解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造, 给历史以正确的评价。
手抄本的封面通常用黄金、宝 石、象牙等贵重材料装饰。

欧洲中世纪美术简史

欧洲中世纪美术简史

欧洲中世纪美术简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间,史称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宣布其为新国教。

基督教合法后,开始有正式的基督教堂。

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

基督教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国都,史城拜占庭帝国。

一直存在直至1453年。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形穹顶。

穹顶结构被加以变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顶连续构成开阔高大的内部空间的特殊样式。

到拜占庭帝国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连的希腊十字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的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

穹顶被沿用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

圣·索非亚教堂混合了东方与西方、过去和未来的结构,是一个气魄雄伟的混合建筑。

从中能充分体会到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

圆顶似乎是浮在教堂上方,下面有一圈窗子,中堂连边的墙壁上也开着窗,光线与圆顶的组合,仿佛造就了一个光芒万丈的天堂,再加上那些闪亮的镶嵌画,仿佛使人置身在一个非现实的幻景里。

15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后,将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花,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教学设计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美术的审美特点,掌握并理解欧洲中世纪美术的艺术价值,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欧洲中世纪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虔诚的抄本
在公元四五世纪,远离欧洲文明中心的爱尔兰人皈依了基督教。基督徒们聚集在一起,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中隐修,为此,建造了最早的修道院。在城市与大教堂崛起之前,修道院是欧洲社会绝对的文化艺术中心。为了传播基督教教义,修士们大量抄写《圣经》及相关典籍。在他们看来,这些手抄本记录了上帝的信息,必须精心制作。
三、象征的形象
中世纪的绘画与雕塑有很大一部分都依附于大教堂。雕塑装饰在立柱、门楣上,绘画以彩色玻璃窗画和祭坛画为代表,其创作目的都是以视觉手法宣扬教义,感染教众,因而十分精美。
从美术史的角度看:
埃及人擅长表现“知道”的形象,他们遵照心中的概念来创作;希腊人擅长表现“看到”的形象,以展现视觉的真实;而中世纪艺术家更注重表现“感到”的事物,用象征的手法刻画内心感受到的形象。
二、宗教的殿堂,城市的荣光
11世纪之后,欧洲进人相对和平安定的时期。人口稳步增长,一些工匠与奴隶脱离封建领主的耕地,聚居形成一个个集贸市场,这是中世纪早期城市的雏形。为举行宗教活动,他们开始在城市中修建教堂。此外,当时欧洲人对朝圣旅行充满热情,途中,朝圣者会涌入当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建造更大的教堂变得势在必行。因此,在11至12世纪,大教堂的修建蔚然成风。
人美版高一美术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课重点让学生们从手抄本、大教堂建筑和依附于大教堂的雕塑与绘画来感受中世纪美术的魅力,深刻理解宗教与美术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玻璃器皿, 高19cm
1
奉献冠:金属、宝 石,直径20cm
1
1
• 胸针:直 径2.4cm
黄金袋扣
弧形环扣
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 (4—10世纪)
2、加洛林文艺复兴:8—9世纪,法兰克王国达到 极盛。国王查里曼在位期间,多次进行对外扩张 和征服战争,把许多不落都纳入他的统治之下, 西欧作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整体从“黑暗时代” 的混乱中脱颖而出, 由此,加洛林王朝建立(“查里曼”在拉丁文读音 为“加洛林”)。查里曼大帝雄心勃勃,试图使 西欧在他的统治下复兴罗马帝国的权威。由于统 治者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了显著的发 展,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 兴”。
善良的牧人(壁画)
壁画内容:多取 自《圣经》表 现未来世界及 死后的拯救 特征:表现手法 多用寓意和象 征,画面带有 说教层分,人 物直立,没有 体积感。
2、基督教合法化以后艺术:教堂
• 当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时,为 了更好的传播教义,让信徒们能在一起 做礼拜,于是开始兴建正是的教堂,这 时主要借用古罗马神庙的建筑形式,但 内部空间大,采光也比较明亮。如图:
1
圣马可像:抄本绘画 31cm*21cm,8世纪, 使加洛林时期宫廷抄 本绘画的优秀代表。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轮廓线已经不再采用 抽象的装饰性手法, 而变成了写实性的, 细腻的明暗刻画显示 出作者对立体感的追 求,这预示着古典的、 写实传统的复活。
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 (4—10世纪)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2
黄金珐琅 皇冠, 制作于 11世纪 中期的 宝物。 属于军 事坦丁 九世所 有。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 1、背景材料:拜占庭曾经是希腊著名的城市,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东迁来到这里。以拜占庭帝国作为他的国名, 首都就以君士坦丁堡命名。君士坦丁堡十一个繁荣和富裕 的城市,它三面临海,蛮族无法从海上进攻,在陆地上则 有坚固的城防御敌,可以排除外族的侵扰,这些条件使他 在几百年间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拜占庭帝国在5—6世纪曾是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他 的政权延伸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中的 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黑海北部沿岸的若干 岛屿;7世纪后日益衰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 来又遭十字军的洗劫,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军灭亡。
• 早期基督教艺术品中数量最多的是石棺, 由于基督教主张土葬,因而使石棺雕刻在 当时很盛行。一般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 《圣经》中的故事。如图: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 (回忆)
• • • • 1、地下墓穴艺术 2、建筑:教堂 3、镶嵌画 4、雕刻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1
• 红陶土 碗,12 世纪拜 占庭家 庭用品。
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 (4—10世纪)
• 2、加洛林文艺复兴艺术种类: A:建筑 B:雕刻 C:壁画与镶嵌画 D:抄本绘画
• 亚琛礼拜堂(9世 纪晚期):是位于 首都亚琛的宫廷礼 拜堂,也是加洛林 时期最重要的建筑。 是模仿罗马的教皇 宫建造的。并且查 里曼大帝建立该礼 拜堂也有纪念他征 服西欧各国的意义。
4、马赛克镶嵌壁画: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5、石棺雕刻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回忆)
• • • •
1、背景材料 2、拜占庭美术 A:特征 B:分类:建筑(圣索非亚教堂) 镶嵌画
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 (4—10世纪)
1、“黑暗时期”的美术(4—8世纪) 由于日耳曼人的入侵造成的古典文化的劫难,也由于罗 马居民视外来民族的文化为“蛮族文化”,所以,在“蛮 族”国家建立之初的400余年被称为“黑暗时期”。 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古代的废墟上建 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这些“新兴”得诸蛮族国家包括东 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西格特王国、法兰克王国等。 “蛮族”国家建立之后,和当地民族混居,他们所带来的 游牧民族文化为西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进入欧洲之后,他们很快接受了基督教。在建国之初的 艺术中,他们把基督教内容与民间幻想结合起来,构成了 奇异的形象,如许多自然神变成了恶魔。福音的形象与古 代崇拜的魔法形象交织在一起等。由于有了这种富于幻想 色彩的形象,使艺术品有了很强的表现力。
四、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 1、诞生:1世纪罗马帝国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前身是犹太 教。因为当时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统治的奴役 又无法挣脱苦海,便可望出现一个救世主。基督教便应运 而生了。 • 2、关于《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 • 3、发展: • 早期,少数人的教派,遭到官方的敌视与镇压。只能在地 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八、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
2、罗马式美术的分类: A:建筑 B:雕刻 C:绘画
A:建筑
1、特征:拱顶,拱顶工程意味着建筑物空间的覆盖是用石造的卷形屋顶, 拱顶是有一系列揳(xie:填充器物的空袭使其牢固的木片等。)形拱 石材料砌成,它被用于跨越一条信道,拱顶给人一种坚固、沉着、和 谐的印象,在每次扫过空间之后,半圆形的线条便把我们的视线引向 地面。这种拱顶给拄身持续的增加压力,建筑师不得不采用粗壮的支 柱和巨型的厚墙,而且只开很小的窗户。所以殿内光线一般很黯淡。 罗马建筑师喜爱力量及和谐的效果,墙壁和驻柱子都十分粗重,砖缝很 小,建筑的各个部分组合非常明确,墙面不打磨,完全保持了瓷砖原 来的粗糙,使建筑外表具有沉重、严峻的艺术效果。 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的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 唯一能够进光的地方是屋顶上的高楼窗户。门廊和柱头装饰的宗教内 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的气氛。 各个国家又有自己的风格。
三、中世纪美术为什么与 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
• 1、野蛮黑暗环境下人们的心境:灰心丧气、悲观 厌世、抑郁到极点。当时有人说“世界只是一个 残暴与淫乱的魔窟”。人间仿佛提前来到了地狱, 大批的人出世修道,不仅有穷人、弱者、妇女还 有统治阶级的诸侯,甚至国王。 • 2、这种心境助长了基督教的势力,“相信世界为 苦海,以醉心于上帝为无限幸福。”到了3世纪已 经发展成为能够控制西方世界的强大力量。 • 3、321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确立了基 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罗马皇帝再度颁布赦令, 禁止基督教以外的所有宗教。基督教由此上升到 了精神统治的特权地位。
外国美术史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一、中世纪的定义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 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 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二、中世纪野蛮黑暗的原因
圣索菲亚教堂的内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B、镶嵌画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如图:
2、拜占庭美术的分类
A:建筑:圣索菲亚教堂 B:镶嵌画
圣索菲亚教堂:(穹顶结构,始建于532年)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3、晚期盎格鲁—萨克森美术与维京美术(略)
八、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
1、罗马式美术的兴起: “罗马式”这个名称是19世纪发明的,含有“与罗马建筑相似”的意思。 罗马式的产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罗马美术的崇拜和模仿。 西欧经历了“蛮族入侵”、“黑暗时期”后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发展, 西欧的封建经济才进入他的繁荣阶段,到11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在这些新兴的封建城市中,也产生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欧洲的中世纪 风格—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诞生于一个逐渐获得力量与信心的欧洲,到11世纪,欧洲不 再受到野蛮人入侵的侵扰,而且采取了攻势。 罗马式美术的兴起也是教会势力上升的结果。在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威 和声望大为提高。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城市和封建城堡,封建主对宗教 如痴如醉,由此各地统治者都为自己的城市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 道院,这就为为数众多的罗马式教堂的建造提供了可能。 促使罗马式美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朝圣热潮。教堂沿着超声路线 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帮助朝圣者。
1

• 骑士小雕像:9世纪 镀金青铜像,高 23.5CM,有人说是 查里曼本人的小巷, 也有说是他儿子的肖 像。 这种小型圆雕 青铜像具有大型纪念 性雕像的威严,同时 也具有运动感,说明 当时的工匠们不仅掌 握了娴熟的技艺,而 且在艺术上受到古罗 马骑马像的影响。
1
• 基督与四天使:9 世纪,是一个小教 堂穹顶壁画,尽管 画中人物在表象手 法上还有古代的写 实痕迹,但那金碧 辉煌的抽象空间所 创造出来的神圣气 氛却带有更多的东 方情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