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课件
蟾蜍的外形和解剖
![蟾蜍的外形和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15a8d21955270722192ef7b9.png)
膀胱.当两栖类处于水中时,肾脏通过泌尿功能维持体内水 分的平衡;但在上陆时,肾脏就不能很好解决失水问题,而还 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吸收水分功能来解决,但泄殖膀胱不 能补偿体表水分蒸发造成的失水,因而两栖类虽然上陆但不 能长时间离开水源. 8.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图) 生殖器官:雄性由精巢和输尿兼输精的管道组成;雌性由卵 巢和不与卵巢相连的输卵管组成.精子和卵子均通过泄殖腔 排出体外. 受精一般在体外和水中进行.雌雄两性在生殖季节具有抱对 现象,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在水中, 并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卵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出 结构与鱼类相似的蝌蚪(无四肢,鳃呼吸,单循环等).在生长 到一定阶段开始变态,各个系统进行深刻变化,由适应水生 转变为初步适应陆生的成体阶段(具四肢,肺呼吸,不完全双 循环)(图).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 具结构完全的消化器官(口,口咽腔,食道,十二指肠,回肠, 大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腺). 牙齿与鱼类相似,为同型,多出齿,可能出现在上,下颌骨及 犁骨等处,无咀嚼功能. 出现了能动的肌肉质舌和口腔腺(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 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 5.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图) 脑的5 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神经物质开始 向大脑顶部转移,即原脑皮出现. 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已具备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 脊髓与鱼类无显著区别,但有缩短的趋势. 肩与腰部脊神经集聚成神经丛.
(1)骨骼系统(图) 脊柱有了较大的分化,首次出现了一块颈椎和荐椎(具有颈 椎和荐椎是陆生动物的特征),使整个脊柱分为颈椎,躯干 椎,荐椎和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4部分.颈椎与头 骨的枕骨髁(1对)相关节,从而头部有了上下运动的可能性 ;荐椎与腰带的髂骨连接,从而后肢获得了 稳固的支持. 首次出现了胸骨,但成体无肋骨. 脊椎骨的椎体除少数水生种类为双凹型外,多为前凹型或 后凹型.椎弓的前后方具有前,后关节突,这是四足类动物 的特征. 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数块骨片丢失或愈合,骨化程度 较低(无尾类尤为明显).颌弓与脑颅为自接式连接(腭方软 骨直接与脑颅连接).
【医学ppt课件】实验七 蛙(或蟾蜍)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蛙心起搏点
![【医学ppt课件】实验七 蛙(或蟾蜍)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蛙心起搏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cdd2fbf5335a8103d2207a.png)
3.泄殖系统 将消化系统移向一侧,再行观察。蛙为雌雄异体 ,观察时可互换不同性别的蛙。 (1)排泄器官 ①肾 肾为1对红褐色长而扁平分叶的器官,位于 体腔后部,紧贴背壁脊柱的两侧。将其表面的体 腔膜剥离开,即清楚可见。(肾的腹缘有1条橙黄 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体。)
2020/6/28
实验七 蛙(或蟾蜍)外形观察、
内部解剖和蛙心起搏点
一、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内容
(一)目的 1.蛙的解剖,观察各主要器官系统; 2.观察蛙心起搏点及心脏每次搏动顺序;用斯 氏结扎法,观察心脏不同的收缩障碍。
2020/6/28
三、实验原理
两栖类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由静脉窦、窦房沟、房 室沟组成。这一起搏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 分的自动节律性并不相同,其中静脉窦是主要起搏点, 它的自律性最高,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搏动频率与静脉窦 的节律相同(即取决于静脉窦的节律)。窦房沟、房室 沟是潜在的(次位)起搏点,正常状态下它们只起传导 兴奋的作用,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被主要起搏点的节律 所掩盖。因此它们的活动顺序是:静脉窦先搏动,然后 是心房,最后是心室。但是当主要起搏点的兴奋不能传 到窦房沟、房室沟时,它们的自动节律可引起心脏的搏 动。本实验用斯氏结扎法先后结扎蟾蜍的主要和次位起 搏点,观察它们的自动节律性。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沟,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它 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后端与心室相通,前端分为2支,即 左右动脉干。
2020/6/28
心脏的背面观:用蛙心夹夹住心室尖端少许肌肉, 将心室翻向头侧,观察背面,可见位于两个心房下 端与之相连的静脉窦,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 色半月形界线(条纹),称为窦房沟。
2020/6/28
四、操作与观察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19页PPT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1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788609524de518974b7d8b.png)
五趾型附肢、趾(指)数、趾间具噗、婚垫 泄殖孔
3、解剖(录像演示)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4、观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泄殖系统 心脏
1)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咽腔 食道 胃 十二指肠 回肠 大肠
消化腺 肝脏 胰脏 胆囊 脾
口咽腔
舌 内鼻孔 耳咽管孔 喉门 食道口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呼吸系统
喉门 喉气管 肺
3)泄殖系统
肾 输尿管 膀胱 泄殖腔 雄性:精巢,输精管,脂肪体 雌性:卵巢,输卵管,子宫,脂肪体
心脏及其周围血管
心房 心室 动脉圆锥 静脉窦
心脏及其周围血管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录像演示)
掏 毁 脊 髓 时 后 肢 强 直 状
2、蟾蜍的外形观察(图片演示)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皮肤粗糙、疣粒 头部:眼、耳后腺、鼓膜、外鼻孔,鼻瓣
蟾蜍的解剖与内脏观察
![蟾蜍的解剖与内脏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e05c25049649b6649d74705.png)
(二)、处死
双毁髓法: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刺入,向前捣毁脑, 向后捣毁脊髓。
(三)、解剖
腹面向上, 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用镊子夹起泄殖孔前方的皮肤,用解剖剪沿腹 中线剪开皮肤至下颌,在前肢和后肢对应处横 向剪开皮肤并与肌肉分离。 沿腹中线稍偏左侧从后向前剪开腹壁肌肉,用 中式剪刀剪断肩带,将体壁拉向两侧。
臼构成髋关节,远端与胫腓骨相关节。 胫腓骨 为胫部的一根长骨,骨干内外两面中间各有 1 条浅
纵沟,表明此骨系由胫、腓两骨合并而成。其近端与股骨 形成膝关节,远端与跗骨相关节。 跗骨 5 枚,排成 2 列。与胫腓骨相关节的是 1 对短棒状骨, 外侧的为腓跗骨(跟骨),内侧的称胫跗骨(距骨),两 骨上端愈合,下端相互靠拢。另 3 枚颗粒状,在跟骨、距 骨和跖骨之间排成一横列。 跖骨 为联系跗骨和趾骨的 5 根长形骨,第四根最长。在第 一跖骨内侧有一小钩状的距,又称前姆指。 趾骨 后肢五趾,第一、二趾有 2 枚趾骨,第三、五趾有 3 枚趾骨,第四趾有 4 枚趾骨。
面凹陷成沟,沟的外边生有整齐的细齿,称颌齿(蟾蜍无颌齿)。 方轭骨 1 对,短小,位于上颌后端外缘的两旁,与上颌骨相连。其后是一块尚未骨化的方软骨。 鳞骨 1 对,位于前耳骨的两侧,呈“ T ”形。其主支向后侧方伸出,连接方轭骨的后端,其横
支的后端连接前耳骨。 翼骨 1 对,位于鳞骨下方,呈“人”字形。其前支与上颌骨的中段相邻接,后支和内支分别与
实验四 蟾蜍的解剖与内脏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两栖类的处死与解剖方法 掌握两栖类皮肤、骨骼、消化、呼吸以及泄殖系统的形态
结构特征
二、实验材料
活蟾蜍(每人一只) 解剖盘、解剖器、大头针、中式剪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活体外形观察 外鼻孔、鼻瓣及其运动特点 眼睑、瞬膜 鼓膜 耳后腺 雌雄鉴别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a46e670fa6c30c2259019e87.png)
肾门静脉
肝门静脉
心脏
心其前端为嗅叶,向前发出嗅神经。
顶壁出现一些零散的神经细胞,仍司嗅觉。
间脑顶部有一不发达的松果体,间脑底部向后有漏斗体和脑下垂体。
中脑顶部的一对圆形视叶发达,形成高级神经中枢。 小脑不发达,与简单的运动方式有关。 脊髓有缩短的趋势,与延脑后面相连。 四肢出现,肩及腰部脊神经聚集成神经丛。
臂神经丛 脊神经 坐骨神经
嗅叶
大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Thank you!
外部形态
耳后腺 上眼睑 外鼻孔
鼓膜
跗 胫
股
跖 趾
上臂
腕 指
前臂
骨骼系统
肱骨 指骨 腕骨 桡尺骨 尾杆骨
髂骨 鼻骨 颌骨 眼窝 额顶骨 肩胛骨 躯干椎 荐椎 胫腓骨 跖骨 跗骨 股骨
坐骨
胸肌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股前三头肌
长收肌
缝匠肌 大收肌 大股薄肌
股三头肌 腓骨肌 腓肠肌
消化系统
上颌齿 耳咽管孔 犁齿
蟾蜍的外形与 内部解剖
田峰 曾庆芳
两栖纲是从水生向到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 步适应陆生的躯体结构,但大多数卵的受精和幼体 发育需在水中进行。幼体用鳃呼吸,没有成对的附 肢,经过变态之后营陆栖生活。这是两栖类区别于 所有脊椎动物的根本特征。两栖纲由于新陈代谢水 平低,保温与调温机制不完善,属于变温动物。
舌
内鼻孔
心脏 肺 肝 胃
脾
胆囊 十二指肠 幽门 小肠
直肠 膀胱
呼吸——肺皮呼吸系统
皮肤: 肺呼吸不完善,皮肤辅助呼吸 肺:一对粉红色、近椭圆形的薄壁囊状物,囊内 为蜂窝状。其呼吸为咽式呼吸 喉气管室:心脏背方一短粗略透明的管子,其后 端通入肺 口腔 鼻腔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1302d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a.png)
实验九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两栖类是最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蟾蜍(或青蛙)是两栖类中陆生跳跃特化方向的代表,它能很好地反映两栖类在适应陆生的斗争中,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在空气中呼吸的矛盾,而发展了五趾型附肢、肺呼吸,出现了颈椎和荐椎以及适应于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
但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繁殖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不完善性。
这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二)内部解剖与观察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或蛙)、解剖器具一套、解剖盘、放大镜、蜡盘、大头针。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表明,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物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漠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较小的鼓膜,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青蛙的鼓膜较大,无耳后腺。
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
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
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垫或婚廇,为抱对之用,后肢较长,分为股、胫、跗、砳、趾5部。
5趾,趾间有蹼,不发达。
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实验四、蛙(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优秀文档】PPT
![实验四、蛙(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优秀文档】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a6a808c1c708a1294a44a5.png)
2.脊柱:蛙(或蟾蜍)的脊柱由1枚颈椎,7枚躯干枢,1枚 荐椎和1个尾杆骨组成。
(1)椎骨的一般构造:取1枚躯干椎观察。
(2)颈椎:为第1枚椎骨,也称寰椎。寰椎无横突和前关节 面,其前面有2个卵圆形凹面,与头骨枕髁相关节。
(3)荐椎:具长而扁平的横突,向后伸展与髂骨的前端相关 节。椎体后端有2个圆形小突起,与尾杆骨前端相关节。
骨骼标本。 (二)实验用具: 显微镜、放大镜、蜡盘、解剖器、大头针、
玻璃培养皿(缸)、滴管、吸水纸。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活体观察蛙的外形要注意区分雌雄。 2、注意皮肤与皮下肌肉的连接程度及
意义。
3、骨骼的观察应该注意由整体到局部 的进行。
4、实验观察及记录应注意顺序性,由 外到里,由前到后,一个系统到一个 系统的解剖。
通过观察蛙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了来解两栖类由水生发展到陆生在上述结构和机能上所表现出来的适应特点
实验四、蛙(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 肌肉系统
实验属性:基础 开出要求:必开
玉溪师范学院:李红梅
一、实验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蛙(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了 解两栖类由水生发展到陆生在上述结构和机能上所表现出来 的适应特点。 2.学习双毁髓处死蛙类的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
(4)尾杆骨:是由若干尾椎骨愈合成的一细长棒状骨。其前 端有2个凹面,与荐椎后方的两个突起相关节。
椎体的类型
3.附肢骨骼 (1)肩带、胸骨、前肢骨
(2)腰带和后肢骨
蛙 的 骨 骼 系 统
(四)肌肉系统: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或 蟾蜍)。双毁髓——刺毁蛙的脑和脊髓
实验四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
![实验四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a8686b6c175f0e7cd137a5.png)
3常用的双毁髓处死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观察外形后将蟾蜍处 死,用左手食指按压 其头部前端,右手自 两眼间的中线向后划, 触到凹陷的枕骨大孔,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 插入搅动毁脑,再拇 指按背部使头前俯, 向后搅动毁脊髓,直 到蟾蜍后肢及肌肉完 全松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实验内容
1. 两人1只蟾蜍,先观察外部形态。 2. 处死后解剖,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方面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 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开剥 去皮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沿腹中线偏左剪 开腹壁。剥离腹静脉。
5.2消化系统 5.3呼吸系统
肺皮呼吸:皮肤、 口腔、鼻腔、喉气管 室、肺。
5.4 泄殖系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移开消化管,观察 ① 泌尿器官:肾脏、输 尿管、膀胱、泄殖 腔。 ② 生殖系统: ♂--白色精巢、输精小 管、输精管、脂肪体; ♀--黄色或黑色卵巢、 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脂肪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蛙类解剖实验PPT课件
![蛙类解剖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43f7476edb6f1aff001fc3.png)
.
9
.
10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 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 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 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 的角质化突起
.
11
4.皮肤
蟾蜍背面皮肤呈暗黑色,粗糙,有若干大 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但头的背部平滑无瘰 疣,腹部及体侧呈浅黄色,间有黑色花纹, 分布有较小的疣,故腹面较粗糙。
脂肪体 在生殖腺的前端,黄色,指状,其体积大 小随季节不同变化很大。
.
33
肾脏、毕氏器
.
34
膀胱
.
35
脂肪体
.
36
2.雌性泄殖系统
雌蛙的排泄系统与雄蛙相似,但其输尿管 只作输送尿液之用。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 1对输卵管和子宫。
.
37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
1
一、目的意义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 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蜍作为 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 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皮肤、消化、 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 组织的准确取材。
.
2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 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态特征。
.
4
三、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 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 分。
.
5
1.头部
✓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
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蟾蜍的解剖医学课件
![蟾蜍的解剖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8d60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3.png)
组织学技术主要包括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可以揭示蟾蜍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克隆、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可以研究蟾蜍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蟾蜍解剖学研究方法
蟾蜍基本结构与系统
02
功能解析
蟾蜍的皮肤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和排泄等功能,还能参与呼吸和渗透压平衡等。
蟾蜍皮肤解析
蟾蜍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04
疾病诊断
蟾蜍解剖学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蟾蜍组织器官的观察和检测,可以发现与人类相似的病变特征,为临床医学提供疾病诊断的依据。
病理分析
蟾蜍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病理分析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蟾蜍排泄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蟾蜍重要器官解析
03
蟾蜍的心脏由三层心肌构成,分别是外层的单层扁平肌、中层的横纹肌和内层的纵行肌,通过收缩和舒张进行泵血。
心肌结构
蟾蜍的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负责收集血液,心室负责泵出血液,血液通过动脉流出,通过静脉流回心脏。
心脏构造
蟾蜍心脏解析
肝脏结构
蟾蜍的肝脏呈深绿色,由多个小叶组成,小叶中间贯穿着胆管和血管,肝脏可以合成胆汁,有助于消化。
功能解析
蟾蜍的肝脏具有多种功能,如代谢、储存、滤过血液、分泌和免疫等,肝脏还能分解有毒物质,保护机体免受损害。
蟾蜍肝脏解析
脾脏结构
蟾蜍的脾脏呈红褐色,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脾脏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可以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功能解析
蟾蜍的脾脏具有滤过血液、免疫调节、造血等功能,还能合成某些活性物质,如补体、抗体等,有助于机体免疫防护。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9719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0.png)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实验目的和准备•蟾蜍解剖基础知识•蟾蜍解剖操作流程目录•蟾蜍骨骼系统观察与绘图•实验结果与讨论•安全防护与环保意识•课程回顾与预习01实验目的和准备实验目的掌握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了解蟾蜍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提高学生对动物身体结构的认识。
学习动物解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手术器械的使用、解剖步骤的设计和操作要领等。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准备若干只蟾蜍、解剖盘、解剖器械、生理盐水、棉球、镊子、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等。
实验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一个安静、通风良好、光线适宜的实验室或教室作为实验场地,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无尘土和异味。
实验场地准备动物学实验教程或相关教材,以便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教材实验设备与器材解剖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等,用于进行解剖操作。
解剖盘用于放置解剖的蟾蜍和器材,可用搪瓷盘或塑料盘代替。
生理盐水用于清洗蟾蜍的伤口,保持其身体湿润,同时可注入其体内以保持其生命活动正常。
其他器材包括计时器、称量纸、量筒等,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棉球用于擦拭蟾蜍表面和进行止血等操作。
02蟾蜍解剖基础知识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的特点。
蟾蜍的外形和内部器官位置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异。
蟾蜍解剖概述蟾蜍内脏器官位置和功能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和膀胱。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呼吸系统包括口、喉、气管、肺和皮肤。
蟾蜍内脏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泄殖腔。
蟾蜍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四肢骨组成。
蟾蜍的肌肉系统由背肌、腹肌、四肢肌和内脏肌组成,主要通过肌肉收缩实现运动。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dcd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png)
实验步骤
1. 使用解剖刀时,应抓住刀柄的前端,刀片稍微倾斜,将刀刃轻轻切入皮肤或肌肉。
2. 用镊子夹住皮肤或肌肉,轻轻提起并切开。
3. 使用剪子时,应将剪尖向上抬起,将剪柄平放在台面上,以免划伤桌面。
4. 在使用酒精等消毒液时,应注意不要将消毒液溅到眼睛或口中。
5. 在解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蟾蜍的姿势和位置的稳定,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实验目的与背景实验材料与器具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与讨论参考文献与拓展阅读
实验目的与背景
01
掌握蟾蜍的解剖技能
熟悉蟾蜍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
了解蟾蜍的生理特征和生态习性
实验目的
1
实验背景
2
3
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征
03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解剖刀、镊子、剪子、注射器等解剖工具生理盐水、酒精等消毒液实验用的蟾蜍观察蟾蜍外观和特征检查蟾蜍的皮肤、眼睛、嘴巴等部位的特征麻醉蟾蜍使用注射器向蟾蜍注射适量的麻醉药进行解剖使用解剖刀和镊子等工具,按照解剖学层次进行解剖观察内部器官和结构观察蟾蜍的内脏器官和结构,包括心脏、肺、肝、肾等做好实验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1]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蟾蜍的生殖和繁殖特点,有助于了解其种群动态和生态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果分析
实验总结与讨论
05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蟾蜍进行解剖,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组成,进一步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实验结果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09589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a.png)
• 肺:接喉气管室之后,位于胸腹腔之前方,肝的背面,为 一对薄壁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大,剪破蟾蜍 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的血管。
• 皮肤:剥开皮肤,可见其内表布满微血管,为重要的辅助 呼吸器官。
3、泄殖系统
• (1)排泄器官:
• 肾脏:为一对中肾,长而扁平,暗红色,位于脊柱两 侧,紧贴背壁。
1、消化系统
• (1)食道:
•
食道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和
胃相连。
• (2)胃:
•
胃为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
• 也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 前宽后狭,最后突然紧缩,
• 此处即幽门,下接肠。
• 胃与食道交界处即为贲门。
• (4)肝脏:
• 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外具二 根输胆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一 根则与输胆总管相接,胆囊中的胆液经此输入胆总管。输 胆总管末端通十二指肠。胆汁则由输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
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 1.表皮:
•
由上皮细胞组成,分成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
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
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
• 2.真皮:
•
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
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
脂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
A vertical section through amphibian skin
(三) 骨骼系统
• 可分中轴骨骼及附 肢骨骼二部分,前 者包括头骨,脊柱、 及胸骨;后者包括 前、后肢带及前、 后肢骨。
• 1.头骨: • (1)脑颅:颅骨的骨化不完全,从标本上认出头部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十三 蟾蜍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十三 蟾蜍](https://img.taocdn.com/s3/m/7ff7d10476c66137ee06190a.png)
并成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
4 泄殖系统
(3) 膀胱:位于体腔后端腹面中央,连附于泄殖腔 腹壁的1个两叶状薄壁囊。膀胱被尿充盈时,其形状 明显可见,当膀胱空虚时,用镊子将它放平展开, 也可看到其形状。
(4) 泄殖腔:为粪、尿和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通道, 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沿中线剪开耻骨, 进一步暴露泄殖腔。剪开泄殖腔的侧壁并展开腔壁, 用放大镜观察腔壁上尿管、膀胱,以及雌蛙输卵管 通人泄殖腔的位置。
2.雄性:
(1) 精巢:l对,位于肾脏腹面内侧,近白色,卵圆 形(蟾蜍的精巢常为长柱形),小随个体和季节的不 同而有差异。
(2) 输精小管和输精管:用镊子轻轻提起精巢,可 见由精巢内侧发出的许多细管即输精管,它们通入 肾脏前端。所以雄蛙(或蟾蜍)的输尿管兼输精。 (3) 脂肪体:位于精巢前端的黄色指状体,其体积 大小在不同季节里变化很大。它有何用?雄蟾蜍精巢 前方,有1对扁圆形的毕氏器,为退化的卵巢。在肾 脏外侧各有l条细长管为退化的输卵管,其前端渐细 而封闭,后端左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
(3) 脂肪体:1对,与雄性的相似,黄色,指状,临近冬眠 季节时体积很大。雌蟾蜍的卵巢和脂肪体之间有橙色球形的 毕氏器,为退化的精巢。
5 肌肉系统
主要观察腹壁表层主要肌肉 (1)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幅度较宽的肌肉,肌纤信 维纵行,起于耻骨联合,止于胸骨。该肌被其中央 纵行的结缔组织白线(腹白线)分为左右两半,每半 又被横行的4~5条腱划分为几节。 (2)腹斜肌:位于腹直肌两侧的薄片肌肉,分内外两 层。腹外斜肌纤维由前背方向腹后方斜行。轻轻划 开腹外斜肌可见到其内层的腹内斜肌,腹内斜肌纤 维走向与腹外斜肌相反。 (3)胸肌:位于腹直肌前方,呈扇形。起于胸骨和腹 直肌外侧的腱膜,止于肱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
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
• 皮肤的角质化
• 角质化程度低,疏松,保持水分的能力也较低
• 五趾型附肢
• 陆上运动,但运动装置不完善,只能跳跃运动
•肺
• 具肺,结构简单,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 血液的双循环
• 较原始,不完全的双循环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4
外形观察
•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 皮肤粗糙、疣粒 • 头部:眼、耳后腺、鼓膜、外鼻
36
实验步骤
输 精 尿 管 入 口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7
蟾蜍受精卵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8
作业
1、绘制蟾蜍内脏原位观察图。
2、 绘制蟾蜍的泄殖系统。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9
枕
骨
枕
大
骨 大
孔
孔
实验步骤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9
实验步骤
头
部
与
身
体
交
界
处
有
皱
褶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0
实验步骤
掏
毁
大
脑
时
探
针
贴
近
背
部
皮
肤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1
实验步骤
掏
毁
脊
髓
时
后
肢
强
直
状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2
实验步骤
掏 毁 脊 髓 状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3
实验步骤
蟾蜍的外形观察 解剖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
实验目的 1.熟识蟾蜍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2.了解两栖动物的一般构造。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
蟾蜍简介
• 别名癞蛤蟆、癞刺 •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 • 25个属300种左右 • 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 • 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 • 水生向陆生过渡
剪 开 腹 部 皮 肤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4
实验步骤
剪 开 腹 面 左、
右 肢 皮 肤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5
实验步骤
胃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6
实验步骤
肝 脏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7
实验步骤
胆 囊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18
实验步骤
胰 管, 输 胆 总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毕 达 氏 器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1
实验步骤
脂 肪 体 , 毕 达 氏 器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2
实验步骤
米 氏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3
实验步骤
米 氏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4
实验步骤
泄 殖 腔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5
实验步骤
输 精 尿 管 入 口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孔,鼻瓣
• 眼,具上下眼睑,只有下眼睑能活 动,瞬膜
• 五趾型附肢、趾(指)数、趾间 具噗、婚垫
• 泄殖孔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5
蟾蜍的婚垫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6
实验步骤
一.麻醉
脊髓捣毁法麻醉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7
头
骨
上
枕
的
骨
枕
大 孔
骨
大
孔
实验步骤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8
头
骨
上
的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5
实验步骤
膀 胱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6
实验步骤
卵 巢, 输 卵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7
实验步骤
未 发 育 卵 巢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8
实验步骤
喇 叭 口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9
实验步骤
子 宫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30
实验步骤
脂 肪 体 ,
19
实验步骤
胰 管 , 输 胆 总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0
实验步骤
肾 脏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1
实验步骤
输 精 尿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2
实验步骤
输 精 细 管 观 察 法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3
实验步骤
输 精 细 管
蟾蜍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4
实验步骤
输 精 细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