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痹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适和痛苦。
由于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报道不一,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28%的糖尿病病人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
(-)诊断标准:L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可根据病史,及麻、凉、痛、痿等临床表现,结合体检和电生理学检查资料,除病史和临床表现外,物理学检查、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才能确诊。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①有糖尿病病史或诊断糖尿病的证据;②出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③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
④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它神经病变。
为了给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定量判断的依据,近年来国外学者先后提出多个评分系统,较为简便和广泛使用的是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
1.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21LImmOI/L(200mg∕dl);或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21LlmnIO1/L(200mg∕dl)oL2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而定)临床症状有蚁走感、肢端麻木、疼痛或出现烧灼感,踩棉花,踏木板等感觉异常,大便干结或不干结而排便不畅。
临床体征可见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膝、腱等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周围神经病变。
2.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制定)。
口干咽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肢体麻木、肢端发凉、肢体疼痛,身痒、有蚁走感,便秘。
(二)中医治疗方案1.中医药辩证论治:主症: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身痒、有蚁走感。
次症: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多食易饥、肢端发凉、便秘。
消渴病痹症诊疗方案2010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2010〕一、病名中医病名: 消渴病痹症西医病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2007年〕。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
(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4)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以下4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
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二〕证候诊断。
痹症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酸胀疼痛,腿足挛急,夜间尤甚,多刺痛或灼热疼痛,气短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
痹症治法:益气和血通痹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g 芍药15g 桂枝15g 生姜15g大枣12枚中成药制剂:自制剂坎坤胶囊、芪黄胶囊。
中成药注射剂: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二〕耳穴特色疗法耳与经络的联系相当密切,《灵枢.素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与脏腑的联系亦相当密切《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者矣”;《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证治准绳》有“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
详解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详解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是指中医学中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疲乏无力、四肢酸软无力、步履艰难等症状。
以下是针对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护
理方案:
1. 中药治疗:使用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作用
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黄芪、川芎、红花等,可以
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来改善病情。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和灸烧等手段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活
络经络,以达到治疗消渴病痹症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气海、足三里、合谷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3. 中医按摩:采用推拿、揉捏、拨叩等手法,刺激相应的经络
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疲劳和僵硬。
按摩可以改善消渴
病痹症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病痛。
4. 饮食调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
避免过食辛辣、油
腻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5. 锻炼养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对消渴病痹症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也是重要的养生方式。
总之,针对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按摩、饮食调理和锻炼养生等方面。
综合运用这些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汇总
附件7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途径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
(二)诊断根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3年)。
(2)西医诊断原则: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 2023年)。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旳选择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案”。
1. 诊断明确, 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原则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旳患者。
2.患者同步具有其他疾病, 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旳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 可以进入本途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测四诊合参, 搜集该病种不同样证候旳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旳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旳检查项目: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⑵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⑶肢体动脉多普勒⑷血常规、尿常规;⑸肝功能、肾功能⑹心电图。
2. 可选择旳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措施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⑴气虚血瘀证: 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⑵寒凝血瘀证: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⑶阴虚血瘀证: 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⑷痰瘀阻络证: 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详解
附件7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E14.4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E14.40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⑵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⑶肢体动脉多普勒⑷血常规、尿常规;⑸肝功能、肾功能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⑴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⑵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⑶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⑷痰瘀阻络证: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⑸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填髓充肉。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些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在中年发病以后,且嗜食膏粱肥厚,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该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1)DM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在无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定DM的诊断,不推荐做第三次0GTT测定。
(二)证候诊断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或见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并发症期肥胖型与非肥胖型T2DM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
肝肾阴虚证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消渴病痹症诊疗方案2010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2010)一、病名中医病名:消渴病痹症xx病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2007年)。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
(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4)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2.xx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以下4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
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二)证候诊断。
痹症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酸胀疼痛,腿足挛急,夜间尤甚,多刺痛或灼热疼痛,气短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
痹症治法:益气和血通痹组方:黄芪xx五物汤黄芪15g芍药15g桂枝15g生姜15g大枣12枚中成药制剂:自制剂xx胶囊、芪xx胶囊。
中成药注射剂: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二)耳穴特色疗法耳与经络的联系相当密切,《灵枢.素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与脏腑的联系亦相当密切《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者矣”;《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证治准绳》有“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
27内分泌科消渴病痹证中医诊疗方案
27内分泌科消渴病痹证中医诊疗方案消渴病痹证,又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
中医认为,痹证为内因外邪相互作用所致,因此,治疗消渴病痹证应以调节机体内环境、祛除邪气为主要目标。
以下为2024年版消渴病痹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辨病证型1.寒痹型:主要表现为肢体冰冷、麻木、疼痛,症状加重于受寒时,舌苔白,脉沉紧。
2.湿痹型: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酸胀,症状加重于潮湿天气,舌苔黄腻,脉滑。
3.热痹型:主要表现为肢体发热、疼痛,症状加重于炎热时,口干渴,舌苔黄,脉滑数。
二、治疗原则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1.寒痹型: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2.湿痹型:利湿化痰,活血止痛。
3.热痹型: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三、各型治疗方案1.寒痹型治疗方案:方剂:四逆汤配合四君子汤。
方药组成:人参、白芍、炙甘草、干姜、附子、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独活、王不留行、莪术、细辛。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2.湿痹型治疗方案:方剂:苍术汤加吴茱萸、白芍、川芎、广木香、莪术。
方药组成:苍术、白芍、川芎、广木香、莪术、吴茱萸。
功效:利湿化痰,活血止痛。
3.热痹型治疗方案:方剂:大清胆汤加白虎汤。
方药组成:石膏、桂枝、黄芩、龙胆草、牛黄薄荷、玄明粉、白芍、生姜、大枣。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四、辅助治疗饮食疗法:限制糖分、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当的饮食均衡。
运动疗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其他辅助疗法:可采用艾灸、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
以上是2024年版消渴病痹证中医诊疗方案的概述,根据个人情况和辨证结果,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同时,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和血糖控制等。
最后,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27 内分泌科 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出版)。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
(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4)辅助检查:物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
(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有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者,以下5项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中任1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任 2项异常,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排除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6)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临床诊断有疑问者,可以做神经传导功能检查。
(7)诊断分层:见下表确诊有DSPN的症状或体征,同时存在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临床诊断有DSPN的症状及1项体征为阳性,或无症状但有2项以上(含2项)体征为阳性疑似有DSPN的症状但无体征或无症状但有1项体征阳性亚临床无症状和体征,仅存在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二)证候诊断1.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消渴病(TCD编码:BNV060)西医诊断: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些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在中年发病以后,且嗜食膏粱肥厚,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该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1)DM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小时)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在无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定DM的诊断,不推荐做第三次0GTT测定。
(二)证候诊断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或见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并发症期肥胖型与非肥胖型T2DM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
肝肾阴虚证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
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6.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药液温度38~40℃,防止烫伤。
7.遵医嘱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涌泉等穴。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10.遵医嘱艾灸,取地机、委中等穴。
(二)肢体痿软无力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病情稳定后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3.注意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脉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2011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拟定。
(1)有消渴病病史。
(2)肢端发凉,麻木,疼痛。
(3)皮肤紫绀或苍白,毛发脱落,感觉多变。
(4)间歇性跛行。
(5)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及2015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4]拟定。
(1)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2)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缺血的临床表现。
(3)ABI检查:ABI≤0.90 可诊断为下肢缺血。
(4)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等。
(5)下肢血管CTA、MRA或DSA:提示管腔狭窄等。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08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1年)。
1.阴虚血瘀证:肢端麻木或灼痛或肌肉挛痛等,或现间歇性跛行,局部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边有瘀斑,苔薄白干或少苔,脉细涩。
2.气虚血瘀证:肢端麻木、乏力、疼痛,肌肉萎软无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微,面色晦暗,活动易劳累,自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苔白,脉沉弱无力。
3.阳虚血瘀证:肢端发凉、麻木、疼痛,入夜痛甚,肢端皮肤紫绀或苍白,间歇性跛行,面色苍白,神疲倦怠,腰腿酸软,畏恶风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4.阴阳两虚血瘀证:肢端发凉、麻木、疼痛,皮肤紫绀或苍白或毛发脱落、灼痛、蚁行等,间歇性跛行。
神疲体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四逆,阳痿,或伴肢体浮肿,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而涩。
5.热毒血瘀证:肢端麻木、灼痛,足部发红,局部肤温可有增高,口干渴喜凉饮或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口气重,汗出畏热,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阴虚血瘀证
治法:滋阴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芍药甘草汤合玉泉丸加减。
白芍、甘草、生地黄、当归、水蛭、麦门冬、黄芪、茯苓、乌梅、天花粉、葛根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赤药、川芎、当归尾、地龙、水蛭、人参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上证若合并痰湿重者,可加法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若兼气滞明显者,可加柴胡、枳实、姜黄、三棱、莪术等。
3.阳虚血瘀证
治法:温阳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附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附子、人参、茯苓、白术、赤芍、当归、桂枝、细辛、川芎、地龙、全蝎、水蛭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上证若合寒凝重者,可加乌头、吴茱萸、鹿角胶等。
4.阴阳两虚血瘀证
治法:滋阴补阳,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熟附子、肉桂、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三七、水蛭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5.热毒血瘀证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顾步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石斛、当归、银花、牛膝、菊花、紫花地丁、桃仁、制大黄、桂枝、甘草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针灸疗法
适用于所有证型。
选穴:足三里、承山、三阴交、血海等。
方法: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
2.熏洗疗法
(1)温通经脉法
适用于气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及阴阳两虚血瘀证。
推荐方药:乌头、当归、桂枝、细辛、红花、姜黄、土茯苓、毛冬青、忍冬藤等。
使用方法:煎取药液2000mL,先薰蒸足部10 min,待水温降至40-42℃左右时,再泡洗15 min,每天一次。
(2)清热解毒化湿法
适用于阴虚血瘀证及热毒血瘀证患者。
推荐方药:土茯苓、马齿苋、苦参、蚤休、大黄、毛冬青、枯矾、红花、赤芍等。
使用方法:煎取药液2000mL,先薰蒸足部10 min,待水温降至40-42℃左右时,再泡洗15 min,每天一次。
(三)运动康复治疗
参考201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进行有氧运动,可选择行走、伸踝或屈膝等运动。
(四)西药治疗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15年),视患者下肢缺血程度进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等;二级预防在抗血小板、他汀类调脂药、ACEI等药物基础上,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前列地尔、西洛他唑等;三级预防主要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避免截肢、提高生活质量等对症治疗。
(五)血管重建术
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血管重建术,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
(六)护理调摄要点
1.戒烟。
2.规律饮食,根据体质特点进行饮食种类选择。
3.调畅情志。
4.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5.每日检查足部皮肤。
6.选择舒适且柔软的鞋子。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拟定。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疗效指数≥90%;或ABI 恢复至正常范围。
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疗效指数≥70%且<90%;或ABI 恢复至临界值。
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症候疗效指数≥30%且<70%;或ABI较治疗前改善。
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疗效指数<30%;或ABI较治疗前无改善。
注:症候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若症候疗效与ABI疗效不一致时,以疗效好者为准。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病情按照疗效标准进行评价。
症候评分及ABI评价方法如下。
1.中医证候评分方法
2.ABI评价方法
参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15年)。
(1)ABI计算方法:踝部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上臂收缩压(取左右手臂数值高的一侧)的比值。
(2)ABI评价方法:正常范围:1.00~1.40;临界范围:0.91~0.99;下肢缺血:≦0.9。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29-131
[2]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48-151.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4-67.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4):145-151.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