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
(最新版)
目录
1.上海高一物理课程的重要性
2.上海高一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3.如何学习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
正文
【一、上海高一物理课程的重要性】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海高一阶段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一物理知识点也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为今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上海高一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1.力学:包括质点的运动、质点系的运动、刚体的运动、振动和波等。
2.热学: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循环等。
3.电磁学: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等。
4.光学:包括几何光学、物理光学等。
5.量子物理:包括量子力学基本概念、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
6.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
7.天体物理:包括恒星演化、星系形成等。
【三、如何学习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
1.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
的理解,这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2.注重实践操作: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物理需要耐心和毅力,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复习、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4.参加课外辅导和竞赛:参加课外辅导和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物理素养。
总之,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物理是一门以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科学学科。
高一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在物质的构成中,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根据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不同,元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知识点二:力与力的平衡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力的合力可以通过矢量图形法或合力的数学计算来确定。
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如果它们的合力为零,则称为力的平衡。
知识点三: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直线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位移表示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量,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加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知识点四:运动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五: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由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卫星绕地球公转等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知识点六: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以往复性的方式振动。
简谐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等物理量可以通过振幅、质量和弹性系数等物理量来表示。
简谐振动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如钟摆的摆动、弹簧振子的振动等。
以上是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的部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和实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物理素养。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导言: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对我们理解世界有着重要的帮助,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相关实例和应用。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我们通过牛顿定律来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合成成一个力;力的分解则是把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
通过合力和分解力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其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力都有一个等大小、反向的相互作用力。
这一定律解释了物体互相作用的现象。
三、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对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定量描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向心力的概念来描述曲线运动。
3.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运动,垂直方向上受重力影响,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影响而做垂直向下运动。
4.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引力的性质,解释了行星运动、天体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四、能量和动量1.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运动所做的功。
我们可以通过动能定理和功的计算来研究物体的能量变化。
2.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冲量则是力作用时间的乘积,是动量变化的量度。
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理为我们分析碰撞等问题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上海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上海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上海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而在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学习物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讨论上海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物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性质和效果,以及力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他们需要明白质量和重力的关系,以及运用力的原理解释运动的规律。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合成力的概念来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第二个知识点是能量和功。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运动的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功和功率,以及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第三个知识点是电学基础。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电荷和电流的运动。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电荷和电流的基本知识,包括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他们还需要学习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以及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第四个知识点是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电与磁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他们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和发电原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
第五个知识点是光学基础。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包括光线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
他们还需要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以及如何使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第六个知识点是核能与原子物理。
核能与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核能的基本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核反应和核能的转化,以及如何计算核反应的能量释放。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全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到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学习高一物理沪教版,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的全部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的开端。
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沪教版中,力学知识点包括力的概念、牛顿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重力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解释各种力的作用以及应用。
【第二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内容。
通过学习光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掌握光的色散现象。
【第三章】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电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电学是必修的一部分。
它包括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电阻、电路等内容。
通过学习电学知识,我们能够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电流的规律,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电器的使用和维修。
【第四章】磁学磁学是研究磁场、磁性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磁场与磁力、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内容。
通过学习磁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磁场的性质,掌握磁力的作用规律,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应用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能量与能源能量与能源是一个涵盖面广的知识领域,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能量与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功与机械能、能量转化与能量损耗等内容。
通过学习能量与能源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理解能量损耗的机理,掌握合理利用能源的方法。
【第六章】波动与振动波动与振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声波、光波等波动的现象。
上海高一物理上知识点全部

上海高一物理上知识点全部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础。
而在上海的高一物理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更是繁多和细致。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海高一物理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探讨。
首先,我们来讨论力和运动的知识点。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分类。
力是指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是产生运动的动力源泉。
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的分类。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牛顿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转向热学方面的知识点。
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热能、热力学定律以及热量传递等问题。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温标进行温度计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力学定律也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然后,我们来讨论光学方面的知识点。
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规律的科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感知至关重要。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公式,以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此外,电学也是高一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电流等问题的科学,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静电学、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我们需要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量单位,以及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等电路中的基本规律。
最后,我们来讨论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点。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也是物理学的基础。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
我们还需要了解质点的运动和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不同的情况。
综上所述,上海高一物理学习中的知识点涉及力和运动、热学、光学、电学以及力学和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知识点是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上物理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一)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上海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一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上海高一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
下面将对上海高一物理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学科。
一、运动与力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 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各种力的性质与分解- 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各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的力分解为简单的分力。
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5. 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
- 竖直上抛运动是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匀速上升运动,最后具有自由落体运动。
二、力学与能量1. 功和功率-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力乘以位移的乘积。
-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做功的数量除以时间。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一个力学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4.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指出,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做功的大小。
- 动量定理指出,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乘积。
1. 电荷和电场- 电荷是物体带电的属性,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物理场,可改变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领域之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受力情况。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的力学知识点。
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规律。
其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通常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称为速度,通常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位移的大小除以时间,方向由位移的方向决定。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通常用矢量来表示,其大小为速度的大小除以时间,方向由速度的方向决定。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形态的变化。
在力学中,常常涉及到以下几种力。
- 推力: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导致的力,如推车。
- 引力: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存在而相互吸引的力,如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为重力。
- 弹力:物体弹性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阻碍而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若无外力作用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探讨了能量传递和转换的过程。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以下几个重要的热学知识点。
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温度差异会引发热量的传递。
- 热量是物体间能量传递的方式,它可以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 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异,即热量不再传递的状态。
上海高一物理全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一物理全知识点总结上海高一物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
下面将对上海高一物理课程的全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1. 力学1.1 运动学: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相关内容。
1.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关系)以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守恒、功的定义和计算,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1.4 力和压力:力的合成、分解,以及压强和压力的计算。
1.5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角速度、角加速度、向心力等。
1.6 弹性力学:胡克定律和弹簧的力学性质。
2. 热学2.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热平衡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传导和辐射)。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热量和热容的关系,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2.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热泵效率和熵的概念,卡诺循环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3. 光学3.1 几何光学:光线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和折射,镜和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光的色散。
3.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3.3 光的传播:光速的测量,光的相干性和光的衍射实验。
3.4 光的光谱学: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光的发射和吸收谱线。
4. 电磁学4.1 静电: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库仑定律,等电位面和电场线的性质。
4.2 电场: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的叠加和场强的计算。
4.3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和特性,欧姆定律,戴维南和冯·诺依曼定理,电阻和电阻率的关系。
4.4 磁场:磁场的基本特性,洛伦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
4.5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和自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6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LC振荡电路,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光的电磁波性质。
5. 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玻尔理论和波尔模型,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能级跃迁。
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知识点本文将介绍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内容。
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第一单元: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物理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为什么物质和能量会有这些性质和现象?第二单元:力和运动1. 运动和静止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描述和应用。
第三单元: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和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的单位;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守恒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第四单元: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
3. 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计算机坐标原理、机车追击问题等。
第五单元: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和计算、瞬时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3. 曲线运动的应用:车辆转弯问题、补偿铁路问题等。
第六单元:力和加速度1. 扭力:力臂、扭力和摆动周期的关系。
2. 浮力:浸没物体的浮力、浮力大小的计算和浸没稳定条件。
3. 初中力学定律的改变:质量与重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关系。
第七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火箭推进问题:火箭的推进原理和计算。
2. 飞行目标的炮击问题:求解炮弹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
第八单元:电学基本概念1. 电荷和电流:正负电荷的性质,电流的定义和计算。
2. 电阻和电压: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欧姆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总结归纳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总结归纳高一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的进展。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在高一的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上海高一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图示法进行力的合成分解。
3. 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如自由体图的绘制与应用、平衡条件的建立与应用。
4. 动量与冲量:动量和冲量的基本概念,动量守恒定律与冲量定理的表述和应用。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温度、热量、热容、比热容等。
2. 热量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尔定律等基本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包括热量、功和内能的关系。
三、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理解与应用,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2. 光的成像:薄透镜成像规律和方法,如薄透镜的焦点、放大率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质的基本认识,如干涉、衍射、光的波长等。
4. 光的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概念、条件和应用。
四、电学部分1. 电流与电阻:电流、电阻和电阻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2.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特性。
3.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五、近代物理部分1.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质的认识和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的基本结构、放射性衰变以及核反应等内容的了解。
3. 粒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认识,如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等。
通过对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力力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拥有物质性:力不能够够走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其实不是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2)力拥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系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能够直接接触,也能够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拥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奏效: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依照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依照奏效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依照奏效命名的,不一样样名称的力,性质能够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能够不一样样。
重力定义:由于碰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碰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周边的物体都碰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够够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他地址时不相等。
( 1)重力的大小: 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一样样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一样样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所以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可否还受其他力也没关系。
③在办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周边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平均。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平均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平均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一、 第一章 直线运动1、质点模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物理学研究问题时有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方法,即建立理想模型。
质点模型就是一种理想模型。
2、a)位移: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矢量)b)路程: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
路程是一个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 c)在一般的运动中,路程往往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d)位移、距离和运动的路程无关。
路程和运动的路径有关。
3、匀速直线运动A .位移公式:vt s =,位移公式表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跟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B .s-t 图线是过原点、倾斜的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从s-t 图上能得到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移。
C .v-t 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t 轴)的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零,直线和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从v-t 图上能得到质点在任一时刻的速度。
4、变速直线运动:*A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运动物体的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用公式来表示v =ts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过程)内的运动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是一个矢量,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跟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物理方法: 比值定义,等效替代)B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C.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即:tv a ∆∆=。
t v v t v a o t -=∆=。
(比值定义)(1)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它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v ∆的方向。
(2)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它的速度变化快,而它的速度不一定大。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
掌握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所在。
下面是对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点总结1.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其中包括速度、加速度、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对质点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研究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
2.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平衡状态的学科。
其中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等内容。
学习静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受力情况以及如何保持物体平衡。
3. 动力学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
比如,车辆的碰撞问题、自由落体问题等。
了解动力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等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理解光的反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镜子的成像原理。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了解光的折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游泳池底部的瓷砖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现象。
三、电学知识点总结1. 静电学学习静电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
掌握静电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空气中的闪电现象。
2. 电路与电流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是学习电学的基础。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内容,我们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3. 磁学学习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磁场、磁力等基本概念。
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现象。
四、能量与功知识点总结1. 功和能量了解功和能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物理高一沪教版知识点

物理高一沪教版知识点高一物理是学生们初次接触到物理科学的一年,也是基础知识的阶段。
在沪教版的教材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理解物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沪教版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概述,帮助学生们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运动。
在高一物理中,学生们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和变速两种类型。
匀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而变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
此外,还有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区别。
一维运动是指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运动,而二维运动则是指物体在平面内移动的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直到外力改变其状态。
这是我们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个描述。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定律之一。
该定律给出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
根据该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受到与其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力的作用,而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但方向相反”。
五、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指地球对落在其表面上的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在物理学中,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重力的定律,根据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六、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形态而具有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根据该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即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上海高一上物理知识梳理

上海高一上物理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运动学相关概念1、质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_________的点,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答案】有质量2、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_________的变化,用从_________指向________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____的长度,是标量.【答案】位置;初位置;末位置;轨迹3、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______表示,时间间隔用_________表示,时刻与物体的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答案】一点;一段;状态;过程3、速度(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____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st ,是矢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某位置(或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________该位置(或该时刻)附近的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速率:_________的大小,是标量.【答案】发生这段位移;某一时刻;无限逼近;瞬时速度 4、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的比值. (2)定义式:a =______,单位:______ (3)方向与______的方向相同.(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___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变化量;时间;ΔvΔt ;m/s 2;速度变化;速度变化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随时间______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_______和________均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都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均匀;加速度大小;方向 (2)v -t 图像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________. 【答案】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 (3)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 ②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 ③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答案】0v v at =+;2012s v t at =+;2202v v as -=(4)自由落体运动 ①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物体只在_________作用下从__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②自由落体规律(1)速度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下落高度与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下落速度与时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4)平均速度与落地速度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力;静止;=t v gt ;212=h gt ;212=h gt ;2=vv 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______;(2)发生______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4、大小: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得. 【答案】相互接触;弹性形变;相反四、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_____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或_____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______;(2)接触面间有弹力;(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μF N ,静摩擦力0<f ≤F m a 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______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______或______【答案】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粗糙;相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五、力的合成和分解 1、力的合成(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______,几个力叫作这一个力的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直线运动1. 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作是一个有质量的点。
它是运动物体的理想化模型。
注意:质量不可忽略。
哪些情况可以看做质点:1)运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那么它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2)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即可忽略形状和大小,而看做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即可看成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看成质点)2. 位移和路程: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 速度和速率①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之比,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而平均速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v=s/t 。
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4. 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
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速度的变化Δv 跟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 tv v t v a t 0-=∆∆=,比值定义法。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 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5.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6.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 (3)★公式: 速度公式:v=v 0+at 位移公式:s=v 0t+21at 2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02=2as 平均速度20t v v v +=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7.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的应用: (一)时间连续等分1) 在T 、2T 、3T …nT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2) 在第1个T 内、第 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3) 在T 末 、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 ; (二)位移连续等分1) 在第1个S 内、第2个S 内、第3个S 内……第n 个S 内的时间之比为1: ()21-:( 32-):……:)1(--N N ;t 2v v s t0+=8. 重要结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 ΔS=S i+l -S i =aT 2 =恒量(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202tt v v v v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202t sv v v +=(4)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22tsv v >9.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注意“刹车陷井”假时间问题: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
10. 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3)公式: gh v gt h gt v t t 2;21;22=== 11. 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 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 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第二章 力 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离地面高h 处G ’=mg ’,其中g ’=[R/(R+h )]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0.4)三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在同一平面内,而且为共点力。
(作用线或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5)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合合能把ma看作是力.(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F合 =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两种类型: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中间桥梁是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N=m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