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_冷复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绿山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冷复生*

(铜绿山矿,湖北大冶市,435101)

摘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铜绿山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铜矿山露天开采井下开采问题与对策

Analysis on Problems and C ountermeasures Facing in Tonglushan Mine

Leng Fusheng

(Tonglushan Mine,Daye,Hubei,435101)

Abstract I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author makes a exposi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mining producting in Tonglushan Copper Mine,and has given out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C opper mine,Open-pit mining,Underground mining,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1概述

铜绿山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下属最大的一座矿山,集采选于一体并拥有多种经营。主要产品为铜精矿、铁精矿。该矿地下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有12个矿体,截止1995年底保有铜铁矿石工业储量3433万t,远景储量2084万t。如何科学地、有效地开发现有的矿产资源,是该矿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摸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并采取新的对策。

2面临的主要问题

铜绿山矿历年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铜资源,对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是近十余年的生产指标,采选处理量,综合经济效益却总在低谷徘徊。究其原因,我认为在基建、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1二期扩建工程难以施展

铜绿山矿设计一期工程生产能力于1984年消失,1985年就开始了大露天的二期工程建设,但因国务院下文指出铜绿山矿古矿冶遗址需就地保护,只好将大露天方案改为分步实施方案,由此而引出了诸如露天的最终境界无法确定,露天与井下的基建衔接、生产能力衔接,地压管理和井下水患的综合防治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和制约着矿山的生产建设和发展。

212井下提升、通风和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1)提升系统衔接不上。一期工程设计的老主井只能服务到-185m中段,其以上中段的生产能力在1988年就基本消失,二期工程设计的新主井至今仍不能投产。这期间矿山为了生存,在-245m中段Ô1号矿体开始了应急工程。在-185m和-245m中段

第19卷第3期1999年6月矿业研究与开发

MINING R&D

Vol.19No.3

Jun.1999

*作者:工程师;收稿日期:1998-10-15

之间设计了一条罐笼提升措施井,作为提升的中间环节,以解决-245m中段Ô1号矿体的矿石提升问题(设计提升能力300t/d)。这样一来,与正常的提升系统相比,在出矿量相同的情况下,却增加了众多的中间环节和重复投入。由此可见,提升系统衔接不上,给矿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所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通风系统的不完善。铜绿山矿采用的是中央进风、南北两翼抽出的对角式通风系统。老南北风井的通风功能已基本消失,而新南风井却迟迟不能建成使用,致使井下南翼的通风回路不畅,炮烟难以及时抽出,干扰了井下的正常作业。

(3)排水系统不完善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铜绿山矿西南部大理岩节理裂隙极为发育,是水的良好通道。特别是在汛期,露天和井下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而排水管道自锈蚀严重,无法承受汛期排水的巨大压力,可是深部开采的排水系统至今仍未建成。因而在大雨期间,洪水不仅影响井下正常生产,而且对整个井下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铜绿山矿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笔者对此谈谈个人的看法。311理顺关系,调整到位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正视问题和现实,理顺基建与生产的关系,完善露天和井下采矿工业系统,更新改造选矿设备,利用矿山调整的大好时机将其真正调整到位,使之步入良性循环。

312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对于露天采矿,要加快剥离,还清欠帐,尽早确定南北露天坑切实可行的最终开采境界,尽可能地保证露采10年左右不断产。开展对井下不规则点条柱的采矿方法研究,积极推广安全高效的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提高运输系统的生产能力,确保三级矿量的平衡。加快新主、副井提升配套系统及充填、通风等系统的完善,立足从-305m中段开始正规回采,加快-305m中段和-365m中段及深部的开拓、采准。抓住新主、副井提升系统调试的契机,切实搞好井下生产和劳动组织的调整。力争在5年之内实现井下两个中段同时生产,把井下的年生产能力提高到70 ~80万t。

313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露天和井下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可预见的因素将会更多,这就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更科学的要求。

首先,加强硬、软件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矿山,如果没有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和设施及相应的软件,即使方法再好,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尤其现阶段露天与井下并存,采矿工业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应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人才培养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矿山生产的无轨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而现阶段的人员素质特别是维修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应及早着手培养。

314搞好转机建制工作

由于历史的原因,铜绿山矿多年来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各种社会功能的机构和编制,包袱越背越重,机构越来越臃肿。针对这种情况,务必抓住机遇,搞好转机建制工作。在强化主业的同时,减员增效,转产分流,拓展两翼,开发有拳头产品的三产企业,这不仅是深化内部改革的需要,也是为若干年后资源枯竭时转产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45

第3期冷复生铜绿山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