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电影资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坚实可靠的平台。电影走进语文课堂,犹如教海中引进了一溪活水,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
一、电影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电影进入语文课堂,能提供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给学生带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我在教《荷花》时,考虑到北方学生多数没见过荷花盛开情景,如果只通过朗读课文去体会,不能更好地理解荷花盛开的美景。于是,我将学生带入了电影世界。在课堂伊始,我播放荷花盛开的情景,那美丽的画面,加上画龙点睛的解说,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欣赏着、赞叹着……意犹未尽之时,再学习课文内容,师生一同欣赏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写如此美丽的荷花的。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了。
二、电影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我们的教学定位于教,“为考而教,为学而教”。而当今
时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由重视教转为重视学生的学。电影具有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的阅读开辟了新的方式,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发现问题,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蟋蟀的住宅》一课,如果按照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老师所传授的他们并不熟悉的知识。课前我布置前置性学习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蟋蟀”的知识。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们纷纷将资料与同学共享。结合同学们的资料我播放有关蟋蟀知识的系列影片,学生时而徜徉于丰富的资源库,时而与学习小组的伙伴或老师交流学习所得,这样,生生互动,自主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对同学的意见进行补充或评价,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了解了有关蟋蟀的知识。
三、电影打破了教学资源的限制,缩短了学生认知的距离”
运用电影资源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设计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把学生带进文中所处的时代,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融入作品中,更好地理解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在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我借助电影,播放更多的关于周总理的故事的影片剪辑,然后让他们把学习后的感受写出来。在这样的对话情境中,师生平等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真可谓是畅所欲言。而学生在抒发情感的同时,更能理解文章中蕴
含的感情。
四、电影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鲜养料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电影使学生全方位感受了火烧圆明园时的真实情境,课堂上学生发言争先恐后,滔滔不绝。有感于此,我设计了语文综合活动辩论会“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辩论前我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圆明园的历史、建设以及它的毁灭的相关资料。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搜索,将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制作了手抄报,并进行了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讨论,学生交流时都表现出了极为高涨的热情。
电影以其资源的丰富性的优势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利用电影,优化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