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测速系统工作原理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检测方法的探讨
中图分 类号 : U 4 9 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1 3 — 0 3 4 0 — 0 2
为解 决 日益突出的交通 安全问题, 交管部门在道 路上安装了大量的 测速系统对机动车进行 监测 。 目 前 常用的测速方 式有区间测速 、 地 感线 圈测速和 雷达测速等 。区间测速 与传统的地感线圈测速 , 雷达测速 等有 定区别 , 前者 是在一段较长 的道路 ( 测速区间) 对 同一辆 机动车 的“ 平 均速度 ’ ’ 进行测量 , 后者 则是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对机 动车的“ 瞬时速 度” 进行测量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把两者相结合, 即对机动车进入和离 开测速 区间的瞬时速度进行测 量, 也对 在测速 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 度进 行测量 ,无论 是瞬时速度或者平均速度 超过道路 限速 值均被判定 为超 速, 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 , 近几年来被广泛使用 , 数量呈上升趋 势。
l 机动车区间测速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机 动车区间测速 系统 由区间测速起点和终点监测设备、通信网络、 中心控制 设备及 软件 等组成。测速 区间设置在恒 定限速 值的路段, 区间 距离一般为 5 - 3 0 k m。
2 . 2 测 速 区 间的 距 离
测速区间的距离 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系统测速的准确性。可引用 公 路部门的数据计算出测速 区间的距离 , 也可以用测绘工具进行测量。
O 1 ) . ① 从工程建设抓起 , 对 于设备安装 、 调试、 自验等各 个环节 , 有 明确 ( 2 丁 ‘ 村村通广播电视’ ’ 专栏[ J 】 _ 中国传媒科技, 2 0 0 0 ( 1 0 ) . 的规章制度 、 照章 办事、 保证质量 ; ②“ 村村 通 设备由县新闻中心统一登 【 3 】 关 于巩 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 电视工作的意见[ J 】 _ 河南省人 民政府公报 , 记造册 , 明确 设备 受益用户名单, 并建立了用户管理电子档案; ③ 向受益 [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无线区间测速系统是一种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该系统由多个分布在道路两侧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下面将具体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系统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传感器节点,用于检测车辆的通过时间和位置信息。
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或者雷达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对车辆的检测。
传感器需要能够准确地感知车辆的通过时间和位置,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
传感器节点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
可以使用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感器节点有一个固定的通信半径,超出该范围的节点需要通过中继节点来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实现整个系统的无缝覆盖。
在系统的中央控制节点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中央控制节点收集传感器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实现,通过对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进行比对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准确的车辆行驶速度。
系统需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于向用户展示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查询某个时间段内的车辆行驶速度,还可以设置超速报警等功能。
用户界面可以使用Web页面或者手机App等形式来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个界面,并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供准确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的实现,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一个高效、准确的无线区间测速系统。
区间测速方案..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00九年五月1 区间测速系统1.1概述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
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
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
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1.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
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
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1.2.1标准化该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目前区间测速已綷-不算是什么新名词了,国内已綷-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如上海、杭州、青岛等都已綷-采用区间测速这种形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违法取证模式。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车辆抓拍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
该系统通过计算车辆通过路段平均速度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超速,有效解决了单点测速的易躲避性,更有效地控制超速与减少超速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自动抓拍系统,连续不断地捕获车辆图片、识别和记录多个断面上实时通过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号牌、通过时间、车辆全景图片、各断面点速度等,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有线或无线)上传至中心处理平台,比对同一车辆在同方向两个断面的通行时间,再根据两个断面间的距离来计算该车辆通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最后根据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
如存在超速行为则自动将违章车辆的数据及图片等相关信息通过后台管理平台进行声光报警,并可根据需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附近和现场的值勤交警,或将信息发布在高速公路显示屏上,以对违章车辆进行及时告知和警示更多的车辆。
系统处理得到的所有违章车辆及相关图片将作为违章信息源提供给违章系统作进一步处理。
系统设计目标1、实用性系统以现行需求为基础,应采用当今国内外先进的软硬件应用技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采用的系统硬件设备应该已广泛安装应用,充分考虑交通管理发展需求,充分保障项目后续维护工作。
2、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在设计思想、系统架构、所采用的技术、选用的平台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并考虑到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
在充分考虑架构先进的同时,采用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从而保证建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标准化系统设计、开发、建设遵裓-公安部相关标准,并使产品标准化。
4、兼容性和易维护性系统选用的主要软硬件设备、接口采用国家通用标准,不仅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而且具备较好的开放性和升级扩展能力,随着未来业务的发展,便捷地扩展系统规模,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投资。
区间测速扣分标准
区间测速扣分标准
区间测速超速扣分情况如下:
1.高速或国道上超速10%以下:给予警告,但不用扣分。
2.超过10%—20%:扣3分。
超速20%—50%:扣6分。
3.超速50%以上:扣12分。
区间测速系统是通过在道路卡点架设摄像机建立监控抓拍系统,对道路卡点监测区域内所通行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抓拍、以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交通流量、车辆的牌照号码、颜色、物理大概尺寸以及驾驶员特征等信息。
区间测速超速处罚标准如下:
1、高速或国道上超速10%以下时处以警告,不扣分和罚款;
2、超过10%—20%,那就要扣3分,罚款200元;
3、超速20%—50%,要被扣6分,罚款200元;
4、超速50%以上的,要一次性被扣12分,罚款500元;
5、按照超速速度的增加,逐渐翻倍增加罚款额度,直至超速100%以上,罚款额度封顶2000元。
什么是区间测速如下:
1、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原理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
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2、高速上某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
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120公里,意味着没有超速;如果在1小时之内跑完,那么就认定超速了。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如下:
1、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
2、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记录车辆通
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
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区间测速超速罚款标准
区间测速超速处罚标准如下:1、高速或国道上超速10%以下是处以警告,不扣分和罚款;2、超过10%-20%,那就要扣3分,罚款200元;3、超速20%-50%,要被扣6分,罚款200元;4、超速50%以上的,要一次性被扣12分,罚款500元;5、按照超速速度的增加,逐渐翻倍增加罚款额度,直至超速100%以上,罚款额度封顶2000元。
什么是区间测速1、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原理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2、高速上某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120公里,意味着没有超速;如果在1小时之内跑完,那么就认定超速了。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1、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2、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记录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六条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违反限速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罚:(一)时速超过限定时速不到10%的,给予警告;(二)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3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500元罚款;(三)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上8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000元罚款;(四)在限速为8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0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500元罚款;(五)在限速为100公里以上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以上的,处2000元罚款。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一、系统概述 (2)二、方案叙述 (2)2.1、设计目标 (2)2。
2、设计原则 (3)三、方案设计 (4)四.主要功能模块 (5)4 。
1 车辆捕获 (5)4.2 通行速度测算 (5)4。
3 车牌识别 (6)4。
4 高清录相 (6)4.5 自动截取车牌 (7)4.6 黑名单自动比对报警 (7)4.7 智能补光 (7)4。
8 前端卡点存储 (7)4.9 自动校时 (7)4.10 数据自动上传 (7)4 。
11 数据检索、流量统计 (8)4.12 本地存储,循环覆盖 (8)4 。
13 设施安全保障 (8)4 。
14 开放的系统集成接口 (8)五、系统特点 (8)5.1、系统特点 (8)六、环境指标 (9)七、技术指标: (9)八、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3)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超速行驶、违章变更车道所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七成摆布。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120 公里。
但在高速公路上,不少汽车的速度远高于最高限速。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另一方面技术监管和处罚威慑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如何准确、可靠的获取高速公路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区间测速系统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区间车速=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该系统可以应用环境可以单区间也可以多区间联网使用,可覆盖路段全程区域,做到无缝管理。
区间测速反映的是汽车行驶在一个路段的两个或者多个区间截面之间的平均速度,有效解决了固定点测速的缺点:测速位置固定,很容易被司机熟悉,司机往往到了测速点就会减速,逃避处罚,一旦过了测速点, 就加速行驶.使得一些测速点形同虚设,还造成交通事故隐患. 区间测速能更客观准确地检测超速车辆,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加有效、可靠的违章执法依据。
区间测速
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雷达发射雷达波,遇到车身反 射回来,雷达即可计算出雷达与车辆之间直角三角形斜 边的长度了,而雷达到车道之间的距离是预先知道的, 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计算出车辆到垂直点的距离,即 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了。雷达根据两次发射雷达波,就 可以算出车辆两个时间点之间走了多长距离(两次测算 出的直角边长度相减即可)。用该距离除以时间间隔, 就得到车辆的速度了。 正前方测试原理是:两次发射雷达波,根据回波定位 两个时间点车辆位置,把两个位置坐标进行相减运算, 即可得到车辆在两次雷达波发射时间内走了多长距离, 用该距离除以雷达波发射时间间隔,即可得到车辆速度。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运动学意义:对于曲线运动在任意 一个运动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位置 (或一个时刻)的瞬时速率等于 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区间测速对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子狗” 将意味着什么?
当前不少车主给车辆安装了“电子狗”,“电子狗” 能够提前提醒驾驶员前方有测速抓拍装置,超速行 驶的驾驶人在得知这一信息后会立刻减速,从而以 限定车速通过抓拍点,而当通过测速点后,可能会 继续超速行驶。这样一来,“电子狗”就让部分测 速抓拍装置成了摆设,驾驶人通过高科技逃避超速 违法行为的抓拍,以致超速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 预防。安装区间测速设备后,“电子狗”只能嗅到 固定抓拍装置,却无法嗅到区间测速的“线测”, 在区间测速控制区域用“电子狗”来逃避超速处罚 的做法或将失效。
什么是区间测速?
所谓区间测速,是在一段设定距离封闭路段的两
端分别安装一套抓拍设备。当机动车驶过检测点 时,设备会自动记录车辆通过该点的时间,并抓 拍下图片。当车辆完全离开该路段时,系统通过 网络将数据传到监控中心,根据信息自动计算车 辆在封闭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打个比方,一 段长20公里的路程,如果最高时速限制为பைடு நூலகம்0公里, 那么走完该路段至少需要15分钟,如果车辆在15 分钟内走完,就说明这辆车超速了。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时间同步问题的探讨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时间同步问题的探讨作者:陈晓娟宋词陈丰罗兵张嵩辉来源:《汽车与安全》2021年第10期摘要:时间同步是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中影响车辆平均速度实时精准的指标。
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因此项参数出现偏差而导致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准确度难以做到实时精准。
本文结合实践,针对实测多套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交通;区间测速;时间同步;实时精准;校时1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原理其中:v为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L为测速区间距离,单位为m;t1为车辆进入测速区间的时间,t2为车辆离开测速区间的时间,t1、t2 的单位为s。
测速区间距离和车辆行驶通过的时间这两个参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所测车辆平均速度的准确度,故须依据《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对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进行专业检测,确定系统测速区间的长度值、车辆行驶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
当起点和终点位置不变时,区间距离只须在首次检测时测量即可。
因此,影响车辆平均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机动车通过测速区间的行驶时间,即t2-t1。
区间测速原理如图1:2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时间同步涉及的标准规范时间同步是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需要满足行业标准《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中第5.4时钟同步要求“具有与北京时间同步的功能”和第5.11误差要求“b)24h内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0s”[1]。
区间测速系统时钟同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获得记录拍摄车辆图片的准确时间并叠加显示在图片上;二是保证车辆进出测速区间的时间准确无误。
为此,区间测速系统时钟同步不仅要保证区间测速系统时间与北京时间同步,还要保证系统内区间测速起点和终点监控设备时钟同步,这样才能确保抓拍的车辆平均速度实时精准。
3 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有关时间同步遇到的实际问题据对2018年以来江西省范围内经专业机构检测的62套道路区间测速系统问题统计情况看,存在时间同步问题的系统有22套,占检测总数的35.5%。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相应的硬件设备,对车辆进行实时速度监测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无线区间测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辆速度检测方式的选择、无线通信技术的选用、测速设备的布置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车辆速度检测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雷达、光电传感器或车牌识别系统等方式。
雷达检测方式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来实时测量车辆的速度,光电传感器检测方式可以通过红外线来检测车辆的通过时间,并据此计算车辆的速度,而车牌识别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车辆的车牌并识别,然后计算车辆通过时间,并据此计算车辆的速度。
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方式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选用上,可以选择蓝牙、WiFi或者5G通信等技术。
蓝牙通信技术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可以实现设备和计算机的连接,WiFi通信技术适用于中距离通信,可以实现设备和计算机的连接和互联网的连接,5G通信技术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可以实现设备和互联网的连接。
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预算进行选择。
在测速设备的布置上,需要根据实际道路情况和测速要求进行布置。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在道路的两侧布置测速设备,或者在中央分隔带上布置测速设备。
还可以考虑使用多个测速设备进行测速,以提高测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可以使用数据库来存储采集到的车辆速度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方便对车辆速度进行监测和管理。
区间测速方案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00九年五月1 区间测速系统1.1概述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
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
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
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1.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
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
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1.2.1标准化该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区间测速技术
一体机区间测速技术方案✓纯视频检测机动车✓自动号牌识别✓高清卡口功能,支持高清视频录像✓车辆测速及违章自动上传✓支持3G等无线方式工作目录一、系统概述 (4)二、方案叙述 (4)2.1、设计目标 (4)2.2、设计原则 (5)三、方案设计 (6)四.主要功能模块 (9)4.1 车辆捕获 (9)4.2通行速度测算 (9)4.3 车牌识别 (10)4.4高清录像 (10)4.5 自动截取车牌 (11)4.6黑名单自动比对报警 (11)4.7智能补光 (11)4.8前端卡点存储 (11)4.9自动校时 (11)4.10数据自动上传 (11)4.11数据检索、流量统计 (12)4.12本地存储,循环覆盖 (12)4.13设施安全保障 (12)4.14 开放的系统集成接口 (12)五、系统特点 (12)5.1、系统特点 (12)六、环境指标 (13)七、技术指标: (13)八、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3)一、系统概述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超速行驶、违章变更车道所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七成左右。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
但在高速公路上,不少汽车的速度远高于最高限速。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另一方面技术监管和处罚威慑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如何准确、可靠的获取高速公路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
区间测速系统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区间车速=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河南宏昌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系统概述S335和S103省道作为新野县境内主要交通道路,车流量大,危险路段即事故多发点段多,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由于超速问题引起,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加强城市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目前卡口系统均具备通过线圈检测、雷达检测、激光检测或视频检测方式进行单点测速,这开始时在很大程度上对车辆超速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随着这一应用的普及,很多有经验的司机到达设备安装点位会提前减速已逃过设备的抓拍,单点测速弊端的较好解决办法就是对车辆速度全程进行监测,区间测速营运而生。
区间测速系统主要应用于道路沿线基于不同限速行驶值的各个单向行驶路段。
每个同值限速路段选取起点和终点,分别安装测速系统,构成两点封闭式的实体监测空间,对途经该路段的每个车辆进行通行平均速度的测定,以此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2设计依据及要求GA/T 959—2011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B/T 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GA/T 16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GA/T 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3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3系统应用要素1)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的道路长度唯一性;2)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其法定标准限速值相同;3)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到同一辆车的完整过车记录及车体正面图片;4)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精确标定每个车辆通过该点的时刻,时间采用北京时间,24小时制,精确到0.1秒;5)前端设备与中心平台能够保持时间一致性。
4系统整体设计4.1系统组成区间测速系统的主件由高清抓拍单元(含高清网络抓拍摄像机、镜头、防护罩)、补光灯、终端服务器组成,辅件主要包含:室外落地机柜(含散热风扇、防雷保护器、强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工业级网络交换机、网络发送终端(如: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端机)、主体杆件(如:L型立杆、龙门架)、线材(网线、电源线、控制线)。
区间测速的工作原理
《区间测速的工作原理》嘿,咱今天来唠唠区间测速这玩意儿。
你说这区间测速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看看你在一段路上开车的平均速度超没超标。
比如说,有一段路,从这儿到那儿,规定你得在一定时间内跑完。
要是你跑得太快,提前跑完了,那可就不行啦。
这区间测速咋工作的呢?其实啊,它在路的开头和结尾都有摄像头。
你开车进入这段路的时候,开头的摄像头就会“咔嚓”一下,把你的车拍下来,记录下时间。
等你开到路的结尾了,那个摄像头又会“咔嚓”一下,再记录下时间。
然后呢,人家就根据这两个时间,还有这段路的长度,来算你的平均速度。
咱打个比方哈。
假如这段路有50 公里长,规定你得一个小时跑完。
那平均速度就是50 公里每小时。
要是你半个小时就跑完了,那平均速度可就变成了100 公里每小时啦,这肯定就超速了嘛。
这区间测速可厉害啦。
你别想着在中间那段路猛踩油门,然后到摄像头那儿再减速。
没用的!人家算的是平均速度,你中间开得快,后面就得慢下来,不然肯定被抓个正着。
而且啊,这区间测速也是为了咱好。
你想啊,要是大家都在路上瞎开,开得飞快,那多危险啊。
万一出个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啊,咱得遵守交通规则,别超速。
咱开车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定的速度跑。
这样既安全,又不会被区间测速给逮到。
要是你着急赶路,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
可以早点出发,或者规划好路线,避开那些容易堵车的地方。
总之呢,区间测速就是个监督咱开车的好帮手。
它让咱在路上更安全,也让交通更有序。
咱可得好好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嘿嘿。
区间测速方案
页眉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 00 九年五月1区间测速系统1.1 概括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纳的是单点测速方式,丈量的是车辆的刹时速度,争议较大、简单闪避。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 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经过两头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 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均匀车速。
为达到满意的成效,抓拍系统应拥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辨别正确率。
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分超速违纪行为的法律依照将更有说服力。
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对比有以下优势:1.监控范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因为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灵活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经过激光丈量标定,距离偏差几乎为零;灵活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施时间同步,并采纳GPS 时钟校时,时间偏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成效明显。
灵活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施提早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躲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持续超速行驶;这种拥有反监控能力的违纪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简单被理解和接受。
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均匀车速,更简单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
依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能够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 (交通 )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 (路肩加设施 )、交通引诱功能(加引诱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1.2.1 标准化该系统严格依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 )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纳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 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因为用户此后的需求会不停发展,系统建设的数目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革故鼎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所以我们采纳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纳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余模块的正常应用。
高速区间测速原理
高速区间测速的原理是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具体来说,区间测速系统包括前后两个监控点,在车辆通过前监控点时,系统会记录下车辆的通过时间。
然后,当车辆通过后监控点时,系统再次记录下车辆的通过时间。
接着,系统会根据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最后,系统会将计算出的速度与该路段限速标准进行比较,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区间测速一般用于高速等长距离的道路监控,可以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超速违章行为的发生,提高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
区间测速物理原理
区间测速物理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这区间测速的物理原理呀。
你说这区间测速,就好像是一场赛跑比赛。
起点和终点都给你定好了,它可不看你在某个瞬间跑得多快,而是看你在这整个一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呢。
这不就跟咱过日子似的嘛,不能光看一时的风光,得看长期的表现呀。
想象一下,你开着车在这条规定的路段上跑,起点的时候,就像比赛鸣枪那一刻,计时开始啦!然后你一路飞驰,可能有时候快,有时候慢,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到达终点的时候。
这时候就相当于比赛结束,看看你这段路总共用了多长时间,再根据路程一计算,平均速度就出来啦。
要是这个平均速度超过了规定的速度,嘿嘿,那你可就麻烦咯!咱再打个比方,就好比你要挑水走一段路。
你可以开头走快点,中间休息会儿,后面再加点劲,但最后看的是你把这桶水从这头搬到那头用了多长时间。
这区间测速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它可不管你中间是怎么个快慢法,就看最终的结果。
很多人就会问啦,为啥要有这区间测速呀?那还不是为了咱的安全嘛!要是只看瞬间速度,那有些人就会在摄像头前猛地减速,过了又猛踩油门,多危险呀!这区间测速就是要让大家稳稳地开,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这样才能一路平安呀。
而且这区间测速也很公平呀,不会因为你一时的疏忽或者运气不好就被冤枉。
只要你老老实实按照规定速度开,就不用担心被拍啦。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区间测速,它可是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呢。
它让那些喜欢开快车的人不敢乱来,让我们的道路更加安全。
这就好像是一个严格的老师,时刻监督着我们,让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所以呀,咱以后开车的时候,可得时刻记着这区间测速的存在。
别总想着去挑战它,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呀!咱要稳稳当当开车,平平安安回家,这才是正道呀!咱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疏忽,给自己惹上麻烦,对不对?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211212200_区间测速系统校准数据分析及报告生成系统探究
2023年第3期品牌与标准化Research on Calibration Data Analysis andReport Generation System for Interval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ZHAO Xiaojun(Dalian Institute of Metrologic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o.,Ltd.,Dalian 116032,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data analysis and report generat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 interval speed measuring systems was designed based on Labview and VBAI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calibration data processing.This system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inspectors in extracting data ,analyzing calculations and generating reports ,greatly improving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ing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processing and certificate issuance ,avoiding human errors introduced by current technology.Key words :interval speed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data analysis ;Labview区间测速系统校准数据分析及报告生成系统探究赵晓俊(大连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32)【摘要】本文针对区间测速系统校准过程复杂、数据处理烦琐的现状,基于Labview 和VBAI 设计了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数据分析及报告生成系统,提高了区间测速系统校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了检测人员提取数据、分析计算、报告出具等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保证了数据处理和证书出具的准确可靠,避免了现有技术引入的人为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系统工作原理
区间测速技术是通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对超速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和记录。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区间测速技术原理图技术原理是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对所有通过两个检测断面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通过比对车牌号码,计算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检测断面的旅行时间。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此车在此路段上的平均车速,并将监测断面检测的原始数据提供给现场执法站服务器,经过处理分析,实现高速公路流量检测、车辆超速、交通违法检测及辅助处罚等功能。
主要特点如下:
✧通过对两个断面进行监测,完成断面测速和区间测速;断面测速在驾驶人熟悉其位置后可被人为规避,而区间测速功能,可以在整个范围内威摄驾驶人员,迫使其在较长路段内不敢产生超速违法行为;
✧此系统A B两个检测断面的检测设备在功能、性能等各方面完全相同,系统可灵活添加多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的车辆通行记录数据可同时复用于前方路段和后方路段的测速计算,具有良好的可扩容性;
✧能完成较多扩展功能,为交通管理提供增值服务,如流量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