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ROM存储器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易失性存储器概述
一、介绍
这篇文章论述了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基本概况。第1部分介绍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主要背景以及一些存储器的基本术语。第2部分主要阐述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热电子注入实现编程)。第3部分包含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擦除原理,以及隧道效应。第4部分介绍了用于预测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编程特性的模型,用“幸运电子”模型来表述热电子注入模式。第5部分主要介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靠性,包括在数据保存、耐受力和干扰影响下的可靠性。
关键词:非易失性,存储器,热电子注入,隧道效应,可靠性,保存,存储干扰,EEPROM,Flash EEPROM。
存储器分为两大类: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在掉电后会失去其所存储的数据,故而需要继续不断的电源才能保存数据。大部分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都是易失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则在掉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VM)本质上是一个MOS管,由一个源极、一个漏极、一个门极,以及一个浮栅。与常用的MOSFET 不同的是,NVM多了一个浮栅,浮栅与其它部分是绝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又细分为两个主要的分类:浮栅型和电子俘获型。Kahng 和Sze在1967年发明了第一个浮栅型器件。在这种器件中,电子受隧道效应的影响,通过一个3nm厚的二氧化硅层,从一个浮栅中转移到基层中。通过隧道效应,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更容易地被擦除或改写,通常隧道效应只在厚度小于12nm的氧化物中存在。浮栅中存储电子后,可以使得阈值电压被降低或者提高,而阈值电压的高低也就分别代表了逻辑值1或0。
在浮栅型存储器件中,电子(也即是数据)存储在浮栅中,故而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所有的浮栅型存储器件都是一样的存储单元结构,如下图1所示,一个存储单元由门极MOS 管堆叠而成。第一个门是浮栅门,被埋在栅氧化层(Gate Oxide)和内部多晶硅绝缘层(IPD)之间,位于控制门(Control Gate)的下方。内部多晶硅绝缘层将浮栅隔绝起来,它可以是氧化物,或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层(ONO)。SiO2绝缘层将MOS管包围起来,作为保护层,使其免受划伤和杂质污染。第二个门极是控制门,这个门是可以被外部所接触到的。浮栅门常用在EPROM里(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和EEPROM 里(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图1:基本的浮栅门结构
电子俘获型器件最早于1967年发明,是最早的电改写(Electrically Alterable)半导体器件。在这类器件中,电子(即数据)存储在分立的氮化物陷阱中,并且掉电后仍能保持。电子俘获型器件通常用在MNOS (Metal Nitride Oxide Silicon,金属氮-氧化物半导体) [3], [4], SNOS (Silicon Nitride Oxide Semiconductor硅氮-氧化物半导体) [5], 和SONOS (Silicon Oxide Nitride Oxide Semiconductor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半导体) [6]中。典型的电子俘获型存储器结构可参考图2。
图2 :MNOS存储单元
MNOS存储器件中的电子是通过量子隧道效应,由沟道注入到氮化物中,注入要穿过一层超薄的氧化物,通常厚度在1.5-3nm之间。
第一个EPROM浮栅型器件,其浮栅是由重掺杂的多晶硅组成,这种材质之前通常用在雪崩注入MOS存储器中(FAMOS)。其中的栅氧化层的厚度约为100nm,以防止浮栅与基层之间短路或者漏电。EPROM写入时,对漏极(Drain)施加一个偏置电压,使之产生雪崩效应,此时电离物中的电子即可通过漏极注入到浮栅中。FAMOS只能用VU或者X射线进行擦除。EPROM一般被当作系统样机设计中的工具。现在,EPROM有两种,一种陶瓷封装,提供了石英窗口,可供UV照射来进行改写;另一种塑封,没有石英窗口,这种器件是一次改写器件(OTP)。OTP器件的优点是价格便宜,然而,组装后无法进行额外的测试。陶瓷封装的EPROM相对较贵,组装后也可以进行额外的测试,存储内容也可由UV光来改写。
尽管早在1970年代,UV擦除、电编程的存储器件成功商业化,但制造一种电擦写的存储器件(EEPROM)仍有相当大的吸引力。H.lizuka等人发明了第一只可电擦写的NVM,即层叠式雪崩注入MOS存储器件(SAMOS,专业名词,翻译不准,还是尽量搜英文吧)。SAMOS 由一个外部控制极,两个多晶硅极组成。外部控制极使得电擦除成为可能,并且能提高擦除效率。EEPROM可以通过电来改写数据,从而取代了UV照射方法,相比UV照射来说,EEPROM 的优势在于更便宜的封装价格、更方便的擦写。劣势就是EEPROM的存储单元的体积相比EPROM要大上两三倍,所以EEPROM的晶粒体积更大。EEPROM存储单元由两个晶体管组成,一个浮栅晶体管,一个选择极晶体管,如图3所示。当要改写数据时,通过选择极晶体管来选择或反选某个浮栅。再加上纠错电路或者冗余电路,晶料的体积又变得更大了。
图3:具有选择极的EEPROM
在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被发明出来,它就是Flash EEPROM。这个产品最初只不过是把EPROM改变了一下,使其变得可以电擦写而已。这种器件通过热电子注入效应来进行写入,通过隧道效应进行擦除。Flash EEPROM不能按位擦写,每次都只能擦除整片芯片或者其中某一个扇区。由于Flash不需要EEPROM进行位擦除所需要的选择极,故而Flash移除了选择极,因此flash的存储单元比EEPROM小两到三倍。这种类型的Flash EEPROM的单元结构与图1的类似。
(术语翻译此处省略)
二、基本编程方法
针对浮栅型和电子俘获型器件,编程需要将电子分别注入到浮栅或氮化层中。要改变NVM 中的电荷(或者说数据),有两个基本的方法可以使用:薄氧化物中的FN隧道效应(厚度小于12nm)或者是热电子注入。
1,隧道效应
在NVM中最重要的改写方法之一就是隧道效应。当一个大的电压Vcg施加于是控制极上时,它的能带结构会受到影响,如下图4所示。
图4:浮栅型存储器通过隧道效应编程时的能带结构示意图
如上图:e c和e v分别为传导带和化合带,E g是能隙(对于硅材质来说为1.1电子伏带),f b 硅-二氧化硅能量垫垒(对电子来说是3.2电子伏特,对空洞来说是4.7电子伏特)。施加电压V cg产生的电场形成电位势。对于基带中的电子来说,势垒提供了一个隧道,最被电子通过栅氧化物,聚集到多晶硅浮栅中。对于IPD和栅氧化层来说,它们的能带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材料厚度差异所导致。IPD厚度在般在25到45nm之羊,而栅氧化层只有5~12nm。浮栅中的电子会产生一个隧道电流,如下式:
(1)
其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