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下卧层计算表格 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软弱下卧层验算计算表(新)
基础底面长L=
基础底面宽B=
基础高度h=
轴力标准值F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d=
基础砼容重γc=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置深度dz=
基础埋置深度d=
第一层土(持力层上面)土层厚度d1=
第一层土的重度γ1=
持力层土的重度γ2=
上层土压缩模量Es1=
下层土(软弱下卧层)压缩模量Es2=
地下水埋深dw=
下卧层顶面以上平均重度γm=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186.60kPa 基础自重Gk1= γ c * Vc =γ c * L * B * h=60.00kN 基础上的土重Gk2 = γ 1 * L * B * ( d - h)=28.80kN 基础自重Gk = Gk1 + Gk2=
88.80kN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z = dz - d=700mm z/B=
0.35Es1/Es2=
2.00地基压力扩散角θ=
11.2°pk = (Fk + Gk) / A=
267.20kPa pc = γ 1 * d1 + γ 2 * (d - d1)=
18.00kPa pz=L*B*(pk-pc)/[(B+2*z*tan θ)*(L+2*z*tan θ)]=192.22kPa pcz = γm * dz=
30.60kPa pz + pcz =222.82>faz=186.60kpa 未通过。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钢筋讲义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2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3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4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 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个方向的横向 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 1/4处
2、在拐角处底板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 向布置,如图示。
5
红线为分布筋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筋搭接150mm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筋搭
接150mm
6
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 筋搭接150mm
7
分布钢筋与同向 受力筋搭接 150mm
8
条形基础
9
10
11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横向(纵向)受力筋长度=独基底长(底宽) -2*保护层
独立基础计算表格
30y 50mm mm <<<> p max =γz *p kxmax =kPa kN <mm >kN >kN kPa mm²βl =Sqr(A b /A l )=kN >750 基础在柱下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kN 符合要求ω*βl *f cc *A l =6432Fl= c=Min{(B-b w )/2,b w ,H}=225mm, A b =(b w +2*c)*L=800000七、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计算公式:Fl≤ω*βl *f cc *A l )局部荷载设计值 Fl=750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l =b w *L=350000mm² 1.512 按最小配筋率ρmin =0.15%计算,基础每个方向每米最小配筋量为 1000*H*0.15%=750mm²/m 所以,X方向每米配筋量为750mm²977.6kPa M Ix =(B-b w )²*[(2*L+h w )*(p xmax +p x -2*G/A)+(p xmax -p x )*L]/48=23.85kN*m计算配筋 A gx =M Ix /(0.9*f y *H O )=163.6mm²/mp xmax =γz *p kxmax =980.9kPa p xmin =γz *p kxmin =969.1p x =p xmin +(p xmax -p xmin )*(B+b w )/2B=六、基础抗弯计算符合要求1.4(4-λ)/3*βhp *f t *L O *H O =900.9V x1=P j *(B-b W )*L/2=212.3符合要求五、墙边剪切验算(计算公式:V≤1.4(4-λ)/3*βhp *f t *b*h O )宽高比λ=(B-b W )/2H O =1(当λ<1.0时,取λ=1.0)360.4F l =P j *A lx =0四、墙边冲切验算(计算公式:F l ≤0.7*βhp *f t *a m *h O )计算长度L O =1000mm βhp (当H≤800时取1.0;当H≥2000时取0.9;其间取线性插值)=1B=800b w +2H O =1250 0.7*βhp *f t *a mx *H O =kPa 符合要求 p kxmin =(F k +G k )/A-|M kx |/W x =775.300可以轴心荷载作用下 p k =(F k +G k )/A=780f a =2900 p kxmax =(F k +G k )/A+|M kx |/W x =784.7 1.2f a =3480kPa 符合要求 3.2 底面积验算X向偏心距 e x =|M kx |/(F k +G k )=8E-04B/6=0.133m m -0.5kN*m X向(绕Y轴)弯矩 M kx =M kx1+V kx *H=可以 计算基础宽度 B O =209.1 取B=800mm x 3.1 计算基底面积轴心受压底面积 A =F /(f -γ*d )=0.209m²基础及其上覆土自重 G =γ*A*d =24kN 综合分项系数 γz = 1.25kN/mkN*m/mX向(绕Y轴)弯矩 M kx1=-3 X向剪力 V kx1=5kN/m竖向内力标准值 F k =600 基础高度 H=500H O =4501.43N/mm²保护层厚度 a s =mmc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 钢筋等级 墙根厚度 b w =350 f t =RRB400a 基础埋深(用于承载力修正) d=1500mm覆土厚度(计算自重用) d s =1500mm基础宽度修正系数 ηb =0基础埋深修正系数 ηd =0基底以下土的重度 γ=18kN/m 3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γm =20kN/m 3二、基本资料(取L=1000计算)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f =f +η*γ*(b-3)+η*γ*(d-0.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2900kPa断面编号: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43.4kPa 因冲切破坏锥体底边落在基础底边外侧,不需要验算 Alx=0m²980.9G=γz *G k =30P j =p max -G/A=第1页,共1页WUXT制作 121265153@。
条形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书_secret
软弱下卧层验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工程信息1.工程名称: RR-12.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三、计算信息1.基础类型:条形基础2.几何参数:基础宽度 b=1.400 m3.计算参数:基础埋置深度dh=2.800 m地基压力扩散角θ: 自动计算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11.830 Mpa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3.510 Mpa4.荷载信息:竖向力标准组合值 Fk=150.000 kN基础及其上覆土的平均容重γ=20.000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10.000 kPa四、软弱下卧层验算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总深度d=8.260 mfaz=fak+ηd*γm*(d-0.5)=110.000+1.0*18.000*(8.260-0.5)=249.680 kPa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pk=Fk/b+γ*dh=150.000/1.400+20.000*2.800=163.143 kPa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γi*ti=50.400 kPa4.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11.830 Mpa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3.510 MpaEs1/Es2=11.830/3.510=3.370z/b=5.460/1.400=3.900查基础规范表5.2.7,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5.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1.400*(163.143-50.400)/(1.400+2*5.460*0.432)=25.796 kPa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pcz =∑γi*ti=148.680 kPa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pz+pcz=25.796+148.680=174.476<faz=249.680 kPa 【5.2.7-1】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条形基础计算范例
条形基础计算范例5・1设计资料已知底层柱组合内力如下表所示:5.2埋深的确定根据上部结构要求柱截面尺寸拟采用400X400mm。
初选基础埋深为 2.5m。
5.3确定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取-1.50m Y= (18X1.5+0.45 W0.55 >18) / 2 .5=17.3kN/m先假定b w 3m 则fa =fak+ n Y( d-0.5)=103+1.2 X7.3 X(2.5-0.5)=144.5kPa5.4确定底板尺寸1) 外伸长度:C 左=C 右=7000X1/4=1750mmL=2X1750+3 X7000=24500mm2) 宽度B:B>EF/ (fa-20d+10h w) L= (1426+1839+1927+1329 ) / (144.5-20 X.5+10 X ) X24.5=2.55m取B=2.70m设计由于偏心荷载较小,故不考虑偏心荷载作用。
即使考虑偏心荷载2Pmax =(刀Fk+Gk+Gwk) / lb+6 刀Mk/bl= ( 6521+24.5 忽.7 忽.5 忽0+10X24.5 >2.7 M ) / ( 24.5 >2.72(1329X10.5+1927 X3.5-1426 X0.5-1839 X.5-2.5-1 ) / (2.7 X4.5 ) =136kPa<1.2 f a 满足要求5・5按构造要求选取翼板尺寸初选翼板厚度为500mm,采用变厚度翼板,坡度取1/45.6基础梁尺寸h=1/6 X L=1/6 X 7000 〜1200mmb=1/2.4 X=500mm翼板及肋梁尺寸见下图5.7验算底板厚度基础采用C20混凝土, f t =1.10N/ mmP j=F/bl= (1927+1426+1839+1329 ) X1.35/ (2.7 >24.5) =133.1kPa b1=1/2 X(2.7-0.5) =1.1mh0> ( P j >b1) / ( 0.7 f t) = (133.1 x 1.1) / (0.7 >1100) =190mm5.8 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基础持力层下为淤泥,低压缩性均匀性好,fak=70kPa 需要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z=1.95+3.65-2.5=3.1mz/b=3.1/2.7>0.50取0 =23 tan 0 =0.424P k= ( F k+G k) / A= ( F k+ Y G Ad- Y Ah w) / A=(6521+24.5 忽.7 >2.5 忽0-10 >24.5 忽.7 M) / (24.5 >2.7) =138.6kPa az =b ( P k- g d) / (b+2ztan 0=2.7(138.6-18 >1.5-0.45 1>4-0.55 >18)/(2.7+2>3.1 >0.424)=48.3kPa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a cz =18>1.5+0.45>(24-10)+3.65>(28-10)=99kPa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Y m= e z/ (d+z) =99/ (2.5+3.1 ) =17.7 kN/ mfaz=70+1.2 >17.7>(5.6-0.5)=178.3kPa验算:a cz+ a z=99+48.3=147.3kPa<faz (可以)5.9 配筋计算a.翼板配筋计算1 ) 计算地基净反力Pj =F/bl=( 6521 >1.35)/( 2.7 >24.5)= 133.1kPa2) 最不利位置I-I 弯矩2M =1/2 >Pjb12=1/2 >133.1 >(( 2.7-0.5)/2)-201.7 -56.8 256.8 201.7-56.5 128.4 -128.4-71.9 ... 71.9 56.536=80.5kN m3)沿基础长度方向取L=1m,则每米长As> M/( 0.9f y h o)主受力筋用1级钢筋2f y=210 N/ mmh0=500-40=460mm6 2As> ( 80.5 X0 ) / (0.9 X210X460) =926 mm2配筋12①12Q As=942 mm 可以b.基础梁配筋计算1)计算地基沿基础纵向净反力,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肋梁弯矩b p j =E F /L=(6521 X1.35) /24.5=359kN/m边跨固端弯矩为:M BA =1/12 X p j l i2=1/12 X59X72=1467kN -m中跨固端弯矩为:M BC =1/12 X p j l222=1/12 X59X7=1467kN mA截面(左边)伸出端弯矩-458.5分配系数A (3)B (9)C (15)D (21)0 1.00.440.560.560.44 1.00固端弯矩550-14671467-14671467-14671467-550l 1 2 1 2M A = b pj l0 = 359 1.75 =550kN -m2 2传递与分配458.5-36lV A 二 b pj l 。
软弱下卧层实际计算
工程实例:场区土层成层分布,原始土层各自土层厚度及土体容重、承载力统计见表1:一、自重应力的变化于是,天然状态下,各个土层随深度的自重应力变化规律如图1中的绿色线所示,可见,自重应力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土层自重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土层底部,土层底部的自重应力,需要小于土层本身的承载力,否则天然状态下土层强度验算不通过。
满足这个要求,是大自然的任务,地球经年累月地沉淀已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个也是宏观上深度越大,土层承载力越高的原因,因为它要满足越大的自重应力。
但是,实际上,下层土层承载力比上层低的情况也很多,但低的前提也是首先满足了土层自重应力的要求。
自重应力的变化即图1中的绿色线。
二、附加应力的产生假设现在进入了建筑物状态,挖除全部耕植土,在埋深-1.5m 处为基底标高,假设基底中心压力为100kpa ,基底标高处天然状态下的自重应力为17+18*1=35kpa ,建筑物状态下的压应力为100kpa ,由附加应力的概念,基底处产生了附加应力65kpa 。
三、附加应力的发展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我们采用角点法近似计算。
查地基规范附录K.0.1:假设l/b=2.4/2=1.2,则按上面的土层,z 由0增加到5.0,z/b 由0增加到5/2=2.5,此时附加系数的变化查表即可知道,由角点法定义即可推算出土中附加应力的变化。
如表2所示:表2 附加应力的变化 附加的应力和原来的自重应力累加,就是建筑物状态下的土体实际总压力,即图1中的黄色线,其中红线即为附加应力。
图1 土中应力的变化四、地基承载力的修正地基规范5.2.4条讲到了地基承载力的修正,这里有一个很可悲可怕的事,我昨天才赫然发觉我这些年以来对承载力的修正的理解都是错的。
我之前以为:公式里的d 是基础埋深,因此对于一个确定的工程,基础埋深是确定的,因此这个修正只是针对基底处的持力层修正的,下卧层不涉及修正的问题。
承载力在同一土层内是不变的,只在土层间变化。
软弱下卧层计算表格 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软弱下卧层验算
一、工程信息
1.工程名称:孟津麻屯志高小区4#楼
2.勘察报告:洛阳宏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志高小区3#~5#楼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 勘)
二、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三、计算信息
基础类型独立基础
基础宽度l= 3.30米
基础长度b= 3.30米
基础埋深d=0.55米
换填土层厚度z= 1.00米
基顶竖向荷载FK=1975.00KN
基础及覆土平均容重γ=20.00KN/M3
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00KN
3:7灰土压力扩散角θ=28.00度
四、软弱下卧层验算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总深度D= 1.55M
faz=fak+ηd*γm*(d-0.5)=141.50kPa
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Fk/(b*l)+γ*dh=192.36kPa
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γi*ti=11.00kPa
4.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
矩形基础: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103.73kPa
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
pcz =∑γi*ti=31.00kPa
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134.73≤faz 满足要求。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书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 工程信息基础编号: J-12. 基础类型矩形基础3. 基础参数基础尺寸: b × l = m × m基础埋深: d = m 基础顶面竖向力: F k = kN水位距天然地面埋深:基础及填土的容重: m 34. 计算参数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 基础规范 " 基础深度承载力修正系数d :5. 地质参数 地质资料参数表、计算步骤1. 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 基础自重和其上的土重为:G k = G Ad = × ×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p k = 错误 ! kPa 基础底面自重压力为: p c = m1d = × = kPa上式中 m1为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 浮重度= 错误 ! kN/m 3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p 0 = p k - p c = - = kPa2. 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按扩散角计算E s1Es1 = 错误!E s2 错误! E s1 为上层土压缩模量 , E s2 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 z 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 b 为矩形基础底边的宽度 ; 查"基础规范"表5.2.7 ,得 = 12°; 由"基础规范 "式 5.2.7-3 ,得lb (p k - p c ) pz = ( b + 2 z tan )( l + 2 z tan ) =kNm1 =i h i h i 错误!错误! = 错误!= kPa3. 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p cz = m d1 = ×= kPa上式中m为软弱下卧层顶面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浮重度d1为下卧层土顶面以上厚度之和m =错误!= 错误! kN/m 34. 根据" 基础规范"5.2.4 条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 f ak + dm(d1 -= + × ×- = kPa5. 结论由"基础规范"式5.2.7-1 ,得p z + p cz = + = kPa ≤ f a = kPa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足要求!。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 如果独基是双层布筋,同样方法计算上层受力筋 的钢筋量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150mm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钢筋的计算
受力筋的计算:1、条基宽度-2*保护层
若,条基宽度大于等于设定值(受力筋长度计算的 设定值)时,
2、0.9*边长(条基宽度)
• 当基础底板宽度b大于或等于2500mm时,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 长度L可按0.9或(b-50)交错布置,并应满足关于截断钢筋 对延伸长度的要求
一、基础钢筋量计算
(独立、条形、满堂等)
条形基础配筋计算
底板主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底板的宽—2×保护层厚+2×弯钩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分布筋的计算: 单根长度 = 受力筋的设置段长 根数 = 设置段长÷钢筋布置间距+1
➢转角处设置的原则 1、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 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长度(m) =构件长-砼保护层厚度×2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5103 d 2 106 1 0.00617d 2 (kg / m)
4 式 中 :d的 单 位 为mm。
分布筋的计算:净长-保护层+弯钩
需要注意的:条基的相交形式对分布筋长度计算以及对根数 计算的影响
条形基础
有梁式条形基础
无梁式条形基础
软弱下卧层验算exel计算公式(设计院专用)
z(m)=3.026.5基底短边宽b 2.55基底长边宽l 2.5
基础埋深: 1.58028kPa 0.52
N=822KN,Mx=13KN.m,My=1KN.m,160kPa
0(kPa)
132.00
232.7681.36验算:pz+pcz=132.00+81.36=213.36<232.76 满足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faz(kPa):独立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
根据地质资料,拟设计基础埋深d=1.5m,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fak=120kPa,在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24.4。
软弱下卧层顶至基底的距离:上层土弹性模量Es1下层土弹性模量Es2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压力扩散角θ(°)基底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k(kPa):基底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宽度修正系数ηb:深度修正系数ηd:基础荷载设计值:=θ+θ+-=)
tan 2)(tan 2()(z l z b p p lb p c k z =
-γη+=)5.0(d fak f m d z a。
软弱下卧层验算计算表
z(m)=1.56.66基底短边宽b 46.22基底长边宽l 4
基础埋深: 1.512038kPa 0.31.6
N=2377KN,Mx=61KN.m,My=7KN.m,179kPa
0(kPa)141.00
196.0054验算:pz+pcz=141.00+54.00=195.00<196.00 满足
独立基础软弱下卧层验算
地基压力扩散角θ(°)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faz(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kPa):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基底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宽度修正系数ηb:深度修正系数ηd:基础荷载设计值:基底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k(kPa):根据地质资料,拟设计基础埋深d=1.5m,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fak=150kPa,在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50.900。
软弱下卧层顶至基底的距离:上层土弹性模量Es1上层土弹性模量Es1=θ+θ+-=)tan 2)(tan 2()(z l z b p p lb p c k z =
-γη+=)5.0(d fak f m d z a。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独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院系:理学院专业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303670学生姓名:文涛指导教师:李志敏2012 年 06 月24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理学院院力学2012年 06 月 24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目录1 . 设计资料 (6)1.1工程地质条件 (6)1.2上部结构资料 (6)1.3上部结构作用 (7)2 . 荷载计算 02.1 选定计算单元 02.2 荷载计算 03 . 确定基础宽度 (1)3.1 基础的埋置深度d (1)3.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3.3 基础的宽度 (1)4 . 基础高度与台阶 (3)4.1 内横墙与内纵墙 (3)4.2 外纵墙和山墙 (3)5 .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05.1 基底处附加应力 05.2 软弱下卧层处附加应力 05.3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05.4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05.5 强度验算 (1)1 . 设计资料1.1工程地质条件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工程地质条件如图1.1所示,该地区地形平坦,标准冻深为1.5m,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8.5m,水质良好,无侵蚀性。
1.2上部结构资料教学楼建筑平面如下页图1.2所示,梁L-1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伸入墙内240 mm,梁间距为3.3 m,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370 mm,双面粉刷。
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内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1.3上部结构作用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m,内横墙∑F3K=162.68kN/m,内纵墙∑F4K=1533.15kN。
2 . 荷载计算2.1 选定计算单元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如图2.1所示外纵墙:取两窗中心间的墙体。
软弱下卧层验算表格
θ=γd=
γd=
=+-θ
tan 2)(z b p p b c k =
-+)5.0(D m d γη
条形基础软弱下卧层
根据地质资料,拟设计基础埋深d=1.5m,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f 其下存在粉土层,fak=120kPa,验算此层承载力是否满足:pz+pcz≤
z(m)=1.56.66条基础宽b 46.22基础埋深: 1.512038kPa 0.31.6
N=2377KN,Mx=61KN.m,My=7KN.m,179kPa
(kPa)
#REF!196.0054验算:pz+pcz=#REF!#REF!#REF!
软弱下卧层顶至基底的距离:
上层土弹性模量Es1
上层土弹性模量Es1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基底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k(kPa):基底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宽度修正系数ηb:深度修正系数ηd:基础荷载设计值: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faz(kPa):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50.900。
=θ
+-=tan 2)(z b p p b p c k z =
-γη+=)5.0(d fak f m d z a
p
z
= f
z a
下卧层验算
土,fak=150kPa,在pcz≤faz
.m,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
软弱下卧层计算
2.6 1.8172.5
0.4662.6 2
2
0.466
49.36kN / m2
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
Pcz 15.71.35 18.6 2 58.40kN / m2
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m
1.35 15.7 2 18.6 1.35 2
17.52kN
/ m3
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Hale Waihona Puke f z fak d m d 0.5
88 1.117.523.35 0.5 143kN / m2
验算:
Pz Pcz 49.36 58.40 107.76
< f z 143kN / m2
下卧层强度也满足要求.
1、条形基础高度的确定 2、独立基础高度的确定
(1)材料:砖、毛石、砼等
f z
z (d z) ≤ 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设计值(kPa); ——软弱下卧层以上各土层的加权
平均重度( kN / m3 );
d ——基础埋深(m);
Z ——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
处的距离(m);
fz
——软弱下卧层顶面顶面处经深度修正 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条形基础: z
【解】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 fak d m (d 0.5)
184 1.115.7(1.35 0.5) 196kN / m2
基底面积
A N
780
4.45m2
fa Gd 202.4 201.35
取 l b 2.6 1.8 4.68m24.45m2
基底附加压力:
p0 pk c
(2)特性:抗压强度大,抗拉、抗剪强度小
上海地基承载力fd计算(原创)
φd ≤16182022232425基础类型:ψ0.90 1.03 1.17 1.30 1.37 1.44 1.50基础宽度b= 2.5m 基础长度l= 2.5m 基础埋深d= 1.9mφd Nr Nq Nc 00.00 2.00 5.14基底上平均重度γ0=11kN/m310.01 2.00 5.38基底下土重度γ=8kN/m320.01 2.00 5.6330.02 2.00 5.90粘聚力标准值Ck=24kPa40.05 2.00 6.19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7度50.07 2.00 6.4960.11 2.00 6.8170.16 2.007.1680.22 2.007.530.8090.30 2.007.92粘聚力分项系数γc= 2.7内摩擦角分项系数γφ= 1.2100.39 2.008.35粘聚力设计值Cd=7.1kPa 内摩擦角设计值φd=11.3度110.50 2.078.80120.63 2.099.28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ψ=0.90130.78 2.129.81140.97 2.1510.37Nr=0.54ξr= 1.0015 1.18 2.1810.98Nq= 2.08ξq= 1.0016 1.43 2.2211.63Nc=8.96ξc= 1.0017 1.73 2.2612.3418 2.08 2.3013.1019 2.48 2.3513.9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kPa20 2.95 2.4014.8321 3.50 2.4615.8222 4.13 2.5216.8823 4.88 2.5818.0524 5.74 2.6519.3225 6.76 2.7220.723、计算结果说明:1、设计规范: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γ= 承载力系数 基础形状系数2、计算信息(只有矩形基础起作用)表5.2.3-2地基承载力系数表(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上海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计算表5.2.3-1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1、基本信息条形基础(当b>6m时,输入6m;当为圆形基础时,输入d)持力层厚度h1=0.5m h1/b=0.2基础宽度b= 2.5m 判断计算类型:基础埋深d= 1.9m粘聚力标准值Ck1=24kPa 粘聚力标准值Ck2=16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1=17度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15.5度持力层上平均重度γ0=11kN/m3下卧层上平均重度γ0=9kN/m3持力层以下土重度γ=8kN/m3下卧层以下土重度γ=8kN/m3粘聚力标准值Ck=20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6.25度0.80粘聚力分项系数γc= 2.7内摩擦角分项系数γφ= 1.2粘聚力设计值Cd= 5.9kPa 内摩擦角设计值φd=10.8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ψ=0.90Nr=0.48ξr= 1.00Nq= 2.06ξq= 1.00Nc=8.73ξc= 1.0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95.33kPa说明:1、设计规范: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承载力系数 基础形状系数3、计算结果2、计算信息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Ck1+Ck2)/2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Ck1+Ck2)/3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γ=按照下卧层指标计算fd 持力层信息下卧层信息上海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计算1、基本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弱下卧层验算
一、工程信息
1.工程名称:孟津麻屯志高小区4#楼
2.勘察报告:洛阳宏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志高小区3#~5#楼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 勘)
二、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三、计算信息
基础类型独立基础
基础宽度l= 3.30米
基础长度b= 3.30米
基础埋深d=0.55米
换填土层厚度z= 1.00米
基顶竖向荷载FK=1975.00KN
基础及覆土平均容重γ=20.00KN/M3
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00KN
3:7灰土压力扩散角θ=28.00度
四、软弱下卧层验算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总深度D= 1.55M
faz=fak+ηd*γm*(d-0.5)=141.50kPa
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Fk/(b*l)+γ*dh=192.36kPa
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γi*ti=11.00kPa
4.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
矩形基础:
pz=l*b*(pk-pc)/[(b+2*z*tanθ)*(l+2*z*tanθ)]=103.73kPa
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
pcz =∑γi*ti=31.00kPa
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134.73≤faz 满足要求。